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ghtly Numb 2020 LATE SUMMER SPECIAL PRESENT*
*“STAY FULL , STAY FOOL”*
*品牌特別企劃*
形象影本釋出!!照片請稍等!
以獨立音樂和次文化元素的體驗作為核心世界觀,Slightly Numb 的十年品牌發展一路走來至今,...
*Slightly Numb 2020 LATE SUMMER SPECIAL PRESENT*
*“STAY FULL , STAY FOOL”*
*品牌特別企劃*
形象影本釋出!!照片請稍等!
以獨立音樂和次文化元素的體驗作為核心世界觀,Slightly Numb 的十年品牌發展一路走來至今,逐漸成為獨具辨識度的風格代表,在系列設計重新回歸品牌初心的 Kurt Cobain 之後,品牌實體旗艦店也再度遷移至東區 161 巷的新址,店內組成包括 Slightly Numb、F/CE、KEEN、SCO、STILLBORN等皆與音樂有所關聯的品牌,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營運之後即將迎來正式盛大開幕,開幕同時也將發售品牌籌備多時的聯名單品,其中包含:Kappa聯名帆布鞋、鬼才攝影師新田桂一聯名相片Tee、新銳帽子品牌HYOKOU別注山形帽、mixer麋先生聖皓原創眼鏡品牌聯名、New Acoustic Camp X KEEN涼鞋以及開幕限定的手工編織項鍊,另外在疫情伏伺的情況下,也特別製作了延伸概念形象“STAY FULL , STAY FOOL”。
Slightly Numb 特製形象“STAY FULL , STAY FOOL”,找來樂團麋先生主唱—聖皓、新生代嘻哈雙人組—禁藥王與栗子、音樂活動單位一步之遙—暴龍以及品牌親選專用的女模—兔美WUSAMI等人,並依循其個人特色打造不同主題:品玩音樂、影音遊樂、健身鍛煉、餐廚飲食等面向,首度跨界找來露營道具大廠 Coleman 合作,營造“在家搭帳撒野“的形象,在外出娛樂需求減少的當下,體現出個人居家生活的遊玩可能性,從品牌概念的音樂性去體現保持玩心與亂入的場景, 嘗試將虛擬 (戶外) 與現實 (室內) 的交錯融合,將品牌季度的系列新品以混搭手法呈現出多元風範!
Slightly Numb New Flagship Store
電話:02-87710158
Add :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161巷73號
聯名與店鋪限定系列發售:9月~10月陸續推出
預計開幕日期:10月
發售資訊:
聯名系列
Slightly Numb x Kappa
KAPPA聯名鞋款 “KAPPA KOLUMNUMB”
Slightly Numb x 新田桂一
新田桂一聯名TEE “KEIICHI NUMB”
Slightly Numb x FunnyQreature
FunnyQreature聯名貝雷帽 “FUNNYQREANARCHY”
Slightly Numb x SHomie
SHomie聯名眼鏡 (by麋先生聖皓)
店鋪限定系列
STILLBORN “STILLBORNUMBABY”、“STILLBORNUMBLOGO” 店鋪限定TEE
HYOKOU “IMPALE MOUNTAIN HAT” 店鋪限定山形帽
Slightly Numb “DYING NECKLACE” 店鋪限定手工項鍊
*About Slightly Numb:*
Slightly Numb成立於2010年 受到成長時期90年代次文化蓬勃發展的薰陶 迷戀著曾經存在於各個時空次文化的美好人事物 以流行時裝輪廓結合次文化內涵為創作理念 打造出Slightly Numb的品牌觀
Slightly Numb was found in 2010, and influen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ubcultures in the 90s. We infatuate with all the beautiful people and things in the subcultures that have existed in different time-period. Based on this, we create a unique value of Slightly Numb combined with the fashions and the connotations of subcultures. Peace, Love, Empathy.
Slightly Numb
Tel : +886+2-8771-0158
Mail : [email protected]
Add :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161巷73號
Copyright© Slightly Numb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slightly_numb present
Special thx for
@useless.errik
@wusami @uwoahgnehs @asiaboybitch @asiaboy_lizi_official @lizii_wu @trex_c @andyz1210
還有全體工作人員!
#slightlynumb #kappa #stillborn #Sco #keen #funnyqreature #stayfullStayfool #新田桂一 #SHomie
台北長照a單位名單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幼兒接連受暴,處理制度漏洞百出;週全的處理機制,才能遏止暴力再犯!」
今年 1 月,我接到了多位台北某公立幼兒園家長的陳情,園內的老師疑似有不當對待的情形,因此我便建議家長們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正式通報,並聯繫台北市議員 林亮君 、呱吉 邱威傑 辦公室,協助緊盯北市教育局是否落實幼兒園疑似不當對待案件的調查程序。
然而,我們卻看到許多調查程序上的問題,而且,這樣漏洞百出的處理制度其實已存在許久,今天上午,我便與 人本教育基金會、林亮君議員、邱威傑議員、陳情家長等,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必須儘速周全相關機制,才能遏止未來更多這樣的憾事發生!
🔴 調查小組獨立性不足,園方竟然能夠球員兼裁判?
雖然教育局在接獲通報後的確啟動了調查程序,並組成調查小組,但是,在調查過程中,卻並非由調查小組全權進行調查,甚至還讓該幼兒園參與調查事務,不免令人有球員兼裁判的質疑!
例如,將訪談地點設在事發園所,或是園方以具名方式要求家長回覆訪談意願調查表,使得目睹事件發生兒童的家長,因為畏懼遭到事後報復,不敢出面參與訪談,而在訪談進行的當下,甚至有老師、校方擔任工作人員,就坐在旁聽席聽家長們陳述。
其實,我去年在質詢時已要求教育部,應訂定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的處理流程與程序,教育部也確實在今年公告相關的注意事項,不過,該規範雖有明定調查過程的流程,例如:應組成調查小組、小組成員應為具有相關專業知能之專家學者,但從此次案件調查過程中的種種疏漏,恐怕仍有不足。
針對調查小組的問題,我會持續爭取,要求未來在處理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的調查時,應比照《性別平等教育法》,由理應作為第三方公正單位的調查小組全權進行調查程序!
🔴 調查小組遴選機制不明,調查委員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能嗎?
此次的調查小組遴選了 5 位外部委員,但我們並不清楚這些調查委員的遴選機制為何?我們想問,教育局是否有明列專家名單進行遴選?若有名單,這些名單內的專家是否都有足夠專業知能足以讓當事兒童、其他目睹事件發生的兒童,能夠安心陳述呢?
其實,台灣目前在兒童表意權的實踐上仍有待加強,尤其在涉及兒童權益的調查程序上,更為明顯!我們希望教育部能夠更重視兒童表意權,在涉及兒童權益的程序時,也應該要讓孩子有充分表示意見的權利,並且應該有相對應的機制,協助兒童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
因此,我們呼籲教育部,有義務確保全數調查委員都具備與幼兒心理知能,或其他可協助幼兒表達意見的專業知能,並且,也應該比照《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人員培訓及調查專業人才庫建置要點》,來建置調查的專業人才庫!
🔴 調查報告不提供給家長,讓家長申覆無門?
在此案調查完畢後,社會局認定 A 家長所在班級的 2 位老師,確有管教方式不妥、有不當情緒,但僅以行政指導輔導即可;B 家長所在班級的老師,則因證據不足,認定無不當對待情形。
然而,對於這樣的結果,家長就只拿到一張說明案件結果的公文。老師有哪些行為,經過調查後屬實?老師有那些管教方式不妥?不當情緒又是發生什麼事?這些家長通通都不知道,想和教育局索取調查報告,卻被以「有個資疑慮」,而拒絕提供,對於調查結果和局的認定,也沒有申復管道可以救濟。
在今年 5 月公告的《處理教保服務機構疑似不當對待幼兒案件注意事項》中,雖然規範「須將調查結果通知相關幼兒的家長」,但是,只提供調查結果,難以讓家長得知認定不當對待案件成立與否的原因、調查委員審酌證據採納的理由等,恐怕將導致調查報告難以讓受害家長信服。
因此,我們要求教育部針對教保不當管教案件,應持續修正相關幼照法、教保人員服務條例及相關注意事項,並比照《性平法》調查程序,調查會議必須以正式書面通知,並且明定調查結果必須以書面附調查報告予申訴人,並提供申覆管道。
🔴 調查過程進行中,園方製造家長對立?
園方在家長反映後,不僅沒有依法進行通報、組成調查小組,反而還召集幼兒園志工團的志工家長,表示「最近和某些家長誤會,需要正向相挺一下學校」,造成相信園方的家長群起攻擊陳情家長。這個情形其實並不少見,我們在多起幼兒園不當對待案件的處理過程中,都常常會看到園方使用類似的分化手法,給予陳情家長莫大的壓力。
若比對《性別平等教育法》,該法規範校方應有保密義務,且規定校方於組成性平委員會調查的期間,只能視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等事件處理完成後,也要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後,才能就事件有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如此一來,才能遏止園方於調查程序進行中給予陳情家長壓力。
對此,我們也要求教育部應修正相關法律及相關辦法,比照《性別平等教育法》,完善機構於調查小組在調查程序中的保密義務!
在去年3月底時,我們已提出《幼照法》修正,不過,後續我們也會針對前面提及的程序面問題,繼續提出《幼照法》、《兒少權法》的修正!
此外,教育部目前也正在擬具相關條文修正草案,對此,我們仍要再次呼籲,希望教育部能按照規畫期程,盡快將法案送至立法院;也要強烈呼籲衛環委員會與教文委員會,儘速排審相關法案,才能讓我們透過修法,將以上種種問題,從根本改善!
台北長照a單位名單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北社區感染破口危機 大量確診列入明天 將發警示簡訊】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57例,境外1例,新增15例死亡。
■臺北市29例躍居第一、新北15例、新竹縣4例、桃園3例、基隆3例、台中2例、新竹市1例。
■22例為居家檢疫時驗出(新北4例,台北13例),35例為社區驗到案例(新北11例,台北16例)。
■5/11-6/30累積個案13605人,解隔離10347人,佔76.1%。
■北市大型篩檢發現約50名個案,這些不包含在今天個案,今天還在採檢中,且周邊還有很多店家,之前都沒有匡列篩檢,還要再篩檢。
■中央與北市設前進指揮所,7/2晚間8點將發布警示簡訊提醒篩檢,7/2下午五點前完成確診者疫調,7/3完成密切接觸者隔離,安排採檢。並持續匡列風險區域人員。
■請環南市場相關活動人員暫時勿移動,在家等候聯繫、疫調匡列與採檢安排。
■陳時中部長語重心長不斷提醒疫調匡列篩檢重要性,目前量能可以大量PCR篩檢,一定要儘速做好疫調隔離,把這波(之前放任太久)的疫情控制好。
■相對台北防疫荒腔走板,屏東Delta案例未再擴大,枋寮醫院相關316人無陽性,環境採檢均為陰性,接觸者匡列490人,除14816以外目前無陽性。
■屏東社區採檢累積10689件,目前檢驗完成都是陰性,應該是比較樂觀的情形。
Q&A:
■環南市場依照農委會安排,進行停業後物資供應調配。晚上8點才會發簡訊還在統計中。
■「快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成立聯合指揮所(補充:#只靠台北已經不行),事情發生了就趕快處理,依照現在技術與量能都有提升,我們主張用PCR大規模的把處理完。
■Novavax疫苗都在談判中。
■雙北市場一而再再而三爆發感染,前段時間北農、現在環南,都會大規模擴大採檢。部長認為,採檢站地區地點一定要近,要方便採檢,把可能感染的人都找出來。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面對問題,「處理場所」跟「處理人員」是兩件事情,場所清消就沒問題,但人員一定要匡列到。不要分你我因為病毒沒有在分這個。
■今天死亡個案中,一案為外籍看護,本來確診後住院治療已經改善,出院後再去防疫旅館隔離,不幸死於彰化火警。另一案50多歲男性,為愛爾蘭男子跑步路倒死亡,死後PCR陽性,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死亡原因是否和武漢肺炎有關還要釐清。
■今天開始擴大入境採檢,會依照今天狀況(週五入境最多)再來調整動線。
■第七類施打疫苗人員中,捷運等工作人員也會列入。
■7/12各行業別能不能開放要看疫情狀況,像今天台北的事情要先處理,不然開了也沒有人敢去。開放後重點也會包含「確診了怎麼辦」的做法。
■中央防疫醫師協助各縣市疫調,但主體還是各衛生局,外傳耳鼻喉科診所確診事件,「戴口罩就不用匡列」一事並不確實,例如就診的599名個案,交給台北市衛生局進行匡列,要經過電訪詢問後才決定匡列名單。
■中央從6/5就要求雙北市場進行採檢,但在速度與管理上「#稍嫌有一點慢」(補充:雙北是超級無敵慢吧),所以現在才加速進行推動,目前再講什麼也無助目前疫情控制,只能大家合作趕快控制下來。
■這次環南市場還是派出 #王必勝擔任前進指揮官,直接進駐聯合指揮中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指揮以中央為主,但指揮官希望大家是以合作討論的態度來進行,有歧見都能提上來。
■今早環南PCR陽性個案中,Ct值>30傳染力較低的12位,但Ct值<20傳染力很高的16位,強弱都有(補充:也就是染疫時間拖得很長,每個人感染時間都不同,市場有病毒已經很久,不知道都傳了幾層了)。
■台大醫院每個單位都有一間負壓隔離病室,對於疫情期間其實是不理想的,疫情期間盡量集中收治,但疫情擴大時這種病房也會被拿出來使用,感覺上是混住但其實是負壓病房。台大醫院在疫情後,硬體可能還要再做檢討。
■本來要準備公布餐飲解封指引,但現在時機不對,要先控制疫情。
■COVAX最近聯繫都沒什麼積極回應,Novavax除了在COVAX平台預約以外也和原廠洽詢中。另外藍營縣市想買疫苗的,都在要求補件中(也就是沒有一個縣市文件是齊的)。
台北長照a單位名單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北市再爆特權疫苗!
飯店曾爆違規混住,現又驚傳特權接種疫苗。
-
即便新北市近幾日的確診數已降到兩位數,但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來勢洶洶,大家仍然不能鬆懈,除了民眾自身仍應做好防疫,各級政府單位也都應該善盡自身防疫工作之責。
-
但雙和醫院特權疫苗疑雲仍未解,新北市就又爆發旅館特權疫苗事件。
-
#淡水旅館爆防疫旅館與一般旅館混住事件
-
在諾富特飯店爆發群聚感染時,新北市長侯友宜曾多次強調,新北市防疫旅館從無「混居」情形。但據媒體報導,新北市淡水區的蘊泉庄飯店,被檢舉早在去年(2020)9月就將供回國居家檢疫者隔離14天使用之B棟廳舍、用來接待一般客,導致「混居」狀況。投訴人指稱,其實早在去年(2020)3月,新北市府就核准蘊泉庄飯店B棟收檢疫旅客,A棟收一般客,雖然符合中央法規,但市府早就知情蘊泉庄混居,卻對外稱「從無混居」。
-
全案被踢爆後,新北市觀光局於6/17裁罰50萬並取消防疫旅館資格,另涉及刑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及詐欺罪罪嫌部分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
#飯店董座家人及關係企業員工也在疫苗接種名單中
-
但不只是混居可能造成的防疫破口問題,蘊泉庄飯店這兩天又被爆出特權施打疫苗。包括董事長父親、家人及家人經營之地產公司員工,皆被納入防疫旅館第一線施打疫苗的工作人員名冊中,大走特權疫苗後門。
-
事實上,在今年5月份該飯店加入防疫旅館後,依規定飯店在人力網站上公開的員工數共50人,這50人確實可以造冊打到疫苗,但6月2、3日兩天施打疫苗時,卻報名了60多人,隨後還有追加一批20多人。內部員工不滿地說,竟然飯店負責人親屬所經營的地產公司多名員工,非屬飯店第一線工作人員也在施打名單中,從主管到一般職員甚至是司機都在施打名單上。
-
依中央現行規定,防疫旅宿第一線人員屬第三類施打對象,相關施打指引與表格填寫規定皆由中央制定,表格傳給地方政府後,再轉交由館方來造冊,基於個資保護原則,內容不用寫上姓名,而是檢具身分證ID、出生年月日與工作內容即可,到了現場就算不出示工作證,照樣可以打疫苗,只要核對資料無誤即可,卻也造成了實際造冊上的疏漏與缺失,有心人士真的要「鑽後門」,編造虛假旅宿相關身分打疫苗,其實輕而易舉,等於也為這些有心人大開特權疫苗後門。
-
針對這此特權疫苗事件,新北市觀旅局表示將建置三道審核機制,包括:
第一,業者提報名冊時,必須了解是實際從事第一線高接觸風險的工作人員,才能填報並簽下切結書;
第二,需附上被提報者的勞保投保紀錄來核對身分;
第三,觀旅局也會派員現場實地抽查,比對提報名冊人員的工作內容。
-
#新北特權疫苗連環爆市府應徹查到底
-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日前即曾召開記者會,針對雙和醫院特權疫苗事件要求市府徹查並給予社會交代。但在雙和醫院爭議事件未有清查報告前,新北市就又爆發特權疫苗事件,更凸顯市府在防疫措施上的失責。
-
1️⃣ 我們要問,針對雙和醫院的特權疫苗事件,市府的態度是要大家不要在這種事計較,飯店爆發特權疫苗事件卻是火速針對該防疫旅館相關及不相關人士打疫苗進行調查,並將資料送到觀光局核對名冊,強調有不法一定嚴辦。一樣是新北市轄內所分配到的疫苗出現特權事件卻可以「雙標」,難道不是應該都移送檢調調查嗎?曾有媒體披露,雙和醫院所安排的 VIP,不乏雙北市議員、地方的前首長、有捐獻的企業家與電視台高層,這當中難道有不能見光的人物施打嗎?
-
2️⃣ 儘管市府因應這樣的疏漏,要建立三道審核機制,包含簽署切結書、比對勞保投保紀錄和派員抽查,雖然說「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但是,這些措施並沒有明顯的技術問題,卻直到事件爆發後才要開始建置,而非在疫苗施打政策推動之初就先規劃好,新北市府不僅沒有超前部署,甚至於混住事實早在去年就發生,但市府卻在事實發生後9個月才祭出裁罰,反應顯然慢了很多拍,更是大大增加了防疫風險。
-
新北市特權疫苗事件層出不窮,這是市府在防疫上的層層疏漏,新北市府難辭其咎。因為這不只傷害到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也讓第一線辛苦處理防疫工作的公部門同仁備受質疑。
-
我們認為,除了應確保日後的妥善造冊、完善施打流程,時代力量新北黨部針對特權疫苗一貫的立場,就是比照台北好心肝等特權施打事件,交付檢調單位調查。另外,新北市政府作為疫苗配送的權責單位,應該責無旁貸,市府政風單位亦應立案調查,主動向社會大眾交代這幾次特權疫苗發生的原因與過程,釐清相關責任,該重罰就重罰,以避免特權疫苗事件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