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北電影節定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電影節定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電影節定位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萬的網紅鏡週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黃建業笑稱,接到主辦單位通知他時,「我的回應是『別開玩笑』。因為真的有很多朋友或前輩終生貢獻給電影,我不算什麼。」 👉加鏡會員看獨家內容 ➜ https://reurl.cc/qmoLK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台北電影獎與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傅榆,近來獲得極大矚目。訪談時,她提到以前朋友幫她做過抽牌心理測驗,傅榆拿到的牌是叢林,意味雜亂,但朋友說,不該害怕自身的雜亂,因為會有許多可能性發生。 家庭背景是鐵藍(國民黨)陣營的傅榆,因為種種事件,包含小學時因不懂台語被排擠的心理創傷,...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電影成長日記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1:06:53
. 受 @mahoushoujojo.movie 邀請參加「直到戲院解封那天」活動,來分享我的電影收藏! 1.最多的就是各片商大大的特映酷卡、宣傳品!(有些散失了覺得很抱歉🙇♂️) 2.再來就是台北電影節的相關周邊(之前有去實習過,有興趣好奇的朋友別客氣,可以私訊問我!) 3.一點點的今敏東...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地下電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7-02 22:28:16
【#地下專訪】 - 『專訪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 選片人』 - 當全世界電影產業因為肺炎疫情陷入泥沼時,今天開展的第 22 屆「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就是現今的例外,全台灣人民與政府相互配合,疫情未失控,成為疫情爆發後,全世界首個順利舉辦的實體大型影展。 -...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艾斯特的電影紀錄 ✨ 艾電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09:49:32
🦋【2019台北電影獎完整得獎名單】🦋 ⠀⠀⠀⠀⠀ 第一次來現場觀禮台北電影節頒獎典禮,感受年度台灣電影從業者的盛事。雖是大幅改制、飽受爭議的一年,從入圍作品到得獎名單出爐,都讓不少影評、在乎台灣電影的人們持續探討台北電影獎的定位與評分標準,或許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但相對有在關注台灣電影作品與產業的...
-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7-04 16:58:02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台北電影獎與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傅榆,近來獲得極大矚目。訪談時,她提到以前朋友幫她做過抽牌心理測驗,傅榆拿到的牌是叢林,意味雜亂,但朋友說,不該害怕自身的雜亂,因為會有許多可能性發生。
家庭背景是鐵藍(國民黨)陣營的傅榆,因為種種事件,包含小學時因不懂台語被排擠的心理創傷,大學時期不加思索地隨口批評陳水扁而與好友爭吵,還有319槍擊案後在系上BBS回應嘲笑集聚總統府前抗議的泛藍選民的學長,而被歸類為藍蛆蛆,乃至於研究所時讀到靈魂偶像郭立昕撰文質疑,為何至今沒有人拍攝政治議題紀錄片等等,而逐漸走向獨立思索與政治、社會運動探索的道路上。
傅榆表示,得金馬獎時的獎致詞,並非表達立場,是希望讓不同邊的人也能聽見自己的感受,不是制約式認定與想像,如此或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對話。她最大的理想與追求是,讓不同立場的人對話,進而理解彼此,甚至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在318太陽花運動崛起、宛如救世主的陳為廷,以及憑著《我在台灣,我正青春》一書而聞名、孤狼也似地投身於台灣社會運動的中國來台學生蔡博藝,為《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主要紀錄對象。
傅榆認為她像陳為廷、蔡博藝的母姊。陳為廷總是對他人介紹,傅榆是他的專屬攝影師。當她集中大部分心力拍攝蔡博藝紀錄短片時,陳為廷坦言有失落、類似吃醋的感覺,反之亦然,蔡博藝也有同樣的感覺。
前者後來因為性騷擾事件黯然退選,後者則是因為國籍身份在競選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遭受各種刁難而失利。兩位社運明星企圖進入體制的挫敗,也就讓他們光芒頓失,再加上原來蓬勃開花的各種運動風氣,赫然緊縮,力量被切斷,預期造成巨大改變的希望,轉眼落空,傅榆於是大受打擊,陷入低潮。不同背景、但都在社運裡找到歸屬感、且希望讓對話與理解發生的他們,儼然孤兒,流浪在現實的震盪之間,無所適從。
既是知名紀錄片導演、也是七日印象電影負責人的沈可尚認為,不管是什麼樣議題的紀錄片,最終都是在處理作者自身的問題。他強烈地建議傅榆必須誠實面對自身,重要的不是關注陳為廷與蔡博藝何去何從,而是傅榆自己想要何去何從。
傅榆也就被逼得要誠實面對心理的狀態、往自己的內在方向探問,而不止是凝視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驚覺,原來令自己一蹶不振的落空,是由於自己把關於問題跟對答案的想像跟期待,都放在他們身上。一旦意識到自己過度依存陳為廷與蔡博藝,傅榆就明白,她必須回到自身,必須跟他們道別,切斷臍帶也似的精神連結,必須自己出發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答案。
專制是所有聲音不得大於上位者聲音,民主則是讓對話有最大可能性的機制。是以,縱使感覺失落與挫敗,傅榆仍然相信,沒有誰應該是敵人,所有人都活在共通的處境。而民主本就是遠久思維與堆積細微改變的長路,從來無法快速、立即。
小檔案
傅榆,1982年生於臺灣,紀錄片導演,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入圍該屆金馬獎最佳剪輯。
父親為馬來西亞華人,來台求學、定居,即所謂僑生;母為印尼華僑,9歲已隨家人移民台灣,父母婚後都定居台灣,並生下傅榆。父母認同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雖非嚴格定義上的外省人,但自我認同極其相似;傅榆亦曾自謂,長於外省家庭中,家人崇拜宋楚瑜,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其作品有《蘇格拉底草莓論》(2006)、《大家一起照鏡子》(2008)、《百萬格子小富翁》(2011)、《123。草莓人》(2011)、《藍綠對話實驗室》(2012)、《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013)、《太陽・不遠─不小心變成總指揮》(2014)、《完美墜地》(2015)、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8)、《不曾消失的台灣省》(2018)。
沈可尚,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知名紀錄片導演,現為台北電影節總監。
1999年曾以大學的畢業製作《與山》入圍法國坎城影展短片競賽單元,但此時他陷入低潮,因而轉至廣告界發展。在廣告界工作一段時間後,偶然有機會參與國家地理頻道「綻放真台灣」的紀錄片徵案製作,因而開啟紀錄片拍攝之路。
沈可尚陸續拍攝《野球孩子》、《賽鴿風雲》等作品,2013年以《築巢人》獲得台北電影節百萬大獎。2017年擔任台北電影節總監,試圖為影展找出新的定位與各種可能。深度探討婚姻機制的《幸福定格》於2018年上映,備受矚目。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黃建業笑稱,接到主辦單位通知他時,「我的回應是『別開玩笑』。因為真的有很多朋友或前輩終生貢獻給電影,我不算什麼。」
👉加鏡會員看獨家內容 ➜ https://reurl.cc/qmoLK3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阪電影節_最佳男配角獎
🏵金馬奇幻影展_開幕片
🏵金馬獎_最佳新人、男配角、主題曲等五項大獎提名
🏵台灣酷兒影展_開幕片
🏵巴西聖保羅影展_新導演競賽
🏵香港電影節_觀摩單元奇幻青春 🌈場次一釋出馬上秒殺
🏵香港同志影展_開幕片
2020年9月30日在台上映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青春,再見,謝謝我們曾經那樣深愛過 …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9759532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感恩謝票最終回北中南簽書會🎊
📆北中南活動時間及地點
📍台北丨11/1(日)14:00~17:00 美麗華摩天輪廣場
出席影人丨監製瞿友寧、導演柳廣輝、陳昊森、邵奕玫、王彩樺
📍台中丨11/7(六)14:00~17:00 秀泰生活站前店S2館4樓
出席影人丨監製瞿友寧、導演柳廣輝、陳昊森、邵奕玫、王彩樺、吳承洋、林暉閔
📍高雄丨11/8(日)19:00~21:00 高雄大遠百店17樓誠品
出席影人丨監製瞿友寧、導演柳廣輝、陳昊森、邵奕玫、王彩樺、林暉閔
P.S.:影人名單依實際出席狀況為主🙏
‼️活動注意事項說明:
📝號碼牌領取方式
📍發放時間:
台北_活動當日 11:00
台中_活動當日 10:30
高雄_活動當日 11:00
‼️無法夜排,經場地方保全發現夜排行為將驅離!
📍號碼牌發放處:
台北:美麗華一樓廣場,會有指示立牌
台中:秀泰生活站前店S2館廣場1樓
高雄:高雄大遠百店1樓廣場
📍號碼牌發放數量:保證1-300號保證可上台簽到,301-500號為侯補名額,是否有上台資格依現場簽名速度而定。
📝簽書規則
📍拿到號碼牌粉絲,請於活動開場前30分鐘回來舞台區集合即可。
📍現場購買寫真書、小說將 #加贈電影海報(水底情深版),尺寸30cm*42cm,但簽書時此產品不在簽名的範圍內。
📍每人限領1張號碼牌並蓋手章為領取依據,不接受代領,發完為止,號碼牌如因任何原因遺失,恕不補發,同時喪失上台簽名資格,請妥善保管,按照號碼牌依序上台,並與前後方保持安全距離、以策安全。
📍每人限簽2本,當日只簽「電影小說」及「電影寫真書」,其餘周邊商品、私人物品皆不簽名。
📍持有「親簽版」之電影小說及寫真粉絲,一樣可以領取號碼牌及上台資格,但已簽過名之演員無法再次簽名。
📍為配合防疫措施,現場將測量體溫,若額溫超過攝氏37.5度以上將婉拒參與活動。上台請戴上「醫療」口罩,不合照、不自拍、不握手、嚴禁任何肢體接觸,並請保持冷靜。
📍簽名只簽在封面,不指定位置、不署名。
📍如遇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活動將會取消。
📍本活動由 #水靈文創 主辦,並保有活動最後解釋權。
水靈文創
台北電影節定位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鴻梅當期展覽
本周日(10/11)下午展場特別開放!
藝術家辛佩津邀請作家劉梓潔為對談人,開啟作家和藝術家兩者之間的對話,從文學角度聊繪畫,從藝術和文學之間聊創作與生活。
作家劉梓潔2006年以〈父後七日〉榮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導,於2010年贏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近年並跨足電視,擔任《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編劇統籌。
◆活動資訊
日期|2020.10.11 周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請定位「新竹市北區城北街27號」(生華藥局),從旁邊的巷子進入後右轉。
報名|https://reurl.cc/4mdKjv
◆藝術家|辛佩津
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學碩士。現為北角工作室創辦人及志哈克藝術實驗場主持人。藝術創作的重心在於對繪畫本身的探索,作品呈現對他方美好的凝視以及森林中不可見之物的神秘召喚兩大主軸,想像融進畫面中,作品常呈現一個充滿魅力又神秘的境界,既真實又不真實。這幾年來,逐漸從繪畫出發開始往外拓展相互交織的創作方式。曾在花蓮松園別館、兆豐農場笠畫廊、花蓮文創園區、台北國際藝術村Café等地方舉行個展,亦也多次參加聯展。
◆作家|劉梓潔
1980年生,彰化人。台灣師大社教系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琉璃工房文案、中國時報開卷週報記者。
2003年,以〈失明〉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著有散文集《父後七日》、《此時此地》、《愛寫》,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遇見》,長篇小說《真的》、《外面的世界》、《自由遊戲》。
現為專職作家、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