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羽球鞋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羽球鞋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羽球鞋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羽球鞋推薦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許峰源-法羽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只是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內心的太陽一直都在 作者序 文/律師作家 許峰源 今年是我從律師轉型為作家的第十年,這本書是我在這十年內出版的第五本書。 真心感謝你在數以萬計的書中,願意將你手上的這本書翻開,我一直相信,這不是沒有意義的偶然,而是我們彼此間有著難得的、必然的緣分。 基於這...

  • 台北羽球鞋推薦 在 許峰源-法羽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21:48:33
    有 402 人按讚

    我只是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內心的太陽一直都在 作者序

    文/律師作家 許峰源

    今年是我從律師轉型為作家的第十年,這本書是我在這十年內出版的第五本書。

    真心感謝你在數以萬計的書中,願意將你手上的這本書翻開,我一直相信,這不是沒有意義的偶然,而是我們彼此間有著難得的、必然的緣分。

    基於這難得的緣分,我想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

    前幾個月,我在臉書粉絲團收到一位來自桃園啟英高中楊佳晃老師的信。

    在信中他提到,他是我多年忠實的讀者,今年他擔任高二升高三的導師,他們全班的孩子也都是我的讀者。這些孩子們準備升上高三,要衝刺一年為自己未來的大學打拼,很希望我可以錄製三十秒到一分鐘的小影片給他們鼓勵。

    這封信他寫得很長、很真誠,細細道來我每一本著作帶給他及他所教的孩子們什麼樣的啟發與影響。

    仔細讀完後,我很感動,內心浮現了一個隱微的、好的起心動念。

    我決定不錄製一小段鼓勵孩子們的影片,而是直接衝到桃園中壢啟英高中資處二戊班,給所有師生們一個大驚喜。

    佳晃老師收到我的回信後,很驚訝,在得知我不收取任何費用時,佳晃老師更愣住了好幾秒說不出話。

    我只是很平靜地跟佳晃老師說,我只是做我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記得那天台北、桃園都下著暴雷雨,雖然佳晃老師親自到高鐵站接我,我們兩個還撐著傘,但從停車場走到教室的路上,全身及鞋子都溼了。

    當我走上二樓,遠遠就聽到教室內資處二戊班的所有同學們用極為驚人的尖叫聲歡迎我,讓我感到更驚喜的是,在整個教室的黑板上畫滿了所有關於我的著作、講過的話,還有以漫畫造型呈現的我,手裡還帥氣地拿著羽球拍。

    其實,當時學校已經放學,這些孩子們全部都自願留下來,沒有搭校車離開。這意味著,講座結束後,他們就要花更多的時間輾轉公車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也許,很多人認為高中的孩子們可能聽不了多久的分享,但資處二戊班的孩子們足足一口氣聽了我分享兩個半小時,非常專注、非常安靜、非常有力量。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

    我問他們說,大家知道為什麼老師今天會願意來到我們啟英高中,來到我們資處二戊班?既沒有收取費用,對象也只有你們四十位孩子們?如果你們是我,會願意大老遠從台北專程跑這一趟嗎?

    孩子們被突然這一問,陷入沉思......

    我告訴孩子們,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個能夠超越金錢與地位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的人。

    接著我問孩子們,如果你們在回家的大馬路上,看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沒有爸爸媽媽在旁邊,自己一個人騎著小三輪車往大馬路去,眼見前面的砂石車直衝衝開過來,你們會怎麼做?會站在旁邊袖手旁觀呢?還是衝出去把小女孩抱回來呢?

    孩子們回答說,會衝出去把小女孩抱回來。

    我問孩子們,那你們可以回答我,為什麼你們會衝出去把小女孩抱回來呢?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會包紅包感謝你?還是明天報紙頭條會刊登你的善行?

    孩子們回答,不是。

    如果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出名,那又是為了什麼呢?

    孩子們又陷入了沉思....好像內心知道些什麼,卻又說不太出來......

    我告訴孩子們,答案就是,沒有為什麼......原來,沒有答案,就是答案。

    因為,我們之所以這麼做,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一顆充滿向善驅動力量的太陽。

    我們只是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當火災發生時,火場的出口,就是消防弟兄的入口。

    當消防弟兄要衝進火場前,會不會感受到恐懼的情緒?會不會有一絲想要逃避的情緒?

    會的,都會的,他們既會感受到恐懼,想到家人,也會有想要逃避的念頭,但,他們依舊超越所有負面情緒,勇敢地衝進火場救人。

    因為他們知道,危險的火場裡面有人需要他們去救,如果他們猶豫了、逃避了,裡面的人就會死,而接受過多年專業訓練的自己,無法見死不救。

    當消防隊員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將火場的人們救出來,記者訪問他們時,他們往往只是簡單地回答:「沒什麼,這只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消防隊員超越自我的大勇氣,來自他們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我問孩子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陳樹菊阿嬤可以做出如此不平凡的慷慨?是因為可以賣更多菜、賺更多錢嗎?還是因為可以出名?

    我相信都不是的,我相信如果讓沒有唸過什麼書的陳樹菊阿嬤回答,她可能只會簡單、靦腆地回答:「我沒那麼了不起,這只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

    陳樹菊阿嬤超越自我的大慈悲力,來自她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都有著一顆充滿向善力量的太陽,無論金錢、地位、學歷或能力,你我都有的,一直都在的。

    內心的太陽會提示我們、暗示我們、驅動我們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無數讀者們的回饋告訴我,我的生命故事深深感動了他們,讓他們產生深刻的共鳴與影響。

    其實,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只是從成長歷程經歷的生命責任中,我沒有選擇逃避,雖然承受著超越常人的壓力、恐懼情緒,我依舊承擔並履行了一個又一個生命責任,走到今天的我。

    我的成長、成就、蛻變與轉化,甚至是我內心所有的力量根源,就是我一直專注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情。

    一天天的累積、一年年的堆疊,我完成了數百場的演講、寫了數十萬字的文章,我一直走在自我命定的人生正途上,這讓我內心的太陽逐漸顯露,縱使負面情緒的烏雲遮蔽,但我從不失去盼望,因為我知道太陽一直都在,再大的逆境、低潮與挑戰,都是一時的,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好的,因為太陽一直都在。

    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自己是一個成熟的人嗎?你們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是一個好手好腳,會跑會跳,會講會吵的人就是一個成熟的人嗎?

    還是一個自己會穿衣服、吃飯、洗澡、逛街的人就是一個成熟的人嗎?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一個願意在自己肩膀上承擔超越自我的責任的人,是一個能夠勇敢去做內心深處覺得應該做的事的人。

    就像你們的父母親,也許只是平凡的水果攤販、水泥工或清潔工,但只要他們用了自己大半的珍貴生命去養育你們,他們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擔、履行命中註定的責任,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把你們扶養長大,在我認為,他們就是一個成熟的人,就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我告訴孩子們,今天你們願意好好坐在下面聽我分享,把我說的話聽進心裡,並對你們的生命產生正向的影響,哪怕只有一句話,這代表我們彼此有著很難得的好緣分,代表著從今天起,我們彼此的生命有著某種程度的正向連結。

    這就是我今天願意出現在這裡的原因,我只是做了我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當一個人能夠持續專注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他內心的太陽會逐漸顯露,他內心本質的良善潛能會逐漸綻放光芒,他將能夠承擔超越自我的生命責任,利益無數人而活著,並擁有超越時間及空間的正向影響力量。

    我告訴孩子們,現在的我們只要將自己的生命視角做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向,從自私自利轉向感恩的生命視角去看待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的內心自然會湧現一股想要回報父母與老師們的責任心。當年高中的我,就是從這樣感恩的生命視角,找到了為何而戰的理由,也讓我順利考上台大法律系。

    內心向善的驅動力量,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我有,你們也都有的,因為這是我們身而為人的本質,只要我們活著的一天,就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太陽一直都在。

    絕大多數的人之所以無法擁有那直覺的、向善的驅動力量,只是因為一時被自私自利的負面情緒給遮蔽了,然而無論烏雲再深厚,太陽一直都在的。只要我們專注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我們會有撥雲見日的感受,當我們內心的太陽逐漸顯露時,我們的生命就會朝光明的人生正途前進與轉化。

    講座結束後,隔了一個多星期後,我收到了一個讓我感動到眼眶泛紅的小禮物。我收到了啟英高中資處二戊班全班所有孩子們分別寫給我的感謝卡片,每張卡片不是隨便、敷衍的一兩句感謝話,而是寫滿滿的,每個孩子都將自己內心深處的體悟回饋給我。

    孩子們感謝我讓他們明白,人的一輩子就是應該履行每一個命中註定的責任,就是應該勇敢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縱使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看得起自己的人,因為無愧。

    這本書裡面的幾十個小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是獨立的,是我這幾年一個又一個的生命經驗與體悟。每一篇故事背後的中心思想,都是直接或間接聚焦在如何專注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以及當我們持續履行後,將會帶給我們的生命力量。

    感謝現在翻閱著這本書的你,更感謝你花了幾分鐘把這篇序文的小故事讀完。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歡迎你把它帶回家。如果沒興趣,也沒關係的,我還是真誠地感謝你願意好好讀完這篇序文的故事。

    我很珍惜生命中一個又一個像這樣小小的、難得的好緣分。

    我的每一天只專注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每一個有緣與我相遇的人們的心中,留下一顆小小的慈悲力量的種子。

    我只是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律師作家許峰源 系列作品:
    <內心的太陽一直都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310

    <做一個簡單的好人>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5171

    <被支持的力量>
    <商業周刊1435期專文推薦介紹>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5202

    <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6232

    <年輕,不打安全牌>
    <新聞局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7384

    如果你想要團購老師的親筆簽名書,只要合計超過10本,就有團購75折、免運費的優惠,然後老師會親自去出版社幫大家在每一本書上簽名,歡迎私訊給老師,老師會請出版社VIP專屬窗口與你聯繫。

  • 台北羽球鞋推薦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27 21:45:00
    有 757 人按讚


    今天發現華山地方場館已經都排隊到爆炸,所以我決定先轉台聊一下空總這塊大家不是太熟的場域。
     
    如同日前我文章( https://ppt.cc/fO6FLx )內容所提到的,位於仁愛路與建國南路口的舊空軍總部在文化部 鄭麗君 部長的努力之下,聯手經濟部與科技部共同向行政院提出空總「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第二期整體發展計畫,目前已規劃到2027年,一反過去各種文化創意園區都是先有硬體再BOT的現況,從2018年第一期計畫開始,便建置「#以軟體帶動硬體」的思維,並陸續與法國104藝文中心、荷蘭Waag Society藝術與科技中心、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等國際公私部門機構建構合作模式。近來更與法國龐畢度中心的「聲響與音樂研究中心」(IRCAM)簽署合作意向書,明年將在空總建立亞洲第一個 #聲響實驗室。持續深化和世界各地重要藝文機構的合作,讓空總能充分整合「藝術」、「科技」、「社會」三大面向能量,成為台灣各種創新發展的重要基地。
     
    在場域的特殊性架構下,2019 臺灣文博會 策展團隊 衍序規劃設計 - BIAS Architects 策展人 劉真蓉 找來近年我個人認為野生藝術策展能量最強的策展人 #黃偉倫 Frank Huang 擔任空總展區的策展人,實在是非常適合的人選。Frank 雖畢業於政大會計系,研究所也是個跟設計藝術乍看之下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MBA,但他對創意產業的經營策略頗有興趣,成立策展單位與媒體網站「 草字頭Double-Grass」後,從「#空場藝術聚落」出發,在2015年位於外雙溪半山腰的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所 策劃了「少少醒╳少少睡」一砲而紅,其後在大安森林公園與樹火紙博物館合作的「「睡眠林床實驗」、他自己一手催生全台灣最生猛的藝術書市「 草率季 Taipei Art Book Fair 」等,都讓人窺見 Frank 身上那份光彩奪目的藝術氣質。
     
    以北部來說,在外雙溪比較常見的釣蝦場忽然在一個古蹟裡的羽球場出現,乍聽這個創意或許會感到十分突兀,甚至會讓人覺得「你是認真的嗎?」,但聽了 Frank 的策展脈絡,又不禁讓人頻頻點頭稱是。
     
    原來這裡早期曾經是灌溉系統「大灣」的部份區塊與灌溉支線,隨著都市化發展,這片曾經灌養台北人糧⻝的東區大水池便逐漸陸化。 Frank 希望看展的眾人重新回憶起台灣其實是一個海島,海水與淡水鹹淡混合的交界物種最豐富的概念,以「混水」這個思維去翻轉及探究這片土地上的歷史。 混水釣蝦場∈文化大學堂∈2019年臺灣文博會 Culture On the Move 文化動動動 將原本的空總內的羽球館, #翻轉成兼具講座與演出舞台的開放式場域,同步展開多元活動與展覽,Frank 將整個空間擘劃成固態、液態、氣態三個面向,固態為設計師作品、液態為主題展桌區、氣態則是釣蝦活動與講座表演。
     
    固態設計師作品展區很有意思,由荷蘭、法國設計師展出取材自然界生物製成的產品。如Studio Nienke Hoovliet 帶來的 #魚皮椅、 Studio Billie Van Katwijk 帶來的 #牛肚包、Studio Marlene Huissoud 帶來的 #蜂蠟蠶繭櫃,都是從自然生態當中取材藉由設計轉化成為產品的有趣作品,當然對萬物皆可補的華人文化來說,把這些食材或是藥材做成產品是一番有趣,但這些歐洲設計師對於我們什麼魚皮內臟都吃的亞洲飲食文化,當然也是嘖嘖稱奇,當中產生的異國文化的「混水」交流也是頗教人玩味。
     
    我個人非常喜歡蜂蠟蠶繭櫃。把一些生物性材料利用某種膠材封存不是什麼新手法,#但台灣設計系熱愛用環氧樹脂封存生物體,歐洲設計為環保卻選擇蜂蠟來封存,真的是非常高明的創意!此外 Studio Mauri Montalti 的真菌材質也讓我驚豔!聽 Frank 說,設計師原本是要培養真菌吃掉塑膠椅,#但卻意外培養出用真菌製作出軟硬兩種不同材質,有接近軟皮革觸感的蕈傘材質,也有類似塑料的硬態材質卻輕盈到不行!後來還被NASA採用製作成太空人的鞋子,因為真菌可以無氧繁殖,在外太空也能好好地長出他們要的產品。而真菌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我們平常吃的香菇就是一種高等真菌,他用來培養的真菌也是香菇的一種,但我不確定能不能吃就是了。(到底多愛吃!)
     
    Frank 提到,他刻意將靜態展減少至30%,其他以「混水大學堂」邀請橫跨科學、社會、經濟、人類、藝術、設計等領域的從業人員,展開無邊際的當代文化對談,也邀請⺠眾實際重溫釣蝦、烤蝦活動,並參與與了解當前蝦殼幾丁質回收之生態環境議題。
     
    #其實台灣人理當重新審視藏於內心深處的海島性格,而不是頻頻放眼所謂的「中華民國大陸淪陷重災區」,Frank 在空總羽球場策劃的混水釣蝦場文化大學堂,給了我們一個對台灣未來方向最好的啟示。
     
     
     
    ——————————————————————————
    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觀看本次文博會,推薦給你設計發浪精心規劃的
    #文博會一日遊行程。
     
    1.選擇一場華山主場館的表演藝術去看
    2.看完逛對面的茶3.1415工藝館跟旁邊的台南館
    3.再依序走去台東館、桃園館、屏東館
    4.到 臺灣文博會─ 山海廟集 休息一下喝咖啡吃紅豆餅跟冰淇淋
    5.如果還有時間就去空總釣蝦

    之後再找別的時間去松菸看設計品牌、中川政七的大日本市、黃昏時段去台北機廠或是去爭艷館看talent100跟圖文作家展。
     
     
    #禮拜天可以釣蝦快去搶位置!
    #我上次15分鐘就釣到一隻哈哈哈哈
    #台灣文博會 #文化 #設計 #藝術 #表演 #釣蝦 #エビ釣り
    #culture #design #art #performance #show

  • 台北羽球鞋推薦 在 戴資穎/ Tai Tzu Y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3-23 15:29:28
    有 4,248 人按讚


    天下雜誌=>台灣首位世界球后 戴資穎是怎麼練成的?

    作者: 盧沛樺
    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拿下全英羽球公開賽冠軍,成為第一位在國際大賽中封后的台灣選手。臉書上的她,透過直播和粉絲互動;但私底下的她,其實很怕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這位世界球后,是怎樣練成的?

    倫敦時間3月12日,早已是全球女子羽球排名第一的戴資穎,拿下全英羽球公開賽冠軍,成為第一位在國際大賽中封后的台灣選手。 一週後,《天下》記者來到高雄。戴資穎的父母都穿著球衣,T恤上寫著醒目的VICTOR大字,兩人在工作地點高雄港務消防隊迎接。「你早上去國訓中心看過了?」戴父戴楠凱早就掌握記者行蹤。 兩個多小時的採訪,戴楠凱接了無數通電話。自從戴資穎屢破台灣羽壇紀錄,父親角色搖身一變成了經紀人。他說,國家地理頻道想拍攝戴資穎的成長紀錄片,讓他猶豫不決。 「電視台都說不影響練球,但戴資穎說過,攝影機光在旁邊側錄,就會影響她練球,」戴楠凱不由地蹙起眉頭。 臉書上的戴資穎,直播時會唱偶像林俊傑的歌、在杜拜大嚼糖果和網友話家常。但現實生活裡,她像是獨行俠。

    獨行的直播達人 早上10點半,國家隊的晨練已進入尾聲。只見戴資穎一個人戴著耳機收操,中午獨自埋頭吃飯。母親胡蓉說,戴資穎成名雖早,但個性喜歡平淡安靜,「她不參加喜宴,怕人家來找她拍照。」 只是她很難去選擇不成為新聞主角。去年里約奧運,無預警爆出戴資穎和羽協的矛盾。雙方互生嫌隙累積多年。戴資穎大小腳,從小穿慣由國產羽球品牌勝利為她量身打造的鞋子,但中華羽球協會和日牌優乃克(Yonex)簽約,出賽選手要穿其品牌的賽衣、賽鞋。但戴資穎為求運動表現,但戴資穎為求運動表現,多次未穿優乃克球鞋,羽協和廠商揚言要懲處。距離奧運剩不到半年。戴楠凱叫女兒專心練球,但雙方劍拔弩張,讓看似溫和的戴母打算豁出去到街頭靜坐,86歲的奶奶也急壞了,直說賣掉古厝也要為孫女奮力一搏。 全家人拚了命維護戴資穎,要替她維持一個單純、低調、能夠專心的淨土。 戴資穎從襁褓時就和父母同睡,每到週末,天還沒亮,喜歡打羽毛球的父母動身去鹽埕活動中心打球。戴資穎才一歲多,喊著她也要跟,不過因為實在太早了,最後她都睡倒在父親的大型球袋上。但每一次入夢,耳邊都是羽球在空中飛翔的咻咻聲。 有如女版卜派,戴資穎從小力大過人。念幼稚園時,全班只有她爬單槓的時候可以從頭抓到最後,連小男生也比不上。愛玩的她只穿褲子上學,一度讓老師擔心性向,建議媽媽叫戴資穎穿裙子上學,結果才一天,她回家哭喪著臉哀求,想穿回褲子,不然玩溜滑梯屁股很痛。 教練賴建誠說,因為戴資穎力氣夠大,也彌補她與世界好手身高相差十公分的劣勢。國外媒體分析戴資穎的球風,則側重她完美的反手拍,「她的假動作令人驚嘆。」

    外事警察 要女兒走上世界舞台
    鹽埕活動中心不只是戴資穎封后的起點,也凝聚著她和家人的感情。只要她沒出國,就會在週末抽空陪父母打球。在父母親球友的眼裡,戴資穎從小就乖,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
    戴資穎一步步從「台灣史上最年輕的球后」爬上「台灣史上首位世界球后」,一步一步都是父親戴楠凱,挑著泥石舖建攻頂的石階。
    從來沒有想過當球后,就像參加奧運一樣,也沒想過。打奧運是幫爸爸圓夢。
    國小三年級時決定打球,戴楠凱開始物色羽球專門學校,四年換兩所國小;不管戴資穎才小四,球齡才一年,就報名全國排名賽,第一場對上大學生,被對方慘電。國中開始出國比賽,球團希望戴資穎多報女雙、混雙,戴楠凱堅持只讓女兒專心打女單一項。台灣羽壇少有選手專屬的教練與陪練員,但戴楠凱爭取協調再三,才讓賴建誠由陪練員轉為國訓中心教練。
    2010年,戴資穎16歲,參加新加坡羽球超級賽,一路從會外賽打進總決賽。戴資穎說過,那一場以後,她的世界排名開始上升。但一開始球隊教練竟叫她別報。「她原先是候補,會外賽也排不進。我跟教練說,如果現場沒補上,費用我自己出,當作讓小孩出國玩,」戴楠凱說完,不禁為自己的遠見得意。
    戴楠凱培養女兒的哲學,與他早期在高雄港當外事警察有關。解嚴後,移民署還沒成立,外事警察負責查驗外國人證件。當時高雄港是世界第三大港,每天看著大船進港,接觸人高馬大的外國人,眼界跟著開了。他從小告誡女兒,在台灣拿第一沒什麼,一定要走到世界舞台。

    父親:比賽有輸有贏才精彩
    但戴楠凱從不曾對女兒輸球說過重話。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開福斯廂型車載全家人陪戴資穎到台北打比賽,清晨5點出發,11點到球場,太太陪女兒下車去熱身,等到自己停好車走進球場,女兒已經慘敗,全家人再開車回家,「我沿途都笑笑的,休息站開下去呷東西,都沒去提比賽。」
    直到現在,戴資穎每一場國外比賽,無論輸贏,都會收到爸爸內容大同小異的簡訊:「比賽有輸有贏才精彩,先去換衣服,確實做好收操。」
    年紀這麼小就沒寒暑假的練球,怎麼撐過來?胡蓉笑說,她從來沒抱怨,只要週末不練球就好。
    十多年來的練球生涯,唯一為去年奧運破例。戴資穎主動要求在週末加練,讓家住台北的教練賴建誠,奧運前整整半年沒回家。沒想到求好心切的結果,竟在賽前受傷。「她在電話另一頭大哭,哭得我都心疼,」胡蓉回想。
    從來對比賽輸贏感受不深刻的戴資穎,唯獨對奧運一役無法釋懷。原來爸爸曾在她面前說,希望她打奧運。
    去年底榮登世界球后,戴資穎不經意透露,「從來沒有想過當球后,就像參加奧運一樣,也沒想過。打奧運是幫爸爸圓夢。」儘管戴楠凱急忙辯白,說自己只是在親友面前開玩笑,總之乖巧的戴資穎聽進去了,因此賽前受傷才會讓她那麼沮喪。
    自從戴資穎在臉書開直播,常有高雄球迷發問,怎麼在高雄遇到她?戴資穎倒也坦率地說,自己每天練完球就回家,生活單純規律。胡蓉說,女兒最晚11點就熄燈就寢。
    職業選手都清楚自己要什麼,教練不用擔心;如果一個選手不會自我要求,這選手要打好也不太容易。

    母親:我看她練球會捨不得
    當《天下》記者問怎麼看外界起「天才少女」的封號,胡蓉才透露,女兒從小到大,她只看過她一次練球,因為看了會捨不得,「教練一直餵球,你明明知道她兩隻腳已經跑不動,我看了都好想幫她跑。後來我去學校載她,都只在樓下等她。」
    另一次是戴資穎升上甲組,在學校上體育課手腕受了重傷,無法練球。後來給醫生打了一針,才過三天,戴資穎喜孜孜地打電話跟家人講「好消息」:「我可以打長球了。」倒是爸爸在電話另一頭連忙說:「慢慢來,別急。」
    看了戴資穎六年多的賴建誠,也說戴資穎對訓練自我要求很高,「職業選手都清楚自己要什麼,教練不用擔心;如果一個選手不會自我要求,這選手要打好也不太容易。」
    先前戴資穎在臉書粉絲頁秀出結實腹肌的成果,就是她自己想減重,提高在比賽時移動的敏捷度。
    採訪完戴資穎的父母,一起去吃戴父盛情推薦的臭豆腐。戴楠凱透露,他和球友已經在計劃要去東京奧運看小戴比賽。
    就像臭豆腐,是公認的台灣平民美食,卻嚇壞了一票外國人;戴資穎一個台灣囝仔,不斷寫下台灣羽壇傳奇,如今已經是世界好手不敢小覷的頭號勁敵。^^page admin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57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