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博物館館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博物館館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博物館館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博物館館長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Openbook閱讀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機構的轉型就像房屋改建一樣,即使過程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波折,只要看到它逐漸完成,並重新凝聚起來,就是我覺得最珍貴的事。」——臺文館館長蘇碩斌 立法院於5/11三讀通過國立臺灣文學館組織法,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即將升格為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做對、做好、做完-來賓:吳俊仁 館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教授 吳館長從小住台南歸仁六甲村念歸仁國小,才念完一年級就全家搬到台南市區,本來他一直認為國語講的不標準,是因為國小轉學,學習有中斷的關係,後來他才知道他的口音是歸仁六甲村的特殊口音。國...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鏡好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39:52

💥💥 💥💥 💥💥💥💥 ▓█►─═ #我們在知識中爆炸 ═─◄█▓​ ​ ▱ 每天打開追劇平台,卻不知道看什麼嗎?擁有超越影集、媲美電影的華麗陣容podcast的 #鏡好聽,提供你週間的休閒新選擇,#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 鏡好聽在此隆重介紹 11 位能帶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專業講師,主持陣容...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2:51:55

俐媽這次負責翰林版B4L7 Saving the Louvre的網版課程錄製, 乍看標題, 你一定會想:為什麼要拯救羅浮宮? 是因為它結構不佳像比薩斜塔一樣快倒了? 還是有雅賊要偷其中的鎮宮三寶? 難道會是經營不善? 其實是納粹軍即將佔領巴黎之際, 羅浮宮所有工作人員和志工, 三天三夜漏夜搬出羅...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Pek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14 01:15:09

船の博物館「長榮海事博物館」内にあるカフェ。 牛肉麺、タイ料理、豚骨ラーメンなど多国籍な料理を扱っています。 天井の高い広々とした解放感のある雰囲気が良いです。 台北市中山南路11號 02-2351-6699 #6024 営業時間 : 11:30-14:00(料理提供時間)、9:30-17:0...

  •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12:02:44
    有 476 人按讚

    「機構的轉型就像房屋改建一樣,即使過程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波折,只要看到它逐漸完成,並重新凝聚起來,就是我覺得最珍貴的事。」——臺文館館長蘇碩斌
      
    立法院於5/11三讀通過國立臺灣文學館組織法,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即將升格為直接隸屬文化部的三級機構🎊
      
    Openbook特別專訪臺文館館長 #蘇碩斌,聊聊兩年多來臺文館為升級所做的新嘗試。進入內文前,請看以下B編筆記!

      
    💡#新的展覽概念
    利用「文學很會說故事」的能力,來搭敘事轉向的列車
    💡#新的流通概念
    借鏡國外移動式展覽,展覽內容更加彈性、活潑
    💡#新的出版嘗試
    用好看故事把展覽留下來,還有漫畫
    💡#新的金典獎思維
    打破文類,還把評審關起來(?!)
      

      
    (引文)「過去15年臺文館沒有偏頗,我們館員的素質已經成熟到讓外界認定我們是全台灣所有人的博物館。」蘇碩斌強調,臺文館不會只重視台語或本地文學,像是「逆旅.一九四九」台灣戰後移民文學展,紀念已來到台灣70年的所謂「外省文學」,反而是臺文館出借率最高的活動,還有老兵感謝他們舉辦這個展。
      
    文學的衝突和解,比社會的衝擊更早發生,大家經過衝突、達成和解,慢慢越來越融合。過去有些外省作家的確不願將文物提供臺文館典藏,因為他們以為臺文館只講台語文學,但經過15年來,成見已逐漸破除了。
      
      
    ———​
      
    ㊯贊助Openbook,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了解更多:https://lihi1.com/QrPU4​
    ●訂閱電子報: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15:00:09
    有 80 人按讚

    ▓█►─═ #我們在知識中爆炸 ═─◄█▓​

    ▱ 每天打開追劇平台,卻不知道看什麼嗎?擁有超越影集、媲美電影的華麗陣容podcast的 #鏡好聽,提供你週間的休閒新選擇,#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鏡好聽在此隆重介紹 11 位能帶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專業講師,主持陣容集結了眾多大學教授與專業人士;我們週週推出各種精心規劃的知識補帖,每集知識含量極高且跨足各界,可說是檔檔精彩,邀請你每天一起 #熬夜聽podacst !​

    ➤ 我們也特別獻上講師群的第一手訪問與圖像,去看見他們在學術以外不一樣的樣貌及背後的所思所想,你會發現原來這些主持人也能這麼酷!​

    ➤ 知識是人類存在的總和,不該被侷限在框架之中──我們期望以 podcast 打破知識的疆界,一起引爆求知慾,在知識中爆炸!​


       🌟 黃金陣容,領銜獻聲 🌟​
      ░▒ 打破知識疆界-立即思想革新 ▒░​

     💫 09/14|《 #大家來談拚教養》:​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 09/21|《 #作家的靈魂腳本》:​
     周慕姿(知名諮商心理師/作家)​

     💫 9/28|《 #臺灣話臺灣味》:​
     洪伯邑(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郭忠豪(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10/05|《 #性別好好玩》:​
     康庭瑜(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 10/12|《#動物好好玩》:​
     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 10/19|《 #大腦好好玩》:​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 10/26|《 #犯罪心理學大解析》、《 #戒不了的癮》:​
     戴伸峰(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 11/02|《 #物理好好玩》:​
     張嘉泓(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 11/09|《 #哲學好好玩》:​
     紀金慶(師範大學與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11/16|《 #香港來的風》:​
     張潔平(記者,專欄作家)​

    ıllıllı 立刻收藏本文,設定月曆提醒! ıllıllı

  •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6 21:42:19
    有 11 人按讚

    感動岑宜在瑞芳學的幸福

    初認識山長施岑宜是她擔任新北市黃金博物館館長時期,黃金博物館位於瑞芳,是金瓜石、水湳洞地區珍貴的自然生態、礦業遺址、景觀風貌、歷史記憶及人文資產的生態博物館,也見證了20世紀前半葉東亞礦業的經濟活動與歷史。

    黃金博物館是西元2002年至2004年,前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吳進風參與規劃營運工作。當時,還曾與已經因為血癌過世的進風兄,一起勘查過荒煙漫草的博物館預定地。

    歷任館長幾乎任職時間都是一年至兩年多,岑宜(2008-2009.06)是接任王騰崇先生,擔任第四任館長。因為採訪之故開始結緣岑宜。她雖在館長任內只有一年半的時間,後來,卻以一位來自都會區大半生都奉獻在瑞芳這個兼具山海景色,九份名氣勝過瑞芳的迷人小鎮,甚至,在「瑞芳學」找到她的幸福,也讓旅人找到幸福。

    由於工作的關係,在岑宜卸任館長後,與之仍有聯繫。尤其,知悉她與山夫落腳金博館山腳下的水湳洞,人生的道路似乎找到一處安身立命的角落,即使有時候有些質疑與茫然。但,一路走來,無論是在水湳洞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山城美館」藝文、組織「不一鼓」村落團體、甚至現在力推的瑞芳學,都未曾背離其所學的城鄉規劃,甚至,身體力行的實踐。

    因著資訊之便利,偏鄉的水湳洞的一草一木,鄰居的言行或吆喝,似乎一直在我未曾錯過的故事,甚至是神往仿效的對象。

    甚至,曾經旅行台東、曾經跨海到中國大陸、岑宜的孩子陳果,從學步到入學國小甚至現在自學,與山夫爸爸牽著手漫步山徑、家裡所養的公雞又有何新發現、山夫請泥水師傅如何協助闢建所規劃的空間、陳果脫光衣服在海邊游泳,有如電影分鏡的畫面,就好像是住在我隔壁鄰居的日常。

    山長原是只養兩隻狗、兩隻貓,不想生養孩子的頂客族,未料山城的土地與人際關係,讓她蛻變成兩個孩子的媽。岑宜帶著不一鼓和居民走出水湳洞,像「浮球」般與各社區交流。

    在金瓜石山下的水湳洞定居,窗外面對陰陽海與黃金瀑布的美景。她一心想翻轉瑞芳小鎮風情,在火車站旁開新村芳書院、好事學田,牆上架著7個黃藍橙紫的「不一鼓」,曾是她推動山城居民情感連結的樂音,如今,成為老貨運行轉換為新村芳書院的敲門磚。在小紙卡寫上「息」字,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企圖實踐人與土地、環境的關係。

    在新村芳書院規劃、落成、營運的過程,又是另一個令人驚艷的過程。「實踐」本身就存在許多的故事,也是值得分享的題材。我看到的,除了山長的堅持與弩力,其實,也有著山夫的支持與愛。

    在圖像為王道、網路盛行當下,閱讀著山長的文字是溫暖的,也有著濃濃的人文關懷,一如她暖暖的關懷著瑞芳。我深深相信,為字仍有其魅力與力量,岑宜一篇篇的文字故事,在報紙副刊發表時,也是我與內人必定拜讀與分享的日常,我也成為新村芳書院的鐵粉之一。

    在20多年前,曾經感佩、支持曾經是媒體同業的謝敏政,伉儷回到故鄉嘉義東石鄉一起實踐社區總體營造,那時候,正是農村社造風起雲湧之際,敏政與大姊等家人,說服鄉間耆老等,一起胼手胝足創設「船仔頭文化藝術基金會」,滿滿的是對於故鄉的愛。

    類似的故事未曾中斷,岑宜大學唸的是輔大景觀設計系,畢業時正值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元年」,碩士唸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也是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博士。多年後,岑宜的「他鄉變故鄉」的故事持續上演。如同「不一鼓」漂流的心,因為與社區連結緩慢而扎實生根。

    一路走來,甚至變成推動的瑞芳學,在聊著聊著的理想中,更讓我佩服的是山長的毅力、堅持、與實踐。來自天龍國的女子,來到小村落生活,跨出舒適圈才發現世界大不同。也因為跳脫框架,才有機會回頭看到社會是如何被建構。

    瑞芳小鎮面臨的人口老化、少子、隔代教養、產業沒落與環保議題,正是台灣所面臨的困境與考驗。岑宜說,透過實踐希望找到解決困境的答案,這一切,從翻轉瑞芳開始。

    收到岑宜的「我的幸福在瑞芳學」1個多星期了,一直要找個晚上一口氣讀完才會暢快淋漓,卻因著塵世俗物耽擱。想想,不能再延遲下去。掀開扉頁,山長寫著「願我們可以一直在幸福裡,成為他人與世界大大的祝福」,又是一段刻苦銘心的文字。

    編輯以四季的「夏、秋、冬、春」串連一位來自天龍國女子的故事,以春天鋪陳瑞芳學的新生命的喜悅與迎春,裡面有許多的生活態度,以及我要的傾聽與探索,即使有些閱讀過,也正打算今晚泡一壺好茶,細細品味閱讀重溫,或尋找曾經錯過的桃花源。那是一種「態度」,這兩個字也是我從孩子還小時,一直與三位公主一起分享的家訓。(夸父老鷹/ 吉達兒巴狼Cidal Palang/ 瓦紀瓜歷 Wagi Qwali)
    2021/08/26
    新村芳書院推社區營造 施岑宜翻轉瑞芳(黃旭昇)
    https://youtu.be/EBC7qKPG7c4

    #我的幸福在瑞芳學
    #新村芳書院

    《我的幸福在瑞芳學》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102?loc=M_0039_002
    誠品線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0932682042191007

  • 台大博物館館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4-24 09:31:32

    本集主題:做對、做好、做完-來賓:吳俊仁 館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教授

      吳館長從小住台南歸仁六甲村念歸仁國小,才念完一年級就全家搬到台南市區,本來他一直認為國語講的不標準,是因為國小轉學,學習有中斷的關係,後來他才知道他的口音是歸仁六甲村的特殊口音。國中念市區的建興國中,他國二就被分入升學班,全班55人,45人考上台南一中,10人考上台南二中,他原來是老師認定一定會考上一中的,他卻因為太緊張而意外考差。他國中曾經最好的同學考上了台南一中,在暑假期間卻不想接近他。讓館長非常難過挫折感也相當大。

      到了高中他不一樣了,他記取教訓,課前一定先預習、上課認真聽、然後放鬆心情學習,所以他高中沒有補習,大學一樣考上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他也提到念書到底要不要有興趣,他以自己為例,他念工程科學系當時也沒有興趣,只是不想重蹈覆轍,所以他選最有把握的理工,如果念書想著未來能為社會做一點貢獻、助人(日行一善),或是每一科都考100分(榮譽),自然就會有興趣,這和我們童軍精神完全的符合。大學畢業時,同學討論著畢業後要考那…,有人說台大很難考…他因為榮譽心和認真不服輸的精神,所以他想是有多難考,就再試試考台大,也順利考上台大研究所,也是在學生舞會認識另一半然後結婚,當兵也有故事分享,一直談到退伍後入中山科學研究院,然後工作二年再出國念博士,學成歸國就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任教,一直到最後做到副校長,然後再接館長。

      他總結他一生的態度就是對任何事情 #做對、#做好、#做完,事情一定要做對的事,再來想盡辦法把事情做好,最後才是做完。他的精神感染了海科館員工,大家都有相同的使命感,要把海科館經營的有聲有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