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一類科系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一類科系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一類科系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葉丙成 Bens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念台大電機是怎麼回事?】 還記得五年前,有兩個建中學生拿到台大電機入學許可跟香港的 offer,那時候建中陳偉泓校長請我跟他們聊聊。在我跟他們說完後,後來有一位確定來台大電機。大學畢業後,他申請到美國很棒的 Ph.D. Program。我問他說:當年我的推薦沒讓他後悔吧,他說沒有! 今天...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 在 Sherloc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13:22:02

. 《台大財金面試經驗分享》  嗨我是現在台大財金二年級的學生,以下是我當年台大財金系的面試心得 : )   💫面試題目與準備方向:  面試分成三關,分別在三間不同的辦公室。  ☘️第一關是中文的,印象中是自我介紹,然後面試的教授好像會問一兩個問題吧,大概是根據你當初跟備審資料一...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5:08:49

本來這篇是預計統測成績出來才要寫的 但已經有很多同學自己對完答案,正在詢問相關問題了 想說那就早點發吧 1.選校選系是假議題 若要比喻,學校是品牌,科系是商品,是不可能脫離來比的 就像汽車聽起來比機車厲害,但BMW的重機 vs Honda汽車呢?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你只能要一樣,重機價值...

  •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27 08:00:00
    有 400 人按讚


    【念台大電機是怎麼回事?】

    還記得五年前,有兩個建中學生拿到台大電機入學許可跟香港的 offer,那時候建中陳偉泓校長請我跟他們聊聊。在我跟他們說完後,後來有一位確定來台大電機。大學畢業後,他申請到美國很棒的 Ph.D. Program。我問他說:當年我的推薦沒讓他後悔吧,他說沒有!

    今天剛好有香港的學生問我該不該來念台大電機。我翻了一年前寫的文章給他。最近也有高中生在思考這個問題,該選台大電機還是香港、大陸、新加坡的大學,我就一併再分享一次。

    對台大電機的學生是什麼樣子的,歡迎參考看看這篇。他們會念書、又會玩,我這當老師的,都對他們佩服不已~

    【該不該離開台灣讀大學?You don't know what you lose】

    前言:昨天看到 Joyce 顏擇雅 寫文章談台灣學生離開台灣升學的議題,我對文章的結論有不同的看法。

    Joyce 提到:「台灣因應之道,應該是想辦法打造出讀書風氣更佳的大學。過去20年,台灣打造頂尖大學,都只在追求教授論文點數,搶經費,卻沒在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讀書風氣。」

    -\-\-\-\-\-\-\-\-\-\-\-\-

    我想以這些要離開台灣的學測頂級分學生而言,不管是去香港、新加坡、或是大陸,這些人若在台灣應該有不少是去台大各領域排名在前的科系。

    就我對台大這些科系的了解:台大醫學、台大電機、台大法律的學生讀書風氣,學生們是認真地可怕。下面第一個影片(一分鐘短片),就是台大電機系學生在學校期末的時候,晚上十一點到早上九點,學生在學校念書的縮時錄影,每六秒鐘就過了一個小時(播放三十秒的時候是半夜四點)(影片 credit: 周維中)。

    誰敢說在台大電機讀書風氣不夠強?台大許多競爭激烈的科系,學生的讀書風氣是超級拼的。

    我許多台大電機學生出國去歐美名校(柏克萊、史丹佛、伊利諾、密西根、EPFL...)念博士當大學課程助教的,幾乎每位不例外,都在痛批這些世界名校大學生讀書的風氣、程度,遠遠不如台大電機的大學部學生。至於台大醫學、台大法律,每個學生讀書認真的程度,更是不在話下。所以高中生想離開台灣去讀書這件事情,絕對不是這些高中生以為的台大讀書風氣不夠好。台大有不少科系的讀書風氣也是學生拼到很恐怖。

    但你知道嗎,在台大電機教書十三年,讓我覺得他們最恐怖的不只是讀書厲害。台大電機學生比別人強的不是只有唸書強,而是連念書以外的事情也很強!

    他們籌辦各式大型活動、舉辦跨校的 MakeNTU 活動、跟他系同學一起去外界籌措資源舉辦亞洲最大的黑客松 HackNTU、在學期間拿到法國攝影大賽的金獎等。每屆學生我們都聚集了超級多的怪咖,相互刺激、相互虐。四年下來,讓許多人都變得更加厲害;大家不是只讀書而已,而是全面性的成長。

    我另外列了兩個影片,是我們台大電機學生的作品跟熱舞活動。一定要把那個短片開全螢幕加音效看!五年前,我們的學生就可以用軟體把特效影片做到這種程度!我永遠記得當初我第一次看到這影片時的震撼,看到大學生做出這樣的影片,我下巴都掉到地上了!製作影片的這個人,後來去美國很難申請上的 CMU 大學 CS 念研究所(影片 credit: Ping-Min Lin)

    然後看那段熱舞的影片,一個第二類組的頂尖科系,又會讀書、又有那麼多人跳舞跳到那麼猛,亞洲有哪家大學的 top 科系這麼奇怪的?

    又會念書、又會搞這些,那些號稱讀書風氣恐怖的大學,請問華文世界其他大學的學生,有哪些這麼猛?

    所以看到大家一直在談別人讀書風氣多恐怖,我認為那是搞錯方向。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只有讀書認真,而且是連讀書以外的事物也厲害到驚人。

    讓自己變成一個豐富的人,那才是未來世界最重要的、最有競爭力的人。在台大電機系這十三年,每一年我都看到許多學生都是允文允武,猛到讓我自嘆不如。

    尋求這些在讀書以外的多元豐富性,才是在台大唸書的目的。

    離開台灣去念大學,如果說是為了找工作、建立人脈、就近觀察市場,我想無可厚非。但我認為,這些事情都是以後花時間在你想要去的地方生活個兩年就可以得到的。

    至於大學四年,被來自台灣各地的頂尖怪咖互虐、互相刺激;這是這輩子一旦錯過了,就永遠再得不到的。

    唸大學,除了讀書風氣重要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一面。這是學風開放的台灣大學,所能提供給我們一流學生最重要的多元豐富環境。

    那些沒來體驗過就一窩蜂跟著風向急著離開台灣唸書的高中生,很難知道我在說什麼,也不會知道他們失去了什麼。

    我真的為這些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的高中生感到遺憾。

    (歡迎分享)

  •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2-25 10:42:11
    有 1 人按讚


    你的未來是你決定,不是隔壁老王

    【高中教育的目的是?】

    日前華視採訪,問我學測放榜新聞會有什麼問題?當時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為何這樣的新聞,會對台灣的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傷害。

    我先說個例子。前陣子過年,年輕人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最痛恨親戚們問自己還有堂兄弟姊妹們:「你現在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

    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哪個基金會工作幫助弱勢的孩子;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出版社工作,出版你最喜歡的領域書籍;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社工師在輔導需要幫助的人;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護士,照顧需要你的病人。

    這些工作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但很多親戚不懂。當你說出了你的工作多有意義,他們沒被打動。但當你報出了你的薪水時,他們開始騷動了!一位阿北不屑地說:「蛤,一個月才X萬喔?比我兒子少好多。你這樣不行啦,要換好一點的工作啦!」

    你明明在做很有意義的工作,結果這些不懂的人,卻是用薪水高低來衡量你的工作、說你的工作不好。你會不會覺得很幹?超幹的!

    為什麼這些親戚總是用薪水來衡量工作的好壞?因為工作的「意義性」無法比較。當他們得到「薪水」這每個工作都有的量化數據時,「薪水」變成了親戚們唯一可以「比較」年輕人工作好不好的「唯一指標」。

    如果說在你們家,爸媽認為要得到親戚的肯定是很重要的事,你可能就得被迫去找薪水更高的工作。即使那些工作你覺得很沒有意義,但也不得不去做。

    好,我們回過頭來看高中。我們先問一個問題:請問大家認為,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那...可以先跳過我這篇文章不要看了。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而是應該還要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科技、公民、媒體、etc.)。那我們來看報榜新聞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一個辦學很用心、做很多有意義的教學設計、幫孩子建立能力的好高中。他們做了許多好的教學,但社會上大部分的家長對教育不是那麼了解也不在乎。家長只想知道,哪一家是「比較好」的學校,他們才知道要把孩子送去哪唸書。他們需要一個可以比較的「共同指標」。

    而每當學測成績發布後,各校大肆報導滿級分人數、考上第一志願科系人數之類的新聞。「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就如同前面過年回家例子的「薪水」一樣,變成家長心目中比較學校好壞的唯二指標。

    這對用心辦學的高中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不管多用心辦學,家長還是用「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來衡量是不是「比較好」的學校。

    當少子化、每個學校都擔心學校生源不足的時候,你覺得學校有多少餘裕能好好的用心花時間去設計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

    在少子化的時代,學校要能夠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大部分家長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下表現得好,變成高中最在乎的。學校都活不下來了,還在乎搞什麼好教學、搞什麼有意義的教學?

    報榜新聞之惡,不在於學生是否被強迫受訪。而是在於經過鋪天蓋地的報導,「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了台灣大部分家長唯二用來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

    用心辦學的高中,無法得到應有的肯定。
    擔心生存的高中,把「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學校教學的重要指標。

    到頭來,高中都沒辦法安心的去做好的教學(好的教學不等同考大學一定考得好)。高中教育的目的,繼續被認為就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了。

    考上大學就好,這真的是你我心目中的高中教育的目的?

    高中必須要有自覺,唯有一起從這樣的桎梏脫離,讓自己不再被唯二指標綁架,才有機會讓好老師們放心去做心目中的好教學。台灣的社會也才有機會開始思考,除了這兩個指標,我們是否有別的方式來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

    這才是台灣教育邁向未來改變的開始。

    後記:

    我也敦請台大以及其他台灣排名在前面的幾所國立大學,請在四月多大學放榜時,不要再發布哪所高中考上貴大學多少人的新聞。

    大學們,請不要再讓這樣的「惡」繼續殘害高中教育。

    (歡迎分享)

  • 台大一類科系排名 在 地瓜校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2-24 23:24:24
    有 16 人按讚


    萬般皆上品,唯找使命高☝🏻

    【高中教育的目的是?】

    日前華視採訪,問我學測放榜新聞會有什麼問題?當時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為何這樣的新聞,會對台灣的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傷害。

    我先說個例子。前陣子過年,年輕人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最痛恨親戚們問自己還有堂兄弟姊妹們:「你現在做什麼工作?薪水多少?」

    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哪個基金會工作幫助弱勢的孩子;你的工作可能是在出版社工作,出版你最喜歡的領域書籍;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社工師在輔導需要幫助的人;你的工作可能是在當護士,照顧需要你的病人。

    這些工作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但很多親戚不懂。當你說出了你的工作多有意義,他們沒被打動。但當你報出了你的薪水時,他們開始騷動了!一位阿北不屑地說:「蛤,一個月才X萬喔?比我兒子少好多。你這樣不行啦,要換好一點的工作啦!」

    你明明在做很有意義的工作,結果這些不懂的人,卻是用薪水高低來衡量你的工作、說你的工作不好。你會不會覺得很幹?超幹的!

    為什麼這些親戚總是用薪水來衡量工作的好壞?因為工作的「意義性」無法比較。當他們得到「薪水」這每個工作都有的量化數據時,「薪水」變成了親戚們唯一可以「比較」年輕人工作好不好的「唯一指標」。

    如果說在你們家,爸媽認為要得到親戚的肯定是很重要的事,你可能就得被迫去找薪水更高的工作。即使那些工作你覺得很沒有意義,但也不得不去做。

    好,我們回過頭來看高中。我們先問一個問題:請問大家認為,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那...可以先跳過我這篇文章不要看了。

    如果你認同高中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而是應該還要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科技、公民、媒體、etc.)。那我們來看報榜新聞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

    一個辦學很用心、做很多有意義的教學設計、幫孩子建立能力的好高中。他們做了許多好的教學,但社會上大部分的家長對教育不是那麼了解也不在乎。家長只想知道,哪一家是「比較好」的學校,他們才知道要把孩子送去哪唸書。他們需要一個可以比較的「共同指標」。

    而每當學測成績發布後,各校大肆報導滿級分人數、考上第一志願科系人數之類的新聞。「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就如同前面過年回家例子的「薪水」一樣,變成家長心目中比較學校好壞的唯二指標。

    這對用心辦學的高中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不管多用心辦學,家長還是用「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來衡量是不是「比較好」的學校。

    當少子化、每個學校都擔心學校生源不足的時候,你覺得學校有多少餘裕能好好的用心花時間去設計給學生好的教育,幫他們培養考試以外的能力、讓他們有成為未來好公民的各種素養?

    在少子化的時代,學校要能夠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大部分家長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下表現得好,變成高中最在乎的。學校都活不下來了,還在乎搞什麼好教學、搞什麼有意義的教學?

    報榜新聞之惡,不在於學生是否被強迫受訪。而是在於經過鋪天蓋地的報導,「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了台灣大部分家長唯二用來衡量學校好壞的共同指標。

    用心辦學的高中,無法得到應有的肯定。
    擔心生存的高中,把「滿級分人數」跟「第一志願人數」變成學校教學的重要指標。

    到頭來,高中都沒辦法安心的去做好的教學(好的教學不等同考大學一定考得好)。高中教育的目的,繼續被認為就只是讓學生能考上大學就好了。

    考上大學就好,這真的是你我心目中的高中教育的目的?

    高中必須要有自覺,唯有一起從這樣的桎梏脫離,讓自己不再被唯二指標綁架,才有機會讓好老師們放心去做心目中的好教學。台灣的社會也才有機會開始思考,除了這兩個指標,我們是否有別的方式來衡量一個學校的好壞?

    這才是台灣教育邁向未來改變的開始。

    後記:

    我也敦請台大以及其他台灣排名在前面的幾所國立大學,請在四月多大學放榜時,不要再發布哪所高中考上貴大學多少人的新聞。

    大學們,請不要再讓這樣的「惡」繼續殘害高中教育。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