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市國宅有哪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市國宅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市國宅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市國宅有哪些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8萬的網紅今周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旁人眼中是生活過得還不錯的人...實際上卻因過去瘋狂的置產,讓自己陷入金錢焦慮中... #富同學一席話,讓他從一個焦慮的中產窮忙族,5年後成為身價億元的富翁。如今,他一年坐領400萬元現金股息,還是新北市新板特區「輕豪宅」的主人... 到底讓他想通了什麼事?又做了哪些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市府四年成績單 有哪些還沒完成?又有哪些是未來要做? 這是柯市長這屆任期最後一次總質詢,本質詢組總結柯市長這四年的施政表現,第一年:跌跌撞撞,市府出包連連、新任政務首長或學者適應不良、只好靠事務官救火!第二年:佈滿荊棘,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形成過程未竟周延,影響市民信任度,尤其是大巨蛋。第三年...

台北市國宅有哪些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2:28:4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提到萬華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疫情與萬華汙名化〕 從萬華區的茶室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後,5/24三立新聞台某節目在節目標題中使用「萬華病毒」引發爭議,遭民眾向NCC檢舉有污名化萬華之嫌。 ▌什麼是汙名與汙名化? 汙名一詞原意是熱鐵烙下的標記。這些標記通常被打在奴隸、罪...

  • 台北市國宅有哪些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8:30:38
    有 117 人按讚

    #旁人眼中是生活過得還不錯的人...實際上卻因過去瘋狂的置產,讓自己陷入金錢焦慮中...

    #富同學一席話,讓他從一個焦慮的中產窮忙族,5年後成為身價億元的富翁。如今,他一年坐領400萬元現金股息,還是新北市新板特區「輕豪宅」的主人...

    到底讓他想通了什麼事?又做了哪些事?

  • 台北市國宅有哪些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22:28:20
    有 5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提到萬華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疫情與萬華汙名化〕

    從萬華區的茶室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後,5/24三立新聞台某節目在節目標題中使用「萬華病毒」引發爭議,遭民眾向NCC檢舉有污名化萬華之嫌。

    ▌什麼是汙名與汙名化?

    汙名一詞原意是熱鐵烙下的標記。這些標記通常被打在奴隸、罪犯或叛徒—有污點的人、不潔者—身上。今天這個詞的引申義被廣泛使用,即恥辱和詆毀的標記。

    在196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出版了《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高夫曼分析了「被污名化」的人對自身的感受,以及他們與「正常人」之間的關係;探討被污名者如何處理來自他人的排斥以及他們傳遞出的各種信息。

    所謂汙名,定義為:「擁有一種使對方受到貶低的特質,透過此特質與某種道德規範連結過程,把完整平凡的普通人變成帶著汙點、價值貶損的一個人」。以及汙名化則是:「是一種針對社會上一些特殊的族群,一般人對其抱持的一種惡劣信念與態度」,其具體特徵有以下四個:

    ❶貼上可供辨識的標籤

    將標籤貼在特定族群,使他們與其他人有所區隔。例如:瘋子、有疾病者。

    ❷標籤指涉不受歡迎的屬性

    社會將標籤連結到不受歡迎的屬性上,例如:瘋子是危險的。

    ❸被貼上此標籤的人被視為異類

    被貼上標籤者,會形成一種「我們」與「他們」的對立感。例如:我們不像那些瘋子。

    ❹被貼上此標籤的人遭受歧視

    例如:在我們的社區中不得建造瘋子的收容所。

    ▌萬華的歷史

    事實上萬華由於早在西元1709年,泉州移民從新莊拓墾到此,以「艋舺」稱之,成為台北第一條市街的雛型。

    貴陽街是艋舺興盛的起點,早期漢人常到此地與平埔族人交易蕃薯,舊稱「蕃薯市街」;日治時,改名發音相近的「歡慈市街」,並被劃入風化區內,因此街上有不少的妓院。

    華西街是萬華區另一條大名鼎鼎的街道。這裡是船夫與碼頭工人的落腳處,也因此娼寮與酒樓林立。

    在淡水河淤淺之後,嚴重瘟疫加上民間械鬥不斷,使得艋舺的經濟優勢逐漸消退,因此這裡也聚集了不少商場失意人、行旅病人、離鄉窮苦者,最終形成「乞丐寮」,住有乞食為生的無家者。

    最早在1740年就落成的龍山寺,後來又有如青山宮、清水祖師廟等出現,這些當地香火鼎盛的廟宇經常發放物資與許多善心人士捐贈,讓許多無家者得以藉此溫飽。

    介紹完相關的歷史,幫各位壯士們總結一下:萬華由於獨特的歷史發展背景,導致萬華地區駐紮更多容易遭受汙名的族群,例如:萬華的「五流」,流鶯、流氓、流浪漢、流動攤販、流動工人。

    ▌疫情與萬華

    有點年紀的壯士們,應該還記憶猶存。

    在2003年春,全台陷入SARS危機,自3/14第一起境外感染案例,到7/5台灣正式從世界衛生組織疫區除名,共有664個病例,其中73人死亡,造成全台長達四個多月的集體焦慮與恐慌。

    當時台北除了和平、仁濟醫院因為疑似群聚感染而陸續封院引發許多爭議之外,萬華地區也有兩個社群遭到集體隔離:一是華昌國宅居民,居家與集中隔離者總計有775位居民;二是萬華地區的無家者,集中隔離者有160 位。

    2003年5月,萬華里長聯誼會發佈聲明稿中說道:

    「......遊民、流鶯四處流竄,成為SARS的散播者.......造成萬華區成為一級疫區,頓時成為空城,百業蕭條、人煙罕至。」

    許多里長指責和平醫院危機處置不當,使疫情從中正區的院內移轉到萬華區院外,而無家者、流鶯等「偏差者」也被標籤為「SARS的散播者」。

    之後由於發生不明發燒與死亡案例,當時聯合報更以頭條新聞發布「水染病毒萬華爆社區感染」,報導台北巿萬華區華昌國宅爆發社區感染SARS;在未經求證之下,蘋果日報更以「社區感染四百居民住以待斃」的聳動標題,渲染社區感染的危機。

    當時許多居民與無家者以「疑似SARS案例」為由,被施以與和平醫院同規格的集體易地隔離措施,事後證實這兩個社群並未出現真正的感染案例,也未引發社區集體感染。

    對於當時的居民與龍山寺無家者而言,集體隔離無疑是一種汙名化的展現。
    先認定他們與其他族群的不同,再將他們視作「帶有疾病的」,並且將「帶有疾病的國宅居民、帶有疾病的街友」視為需要被處置的對象,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最後,再施以行為,也就是隔離。

    ▌反觀現今新冠肺炎疫情對萬華影響

    現今新冠肺炎疫情對萬華影響有哪些?在萬華茶室爆發群聚感染後,除了產業衝擊,負面標籤也不斷出現,網路上便充斥著許多對於萬華的歧視言論。

    台北市議員吳沛憶指出,近來聽到許多萬華人受到歧視排斥,甚至有公司要萬華人去採檢才能上班。作家林立青也在臉書發文,他表示在這疫情之下,許多物流快遞不送萬華,讓各服務弱勢的團體變得很困擾。

    同時,中華文化總會主辦的「萬華大鬧熱」活動官方臉書今天發文表示,「只有病毒才是這場防疫真正的敵人!」。

    文總也發起「萬華加油VIVA BANGKAH」換頭貼活動,期待大家意識到汙名化的危險與錯誤,而非指責染疫的人。活動一推出後,馬上吸引許多破萬人的在地粉專、社團陸續響應。

    相較於過去SARS疫情時期,今日對於汙名化的抵抗,也在萬華逐漸成形。

    
    ▌結語
    
    蘇珊·桑塔格在她著名的《疾病的隱喻》一書中,指出當疾病成為污名化的隱喻時,將阻止病人們尋求完整的治療。
    
    當肺炎被看成是對於參與茶室文化甚至做為八大行業的懲罰時,許多人便因為害怕被揭露、害怕被列在受歧視的名單裡頭而不願意篩檢就醫。
    
    尤其如果所患的疾病即使「早期發現」也不保證有藥可醫治,那麼病人就與其忍受病痛,也不要因就醫而過著飽受歧視的生活。
    
    新冠肺炎如果也成為一種污名化的隱喻,防疫工作將會更困難,因為人們將可能拒絕承認其過往的生活足跡。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與同理去對待正面臨高風險的人。我們不應該對疫情感到恐懼,而是更加勇敢,因為我們有機會對他人伸出援手,發揮作為社群協助的力量,才能戰勝疫情。

  • 台北市國宅有哪些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14 09:00:31
    有 85 人按讚

    很感謝某位齋友推薦《現代都市地景》給我。作為一名喜歡在都市散步的人,時不時抬頭看看都會內的大型建築,或者各區域不同的規劃及氛圍,是我長期以來保有的興趣。

    我記得曾有兩次想接觸建築知識的經驗。首次是閱讀現代藝術史時,避不了的接觸新藝術運動、Artdeco、包浩斯、現代主義等觀念,當時便興起了接觸現代建築史的念頭。第二次是讀了已故建築學者漢寶德關於藝術文化的短文集,那段時間也一併讀了珍雅各經典的《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以及柳宗悅書籍,又再次讓我喚起對建築的興趣。這分別兩次的三分鐘熱度,我輕輕觸及了莫里斯、羅斯金、包浩斯、葛羅培斯、萊特、路易士康、隈研吾等工藝設計及建築領域的思想。

    聽起來很順利,但其實一點也不,因為現代建築發展史並未如現代藝術史,有眾多學者從發展軌跡中整理出完整脈絡。此外,相比於資本較低的藝術創作來說,建築物所需的人力、物力更高,為了達成建築師、業主及股東等人的需求,建築物的風格絕非如現代主義藝術壁壘分明,畢竟稍有涉獵現代藝術史的人,要搞錯抽象主義和立體主義的機率甚低,但就我看來帝國大廈同時具備Artdeco和現代主義風格,又要如何定義其建築風格? 建築風格彼此的界線更加模糊,加上閱讀建築書籍,需要配合大量圖片,才能理解其論述。此外,建築理論和思想,多伴隨著藝術思維、器物史、技術史以及時代思潮演進,這造就了要理解建築知識,避不了面對極高的門檻。這本《現代都市地景》是我認知極佳的入門書。比起其他有著「簡易」、「入門」或「認識」的書籍,都來得更適合作為入門書。

    《現代都市地景》主要探討了從19世紀末以來,人們對於都市規劃及建築思想的轉變。19世紀維多利亞工業革命後,產能飛越似的成長,過去想像不到的技術和財富也在這時代爆發,同樣也帶來了許多技術上的革新。鋼筋混凝土技術普遍發展,這種比起過往石造、磚造甚至木造材質,有著強上數倍的結構。加上機電技術發展,以往因為體能而只能蓋到七層樓的限制,也在1880年西門子所發展的電動升降機(電梯)所打破。這兩項技術將都會文明從平面,演進到了立體,數十層樓以上的摩天大樓從過往的妄想變成了可能。工業化所帶來的資本密集,也導致了都會化的加劇,人類文明歷史上從未有過密度如此高的城市。

    因為法規制度的不完善,膨脹的人口密度直接導致了市容敗壞而又髒亂不堪,都市規劃成為各國政府不得不重視的議題。土地分區使用,城市美化、鄰里單元、超大街廊、清除式再生等方式紛紛被提了出來。而後許多優秀的建築師,提出了對城市整體規劃或建築風格的核心思想,諸如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柯比意的光輝城市、萊特的無垠城市(廣畝城市);財富爆炸而興起的裝飾風建築(Artdeco)、包浩斯的現代主義風格,凡德羅的皮骨建築,興起的國際主義建築、現代主義建築、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甚至還必須額外了解珍雅各為什麼反對這類都市規劃代有的大刀闊斧精神。以上種種,都有助於了解為何當代都市呈現今天的樣貌。

    但問題就隨之而來。除了看科幻片時,能發現未來都市的設計,深受柯比意、田園城市理論和包浩斯影響之外,理解這些知識到底又有啥用?

    這些知識理論十分抽象。以霍華德於19世紀末的田園城市理論為例,該理論將都市規劃為大小不一的同心圓,每個同心圓內能靠著內部不一的各大設施和農工商業,達到自給自足的平衡。透過大同心圓和小同心圓的連結和合作,得以實現嶄新的未來都市樣貌。這種理論實際付諸實踐的區域不多,但理論卻影響後世許多都會規劃的理論,特別是同心圓、平衡和自足等概念。後來鄰里單元中,就廣泛運用了此些概念。以鄰里單元為例,用於小型社區規劃的理論,將公家機構、學校、診所、公園等設施作為同心圓內的重要核心,提供社區居民服務、生活、娛樂以至於健康成長。那懂這些理論又有甚麼用呢?

    其實若只知道這些理論也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早已對生活周遭的事物習以為常,難以覺察這些理論都默默實踐於我們的生活中。舉個最佳的例證來說,台北市著名的民生社區,便是引進了這套當年的規劃方式,默默的設定在在幾公尺內要有公園,活動中心位於哪裡,又該將商業活動限制於哪些街道。政府於60~80年代,規劃了許多實驗性的社區、公宅和整宅,包含民生社區、南機場公寓、大安國宅等其實都暗自符合這些理論規範。這些也不是齋主能靠自身觀察能力發現的,也是後續閱讀許多台北都市規劃歷史,才慢慢從中認知到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騎樓、街道及店面,都來之不易。

    《現代都市地景》帶給我的幫助很多。過去在建築及都會規劃的相關知識都過於零散,但這本書將這些散落於思緒各處角落的片段,用系統性的方式串聯起來。即使是剛剛讀完的這陣子,都能感受到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更別提時日一久,能帶給我的改變和啟發會有多巨大。而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開始大量閱讀台北市近代的發展史,配合這些理論帶給我的影響,加上我曾實地走訪的經驗,讀起這些書來,勘稱最愉悅的享受。

  • 台北市國宅有哪些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0-09 18:04:35

    柯市府四年成績單
    有哪些還沒完成?又有哪些是未來要做?
    這是柯市長這屆任期最後一次總質詢,本質詢組總結柯市長這四年的施政表現,第一年:跌跌撞撞,市府出包連連、新任政務首長或學者適應不良、只好靠事務官救火!第二年:佈滿荊棘,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形成過程未竟周延,影響市民信任度,尤其是大巨蛋。第三年:漸入佳境,世大運成功舉辦凝聚台灣人心,民調支持度回升!第四年:穩健務實,厭惡藍綠對決與意識形態治國的台北市民依然願意支持沒有私慾的市長。

    從70%高滿意度掉到四成,到世大運成功凝聚台灣人心、白綠分手、到成為台灣最大尾,市長創造台灣政治奇蹟,從沒有一個人掉下去可以再爬起來,這場變革,還在持續發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為民調支持度最高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在於執政沒有私慾或私利,沒有政黨的包袱或壓力!

    台北市政府四年來做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公務員累壞了,城市進步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監督,柯市長四年來有哪些事情還沒完成,或是外界有所質疑還沒說清楚的?又有哪些是這四年已經完成的政績?以及未來四年本質詢組期望柯市長要做的事,這三個面向將是這次總質詢的重點。

    黃珊珊議員表示,所謂五大案,大概只剩下大巨蛋了,其他三創、松菸、雙子星以及美河市都有一定進展,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外面說三道四,市府應該提出完整的說明。就拿松菸來說,柯市長上任以後重啟談判,營運權利金自104年9月10日起,每年增加645萬元,另外再爭取到一項文創回饋金,104~107年這四年約增加1368萬元。清楚的說明以釋眾疑。尤其是大巨蛋,現在都依市府要求的方式進行中,通過審查就同意建照變更,沒通過審查就不可能復工,現在施工的部分是法院裁定同意施工的,不是市政府偷跑,這一點可以說得更清楚一點。

    再來就是柯市長這四年做了哪些事。老實說,這四年我們質詢組提出不少市政建議,而市府大部分也幾乎都完成:
    1. 行動支付繳納停車費,可以省下大筆手續費
    2. 幫市府找公宅用地,許多機關用地解編已規劃為公宅、
    3. 要求訂立更合理的公宅租金補貼政策,從健康公宅開始適用新的租金補貼,健康公宅最低每月6110元、興隆公宅最低每月2100元就能入住、
    4. 增取私幼補助擴大到3歲,107學年度開始每學期補助13660元、
    5. 增取圖書分館康寧分館,確認落腳康寧所後方空地、
    6. 敲定雙北吃到飽月票1280元,並要求推廣記名保障市民權益、
    7. 要求捷運車站編碼,讓外國及其他縣市旅客更方便、
    8. 推廣臨時托育與假日托育,讓父母有喘息時間、
    9. 拆除公安海砂屋,讓苦等10多年的聯邦合家歡終於動工、
    10. 麗山國小、胡適國小電塔遷移等。
    以上幾乎全部完成也落實了!

    黃珊珊議員指出,這近四年來市府其實很認真地幫很多議員解決了很多事,這部分有很多外界都不清楚,市府真的需要在宣傳上多用點力。

    但還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屆任期內,柯市長還沒做到的有哪些?

    1.內湖焚化廠除役的問題,在市長剛上任之初就曾帶著市長、環保局長以及附近幾個里長,到焚化廠內聽取簡報,就目前台北市垃圾減量有成的狀況下,是有條件讓台北市從三座焚化廠降為兩座。而內湖焚化廠是最老、焚化量最少的,如果除役後,現地可以規劃為環保生態公園。關於這個建議,市長在這屆還沒有答案!

    2.民生汐止線也是。在上次總質詢中,市長及捷運局曾諾會在年底前完成民生汐止線市區段以及替代路線的環評作業,接下來就是何時送中央核定路線。另外在8月31日市長也敲定東環段將走瑞光路這一方案,也宣示希望能在2021年動工。黃珊珊議員表示,民生汐止線能否在2021年前完成路線核定以及動工,市長也要給個答案!

    3.還有就是內湖三總對面的6座球型瓦斯槽。這個問題也是柯市長上任之初就提了,市長也要求產發局針對安全性及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但結論就是安全沒問題,遷移的話,大台北瓦斯要花很多錢,所以就這樣又擺在內湖3年多。問題是這六座球型瓦斯槽是屬於大台北瓦斯,而大台北瓦斯又沒有供應內湖地區,為什麼其他行政區瓦斯供應商的儲氣槽要放在內湖?黃珊珊議員表示,大台北瓦斯之前在光復北路也有一座球型儲氣槽,1998年市長選舉時,黃大洲市長政見之一就是遷移光復北路的瓦斯槽,雖然黃大洲市長沒當選,但繼任的陳水扁市長繼續協調,終於在他任內把光復北路瓦斯槽搬走。柯市長,你能比照陳水扁市長魄力,也協調大台北瓦斯把內湖這6座瓦斯槽也搬走嗎?

    4.另外就是敬老卡以及愛心卡的擴大使用。以目前敬老卡實際使用狀況,每個月把480點用光的比例大約只在10%,雖然政策的目的是在鼓勵老人家出來走動,但不可諱言有些老人家根本就走不動,套個廣告詞「我為什麼不願意走,我雙腳都麻了是要怎麼走」,柯市長一直強調每個月有480點,每年5760點,遠比重陽敬老金好,對這些老人家來說無感的。據了解,敬老卡部分開放小額使用仍在研議中,年底前應無法完成相關配套作業。但,至少開放運動中心這可以先做吧。雖說目前12區運動中心有開放公益時段給老人家使用,但老人家非公益時段難道就不能使用運動中心嗎?敬老卡也能在運動中心使用,不正是符合鼓勵長者出來走動政策目的。

    5.至於愛心卡也有同樣480點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尤其是愛心卡搭公車能扣點、搭觀光巴士能扣點、搭愛心計程車能扣點,卻不能扣抵搭捷運與復康巴士,這邏輯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北市府還編列預算補貼身心障礙者停車優惠,以路邊停車為例,前四小時免費。沒道理政府預算補貼開車出門的身心障礙者或陪同者停車優惠,卻要求身心障礙者如果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只能搭公車,不能搭捷運,否則沒補貼。愛心卡開放扣點搭捷運何時能上路呢?

    最後則是柯文哲市長如連任成功,未來四年應該做些什麼?

    本質詢組有幾點建議---
    一、都更加速。東、西區門戶計畫基本架構都已完整,剩下的就是更細部的執行計畫。尤其是在東區門戶計畫中的「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自細計通檢案公告實施日起6年內須向市府提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逾期則回復至原工業區。因此這部分目前是訂有落日條款的,產專區專案工作站責任重大,要盡到說明、溝通以及釘緊進度的責任。
    二、捷運路網進度。捷運南北環、東環段以及民生汐止線,相關可行性研究報告、綜合規劃作業以及環境影響評估、路線核定等,都要跟時間賽跑,才有機會在下個四年有個眉目。
    三、住宅政策。柯市長在興建公宅的同時,更應照顧到經濟更為弱勢族群排隊等候的出租國宅。台北市有一批苦苦等候出租國宅的市民,平均等一個出租國宅都要等個七~八年,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了,卻讓承租戶傻眼,不僅租金沒有比公宅便宜到哪裡,屋內不但沒有任何家具,還毀損老舊,跟公宅完全天差地遠。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23坪6400元,管理費550元 24坪最低9300元(含管理費)
    32年房子 剛完工
    租期最長12年 租期最長6年
    沒家具
    衣櫃、窗簾。淋浴設備、免治馬桶、洗臉臺、化妝鏡、毛巾架。廚具、流理臺、抽油煙機、瓦斯爐。鞋櫃、曬衣架、燈具。
    試問一下柯市長,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邊?
    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的確因為出租國宅租期最長可達12年,市府希望由租客自備家具,但時代在變,市府的住宅政策也應該跟著改變。柯市長應該趁此機會好好重新整理一下台北市現有的出租國宅,至少從現在起也應比照公宅提供一些基本的家具。(以前的陋規、柯市府不該延續)

    四、下一個世大運或國際活動?
    台北有很多重大建設,硬體設備不斷興建、但是更需要的是人心的凝聚,體育賽事或國際性的活動,可以帶動產業發展與商業活絡,最重要的是讓世界看見台北,台北走向世界,世大運爭取多年才成功,市長下一個四年將為台北市爭取甚麼振奮人心的活動或賽事,需要市長好好思考及規劃!
    五、台北未來的電力需求檢討?
    內湖山區紅白相間的高壓電塔已經蓋好很久了,到現在核四不
    商轉、松湖變電所未興建,那些電塔之間沒有任何電線相連,
    國際友人笑稱台北真進步,有高壓電塔沒有電線,以為我們的
    電力是無線傳送!不但破壞台北市山區景觀,數十年前規劃的
    電力設施與路線應該重新調整,市府應善用自己的權力,對於
    台北的電力設施配置徹底檢討,如果沒有電力運輸的需求,要
    這些高壓電塔何用?

    台北市長應該站在101大樓頂端俯瞰這座城市,心中有一個主要的計
    畫,再落實在每一個行政區的都市計畫,進一步引領這座城市的區域發展,台北除了讓市民安居樂業以外,還需要與世界其他城市競爭,台北居本不易,本質詢組希望在剩下的80多天裡能看到柯市長提出更多未來四年的規劃,尤其在開創商機能有更多著墨,畢竟不管東西區門戶計畫多成功,如果沒有國際投資與商業活動支撐著,一切努力也會被打了折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