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 與 30
20歲的我追求的是CP值
30歲的我追求的是”品”質
這10年來我堅持學習,養成運動的習慣,出國旅遊、比賽增廣見聞,在生活中偶爾創造一些體驗,體驗潛水、插花、畫畫、各種手工藝、芳香療法...
為了讓自己成為更有內在的人
因為...
我也是曾經被排擠過,被嘲笑過的人.....
我的20 與 30
20歲的我追求的是CP值
30歲的我追求的是”品”質
這10年來我堅持學習,養成運動的習慣,出國旅遊、比賽增廣見聞,在生活中偶爾創造一些體驗,體驗潛水、插花、畫畫、各種手工藝、芳香療法...
為了讓自己成為更有內在的人
因為...
我也是曾經被排擠過,被嘲笑過的人...
前兩天有學生問我,讓我有感而發
她問:老師在就讀美容科的時候,會因爲長相而被同學排擠嘲笑嗎?
當然有啊,其實我小學六年級因為家裡沒有第四台,不了解一些時事,當時幾個好朋友裡面有其中一個人不喜歡我,然後變成其他人也不喜歡我,我是到了升國中才知道這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因為我小學畢業典禮時,是淋著雨哭著回家的...
到了國中時期,我的小學同學才跟我講這件事,不過現在也沒跟他們聯絡了,但我還是很難忘記自己小時候發生過的事情...(打完這段我又泛淚了😅)
上了國中,我其實對國中印象很淺,因為上課都在睡覺...(被叫起來罰站還能睡的那種)國英數物理、化學、地理...都不是我有興趣的科目,只有美術、音樂、家政課,才能激起我的精神,有興趣的上完課,以至於我成績一項都不是頂好(班上成績應該是中間的吧?有點忘了)
國中升高中是我人生轉捩點之一,那時候有國中技藝班,家人希望我讀會計(天啊...我真心崩潰...難過...)
硬著頭皮去高職的會計科上了一學期,但也因為這一學期讓我更了解自己不適合讀會計,我那時候最想去的其實是美容科(可能因為被同學排擠,覺得學了美容讓自己漂亮應該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吧?想法真是如此單純😂)
後來因為想讀美容科,但家人不贊成,最後最後是因為我的成績剛好可以上某美容科領獎學金,才獲得了去讀美容科的機會...
在學校時因為班上也是有很多女同學,只要女生在一起的時候就很難不被比較,也曾經被嘲笑過,也曾經被嫌醜過,但現在回想起來,沒有他們的嘲笑和嫌棄,可能也不會激發出我想越來越好的鬥志吧??
在高職時期,我認真的考試讀書,因為要維持領獎學金,然後可以讀我想讀的科系,所以我比較認真一點點🤏🏻
至少在高職領了一個市長獎畢業,但我不覺得可以因此拿出來說嘴,我只是普通學校的學生而已😅但是我想說的是,為了支持一個興趣,人是會改變的!
後來我想唸中南部的化妝品科系或是整體造型設計系,但又因為家人,所以留在台北讀書學習,大學的時候也是蠻荒廢學業...整天在比賽、證照課技藝科目才比較認真...😅
但我覺得,人生總是不斷的學習,你當初不好好唸,出了社會是要還的(以至於我現在還在讀高階芳療師的考試😂
能念的時候就好好學吧!
謝謝大學老師沒有因為我上課睡覺就把我當掉🙏🏻
後來出社會了,就沒被嫌棄過嗎??
怎麼可能😅
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外貌社會,我能面試進前公司,真的很謝謝當初的經理,讓我進公司接受完全不同領域的學習和成長
因為我的五官,也曾經被說像是某些動物🤪眉毛畫得不好,衣服穿的不好看....諸如此類的指教,都是成為我現在成長的養分,我開始學習打扮自己,維持形象,展現好的姿態,在工作中我也是一直在培養效率和耐心,經過了幾年的時間,才慢慢養成現在的我
人不用去討好每一個人,你們要喜歡現在的自己就好!我也還在學習怎麼更喜歡自己😉我以前對自己超級沒自信,是到現在你們這麼愛我,才讓我越來越有自信的😼😼
文章看到這裡的你,代表你也很有耐心
👍🏻
總之今天這篇是一些我成長的心路歷程,跟你們分享一下~
被排擠被嫌棄不要難過,虛心受教,吸收成為養分,努力去讓自己過得更好~
現在的我喜歡有品質,不論是生活中的儀式感,或是小小東西的品質,不一定要最貴最頂級,但是我眼裡覺得很有質感的東西,我就會很喜歡💕
最後想說
我很喜歡我的鎖骨❤️你們喜歡自己的哪裡呢?歡迎留言告訴我
我又不小心長篇大論了😅😅😅
#成長 #人生 #共勉之 #心路歷程 #心情分享 #2030
手鍊是姐姐送我的20歲禮物
30歲的這一年,我請 @ninebitecorner 幫我改尺寸,做成項鍊,還幫我把手鍊洗乾淨✌🏻一直想找時間發文感謝
終於找到時間來分享了☺️
台北美容科大學 在 凱莉給點力-主播黃凱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在已經完全離不開這兩罐小粉紅了
回阿嬤家烤肉的旅行過夜包也要帶上
-
就算烤肉到凌晨四點
洗完澡後用粉紅小安瓶急救一下
再擦綻顏霜
封存亮白能量
隔天早上起床肌膚依舊透亮
看不出來是個前晚熬夜到天亮的人
-
特地拜託在學攝影的美容科表妹幫我外拍
表妹邊拍邊感嘆瓶身超美
拍完後乾脆就把 #肌因極光白高純度酯C安瓶 跟整罐 #肌因極光白綻顏霜 都送給她
隔天回台北就收到表妹訊息說
裡面含的成份都正好是她所需要的,擦起來就像在臉上灌水,超級保濕又能舒緩曬後傷害
對每天在台南騎車的她來說非常適合
看來一不小心就又圈粉成功😆
-
點連結就可以用我的美麗大使優惠價一次買到粉紅小安瓶跟綻顏霜唷!
→ https://etu.tw/GaKOhN
#東森自然美
#烤肉到凌晨四點
#大學時期都沒這麼瘋狂
#隔天只想補眠到天長地久
台北美容科大學 在 皮膚科 黃昭瑜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網頁 : http://www.cy-skin.com
黃昭瑜 醫師 Dr. Charlene CY Ng
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林口/台北/桃園)
長庚診所皮膚美容科 主治醫師
桃園長庚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化妝品系 與長庚醫院 講師
經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 總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 住院醫師
長庚大學臨床研究所 博士進修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士
加拿大阿爾伯塔 大學過敏免疫所 研究員
美國麻省大學 白斑中心 進修
專長
白斑、色素移植、 蟹足腫與疤痕、
皮膚腫瘤外科手術
女性皮膚病及懷孕期皮膚病、
異位性皮膚炎、藥物過敏測試
醫學美容 :雷射(皮秒, 飛梭 , 亞歷山大除毛…)、 腋下狐臭及多汗症治療(Miradry 微波除汗)、 微整形 (玻尿酸注射)、回春(超音波拉提Ulthera / 肉毒注射)、皮膚美容外科、化妝品諮詢
Specialized
Vitiligo, Melanocyte grafting, Pigment disorders,
Skin cancer and Mohs surgery, Scar and keloid,
Pregnancy and women’s dermatology,
Laser therapy 、Aesthetic surgery、 Miradry (Axillary hyperhidrosis/osmidrosis) 、Cosmetic product consultation
Languages : Chinese, English, Cantonese, Malay
Current position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Linko/Taipei/Taoyuan br.)
Chang Gung Clinic (Aesthetic)
PhD Candid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al Science, Chang Gung University
台北美容科大學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8歲以下禁整形 專家:應提配套
原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tw/n67719/
年初國民黨立委王育敏爆料,13歲少女接受微晶瓷隆鼻、肉毒桿菌瘦臉,衛生福利部立刻公開宣示頒布18歲以下整形禁令,下半年實施。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黃季怡指出,18歲以下禁整形可能會卡到一部分有需要的人。如果兒少對外表問題已經很困擾,難道等到18歲,心理受創更嚴重再做?衛福部應該採納多方意見。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琬萱認為,政府必須有配套措施,應建立青少年與父母正確觀念。
黃季怡表示,隨著觀念改變兒童與青少年整形比例逐年提高,而且越來越多家長主動帶著孩子到醫院做除痣、修疤、脈衝光、玻尿酸、肉毒桿菌到割雙眼皮等整形項目。兒少整形大部分是在高中畢業升大學17、18歲時,除痣占7成以上,割雙眼皮、隆鼻等比較少。
整形須由大人陪同
兒少整形除痣最多,黃季怡說,其次是皮膚治療如修痘疤、燒燙傷、擦傷、割傷等、割或縫雙眼皮。至於隆乳,除非左右乳房發育差異很大造成困擾,都會建議懷孕哺乳之後再做,因為懷孕哺乳期乳房還有發育機會。
少數父母非常在意子女的外觀,或受韓國整形風影響要求小孩整形,如做震波溶脂或抽脂雕塑體形。小孩不介意自己的外表或不敢拒絕時,黃季怡說,她會當著父母的面,想辦法問清楚小孩的意願。她認為,所有的治療病人最重要,雖然未成年,孩子不想做沒道理勉強做。「手術對身體是傷害,要接受麻醉要恢復,除了花錢之外還會痛,能夠不做當然盡量不做」。
一些自己上門就診的青少年整形意願就很高,比較有主見,知道自己要什麼。黃季怡一定要求父母參與就診,並說清楚整形可以到什麼地步、達到什麼效果以及所需術後照顧。
整越多次越不自然
有青少年要求在臉上動刀,黃季怡會告知臉部結構相互影響,只要改善最在意的部位,臉部就會獲改善,不一定要全做。她希望青少年不要整太多,能夠少動盡量少動,而且不是病人要求怎麼做,就怎麼做。跟著流行反覆一直做,同一部位做的次數越多,柔軟度、自然度越差。
陳琬萱表示,青少年擦保養品、彩妝、貼雙眼皮不影響學業、忽略學習,都是適度的愛美表現。但如果想要做侵入性、傷害身體的隆鼻、隆乳等整形,則比較偏激。
改外在不改內在沒用
青少年希望整形,與本身的問題有關,如成績不佳、人際關係不好或個性比較退縮、容易焦慮、沒辦法展現自己又沒特長,遇到事情又不知怎麼處理,生活中諸多事情讓他沒辦法肯定自己。改變外表只是一種手段,如果沒有改變內在,問題還是存在。陳琬萱說,父母本身很重視外貌或愛批判孩子,無形中讓孩子沒自信、變成過度追求完美。孩子身心的問題,父母教養態度、觀念很重要。
陳琬萱指出,禁止18歲以下整形,可以保護小孩免受父母強迫,但還是必須有配套措施,讓青少年與父母具有更正確的觀念,包括從小學到高中安排自我肯定課程,人際關係可尋求哪些協助,培養專長興趣,把精力花在比較健康的活動等。
----------------
台灣大紀元實體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realnews.htm
台灣大紀元電子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
線上訂報:
http://order.epoch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