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南市行道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南市行道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南市行道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南市行道樹產品中有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9的網紅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4次定期會|陳薇仲市長施政總質詢】 整合能源政策與綠資源保護,環境永續城市一起努力! 上周11月18日是我在第4次定期會針對市長施政總質詢的時間🐱! (一結束之後就開始瘋狂忙超級重要的預算審查,不好意思現在才來跟大家報告><) 這次定期會雖然在各局處業務報告把握時間和各局處討論超多議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

台南市行道樹 在 倫敦男孩 の 台南美食旅遊記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03:43:35

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 今天就是平安夜了🎅 街上充滿了濃濃的聖誕氣氛✨ - 小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會經過南紡夢時代 遠遠的就可以看見絢麗奪目的「聖誕寶石光之樹」🎄 兩旁的行道樹上還掛著藍、紫色的燈飾 而且每天都有燈光秀 😍 今天晚上8點還有燈光雪花秀彩蛋版❄ 好浪漫~好幸福! - 而平安夜你/...

  • 台南市行道樹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4 22:42:28
    有 127 人按讚

    【第4次定期會|陳薇仲市長施政總質詢】
    整合能源政策與綠資源保護,環境永續城市一起努力!
     
    上周11月18日是我在第4次定期會針對市長施政總質詢的時間🐱!
    (一結束之後就開始瘋狂忙超級重要的預算審查,不好意思現在才來跟大家報告><)
     
    這次定期會雖然在各局處業務報告把握時間和各局處討論超多議題,例如輕軌說明會、美豬檢驗、交通停車改善、人本環境、公園參與、性別平等教育等(怕總質詢一小時問不完,我真的狂發問狂討論,詳細可以滑下去看我每天的業務報告發文喔)然而,許多牽涉跨局處的業務還是要以市長為主要發動對象,因此要趁總質詢請市長擬定政策方向!
     
    這次主要討論到 #協和電廠填海造陸破壞外木山百年海景 、 #能源轉型政策加快腳步 以及 #樹木保護機制與專業在哪裡。這次就不以上千字長文來逼迫大家!
     
    ⚡#支持協和電廠轉型 #但短視近利填海造陸將破壞外木山百年海景
    前情提要🐠 請看綠蠵龜和珊瑚的故事 ▶ https://npptw.org/EsREi9
    (也要幫忙分享和連署喔!💪)
     
    位在基隆外木山海岸的協和電廠要由燃油轉換成燃氣電廠,這件事情我們當然支持,也支持能源轉型目前的方向,然而協和電廠除了陸地上廠內機組轉換外,還要在電廠外側海域進行填海造地「18.6公頃」做接收站碼頭,同時還會興建高14公尺綿延數百公尺的海堤。
    除了會衝擊景觀、沿岸海流,在這個填海造陸範圍內,總共有74000多株珊瑚會被埋沒,衝擊外木山、也就是基隆西岸的自然海岸,而以珊瑚礁為棲地的四分之一物種會消失,也會大幅毀壞外木山漁業資源。
     
    前任環評學者和民間都呼籲非常多的替代方案。最重要的是,天然氣不是再生能源、還是會製造許多碳排放,國際趨勢都在要求零碳排的再生能源,因此台灣能源轉型的規劃也將天然氣當作「帶動再生能源」的暫時方案,國際趨勢要求2050年後產業鏈、能源部門都要接近零碳排。學者更指出,隨著再生能源發展,2025年後天然氣發電若下降到35%,新天然氣儲存設施到2040到2050年左右,使用量可能只剩下五成左右。
     
    雖然協和電廠是中央的火力發電重大建設,但如果市政府一直在各種意見表達與公聽會上沒有聲音、未要求替代方案、還沒有思考能源轉型如何執行,那基隆只能吞下台電給的唯一選項,而外木山的自然海岸、豐富生態和美麗景觀,就會變成這些短視近利填海造陸政策的最大犧牲。
     
    🔋 #我們是否可以省下一座用不到20年的接收站碼頭 #基隆能源轉型加速
    2017-2018年基隆市在多個NGO組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的「縣市能源轉型政策評比」中是最低分的D組,也就是能源治理較被動、對能源轉型理解和動力有待加強。
     
    低效率的能源使用會造成過多的碳排放,目前國際趨勢上,對於氣候變遷的承諾已經來到「2050年零碳排」,以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國際上以及台灣本土也有非常多以「城市」作為行動單位,積極面對能源議題的例子。基隆作為海港與漁業的城市,也是未來可能因海平面上升、珊瑚礁消失而遭受重大衝擊的城市,相較其他城市,我們應該更積極來思考如何行動。
     
    能源轉型的內涵不只是「發電」、也不只是「節電」,還要搭配資訊公開與智慧管理,更重要的是透過民主治理與公民參與引入更多民間的動能,和市民一起來發揮創意,用行動改變低效率的能源使用的狀態,省下環境不正義的電力使用(如協和電廠填海造陸)。

    除了首爾激勵人心的「省下一座核電廠計畫」(2012-15年共再生能源發電+節電共省下96億度的電,相當於核一廠一年發電[1]),台灣也有非常多縣市正在引入民間參與、發揮創意來擬定能源治理政策,例如:台北、台中及台南市,都制定了因應氣候變遷及低碳城市的自治條例,除了清楚規範各部門的能源目標與工作(包含建築、運輸等多個面向),更明定獎勵與裁罰機制。而如新北市也建置了能源資訊平台,透過地圖資訊整合來呈現節電計畫與再生能源的發展,另外,如嘉義市發展出包含發電節電補助方案、設置「綠能節電中心」、「社區與住家綠能服務團」到民眾家中協助評估再生能源裝置與節電健檢的「千屋計畫」。
     
    基隆目前沒有「能源政策及能源治理的專責單位」,多個以市長為召集人的相關業務小組又沒有發揮高治理層級的作用,各業務分散在不同局處缺乏整合管理,相關政策擘劃與推動執行的法源架構。更重要的是,雖然有「節電種子」等業務,但仍非常缺乏引入民間資源及帶動民眾參與的機制,苗栗國都有進行節電的參與式預算了,基隆市政府應該加緊腳步!
     
    因此,我明確建議市府要啟動訂定自治條例的法制工作,並設置高治理層級的能源政策專責單位來整合各局處的能源業務,並參考國際及台灣不同縣市的經驗,將創意和民間的能量引入能源政策和計畫,讓市民一起來思考用電可能會帶來的環境問題或不正義,並用行動來一起「省下一座填海造陸的電廠」!
     
    🌳 #不是等傷害造成了才來裁罰 #樹木保護怎麼辦
    樹木除了提供城市裡生態例如蟲鳥類和松鼠等資源,更是城市降溫和生活品質重要的綠資源,若錯誤的修剪和種植造成樹木傷口過大或是體質弱化,則會降低樹木自然抵禦風災的能力,更可能傾倒造成公共安全。
     
    從植穴、樹種到修剪的樹木保護就是城市綠資源和公共安全的基礎。市政府如何把關呢?目前只要各單位在公共工程中遇到樹木修剪與移植的問題,都得送交修剪(或移植)申請書給產發處(社區、學校、產業道路)以及都發處(公園、人行道、槽化島)做審查,核准才能修剪,否則會違反行道樹管理維護辦法以及基隆市行道樹及喬木修剪作業規範而會得到裁罰。
     
    除了要求市府兩局處盡速整合這個10多年前、單位混亂與裁罰狀況不同的法規外,我也希望除了發文請有可能有工程的各局處「知道」要送修剪申請書審核外,更希望進行公有地上的樹木普查並建置相關的資料,最重要的是掛牌,讓相關工程單位至少先知道這些樹木是市府維管,且必須要有核准才能夠修剪。
     
    最後,除了落實修剪與審核程序、統整法規外,我更要求要有專業的修剪規範作指引,更重要的是市府內的教育訓練,由於農委會林務局正在研擬森林法38-6條的指定規模子法,未來會要求公共採購契約必須納入修剪規範的完整原則,不過,林務局也建議各市政府因有的修剪規範,目前綜觀基隆的修剪規範非常簡略,如宜蘭、台北市的規範都有寫明各種不良枝、主幹枝判斷以及修剪正確的下刀方式等,我請產發處盡快開啟這樣的工作,開始來彙整修剪專業知識,除了提供廠商,也讓市府內人員了解該遵守的議題。另外,教育訓練部分,都發處已經開始在執行,也希望產發處能來協作並投入資源,提升府內對樹木保護的認知。
     
    除了程序,更應該有專業的帶入,才能讓基隆市的綠資源被好好對待!

    [註1] 資料來源:〈首爾官民聯手 「減掉一座核電廠」〉,《今周刊944期》

  • 台南市行道樹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06 19:03:37
    有 115 人按讚

    【都發處業務報告|樹木資料與保護機制、綠建築與修繕議題】
    昨天(11月6日)是都發處和地政處、稅務局的業務報告,以下整理我和都發處討論主要的業務──預計要執行的行道樹樹木調查成果、行道樹保護、公園管理科的預算、綠建築推動概況與低收入戶住宅修繕的補貼中加入能源觀點等。
     
    另外也有很多議員如王醒之議員有提問到許多很重要的議題,如我們一直在關心的基隆特有議題──30%-55%平均坡度的山坡地因為基隆市免適用相關標準而造成過度開發,或是輕軌周邊的都市規劃如何配合願景、生態觀點如何融入都市發展以及城市博覽會的短中長期效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市發展與規劃的議題。
     
    不過很可惜,因為時間不夠都發處只能書面回應。順帶一提,下午的地政處、稅務局的業務比較偏向行政支援、沒甚麼議員發問,因此提早散會了...,要是這些時間能讓我們和都發處現場討論...
     
    #有時候真的會羨慕高雄市議會
    #可以延長會議時間開到晚上八點
    #好想好好和局處長科長討論RRR
     
    #都發處業務報告
    🖥影音: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1105DR_0.mp4
    🌲樹木調查成果運用及資料庫建置規劃
    很高興看到都發處今年開始調查行道樹的樹種、樹高、樹徑、樹穴大小等基本資料,也在中正公園進行植栽調查,市政總報告也提到期待透過中正公園的植栽調查成果建置植栽資料庫,我認為這些在掌握植物資訊、提升管理效率都是相當進步的作法。
        
    目前其他縣市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都有建置樹木資料庫,桃園市也正在以2260萬進行為期三年的行道樹普查、編號掛牌和建置資料庫,希望掌握樹木健康狀況進而達到風險管理,也便利民眾通報和管理單位維護。
      
    不過這些都是直轄市,資源有限的基隆市可能較難進行完整的調查及維護資料庫。因此我詢問都發處執行樹木調查和資料庫建置、維護的經費規劃?以及未來會如何運用這些資料?我也期待基隆市透過掌握植栽基本資料,完善行道樹管理。
      
    🚧行道樹保護機制改善
    今年都發處維護管理的行道樹,至少三次在都發處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其他施工單位不當修剪。包括工務處的麥金路改善工程在6月底和8月底各一次的過度修剪,每次大概8-11棵。以及最近新聞報導,港務分公司的育成中心工程將信二路的行道樹斷頭。
      
    針對行道樹被其他單位不當對待,雖然目前基隆市訂有《基隆市行道樹維護管理辦法》,可以針對依照樹木損壞程度開罰,但這是在樹木受傷後才進行處罰,所以我請都發處評估建立事前的預防機制。例如未來建置的資料庫,能不能搭配樹木巡檢以減少其他單位不當管養?或是落實修剪申請,並適時引入園藝專業者來協助不程。行道樹對城市降溫、都市綠地是重要的基礎,我希望都發處改善行道樹維護的機制,以確保基隆的樹木被好好對待。
      
    ⛲️公園管理:預算配置
    一直以來,我持續跟都發處討論公園管理、公園參與式設計和公園科的定位及工作問題,對於都發處的業務報告,我針對公園管理科的業務進行討論。明年度的預算中,公園管理科的「公園綠地再生計畫」預算,相較於去年減少了180多萬(45,902,000➡️44,100,000),因此我請都發處說明原因及運用規劃。
      
    🏠綠建築推動概況及規劃
    這次業務報告,各局處我幾乎都會詢問和能源轉型相關政策推動。能源轉型中重要的工作即為節電和能源永續,也包括「建築管理科」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推動綠建築設計並加強抽查綠建築審核」,所以我請都發處說明今年的工作推動概況以及明年的規劃。
      
    🌞低收入戶住宅修繕補貼加入能源觀點
    都發處的業務之一是辦理低收入戶住宅修繕費用補貼,目的是改善低收入生活環境,提供每戶最多六萬元的補助,包括防水、隔熱、電力管線等面相,都跟能源使用效率、建築通風有關。
     
    目前的確有許多貧窮家庭因為建築、電力配置不夠有效率,導致建築體容易過熱,或是使用電器的方式會比較沒有效率。因此我建議都發處除了補助,可以協助區公所在發放補助時可以加入能源觀點,協助低收入户檢視電力使用狀況並提供實際的改善方向,以節省電費支出又能生活在安全的環境。

  • 台南市行道樹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5 19:25:41
    有 147 人按讚

    🌳水泥森林當中的那一點綠,都是 #行道樹 們的功勞。我們需要樹木替城市遮蔭降溫,但這些路樹是否得到正確的對待呢?

    都市路樹傾倒,造成傷亡事件頻傳。官員認為,菩提樹、小葉欖仁等是 #淺根樹種容易倒伏,但長期觀察路樹問題的吳仁邦指出,根淺不是樹種的問題,而是 #棲地出問題。

    植穴太小,限縮根系生長;再加上頻繁修剪,導致路樹更加衰弱。市府用鋼索的穩定辦法,也僅是治標而已。

    棲地太小,就像給大樹穿著小鞋,但棲地廣大,就不會有問題嗎?恐怕也不見得⋯⋯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樹倒之前】今晚 22:00首播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 台南市行道樹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07 18:04:32

    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凰木,有翠綠茂密的葉子,上面開滿火紅的花朵,在紅磚牆的襯托下,紅綠對比顏色樹頂開滿一團團火紅的鳳凰花,看起來真是這一季的浪漫。

    古蹟相互輝映的鳳凰花可說是台南特別的景觀,其中孔廟全台首學入口北側的鳳凰木,最具台南意象。很多人進入孔廟前一定會被這棵滿開的鳳凰木吸引拍照。另外台灣文學館曾是台南舊市政府的辦公室,當時建築前的兩棵鳳凰木是台南市重要的景觀,其它如台南公會堂前也有種植。

    台南的鳳凰花約莫在每年的五月初開始綻放,大概到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是第一波盛開,但是一直到十月都還能見到鳳凰花高掛枝頭。其中六月是全台各校的畢業季,鳳凰花開伴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當校園驪歌響起,鳳鳳花燃燒盛開,有如對學子告別校園最深情的祝福。

      除畢業離別的祝福,在台灣,談起鳳凰花一定會想到台南市。因為台南舊城區內種植了鳳凰木達百年之久,對台南人來說,它是傳承城市記憶重要的象徵。

      其實台灣的鳳凰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日治初期引進台灣。在日治的文獻中有兩種記錄:一是一八九六年由本多靜六博士(西元一八五七至一九二八年)由印度孟買領事館引進種子,隔年於殖產部的苗圃育種,另一文獻則為田中安定博士於新加坡領事館引進;鳳鳳木的命名則是當時日本著名的植物學博士三好學命名ほうわうほく,中文為鳳凰木。一開始於北、中、南的官府庭園種植,臺南最早種在安平稅關及英領事館。據當時的報紙記載,約在一九一○年,安平的鳳凰花開就頗負盛名。後來農業試驗改良所選擇當時長得好、樹圍壯碩的樹木種子做為行道樹育種。

      台南和鳳凰花意象的連結主要源於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六年大正町(今中山路)道路開闢隔年),當時配合台南公園開幕,在大正町種植一百多株鳳凰木苗木,也因為這批種植成功,陸續成為中南部行道樹的選項之一,而大正町夏日火紅的鳳凰花,便成為當時代表台南的都市意象之一。其它種植地方有高雄神社參道、大社、台中大屯、花蓮花岡山……等。

      日治時期大正町的凰凰木,經過十幾二十年,養成並木隧道的街景。每到夏天道路兩側就開出美麗的紅色花朵,形成炫目的鳳凰花隧道惜的是這街道景觀在一九七○年代因交通因素,兩排行道樹陸續砍除,那美好的畫面除了留在老一輩台南人的記憶中外,只能從老名信片中追尋了。

      台南最美的一條鳳凰花道路消失了,雖然後來中山路在台南醫院那側也有種鳳凰木,但氣勢落差極大,美景再也回不去。或許因為台南夏日鳳凰花的印象太深刻,所以即使戰後,鳳凰花依然代表台南做為市花,台南市政府一度以鳳凰花為logo,成功大學也是。可惜在千禧年時台南市的鳳凰木得了傳染病大量死亡,還由民間團發起種植鳳凰木復育。

      台南種植鳳凰木不少,舊市區主要在南門路(圓環至孔廟段)、台南運河、安平市政中心周圍、安南區本田路三段、安吉路三段、小東路、東豐路(東豐路段有好幾種不同季節開花的樹種)、健康路(忠烈祠附近)、大林路、中華東路、裕平路……等等。其中開花狀況較好的是運河兩側,在藍天白雲下水影相映,風情萬種。另外台1線新市善化路段,道路兩側有部份有稻田,拍起來是另一種田園的風格。

     
      另外特別介紹一棵鳳凰老樹,這樹在左鎮草山青瓜寮。台南左鎮草山惡地形十分聞名,二寮觀日出更是台南著名的景點。在這人煙稀少的地方,卻有一棵老鳳凰木遺世獨立在山中的土丘上。土丘上有一間已無人居住的紅瓦土埆厝,土丘後方有一座已撿骨的墓,前後杳無人煙。這棵盤踞在土丘的鳳凰樹,樹根佈滿土丘,粗粗細細向外延伸,枝葉伸展多遠根就有多廣。靠近老樹,視線沿著向上的枝幹往上望,有說不出的震撼,在樹下可以感覺到樹旺盛的生命力。每年五月當紅色的鳳凰花盛開,荒山中那燃燒的紅與老屋在天地間構築一幅奇特的畫面,見過這景象應該一輩子難忘。每年花開時總會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喜愛自然生態攝影的人前來朝聖。

  • 台南市行道樹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12-06 14:39:53

    如果樹兒能言,請賜我安樂吧!
    環保局修剪樹木,到底是修樹還是砍樹?

    讓我們一探究竟
    自由路上的行道樹,只要凸出路邊的部分不是修剪而是直接砍掉。
    今年台南市與桃園市都有辦理「樹木修剪技術認證」訓練課程,
    這代表樹木修剪需要專業,縣市也開始注重道路綠化。

    建議:
    1.將專業回歸給建設處,交給專業人士來負責修剪樹木的業務,希望市政府內部能夠溝通協調。
    2.環保局效法台南市與桃園市辦理訓練課程,發放專業證照,將這項業務交給擁有專業證照的廠商來修剪。

    樹木修剪的好與壞,能夠影響嘉義市道路綠美化的景觀舒適度,
    修剪的好才能為城市美學加分,讓來觀光的人們也可以藉由行道樹的美留下愉快的旅行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