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哲學系好考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哲學系好考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哲學系好考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做選擇時,適度的迷信,能幫助你更有自信] 遇到事情,我也會抽籤,問一問神明這樣做好嗎?有人可能認為這是迷信,但是迷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在一片迷茫的大霧中,突然眼前現出一條明路,可以走下去,而且腳步堅定。更奇妙的是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在神明的預示裡,這讓人心生自信,隱隱地感到自己對於人生有控制感。...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 在 nage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18 04:25:51

4月7日言論自由日 今天,半夜12點,在看天橋上的魔術師3、4、5集,看的當下馬上就知道這幾集在隱喻的歷史背景和人物。這段命運真是巧合到不可思議!在毫無預警不知道劇情的情況下,剛好在4月7日看了這一段,更是加倍沈重。 以下摘自 前衛出版社 「我叫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鄭南榕(1947年...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07:36:16

#波妞評新片 【大佛普拉斯】 個人評分:4.5 / 5 以下有雷,請慎入!!! - 這部片沒有光鮮的色彩當作背景,也沒有強大的卡司陣容,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安排,才能把故事說得如此耐人尋味、那麼精彩。 - 先來談談這部片的片名,為什麼要叫做《大佛普拉斯》呢? 導演黃信堯受訪時曾表示之前他拍攝的...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 在 火燒的Gmail | 局妹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06:40:45

#有時候會跌倒有時候不會 #有時候會摔下去有時候不會 #文青面對公共安全的態度撫臉 今天在校門口的全家的酒櫃裡面,看到之前追蹤的校花咖啡廳店員(健康@@)在沖繩拍的沖繩限定酒 #在台灣販售的沖繩限定酒還算是沖繩限定酒嗎 #台大哲學系博班考古題 話說我之前已經Double check 過自己單喝通寧...

  •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09:41:01
    有 263 人按讚

    [做選擇時,適度的迷信,能幫助你更有自信]

    遇到事情,我也會抽籤,問一問神明這樣做好嗎?有人可能認為這是迷信,但是迷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在一片迷茫的大霧中,突然眼前現出一條明路,可以走下去,而且腳步堅定。更奇妙的是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在神明的預示裡,這讓人心生自信,隱隱地感到自己對於人生有控制感。

    這就好像走到水果攤,看到各式各樣的水果,看起來都鮮甜可口,既想吃火龍果,又想吃釋迦,還想買芭蕉,可是肚子就這麼大個,塞不下這麼多,必須要做選擇。其實選什麼都好,卻拿不定主意。問一下老闆:「買哪個好呢?」江湖氣十足的老闆指著釋迦:「就它!」你就買了,心也定了,回家吃得開開心心。

    更不用講人生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有人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就它!」找不到人問時,上網抽籤是個好方法。

    一開始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迷信?後來看到美國人類心理研究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寫的書「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在結束之前提到「超自然思考力量」,他說:

    「偶爾陷入超自然思考—也就是相信迷信與魔法--是一件重要的事。這麼做能增加你的控制感,將遇到的事歸於運氣。」

    我這才放心!再加上近日發生一件事,讓我得出一個「適度迷信會更好運」的心得,來跟你分享。其次,有時候看籤詩,內容未必說到我們遇到的情況,「猜不出」神明的意思,不確定這樣做是對的。我也從書裡學到三步驟,讓你的抽籤最後「果然是對的」,證明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

    再過3天,是我離開組織上班族職涯滿3年,這3年來都是一個人做選擇﹑做決定,有時難免陷入選擇困難症裡。尤其最近做網站,讓大家看我的文章﹑影音,以及購買我的課程。所有事都是打從出娘胎頭一回,包括第三方金流。

    承辦人問我哪一天開通,我傻住了,原本只想到11月底或12月初,卻沒有想過明確的日期。第一個閃過腦子的是5年前開fb粉專的日期,12月8日,讀起來是「要你發」,經上網查農民曆,也是黃道吉日。可惜抽籤時是陰筊,就是「毋湯啦」。於是倒回去查11月,發現11月26日適合開市與入宅,抽到第36籤且是聖筊,就是「OK啦」。

    我要特別強調我過去從未抽到第36籤,神奇就在這裡!籤詩開宗明義說這是一支很幸運的籤,結尾時卻來一記回馬槍,提醒若是創新事業則不妥,勸我三思而行。你說抽籤是不是奇妙極了?你會抽到跟你要問的事相呼應的籤!我過去從沒問過創新事業,就未曾抽到過它。

    這讓我想起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教易經,經常在課堂上占卜與解卦,幫助同學做實際的印證。在他的書裡,再三說到抽籤很奇妙,如果你問事業,大概都會得到某些卦,冥冥之中好像這宇宙有人聽到你的心聲﹑明白你的情況,針對你的問題給了相呼應的解答。這種說不出的奇妙,我在抽籤時也發現到了。

    好,既然籤詩這麼說,我又查農明曆,再看到11月19日宜開市。這次更神奇,再抽到第36籤!我呆住了……連續兩次都抽到同一支籤,這個機率有多低呀!不就擺明不宜創新事業嗎?可是我已經頭都洗下去,投注不小資金,難道要用經濟學家的「沈沒成本」看待它,就此算了嗎?

    我很想翻盤,便問坐在旁邊的先生說:

    「我這算是創新事業嗎?」

    我先生一向篤定,說話一針見血,只說:

    「你沒做過,當然是創新事業。」

    我一聽暈了……我先生是既幽默又有智慧的人,看到我陷入膠著,不勝苦惱,就提醒我,別忘了這世界還有一個比神明更神準的。我問是誰,心裡以為他會說玉皇大帝之類的,沒想到他居然說:

    「莫忘初衷。」

    一下子我通了……他繼續說,回到做這件事的起頭,去想想當時的起心動念,就會知道該做或不該做。當然該做呀,我不過是選日子嘛,怎麼擴大事端變成放棄不做?犯糊塗啦!接下來我比較這兩個日子,發現11月19日忌入宅,就選26日。為什麼?因為我運用神經語言學,更新認知架構,告訴自己:

    「我這是入宅,不是開市。因為我不過把課程搬到網站而已。」

    當然你可以說我硬拗,但是我就是這麼解讀神明的意思,而且就此不再懷疑,心裡堅定多了。即使如此,你可能還是會替我憂心,萬一神明說我是開市,不是入宅,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離開神明,回到自己的本體,發揮我們做人的「自主性」,拿回命運的主導權。也就是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想辦法讓它成功!

    我們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活到這把年紀,加上上班30多年,我得說這句話是100%事實。所以在職涯中,要提高成功率,有一種能力要很強,那就是「選擇力」!日本人村山昇在「工作哲學圖鑑」一書中,說「選擇力」有三種:

    1. 分析﹑判斷的能力:為的是做對選擇。
    2. 增加選項的能力:為的是有更多好的選項。
    3. 將自己的選擇變成正確答案的能力:為的是不斷調整到出現成功的結局。

    一般人談選擇只落在第一個層次,但是人生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再會分析判斷,也未必做對選擇,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事後努力,「硬是」讓結局變好。這麼一來,你會認為人生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了控制感,便覺得自己運氣一直都很好,更有信心去選擇﹑去行動。我的心法是--

    做選擇,靠神奇的力量;做成功,靠自己的努力。

    立志做一個好運的人!

    讀了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圖:台灣省城隍廟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助教協助你。

  •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 在 象棋卜卦.命理諮詢.招財風水名片設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30 10:08:01
    有 0 人按讚

    🙊不要審判你的孩子🙊

    只有無條件的愛能讓他對你敞開心胸
    我們當然愛小孩,但小孩會想這愛是負擔還是幫助,爸媽很容易給有壓力的愛,像是他知道爸媽很關心,那麼希望爸媽不要失望的心情就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上)被學生封為「梗王」的建中前校長陳偉泓

    作者:王蘭芬

    最近忙著跟曾任英特爾總經理的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一起寫書(故事真的超級精彩,光是跟她講講話就能點亮我的每一天,敬請大家期待呀),那天她與老友前任建中校長、現在在越南胡志明市丁善理紀念中學當總校長的陳偉泓約喝咖啡,問我要不要一起,我當然說要啊。

    陳校長平常都在越南,這次因為疫情所以回來後待得久一點,我也才有機會親眼見到「建中梗王」本人。(這典故等一下講)

    除了建中,還待過陽明高中、北一女中、中正高中、中山女中、麗山高中的陳校長,聽說具有能夠讀懂高中生之心的超能力,知道我們家正好有兩個,他笑起來:
    「我會跟高一家長講一句話,高中以前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上高中以後他們就不再是你的孩子,不再跟你分享心事,不希望你管交友跟功課。」

    這段話像愛神的箭(誤),威廉泰爾射中他兒子頭上蘋果的箭(才對)那樣嗖地準確擊中我的心,一整個點頭如搗蒜啊。

    校長人真的很好,完全沒廢話,立刻說今日你我有緣,免費教妳四招。(有緣是我編的,四招卻是真的)(毆)


    第一招,多聽少說。

    可以跟小孩聊天,但不要追問,他自己想要講他會跟你講,
    千萬不要問:今天上課怎麼樣(蛤我問了),
    考試考幾分(哭我也問了),
    千萬不要問(面壁),如果問了,
    就算今天有什麼特別的事,他也會回你沒什麼特別的,直接被句點。

    可以從生活時事當中聽到某些事情跟學校有關的去開場,聽說什麼什麼你知不知道,從這邊切進去,不要問你們班上今天有沒有什麼事,他就會警覺你要打聽什麼,記得要旁敲側擊。

    如果他回答了,家長也不要急著接話,最棒的方式是重覆一次他講的話,然後問「你是這個意思嗎?」他會說是或不是,對話就能因此延續因此變長。(吳惠瑜立刻拿手機出來記,說兒子已經在攻讀博士了還是很受用)。

    第二招,慢一點做結論。

    如果他今天跟你說數學考很差,你馬上說當然啊!你一直看電視當然考很差(摀嘴),你這就是在給他下判斷,千萬不要做,話到嘴邊要收回來,不要審判他,我們要變成引導的角色,他自己做決定。可以做的是分享我們的人生經驗,他們不需要走一樣的路,但可以從我們的人生經驗中判斷他可以怎麼做。

    我們可以問他,你想怎麼做,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聽到他的決定後也不用說很好,不見得說很好就好,好跟不好都不要說,只就事實跟邏輯來講,例如「你這分析很清楚」等等,孩子就會知道你正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關心他,以後有事他就會想要跟你討論一下。

    意見不合時更要慢一點做結論,譬如說他想念第一類組,要尊重,就讓他念,我們有學生念完電機又回去念第一類組,台大哲學系教授孫效智就是念完台大電機系畢業又重考念台大哲學系。很多在美國念了電機、工程、土木,後來回來現在在做音樂或創作,不要很快說你才十幾歲,懂什麼。

    志願的決定要分兩種來看,有的是確實找不到方向的,這種你可以給他多一些引導,走向你希望他走的方向,這是可以的,但有些已經非常明顯的,自己知道要做什麼的就不要管他,讓天賦自由,他有這天賦,最後一定會回到這一塊來。

    天賦很清楚的孩子,千萬不要試圖去改變他,你去強迫只能一時,他最後還是會繞回來,何必讓他多走冤枉路。但如果孩子搞不太清楚的,你幫他一下,這是可以的,因人而異,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第三招,是有能力的愛。

    我們當然愛小孩,但小孩會想這愛是負擔還是幫助,爸媽很容易給有壓力的愛,像是他知道爸媽很關心,那麼希望爸媽不要失望的心情就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真的遇到困難時爸媽可以協助解決,那就是有能力的愛,這種愛是有幫助的,而不是干擾他干涉他,家長要做功課,今天孩子在哪裡遇到問題,你才有辦法幫忙解決。關鍵點給力量,不用處理每個細節:「你越關心小地方,越看不到大局。」

    第四招,每天要有15分鐘「高品質對話」。

    所謂高品質,就是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其他人干擾,只有親子二人的互動和談心。前面講到的聆聽、緩判跟有能力的愛就是要用在這時。

    這四項不管做得到或做不到,陳校長最後教我第4+1招,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很愛他,只有沒有條件的愛能讓他們對父母敞開心胸。

    陳偉泓雖然在建中只當了短短四年校長,但學生都非常喜歡他,甚至為他開設粉絲專頁。

    當年為了讓同學們願意來開朝會,決定每次都要講一個小故事,他徹底執行的毅力和獨樹一幟的幽默感非常合這些高中生的胃口。

    其中最有名的一則是:在一個傍晚,夕陽餘暉照進小屋的餐桌,上面放著一瓶牛奶和一個杯子,爸爸坐在這邊,兒子坐在那邊,爸爸拿起那瓶牛奶緩緩地倒在桌面上,兒子大驚阻止。爸爸問為什麼不可以倒在桌上。因為這樣就喝不到了啊兒子答。不然要倒在哪裡呢。當然是杯子裡啊。所以孩子啊,爸爸說,牛奶就是自由,杯子就是紀律,牛奶要倒在杯子裡。

    這個小故事是如此深植建中學生的心,於是2015年陳校長決定不再連任的那屆畢業典禮上,畢籌會做了一個比選舉看板還要大的巨型海報放在校門處,上面寫著「自由是牛奶,紀律是杯子,牛奶要裝在杯子。」

    他很喜歡講的習慣用語「我再舉一個例子」,則在當天化為一顆巨型栗子看板,底下有一隻手舉著。

    某天校長在朝會上提醒大家:「莊敬樓在施工,辛苦老師同學們了,我感到很不安。」最後一句讓全場建中生狂笑大喊,是在不安什麼啦,後來「我感到很不安」甚至印在建中發行的紀念品上。

    他最記得有一年暑假,樂旗隊和高一資優班分別到日本比賽和交流,他特地安排時間前往,先去東京看資優班,再轉去千葉探班樂旗隊:「當我下車準備去車站時,發現全部資優班的學生也都下車,他們一個一個過來跟我擁抱道別,那一刻,永生難忘。」校長講到這裡,哽咽了。

    那年畢業典禮最末,播放兩分多鐘校長的影片後,陳偉泓現身穿上特別訂做、繡有他名字的建中制服,台下近千位同學同聲歡呼並舉起手機拍下他們最喜歡的校長在建中的最後紀念。

    我完完全全,完完全全,接收到他們的心意。陳校長說。

    或許這就是校長教我的開外掛道理,只要孩子們感受到那無條件的愛,即使在他口中「不管問什麼問題,都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的無厘頭高中生,也會坦率到令人流淚地交出他們的真心啊。

  • 台大哲學系好考嗎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7 12:16:06
    有 2,858 人按讚

    4月7日言論自由日

    今天,半夜12點,在看天橋上的魔術師3、4、5集,看的當下馬上就知道這幾集在隱喻的歷史背景和人物。這段命運真是巧合到不可思議!在毫無預警不知道劇情的情況下,剛好在4月7日看了這一段,更是加倍沈重。

    以下摘自 前衛出版社

    https://www.facebook.com/AVANGUARDTaiwan/posts/3784133388303136

    「我叫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鄭南榕(1947年9月12日-1989年4月7日)
      鄭南榕出生於中華民國對台大屠殺的一九四七年。小時候學習成績表現優異,曾考上建國中學,因家境的關係曾選擇就讀成大工程科學系,後來仍因為興趣不符而轉學到台大哲學系,潛心於邏輯與自由主義,因拒上中國國民黨強制要求學生必修的國父思想課程而無法從台大畢業。在學時鄭與葉菊蘭相識相戀而後結婚,並定居於台北市。
      鄭南榕曾歷經數次創業,最後踏上政治一途,並於一九八一年開始以作家身分在黨外雜誌發表評論。一九八四年創辦「自由時代周刊」,訴求「爭取百分之百的自由」。由於國民黨全面禁止言論出版自由,所有黨外雜誌與非經審查的刊物都會被警備總部查禁,鄭南榕便利用友人的身分一口氣申辦十八張雜誌社執照,好讓刊物被國民黨查禁後仍可以迅速維持雜誌社的正常運作。
      鄭南榕開辦的黨外雜誌經常揭露中國國民黨高官的黑幕醜聞,因此也被國民黨官與深藍軍方視為心頭大患。鄭南榕在一九八六年發起五一九綠色行動,領導群眾靜坐龍山寺以訴求解除戒嚴。一九八七年鄭串聯許多團體,發起「二二八真相平反運動」,四月十六日,在演講時公開主張台灣獨立,九月聲援蔡有全、許曹德的台獨案。
      一九八八年國際人權日當天,鄭南榕在「自由時代周刊」刊登許世楷所撰寫的「台灣新憲法草案」,此舉卻因此讓他在一九八九年一月遭高等法院簽發涉嫌叛亂罪的傳票。鄭南榕為了堅守台獨理念與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原則,決定自囚於雜誌社內長達七十一天。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警察派員包圍攻堅雜誌社,他反鎖房間門之後自焚就義身亡。這天後來也被民進黨推動訂為「台灣言論自由日」。

    以上。

    (帶隊攻堅的隊長,今日,當人民問他對當時做黨國鷹爪是否愧疚後悔,他毫不猶豫的回告訴記者,我為國家服務,問心無愧。那個隊長,就是現在擔任新北市長的媒體寵兒侯友宜。台灣沒有經過轉型正義,現實就是比進擊的巨人的設定還扯)

    很多史盲會說,吵這些議題,是撕裂民族,挑起族群對立。錯了,鄭南榕就是當年所謂的「外省人」,是中國人後代。主張建立民主自由的台灣國家,是不分族群的。反而是威權統治者在操弄族群對立。

    延伸閱讀

    聚珍臺灣
    「我叫作鄭南榕,我主張臺灣獨立!」(原發音為臺語)
    https://www.facebook.com/gjtwn/posts/1850646471771829

    言論自由日的反思:奉命行事就不用負責嗎?

    威權使我們從一個獨立的人,變成了一顆沒有生命的小螺絲釘
    1989年的4月7日,正是侯友宜率隊強行攻入自由時代雜誌社,讓早已公開表示「國民黨抓不到我的人,只抓得到我的屍體」的鄭南榕,因此選擇為了言論自由而自焚殉道。

    30年後,在上一次新北市長選前,侯友宜公開表示對這件事他問心無愧,再來一次還是一樣。

    這正是威權時代留給我們最大的傷害。從漢納鄂蘭的平庸邪惡理論,到米爾格倫的電擊實驗,再再證實了威權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讓人失去道德上的判斷能力,以為只要奉命行事就不需要付出責任。
    https://www.taisounds.com/Taiwan/Politics/uid597510943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