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南紙類回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南紙類回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南紙類回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南紙類回收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98的網紅阿咪生活亂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一次在淡水買宵夜就有用到折疊盒, 上次去台南高雄時也有帶著盒子,不過大多數都是內用、或者出去因為活動的關係不方便帶著盒子, 但一定派上用場的就是杯子,不管怎樣杯子都會隨身帶著,買搖搖很方便。 我有講過,我不是啥環保人士,欸...我沒小孩、不需要為下一代著想,地球變怎樣都是人類自己自找的。 開始用...

台南紙類回收 在 黃懷賢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17:21:37

柯P嘉年華,分享我印象最深刻三件事: 一、垃圾桶。舞台旁的垃圾桶,是工作人員用廢紙板做成的,分五類:紙類、寶特瓶、一般、資源回收和豬用廚餘,豬用廚餘還用A4紙詳細說明豬可食用廚餘為哪些食物。已經遠遠超越媒體最愛檢查地板有無垃圾的等級了。 二、完全歡樂。人潮可比跨年,以顏色和北市行政區分成八色隊伍...

  • 台南紙類回收 在 阿咪生活亂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1 21:04:42
    有 43 人按讚

    這一次在淡水買宵夜就有用到折疊盒,
    上次去台南高雄時也有帶著盒子,不過大多數都是內用、或者出去因為活動的關係不方便帶著盒子,
    但一定派上用場的就是杯子,不管怎樣杯子都會隨身帶著,買搖搖很方便。

    我有講過,我不是啥環保人士,欸...我沒小孩、不需要為下一代著想,地球變怎樣都是人類自己自找的。
    開始用環保餐具只是單純本人懶得倒垃圾,開始用這些餐具後幾乎1個多月到兩個月才去倒一次資源回收(明明就拿下去而已也很懶),省下不少垃圾。
    另一個重點:塑化劑,
    特別是熱食,不要以為紙盒、紙杯沒問題,紙類餐具為了防水,裡頭那一層有使用到塑膠,這樣才不會讓湯水把紙給浸濕。
    長期接觸塑化劑會有致癌的疑慮(當然癌症形成不單單只有塑化劑問題,還有很多因素),能減少接觸就盡可能減少會比較好。

    說實話,注意自己健康就是減輕另一半的壓力,
    如果今天我住院還怎樣的,小鍾就很可憐,除了要工作、還得要分神照顧我、還要顧家裡兩個,會很累。

    所以啦~
    健康第一,真的。

    (噗~出門有帶萬用清潔劑,清洗餐具前先把餐具都擦乾淨、這樣才不會造成堵塞喲!)

  • 台南紙類回收 在 1男+4胞胎=五寶媽O.Q.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5 10:06:39
    有 2,395 人按讚

    為了孩子 我們一起減塑吧

    在我大學時候,第一次看到我爸在家裡「資源回收」,當時我好奇的問我爸為什麼要分類啊!我爸說空氣越來越糟,
    垃圾掩埋會造成水的污染,而不可燃的東西進了焚化爐會造成空氣汙染,而且焚化爐還需要耗費水、電或石油等能源來焚燒垃圾,所以要做好分類啊!尤其塑膠,塑膠包裝是目前塑膠使用量最大的產品,占全球塑膠總量的26%,而零售業是使用塑膠包裝的大戶,塑膠是釋放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人類吸進去或吃進去會危害人體的健康,很可怕的。
    我又問可是世界上,這麼多垃圾,又不是我們分類就好⋯。
    所以我爸又說:所以要由我們開始呀!不然你們的下一代天天呼吸到髒空氣,生病會更多耶。

    所以,因為我爸的關係,我開始執行垃圾分類這件大事,你開始了嗎?

    這次很開心跟Greenpeace綠色和平一起合作,因為在兩年前,就已經認識綠色和平也加入他們的粉絲團關注環保議題了,透過這次的合作,也讓我更瞭解,愛地球🌍的方式除了垃圾分類外,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的使用也非常重要唷!

    這次的合作,讓我認識許多減塑的商家,我也造訪了其中幾間,想跟大家分享他們的減塑模式。第一個是位在台南正興商圈提供飲料杯租借服務的「好盒器」,好盒器是一個提供循環容器租借服務的企業,與許多飲料店、咖啡廳合作,像是「布萊恩紅茶(正興店)」等,目的在減少一次容器的使用。雖然現在台灣的合作店舖還沒有很多,但其他縣市的一些商家也開始響應這樣的減塑方式!

    仔細想一想,全世界有多少人一天用掉了一個塑膠杯,甚至兩三杯都有,哇!一天內,台灣到底使用了多少塑膠容器啊!走在路上,隨手可見也可得的飲料塑膠杯,想一想真的蠻可怕的呢!帶著哥哥前往認識減塑店家,哥哥也覺得蠻新奇,也跟我說「希望這樣的減塑商店可以越來越多」(好棒👍)。也因為平時學校有給他充分愛地球的常識,讓我也很開心我又給哥哥學到了不止上課才聽得到的常識,更讓他親自去學習更印象深刻,減塑的重要,所以也很希望我們常去消費的超市、超商都可以響應減塑,讓孩子們看見更多減塑的典範🙏

    第二間減塑商家「富穀樂糧行」,從門口進去是一間小小的店家,但材料應有盡有,有好多不同種類的米,讓我大開眼界。最特別的是這邊大部分的食材都是用無包裝的方式販售,需要多少就買多少,可以自備容器來填裝,減少塑膠包裝的使用。哥哥一進門看到許多果乾類的水果,他很興奮的拿起了在家拿的玻璃罐裝入,我也裝入不同的米種,回家後,就不用再換容器了,真的是好喜歡這樣的減塑店家,環保健康又讓荷包省錢❤️。

    但還是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唷!紙類容器(如一次性咖啡杯)中仍含有淋膜(塑膠),且紙類的製造會造成大量樹木砍伐,影響生物棲息地,因此以紙類替代並無法根治環境問題處理唷!任何屬於一次性使用,未能達到重複使用的包裝或容器,都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都需要避免唷!

    在我還沒有執行減塑這件事前,常常覺得要帶容器出門好麻煩,但無形中嚴重危害了身邊的人和地球,其實只要習慣了,每個人減少一天的所用的塑膠袋,地球就會更美麗唷!

    我也會繼續支持這些減塑商店,為沒有塑膠污染的未來努力❤️

    更多減塑商店的介紹請見:https://act.gp/2Sxxgkt

    #綠色和平 #超市減塑 #不塑我的菜 #我含鐵湯匙不含塑膠湯匙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 台南紙類回收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27 20:01:12
    有 39 人按讚

    [環島讀冊 • 20200127 • 台南琴葉古本屋]
     
    某次去林檎二手書室,看到架上陳列一本修復過的《培梅食譜》,才知道台南原來有位修書師傅。又想起小時候和爸爸去左營的舊書店找書,依稀聽店主人談過這樣的修復本事,但現在的左營書店已如繁花落盡,買書、看書的人愈來愈少,修復書籍的手藝,也似乎成為圖書館裡珍本古籍的專利了。
     
    因著這次做專題的機會,採訪這位修復師陳炳宏。問他為什麼想修書,他坦率地說,是因為看到一部日本書籍修復師修復字典的影片,「覺得好厲害,也想做這件事,若能做到被人家叫一聲大師,好像也不錯」。
     
    這簡直是「我要成為海賊王」的溫和版啊,我在心裡想著。
     
    採訪期間跑了琴葉古本屋三趟,問題之多之煩,都覺得自己打擾到人家的工作了。陳炳宏仍本著不疾不徐的說話節奏,細細分享書本的修復故事,他改造的修復工具,以及自己的修復極限。
     
    期間也電訪了臺灣圖書醫院的修復師徐美文,聽她分享種種舊籍的修復知識,原來「修舊如舊」不只是舊材舊紙的運用,歷史、文化、物理化學也都得講究,埋頭筆記之餘也覺得好好上了一課。
     
    現在買書的管道很多,寧願將舊書送修也不願買新書的人,看重的不是書的形貌,是其中蘊藏的記憶。陳炳宏修復的一本《樹木學》,就有段已故台灣大學森林系教授廖日京,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峰之間相差34歲的忘年情誼。
     
    徐堉峰從小熱愛昆蟲,尤其蝴蝶,常因太愛抓蟲荒廢學業而挨罵。國二時,他發現不同毛蟲喜歡不同樹葉,認為要懂蝴蝶就得先懂植物。那時沒網路,科普書稀缺,圖書館找不到資料,「我臉皮厚,週末跑到台大,想找一位教授問問題。逛進台大森林系系館,推開一間亮著燈的研究室,就這樣遇見廖老師。」
     
    廖日京從未看輕這個小毛頭,幫他鑑定樹葉、印各種資料給他、將他的研究發現無償翻譯為日文投稿日本昆蟲雜誌。這套《樹木學》是廖日京與同事的合著,書出版後不久,廖日京徒步半小時,親自上門將書送給徐堉峰,說這本書對他有幫助。
     
    「我傻眼,說路很遠耶!廖老師說當散步。我爸媽也傻眼,教授竟然親自送著作給不成材的小鬼。」電話那頭的徐堉峰,說起這段時聲音提高了八度。
     
    廖日京的相挺,成就一位鱗翅目昆蟲研究學者。這段師生情延續到2013年廖日京去世,可惜兩人大部分的信件,被徐堉峰父母打掃房間時當紙類回收。《樹木學》的題字手跡,留下恩師的溫暖。
     
    聽著聽著也覺得好暖,這篇寫的是書籍修復,但整個採寫過程,也是對自己的療癒。
     
    能以書寫書店作為舊年的結束,新年的開始,真好。
     
    在這個疫病失控、巨星殞落的農曆年,希望這篇能稍稍修復你我受傷的心,在新的一年繼續往前。
     
     
      
    #口罩戴好戴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