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產品中有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澎湖陳慧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化基金會之正常運作】 台灣各縣市皆設有文化基金會,原是為促進地方文化發展而設立,以縣市首長擔任董事長、教育局長(本縣為文化局長)擔任執行長,這樣的人事使得基金會與縣政府之間權限業務界線模糊,澎湖縣的文化基金會也因而附庸在文化局底下有名無實,而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每年的預算審查行禮如儀。 但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編劇魂:說故事是本能,寫劇本沒有教條,用文學素養和科學思維孕育你的傑作」介紹 訪問作者:小野 內容簡介: ★「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首次公開四十年編劇心法,科學方法直指核心,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編劇是可以教的嗎?說故事有沒有通則? 故事大綱...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謝欣翰- バイオBI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3 15:44:44

#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去年 #流體光場 作品很榮幸的被台新提名了 演完到現在也默默地過了半年 經過了選舉、疫情還有自己不同人生課題的思考 最近終於有點時間來整理一些心情 (以下落落長心情文慎入) - 這些年來因為想要兼顧創業跟創作 一邊高速運轉又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靈魂的呼吸 幸運的是我還是好好地存...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長笛姐姐?‍♂️Lily Flut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03:44:18

誠摯邀請❤️長笛姐姐創作發表音樂會🎼8/3(六)與您分享最初衷的樂音🎵 長笛姐姐Lily首張創作單曲發表音樂會,從研究所長笛演奏畢業後,將近年演奏與練習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作品,挑戰創作長笛純音樂演奏樂曲,與粉絲們分享不一樣面向的自己,也分享近期創作的靈感,音樂旅行中的點點滴滴。當天帶來『長笛姐姐の音...

  •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澎湖陳慧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11:37:19
    有 82 人按讚

    【文化基金會之正常運作】

    台灣各縣市皆設有文化基金會,原是為促進地方文化發展而設立,以縣市首長擔任董事長、教育局長(本縣為文化局長)擔任執行長,這樣的人事使得基金會與縣政府之間權限業務界線模糊,澎湖縣的文化基金會也因而附庸在文化局底下有名無實,而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每年的預算審查行禮如儀。

    但是,其他縣市之文化基金會有很多也能負起該地的文化發展的責任。例如台北市的文化基金會 (https://www.facebook.com/tcf.taipei ),受北市政府文化局之委託,經管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偶戲館、台北國際藝術村及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新北投車站、北投中心新村、北投梅庭等等文化設施,並策辦台北電影節,及設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很能夠發揮文化基金會功能。關鍵在於其基金會是獨立運作機關,有超然獨立的CEO及領導團隊,能脫離行政機關的束縛,和企業合作,活化文化的運作。

    慧玲建議澎湖縣文化基金會資訊公開制度應儘速建立、請禮聘有經驗的文化活動執行人擔任CEO,業務內容及經費運用回歸文化任務本身,,承接承辦澎湖文化業務,擴編成為完全自償的半官方組織,不再被當作行政首長運用的附庸機構。而文化局縮編回歸單純文化行政工作,開創澎湖文化發展的新局。

  •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7 09:29:45
    有 5 人按讚

    《公民投票的不在籍投票制度》座談會

    緣起:
    「新冠肺炎」(covid-19)從前年年底至今於全球肆虐。原本依《公民投票法》規定,於8月28日(星期六)要辦理的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與重啟核四等四項公民投票,也因為疫情未能有效控制,「中選會」已公告將該等公投案延期至12月18日投票。對此,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等政黨都倡議建立公民投票的不在籍投票制度,透過移轉投票、通訊投票等方式,減少投票日人群流動,使人民公投權利的行使不因疫情而受影響。
    不在籍投票制度,多數民主國家已行之有年,並將其視為政府應提供給公民的必要服務。我國雖倡議立法多年,卻因政黨利益、政治信任、選務工作等因素糾葛,導致此一擴大政治參與及保障人民政權之制度,至今仍未付諸實行。在疫情嚴峻時期,如何兼顧人民安全與政治意志充分表達,尤其是不涉及政治人事更迭,反映人民公共政策意向的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已成為安全展現民主的重要方式。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將邀請立法委員及專家學者舉行座談,探討我國公民投票建立不在籍投票制度相關議題,以供政府決策及各界之參考。敬邀各位新聞媒體蒞臨指教!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會議時間:110年8月27日(星期五)上午09:30
    會議地點: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一樓會議室

    主 持 人:黃德福(內政法制組召集人)
    出席貴賓:(依姓氏筆畫排列)
    林思銘(立法委員)
    俞振華(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廖達琪(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蘇子喬(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公民投票
    #不在籍投票

  •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4 20:11:38
    有 526 人按讚

    [ 藝術二二八,府城走讀 ]
    ▉ 從陳澄波到廖繼春 ─── 走讀臺灣啟蒙記憶
    ▋ 咱一起讀,他們所作的畫;咱做伙走,他們作畫的所在

    ▌報名頁面:tinyurl.com/38rowj43

    陳澄波與廖繼春,兩位臺灣歷史上代表性的畫家。
    他們的時代與畫作,正巧走過了臺灣幾次重要的歷史命運轉折。

    出生於1895年的陳澄波,時值臺灣被日本統治那一年。在外來統治下的臺灣,一方面面臨快速現代化的劇烈文化衝擊,同時臺灣意識也開始萌芽,幾百年來複雜的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終於第一次意識到「我們是臺灣人」,並展開政治、社會、人權、藝術......等等的啟蒙運動。

    在東京美術學校留學而相遇的陳澄波與廖繼春兩人私交甚篤,在日本時代畫壇發光發熱,二戰後一同經歷了再一次的政權轉折。陳澄波不幸在過程中逝去,而倖存的廖繼春,又怎麼面對再次截然不同的世界?

    1921年,臺灣人發起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創立臺灣文化協會,成了近代臺灣一連串啟蒙運動的重要起點。今年適逢百年紀念,一起走讀臺灣啟蒙記憶,更是別具意義。

    在二二八這一天,我們由臺南美術館二館出發,跟著前輩作畫的足跡,透過一幅幅畫作,一路追尋並思考這些記憶對於我們的意義。

    ▌集合地點: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
    ▌時間:2021/2/28,13:30~16:30
    ▌路線:台南美術館2館「南薰藝韻」展間➜ 忠義國小(原臺南神社外苑、孔廟)➜ 湯德章紀念公園(原大正公園) ➜ 青年路 ➜ 東市場 ➜ 台南神學院,全程約2公里
    ▌走讀捐款:300元/人(含美術館門票、導覽機、講師費用、保險)
    ▌里程數:2公里
    ▌講師+領路人:
    #蔡潔妮(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藝術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台灣美術史,藝術史與藝術社會學研究,於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有「潔妮談談畫」專欄)
    #王子碩(聚珍臺灣總監,知名文史工作者,臺灣古寫真上色創辦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名單之後」計畫臺南高雄區主持人)

    蔡潔妮老師會在南美館展間,帶著我們探索陳澄波筆下的台灣特殊性,了解他畫中的美感和價值。

    王子碩老師則帶我們,沿著這條路線欣賞認識這兩位畫家實際在臺南寫生的十二幅畫作現場。我們會經過廖繼春日本時代的租屋處(東市場附近),到神學院他們曾作畫的場域。我們會談從日本時代延續到戰後的啟蒙運動,以及畫作中消失的建築和人事物(巴克禮故居、甘為霖故居)。中途我們也會坐下來歇歇腳,喝喝楊桃湯,聊聊天,然後再出發。

    ▌參加人數:18人(依照報名先後)
    ▌報名頁面:tinyurl.com/38rowj43

    ▌ 先來欣賞幾幅,走讀會遇到的陳澄波和廖繼春畫作吧!
    〈芭蕉の庭〉(有香蕉樹的院子),廖繼春,1928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https://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Detail.aspx?CID=2926&ddlLang=zh-tw
    〈新樓庭院〉,陳澄波,1941
    台南市美術館典藏
    https://www.tnam.museum/collection/selected/detail/6113

    認識更多陳澄波
    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index.php
    認識更多廖繼春
    https://www.ntmofa.gov.tw/ntmofapublish_1048_2477.html

    如有任何疑問,請洽 #台灣基進台南黨部
    地址:台南市南區府緯街88號
    電話:(06) 222-1080
    營業時間: 週二~週六,09:00~20:00

    圖片來源:台南市立美術館

  •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10 07:04:55

    本集主題:「編劇魂:說故事是本能,寫劇本沒有教條,用文學素養和科學思維孕育你的傑作」介紹
             
    訪問作者:小野
          
    內容簡介:
    ★「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首次公開四十年編劇心法,科學方法直指核心,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編劇是可以教的嗎?說故事有沒有通則?
    故事大綱要寫多長?劇本有所謂的「格式」嗎?
    正邪對抗、角色轉變是鐵律?導演期待看到什麼?
    文學電影和電影小說有什麼不一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人物從二十個變成兩百個;「三廳電影」帶來錢潮,也帶來局限;《成功嶺上》扭轉了僵化的愛國主義,學生電影一再翻新。田野調查只是基本功課,故事的選擇要像顯微切片一樣精準。創作關乎思想,技術只能輔助;故事和風格都是為了描繪主題,角色之間的關係隨時都像化學變化一般質變,情緒節奏帶來如力學原理般的力量,劇情發展發展簡直像是一場考古發掘的過程。劇本結構是用來表達創作者的創作觀點和形式。
        
      被稱為「臺灣新電影浪潮運動重要推手」的作家小野,第一次公開從七○年代初入電影圈沉澱至今的心路歷程,並以特殊的「科學/文學」斜槓背景,帶來一套難忘的「野式編劇法則」,用第一手經驗帶領讀者認識電影劇本,然後,超越電影劇本。
      
      於臺灣電影產業起飛、沉寂,又再度興盛的四十年間,小野曾身為電影的企劃、編劇、製片、原著作者、版權銷售和劇本改編,甚至行銷等角色,也歷經兩家電視台在變革時的重要角色。近四年更擔任台北影視音實驗敎育機構的校長及教授編劇實作課。
        
      本書中,小野首度把電影圈如此豐富的實戰經驗轉化為文字,並透過八十部經典電影賞析,佐以珍貴的部分劇本原稿,傾囊相授獨門心法,深入淺出趣味十足。若你是電影工作者、學生,或喜愛電影的人,亦或是電影研究者、評論者或是相關內容製造者,本書都將帶給你全然不同的觀點。
      
    「我們得充滿真摯的情感,有一種非說不可的慾望,一切才可以開始。」──小野
      
    【PART 1 我就這樣開始寫劇本】
      在中央電影公司,我陸續遇到了一些天才型的編劇和導演,和一堆正要燃燒熱情的電影人。八年來他們天天坐在你的對面,天天到你家來煩你,天天談的都是劇本,當然也會發些牢騷,傾吐祕密。當一起得奬時在臺上相互擁抱流下眼淚。其實和那麼多的天才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並不是什麼幸福的事。因為和天才在一起,學不到什麼東西,他們在創作過程渾然天成,你看不到什麼具體技巧,更糟糕的是,你會越來越自卑。我扛著一大袋自己寫的企業書、行銷計劃、票房紀錄和劇本回家,告訴自己暫時安靜下來,把這些非常難得的經驗寫成一本「工具書」。而這本書的構想,一放就放了三十年。
      
    【PART 2編劇的六種科學方法】
      對我而言,要替電影編劇找到一套可以教授的方法,是不太可能的。可是在我自己編劇的過程中,卻不斷的冒出一些自創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卻是一些科學方法。所謂的科學方法,是從科學知識中找到一個最接近劇本創作的思考及運作方式,所以最终仍然是要依靠人腦。這些方法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像是靈感一樣忽然跳出來,本身也像是另一種創作。終於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我把這些科學方法公開。在公開之前,我陸續在一些大學的編劇工作坊試著告訴學生,像是找到一種新藥,做人體實驗,效果不錯。
      
    【PART 3文學如何改編成電影】
      我不斷把文學作品引進電影和電視,除了想讓更多人藉由大衆傳播媒體認識文學作品外,更貪心的希望能因此促進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對我而言,浸淫在大量的文學改編成電影的寶貴經驗中,終於也發現到一些奇妙的東西,一些過去不曾思考過的問題。於是我決定把這些「發現」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同時也覺得用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是給初學者最好的方法之一。讀一本好的小說,看一部好的電影,如果能夠找到改編的方式,我想你會距離「寫劇本」又更接近了一些。試試看你的潛力,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作者簡介:小野
      本名李遠。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曾經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攻讀分子生物學,也曾經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助教。
    1981年受明驥總經理之邀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擔任製片企劃部企劃組的組長,和當時的同事吳念真及新鋭導演侯孝賢、楊德昌、柯一正、萬仁、張毅等共同推動影響台灣電影發展深遠的「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電影劇本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
      
      二十四歲時以《蛹之生》、《試管蜘蛛》等小說成為七○年代暢銷作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小說、散文、詩及童話。並屢次獲獎,包括第二屆聯合報文學獎首獎、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七○年代十大最重要書籍。目前文學創作已經超過一百部、電影劇本三十部。
    曾經出任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在電視工作方面,擔任過台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及中華電視公司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長年參與不少社會運動,包括敎育改革、環境保護、基本人權、土地權等,為「千里步道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近年來更努力倡議「文化在野」的觀念及投入影視音人才培育的計畫,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及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成為大家口中的「小野校長」。《編劇魂》是他在長期創作及敎學後第一本工具書,想要和讀者們分享自己長期累積的創作經驗。
              
            
    作者粉絲頁: TMS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出版社粉絲頁: 積木生活實驗室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人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2-02 11:07:21

    本集主題: 情定終身個展 吳建興專訪
      
    自述:
      「情定終身」概念主軸來自吳建興創作中長期對以「家」的概念為中心出發,所形成的人、事、物網絡以及價值體系之關注與反思。計劃以吳(建興)、商(雅琇)之婚姻與婚禮儀式作為啓動點,透過藝術家自身結婚成家的生命經驗轉變,發散至美術館公共場域與公眾關係之間的交會關係,藉以擴張討論當代社會中情感構成與生命治理性的聯結體系,其間個體與個體、與社會、機制、傳統價值的聯繫點與張力關係,藉以反映個體處於巨大社會傳統所形成的文化中的對應狀態。
      
      展覽一方面延續創作者反映傳統與當代價值衝突與彌合,以「家」為中心的生活型態如何在當代人際與生產網絡中,找尋其重新循環的能量與可能性;另一方面,將「婚禮」視為一種關係擴張的界面,試圖透過「婚禮」作為一種事件展演在美術館的嵌入,再度從日常生活到公共場域之間儀式化的過程中,探尋某種情感活化的互動因子,透過在美術館公共機制裡促成對更多生命經驗的邀約,試圖在會面中勾動日常人際下所隱藏的各種細微互動的情感紐帶。除了透過伴侶關係來探討當代個體性、私人性的心理狀態於社會關係、身份認同等精神狀態上的處境,展現的本身即是藝術家生命過程的一部分,透過一個運用自身生命重要儀式的轉化,去探測身體、生命實踐與展演機制之間的鴻溝。
      
      作為藝術家吳建興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首次個展計劃,面對「個展」作為一種自我呈現與被觀看的媒介的意義下,如何將展示自身生命課題作為一種觀看對象的迴轉。將婚禮儀式鑲嵌於美術館的觀看機制裡,意圖去創造兩種儀式化過程中的「聯姻」關係,除了去呈現「聯結」(engaging)作為一種形式,亦在討論聯結作為一種機制與其他機制間所構成的網絡與互相牽動關係。(文/吳建興)
        
       
    吳建興簡歷:
      1987年出生於台灣
      
    學 歷:
      2011-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創作研究所繪畫組
      2007-2011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個 展:
      2016 情定終生 ,台北美術館 ,台灣,台北
      2015 生活雙面刃-微觀面,智邦藝術基金會,台灣,新竹
      2014 小時代實業社 ,FreeS 福利社 ,台灣, 台北
      2013 Illusion 泰國,曼谷
      2012 平行穿越 (Parallel Crossing) 台灣, 台北
     
    得獎經歷:
      2015 這不是毒蘋果(卓越獎展演 ),關渡美術館,台灣,台北
      2014 Made in Taiwan 文化部新人推薦特區 , 台北藝術博覽會,台灣,台北
      2013 形而上(第十一屆桃源創作獎 ),桃園縣政府,台灣,桃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