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南課程計畫平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南課程計畫平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南課程計畫平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蔡傑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的關係, 在不能群聚的情況之下, 餐飲、觀光成了第一排的受害者, 靠演講謀生的人其實也深受其害。 . 還好...有變通的方式, 四月份.... 台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邀請我八月份去演講, 五月份..疫情大爆發, 現在只好改成~線上課程。 . 我之前PO了【地球迷航記錄片上映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的網紅台南市議員林易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 時間:2019年4月19日 一、友善育兒0:00 1.要求市府針對托育狀況需求進行調查,並且在各區增設托育家園、托嬰中心。 2.要求市府從公幼登記人數遠高於招生人數的行政區開始優先增設公立幼兒園,並加速規劃進行。 3.爭取未來永康創意設計園區尚未定案之機關用地,規劃...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7:12:06

2017升大學備審、面試教學書與課程 首刷限量預購正式開始 籌備這些已經幾個月時間了,終於可以開放給同學(淚 點選@luke7459,底下自介連結就可以訂書囉 這本書,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幫助以學測、統測、特殊選才為管道申請的同學 從高中生角度而言,有什麼迷思該避免,又到底如何抉擇出適合自己的...

  •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蔡傑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2:55:32
    有 899 人按讚

    疫情的關係,

    在不能群聚的情況之下,

    餐飲、觀光成了第一排的受害者,

    靠演講謀生的人其實也深受其害。

    .

    還好...有變通的方式,

    四月份....

    台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邀請我八月份去演講,

    五月份..疫情大爆發,

    現在只好改成~線上課程。

    .

    我之前PO了【地球迷航記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有得到很多迴響,

    很多網友都熱情贊助了,

    非常感謝大家!

    .

    承辦人看到我這篇PO文,

    特地寫信來:

    「我們將規劃這次課程的所得餘額捐贈給地球迷航計劃」,

    真的是...很貼心喔!

    .

    所以傑爸這次的演講,

    除了職能治療師參加之外,

    也會開放給一般民眾參加,

    .

    課程日期:110年08月07日(星期六)13:30-16:40,

    線上課程平台:Google Meet,

    為求公平性,也需要付費500元,

    主辦單位會把課程收入餘額贊助給~地球迷航計劃。

    .

    沒有聽過傑爸的演講,

    有興趣的朋友,

    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

    線上報名表: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1160e31c2fa8544

  •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西里亞Celia T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5 13:42:32
    有 59 人按讚

    Celia暑期線上芭蕾工作坊🩰
    7/3(六)~7/6(二)
    為期四天課程+小品線上呈現

    課程內容(每天)
    👉🏻芭蕾基本課
    👉🏻硬鞋課(年齡及程度還無法穿硬鞋者,將是現代/即興課程)
    👉🏻小品課
    👉🏻肌力/伸展

    師資
    🔥Celia 婉瑜老師_
    現任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 舞者及台北市區、竹南地區芭蕾老師。
    2013年~2021年曾擔任玫瑰古蹟、法雅歌劇、福爾摩沙芭蕾舞團、台南文化中心表演藝術平台、台北室內芭蕾舞團之舞者。

    🔥翁佩姍老師_
    現任 台灣芭蕾舞團 舞者
    曾任 福爾摩沙芭蕾舞團 舞者
    2017~2019臺南文化中心表演藝術平台擔任獨舞者、福爾摩沙芭蕾舞團擔任舞者

    🔥彭程洋老師_
    於德國Folkwang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主修芭蕾、現代、即興、編創
    2020~2021『6人6校』國際舞蹈交流研習工作坊計畫發起人、『One Plus One Equals One 』擔任編舞家於德國首演、『QuarantineCreation』擔任導演及計畫發起人�
    課程時間:
    7/3六 13:30~16:30
    7/4日 13:30~16:30
    7/5一 17:30~20:30
    7/6二 17:30~20:30
    年齡:8歲以上,成人皆可(根據報名人數及年齡分班)
    平台:使用Google meet/Zoom
    費用:3200元
    優惠2900元(6/30之前報名)
    優惠2700元(6/27之前報名)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eitpxuQUBhurHcf49

  •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2 11:30:01
    有 467 人按讚

    [時事觀察] 你看的是統計數據?還是公關行銷?

    近日因為我們注意到西雅圖與食力的新聞紛爭,近而注意到食力這個獨立媒體背後的爭議,因此有讀者來訊告訴我們,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奇妙關連。

    最近食力針對食農教育做了一系列的報導,報導內容為評鑑全國22縣市的食農教育,而最有趣的就是報導的結論:

    「《食力》發起台灣第一次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最終拿下「食育力五星城市」桂冠的是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嘉義市,而六都無論是主觀或客觀評比成績都落到中後段班」

    若根據食力的報導,『奪下「食育力五星城市」冠軍的花蓮縣,在「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分項也是第一。檢視花蓮縣的五力指標,僅「教育與文化」拿下4分,「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食育推廣滿意度」等都達到滿級分5分。』

    看起來,花蓮真是一個五星級的城市啊!食農教育五顆星!

    那麼所謂的「食育力」究竟是怎麼評的呢?食力在報導中所訂定的評鑑指標是否具備統計意義?

    報導中稱:

    「花蓮有機驗證面積達2424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分之1,有機驗證面積、農戶數均排名全國第一。在農業委員會提供的食農資源運用上,無論是「上傳至食農教育平台上的教案比例」及「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獲獎比例」指標表現都擠入前5名,顯現花蓮縣位居食育推廣前線的教師、營養師,態度主動積極,成果也相當豐碩。而在花蓮縣民的健康營養表現也很不錯,「成人每日攝取三蔬二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國中及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是倒數第五,表示肥胖比例並不高,可見飲食行為也影響了體位表現」

    但我們回到農委會官方的「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來爬梳資料,發現因為食農教育計畫提案的單位是各級學校,若要評鑑食農教育計畫的好壞,涉及了教案的品質、數量、人數、成效、師生比等方方面的因素,又因各縣市的農業型態大不同,官方其實並沒有公佈評鑑的KPI指標。若爬梳網站有公佈的教案數量,所公開142個教案,上傳最多教案的單位其實是農委會輔導處、農糧署、企劃處、四健會、台南市政府學習網等等,跟花蓮相關的只有一個花蓮農改場的教案,從以上公開資料看起來,花蓮縣政府並不像報導所稱的上傳教案數量前幾名。最後評鑑出來卻是食農教育第一名?

    而教案數量只是其中一個評鑑指標,回頭來看,花蓮有機驗證面積第一名,除了花蓮好山好水,環境純淨,容易進行有機農法,驗證也容易過關,農糧署及花改場確實很努力推廣有機驗證面積,但這個指標跟食農教育有關嗎?

    至於花蓮的小朋友「肥胖比例」全國倒數第五,能作為食農教育好壞的指標嗎?因為肥胖的因子很多,需要劃分各種變因的貢獻度,我們是否也能說,小朋友的體型與「體育活動多寡」、「速食店密度」等因素也有關呢?花蓮的小朋友可能放學後趴趴造的空間比都市的小朋友還多,所以體型比較健康?「花蓮人每天吃蔬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我們可以說花蓮人確實吃得比較健康,但飲食型態的變因也很多,否能歸因於食農教育?

    這樣看來,此統計研究方法就很令人傷腦筋了,回頭去看這個「食育力大調查」,「客觀指標佔60 %,主觀指標佔40%」,採用的客觀指標本身就未必跟食農教育有正相關,主觀指標則是由食力針對22縣市民發送三千多份網路問卷,再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合作,詢問這三大團體對於該居住或執業縣市的食育推廣滿意度。

    我們其實不知道問卷所稱34項食農教育指標為何,但就網路上的公開資料查詢,實在很難驗證花蓮的食農教育棒不棒,或許以三千多份問卷的主觀感受,以及三大團體背書,結論就是花蓮好棒棒。

    有趣的是,若查詢政府公開採購網,花蓮縣政府近年給註冊食力商標的公司「厚策思維」的標案就有八百多萬,這些標案當然未必跟食力報導花蓮好棒棒有相關。但巧合的是,食力的總編童儀展,剛好也是「灃食基金會」的執行長,而該基金會也剛好承接了花蓮縣政府的校廚培訓課程。只能說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合作實在很緊密。

    我們寫這篇文章只是因為發現,原來看似一本正經的統計調查,可能並不是真的具備統計意義,質化研究時的問卷設計本就容易產生偏誤或誘導,引用的客觀指標也未必跟觀測的變因有正相關(研究方法的設計本身經常就讓人傷透腦筋)這樣讀者就會很難分辨,報導到底是真的,還是一本正經的胡謅?

    或許食力不用給我們八百萬,只要給我們八萬,我們也可以發問卷,引用各種客觀指標,來證明食力是一個五星級的獨立媒體喔。

    資料來源:
    1. 農委會食農教育資源平台:https://fae.coa.gov.tw/
    2. 食育力大調查報導: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098595920
    3. 政府公開採購網相關標案:https://bit.ly/3gVkfMI https://bit.ly/3vLvbSD
    4. 花蓮縣政府與灃食基金會合辦校廚培訓課程 https://bit.ly/3j7F1eG

  •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5-03 14:34:49

    【第一次定期大會 市政總質詢】
    時間:2019年4月19日

    一、友善育兒0:00
    1.要求市府針對托育狀況需求進行調查,並且在各區增設托育家園、托嬰中心。
    2.要求市府從公幼登記人數遠高於招生人數的行政區開始優先增設公立幼兒園,並加速規劃進行。
    3.爭取未來永康創意設計園區尚未定案之機關用地,規劃為複合型、多用途的空間,並將親子館用途一併納入考量。
    4.要求工務局推動特色公園建設,並讓地方民眾有機會參與規劃,以孩子為主體來進行遊具的設計,未來永康公園也將納入計畫。
    5.要求教育局針對未全台南未立案之安親班進行調查,確保不適任人員認定能有效涵蓋各安親班。

    二、性平教育29:04
    1.要求教育局監督台南性平教育的發展狀況,確保國中小皆能接收正確的性平教育。

    三、勞動檢查40:57
    1.要求勞工局參考其他縣市,改善違法事業公告、通報系統,確保民眾可以更快速查詢及通報違法事業。
    2.要求勞工局一併公告裁罰基準及違法情形的簡單描述,讓社會大眾能夠得知事主違法情節之輕重。
    3.要求勞工局正視勞檢裁罰狀況,針對連續違反勞基法之事業加重懲處,以達有效嚇阻違法情況。
    4.要求勞工局設立勞檢廠次,提高勞檢覆蓋率。
    5.要求勞工局保障降低勞檢員約聘雇比例,並提高勞檢員之工作條件。
    6.要求教育局未來應在各級學校機關推動勞權相關教育課程,讓勞權意識向下扎根。

    四、社會住宅45:03
    1.要求都發局重新檢討包租代管政策,針對申請數量過少的問題重新規劃,依照實際有需求的族群來改善。
    2.監督社會住宅戶數減少及興建進度延宕問題。

    五、空氣汙染
    1.要求環保局在工業區增設微型感測器,並且公布即時的統計結果,以利民眾查詢。

    --------------------------------------
    #總質詢
    #友善育兒
    #性平教育
    #勞動檢查
    #社會住宅
    #空氣汙染

    🐻易瑩的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nyiyingnpp/

    🦉易瑩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oteyiyinglin/

    🐱易瑩開放資料平台:https://drive.google.com/open…

  •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4-29 19:58:48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 台南課程計畫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4-17 19:58:15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