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歐洲學校八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歐洲學校八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歐洲學校八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歐洲學校八卦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老同學寄來的讀書感想 今天稍早接到老同學寄給我的「讀書感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韓宜博士很多年前和我一起經由教育部特殊資優輔導計劃保送上台大物理系,後來轉向財經及企業管理,當上教授,現在還和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樣,經營高品質有機茶葉的事業,她的簡介列在文章後面,讓讀者認識她。大學畢業後,大...

  • 台北歐洲學校八卦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5 04:20:42
    有 882 人按讚

    老同學寄來的讀書感想

    今天稍早接到老同學寄給我的「讀書感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韓宜博士很多年前和我一起經由教育部特殊資優輔導計劃保送上台大物理系,後來轉向財經及企業管理,當上教授,現在還和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樣,經營高品質有機茶葉的事業,她的簡介列在文章後面,讓讀者認識她。大學畢業後,大家都忙於進修、工作、家庭等,二十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機會好好聚在一起聊聊。這次新書一出版,老同學不但馬上閲讀完整本書,心中感觸很深,立即寫了「讀書感想」,還多買了八九本新書來分贈親友。非常感謝韓博士的支持及鼓勵!

    =====
    李宗恩醫師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讀後感

    韓宜博士

    前幾個星期才和我在英國幫我調整骨骼的大師Barry Pluke和他傳承的兒子Benjamin Raphael Pluke談到人體和重力的問題,討論到西方醫學不承認重力對人體的影響,我當時提到了在美國矽谷及華人圈以中醫赫赫有名的台大物理系同學李宗恩,於是我們開始討論中醫及許多東方傳統醫學與物理的關係,難怪一位懂物理的優秀同學可以把中醫融會貫通到極致!幾小時後,在物理系群組得知了李醫師新書要上市的消息,我馬上跟大師和所有在現場的朋友分享這個好消息。可惜他們都看不懂中文,而這也凸顯了即使西方有很多想要在中醫上面精進的有心人,若無相當的中文基礎,難以深入探討,更不用說在西方主流醫學上能夠有辦法取得任何的發言權。

    然而,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李宗恩醫師,大學後即赴美深造並長年居住矽谷,這本中文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至少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是一位在西方土地上發揚與實踐中醫的世界級大醫師,以多年的各種案例及最近的新冠肺炎治癒成果,讓全世界各地的中文讀者可以最科學邏輯的思維進入中醫的大門。

    我從小在台北長大,從小到大看病都是去西醫,前公公也是知名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及前連戰副總統的家庭醫生,為什麼這十年來我選擇完全拒絕西醫的醫療?

    當年我三歲大的女兒突然跟我說他背痛,我不想要他從小穿著矯正鐵衣,於是有位朋友介紹我去給中醫看,當時我也如同李醫師書中寫的很多人對中醫的刻版印象,認為中醫不科學、不可靠、江湖術士…..但我沒辦法之下,開始到處問人。

    『中醫是五千年人體試驗的結果,人類知識有限,如何能對不知道的東西說他不科學?』第一次在波士頓與一位在知名西藥廠當研發主管的朋友討論西藥和中藥的事情,他接著說『中藥是複方、西藥是單方,中藥一次可以打多個機轉、西藥一次只能打一個機轉。我們想要從中藥裡面得到有效成分去研發西藥,就算投入了巨額經費,也只知其中一兩種成分,你怎麼可以說中醫和中藥不科學?我們人類的知識太淺薄了』。這位高中老朋友給了我很多觀念的糾正。

    在我父親去世前一週,我和母親被台北榮總的主治醫師請到房間,他打開電腦給我們看一些難懂的數值,說『因為你父親的肺積水造成感染,我們給他用抗生素,但是他又不能喝很多水以免產生更多積水,所以腎臟的指數一直上來,預計下週就會出現紅字……』。我母親一直哭,我很生氣的問醫生說『你們早就知道會這樣的,不是今天才知道,為什麼先前一直跟我母親說你們可以治?現在擺明了就是你們沒辦法治!為什麼不早一點承認,好讓我母親可以接受我建議的中醫及第三類醫學的治療?』

    如同波士頓的朋友所強調,多重問題根本不可能透過西醫和單一的西藥去處理,就算不同科別的西醫會診、聯合用藥,所有的西藥研發過程與上市許可都是嚴格控制在單一機轉上,無法對交叉效果去作預測。

    父親的喪禮上,我沒哭,因為我還在生氣。到現在,我也很少哭,因為我還沒生完氣!一直等到看到李醫師的這本書,我才大哭,中醫和中藥一直被包括華人在內的台灣人所不信任,這本書至少得到了一次平反的契機。

    但誠如李醫師書中提到許多人的困惑,甚至有些有名的中醫也是故弄玄虛以賺錢為目的,以致中醫背負了許多罪名。『中醫有沒有效?你看了以後自己身體會有感覺。感覺變好,就是有效,如果兩三天都沒感覺,你就再換一個中醫』我在洛杉磯UCLA醫藥管理畢業的表妹建議我。

    就這樣,我與朋友介紹的一位台中的中醫師結緣,到最近這十年來,我感冒也看中醫,如果症狀很輕,一帖藥下去就好。後來我每天忙事業和學校,有一天下課後我突然暈眩,學校叫救護車來,我在救護車上要求把我送去中醫,醫護人員說一定要把我送到西醫的急診室,結果檢查搞半天弄不出所以然(我本來就知道會是這樣),給我打了一瓶點滴後,放我離開,我就直接去找中醫,他幫我緩解幾個穴道,躺了一小時後就恢復了。這也凸顯了在現代醫藥制度下,甚至在台灣這麼多優秀中醫的環境裡,我們沒有辦法完全選擇自己的醫療方式。回應到李醫師開頭寫的新冠肺炎可以100%用中藥醫治重症甚至預防的成功經驗,世界各國甚至包括台灣防疫模範生是否可以讓患者選擇使用100%中醫的治療?這真的不是是非題,寧可花大錢用昂貴的西醫西藥,讓醫護人員疲於奔命,讓重症無助地離開,我相信是中西方醫界的發言權位階問題,更是各國政治角力的問題。

    借用洛杉磯表妹說的,如果西醫和西藥無法改善,為什麼還要繼續去?

    我不能理解的是,我們總是覺得西方先進國家一切都科學,從小被洗腦,但有腦子思考的人,為什麼不問上面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一直在西醫拗下去?這就是我在台北榮總生氣的原因,台中的中醫幫我爸爸治好中風,可以下床自己走動,當時也是因為在台北榮總請我中風的爸爸出院時,醫生跟我說『你父親就是要這樣躺一輩子了….』在我母親絕望下,他們願意『試看看』我說的中醫。中醫總是在西醫沒辦法下,成為那最後『試看看』的選擇,好,我也認了,但是已經幫我爸爸治好中風的醫師,為什麼我的母親和妹妹卻在最後還是要選擇那個從來就無法治好爸爸的台北榮總?

    後續,我也因此接觸到第三類醫學,每週固定去給一位老先生治療,這位老先生精通易經八卦和氣功,其實身體有很多西方醫學檢查不出來的問題(像是我的暈眩案例),是『氣』不通暢造成。我一直和這位老先生討論各式各樣的這些課題,讓我領悟到許多事情,其實中醫就如李醫師說的『宏觀』,人體是一整個系統,無法用西醫的『微觀』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頭痛可能是其他的原因造成,就像我長期開車跑農場,坐骨下半身很容易痛,但是那是因為我本來就有脊椎側彎曲問題,導致長時間坐著開車時更加壓迫,不是坐骨本身的問題。李醫師在書中寫到的許多案例,看似表象是什麼問題,但其實另有其因,都是同樣的原理。這就是西醫『治標不治本』,大家從小都聽過,但你有沒有認真想過?尤其人過中年有很多是西醫儀器測不出來的病,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經驗。

    長期跑農場,我深信健全的生態平衡是最好的永續。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西醫的微觀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失掉生態系的平衡!就像我父親最後腎衰竭離世,絕對不是他的腎臟有問題,而是他的身體生態平衡嚴重失衡造成的。

    同樣的,新冠肺炎致死?新冠肺炎就算是世紀瘟疫,也只是身體失衡的一個促動點,和其他流感致死沒有兩樣。至於為什麼要獨厚『新冠肺炎』?為它封國封城、為它隔離、為它在家工作、為它放棄人類文明的基本尊嚴……明明中醫有有效的治療甚至防範方式,卻仍然蒙閉眼睛,告訴大家什麼西藥、什麼趕鴨子上架的疫苗?

    這就是我母親和妹妹當年眼看著我父親在西醫的治療下,愈來愈糟,卻仍然不承認他們選擇的錯誤,直到今天,他們還是相信西醫和西藥的『科學』。

    以李宗恩醫師深厚的『科學』訓練背景:台大物理系、史丹佛電機博士、矽谷科技新貴…..。他這樣有多重紮實背景的中外知名中醫寫出來的書,希望能取信更多曾經不願意面對中醫科學和有效五千年人體試驗的事實。我在英國有許多朋友也是寧死不打COVID-19疫苗、更不會去NHS(UK National Healthcare System)的。我一直相信,中醫會在海外發揚光大,因為華人自己很難相信自己五千年的智慧累積會比西方更科學,因為我們的知識太有限了。所以,從李醫師的這本書開始,讓我看到了『中醫史丹佛』的未來!加油!

    作者簡介

    韓宜博士,Dr. I Han,畢業於台大財金系與經濟系、英國University of Reading國際管理碩士、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博士,目前任職於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副教授,並為亞格農時尚社會企業創辦人(Agra Boutique 亞格農時尚),協助台灣小農手作精品,以Taiwan Tea & Co.品牌進軍美國和Formosan Farms品牌進軍英國與歐洲市場(www.taiwanteaco.com, www.formosanfarms.com.tw)。代表著作Soci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in Taiwan為紐約Palgrave Macmillan邀請出版,十多年來專注於台灣農業、農村偏鄉社區、弱勢農民的研究、教學、輔導,近年研究與實踐皆以農村永續環境與商業模式,和女性社會創業為主軸。
    =====

    http://andylee.pro/wp/?p=9270)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博客來 https://bit.ly/05100135-B
    誠品 https://bit.ly/3ocbxvw
    金石堂 https://bit.ly/3nruSsq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05100135

  • 台北歐洲學校八卦 在 放棄22k,蹦跳新加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1-15 16:17:00
    有 1,008 人按讚


    #我的成功秘訣就是擁有被擊垮的勇氣

    艾兒莎這半年來,因為大概很清晰的知道未來的路要怎麼走,也真的在執行,包括已經在去年就在新加坡成立公司,也在努力經營 ; 更努力的想辦法把一直成功不了的jobaway做起來,所以真的最近很把命給拼。

    「你聽起來還真的很有什麼,至少像是一個打不死的蟑螂」我一個很有錢的新加坡朋友,家裡在經營飯店,聽到我那段計畫後,這樣笑著說。

    聽她這樣講沒什麼,雖然我們很要好,但她卻常常表露出那種,中產階級的人,永遠都翻不了身,叫我不要這麼浪費時間,跟她好好去PARTY就好。

    事實上,很少有人真的知道,當我每衝出一小步,是已經在海底掙扎了多久才浮上來吸那一口氣的。至今甚至到昨天晚上,都還是這麼樣在被打擊的。

    新加坡的做生意人群,我比較活躍的並且會打入的,其中分為中國人群、台灣人群、新加坡當地人群 ; 而每當我在到處遊走的時候,親眼目睹部分中國商人真的很厲害,不管是遠見、做生意的大氣、看事情的宏觀角度,新加坡商人們在穩穩起步和管理更是強到不用說,台灣,當然有自己的職人精神,並以高度信譽口碑方式去經營也很好,但是我最常聽到中國人和少部分新加坡人在接觸我時就說,「哎呀,我不想和你們台灣人做生意拉,小家子氣,每天算來算去,不成氣候..」「誒!你不是那個一大群台灣人很討厭Elsa嗎,你怎麼拉,看你們台灣人都這麼少,還敢不團結互相對立,很有趣誒,跟我講你們這些台灣人群的八卦就好、咱們不談生意了拉。」

    然後,當我去找身邊那群有很多很多錢的香港人、中國人時,希望能讓他們來看中我的生意,跟他們要資源與支持時,聽到的全部都是嘲諷,而這些嘲諷,不只是對我個人 ; 像是他們就會問說,我的來歷,在台灣,我爸爸是不是至少是個有名氣的人,家裡能每年賺幾個千萬給我玩?如果沒有的話,這樣的人,他們是覺得沒希望的。有時不針對我個人,而是他們口中一直訕笑的「台灣政治很逗」「台灣的落後很精彩」「台灣人的自慰精神很寶」,對他們來講,或許只是一個把別的國家的好壞拿出來放大討論,但對我這種一直驕傲自己是Made in Taiwan的人,是有多大的羞辱。有次我差點要起身離席、有次我還帶了一個真的太愛台灣更懂得經濟和政治的女生,也差點被氣炸顆顆(她在倫敦唸前三大的學府的經濟系,後來回花蓮在親戚的診所幫忙義診。)

    當然,也有好的人,這一生就在等著晚年去台灣可以退休,每次有假期都會帶全家去台灣旅遊的人,常常一直跟我講台灣多美......

    一些台灣在這裏的菁英,21歲就從美國長春藤名校畢業,來新加坡實習,23歲就能進入新加坡上市公司,領著十五萬台幣底薪還包吃住的人、有的台灣人,進入最大的銀行、前三大企業工作,不到30歲,就在這裡買了新加坡四、五間房子,他們對我是不屑的。當年,我曾聽朋友告訴我,一群真的是菁英的台灣人,常常笑我在這邊耍寶,認為我沒受教育,沒進過美國或歐洲知名學府,敢在這裏嚷嚷成功。而那些有錢富豪們,就還是持續看扁中產階級的人,我們繼續努力掙扎,他們就像看戲一樣,想用普遍的我們會有的結局,告訴我們,不要再讓自己那麼難看了。

    事實上,講這些,是要讓大家知道,任何人對我的看不起、看不順眼,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沒有被打倒才是重點。畢竟,他們持續笑我,就是希望我停,而我就是不停,就像當年那群台灣人在新加坡這麼痛恨我就希望我閉嘴,可惜我就是不閉,還在這幾年的成長,比那幾個狂罵我的幾個人的成長還快,至少我沒看過有人能像他們這麼魯還有這麼多閒的時間去關注討厭的人哈哈。

    在面對到這些就是為了要擊垮我的意志的人時,我回到家,也是會痛苦的、也是會掉眼淚和委屈的,我也何嘗不想,回家待在台灣,在一個不會遇到這麼多被攻擊的狀態的圈子裏,好好做簡單的事就好了。但是,轉過身看看一直在打呼睡覺的室友,想想她這麼傻都懂不要回去了,何況呢?

    當很多時候,很多人問我,怎麼能走到這步還要繼續堅持走下去、怎麼沒想過要放棄時......

    我真的很想告訴你,我不是什麼清高人、偉人、故事精彩的大人物,我平凡到不可思議,甚至平凡到一點都不優雅。因為事實上,多數的時候我都在想怎麼放棄、怎麼退場,怎麼不再讓我面對很艱難的事。

    可後來我發現,甚至當那幾個曾經看我不順眼、看不起我的人,看到每次對我這樣講完,我還是過陣子繼續跟他們聯絡,跟他們談這些合作時,他們還是慢慢地接納,或許他們也在學習,怎麼和這樣的人、這樣的我相處,然後,隔天早上,想起來有多少跟我一樣背景的年輕人,在等一個希望和機會時,我不先打出一個什麼樣的路,讓他們知道有什麼樣的可能,我怎麼對得起他們平常的支持。我如果真的就這樣放棄,對他們不是欺騙是什麼?

    我突然明白,能讓我繼續走到現在這步的,是靠我自己那份無能人敵的勇氣,能一直勇敢繼續面對要擊敗我的人。而這件事,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人性和本能,天生都想要追求致勝的一方,也會本性的逃避有可能戰敗的局面(這就是為什麼舒適圈這麼可怕),但當我知道這是一場必敗之仗,卻還是堅持要去打時,每次的戰敗對我來講反而是個不同體驗和知識。我會說我的秘訣,或許就在這份擁有被擊垮的勇氣,而我這麼做,並不是笨,而是把人生賽局拉長看,這場馬拉松,我就算跟你們這些人拼到70歲都還是敗仗,誰知道我80歲時,不會贏?就算我最後都輸了,但我贏了自己,對得起自己,比最後留下那「早知道當年就該這樣試試...」的好吧?

    PS. 真的覺得還是當美食部落客或是塊寶好了,議題就沒那沈重,當時是不是入錯行了啊嗚嗚嗚嗚

    再 PS. jobaway真的不是仲介,因為我們連要怎麼有盈利模式根本從當年至今,都還沒想出來,而且當年一開張我們的網站,我就被台灣的仲介舉報到台北市政府那,因為我搶了他們生意還不去賺錢哈哈哈哈,啊雖然如此不要再傻傻的全部仲介都討厭,因為有些仲介根本就是你的救命恩人,有些真的是幫要拿回扣的台灣學校吸你的血拉,阿有些就是真的徹底爛拉,看你要不要傻傻去接近而已拉,奇怪,那種一竿子就討厭所有仲介的人,是有在思考嗎?可能沒有嘻嘻。艾兒莎還真的是很不討人喜歡,不過29歲了,唯一學到的事,就是要懂得當自己呵呵

  • 台北歐洲學校八卦 在 王文華 TOM 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1-13 22:00:03
    有 544 人按讚


    你是單身女子?你身邊有沒有單身女子?她們星期五晚上怎麼過?

    《61 x 57》是寫給單身女子的愛情小說。靜惠的星期五晚上,本來是這樣:

    「星期五晚上,同事已經走光。清潔阿姨在角落吸地毯,中央系統的空調沉悶地響著。她看著手中的名片,和上面寫著的手機號碼。她把名片插在電腦鍵盤上的「6」到「0」之間。右手中指一直按著空白鍵。細長的游標從Excel工作表的「A1」一直跑到「M1」,然後從「N」那欄跑出了螢幕……

    沒有游標,靜惠更孤單了。」

    直到她愛上一個不同世界的男人。她眼前的游標,變成流星。

    兩位攝影師說,我們來做一件東西,捕捉靜惠禮拜五晚上的狀態。這張照片中,他們的手像彈鋼琴一樣,捏出了具體的物件,呈現出靜惠的孤單。

    如果你今晚剛好落單,讓這一段情節來陪你。其中提到的〈Vienna〉這首歌,曾經陪靜惠入眠,今晚讓它陪你。

    (《61 x 57》連載第2次。上一次在1月11日晚上登出)

    3

    大家所知道靜惠唯一的戀情,是她做事的第四年,認識了從美國回來的黃明正。

    黃明正在台灣土生土長,去美國拿到電腦博士後就留在那邊創業,一做十年,在矽谷小有名氣。那年他回台北,創立台灣分公司。

    他比靜惠大十歲,誠懇、穩重,有文化素養和經濟基礎。他追求靜惠時,靜惠也以同樣的禮儀疏遠他。但他不洩氣,電話從不停。他用在矽谷創業那股衝勁和毅力,把靜惠當做一個事業來努力,把第一次約會當做IPO在追尋。

    他打電話、送花,在公司樓下等她,早上給她送豆漿,晚上給她報明天的氣象。

    他被拒絕時很瀟灑,第二天照樣來電話。一個星期六晚上,靜惠一個人去看電影,片尾字幕完全打完,燈亮,她站起來,看到戲院裏另一個還沒走的人,竟是黃明正。她本來想偷偷溜走,但黃明正看到了她。

    「靜惠!」

    「嗨……」

    「怎麼這麼巧?」

    「是啊!」

    兩人自然地一起走出戲院,談著剛才的電影。

    「想不想去吃點東西?」

    「謝謝,時候不早,不用了。」

    「那我送你回去?」

    「謝謝你,我自己叫車,很方便的。」

    「沒關係,我開車,順路啊。」

    「真的不用了,謝謝。」

    黃明正很有風度地點點頭,站在路口陪她等車。車在路邊停下,黃明正替她開車門,她坐進去,他關門。她舉起右手再見,他微笑揮手。車開動,她轉過頭揮手,隔著後車窗看到黃明正拿出PDA,記下車子的車牌號碼……

    她叫車停下。

    她和黃明正在一起時很快樂,像愛書人讀到一本好書、好廚師吃到美食。

    明正和她不同,他建中台大美利堅,從小到大名字都排在前面。到了三十幾歲,在電腦界闖出一番事業,卻還很知識分子,喜歡讀書、聽古典音樂、看歐洲電影、研究軍事史。他回台灣只是暫住,行李箱中卻帶了一套12冊的明史。

    「我考上大學那年,我爸花了兩萬塊買了一套鼎文書局的《二十五史》給我。兩萬塊!那時候不算小錢。一百多本,還得特別買一個書架來放。我當時就立志,一定要把它讀完。這麼多年了,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沒看完。」

    「你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看?」

    「當然有,這幾本書,不知道陪我進過多少地方的廁所。」

    「你上廁所看歷史?」

    「我整部宋史,是在學校實驗室的廁所看完的。」

    「你真厲害,我上廁所看八卦雜誌,你看宋史。」

    「不過後來我便秘,不知道是不是跟那本宋史有關?」

    「因為文言文讀起來不通順?」

    「不,是看到宋朝沒有出息,心痛啊!」

    他看宋史,她看八卦雜誌。他在舊金山住了十年,跑遍世界大城,靜惠二十幾年都在台灣,到過最遠的國家是日本。她和他在一起,有一種上學的感覺。她認真學習,努力表現。明正是好老師,沒有高高在上的權威,永遠懂得分享和鼓勵。

    有時候,靜惠在工作上不順利,會過度責怪自己。

    「我放一首歌給你聽。」

    他在書架上找出一張CD,「以前,我也和你一樣,什麼事都要求完美,要100分,要120分,高中就想做大學的事,大學就想做社會上的事,趕啊,趕啊,每天都覺得來不及,我那時的女朋友放了這首歌給我聽……」

    那是Billy Joel的「Vienna」,乾淨的鋼琴伴奏,年輕的歌聲:

    「Slow down you’re doing fine

    You can’t be everything you want to be before your time

    Although it’s so romantic on the borderline tonight

    Too bad but it’s the life you lead

    You’re so ahead of yourself that you forgot what you need

    Though you can see when you’re wrong

    You know you can’t always see when you’re right

    You got your passion, you got your pride

    But don’t you know that only fools are satisfied

    Dream on but don’t imagine they’ll all come true

    When will you realize

    Vienna waits for you」

    「『Vienna』是什麼?」靜惠問。

    「維也納。」

    「維也納跟這首歌有什麼關係?」

    「我也不知道,我問了好多人,沒有人知道。」

    「那維也納永遠會等著你是什麼意思?」

    「我想,維也納可能代表著每個人心中的一個理想。只要你有心,只要你還在努力,你的理想就永遠會等著你。」

    其實當時,靜惠心裏想的並不是維也納永遠會等著你,而是明正那句「我那時的女朋友放了這首歌給我聽」......

    (1/17周二晚上10點繼續。連載時程,新書:每週一、四晚上10點。《61 x 57》每週二、五晚上10點 @tomwang201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