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南國中人數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南國中人數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南國中人數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南國中人數排名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時事觀察] 你看的是統計數據?還是公關行銷? 近日因為我們注意到西雅圖與食力的新聞紛爭,近而注意到食力這個獨立媒體背後的爭議,因此有讀者來訊告訴我們,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奇妙關連。 最近食力針對食農教育做了一系列的報導,報導內容為評鑑全國22縣市的食農教育,而最有趣的就是報導的結論: 「《食力...

  • 台南國中人數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2 11:30:01
    有 467 人按讚

    [時事觀察] 你看的是統計數據?還是公關行銷?

    近日因為我們注意到西雅圖與食力的新聞紛爭,近而注意到食力這個獨立媒體背後的爭議,因此有讀者來訊告訴我們,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奇妙關連。

    最近食力針對食農教育做了一系列的報導,報導內容為評鑑全國22縣市的食農教育,而最有趣的就是報導的結論:

    「《食力》發起台灣第一次食育力城市大調查,最終拿下「食育力五星城市」桂冠的是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嘉義市,而六都無論是主觀或客觀評比成績都落到中後段班」

    若根據食力的報導,『奪下「食育力五星城市」冠軍的花蓮縣,在「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分項也是第一。檢視花蓮縣的五力指標,僅「教育與文化」拿下4分,「農業與環境、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食育推廣滿意度」等都達到滿級分5分。』

    看起來,花蓮真是一個五星級的城市啊!食農教育五顆星!

    那麼所謂的「食育力」究竟是怎麼評的呢?食力在報導中所訂定的評鑑指標是否具備統計意義?

    報導中稱:

    「花蓮有機驗證面積達2424公頃、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分之1,有機驗證面積、農戶數均排名全國第一。在農業委員會提供的食農資源運用上,無論是「上傳至食農教育平台上的教案比例」及「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獲獎比例」指標表現都擠入前5名,顯現花蓮縣位居食育推廣前線的教師、營養師,態度主動積極,成果也相當豐碩。而在花蓮縣民的健康營養表現也很不錯,「成人每日攝取三蔬二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國中及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是倒數第五,表示肥胖比例並不高,可見飲食行為也影響了體位表現」

    但我們回到農委會官方的「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來爬梳資料,發現因為食農教育計畫提案的單位是各級學校,若要評鑑食農教育計畫的好壞,涉及了教案的品質、數量、人數、成效、師生比等方方面的因素,又因各縣市的農業型態大不同,官方其實並沒有公佈評鑑的KPI指標。若爬梳網站有公佈的教案數量,所公開142個教案,上傳最多教案的單位其實是農委會輔導處、農糧署、企劃處、四健會、台南市政府學習網等等,跟花蓮相關的只有一個花蓮農改場的教案,從以上公開資料看起來,花蓮縣政府並不像報導所稱的上傳教案數量前幾名。最後評鑑出來卻是食農教育第一名?

    而教案數量只是其中一個評鑑指標,回頭來看,花蓮有機驗證面積第一名,除了花蓮好山好水,環境純淨,容易進行有機農法,驗證也容易過關,農糧署及花改場確實很努力推廣有機驗證面積,但這個指標跟食農教育有關嗎?

    至於花蓮的小朋友「肥胖比例」全國倒數第五,能作為食農教育好壞的指標嗎?因為肥胖的因子很多,需要劃分各種變因的貢獻度,我們是否也能說,小朋友的體型與「體育活動多寡」、「速食店密度」等因素也有關呢?花蓮的小朋友可能放學後趴趴造的空間比都市的小朋友還多,所以體型比較健康?「花蓮人每天吃蔬果的人口百分比」是第五名,我們可以說花蓮人確實吃得比較健康,但飲食型態的變因也很多,否能歸因於食農教育?

    這樣看來,此統計研究方法就很令人傷腦筋了,回頭去看這個「食育力大調查」,「客觀指標佔60 %,主觀指標佔40%」,採用的客觀指標本身就未必跟食農教育有正相關,主觀指標則是由食力針對22縣市民發送三千多份網路問卷,再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合作,詢問這三大團體對於該居住或執業縣市的食育推廣滿意度。

    我們其實不知道問卷所稱34項食農教育指標為何,但就網路上的公開資料查詢,實在很難驗證花蓮的食農教育棒不棒,或許以三千多份問卷的主觀感受,以及三大團體背書,結論就是花蓮好棒棒。

    有趣的是,若查詢政府公開採購網,花蓮縣政府近年給註冊食力商標的公司「厚策思維」的標案就有八百多萬,這些標案當然未必跟食力報導花蓮好棒棒有相關。但巧合的是,食力的總編童儀展,剛好也是「灃食基金會」的執行長,而該基金會也剛好承接了花蓮縣政府的校廚培訓課程。只能說食力與花蓮縣政府的合作實在很緊密。

    我們寫這篇文章只是因為發現,原來看似一本正經的統計調查,可能並不是真的具備統計意義,質化研究時的問卷設計本就容易產生偏誤或誘導,引用的客觀指標也未必跟觀測的變因有正相關(研究方法的設計本身經常就讓人傷透腦筋)這樣讀者就會很難分辨,報導到底是真的,還是一本正經的胡謅?

    或許食力不用給我們八百萬,只要給我們八萬,我們也可以發問卷,引用各種客觀指標,來證明食力是一個五星級的獨立媒體喔。

    資料來源:
    1. 農委會食農教育資源平台:https://fae.coa.gov.tw/
    2. 食育力大調查報導: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098595920
    3. 政府公開採購網相關標案:https://bit.ly/3gVkfMI https://bit.ly/3vLvbSD
    4. 花蓮縣政府與灃食基金會合辦校廚培訓課程 https://bit.ly/3j7F1eG

  • 台南國中人數排名 在 台南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2 21:45:20
    有 4,598 人按讚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你知道台南竟然有一所國中學生人數多到排名在全國第五名嗎?

    相比之下台南學生人數最少的國中是位於七股區的後港國中,全校僅僅只有15人而已。

    你當年讀國中的時候學校有多少人呢?

  • 台南國中人數排名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8 17:15:49
    有 1,059 人按讚

    遠見大調查/縣市總體競爭力:新竹市奪冠成黑馬、北市首度落居第二

    2020-09-28 07:46 遠見雜誌 / 文 / 編輯部

    2020年《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出爐,2020年的調查數據,以2019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2018、2017年。「科技城」新竹市一舉奪得榜首,多年霸占龍頭寶座的「天龍國」台北市,首次落居第二,新北市上升一名來到第三,台中市與桃園市擠進全台前五名,台中則是六都中進步最多的城市。分別看九大構面成績,仍是台北市領先,拿下四個單項冠軍,台東則拿到兩項榜首。

    總排名〉史上第一次!竹市中止北市連霸

    《遠見》每年除發表「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也蒐集各主管機關的統計數據,從經濟與就業、教育與文化、環保與環境品質、治安、公共安全與消防、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地方財政、社會福利等九大構面,評鑑本島19縣市的競爭力消長,今年調查範圍囊括105項指標,全方位為台灣城市把脈。

    《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結果,今年前十名的陣容變化不大,依然呈現大都會和非六都小城市各擁半邊天的均勢狀況。

    令人震驚的是,長年盤據龍頭的台北市,首次讓出冠軍寶座;而人口僅45萬的新竹市,排名從2015年的第八名一路竄升,終於奪得第一,中止「天龍國」連霸。

    六都其他城市,台中市直升四名,躋身第四,新北市和桃園市各晉升一名,分居第三及第五,台南市與去年持平排名第七。去年排名第12名的高雄市,掉到第16名,排名居六都之末。

    整體排名中,屏東縣由去年的第17名成長至第12名,基隆市從第19名竄升到第14名,進步幅度最大,名次分別前進5名。南投縣也從第14名降至第18名,退步較多。

    指標1〉經濟與就業

    六都占優勢 高雄以外全進前六名

    經濟、教育、醫療等評鑑面向,大城市向來占優勢。今年的「經濟與就業」構面,前六名有五個是直轄市,最差的高雄市也有第九名。

    「經濟與就業」構面進步最多的縣市,分別為:新竹市、屏東縣、基隆市,各自比去年進步三名。其中,新竹市在「營利事業銷售額年增率」及「產業產值五年平均成長率」兩項指標傲視群雄;去年墊底的基隆市,今年一口氣回升到第16名。

    退步最多的是台東縣及高雄市,兩者同樣下降五名。去年好不容易進入前十名的台東,今年又滑落到第15名;而今年排名掉到第九的高雄,最大軟肋當屬「民眾對於經濟及就業面向分數」,如何提振市民對地方經濟的信心,將是新任市長的重要課題。

    指標2〉教育與文化

    桃園搶進前段班 嘉市跌出前五

    「教育與文化」構面,六都全在前九名。其餘縣市以新竹市的第四名最佳,去年從後段班闖進第三名的嘉義市,今年又跌到第八名。

    進步最多的是桃園市和雲林縣,桃園短短一年爬升七名,在「教育科學文化占總歲出比例」及「每人購書費」等細項指標都有進步;2017年還處於第18名吊車尾的雲林,今年進步五名,來到第十名。

    退步較多的是嘉義市、宜蘭縣、嘉義縣,分別比去年滑落4~5名。嘉義市在「每人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和「國中小學生復學率」等方面幾乎墊底,比鄰的嘉義縣,則在「借閱率」及「人均借閱冊數」表現欠佳。

    指標3〉環保與環境品質

    新北最環保 北市環境名次創十年新低

    「環保與環境品質」榜單同樣出現驚奇,過去十年只在2017年屈居次席的台北市,今年一口氣下跌三名,再次被新北市挑戰成功。

    退步組方面,落居第18名的高雄市最令人擔憂,以空氣品質觀測指標「AQI」為例,根據官方統計,高雄去年「AQI(PSI)>100之日數比率」竟高過25%,「垃圾回收率成長率」也不進反退。其餘退步較多的還有台南和台東,名次分別滑落六名和四名。

    最佳進步獎當屬屏東與彰化,兩者都爬升五名,屏東的「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減少率」進步頗多,彰化則在「環保志工人數占縣(市)民比率」指標稱冠。

    指標4〉治安

    台東最安全 花蓮居末 桃園六都第一

    「治安」評鑑向來是台東縣的強項,過去十年幾乎都蟬聯龍頭,僅在2014年跌至第三名。今年同樣是榜首,在11項治安觀測指標裡,台東有四項表現最佳。

    反觀同樣位於東部的花蓮和宜蘭,卻位在治安榜後段班,年排名都在第16名之後。

    以往「治安」評鑑是大城市吃虧,桃園卻在今年奪得第二名,各項指標中,「竊盜案破獲率」表現最好。至於由「警察市長」侯友宜領軍的新北市,比去年小升一名,卡住第三名。

    指標5〉公共安全與消防

    六都公安堪憂 桃園名次大跌

    跟治安一樣,「公共安全與消防」向來是大城市的罩門,今年六都僅台南和新北的表現尚可,倒數四名由直轄市包辦。

    台東縣連三年稱霸「公共安全與消防」構面,在「每位消防員服務人口數」及「每萬人消防車輛數」等指標皆為全台最優,花蓮緊追在後。

    進步幅度最大的是去年墊底的新北市,今年衝到第13名,在「緊急救護急救成功率」和「民眾對於消防及公共安全面向評價」等指標,均有不錯表現。

    退步較多的是彰化和桃園,分別跌落4~5名。尤其十年來首次墊底的桃園,在「每百萬人之每件火災死傷率」及「每十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年增率」,皆落後甚多。

    指標6〉醫療衛生

    雲林大躍進 嘉市、竹市、彰化闖進前十

    「醫療衛生」一直是城鄉落差最大的城市競爭力面向之一,今年六都全擠入榜單前九名,奪得桂冠的台北市,已在過去十年囊括九次冠軍。

    除了六都,其他擠進前段班的三個小城市,分別是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台北唯一落居榜眼的2018年就是輸給嘉義市。

    今年排名變化最大的,要屬從去年榜尾一口氣爬升七名至第12名的雲林,在「嬰兒死亡率」「每十萬人法定傳染病患者」及「13歲以上過重或肥胖比例」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指標7〉生活品質與現代化

    桃園、彰化蟬聯冠、亞軍 北市衝至第三

    在「生活品質與現代化」構面,桃園市連續三年搶下榜首,第二、三名為彰化縣、台北市。

    進步最明顯的縣市,是分別占據第三及第九名的北市、基隆,兩城市排名均揚升5~6名,台北在「低底盤公車率」一馬當先,基隆則在「自來水供水普及率」指標頗有斬獲。

    退步最多的是高雄,下滑五名、跌至六都之末的第12名。

    指標8〉地方財政

    台北重奪第一 竹市進步最多

    過去十年曾在「地方財政」構面奪魁八次的台北市,今年重返榮耀、奪回第一,從超過六成的「自籌財源比率」和持續改善的「人均負債增加率」,都顯示台北市極佳的財務健康度。

    去年首度稱霸的台南市,今年小退一名到榜眼,台東縣也退一名到第三。進步最多的則是第四名的新竹市,大幅躍進的「自籌財源成長率」表現最亮眼。

    新竹縣從去年的第三名掉到第13名,嘉義市從第四掉到第12名、屏東縣從第13名掉到第18名,退步最多。

    指標9〉社會福利

    竹市蟬聯第一 基隆飆至第三

    「社會福利」構面在2011~2018年,連續八年由台東縣稱霸,去年被新竹市超車,今年依舊由新竹市蟬聯。不過,台東在「志工人數占15歲以上人口比率」「平均市民受到志工服務之時數」等指標,依舊領先群倫;新竹市則在「老人長期照顧、安養機構每位工作人員服務老人數」及「獨居老人服務人次占列冊獨居老人人數比率」占優勢。

    最大的名次異動城市,是從去年第16名飆升到今年第三名的基隆,不僅締造該城市有史以來最好的社福榜名次,也寫下今年九大面向進步最大的幅度。

    當城市成為國家進步的原動力,地方治理仍須持續精進,才能滿足民眾愈來愈高的要求標準,箇中的施政訣竅,從今年的縣市競爭力總榜及九大構面,應可窺知一二。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489382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