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北醫院牙科掛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醫院牙科掛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醫院牙科掛號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03的網紅蕭凱莉實驗室 HK Lab - 旅行/運動/健身/旅館 大小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是一段關於牙齒🦷的故事,保護牙齒,從小開始。 跟我比較常相處的人,大概都知道我除了非常常刷鞋,就是刷牙齒🦷 照顧脆弱的它們 對,我牙齒不好太多蛀牙。小時候不在意,結果爛一口牙。長大才後悔 小時候都去一般牙醫診所看牙齒。但我的第一顆植牙,就是當時根管治療斷了一個針頭在裡面.....當時的牙醫....
台北醫院牙科掛號 在 蕭凱莉實驗室 HK Lab - 旅行/運動/健身/旅館 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段關於牙齒🦷的故事,保護牙齒,從小開始。
跟我比較常相處的人,大概都知道我除了非常常刷鞋,就是刷牙齒🦷 照顧脆弱的它們
對,我牙齒不好太多蛀牙。小時候不在意,結果爛一口牙。長大才後悔
小時候都去一般牙醫診所看牙齒。但我的第一顆植牙,就是當時根管治療斷了一個針頭在裡面.....當時的牙醫.....已不可考究。我為什麼會發現,因為十幾年過後,那顆牙開始發炎牙根牙齒崩掉,照了X光才發現
凡是有根管治療的牙齒,請用生命去愛護它加蓋保護它
健保都花在看牙上了
最近,牙齦長了小水泡。本來又想回去一般牙醫診所看。但我看過牙周的相關資料後,覺得這事可大可小,萬一真有什麼問題,被診所延誤或誤診,得花更多錢救回
所以我就取消了改掛馬偕醫院
如果什麼都不懂,最簡單的就是根據醫生專長或者該科主治醫師。馬偕系統開放了即使預約額滿,初診的人還是可以掛號。
因為以前經驗,其實我是想找資深一點的醫生。結果剛好隔天有個女醫生專長又是牙周。立刻掛下去。只是照片看起來醫生很年輕😂
下午溜去馬偕,牙科診間擠滿了人
進去後,這醫生果然年輕。靠你了🙏
簡單告訴她我牙齦的狀況,就被叫去照單顆與全口X光。然後就出診間等待
旁邊坐了一個阿嬤。阿嬤問我那個叫號的螢幕該怎麼看?
不誇張,兩個螢幕秘密麻麻,跟看股票沒兩樣😆 我問阿嬤怎麼這麼厲害,還看得到那麼小字。阿嬤笑說她開過白內障。阿嬤問很仔細,螢幕第一排是醫生的名字嗎?診間怎麼看?怎麼知道現在幾號?問我進去後該左轉還是右轉?
好險我剛剛進去過可以指點一下阿嬤
A thousand years later
廣播蕭XX請進診間
進去後孫醫生直接宣判死刑「你這顆就是要拔掉。」那個宣判的眼神太自信了😅 她整個氣勢很強
牙根一根消失了,後面那顆還有另一顆最好掛根管治療組去檢查一下
然後助理給了我幾個醫生的看診日期,叫我可以掛
然後,天真如我,到繳費台請阿姨幫我順便掛號
阿姨敲敲鍵盤說
「我們牙科很熱門啦!掛不到,你早上九點和下午兩點自己去現場加掛」
我就這麼結束了我初診直通天庭的經驗🥺
回不去孫醫生,也去掛不了新醫生😅
現場加掛這件事,在我今天等報到排隊時,前兩位就是想加掛,卻被「非急迫性」的理由給推掉了.....
.
上網查了孫醫生
國外唸書
那個氣勢感覺不是台灣學校培養得出來的,然後人透露一種洋氣息
Anyway
她好像真的蠻強的
專長是牙周與植牙相關
推薦給需要的人。但希望你們都別需要😂
台北馬偕 孫千婷
#現在初診單要填一週運動幾天一次多久
可惜運動也保不了我的牙齒健康😂
台北醫院牙科掛號 在 王巍穆牙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嗨,大家好,我老穆
大家好奇老穆的一天在做什麼嗎?
來來來,我們一起體驗一下牙醫師的日常!
這次禮拜三剛好有一場All on 4手術。已和醫院預約了一整天的手術台。
8:00,先到醫院準備All on 4的手術前置作業。因為習慣自己準備手術器具,因此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也順便再複習一次治療計畫。
8:30,戴上全套手術衣、三層口罩,進開刀房開始為患者進行All on 4手術。在夏天可是還沒開始開刀,助理就會說:「醫生,需要擦汗嗎?」的熱。→https://bit.ly/3a1chzK
15:00,手術順利完成,整整站了6.5小時的腦力激盪,老穆只想好好坐一下,喝個水、吃個兩口便當。
什麼?你說老穆我中間會走出來休息?NONONO,所謂手術房就是要手術結束才能出來!什麼時候手術完成才能放人,助理跟醫師都是。手術時,老穆的手跟眼睛都飛快動著,背負患者的生命與期待,專注到根本無法去計較時間的流逝。
16:00,在醫院整理資裡,邊撰寫今天的case病例,邊聯絡牙技所後續是否需要調整。
17:00,到家梳洗+看看家裡的貓。(我有貓,你有故事嗎?)
18:00,和孩子們聊天、遊戲。
21:00,前往台北市牙科植體學辦的演講。
22:00,準備開始聽演講。邊做筆記邊學習,聽不同位醫師說出自己的發現或案例分享,屢屢有不同的收穫。→https://bit.ly/2KejK3T
12:00,演講結束。
01:00,到家後,先將筆記做好做好滿,然後盥洗。
02:00,上床睡覺。
隔天8點,再次起床。
------------------------------------------------
這是老穆的星期三的日常,其他天則有可能忙準備演講講稿、參加凌晨才開的國際線上講座或課程,或是當天有無數的現場掛號(眼神死)。
大家有什麼不得不晚睡的情形嗎?
和老穆說說,讓老穆安慰安慰。
#每天都期待休假那天好好睡覺
#或是繼續上課
台北醫院牙科掛號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北 / 大稻埕仁安醫院
日治時期延平北路為聯繫台北城至淡水的南北幹道,
仁安醫院則是當時大稻埕重要的醫院之一。
創辦人柯謙諒醫師生於明治29年(1896年),
大正6年(1917年)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
畢業後曾短暫任職於馬偕醫院,隨後於台北松山開業,
之後向位於安西街、涼州街口的「葉內科」租屋開業,
隨著醫院業務蒸蒸日上空間不敷使用,且面臨葉醫師即將退休,
柯醫師買下醫院設備,於太平町五丁目的現址籌建仁安醫院。
看診的項目眾多,從小兒科、牙科、婦產科、耳科至花柳性病均治,
並多次處理難產病例最富盛名。
.
柯醫師多名子女從醫,仁安醫院由三子柯賢忠醫師繼承,
柯賢忠醫師過世前,希望讓這所老醫院能成為更有意義的場域,
將這座凝聚柯家三代記憶的老房子捐贈給台北市政府,
仁安醫院亦成為台灣第一棟完整保存並捐贈的醫生館。
2008年,市府將其規劃為「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
透過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議題鼓勵市民親身參與社區營造,
培養公民意識與社區共同體意識,打造良好而健康的社區生活品質。
.
仁安醫院坐落於街角,登上對街的平樂天橋便可將其盡收眼底,
相較兩側高聳大廈鮮少裝飾,俐落簡單的線條,
醫院山牆的仿巴洛克式泥塑及洗石子、白色面磚交錯的裝飾更具時代感。
社區營造中心成立後,一樓重現醫院時期的內部陳設,
自騎樓外就可看見當年特別規劃的掛號窗口與木製招牌,
窗內親切招呼的人則從護士變成熟知醫院歷史的服務志工,
空間裡展示諸多醫療用品與看診時拍攝的老照片,
為了便於清理醫療器具特別訂製的磨石子水槽亦完整保留,
猶如小型的醫療發展史博物館。
原為居住空間的二樓,規劃為講座、展演多功能空間,
道道白牆與灰白磨石子地坪皆為原貌,
兩側木門玻璃中的「柯」字線條分割則出自柯太太巧思,
細膩地將家族姓氏融入屋中,可見屋主與老房子間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