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呼籲行政院應將「#全面發放現金」納入 紓困4.0計畫】 全國三級警戒從5月19日開始,疫情仍持續嚴峻,指揮中心也在日前宣佈三級警戒將延長至6月14日,在防堵疫情蔓延的緊急時刻,全民都希望能盡力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在此同時,許多人的生活也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 包含許多小吃飲食、休閒娛樂、表演藝...

  • 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17:13:00
    有 474 人按讚

    【呼籲行政院應將「#全面發放現金」納入 紓困4.0計畫】
     
    全國三級警戒從5月19日開始,疫情仍持續嚴峻,指揮中心也在日前宣佈三級警戒將延長至6月14日,在防堵疫情蔓延的緊急時刻,全民都希望能盡力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在此同時,許多人的生活也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
     
    包含許多小吃飲食、休閒娛樂、表演藝術、零售服飾百貨,以及因為全面停課影響的托育幼教產業,成千上萬的相關從業人員,為了全民的健康、為了齊心防疫,不只面臨生活停擺,更可能面臨下個月三餐無以為繼的困境。其中,甚至有初掌教職不久的幼教老師,依然面臨學貸、房租壓力,卻求助無門。我相信,這樣的狀況並不是個案,政府應該立刻行動、即時紓困,接住這些無助的民眾。
     

     
    紓困勢在必行,但 #要如何紓困,才能真正符合目前的需求?
     
    就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柯文哲市長也在五月來到台北市議會專案報告,因應疫情該如何紓困、如何振興,當時包含中央政府、以及全台灣各地方政府,都因地制宜推出了不同的紓困方案。
     
    大家可能記憶猶新,當時包含區公所、包含各家銀行,都大排長龍,許多基層公務人員以及銀行行員 #苦於各種煩瑣的資格審查文件,連申請文件的遞件、複查,都成為地方政府與中央互相喊話數日的新聞事件。
     

    在今年疫情依然嚴峻的此刻,我們不能讓需要紓困補助的民眾,為了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必須大排長龍暴露在疫情的風險中,而在銀行業從業人員已傳出多起確診案例的此刻,我們也不該讓更多的銀行從業人員,為了大眾的生活所需,被迫在窗口接觸大量群眾;我們更不該讓許多應該投入協助防疫的民政基層公務人員,因應紓困審查而要在室內溝通排解各式各樣的民眾疑惑。
     
    此時的紓困,不能再成為防疫的破口。
    #現在的台灣沒有承受這些風險的本錢。
     
    因此,我和幾位跨黨派、跨縣市的朋友,一起發出聯合聲明,在這個非常時期,紓困為重,行政院應該將「全面發放現金」納入紓困4.0計畫,接住各行各業的自營、兼職等非典勞動者與家庭,行政院可以採取必要排富措施,但重要的是應該秉持 #免申請、 #免審查,能即時快速給予民眾救急紓困的精神,不要讓配合防疫的人們防堵了病毒,卻被生活打倒。
     
    ———
     
    以下為聯合聲明全文:
     
    建請行政院將『全面發放現金』納入「紓困4.0」
     
    台灣正處在全國團結防疫的時刻,在三級警戒之下,疫情影響台灣各行各業,每個工作、產業、領域都受到劇烈的衝擊。
     
    蔡英文總統已表示,紓困的速度絕對不能夠延遲,才能降低疫情對經濟民生的衝擊。
     
    蘇貞昌院長亦在說明「紓困4.0」時強調:防疫紓困特別預算的相關補助將主動撥款、快速入帳。
     
    在此我們要建請行政院審慎考慮,將『全國發放現金』一併納入「紓困4.0」的整體方案當中,讓紓困更圓滿、流程更簡單、民眾更有感。
     
    我們認為,唯有通過『全國發放現金』,才能確保那些自營、日薪、兼職、part time的非典勞動者及其家庭,能夠撐過三級警戒帶來的停止營業與生意冷清,能夠被社會安全網接住。
     
    在二級警戒以下的NPI,我們按照不同工作、產業、領域的需求,制定特定且細緻的紓困及振興方案,順利度過了難關。
     
    此時此刻,在三級警戒的NPI,台灣社會遭受的衝擊更為全面也更為巨大,我們也需要更全面、更徹底、更包容的紓困措施。
     
    參考先進國家(如美國的 CARES Act、日本、韓國)之作法,全國發放基本薪資,可以省下龐大的之申請成本、手續成本、行政成本,可以支持政府集中量能於防疫工作,可以確保基層人員不會被紓困作業綁死甚至累死。也可以減少民眾群聚的風險。
     
    所以我們主張『全國發放現金』,發放現金,不用申請、不用排隊、不用等候,政府直接撥現金至指定帳戶,行政院則可以配合財政能力採取適當的排富措施。
     
    現在,政府採購之莫德納、AZ疫苗正穩定抵達、分批施打,國產疫苗開發速度也突飛猛進,可望於七八月陸續施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全國發放現金』的原因,政府要跟人民共同把台灣守下去。
     
    黎明前夕總是特別黑暗,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全民團結一致、專心抗疫,台灣必定可以再見光明。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台北市議員 林亮君
    台北市議員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台北市議員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苗栗縣議員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台中市議員 黃守達
    高雄市議員 黃捷 高雄市議員
    政治工作者 吳崢
     
    2021/5/28 聯合聲明

  • 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23 09:40:28
    有 186 人按讚


    #年度問政-🏆️新竹市議員黃文政 我 好 用 🏆️

    #行人專用區普及化-打造真正的友善步行城市
    一、步行城市的基本條件,是人們行走的安全性。
    新竹市推動步行城市計畫,但由主軸來看是朝向文史、環境、休憩為方向來做推動,從市民的立場來看,顯然有些不符期待的地方。
    新竹市幅員狹小,非常適合以步行替代汽機車到達許多地方。加上新竹市生育率高,假日時常看到家長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童走在路上。因此,完善的規劃並普及化行人專用區是非常必要。
    二、解決違停機車、腳踏車占用是市內人行步道,影響用路人權益。
    市內現有的人行步道常被違停的機車占滿形成人車爭道的現象,除了看見行人權益受損,也凸顯新竹市停車位不足的窘況。能在規劃「行人專用路權」之餘,順便附設停車位是最好的辦法!
    ✅文政建議:劃設標線型人行步道
    參考研究台北市成功的案例,標線型人行步道成本低、不擾民、施工有效率,且能夠清楚區分行人專用區及停車位,大大降低因違停而影響行人權益的狀況。

    #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保有自然風貌X創造觀光價值
    一、停車位不足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我對十八尖山的態度一直是保有其自然風貌,讓遊客上山感受原始自然風貌放鬆身心,但遊客能上山享受的前提是有位子可供汽機車停放。
    二、十八尖山入口處有許多特色攤販,但無專用擺攤的位子,只能在停車場附近隨意找空地擺攤,有時面對來往的車子還得不時移動位置。若能在十八尖山入口處規劃一個攤販區,不僅增加遊客前來觀光的意願,也照顧到眾多攤販的民生需求。
    三、十八尖山平均每月12萬人爬山,市府若能善用其天然景致來與城市活動作結合,有助城市行銷。
    ✅文政建議:
    1.於自來水公司旁的停車場建設三層樓的立體停車場,第一層可停放大型遊覽車及公共廁所;第二層樓可停放小型汽機車;第三層樓則用開放式空間規畫集中攤販區空間。一次性解決停車問題、攤販位置問題!
    2.即將在新竹舉辦的台灣燈會可考量將十八尖山部分區域納入範圍。由新竹公園主燈區延伸至十八尖山,不僅分散新竹公園主燈區參觀人潮,更活絡人行道綠帶沿線,可望首創燈會創舉,打造另類城市行銷及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

    #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公立托嬰中心設置&公園親子廁所普設
    一、林智堅市長任內致力於翻修打造特色公園,但卻發現新竹市的公園最大的特色竟是「沒廁所」。即便有廁所的地方也幾乎沒有設立親子廁所。
    不管到公園散步走路的老人家不方便,帶著孩子到公園遊樂的爸媽更是非常崩潰。花了不少經費,卻打造出這樣的「特色」公園,令人失望。
    二、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媽媽對育兒的福利及需求作調查,前三名分別是平價托育、可帶幼兒去的場所、充足的臨托資源。針對這三點反觀生育率高的新竹市,發現不僅公立托育資源在全國排名尾端,甚至公立托嬰中心數為0,這讓新竹市所謂「兒童友善幸福城市」之稱成了問號
    ✅文政建議:盡速對市內公園進行盤點,增設含親子友善廁所的公廁,及盤點市內閒置可利用的空間,設立公立托嬰中心!

    #活化市區舊商圈-再現新竹舊城區榮景
    一、新竹舊城區商圈為新竹歷史悠久的特色商圈,卻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沒落。文政看著市區店家一間間關閉,甚至貼上「頂讓」紙條,也看到僅存店家對於未來的恐慌,實在覺得辛酸。5/22當天約市府產發處吳處長親自到市區了解狀況,希望市府盡速著手拯救市區商圈。
    二、市府於105年到107年爭取800萬元補助款,推動生活傳產再造計畫與商業街區創新發展計畫,過去也曾以東門辦桌、舊城好食祭活動進行推銷,但影響範圍有限,復興商圈依舊慘淡,無助於整個舊城市區商圈的發展。
    三、店家目前面臨困境,包括店租太高、繳租賃所得、營業稅﹔警察開單取締狀況嚴重﹔市府辦理活動實際未帶進人潮等。
    ✅文政建議:多方研究各地商圈後,認為西門町商圈的「專屬行人徒步區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鏡觀形。
    以徒步區活化街道,不僅少了汽機車噪音及廢氣的汙染其中還可規劃藝術展演區,找街頭藝人來表演,讓他們也有發揮的空間。另外,新竹市指南手冊著重飲食美食類,建議增加舊城區比重及其他類別店家,並落實徒步區規畫。

    #路平專案不宜偏廢-鋪設真正有需要的路面
    一、市府每年編列高達2億3千萬元於「路平專案」,但選擇施工道路的標準卻令人不解。我提出的,包含綠水里、科園里、新莊里內的部份巷道已殘破不堪。尤其是綠水里,文政自擔任里長期間即開始向工務處申請施工,3年時間過去至今仍未下文。市府應考量民眾需求及實際路況,不該只鋪設主要幹道,有所偏廢。
    ✅文政建議:詳細檢視並會勘實際有需要鋪設柏油的路段,不要反而忽略了真正有需要且使用率更高的巷道。

    #生命急救之鍊-重視CPR與AED急救術
    一、心臟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特別是員警工作經常處於全天候不定時輪班的辛勞,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警察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
    二、CPR技能固然重要,若能搭配AED急救,更能大幅提升存活率,甚至是康復率。
    ✅文政建議:加強員警的CPR訓練,可以適時救助自己同仁,更有機會在第一線服務時,協助民眾爭取黃金救援。另外,本市的AED裝置不算少,值得嘉許。但希望能普及到人群聚集場所,如公園、社區大樓等處所。

    #發揚並守護客家文化-活絡在地客家資源
    一、新竹市客家族群佔全市1/3人口,被中央列為市客家重點發展區域,資訊傳遞上應該更用心。但目前客家文化會館功能有限,11月期間舉辦的客家系列活動,甚至不在會館舉辦,非常可惜。
    ✅文政建議:自己本身是客家族群一份子,非常重視客家事務。希望文化局主動邀約蘊含豐富客家資源、熟諳在地客家事務的團體,並整合網路資訊,多利用會館場地辦活動或上課,活絡會館人氣,擴展客家文化。

    P.S更多問政內容請洽粉絲專頁 🎁

  • 台北市托育補助排富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23 09:40:28
    有 186 人按讚

    #年度問政-🏆️新竹市議員黃文政 我 好 用 🏆️

    #行人專用區普及化-打造真正的友善步行城市
    一、步行城市的基本條件,是人們行走的安全性。
    新竹市推動步行城市計畫,但由主軸來看是朝向文史、環境、休憩為方向來做推動,從市民的立場來看,顯然有些不符期待的地方。
    新竹市幅員狹小,非常適合以步行替代汽機車到達許多地方。加上新竹市生育率高,假日時常看到家長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童走在路上。因此,完善的規劃並普及化行人專用區是非常必要。
    二、解決違停機車、腳踏車占用是市內人行步道,影響用路人權益。
    市內現有的人行步道常被違停的機車占滿形成人車爭道的現象,除了看見行人權益受損,也凸顯新竹市停車位不足的窘況。能在規劃「行人專用路權」之餘,順便附設停車位是最好的辦法!
    ✅文政建議:劃設標線型人行步道
    參考研究台北市成功的案例,標線型人行步道成本低、不擾民、施工有效率,且能夠清楚區分行人專用區及停車位,大大降低因違停而影響行人權益的狀況。

    #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保有自然風貌X創造觀光價值
    一、停車位不足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我對十八尖山的態度一直是保有其自然風貌,讓遊客上山感受原始自然風貌放鬆身心,但遊客能上山享受的前提是有位子可供汽機車停放。
    二、十八尖山入口處有許多特色攤販,但無專用擺攤的位子,只能在停車場附近隨意找空地擺攤,有時面對來往的車子還得不時移動位置。若能在十八尖山入口處規劃一個攤販區,不僅增加遊客前來觀光的意願,也照顧到眾多攤販的民生需求。
    三、十八尖山平均每月12萬人爬山,市府若能善用其天然景致來與城市活動作結合,有助城市行銷。
    ✅文政建議:
    1.於自來水公司旁的停車場建設三層樓的立體停車場,第一層可停放大型遊覽車及公共廁所;第二層樓可停放小型汽機車;第三層樓則用開放式空間規畫集中攤販區空間。一次性解決停車問題、攤販位置問題!
    2.即將在新竹舉辦的台灣燈會可考量將十八尖山部分區域納入範圍。由新竹公園主燈區延伸至十八尖山,不僅分散新竹公園主燈區參觀人潮,更活絡人行道綠帶沿線,可望首創燈會創舉,打造另類城市行銷及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

    #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公立托嬰中心設置&公園親子廁所普設
    一、林智堅市長任內致力於翻修打造特色公園,但卻發現新竹市的公園最大的特色竟是「沒廁所」。即便有廁所的地方也幾乎沒有設立親子廁所。
    不管到公園散步走路的老人家不方便,帶著孩子到公園遊樂的爸媽更是非常崩潰。花了不少經費,卻打造出這樣的「特色」公園,令人失望。
    二、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媽媽對育兒的福利及需求作調查,前三名分別是平價托育、可帶幼兒去的場所、充足的臨托資源。針對這三點反觀生育率高的新竹市,發現不僅公立托育資源在全國排名尾端,甚至公立托嬰中心數為0,這讓新竹市所謂「兒童友善幸福城市」之稱成了問號
    ✅文政建議:盡速對市內公園進行盤點,增設含親子友善廁所的公廁,及盤點市內閒置可利用的空間,設立公立托嬰中心!

    #活化市區舊商圈-再現新竹舊城區榮景
    一、新竹舊城區商圈為新竹歷史悠久的特色商圈,卻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沒落。文政看著市區店家一間間關閉,甚至貼上「頂讓」紙條,也看到僅存店家對於未來的恐慌,實在覺得辛酸。5/22當天約市府產發處吳處長親自到市區了解狀況,希望市府盡速著手拯救市區商圈。
    二、市府於105年到107年爭取800萬元補助款,推動生活傳產再造計畫與商業街區創新發展計畫,過去也曾以東門辦桌、舊城好食祭活動進行推銷,但影響範圍有限,復興商圈依舊慘淡,無助於整個舊城市區商圈的發展。
    三、店家目前面臨困境,包括店租太高、繳租賃所得、營業稅﹔警察開單取締狀況嚴重﹔市府辦理活動實際未帶進人潮等。
    ✅文政建議:多方研究各地商圈後,認為西門町商圈的「專屬行人徒步區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鏡觀形。
    以徒步區活化街道,不僅少了汽機車噪音及廢氣的汙染其中還可規劃藝術展演區,找街頭藝人來表演,讓他們也有發揮的空間。另外,新竹市指南手冊著重飲食美食類,建議增加舊城區比重及其他類別店家,並落實徒步區規畫。

    #路平專案不宜偏廢-鋪設真正有需要的路面
    一、市府每年編列高達2億3千萬元於「路平專案」,但選擇施工道路的標準卻令人不解。我提出的,包含綠水里、科園里、新莊里內的部份巷道已殘破不堪。尤其是綠水里,文政自擔任里長期間即開始向工務處申請施工,3年時間過去至今仍未下文。市府應考量民眾需求及實際路況,不該只鋪設主要幹道,有所偏廢。
    ✅文政建議:詳細檢視並會勘實際有需要鋪設柏油的路段,不要反而忽略了真正有需要且使用率更高的巷道。

    #生命急救之鍊-重視CPR與AED急救術
    一、心臟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特別是員警工作經常處於全天候不定時輪班的辛勞,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警察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
    二、CPR技能固然重要,若能搭配AED急救,更能大幅提升存活率,甚至是康復率。
    ✅文政建議:加強員警的CPR訓練,可以適時救助自己同仁,更有機會在第一線服務時,協助民眾爭取黃金救援。另外,本市的AED裝置不算少,值得嘉許。但希望能普及到人群聚集場所,如公園、社區大樓等處所。

    #發揚並守護客家文化-活絡在地客家資源
    一、新竹市客家族群佔全市1/3人口,被中央列為市客家重點發展區域,資訊傳遞上應該更用心。但目前客家文化會館功能有限,11月期間舉辦的客家系列活動,甚至不在會館舉辦,非常可惜。
    ✅文政建議:自己本身是客家族群一份子,非常重視客家事務。希望文化局主動邀約蘊含豐富客家資源、熟諳在地客家事務的團體,並整合網路資訊,多利用會館場地辦活動或上課,活絡會館人氣,擴展客家文化。

    P.S更多問政內容請洽粉絲專頁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