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79的網紅SJKen的浮光掠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金馬影后陳淑芳獻聲配音帶旺 金馬動畫短片得主《夜車》 開進全球最大短片影展 全球最大的短片影展之一,有短片的坎城影展之稱的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Clermont-Ferrand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日昨公布片單,由動畫導演謝文明執導、甫於金馬獎拿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居住於法國巴黎的黃邦銓,以《回程列車》、《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備受矚目,屢獲大獎,尤其是後者奪得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並入圍本年度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回程列車》係從一秒一格的底片放映開始,黃邦銓佐以法語旁白,講述「他」與「我」的雙線故事,並使底片加速,趨近於一秒24格,最終為一秒24格、望海的...

  • 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9 15:04:29
    有 3 人按讚

    金馬影后陳淑芳獻聲配音帶旺
    金馬動畫短片得主《夜車》
    開進全球最大短片影展

    全球最大的短片影展之一,有短片的坎城影展之稱的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Clermont-Ferrand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日昨公布片單,由動畫導演謝文明執導、甫於金馬獎拿下最佳動畫短片的作品《夜車》,一舉入圍實驗片競賽單元,是全球26部入圍作品中唯一的一部台灣動畫,足見這部動畫的強勁威力。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將於明年1月29日至2月6日線上舉辦,上回在實驗片競賽拿下最佳影片的台灣電影是導演黃邦銓的《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之後也順利拿下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希望這次《夜車》也能再替台灣奪下最高榮譽。

    多年來堅持在動畫道路上創作的導演謝文明,曾以短片《肉蛾天》入圍2008年釜山影展,《禮物》入圍2012年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日舞影展,兩部作品皆獲聖地牙哥亞洲影展最佳動畫片。去年更參與製作楊凡導演的動畫長片《繼園臺七號》,此片也拿下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劇本獎。在台灣製作動畫長片異常艱辛,謝文明可以說是備受矚目、可望在未來替台灣動畫交出漂亮成績單的耀眼新秀。電影公司也特別釋出幾張全新劇照,驚悚感十足,並表示在金馬影后陳淑芳獻聲配音的加持下,明年絕對會把《夜車》跟謝文明導演用特別的方式介紹給台灣的觀眾。

    片長20分鐘的《夜車》,故事描述一輛在月夜裡開在濱海公路上的末班車上,一名貴婦乘客驚聲尖叫她珍貴的珍珠項鍊被偷,抓賊之際又撞上一對獼猴母子,牽扯出車上群眾的荒謬私刑與背後隱藏的秘密。本片預計明年在台灣的大銀幕上與大家見面。

  • 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9 13:00:21
    有 24 人按讚

    【《#同學麥娜絲》:你也是 #黃信堯 鏡頭下的苦命人?】

    曾以《#大佛普拉斯》拿下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黃信堯,推出新作《同學麥娜絲》,在今年的金馬獎中共入圍9項。

    同樣是描述鄉下小人物的故事,在《大佛普拉斯》裡鮮活親切的「旁白」也被沿用了下來。然而,延續同種風格,對創作者而言也存在莫大的考驗。

    導演黃信堯的兩部作品裡,風格標籤都是 #台灣鄉土、#黑色幽默寫實風,本文比較了兩部電影的異同與段落,不禁問道──這種道地台灣的創作能量未來會怎樣細水流長?https://bit.ly/3pOJtjN

    #延伸閱讀
    《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專訪:我的作品真是關於「底層生活」嗎?👉http://bit.ly/2zF3hzD
    左小祖咒:翻唱心裏的台灣,以及,藝術是怎麼瞎折騰出來的👉https://bit.ly/2HDVirq

    😽一人限定、多人團購,暢閱不受限!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金馬獎 #台灣故事

  • 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7 23:23:58
    有 3 人按讚

    剪輯師甚至說,「因為他們演得太好,攝影、音樂又都不錯,我就讓鏡頭長一點,捨不得剪。」
    #同學麥娜絲

    ★ 全新改版新聞App iOS → goo.gl/bWvmsn
    ★ 全新改版新聞App Android → goo.gl/2Ctu8A

  • 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02 20:15:11

    現居住於法國巴黎的黃邦銓,以《回程列車》、《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備受矚目,屢獲大獎,尤其是後者奪得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並入圍本年度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回程列車》係從一秒一格的底片放映開始,黃邦銓佐以法語旁白,講述「他」與「我」的雙線故事,並使底片加速,趨近於一秒24格,最終為一秒24格、望海的動態錄影。「我」的敘事,是黃邦銓帶250捲底片、總共4公斤,從巴黎搭火車,一路跨越歐洲、西伯利亞、亞洲,直抵中國廈門,途中所見所想。而「他」的支線則是細部放大一張黃邦銓爺爺站在軌道旁的舊照片,並交代了爺爺從中國逃離至臺灣的回憶。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則是在充滿速度感的火車上,於臺灣南部,拍攝路邊的住家,總共200多戶,黃邦銓洗出照片,隔年前往其中的35戶人家訪問,而後挑出5戶做成影片。最後影片收尾於蟬叫聲轟然、迷人如星空降臨的3D場景,慢慢由負片轉成正片,而後復原為現實中的山間小屋,一如回憶的定格。有趣的是,《回程列車》也有從黑白靜態影像,轉回彩色動態影像的概念。兩部影片的結構同樣從白天到晚上,又回到日出。喜歡跟著太陽拍攝的黃邦銓經由觀眾的提醒發現,這暗合於西洋美術、藝術史的變動,亦即對光的追尋。

    黃邦銓直言,訪談完全沒有進行任何排演,影片也是按著時序剪接。黃邦銓坦蕩蕩地敘述,《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就是田調,而田調的過程本身就是作品,無須造假或偽裝。

    自認備受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影響的黃邦銓強調,最真實的,最美,也最有力量。他認為希望觀眾入戲是荒謬的。是以,他的兩部作品都採取畫外音的形式,以自身說明的方法,讓電影行進。他想要竭盡所能地誠實,尊重電影藝術。

    在訪談過程到側拍階段,黃邦銓也都溫和的、但堅持住不做作的態度,包含言談,皆有自覺地對抗制式。他亦無意圖放大攝影與電影的神聖使命。對黃邦銓來說,這些都只是他剛好做得來、也覺得有趣的事。


    小檔案

    黃邦銓,1988年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台中科技大學、法國巴黎索邦第三大學電影系畢業,曾參與里爾「Le Fresnoy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創作培訓計畫,並受匈牙利電影大師貝拉塔爾(Béla Terr)指導。

    其作品以回憶、旅行和傳統底片三種元素構成。《回程列車》與《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兩部作品連續兩年獲得法國克萊蒙費實驗競賽首獎,並於盧卡諾、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及MoMA紀錄片雙洲等國際影展放映。

    2017年《回程列車》入選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新作《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入選2019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紀錄片雙週影展,榮獲第21屆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以及最佳短片,並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