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都市設計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都市設計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都市設計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產品中有2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攝影師 DK Chen 分享他於2019月9月30日「京華城18週年慶」最後一天特賣活動開工前,為京華城員工拍攝的「畢業照」,同時記錄了他們告別京華城的動人影像。 2001年11月23日開幕的京華城,已在2019年11月30日吹熄燈號,結束整整其18年的歷史。未來,京華城所在地將開發成為四棟地...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幸福空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專線0809000123轉12170 #YHS DESIGN設計 #楊煥生 #郭士豪 #YHS #琢白 熟諳高端豪邸規劃的#YHS DESIGN楊煥生與郭士豪設計師,這回在現代主義經典建築─ #55Timeless琢白,透過優雅且具玩味性的設計,為百坪的都會住宅帶來飽滿的光線和遼闊視野,打破...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Jen Englis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7:02

【準備簡報最重要的一件事】 簡報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簡報工具,而是同理心。蘋果發表會之所以場場轟動,真正的關鍵和他們的產品一樣,永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換位思考 是成功演講者的關鍵能力 👉🏽點擊首頁連結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是成功簡報的基本要素;從學生的角度教...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 流動療癒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05 11:07:46

認識julie,能感受到她對銅鑼的熱情,音樂療癒的方式有很多種,銅鑼浴是其中一種方式, 銅鑼浴不但可以消除疲勞, 使人充滿活力,更有效激發更深層次的意識覺醒,平衡身體及情緒,有助消除抑鬱、恐懼、寂寞以等負面思想,令人保持積極樂觀。 進行銅鑼浴的人會從醒覺狀態進入清醒夢狀態,相當值得來體驗。 這次舉辦...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 流動療癒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05 11:07:46

|畫與鑼| 流動畫脈輪銅鑼系列工作坊 年底的時候,很適合來一段大清理,讓我們的身心靈乾乾淨淨的迎接新的一年,這次的系列工作坊,我們將以脈輪為主軸,課程先講述脈輪的意義與相對身、心、靈影響,然後利用銅鑼聲進行當天主題的清理、補強與轉化,當腦袋都清空放空時,帶領大家進入脈輪的色彩冥想,最後我們會擁有和...

  •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9 22:21:13
    有 1,172 人按讚

    謝謝攝影師 DK Chen 分享他於2019月9月30日「京華城18週年慶」最後一天特賣活動開工前,為京華城員工拍攝的「畢業照」,同時記錄了他們告別京華城的動人影像。

    2001年11月23日開幕的京華城,已在2019年11月30日吹熄燈號,結束整整其18年的歷史。未來,京華城所在地將開發成為四棟地上18樓、地下7樓(保留京華城既有的地下室連續壁及基樁)的頂級智慧化科技商辦大樓,由李祖原設計。

    京華城所在之地原本是唐榮鐵工廠臺北機械廠(設立於1957年,在1973年遷往新竹縣),1987年由威京集團購得,占地2.66公頃(約為8,000坪)。

    1990年,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通過,該地由工業區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限制做醫療衛生機構、百貨公司、國際觀光旅館或文化休閒設施等使用,容積率為392%。

    京華城之興建於1998年3月8日動土、2000年6月2日上樑、2001年9月完工。

    原訂2001年10月22日開幕,卻因同年9月襲台的納莉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台北大淹水;9月17日,大量的雨水湧進了京華城的地下室,淹滿地下七層樓的水量多達40萬噸,導致京華城無法如期開幕;在全力搶修下,京華城的開幕日僅僅延後一個月,趕在同年11月23日正式開幕。

    京華城坐落在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38號,北臨八德路四段、東臨東寧街、南臨市民大道,地處台北市的黃金地段,以「商業中之高科技產業」為經營訴求,展開現代新穎之經營風格。因此在開幕時,京華城自認會是一個每年能夠吸引3600萬人潮的國際級都心型觀光休閒購物中心。

    京華城耀眼醒目的建築設計構想,源自中國傳說裡的「雙龍抱珠」,其中的大型球體建築之直徑達58公尺、基礎深達85公尺(地下7層),為國內首創最深建築基礎結構。

    另外,京華城之建築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四根巨柱載重,創下目前世界最大球形商場建築結構體的紀錄。

    2017年,一直有容積率爭議的京華城傳出解套消息,釋出了當時的最大型商用不動產標售案;年底,台北市政府都發局提出都市計畫修正版本,同意京華城容積率放寬到560%。

    2018年2月底,京華城臨時股東會決議通過處分資產提案,並且授權董事長處理。當時市場咸認,台北市政府通過京華城容積回復560%之後,令京華城的賣相變佳,其不動產市值至少增加百億元。

    2018年3月27日《工商時報》報導,佔地面積達4,986坪的京華城求售,並委託戴德梁行首開國際標;據市場估計,京華城不動產價值上看新台幣300至350億元,有機會創下台灣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不動產標售紀錄。

    台北市政府把通盤檢討松山區都市計畫一事列為2018年度時程,因此市場預期,京華城若能爭取到鬆綁六大用途,將可進一步開發為高級住宅,其開發價值更可上看600億元。

    一旦京華城有機會都更重建,未來開發為辦公大樓是最好的一條路,因為近年的住宅市場雖從高峰下來,但辦公和商業不動產市場仍繼續往上走,若以目前台北東區辦公大樓每坪月租上看3,000到3,700元而言,京華城將會引起金融壽險公司的興趣。

    市場人士預期,由於京華城已連年虧損,若能順利處分獲利出場,對於多年來都沒享受到轉投資京華城貢獻獲利的11家大小股東來說,將是一大加分的退場機制。

    京華城基地面積為4986.71坪,堪稱史上底價最高的標售案,首次標售底價高達380億元,2018年12月開標,卻因無人投標,以流標收場。

    2019年2月,京華城標售案捲土重來,不過更改了標售規則,採「未知底價」的方式投標,即事先不公布業主出價,而是由業主在開標前一周,將標售底價以信封密封後交予戴德梁行保管,直到正式開標時,先開啟信封公布標售底價後,再開啟投資人已投遞之投標封。

    2019年3月29日,京華城標售案第二度開標,但因「未有有效標單」投標,再度以流標收場。

    2019年6月27日,京華城進行第三次標售,底價載於標單不揭露,但因無有效表單而三度流標。

    2019年9月25日,京華城第四度標售,底價打9折落在342億;最後由威京集團旗下的中石化透過鼎越開發以372億1萬元標下。中石化表示,主要看好台北市A辦供不應求,未來將打造四棟頂級商辦,目前傾向出售,但也不排除出租。

    2019年9月25日晚間,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證實,京華城將於11月30日正式熄燈,結束18年的營運;約有120位員工依勞基法進行資遣,百貨公司裡的200多家專櫃會通知廠商結束營業相關事項,至於禮券部分,電子禮券等同現金,會退還給消費者,而商品券則有使用期限,將擬訂後續退還事宜,盡快對外公告。

    2019年11月30日是京華城的最後營業日,京華城的創辦人沈慶京近日受訪時表示,京華城是他「理想的幻滅」,經營18年來,若連折舊算進去,總共賠掉130億元,光是現金就賠超過60億元。

    沈慶京不諱言指出,京華城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場環境設計欠佳,包括垂直電梯數量不夠、樓層的透明度和穿透性不足,以及停車場空間規劃欠佳造成尋車不易。但即使發現了缺點,想要改善,卻因為必須付出極高的代價而只能打消念頭,結果導致連年虧損,於是,後續的增資全都是為了繳納利息給銀行。

    未來,京華城所在地將開發成為四棟地上18樓、地下7樓(保留京華城既有的地下室連續壁及基樁)的頂級智慧化科技商辦大樓,由李祖原設計,於2020年拆除京華城後申請建照動工,並預計在2023年完工,屆時可望成為台北新地標,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9.11.30 京華城最後營業日之旅: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videos/711421482700973/

  •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8 14:49:19
    有 3,238 人按讚

    京華城已盡化煙雲。

    今天行經臺北市八德路昔日京華城所在地時,特地停下腳步拍照,以和我之前於此處拍攝的影像作對照。

    左上圖攝於2019年11月30日下午,在市民大道五段(近東寧路口)往北拍攝;這天是京華城的最後營業日,可以看到大樓外牆上的海報寫著「即日起-11/30 Bye Bye SALE 封館出清 全面2折起」。

    左中圖攝於2020年2月18日,在吉祥路和八德路口往南拍攝。

    左下圖攝於2019年11月28日,在八德路四段的監理所前面往東南方拍攝。

    右邊三圖皆攝於2021年7月18日。

    2001年11月23日開幕的京華城,已在2019年11月30日吹熄燈號,結束整整其18年的歷史。未來,京華城所在地將開發成為四棟地上18樓、地下7樓(保留京華城既有的地下室連續壁及基樁)的頂級智慧化科技商辦大樓,由李祖原設計。

    京華城所在之地原本是唐榮鐵工廠臺北機械廠(設立於1957年,在1973年遷往新竹縣),1987年由威京集團購得,占地2.66公頃(約為8,000坪)。

    1990年,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通過,該地由工業區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限制做醫療衛生機構、百貨公司、國際觀光旅館或文化休閒設施等使用,容積率為392%。

    京華城之興建於1998年3月8日動土、2000年6月2日上樑、2001年9月完工。

    原訂2001年10月22日開幕,卻因同年9月襲台的納莉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台北大淹水;9月17日,大量的雨水湧進了京華城的地下室,淹滿地下七層樓的水量多達40萬噸,導致京華城無法如期開幕;在全力搶修下,京華城的開幕日僅僅延後一個月,趕在同年11月23日正式開幕。

    京華城坐落在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38號,北臨八德路四段、東臨東寧街、南臨市民大道,地處台北市的黃金地段,以「商業中之高科技產業」為經營訴求,展開現代新穎之經營風格。因此在開幕時,京華城自認會是一個每年能夠吸引3600萬人潮的國際級都心型觀光休閒購物中心。

    京華城耀眼醒目的建築設計構想,源自中國傳說裡的「雙龍抱珠」,其中的大型球體建築之直徑達58公尺、基礎深達85公尺(地下7層),為國內首創最深建築基礎結構。

    另外,京華城之建築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四根巨柱載重,創下目前世界最大球形商場建築結構體的紀錄。

    2017年,一直有容積率爭議的京華城傳出解套消息,釋出了當時的最大型商用不動產標售案;年底,台北市政府都發局提出都市計畫修正版本,同意京華城容積率放寬到560%。

    2018年2月底,京華城臨時股東會決議通過處分資產提案,並且授權董事長處理。當時市場咸認,台北市政府通過京華城容積回復560%之後,令京華城的賣相變佳,其不動產市值至少增加百億元。

    2018年3月27日《工商時報》報導,佔地面積達4,986坪的京華城求售,並委託戴德梁行首開國際標;據市場估計,京華城不動產價值上看新台幣300至350億元,有機會創下台灣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不動產標售紀錄。

    台北市政府把通盤檢討松山區都市計畫一事列為2018年度時程,因此市場預期,京華城若能爭取到鬆綁六大用途,將可進一步開發為高級住宅,其開發價值更可上看600億元。

    一旦京華城有機會都更重建,未來開發為辦公大樓是最好的一條路,因為近年的住宅市場雖從高峰下來,但辦公和商業不動產市場仍繼續往上走,若以目前台北東區辦公大樓每坪月租上看3,000到3,700元而言,京華城將會引起金融壽險公司的興趣。

    市場人士預期,由於京華城已連年虧損,若能順利處分獲利出場,對於多年來都沒享受到轉投資京華城貢獻獲利的11家大小股東來說,將是一大加分的退場機制。

    京華城基地面積為4986.71坪,堪稱史上底價最高的標售案,首次標售底價高達380億元,2018年12月開標,卻因無人投標,以流標收場。

    2019年2月,京華城標售案捲土重來,不過更改了標售規則,採「未知底價」的方式投標,即事先不公布業主出價,而是由業主在開標前一周,將標售底價以信封密封後交予戴德梁行保管,直到正式開標時,先開啟信封公布標售底價後,再開啟投資人已投遞之投標封。

    2019年3月29日,京華城標售案第二度開標,但因「未有有效標單」投標,再度以流標收場。

    2019年6月27日,京華城進行第三次標售,底價載於標單不揭露,但因無有效表單而三度流標。

    2019年9月25日,京華城第四度標售,底價打9折落在342億;最後由威京集團旗下的中石化透過鼎越開發以372億1萬元標下。中石化表示,主要看好台北市A辦供不應求,未來將打造四棟頂級商辦,目前傾向出售,但也不排除出租。

    2019年9月25日晚間,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證實,京華城將於11月30日正式熄燈,結束18年的營運;約有120位員工依勞基法進行資遣,百貨公司裡的200多家專櫃會通知廠商結束營業相關事項,至於禮券部分,電子禮券等同現金,會退還給消費者,而商品券則有使用期限,將擬訂後續退還事宜,盡快對外公告。

    2019年11月30日是京華城的最後營業日,京華城的創辦人沈慶京近日受訪時表示,京華城是他「理想的幻滅」,經營18年來,若連折舊算進去,總共賠掉130億元,光是現金就賠超過60億元。

    沈慶京不諱言指出,京華城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場環境設計欠佳,包括垂直電梯數量不夠、樓層的透明度和穿透性不足,以及停車場空間規劃欠佳造成尋車不易。但即使發現了缺點,想要改善,卻因為必須付出極高的代價而只能打消念頭,結果導致連年虧損,於是,後續的增資全都是為了繳納利息給銀行。

    未來,京華城所在地將開發成為四棟地上18樓、地下7樓(保留京華城既有的地下室連續壁及基樁)的頂級智慧化科技商辦大樓,由李祖原設計,於2020年拆除京華城後申請建照動工,並預計在2023年完工,屆時可望成為台北新地標,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9.11.30 京華城最後營業日之旅: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videos/711421482700973/

  •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8 09:00:01
    有 120 人按讚

    我對摩天樓有種無可救藥的癡迷。如同歷史上許多知名的建築師,他們都認為摩天樓是人類戰勝自然環境的一種象徵。一座拔地而起的摩天樓,不但令人感嘆文明的偉大,更是有種人定勝天的成就感。會選擇讀這本《世界是垂直的》,有相當原因是我對高樓有種癡迷,更因為對當代都市的地下建設感到十分興趣。

    圖文版:https://reurl.cc/Enj8A0

    作者寫道,都市規劃已經成為一門當代的重要學問,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學者針對都市進行設計及提出相關理想,但這些終究是屬於都市地圖上的平面思維,關於立體思維的都市規劃及思考理論,卻鮮少出現在主流媒體視角中,甚至經常被大眾所忽視。也因這緣故,他創作了《世界是垂直的》,希望能讓讀者們理解當代都市已經由平面變成了立體。

    本書涉獵的範圍甚廣,從天上的人造衛星、轟炸機、無人機,到地上的電梯、摩天樓、棚戶貧民窟、豪宅到地下的地窖、碉堡及地下道,都在本書範圍之中。

    不過也因為涉獵的範圍過廣,讀者若無相應領域的知識,讀起來的片段感很重。如衛星、轟炸機、無人機等篇章,牽涉到大量軍事戰略相關的知識。雖然這些篇章最重要的,便是衛星科技帶來GOOGLE MAP等科技軟體,替人類文明掀起從未有過的革命性思維。但這畢竟是人們普遍能認知到的改變。相對於轟炸機、無人機等軍事器械,常人能有所感觸的甚少。這篇章讀了除了感到自身不足之外,便是領會到原來這些飛行器已然成為都市規畫的一部分。

    地下篇章,相對來說有趣得多。書中當然沒有忘記得到,曾經的冷戰時期,各國都因應核戰爭的可能爆發,於當時興建了眾多深埋於地底的設施,只為了能在核戰爆發時躲過一劫。但於當代早已沒有核戰威脅的社會來說,地下建設的誘因已然改變。書中以倫敦為例,指倫敦因為地價過高,加上挖掘技術的普及化,大批既有建築申請開挖地下室,最大的原因便是地下室的單位空間成本,遠低於土地購置或另興建高樓。此外關於各國大肆開發地下設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航太技術的發展,導致衛星變得普及,因應保密及情資安全的需求,地下設施的開發變得勢在必行。地下篇章對我來說雖然有趣得多,但與我期待的內容稍有落差,我最為期待的是作者多談論關於交通、水電管線及地下聚落的內容。

    真正讓我最滿意的,便是地上的高樓篇章。本書將高樓分作三個次類,分別為摩天樓、高樓住宅和電梯。本書提及摩天樓的發展,仰賴於營造技術及混凝土材質的創新。摩天樓的發展,除仰賴於19世紀礦業開採的金源之外,更與礦業使用的液壓升降機及相關機械相關。

    事實上,就齋主我個人認識。摩天樓之所以被人類發明並持續發展,更重要的原因是交通科技的創新,導致通勤時間下降。倘若人類今天有足夠的科技水平能建造高樓,但這些高樓內的空間終究是必須要用於經濟生產。人人都知道摩天樓的發展最早始於芝加哥,建於1885年的《家庭保險大樓》,樓高42公尺,10層樓。這樣一棟辦公大樓,若都市沒有足夠的人口密度,或交通設施不夠完善,很難維持其全速運作,畢竟辦公室裡總要有人上班,上班族也不可能住在公司隔壁,若沒有足夠完善的都市建設,很難達成摩天樓的經濟條件。芝加哥當時能夠興建這大樓,有相當原因是1870年代時曾多次因為木造建築發生大火,才促成以新材質建設大樓的契機。

    摩天樓,早期讓許多建築師和社會學家,認知這是解決都會區土地不足,並能有效提供市民住房的解方。說到這事情便覺得有趣,早期學者們認為摩天樓的出現,將導致都市人口密度大幅上升。這是個很好理解的思考邏輯,畢竟以前1層樓住3個人,現在10層樓不是能住30個人嗎? 結果並不全然如此。地價高的土地並未因為空間的解放而導致地價下跌,反而因為地點絕佳之故,地價上漲。而住宅人口的空間密度也並未因此降低,高價住宅內有著經濟實力更雄厚的人,購買大量空間個人使用。地價高的地段,人口密度反而變低。而地價便宜的低總價高樓內,確實如學者所說的擠滿了人,單位空間密度上升。

    於是便有聲浪表示,如果摩天樓確實能解決住房問題,政府更應該要興建足夠多的高樓社會住宅,提供給相應的弱勢或青年居住。初期這方案被實行,直到人們發現其惡果,這些高樓社會住宅隨即成為都市毒瘤。最大的原因便是高樓建築的維護成本極高,高樓層的區域需要比低樓層用更高的消防及安檢規定維護,而這些維護的成本並非是弱勢或青年得以負擔,多數政府也不願負擔這些高昂的成本。其實這在台灣就有案例,台北市的西寧國宅,早期便是政府為了經濟弱勢而興建,但最後的結果便是維護成本不足,導致外部髒亂不堪,內部管理不佳,甚至變成台灣著名的靈異地點。

    書中提及即便是世界最高樓「哈里發塔」內的住戶,也不見得願意負擔其住宅公共設施的鉅額維護成本。哈里發塔內有千戶公寓住戶,以2013年算,擁有一戶100萬英鎊的住戶來說,每年要付出的管理費高達15萬英鎊,而這些費用大部分用於維護健身房、休閒中心等設施。

    自政府認知到高樓社會住宅可能無法應付鉅額的維護成本以後,施政思維便轉向為興建高度較低的社會住宅了。這點其實台北市也是如此,除了幾個較為高級的社會住宅之外,那些提供給弱勢者居住的社會住宅,大部分是樓層高度較低的建築。

    書中真正讓我驚豔的是電梯篇章。台灣關於電梯的叢書甚少,很少有書籍專門討論電梯發展,即便是營造業相關的書籍,也對台灣電梯的普及甚少提及,但齋主我對電梯有種無可救藥的迷戀。

    我們都將電梯視為大樓的設施之一,鮮少將其當作都市的交通建設一環。這概念是好多年前曾在某個建築紀錄片中學到的。如所有人知道的一般,超高樓層建築的電梯肯定需要分流分層,很多重要的樓層被當作轉乘站。既然如此,為何不能將單一電梯視作單一地鐵路線,而轉乘樓層視作轉運站? 哈里發塔擁有57部電梯,常駐人數數萬,用水量巨大。其實比很多小型都市的機能還要充足,電梯也當然能被視作交通建設。

    過去,我曾認為電梯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假設人類建設出了數千公尺的建築,也應該能建設出相應高度的電梯。但本書作者對電梯的認識,卻打碎這現實。當代電梯發展的瓶頸,在於電梯井和鋼纜兩個要素。一具用於400公尺電梯的鋼纜,重量高達18650公斤,就算將材質替換為碳纖維,也需要1135公斤。這中間需要考量因素甚多,包含機電系統的負重及負荷、鋼纜的體積、電梯井於樓層內的面積占比等,都限制電梯的無限延長。

    《世界是垂直的》一書內容眾多。我替自己的所知過少,導致部分篇章的內容只能單純吸收,而感到遺憾。但本書就算只是單一篇章,讀起來也足夠過癮。何況對我這個科幻迷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高樓建築、地下設施或科幻題材感興趣,我想即便本書不是每個篇章都能讀通,針對特定篇章也能獲得足夠多的知識。

  •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幸福空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21:01:20

    #免費專線0809000123轉12170 #YHS DESIGN設計 #楊煥生 #郭士豪 #YHS #琢白

    熟諳高端豪邸規劃的#YHS DESIGN楊煥生與郭士豪設計師,這回在現代主義經典建築─ #55Timeless琢白,透過優雅且具玩味性的設計,為百坪的都會住宅帶來飽滿的光線和遼闊視野,打破奢華扁平的想像,再次引領當代設計!

    本案置身在台北市#信義區精華地帶,#楊煥生X郭士豪 一開始的構想,即從四周環境、建築本體,再深入室內空間,藉由一脈相承的連續性、通透無邊的環景視野,把自然的美好及都市的壯闊帶進生活。設計上以紳雅的英倫風尚為典範,融合現代美學語言,既重塑了奢華的維度,亦應和著家的暖度。空間裡#英式新古典 藝術氣息貫穿始終,#楊煥生X郭士豪 積極保留所有空間的大面採光,牽繫起由外而內的緊密銜接,為百坪的都會住宅帶來飽滿光線及遼闊視野,打造出回歸自然的人文精神場域。

    從餐廳望向戶外,一望無際的都市天際線,將城市的流光溢彩皆盡攬於眼中,完美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足。空間原木色溫潤的質感,搭配一盞華麗精美的古典吊燈,於簡約之中流露出低調奢華的氣息。臥房擁有最好的景觀朝向,設計師以大面落地窗迎接綠意與日光,把山林當作背景,這是自然與生活的再次相遇,也是人與自然的親密接觸,藉由溫柔舒雅的空間鋪敘,賦予獨享恬靜的私人時光。


    房屋坪數:100坪(室內)
    設計風格:新古典
    房屋類型:大坪數
    房屋狀況:毛胚屋
    主要建材:
    木皮、大理石(黑橄欖、浪花綠、潘朵拉)、灰玻、皮革、壁紙、鍍鈦、不鏽鋼、造型浪板

    【立即洽詢,線上客服】
    https://lin.ee/lzovGdM

    【更多資訊】
    ■ 幸福空間官網 https://www.hhh.com.tw
    ■ 幸福空間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hhfb
    ■ 幸福空間 LINE https://line.me/ti/p/%40ovs4341s
    ■ 幸福空間 https://www.instagram.com/gorgeous_space/

  •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Lulu黃路梓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29 12:00:12

    一輩子的戀愛 就是上美麗的情歌!
    🎧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LULU29

    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說了個阿公阿嬤之間的愛情故事給煌奇老師
    然後老師就給了我一個很溫暖又揪心的旋律
    我光是收到曲已經先哭一次
    很謝謝蕭煌奇老師用旋律就已經這麼打動人
    很可惜
    在收到曲還沒請武雄老師填詞時
    阿公就先走一步了

    送完阿公一陣子之後
    鼓起勇氣聯絡上武雄老師
    在電話這頭跟武雄老師說故事
    故事內容都一樣
    只是阿公不在了
    很謝謝武雄老師這麼細膩又真摯的文字
    每一句都寫到我的心裡
    謝謝兩位老師

    影像的部分要超級謝謝殷振豪導演團隊
    我跟他們開過兩次會議
    第二次會議上聽到他們的腳本幾乎完整呈現了阿公阿嬤的故事
    會議上已經掉一次眼淚
    他們真的太細心了
    等到看到剪輯完成的版本
    內心的澎湃已經超越我原本的想像
    謝謝檢場大哥、丁梅卿大姐演出阿公阿嬤的角色
    對我來說
    這不只是一首音樂作品
    更是全家人記憶的收藏

    這首歌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他唱好
    獻給天上的阿公、還有已經忘記我們的阿嬤。
    -
    Lulu黃路梓茵《29》 8/21 全面發行
    首批專輯內附"Lulu的時光縫隙盒"
    打開裝置的瞬間,解壓縮Lulu的29歲時光
    -
    〈上美麗的情歌〉唱出阿公阿嬤的雋永戀情
    即使忘了自己 也記得相伴一生的那個人
    一輩子的戀愛 就是上美麗的情歌!

    做專輯的時候,Lulu就希望能夠收錄一首台語歌,因為她一直都很喜歡唱台語歌,小時後,當里長的阿公辦社區里民大會時,Lulu都會上台唱台語歌,上大學的時候也在台語電台打工,每天都在聽台語老歌;所以才接了跟蕭煌奇老師共同主持的台語歌唱節目;定下唱台語歌的方向之後,也立刻鎖定主題是關於阿公阿嬤的愛情。

    在阿公的晚年最後兩年,生了重病的阿公躺在床上,說話聲音越來越微弱,但只要他用盡全身力一開口講話,就是問Lulu的媽媽,「阿嬤有沒有吃飯?」但其實阿嬤在七八年前就已經失智,記不得任何人了,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喜歡哼著歌,身體也很健康,但是當Lulu的媽媽跟阿嬤說到阿公的名字時,阿嬤卻記得這個名字。對照阿公和阿嬤的狀況,Lulu不禁問,到底是什麼樣的愛情,能夠真的從年輕到老,維持一輩子?

    年輕時的阿公去打八二三炮戰,有段很長的時間不在家,都是阿嬤一個人帶著五個小孩,撐起這個家,等阿公回來;所以前半生都是阿嬤撐這個家,但是後半生變成阿公撐起這個家,因為阿嬤失智了。阿公帶阿嬤散步、餵飯洗澡;兩人好像台語說的「相欠債」,在彼此的一生中輪流扮演看顧對方的角色。

    Lulu跟蕭煌奇老師說了阿公阿嬤的故事之後,蕭煌奇老師很快的就寫了這首曲,Lulu聽著還沒填上詞的DEMO就已經被逼出淚來;收到曲時,阿公已經重病,在製作過程中,阿公也離開了,這首歌也陪著媽媽渡過難過的時刻。

    之後Lulu鼓起勇氣聯絡心目中寫台語詞最崇拜的武雄老師,跟他說了這個主題,很快的收到了武雄老師的歌詞,歌詞非常美麗動人,Lulu也非常慎重地唱了三次,因為台語的咬字更難,而且唱自己家人,情感更容易過頭,所以一邊要hold自己的情緒,一邊也要把她唱好,因為這是阿公阿嬤的歌,就很想努力認真唱好,所以花了很多很多力氣,不斷重唱,在去年末先錄了兩次,覺得聲音狀況不是很好,隔了兩個多月後再重新錄唱,也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一些,沈澱出另一種平凡永恆的真摯情感。

    希望將這首〈上美麗的情歌〉,獻給在天上的阿公,和每天開心唱歌的阿嬤,以及每一段堅貞的愛情。

    #Lulu黃路梓茵 #開箱Lulu的29 #上美麗的情歌
    -
    👩🏻訂閱看更多Lu:https://bit.ly/3dpk7SK
    👩🏻Lulu の粉專:https://facebook.com/Lulu.cti
    👩🏻Lulu の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sunnygirl800424
    -
    〈上美麗的情歌〉

    詞:武雄
    曲:蕭煌奇

    阿公愛聽彼條歌 因為唱歌的人是阿媽
    自少年 聽甲老 感動的心最時行

    阿媽並無真大聲 阿公目睭瞌瞌嘛無講啥
    一幕迷人的情愛 已經數十冬 時常出現阮兜大廳

    來到都市離鄉的我 面對孤單的深夜
    有時嘛期待有一個人 聽我為伊唱這條歌

    聽過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就知影情情愛愛親像夢一般
    無需要海誓山盟 做袂到的咒誓 只要真心的陪伴

    原來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也是我日日夜夜無講的心聲
    希望你總有一工 會了解阮心情 踮阮身邊 聽我唱這條歌

    阿公愛聽彼條歌 因為唱歌的人是阿媽
    一世人雙人相依偎 已經袂當拆分散

    來到都市離鄉的我 面對孤單的深夜
    有時嘛期待有一個人 甲我合唱這條歌

    聽過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就知影平平靜靜日子免虛華
    無論是海角天邊 兩個人無變卦 猶原牽手做陣行

    原來阿公阿媽上美麗的情歌 也是我思思念念溫暖的心聲
    希望你總有一工 會了解阮心情 願意陪我 永永遠遠來做伴
    陪我唱這條歌 永永遠遠來做伴
    -
    ///音樂製作///
    製作人Producer:蕭煌奇 Ricky Hsiao(黑色吉他工作室)
    編曲Arranger:袁偉翔 Fanda.Yuan(駿傑音樂 June J Music)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喬莎宏 Josa
    和聲編寫 Chorus Arranger:田曉梅 Brandy
    和聲演唱 Chorus:田曉梅 Brandy
    鼓Drums:陳柏州 Mr. Q
    鼓組錄音師 Drum Recording Engineer:陳柏州 Mr. Q
    鼓組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Mr.Q Studio
    弦樂 Strings: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 駱思云 SsuYun Lo / 盧思蒨 SzuChien Lu / 陳奕勇 YiYung Chen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朱奕寧 YiNing Ju / 黃雨柔 Nala Huang / 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 張心維 Hsin-Wei Chang
    弦樂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楊敏奇Micky Yang Protools
    工程師 Protools operator:蔡周翰 Chou Han Tsai
    弦樂錄音助理Assistant Engineer:蔡周翰 Chou Han Tsai
    弦樂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 Cinema Studio
    配唱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Vocals) :郭博文 Dr.Po
    配唱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Vocals) :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林正忠 Jerry Lin
    混音工作室 Mix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
    ///MV製作///
    MV 製作 PRODUCTION|Spacebar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黃世萱 / 林沁兒
    主要演員 STARRING|檢場 / 丁梅卿 / 王靖江
    導演 DIRECTOR|殷振豪
    執行導演 EXECUTIVE DIRECTOR|劉凡慈
    副導演 1ST A.D.|林郁翎
    製片 PRODUCER|阿豹
    執行製片 P.D.|曾詠莉 / 歐順
    攝影 D.O.P.|林子堯
    攝影大助 1ST A.C.|陳璿任
    攝影二助 2ND A.C.|胡晉瑋
    實習生 INTERN|徐亞崴
    攝影器材 PHOTOGRAPHIC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燈光指導 GAFFER|林岑璋
    燈光助理 ELECTRICS|賴威仁
    燈光器材 LIGHT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美術 ART DIRECTOR|何景意
    執行美術 SET DECORATOR|古又如 / 蔡佩蓉
    造型 STYLIST|豆豆
    造型助理 ASSISTANT STYLIST|顏美蓮
    梳化 MAKE-UP ARTIST & HAIR STYLIST|丁鈺芳
    劇照 STILL PHOTOGRAPHER|李邦豪
    剪接 EDITOR|陳韶華
    調光 CLORIST|繼續映畫 阿鞭
    後期製作 VISUAL EFFECTS|王雅鈴
    混音 SOUND MIXER|賴彥中
    標準字設計 LOGOTYPE DESIGN|蘇景霈
    字卡設計 GRAPHIC DESIGNER|蘇景霈
    演員表 EXTRA|劉淑華 / 蔡美玉 / 史瑞香 / 詹秀惠 / 李致遠 / 林祐弘 / 吳廷華 / 林見良
    場地協力 VENUE PROVIDED|台北市大同區公所 / 青年公園管理所 / 青年公園駐警隊辦公室 / 詹內科診所 / 3%迷子創意服飾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愛蜜莉古董婚紗行

  • 台北市都市設計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01 20:00:12

    本集主題:「街屋視野:看見迪化街的時光軌跡,走進百年建築演進史」介紹
           
    訪問作者:李東明
        
    內容簡介:
    走進街屋建築的博物館,解析迪化街的變遷過程,
    在這條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一磚一瓦背後的建築故事!
        
      台灣的經濟在一九七〇年代開始急劇地發展,也大大地改變了各地歷史聚落的樣貌,除了迪化街等著名的傳統聚落之外。在迪化街,各類街屋建築群聚一堂,山牆上五花八門的裝飾,貫穿整條街道的亭仔腳,石材裝飾的巴洛克洋館,以及古色古香的閩南房屋,宛如街屋建築的博物館!
      
      而這些迪化街街屋建築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有什麼歷史過程?又分布在哪裡?藉由實地調查加以解釋表明,並針對每一種街屋樣式的變遷過程,以及形成的背景加以分析,更進一步將街屋建築的保存所產生之問題加以探討。
      
      迪化街位在台北市的中心地帶,自清代開港以來,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都是台北、台灣的經濟中心地,可說是台灣建築史的縮影。透過認識迪化街街屋,以全新的視點來看待歷史性的街屋建築,或許能對文化資產的保存再生提供另一種思維。再次走訪這條你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迪化街一磚一瓦的建築故事!
        
    作者簡介:李東明
      學歷: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博士(工學)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碩士(工學)
      逢甲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學系畢業
      
      現職: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裝修設計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中心資深研究員
      
      1971年生於台北市,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畢業。赴日求學後進入日本工業大學建築研究所,專攻建築史、都市史領域。碩士論文研究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博士論文則專攻街屋建築的空間形式。取得學位返國後,適逢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改訂,進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先後完成數項有關聚落與街區保存策略與政策之相關研究,也屢獲內政部自行研究優等獎。後至中國科技大學服務迄今,主要研究領域仍為街區保存、文化景觀及空間再利用。
      
      
    出版社粉絲頁: 帕斯頓出版 Pestl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