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垃圾桶app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垃圾桶app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垃圾桶app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垃圾桶app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中山大同陳怡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個友善的台北,從丟垃圾的習慣開始。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今在警政衛生質詢中針對台北市垃圾桶從3000裁撤至1000個表示:大量裁撤公共垃圾桶不是唯一解決垃圾問題的方式。陳怡君表示,台北市政府這幾年共三次汰換垃圾桶,分別為102年、104年及105年,而在105年辦理清潔箱汰換作業中,環保局回覆當時垃...

  • 台北市垃圾桶app 在 中山大同陳怡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17:53:18
    有 217 人按讚

    一個友善的台北,從丟垃圾的習慣開始。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今在警政衛生質詢中針對台北市垃圾桶從3000裁撤至1000個表示:大量裁撤公共垃圾桶不是唯一解決垃圾問題的方式。陳怡君表示,台北市政府這幾年共三次汰換垃圾桶,分別為102年、104年及105年,而在105年辦理清潔箱汰換作業中,環保局回覆當時垃圾桶的設計概念為:增大投入口徑以便利民眾丟棄隨手垃圾,營造友善環境。如今這些設計解說對照現今大量裁撤垃圾桶看來相互違背。

    陳怡君表示,一個友善的台北,設計可以改變人們使用垃圾桶的方式。105年設計的垃圾桶因投入的口徑過大,造成部分民眾將家庭垃圾塞到公共垃圾桶,不但製造髒亂,也懲罰了真正守法的民眾。陳怡君說,即使裁撤公用垃圾桶,對於平時亂丟家用垃圾的民眾還是有其他可丟棄的地方,例如:暗巷、公共廁所。陳怡君並舉例寧夏夜市友善垃圾區域中,為了讓夜市垃圾減量,寧夏夜市設計成六種不同的垃圾分類,響應環保之外,也落實了真正環境清潔;寧夏夜市為了不被丟入大量的住家垃圾,甚至在垃圾袋口加裝鐵網限制垃圾量體,讓隨手垃圾都能確實被丟置在適當的垃圾袋中,而垃圾袋未見任何家庭垃圾,這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此外,針對台北丟垃圾的APP,陳怡君也發現APP中資訊錯誤,很久沒有更新,就連APP中每平方公里有幾個行人垃圾桶都寫錯,不只是丟垃圾不便民,連錯誤資訊也擾民。

    最後,陳怡君建議未來環保局若要再汰換公用垃圾桶,在設計上除了美觀時尚之外,應納入功能性(垃圾分類)、限制性(限制家用垃圾無法投入公用垃圾桶)。一個友善的台北市,設計必能改變民眾使用垃圾桶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