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陳良基的創新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生也需要配速! 日前參加一場新書發表會,作者是這些年來,跟我一起在校園內推動創新教學的重要夥伴,台大管院郭瑞祥教授。看他的新書,樂趣很多,他把人生經歷的酸甜苦辣,用故事來傳達,展現管理學院名師特有的感染力!是一本非常值得花時間閱讀的勵志書籍。 人的一生,可以活的很精彩,但一定要記得「配速」。這...

  •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05 07:40:55
    有 572 人按讚

    人生也需要配速!

    日前參加一場新書發表會,作者是這些年來,跟我一起在校園內推動創新教學的重要夥伴,台大管院郭瑞祥教授。看他的新書,樂趣很多,他把人生經歷的酸甜苦辣,用故事來傳達,展現管理學院名師特有的感染力!是一本非常值得花時間閱讀的勵志書籍。

    人的一生,可以活的很精彩,但一定要記得「配速」。這是馬拉松跑者的專有術語,很多人都有那種在跑到38公里左右,明明已經跑了幾個小時,只剩最後不到五公里,兩隻腳卻再怎麼也不肯抬起來的痛苦。不同階段要有不同速度,否則很快碰到撞牆期,或者早早就在賽道上被回收。

    說到做到:一起出發,一起到達
    ​​​​​​​​
    ​出版社來信邀請我能否為郭教授的新書寫序,我一接到訊息,幾乎是秒速答應。拿到書稿時,腦海中飛轉的是,郭教授在校內外幾個不同的角色快速轉換的畫面,對照新書的名字,原來,他老早就默默的在經營人生的第二曲線,一個曲線,一個曲線,不停的延伸,難怪人生何等精彩!
    ​郭教授和我的第一個合作案就是他跨越校園,展開的第二曲線。那時候,我剛結束工研院的借調期,返回學校準備開授「高科技創業與營運」的創新課程。這是我透過在工研院擔任電子所所長兩年期間,親自參與高科技研發、營運的經歷後,極力想介紹給學生的新課程。參酌史丹福大學類似課程開授的經驗,最好修課學生能夠是技術和管理的學生組合。我很冒昧的寄信給時任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系主任暨商研所所長的郭教授,結果,他立刻飛奔到電機系來談具體合作開課事宜。超強的行動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們的合作極為成功,課程很受學生歡迎,因此,學校後來請託我們繼續推動開設全台首創的『創意創業學程』。雖然是由我擔任學程主任,但管理相關的規劃許多出自於郭教授的建議。一步一腳印的,我們合作無間,從學程,到籌辦台大車庫、台大設計學院,引入先進的「設計思考」課程(Design Thinking)等等。創新,成為台大校園內時髦且廣受歡迎的學習標的。
    ​在我擔任台大學術副校長時,郭教授獲選為管理學院院長,我不只成為台大管理學院EMBA各類學習活動的常客,並且,在他的鼓勵和陪同下,居然勇敢和EMBA學生一起邁向戈壁,參與四天三夜,距離達112公里的沙漠馬拉松競賽。我也學習成為一位馬拉松的長跑者了!經過長時間合作和共事,漸漸了解發生在郭教授身上的點點事蹟。工作、家庭、婚姻、親子、事業等等,一路上都有許多考驗,郭教授勇敢選擇做不一樣的自己,有策略地面對脆弱的世界。在本書中,郭教授娓娓道來,他如何體會商管大師韓第推崇的「第二曲線」,並且青出於藍,持續修正、持續進步,終於建構出人生第二曲線之贏「W.I.N」的策略。他說,人生的成功也有保鮮期,任憑你再偉大的興盛、再絢爛的成功,終有煙消雲散的一刻。郭教授在書中分享「W.I.N」的策略,教我們原來人生也可以超前部署,離開原地,可以開創人生的第二曲線。以及,他所親身體驗,非常重要的觀念,「第二曲線的實踐,需有踏入未知領域的勇氣」。相信,讀者可以從閱讀中,接收到郭教授所想傳遞的勇氣,開啟你我自己的第二曲線。

  •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 在 學長姐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9 20:00:00
    有 6 人按讚

    「我認為行銷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如果真的要說,舉凡研究、策劃、內容、社群、廣告、銷售,都能算是行銷的一環,光從執行面來看比較難窺見全貌。」
    -
    ☀更多的職場話題,一起參與社團討論吧!
    >>http://bit.ly/2xTRpZr

  •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 在 Crossing Camp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7 19:00:52
    有 4 人按讚

    【「想像中」與「真實世界」的行銷有什麼不同】#一窺行銷全貌
      
    大學時,我就讀台大管理學系工商管理組,主修行銷模組,畢業後也順利進入國際知名美妝集團從事產品行銷(Product Marketing),後來轉往科技新創。
      
    幾年前剛離開美妝產業的時候,大學同學問了我內文的幾個問題,意在分享「想像中的行銷」與「真實世界的行銷」有什麼不同,讓學弟妹在進入職場前能做好心理準備。
      
    如今,我在行銷領域累積了 8 年的經歷,回顧當時的心得,發現即使科技、媒體不斷演進,我認為行銷工作所需的「能力」並沒有太大變化。
      
    關於「行銷」,網路上盛行「乾貨型」文章:從「執行面」切入,歸納出幾項立即可執行的項目,讓讀者「第一次做行銷就上手」。但光從執行面來看,是很難窺見全貌的。
      
    因此,這篇文章希望從「基本面」討論行銷工作的內涵,比較能幫助讀者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希望能幫助到對行銷感興趣的學弟妹,或是任何想轉行做行銷的人。
      
    另外,做行銷工作需具備哪些特質?如果作者能回到學校多學一兩個技能幫助現在的工作,她又會選擇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
      
    ▍新期季刊《倫敦:後脫歐時代》→ bit.ly/2Ut1oPB
    ▍追蹤換日線 IG 帶你看遍世界→ bit.ly/2q2IeiX
    ▍2 月徵稿:科系大調查!學長姐現身說法 → bit.ly/39kVggw
    ▍讀者投書必讀攻略→ bit.ly/2JyY5PM
    ▍主題徵稿:世界職人故事→ bit.ly/2ObiUTH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