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大學新鮮人的話上篇
指考放榜了,慣例我都會打一篇長長的建議文
由於IG有字數限制的問題,我拆成了上下兩篇
希望以下建議能真的給到各位新鮮人一點幫助
_________
1.請千萬不要po哀怨文
好比:嗚嗚嗚,可惡差0.XX分就可以上到OO系了
唉~早知道當初多努力一點,就差一點和OO...
寫給大學新鮮人的話上篇
指考放榜了,慣例我都會打一篇長長的建議文
由於IG有字數限制的問題,我拆成了上下兩篇
希望以下建議能真的給到各位新鮮人一點幫助
_________
1.請千萬不要po哀怨文
好比:嗚嗚嗚,可惡差0.XX分就可以上到OO系了
唉~早知道當初多努力一點,就差一點和OO校擦身而過
任何嫌自己所上校系的話,都千萬不要放到公開空間
原因很簡單,學長姐跟同學是會來搜的
試想,如果有小高一新生,連校門都還沒踏進來一步
就已經在網路上大嫌你的母校,講的你的高中有多差一樣
你的感受如何?
對於真心喜愛這個系的人來說,絕對是會很難過的
這就像當人家面,嫌你喜歡的東西很差一樣
甚至對於把系當家看的人,這會給人當面在羞辱家人的感受
遑論你還正要進去
如果都放榜了
還弄不清楚自己到底該不該去念,到底該怎麼走
還弄不清楚自己實力到底是不是可以更好,自己是不是失常
還弄不清楚自己念這個校系是不是被糟蹋了
不用弄清楚了
有些事情,從來不是需要弄清楚,而是需要接受的
只有學會接受,才會面對,也只有面對,問題才會有可能被解決
2.不是學校決定了你的價值,而是你的價值造就了學校
我隨便舉:東吳法律、會計、實踐服設、輔大英語、東海建築等
這些系的分數遠低於眾多公立校系
可你畢業到業界、到研究所去闖看看,亮出來校名更閃耀的多
憑什麼?
學長姐打拼出來的價值阿
人家畢業生願意提攜自己學弟妹,願意把好工作留給學校同學
在實務界拿得出實力表現得夠厲害
這個價值是無數學長姐,用自己的人生,擦亮招牌出來的
與其浪費時間哀怨你上的船不夠好,不如想辦法讓這艘可以變得更好
況且念好學校資源就多,這根本就是迷思
假設第一志願資源有1000,你念的只有200好了
問題在於,能分到你身上有多少啊
資源1000有100個天才級又努力奮鬥的人在搶,200的卻可能只有兩三個人跟你爭
到最後分到你身上的,搞不好還是後者較多
若你考得好,只得更加戰戰兢兢,因為你後面的人正虎視眈眈盯者你
他輸了沒差,贏了就是你丟臉
開罐器比罐頭晚了48年才發明,生命中重要的事物晚來本就是種常態
你若沒有耐心等,就只好面對一輩子無盡的挫折
3.從今天起,你學測指考考了多少分,已經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你若考得好,優秀得靠你未來繼續更新來證明
不要去瞧不起繁星、體保、原住民、僑生、離島保送等學生
大學所學跟高中幾乎無關了,基本上是完全重新的開始
你高中科目念得好,從不代表你大學理所當然也會跟著強
實話是,就我個人經驗看過的同學來說
反倒特別是繁星、離島保送等的同學會更拚
因為自覺不如人,一進去對於課業就更重視,相對的表現還特別好
隨意基於偏見小看別人,都是極其愚蠢的
若考得差,就請想辦法面對來解決問題
比起嘴巴喊喊,更重要的是要開始付諸實踐
你若打算轉學考,就開始去研究各校的考科,考試方向
去爬學長姐前人的經驗,上榜的奮鬥歷程,你鎖定學校的重點何在
轉學考聯招的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各校自己出題
即使同系,不同學校方向可以差很大,甚至考科完全不同
還有免修規定、每年名額、你們學校有無聯盟、一堆眉眉角角要注意
轉學考即使是私立如輔大,好一點的科系錄取率都在10%以下
你現在都沒有決心要拚,還打算玩到開學在說,那不如乾脆直接放棄這條路吧
起碼玩得心安理得,不會要玩沒玩到,受盡罪惡感折磨,還一事無成
你若打算轉系考,也得開始打聽了
轉系考一般都會看在校成績,而大學的課程是自選的
有很多技巧可以刻意壓低學分換高分,或者部分系可以直接給你全修外系的課
還是以通識課程為主,反正轉了之後還可以抵免,選科系共同可以抵的選修等等
通常來說,大學新生的第一次選課都在開學前,而且你們選的都是學長姊選剩的
你若志在轉系,現在開始研究並不嫌早
總之,關於轉學考、轉系、重考、指考、學測得比較我放在IG自介連結了
有需要的可以再去爬文
其他更詳盡的建議與分析收在《那些關於上大學,你需要知道的事》書的後面
4.每個人的家鄉都是美好的,把無知的偏見收一收
諸如:台北人就是天龍,都很冷漠
花東人都騎山豬,便利超商都很少見
南部女生都不太會化妝,穿著很隨便
馬來西亞人不太會說中文,不懂台灣文化
中國學生都很政治狂熱,玻璃心易碎
韓國同學都不好相處,民族性很強
任何基於各種奇怪傳聞、幻想而來的消息,都直接遺忘吧
拜託,台灣已經夠小了,不需要再自己搞分化,更沒權力歧視別人
管他什麼地方來,都有好人也有壞人,請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對方
開這種家鄉的玩笑都是容易傷人的
他可以嫌他自己家鄉不好,他可以大方自嘲,就是輪不到你來
地方不會決定一個人好壞,你的偏見與否,卻肯定會決定你這個人的素質如何
_______________
樂擎文,其餘建議接下篇
@Luke7459,回饋讀者演講,預定新書及《那些關於上大學你需要知道的事》,詳都可見IG自介連結。
台北大學研究所錄取率 在 火星爺爺的故事星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好,上半年大家就一直跟大家分享,說我有一門新課程【策略王】。我已經在台灣(老學員)跟深圳各上了兩次公開班,也在企業開過兩次課。現在,終於正式跟大家分享。
【策略王】三班,12/8號開課,地點在台北。這篇文長,我做了懶人包方便你了解。文末我會附上台灣前兩班同學的心得給你參考。報名連結:https://bit.ly/2AMEUij
我來跟大家分享,為什麼設計這門課,就從我人生的幾個關鍵轉折說起:
我第一次轉折,是決定考企管研究所。我大學讀電機,很快知道我不是走這行的料,我對人更感興趣,社團搞很兇。我都說我是口琴系、電機社。
當時企研所錄取率只有1%,大四那年我每天早上八點進圖書館待到晚上十點,綽號14K。當時經濟學、管理學我都沒學過,我苦修沒補習,結果第一年沒考上。
回想起來,當時如果去補習班,找專業的老師教我,會不會省下一年的時間?
我的第二次轉折是,決定從花旗銀行去滾石唱片。
研究所畢業,我很幸運考上花旗銀行儲備幹部。但我在花旗,忙到連母親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那件事對我衝擊很大。我在想,一個工作如果偉大到要做出這種犧牲,留給偉人去做吧,我想去做我熱愛的事。
我努力寫履歷、寫Proposal終於進滾石,但薪水對半砍。你說我很篤定嗎?沒有,未來是模糊的,但薪水少一半是確定的。
但我很拼命,半年後當上部門主管,一路摸索進步,後來人生用上的本事,幾乎都是在滾石學的。
回想起來,如果當時繼續留在花旗銀行,沒有去滾石;或者到了滾石沒有堅持下來,今天有辦法靠創意、說故事過生活嗎?
我第三個轉折是離開滾石唱片,到蕃薯藤(又減薪)。
我在滾石唱片做郵購,DM一份成本10塊錢,寄出十萬份,就一百萬,每一次都擔心成本收不回來。網路崛起,你寄出多少EDM,都不用錢。
我知道趨勢在網路這邊,所以我又跨界了。我在蕃薯藤,一邊工作一邊上網寫作,出了書成了火星爺爺,創造一個全新身份。
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我沒有跨界網路,沒在網路上創作,「火星爺爺」會出現嗎?我們會有後來的相遇嗎?
我上一次重要轉折,是決定不當上班族,出來當講師。
我上一份工作在新光證券當老闆特助。我做得不錯,老闆有意把我當接班人,但我覺得人生應該有其他可能。
就這樣,我出來當講師,做了將近12年。後來有幸站上TED,鼓舞了一些朋友。
我1993年出社會,至今工作25年。我看著我的同學、同期的同事、朋友,我有好多對照組。如果當時我某個決定沒做,現在過的,就是他們的人生。
這沒有好壞,也無從比較。我只能說,我現在過的,是我想過的人生。
我研究所讀企管,出社會看了很多策略的書,我知道一個人在面臨人生選擇,有一套簡單、清楚的思索架構,一定有幫助。
這是我花了半年,開發【策略王】的初心。
我用一個桌遊(前兩班同學都覺得這個遊戲很震撼,自己的決策習慣無所遁形)、六字口訣、八張工具圖,期待能幫助你設計出你的人生藍圖,以及抵達目標的GPS。
具體你可以從【策略王】學到什麼,請看圖。一天的時間,你當做下載一個【人生藍圖設計APP】,幫助你在面臨人生轉折時,做出好決策。
期盼我花過的那些時間,能讓你在未來面對轉折時,看清楚、選對路、走到底。
一班學員心得彙整:https://bit.ly/2SKk0aE
二班學員心得彙整:https://bit.ly/2yZl2Y7
報名連結:https://bit.ly/2AMEUij
歡迎你來,也歡迎你分享給那些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朋友。
台北大學研究所錄取率 在 新竹水牛曾資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要拼才會贏!
資程來自農村家庭,東園國小畢業後在培英國中A段班唸了一年,之後輟學到印刷廠當學徒,隔年再到建華國中補校就讀,半工半讀磐石高中夜校畢業,應屆考上台北商專日二專,這是商業職業學校的第一志願,當年錄取率約2%,喜歡讀書也接受大專聯考的洗禮,78年入伍到金門服役,因為當兵前加入民進黨,在部隊只能擔任步槍兵(幹訓班、行政兵、文書兵都沒有份),退伍後在美商百事可樂任職財務會計一年,之後考進新竹國際商銀,加上統一證券襄理,金融界七年的資歷,工作期間在大華科大完成大學學業,因為對公共事務的興趣,91年參選水源里里長,兩屆後轉換跑道參選市議員,第八屆議員任期內在玄奘大學完成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程,第九屆議員任期內完成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程!
服務、學習、問政、家庭、運動就是我生活的核心,用專業、用績效、用熱誠、用充沛的活力和正向能量爭取市民老闆的認同和支持,資程會是東區市議員最佳選擇!
台北大學研究所錄取率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打破壟斷!宸浩加油!
寫給律師們的一封信,我決定參選台北律師公會理事
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律師公會不推,我自己來推。
我相信所有的律師在養成過程都是非常辛苦的,這只有過來人才知道,但重點並非辛苦不應該,任何專業技師的養成必定都是非常嚴格,否則無法稱為專業技師。
我當年的律師考試錄取率是到考人數的百分之八,可謂非常競爭,常聽說很多法律人在圖書館K書,努力不懈,甚至一考再考,為的是甚麼? 就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提昇到最強,以便於將來執業的時候能夠貢獻所學,幫助當事人。
而當我千辛萬苦考上律師後,我面臨到的是人生更大的挑戰,當時我發現剛考上時別人看我就是個菜鳥,甚麼都不懂,從進入事務所實習,進而從事律師,一切也是努力的學習的過程,不斷的加班,但這些都是應該努力的,因為專業技師之所以身為專業技師,之所以有這個證照,能夠對別人稱自己為律師,就是因為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這就是這行的宿命。
從每天不斷的開庭,不斷的寫狀,不斷的加班,各種訴訟類型案件的處理,慢慢的成長,慢慢的獨當一面,最後到現在我已執業七年,自己開業,略有小成。
也因為學生時期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這也是我之所以念法律的原因),我也開始投身公共事務,希望能夠過自己的專業和熱情去對社會有貢獻,並且從事公益法律服務。
但是,在我不斷服務社會的過程,不斷努力進修的過程中,我卻對於整體執業環境漸漸的失望,在這個社會當中,律師的尊嚴不再,大老闆看到你要殺價,小老百姓看到你要凹你免費看狀,免費法律服務還要被民眾打分數?然後媒體在三不五時寫個唱衰文唱衰律師行業一下。
以往,大家說律師收費很貴?現在的律師收費已經不像以往這麼高,但是大家還是抱怨律師收費很貴。究竟社會是出了甚麼問題?
一個律師的養成,從大學四年念法律,一直到研究所拿到碩士(部分律師比方我),考上不容易的律師資格考,加上實習、受訓,之後不斷的辦案、學習、進修。還要加入律師公會繳會費,受到一堆倫理規範的約束,最後開出一個審級六萬或八萬的律師費,還要被嫌貴?難道十年、二十年的辛苦執業養成,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值這個價錢?
一個律師在中國大陸,一年企業的顧問費可以給到幾十萬台幣甚至百萬台幣,在台灣一年開三萬台幣還要被企業殺價?這已經不是錢多少的問題了,這是尊嚴的問題。我,當一個律師,可以不要賺的多,但是我不能沒有尊嚴!!!
先前台北律師公會轉發一篇函文,某政府機關詢問是否有律師會員願意擔任法律諮詢律師,地點在板橋,車馬費「100元」!!!
律師的執業環境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律師公會應當亦不容辭的擔任改善執業環境,捍衛律師尊嚴。但,我加入台北律師公會也七年,主要執業地區在台北,目前我並未看到律師公會有何具體實質作為。
套句陳水扁當年的名言「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現在看到律師公會對於執業環境的改善動作緩慢,那律師公會不推,我自己來推! 所以我決定來參選台北律師公會理事
我的參選主軸就是 「改善律師執業環境,捍衛律師專業尊嚴,拒絕100元車馬費」
政見如下:
1.民國100年起,律師錄取率大幅開放為10.9%,導致市場亂象橫生,民眾權益受損,此為一錯誤政策,既然錯誤,就要檢討改進,應聯合國內其他律師公會之力量敦促考選部修正改進。
2.自十幾年前開始,國內大專院校法律系所拼命設立,但國內卻沒有相對應多的法律人才需求,應聯合國內其他律師公會之力量敦促教育部對於法律系所建立退場機制。
3.法律扶助基金會的成立雖為幫助弱勢有公益性質,然而給予律師之酬勞仍顯過低,且對於律師文書作業流程過於繁瑣,刪減報酬規定太浮濫,應敦促法律扶助基金會檢討修正。
4.中國大陸已經開始強制規定國有企業聘顧法律顧問,以實現法治社會。台灣應效法之,公會應敦促立法院及地方議會立法規定政府機關及國營企業強制聘顧律師擔任法律顧問以及報酬給付標準。
5.國外律師轉任法官制度行之有年,國內民眾對於律師轉任法官亦較為信任,公會應敦促建議司法院修訂律師轉任法官之辦法,降低律師轉任法官之門檻,並逐年減少最終取消司法官考試之名額。
6.反對立法強制規定律師公益時數,反對假公益之名行剝削律師之實。 律師從事公益應該是發自內心,而不是律師本來的義務和職責,民眾和社會應該懂得感恩,不懂感恩,律師可以不做公益。
7.以網路、文宣及各種管道加強推廣專業有價的概念,並且推廣告知民眾律師在訴訟過程中能夠提供甚麼樣的協助,與民眾自己寫狀以及找非律師資格者寫狀打官司有何不同點。
8.督促立法推動民事訴訟律師強制代理制度,可先從二審優先施行。
9由你來補充。
參選登記還有一週,我為什麼要公開講這件事情,就是希望律師同道如果認同我的理念想法,有甚麼政見建議也可以提出給我,好讓我能夠寫在登記表上。一同為改善律師執業環境努力。台北律師公會身為全國最大的律師公會,也應有能力推動執業環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