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塑網憑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塑網憑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塑網憑證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非凡電視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303 #收盤 #重點 📍非凡推出─台股盤勢即時直播─啦 不用怕人在外頭錯過最新消息,敬請追蹤「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亞股 #台股 台股今天開高走低,早盤塑化、造紙傳產領軍,指數上漲 46 點短暫收復「萬六」,但半導體股疲弱...
台塑網憑證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303 #收盤 #重點
📍非凡推出─台股盤勢即時直播─啦 不用怕人在外頭錯過最新消息,敬請追蹤「非凡股市最前線」: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亞股 #台股
台股今天開高走低,早盤塑化、造紙傳產領軍,指數上漲 46 點短暫收復「萬六」,但半導體股疲弱,加上獲利了結賣壓壓抑指數收斂漲幅,多空在萬六附近交戰,預估成交量約 3000 億左右。
#台積電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今天股價開平震盪走低,早盤一度達新台幣601元,為新春開盤以來最低價,市值滑落至15.58兆元。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跌2.42%,台積電今天股價以平盤新台幣609元開出,一度達612元,漲3元,只是隨後賣壓出籠,股價震盪走低,由紅翻黑,達601元,跌8元,跌幅約1.3%,創春節後開盤以來新低價。
#鴻海 #車電技術
鴻海集團(2317)董事長暨研究院院長劉揚偉指出,希望能把台灣打造成EV(電動車)領域上全球領先的環境,讓EV上資通安全透過台灣場域測試,讓國內資通安全領先全球,讓使用者放心。
#面板 #群創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今天召開法說會,這也是群創 2018 年 4 月宣布停辦法說後,暌違近三年,再度自辦法說,而因應防疫考量,將採取實體、網路直播同步進行,市場關注,群創今年營運展望、面板需求價格、車用等其他領域布局。
#聯發科 #晶心科 #美國子公司
嵌入式CPU IP供應商晶心科(6533)於今天公布將加碼美國布局,該公司董事會決議,經由Everest Peaks Technology,轉投資其美國子公司。晶心科去年累計前三季虧損,但第4季演出大逆轉,不但單季獲利,也帶動全年轉虧為盈,每股純益為0.8元。
#華航 #運價
華航日前公告調整美國線運價,調幅將達30-40%,將自3 月3日起調漲。據指出,調漲後,台灣到美西每公斤運價將達320元、美東每公斤330元,受運價調漲激勵,華航股價強勢,力守5日線。
#美國 #鋁捲板 #大成鋼
美國對 18 國進口鋁捲板反傾銷調查終判出爐,鋁捲板及不銹鋼通路商大成鋼 (2027-TW) 表示,目前全美都沒有貨源,供不應求缺口勢必持續擴大,不過,大成鋼擁有低價庫存及在地生產優勢,成此波政策下最主要受惠者。
#台塑 #鋼鐵 #造紙股
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激勵,塑化報價跟著水漲船高,塑膠族群中包括中石化.台塑.台達化.國喬盤中大漲,台化.南亞.亞聚.華夏等在買單敲進下股價同步走揚。
造紙股股價也全面翻揚,指標個股榮成股價強勢,盤中大漲近 5%,推升盤中股價一度突破 25 元關卡,其他包括永豐餘、寶隆、正隆、華紙、士紙股價在買盤挹注下,拉抬股價同步上漲。
鋼鐵族群的中鴻盤中大漲逾 4%,大成鋼、中鋼構、東和鋼鐵、豐興、海光、新鋼等也分別有 1~3% 漲幅。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台塑網憑證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07 #收盤 #重點
#陸港股 #人民幣
人民幣對美元美元匯率延續前一日的升值勢頭,今(7)日更一度「破7」,最高來到6.9971,為時隔三個多月首次收復此關口。此外,中國A股連日放量大漲,有分析師已喊出牛市可期,再激發了一波買盤,今(7)早盤一度勁揚逾2%,繼續領漲亞股,不過截至上午收盤漲幅收窄至1.32%,回落至3400點之下。
#台股 #開高走低 #爆量
在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大漲5.6%的帶動下,台股今(7)日開盤3分鐘內,加權指數就急拉至12249.95點,創30年新高!但部分投資人獲利了結,指數隨之多空交戰、數度翻黑。最後收盤為12092.97 點,小跌23.73點、0.2%,成交值則放大至2745.86億元。
#台積電 #市值
台積電持續獲法人敲進,今(7)日股價再度上攻,一度來到346元、漲幅2.36%,平歷史新高價,市值達8.97兆元,但漲幅後緩步收斂至0.59%左右,以338.5元作收。而有外媒報導,蘋果仍會如期在9月底前發表至少3款新機,由台積電代工生產A14處理器,將對營運挹注強勁動能。台積電周五(7/10)將公告6月營收,7/16召開第3季法說。
#漲多拉回 #光通訊 #網通
台股今(7)日一度創下30年高點,多檔個股也在這波漲勢中創下自身股價歷史新高。不過隨著盤中指數快速拉回,盤面中股價逾百元以上、短線漲多個股出現明顯賣壓,其中,又以本波漲幅較大的電子股較為明顯。包括愛普(6531)、聰泰(5474)等股,盤中跌幅均逾9%以上。
#聯發科 #鴻海 #市值
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TW) 5G晶片定價策略奏效,市占率節節攀升,預計下半年將再推出更符合大眾市場的天璣600系列,帶動 5G 晶片出貨逐季成長,市場買盤青睞下,今天盤中大漲逾6%,最高達632元,市值成功衝破兆元,達 1.0042 兆元,緊追台股第二大權值股鴻海的1.19兆元。
#台塑集團 #加薪 #慰勉金
雖然新冠疫情延燒、油價大跌,重創全球經濟及台塑四寶營運表現,但為兼顧照顧員工,鼓勵全員積極因應,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今日仍舊拍版定案,讓台塑四寶員工獲得加薪1%+3300元慰勉金,合計調薪幅度達1.5%;惟經營主管(協理級以上)不調薪資,廠長、組長等職務仍可調薪。
#華航 #恢復上班
因應疫情趨緩及各國入境政策陸續鬆綁,華航7月1日恢復薪資,7月16日起恢復正常上班。華航指出,考量照顧員工與公司勉力經營間的平衡,自7月1日起暫停國內員工減薪專案,7月16日起恢復正常上班。未來將視公司營運狀況,再行規劃人力調整政策。
#亞德客 #上銀 #外資
亞德客-KY(1590)、上銀(2049)陸續公布6月營收,由於大陸自動化需求延續,下半年營收有望持續成長,景氣向上循環可望為股價提供支撐,最新外資報告都給予兩家買進評等,並調高其目標價。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台塑網憑證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國會開講】洪申翰:能源將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創業主題!(12/27/2019 Inside)
李柏鋒採訪、報導
洪申翰訪談內容重點摘要:
“..... 能源產業是台灣未來最好的創業機會
為什麼這麼重視再生能源呢?洪申翰認為再生能源是一個相當理性的決策,過去再生能源的確很昂貴,也造成了發展上的阻礙。還好的是發展到現在,再生能源其實已經變得比其他能源更便宜了,但並不是沒有發展上的阻礙。
再生能源便宜,但建置資本需求高
洪申翰提到,過去的傳統能源無論是燃煤、天然氣或是核能,設備建造、燃料持續消耗都是很龐大的成本,不過再生能源的資本支出主要出在前期建造為主,因為後續就只有基礎營運而不再需要花錢買燃料,所以發展瓶頸在前期資金供應,早就已經不是成本過高的問題了。
使用再生能源成為企業社會責任
第二個觀念上改變是過去社會認為,能源使用量是經濟體成長的指標之一,所以企業能源使用越多、生產越多、員工聘越多就越好,但這些往往也會造成社會的負擔,造成的負擔越多應該要負起越多的責任,而企業的社會責任則逐漸被大家所重視,所以企業也紛紛開始重視起節能、回收再利用和使用再生能源。雲端平台紛紛尋找可以提供足夠綠電的地方設立資料中心,這不只是法規的要求,更逐漸成為企業的自發責任,企業發展得好的指標再也不是用了更多的電,而是有多少比例可以用再生能源。
動態能源管理講求的是彈性和可調度
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再生能源不是很不穩定嗎?像是太陽能、風電,如果沒有太陽或是沒有風就無法發電了。洪申翰認為,這是第三個要修正的概念了,過去的發電方式的確會非常要求基載電廠,一座規模龐大火力、核能電廠就可以持續穩定的提供電力,但是這樣的觀念並不符合現在能源管理上的需求。怎麼說?
洪申翰指出,現在的能源管理已經從靜態的穩定和可靠度,變成動態彈性和可調度,過去的確因為科技限制,只能變成大型基載電廠單向輸出,但這麼一來其實能源就無法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市場機制,需求端只能仰賴供應端的提供,風險其實很高。
但是未來再生能源,發電不但從集中變成分散,透過許多資通訊科技的加入,每一個電網的節點不但可以用電也可以發電,能源變成可交易的資產,不但能投資獲利,各種需求也都會創造出適合的供給,當能源市場被建立起來,透過競爭就會產生良性進化,大家可以用最好價格買進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能源,企業也可以用最新的技術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而獲利。
能源管理充滿資通訊人才的創業機會
當需求和供給都可以彼此互動和調度,這樣的智慧電網就可以自己增強,風險會逐漸降低,不會像是過去因為一個發電機組的故障或是一座高壓電塔毀損就造成大規模停電。
簡單來說,這裡面充滿了創新、創業的機會,而台灣既有的資通訊產業與人才又非常適合在再生能源與能源管理的領域有所發揮,可惜的是台灣過去並沒有足夠的能源人才,必須加緊培養。發電、售電、儲能、管理、交易,這裡面有太多發展的空間了!目前有台電這個主要的玩家,但也有中油、台塑等其他很有潛力的石化業者有本錢加入,而 gogoro 等新創公司也持續在快速成長。
洪申翰也觀察到,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再生能源是他們很願意投入的產業,除了收入好,也能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比核能產業更吸引年輕人。再生能源的確有經濟上的潛力,包括吸引國際大廠來台灣投資以及提供許多創業機會和高薪工作,但是也有隱憂,過去看到許多國民黨地方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敵意,如今卻也已經發現地方派系的既得利益者已經認知到了再生能源是一塊大餅而意圖獨佔,只是這不容易解決,要從每個地方不同的在地脈絡去處理。
過去在綠盟經驗讓洪申翰知道,即便要推動法案,也不是把法案直接丟給黨團,然後要同黨立委強力支持通過這麼簡單,而是必須要將推動法案的整個「路徑」都思考清楚,尤其是民進黨的黨團成員很多元,如果是不分區立委自己「帶」進去的法案,更是需要費心思去處理。
如果從完善一個健康的再生能源市場的角度來看,則讓目前主流的躉購制度(Feed-In Tariff,簡稱FIT)漸漸多一點售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簡稱PPA)的案例和經驗,甚至是綠電憑證交易,仍然是一個重點努力目標。洪申翰認為,目前離不開FIT的原因是怕回不去,所以要讓大家有信心想離開FIT,想回去也能回得去。
跟推動法案需要建立路徑一樣,洪申翰認為要讓再生能源的市場建立堅強的基礎,也有一定的程序,先透過案例讓大家理解要怎麼進行,這時候 Google 或蘋果供應鏈都是很好的指標,但是這還不夠,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對這些案例進行正確的詮釋,讓大家知道這個市場可親近、公平、可預測,才會願意去接納和採用,同時再給與輔導,讓導入更順利,最後才提出成熟的規範。
另一個更迫在眉睫的是美中貿易戰造成的台商回流,雖然帶回了許多投資,但也會有相當的能源需求,而這些企業的能源需求也會對應到社會責任,能不能透過政策去引導回流的台商在設廠的時候就將節能、儲能等規劃進去?其實這些投資不會只是成本,更可能是獲利的機會,但有時間上的緊迫性,因為一開始就規劃一定比事後再追加要簡單許多。....."
關於洪申翰:
洪申翰列在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中,過去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副秘書長,曾參與過多項社會運動,近年來在綠盟除了致力於台灣能源轉型、反核運動、污染監督,也相當重視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洪申翰被列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中,過去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綠盟)的副秘書長,曾參與過多項社會運動,近年來在綠盟除了致力於台灣能源轉型、反核運動、污染監督,也相當重視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美國有特斯拉,台灣有 gogoro,其實想進入能源產業的新創公司並不少,台灣的離岸風電和許多標榜被動收入的太陽能全民電廠日益普及,再生能源已經成為科技創業的重點題目之一。如今有一位對這個產業有深入了解的立委即將進入國會,是否會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呢?在此之前,我們先透過這次的專訪來了解一下洪申翰。
洪申翰的綠盟時期:地方政府建立能源治理
洪申翰就讀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參與社會運動,也確定自己會往社會運動的路去走。不過一開始踏入「反核」運動的時候,福島核災還沒發生,所以反核運動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洪申翰分享當時做得更多的,其實是貢寮等地的在地陪伴。
之所以會進綠盟而不是其他社會運動組織,首先是因為綠盟是一個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團體,而且非常著重於深入研究一個政策的形成。
過去幾年在綠盟的經驗讓洪申翰了解,能源是一個非常因地制宜的議題,所以很努力在推動地方能源治理,讓地方政府認知到能源治理的責任,並找到自己最適宜發展的路徑。洪申翰認為屏東、台南和桃園的再生能源都發展得不錯,而節能則是新北市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果已經發展成一種「再也回不去」的健康狀態,即便改朝換代也能持續下去。這些成績是累積各方的努力所達成的,也期望有更多的成功經驗在未來陸續出現。
成為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
過去總是在體制外的洪申翰,又為什麼會被提名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洪申翰也表示這是在政界和學界前輩的推薦之下,一開始也花了一段時間思考。洪申翰不諱言自己對政治工作有興趣,只要有貢獻機會,並不會排斥,而考慮到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正處於發展階段,最在意的能源轉型工作如果可以在國會扮演角色,應該對於產業的發展很有利,所以就接受了。
那他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左派,卻進了右派政黨呢?洪申翰認為現階段不會用左派來包裝自己,畢竟也很在乎產業的發展與能源經濟的轉型,而民進黨的光譜也很多元,這也是為什麼會以很優先的順位提名洪申翰,只是與這麼多元的黨團溝通,勢必也是大挑戰之一。
在安全名單內的洪申翰幾乎篤定當選,目前除了開始建立自己的團隊以外,也忙著到處幫同黨的區域立委候選人助選,站在台上演講對於擅長社會運動的洪申翰並不陌生,但是演講內容當然有很大的不同。
問到上任之後有沒有什麼首先要推動的政策或法案?現在是不是有相關的產業協會或公會開始遊說,洪申翰認為一切都還太早,大概要等到大選過後,黨內和產業界才會根據情勢展開相關的規劃。不過過去在綠盟經驗讓洪申翰知道,即便要推動法案,也不是把法案直接丟給黨團,然後要同黨立委強力支持通過這麼簡單,而是必須要將推動法案的整個「路徑」都思考清楚,尤其是民進黨的黨團成員很多元,如果是不分區立委自己「帶」進去的法案,更是需要費心思去處理。
如果從完善一個健康的再生能源市場的角度來看,則讓目前主流的躉購制度(Feed-In Tariff,簡稱FIT)漸漸多一點售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簡稱PPA)的案例和經驗,甚至是綠電憑證交易,仍然是一個重點努力目標。洪申翰認為,目前離不開FIT的原因是怕回不去,所以要讓大家有信心想離開FIT,想回去也能回得去。
跟推動法案需要建立路徑一樣,洪申翰認為要讓再生能源的市場建立堅強的基礎,也有一定的程序,先透過案例讓大家理解要怎麼進行,這時候 Google 或蘋果供應鏈都是很好的指標,但是這還不夠,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對這些案例進行正確的詮釋,讓大家知道這個市場可親近、公平、可預測,才會願意去接納和採用,同時再給與輔導,讓導入更順利,最後才提出成熟的規範。
另一個更迫在眉睫的是美中貿易戰造成的台商回流,雖然帶回了許多投資,但也會有相當的能源需求,而這些企業的能源需求也會對應到社會責任,能不能透過政策去引導回流的台商在設廠的時候就將節能、儲能等規劃進去?其實這些投資不會只是成本,更可能是獲利的機會,但有時間上的緊迫性,因為一開始就規劃一定比事後再追加要簡單許多。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8479-Sheng-Han-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