-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但是,要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
---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
.
▪️▪️▪️▪️▪️
.
我很喜歡這段話哦。
.
從小其實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都喜歡的小孩
不排斥學習任何東西,所以什麼都學。
國中的時候,自然跟社會的分數總是差不多
數學在媽媽每天陪我花時...
-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但是,要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
--- #謝哲青《#走在夢想的路上》
.
▪️▪️▪️▪️▪️
.
我很喜歡這段話哦。
.
從小其實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都喜歡的小孩
不排斥學習任何東西,所以什麼都學。
國中的時候,自然跟社會的分數總是差不多
數學在媽媽每天陪我花時間做題目的努力下,
在班上數學是前幾個好的。
所以一直覺得,自己應該很適合理組吧。
(謎之音:還參加過台大數學營耶(??😂😯
.
因為爸爸媽媽都是理組的補習班老師
他們也希望我大學考理組的科系,
於是上了高中以後,雖然音樂班是文組的
但我還是從高一到高三,
都補了物理、化學、生物、數學。
因為唸的是男校,全班常常只有我一個女的
不過我個性也跟男的一樣,完全不會覺得怪
XDDDDDDDDDD
.
▪️▪️▪️▪️▪️
.
高中同樣也是參加了很多活動
除了社團之外,還當了許多幹部
有補習但是都沒時間做題目
到了高二暑假要開始準備學測的時候,
我開始覺得我對物理的腦袋真是一竅不通
為什麼我完全無法理解那所有的公式
完全無法類推,也完全無法貫通
我真的就是,不懂耶???😰
.
數學也是一樣,簡直就是崩潰
可能國中的數學是可以靠努力的,
高中的數學除了要有夠多的練習,
應該也是不能太沒天分,
總之我的理科項目完全崩壞了xD
但是因為我一直認定為自己是理組生
所以我的歷史地理根本呈現空白狀態。
.
▪️▪️▪️▪️▪️
.
經過了許多努力跟惡補,
學測過後,我的自然跟數學真的雷慘xD
我的家教學長認真的建議我可以準備文科項目
依他的評估,覺得我如果理科去指考會雷
(咦是的,這個家教學長就是現在的男友xD)
他可能那時候覺得沒遇過這麼蠢的人吧
他們全班數學學測最低分的人,有11級分....
我.............................😱
.
於是我花了半年把空白三年的文科惡補
結果指考竟然考了還算不錯,
後來的後來我慢慢發現自己,
根本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文組生啊。
.
從我的腦袋到血液到DNA都是個文科生
從小就完全不會思考自然為什麼的事物
但總是對人文非常有興趣,好像都是天生的
高中的時候性向測驗都是心理跟設計分數最高
我很開心自己後來當了個扎實的文組生,
我超喜歡國文、也超喜歡歷史的。
.
▪️▪️▪️▪️▪️
.
後來進了師大心輔系,
遇見了一群對人充滿興趣的朋友,
我在考前從來沒研究過這個系,也沒聽說過
但我真的覺得是老天爺在我努力過後,
把我安排來到這裡的,彷彿為我量身定做選擇
學的東西都是我從小到大一直在心裡想的東西。
雖然研究所選擇了音樂,
但在心輔系的日子真的受用一輩子。
還非常感謝沒有考進三類的心理系,
總覺得數據實驗那些應該會被當掉吧XDDD
.
於是我想我們都是慢慢探索來的,
成長的路上可以給自己多一些機會,
不要太排斥每一項事物,都去嘗試,
接觸以後才知道,或許有的會越來越喜歡
往後的日子變成你一輩子的職業也不一定
或許有些領域走進去以後,漸漸不喜歡了
但不要一開始就給自己設限,
會讓自己少了很多認識好玩事物的機會哦。
.
▪️▪️▪️▪️▪️
.
愛情也是吧,在一段一段戀愛以後,
才會更知道自己不喜歡的是什麼,
然後慢慢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
不過當然,人都要在關係中慢慢學習磨合的,
不可能永遠依著自己的理想,
因為在關係裡沒有理想,只有經營。
.
.
#咩咩手寫日記
#照片 #日本 是在沖繩的海上拍的唷 超美的!
#手寫 #手寫 #手寫字 #手寫的溫度 #繁體字 #鋼筆字 #鋼筆 #文 #圖文 #正能量 #成長 #選擇 #科系 #學校 #學測 #台灣 #旅行 #旅遊 #書 #佳句 #夢想 #考試 #加油 #愛情
台大心理系分數 在 民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病平台】我的護理在陪伴中自我成長 成為病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文/江孟冠(護理進階教育中心教育專員)
多年的臨床照護經驗中,一次又一次經歷,雖然卯盡全力卻還是眼睜睜看著病人從我們眼前離開.....護理師並不是拿到執照就自動化知道如何成為一位護理師,過去的經驗教會我,有溫度的護理是需要教導與營造的,我們可以去感染身邊每個人愛與關懷的能力,在彼此的陪伴激勵中渡過難關。於是,我決定投身進入護理教育領域,讓每位護理師可以發掘自身的內在本質,融入到病人照顧歷程中,護理不是提供機械化的照護,而是從病人為中心,透過臨床專業評估與照顧來協助他們恢復健康或是促成善終。
#醫療與照護 #護理師 #以病人中心 #等候奇蹟
台大心理系分數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理系躺著又中槍啦!!
看標題我想說全台灣社心系也沒幾所啊,這樣直接點出來好嗎?沒想到這標題根本就是要用來陷害心理系的。
這個調查結果是談「學群」,也就是說指得是「社會與心理學群」,這個類別有社會、社工、心理、諮商輔導、幼保、老年、宗教、生死...等系,但標題這樣寫會讓人誤以為是心理系啊。
BTW,改善這個問題,學生得有機會去做自我探索,瞭解自己想學的方向,自己的興趣跟熱情在哪裡。不然填志願都只能按照分數高低填下來,唸了再說後悔,這不是很冤嗎~~
台大心理系分數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限量很殘酷,超棒工作坊資訊】
由臺大心理系主辦,2016暑期「心理學與生活工作坊」!提供部分名額開放給非臺大/非心理系學生,歡迎大家 6/27 前報名詢問。
你也對動手創新感興趣,想讓心理學更貼近生活,而非停留在紙上談兵嗎?
為此這暑假,臺大心理系多位老師將嘗試合力舉辦為期五天的「心理學生活工作坊」(本校生可抵下學期2學分的課程),學習用創意將心理學知識生活化,變成能幫助個人與社會解決與滿足需求的工具、活動、服務或環境。
參與工作坊的同學將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出一個能創新運用心理學知識的方式,並於最後一天下午展出成果原型(實際模型或視覺影像呈現等)。
課程期間會有來自臺大心理系知覺、認知、發展與社會心理學等各領域老師,以其專業知識協助與指導,帶領學員由下而上的發想與討論。
師資陣容包括連韻文、曾加蕙、黃從仁、林以正、葉怡玉、雷庚玲、葉素玲等多位老師,以及交大應用藝術所陳一平老師,介紹心理學家需要知道的設計;與長久擔任企業顧問、本身有豐富創業經驗的系友陳子良博士,從設計與實務的角色帶領學員如何思考與落實所學。
————工作方資訊——————
【參加資格】
對心理學有興趣的研究生及大學部(上限35人),開放部分名額給非台大/非心理系學生參與。
【報名時間與方式】
6/27(一)下午五點前,將以下資訊寄至ntupsy2016@gmail.com
若人數超過限制,將根據報名資料內容挑選。
1.姓名
2.學校系級
3.修課動機與期待
4.已修習過的心理學、設計課程(e.g.設計思考、創新創業等)
5.簡短說明你最想要傳遞與運用的心理學概念或理論,以及你最感興趣的心理(情感、人際、認知、知覺等)需求或工具(200字內)
【上課資訊】
臺大心理系北館206
7/7(四)、7/8(五)、7/12(二)、7/13(三)、7/14(四)
上午九點~下午五點。
【上課方式】
以工作坊形式進行五整天,包含演講、創意團體發想與討論、回饋與修正、小組討論與實作、成果發表。
學分數:本校生全程參與並完成工作坊要求者,可得到下學期課程 [心理學應用與產品事業化(一)]兩學分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