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產品中有1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Zen大的時事點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考上台大之後,才發現人外有人,有些事情不是靠努力就能達成! 感受一下那種再怎麼努力都追不上的無力感,也是很有趣的人生體驗。 聽說有個女生考上台大,於是跟不想拚指考,安於考上中興就好的男朋友,所謂和平分手。理由是覺得男友明明考得上卻不肯努力,不上進! 分手也好,因為如果一起考上,可能也會被要求加...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芝加哥藝術學院服裝設計研究所」讀書過程原來這麼不簡單! - 還記得以前大學的時候,身旁好多人夢想總是「出國遊學」,即使沒辦法出國遊學的人,也會選擇打工換宿、打工遊學,幾乎每一個暑假回來,大家都在分享這次去了哪裡、有多少好玩的事情。 - 過去也有曾經去美國生活的機會,但因為家中的經濟狀況並不允許,最...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Howard Huang 黃傲天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43:39

這幾天在家忙著整理疫情有關的資訊和數據,內心很敬佩在一線採訪的記者們。前天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公布「記者採訪注意事項」,要求記者「禁止進入或靠近醫療院所」,記者追問下又口頭稱這「不是規定」,讓很多新聞工作者無所適從;會後這幾天,許多網路意見領袖開始嘲諷電視記者身著防護衣是「裝扮」,要記者「遠離醫院、放...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Gina環球旅行生活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2 17:47:12

續上一篇台北咖啡廳 這篇要寫的是當天也去的興波咖啡旗艦店 2016 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WBC 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 慕名而來的人不少 我個人也是當天到了才知道XD 其實我當初是看到一樓裝潢給吸引來的 不得不說除了裝潢吸引我之外 店家的餐點擺盤 先不論好不好吃 視覺上...

  •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0 23:06:51
    有 384 人按讚

    考上台大之後,才發現人外有人,有些事情不是靠努力就能達成!

    感受一下那種再怎麼努力都追不上的無力感,也是很有趣的人生體驗。

    聽說有個女生考上台大,於是跟不想拚指考,安於考上中興就好的男朋友,所謂和平分手。理由是覺得男友明明考得上卻不肯努力,不上進!

    分手也好,因為如果一起考上,可能也會被要求加入那個可能永遠沒辦法站到絕對第一的學業/出身/成就軍備競賽系統。

    考上後,在台大要繼續上進的話,可能要開始比書卷獎?比雙修輔系誰快修完?比誰一個學期修最多學分?比五年或四年就修完大學加研究所課程?比誰碩/博士學位唸的多?比會最多國語言?比托福GRE成績誰高?

    畢業後,可能要比誰最快拿到終身職?誰最早升上CEO嗎?創辦公司最快上市?誰最快財務自由嗎?誰資產最多?誰婚嫁娶的最好?誰的小孩成績最好?...

    要知道,考上台大並非就站到最前面了,最前面的人,認真起來比上進,還很有的分高下。

    另外,還可以比科系,比高中出身(基本上建中北一就佔去大半台大新生名額,大安區出身佔1/10,某種程度不是大安區出身沒唸建中北一,在學校都不算是什麼勝利組了/非要認真比的話,其他縣市的第一志願高中在台大都是少數,甚至有人會問你,怎麼高中不到台北來唸建中/北一?),比國中,比國小,比三代出身,比會幾種語言,比去過幾個國家,比操盤成績...,要比是怎麼也比不完的!

    那麼上進的話,不可能考上就開始安逸吧?之後只會投入更多更多的比試吧?

    很辛苦的!

    男生被分手也好!

  •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1 11:06:12
    有 2 人按讚

    為什麼有些人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
     ​
    #最近開始在Podcast的IG上嘗試知識型內容​
    #喜歡的話也去追蹤一下​
     ​
      其實壞特的歌是兩年前突然從朋友的IG上看到,當時還以為是一個外國歌手,聽了一陣子才發現原來是台灣人,而且當時還很神秘,不但不露臉、社群媒體上也挺低調的。這一兩年越來越常看到壞特的身影後,才對她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拿到金曲最佳新人獎的隔天,台大某Power錕教授在臉書上PO文道:「準外科醫生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你放心給她開刀嗎?」。老實說當下看到,只覺得一位台大教授跑去參加市長選舉的人,實在沒什麼資格講出這句話,教授跑去競選市場,難道有學生質疑你的教學實力嗎? 何況這位準外科醫生拿到了音樂界的最佳殊榮,而錕教授當年僅取得0.24%的選票。​
      ​
      這篇PO文一出來,本來對壞特還只有對音樂的欣賞之情,但因為這則文章,我瞭解更多關於她的背景和經歷,也才終於懂了她為什麼要在獲獎發言時這麼說。原來她是個準外科醫生,為了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毅然決然地拋棄醫學院的光環(即便那不是她想要的),橫空跨出實踐夢想的步伐。​

     記得曾經看過台大 #葉丙成 教授在台大畢業生演講裡面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並且顛覆想法,他分享完他去美國留學,在外國人派對中無法跟同學搭上任何一句話的他給自己的提醒:「千萬不要當一個只懂專業、其他什麼都不懂的貧乏之人!」這句話很震撼,因為考上台大電機系這件事情,縱然過去雄中生如我都覺得極度困難,何況還出國留學,簡直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前陣子很敏感XD),但葉教授卻體悟到一生若只懂自己的專業,將會是貧乏的、不足的。​

      「從徬徨20歲到現在過了七年,還真的得到一個金曲獎😭,終於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謝謝你們❤️」字字句句不難看出,即便已經才華洋溢如她,仍然受到傳統思想的框架,選擇以「不露臉」的設定,嘗試隔著一層面紗對著世界嶄露頭角。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難道發揮「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窮極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好不對嗎? 而有人選擇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於是乎,我想自我整理一下,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所知所聞,試圖推測一下,究竟這些選擇不只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基於哪些原因而這樣過他的人生,並且用自己很喜歡的人物和他的故事來做比喻:​
     ​
     ​
    (一)喜歡的事情還沒辦法養活你​
      通常會有兩種情況,一種通常會更常發生在亞洲,因為我們往往很晚才會發現甚至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發現的時候我們常需要去轉系、轉職,如果來不及的話就得要在下課、下班一邊學習想學的技能,一邊還得要繼續謀生。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有興趣的事情卻不能幫你賺到足夠多的錢,比如說有些人喜歡畫畫,但是藝術這種東西通常需要仰賴天份和運氣的綜合加成,於是乎在遇到伯樂之前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都得要在兼職打工來支持你的興趣發展。​
      上面提到很多次的 #壞特 應該就是屬於這類型,因為出生家庭很希望自己能夠走醫學這種更符合社會主流的職涯路線,而剛好自己也很擅長讀書能夠考上醫科,相對來說音樂夢的火苗就一直隱藏在大家吹捧醫科的光芒底下,在非常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下,她找到了這株火苗並且逐漸保護它,讓它有機會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星星之火,並且在未來有燎原的機會。​
     ​
    (二)喜歡很多東西無法捨棄​
      #呱吉 是我真的很崇拜的一個人物,他秉持著對藝術創作的熱愛投入劇場,而後又意識到現實的殘酷而進入遊戲產業,在40歲重拾藝術魂很熱血地賣房創業,一股腦地投入網路影視創作,然後現在又搞起政治讓他可以在每部影片的開頭多補充一句aka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每一次的轉換又讓他喜歡上新的東西,然後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團隊,重新打碎、排列組合,累積成新的優勢,就像飛輪效應一般把這個人的才華和表現越滾越大。​
      即便創業後開始有了「上班不要看」宇宙,他還得要發展「呱吉」宇宙,從廢片、好片,到每周直播,Podcast出現了也要進去搶占一波,甚至沾染政治又讓他的節目題材更豐富多元。喜歡很多東西,他一件也不想放棄,但很懂得利用既有的團隊和資源,產生不用放棄也能做得比很多人更好的本錢。​
     ​
    (三)過去喜歡的東西現在有更喜歡的​
      大多數人對 #博恩 的印象就是脫口秀演員、專長搞笑的那個帥哥,博恩夜夜秀的形象和成果讓剛剛崛起的鋼鋼(雙押)一舉變成現在STR Network的當家扛霸子。但我對於他在TED上演講的主題更有印象,就如他說的「興趣沒有目的,興趣本就是目的地」精神,他似乎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沒有為什麼我只是想做所以就去做了」的這個概念。​
      曾經我好像也有這個時刻,我以前很喜歡攝影,廢寢忘食那種,喜歡到把圖書館每一本關於攝影的書籍都讀透一遍,甚至喜歡到帶著相機到處衝,有一年過年為了拍到好看的佛陀紀念館煙火,我在那禮拜去排隊了3次。但因為別的事情加入,我突然就被吸走了,也沒有來由地莫名其妙,於是相機就這樣塵封了好幾年。​
      如果世界上有轉換領域冠軍,那博恩應該可以名列前茅吧。外文系的他,卻又學了心理系,然後跑到Stand up Comedy的舞台講笑話,去倫敦大學學院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之後又到巴黎第六大學唸整合生物研究所。現在好像又出了幾隻MV和歌曲,哪一天得金曲獎我可能也不意外。​

    (四)擴大既有的專長優勢​
      很想特別講一下 #丁特 ,特哥他是前LOL這款世界知名遊戲的職業選手,追蹤了他好幾年在前幾天,他所買下的戰隊竟然拿到PSG區域聯賽的冠軍,實現了他六年前作為職業選手沒辦法達成的夢想「打進世界賽」。講到這裡,我先擦兩滴眼淚,即便重播的影片我都看了兩遍還不過癮,當特哥感動落淚的時候我也深受感動,畢竟自己都喜歡了六年了,看著別人的夢想以不同的形式實現,不感動起來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想講的就是舉他的例子來當作擴大既有專長優勢的解釋,職業選手的本業就是盡可能把自己打電動的技能練到世界頂尖,你很少看到一個職業是沒有KPI的,因為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超越自己、超越全世界其他人,沒有中止或達到目標的一天。不過丁特他因為本身講話也很逗趣、笑聲也特別魔性,於是吸引大批粉絲來看他打電動和聽他講幹話。甚至到後來他以實況為生、偶爾接接業配、打打表演賽,甚至近年買下前AHQ戰隊,成立Beyond Gaming。上面這些衍伸的工作都脫離不了電競這件事情,他把自己本來就擅長的東西作了延伸,幫助他賺更多的錢、看到更遠的地方。​
     ​
     ​
      難得打那麼長的文章,整理下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同時做很多事情的原因,有些可能是迫於無奈的、有些可能是擴大既有優勢的、有些甚至可能是無來由的。還有很多我很欣賞的人,都能夠在不只做一件事情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Self Pick的 #徐嘉凱導演 、做Youtube的醫師 #蒼蘭鴿 、資訊工程師但卻超多人喜歡看他講故事的 #老高 。​
     ​
      今天就整理到這裡,希望你們會喜歡。​
     ​
     ​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職業圖書館 #職涯 #職涯規劃 #工作 #求職 #找工作 #找自己 #轉職 #離職 #迷惘 #成長 #自我成長 #人生方向 #人生規劃 #學習 #職業 #不務正業 #斜槓 #訪談 #個人成長 #創業 #選擇 #科系 #夢想

  •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07:30:44
    有 7 人按讚

    《心血管疾病患者疫情期間之照護應變策略建議》
    📣心血管病患須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病患在感染 COVID-19 後的嚴重程度較高,甚至是死亡,已廣為證實。
     
    SARS-CoV-2 不僅會導致病毒性肺炎,對心血管系統也有重大影響。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患者和具有心血管危險因子的族群,如:男性、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的病患,已被證實在感染 COVID-19 後發生併發症和死亡的機率會增加。此外,罹患COVID-19的人有相當大的比例可能會發生心臟損傷,而這也預示著院內死亡的風險增加。新冠肺炎造成心臟損傷的情況,除了血栓併發症,如:急性冠心症和靜脈栓塞,心肌炎亦是造成之後心衰竭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指出廣泛的心律不整會使 COVID-19 的病程複雜化,包括針對 COVID-19 和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其潛在的促成心律不整作用。由於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像是再灌注(reperfusion therapy)等的緊急治療可能會受到當地疫情嚴重程度所限制。此外,患者害怕在疫情期間就醫造成心血管緊急狀況的延遲出現逐漸受到關注。
     
    基於上述理由,歐洲心臟病學會 (ESC) 召集了一群具有 COVID-19 照護經驗的專家和相關從業人員為疫情期間心血管照護等各方面提供相關指導文件。
     
    📣心血管病患照護:
    眾所周知,感染 COVID-19 的心血管病患於院內預後不佳的風險更高,這也是為什麼必須有效保護他們避免與COVID-19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接觸的原因。根據研究建議,因急性心臟病而入院且排除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檢查及住院的過程中應徹底避免與COVID-19病患接觸。門診慢性心臟病患者應盡可能留在家中,而心臟病患者的住院天數應控制在可接受的最短時間內,並強烈建議限制訪客進出。
     
    在疫情期間應避免非緊急處置,以維持醫療量能並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現況下,為有效降低 COVID-19 傳播的風險,使用遠程醫療有其必要性,特別是針對免疫力較低的族群,如:老年患者。另外,遠程醫療提供各方專家進行共同會診的機會,從而使患者待在家中即可獲得完善的處置。遠程復健(或稱居家復健)亦是出院患者的復健選擇之一。隨著對心衰竭和使用心律調節器患者的遠程醫療越來越標準化,未來將可成為病患列入考慮的醫療照護選擇。遠程醫療有助於控制病毒傳播,同時防止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誤診或誤治而導致其病程惡化。
     
    除了遠程醫療,在醫師及護理師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的前提下,“居家護理”和“移動診所”亦能讓患者在家接受治療。這兩個方案可防止許多臨床不穩定性的心臟疾病(如:慢性心衰竭)的產生,並確保患者得到長期治療,且有助於形成“以社區為中心”的照護形式,這可能比純粹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更有利,如此一來,受感染的住院患者能擁有足夠的醫療資源。
     
    當心血管病患因診斷或治療而需要進出醫院時,患者應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以酒精清潔雙手來保護自己。
     
    📣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治療:
    ■ 感染COVID-19和長期口服治療的中斷,都有可能對長期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造成病情的不穩定,所以在做任何治療的調整之前,應該要先尋求醫生的指示。
    ■ 用於次級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阿斯匹靈沒有消炎的效果,除非有特殊原因(例如: 持續出血的併發症或是進行手術),否則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患,在治療期間不應該自行中斷阿斯匹靈的使用。
    ■ 有感染COVID-19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使用抑制腎素- 血管收縮素系統(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的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類型的藥物。但是ACEI和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滯劑(Ang II type I receptor blockers)並不會阻止或是促進COVID-19病毒透過細胞表面受體蛋白ACE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進入到細胞內。所以綜合以上因素,病人不應未經醫生指示而隨意停止治療。
    ■ 當病人進行COVID-19的治療時,對於原本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可能需要做調整。
     
    📣關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資訊:
    ■ 與他人的互動方面:
    ☑避免接觸生病的人。
    ☑人與人之間儘量保持兩公尺的社交距離。
    ☑勤洗手,並且使用肥皂搓洗至少20秒以上。
    ☑咳嗽或是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內側摀住口鼻。
    ☑避免用手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消毒劑時常消毒手會常碰觸到的地方,例如:門把或是手把。
    ☑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或是有呼吸道感染時,應自我在家隔離。
    ☑儘量待在家中。
    ☑維持身體活動以避免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同時也保持身體健康。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應該要遵照當地的衛生局或是醫生的指示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 健康的生活習慣: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 均衡飲食、戒菸、不要過度飲酒、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維持運動習慣。長時間在家隔離和身體上的限制,使得運動量減少,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栓栓塞(VTE)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增加,所以建議在家中也要有基本簡單的運動,或是在戶外有足夠的空間維持社交距離時運動,也建議可以利用網路進行遠距的社交活動。
     
    ■ 醫療照護建議:
    ☑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患要持續的服用常規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處方藥物。
    ☑如果有胸痛或是其他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不要忽視症狀。
    ☑不要停止追蹤心臟的狀況,當心血管的狀況有惡化的情形時,應立即尋求心臟科醫生的專業建議。
     
    📋參考資料
    歐洲心臟醫學會 :
    https://www.escardio.org/Education/COVID-19-and-Cardiology/ESC-COVID-19-Guidance
     
    📋參考論文
    1. Driggin E, Madhavan MV, Bikdeli B, Chuich T, Laracy J, Biondi-Zoccai G, Brown TS, Der Nigoghossian C, Zidar DA, Haythe J, Brodie D, Beckman JA, Kirtane AJ, Stone GW, Krumholz HM, Parikh SA. Cardiovascular Considerations for Patients, Health Care Workers, and Health Syste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 Am Coll Cardiol 2020;75(18):2352-2371.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0.03.031.
     
    2. Wang D, Hu B, Hu C, Zhu F, Liu X, Zhang J, Wang B, Xiang H, Cheng Z, Xiong Y, Zhao Y, Li Y, Wang X, Peng Z.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AMA 2020. https://doi.org/10.1001/jama.2020.1585
     
    3. Lee IK, Wang CC, Lin MC, Kung CT, Lan KC, Lee C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event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 outbreak in hospital. J Hosp Infect 2020;105(1):102-103. https://doi.org/10.1016/j.jhin.2020.02.022
     
    4. Hollander JE, Carr BG. Virtually Perfect? Telemedicine for Covid-19. N Engl J Med 2020;382(18):1679-1681. https://doi.org/10.1056/NEJMp2003539
     
    5. Nacoti M, Ciocca A, Giupponi A, Brambillasca P, Lussana F, Pisano M, Goisis G, Bonacina D, Fazzi F, Naspro R, Longhi L, Cereda M, Montaguti C.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humanitarian crises in Italy: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preparation and mitigation. Catalyst non-issue content 2020;1(2). https://doi.org/10.1056/CAT.20.0080
     
    6. Rombola G, Heidempergher M, Pedrini L, Farina M, Aucella F, Messa P, Brunori G. Practical ind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ARS-CoV-2 in ambulatory dialysis patients: lessons from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pidemics in Lombardy. J Nephrol 2020;33(2):193-196. https://doi.org/10.1007/s40620-020-00727-y.
     
    7. Danser AHJ, Epstein M, Batlle D.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At Pres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Abando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Hypertension 2020;75(6):1382-1385. https://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5082
     
    8. de Simone G, 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On behalf of the Nucleus Members.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on ACE-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https://www.escardio.org/Councils/Council-on-Hypertension-(CHT)/News/position-statement-of-the-esc-council-on-hypertension-on-ace-inhibitors-and-ang (March 13, 2020; date last accessed).
     
    9. Piepoli MF, Hoes AW, Agewall S, Albus C, Brotons C, Catapano AL, Cooney MT, Corra U, Cosyns B, Deaton C, Graham I, Hall MS, Hobbs FDR, Lochen ML, Lollgen H, Marques-Vidal P, Perk J, Prescott E, Redon J, Richter DJ, Sattar N, Smulders Y, Tiberi M, van der Worp HB, van Dis I, Verschuren WMM, Binno S, Group ESCSD. 2016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ixth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Other Societi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stitut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10 societies and by invited experts)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EACPR). Eur Heart J 2016;37(29):2315-2381.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w106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PGY何佳樺醫師、國立清華大學醫科系沈昆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姚宗杰教授、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摘要整理)
     
    👉更多照護指引文章: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tag/guideline/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清華大學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衛生福利部護理諮詢會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9-01 17:45:00

    「芝加哥藝術學院服裝設計研究所」讀書過程原來這麼不簡單!
    -
    還記得以前大學的時候,身旁好多人夢想總是「出國遊學」,即使沒辦法出國遊學的人,也會選擇打工換宿、打工遊學,幾乎每一個暑假回來,大家都在分享這次去了哪裡、有多少好玩的事情。
    -
    過去也有曾經去美國生活的機會,但因為家中的經濟狀況並不允許,最後我就是畢業即就業,我就告訴我自己,「以後一定要花自己的錢,去想去的地方玩!」
    -
    這次邀請ChaCha跟我們分享美國讀書的過程,一個人在外地生活、外地讀書,心情難免有些寂寞,但也因為這樣的經歷,反而可以讓自己快速成長,面對不同的生活經歷,長成一個更不一樣的人。
    -
    #職業訪談 #美國時尚產業 #芝加哥藝術學院服裝設計研究所
    -
    【科系訪談】世新廣電vs台藝大廣電!想走傳播科系要花「多少錢?」feat.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oqfJC7i2YjU
    【指考落點分析】我該選校?還是選系!請記住「不要聽爸媽的」
    https://youtu.be/KDFX95Tqg_M
    【大學科系訪談】戲劇系出路是什麼?繞了一圈圓夢當歌手!feat.聲林之王葉柔
    https://youtu.be/k1LFviT49fo
    【台灣學生愛補習】學校vs補習誰有用!指考倒數必看!feat.到處都是瘋女人
    https://youtu.be/Q63p_XOHgy8
    【傳播圈工作心得】想在藝人身旁工作?從「不要臉」開始 feat.宣傳陳拋特
    https://youtu.be/tLpP1ismPHE
    【職業訪談】劇場工作人員月薪公開!「鋸斷小拇指、秒點百根蠟燭」超萬能feat.這群人木星
    https://youtu.be/qDTOQCbuDS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關韶文
    #我喜歡大笑和唱歌
    -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分享生活、吃喝玩樂、美妝保養、減肥瘦身、聰明消費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YouTube ‣ https://goo.gl/zidPWR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21 12:01:55

    #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一路走過來。

    最重要的選擇在大學的時候,其實當時是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那時稱為國立藝術學院,它是一個五年制的學校,也真正接觸所謂專業的一個術科的訓練,或是相關美術的一個薰陶,也有機會去接觸類似像戲劇音樂舞蹈這樣科系的同學。

    北藝大那段時間,算是我比較受正統的一個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大一上學期也是玩瘋了,然後跑夜店或是交女朋友,到了大一下學期才覺得說要奮發向上,也選擇了以水墨為主修的課目,一路這樣子努力的專研。

    然後大四的時候,讀一些關於美術史的課程,包括佛教包括器物玉器青銅器等等,充實自己相關一些知識,後來這個畢業之後就到復興商工任教,後來又報考研究所,也順利考取,念研究所的時候從事墨與黑的研究,所以先從自製的黑色顏料或是墨開始著手。

    大概唸了三年的時間終於順利畢業,畢業之後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專職的藝術家,但是當時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友善,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以教職為主,然後這段時間也大概停頓了四年沒有所謂的創作,因為那時候其實內心在思考我真的適合當畫家嗎?畫家這個工作所要面對或是所要挑戰的我有辦法勝任嗎?所以在那四年中,雖然有教畫,個人創作是停頓的,也在這之中去研究了台灣龍柱,去認識台灣文化。

    四年之後,整個環境在改變,然後藝術的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水墨,所以又回到了水墨的創作,想說應該還有一點東西可以畫,自己可以去發展吧!

    可是這段時間其實是最挫折的,太久沒有創作,整個觀念或手感都已經有點生疏,前一年真的很辛苦,基本上假日都沒有在出去的,除了教學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畫畫,很辛苦了大概磨了很久才終於慢慢開竅,手感也才慢慢回來,到了第三年還是第四年才有點開花結果,也順利跟畫廊簽約,成為所謂的專職藝術家,所以真正成為專職藝術家應該是45歲左右,之前的一些過程,說起來也很漫長。

    在台灣當藝術家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台灣的市場畢竟很小,要能成為一個以畫畫為生的一個行業,其實不太容易,那個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挑戰也非常的巨大。以前曾經去過黃山,看到造型奇特的山型,雲霧飄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想黃山非常適合入畫,可是回來也沒有太多的相關作品,後來想想畢竟自己身為台灣人,可能還是要以家鄉的風貌風土為主,如果畫黃山,我大概也贏不了黃山長年生活在那裡的畫家,我就一直以台灣的山水或是風景作為主要的創作主軸,一開始是畫陽明山或是九份一帶的芒草感覺,那種所謂的荒蕪感跟我從一個南部小孩到台北那種感覺,有點貼近,在一個陌生環境謀求生存,自己就像小草一樣,在那邊為了佔有一席之地,或是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斷的奮進不斷的努力。

    後來開始創作所謂的抽象山水,也畫過一陣子,然後也畫過海景,因為當時覺得身在台灣,如果對海洋藍色世界不是那麼熟悉,感覺上好像對於台灣文化的特質,了解好像是一知半解,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到處坐船,然後去澎湖,去目斗嶼,去七美,去沖繩,到處了解所謂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海島它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特質,那我想一個海島文化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畢竟市場很小所以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願意接受很多新的文化,所以求新求變在這個島國裡面,可以想見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所以當一個畫風出來之後,大概三五年就被消耗掉,以前一個畫家可以二三十年,畫一套東西而屹立不搖,在台灣這個環境其實非常的困難,它不太能讓你有這樣的空間,因為變化太快,然後新的知識,新的潮流,新的流行,不斷的輸入,你很難去抵抗,你也很難去改變。

    另外島國文化也有一個特質,它容易受到其他大國文化的影響,譬如說台灣不可否認曾經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在這麼多元的一個文化的影響之下,你的作品如果太單一偏向某種文化的特質,可能也很難引起共鳴,畢竟它是一個多元性的狀態,所以你的作品也可能必須要用更不同的面貌來處理。

    水墨對我來說,可能就不是單一選擇的材料,因為水墨它可以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名家大家所開發殆盡,必須要重新透過新的材質,來找到一種可能是屬於自己的方向,或是使用的方法,這樣你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那另外呢?有一點叛逆是在台灣藝術圈要生存蠻重要的關鍵之一,其實很多藝術家用叛逆或是偏離所謂的正統,營造話題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有點叛逆才是一個畫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藝術家百依百順,順著古人的想法,順著老師的想法來創作,基本上你也很難跳脫前人或是老師的影子,所以有點叛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人的存在,因為可能在傳統水墨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是一個慣性的表現方式,可是這樣的慣性表現方式,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是說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讓作品是完整的?我想這個可能可以商榷。我畫的是一個空無人煙,讓整個自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因為人為的破壞或是建設,到底是對自然是好是壞?有時候我去中橫我看到了中橫公路,這樣穿越所謂的太魯閣峽谷,如過這些道路都不存在於這裡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看不到中橫太魯閣的奇山美景,但是這樣的建設到底是好是壞,有時真的很難去想像。後來我畫了太魯閣,就把它畫在雲霧飄渺之間,讓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也許這樣才是最貼近於我所想的一個世界。

    藝術很好玩,有很多可能性或是可以調整的地方,也隨著畫家的心境或是想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不能說自己是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盡力的把它畫好每一件作品,也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的醞釀,跟與它培養感情,然後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創作其實是孤獨的,很多時候都只能專心面對自己的作品,旁人或是都很難給你協助或是幫忙,只有當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候,你的作品也會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或是你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太風花雪月或是太浮動的一個狀態,其實都很難把作品畫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工作。
    當然偶爾還是要去補充一點或是吸收一些靈感,或是一些養分,出去拍照是我比較習慣的動作,當場寫生對我來說,壓力太大,我也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好好的畫一件作品,所以我是不會帶畫筆畫紙出去外面寫生,通常還是在家裡處理我的作品。

    很高興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生活,或是我的一些藝術的想法,還有我學習藝術的過程,今天就聊到這裡囉,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談談其他的部分。

    The video I’m sharing today is to introduce my process of learning painting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aiwan’s marine culture and how to be a painter of ink . The background pictures and videos are all recorded by me. Friends are welcome to watch.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 #水墨画 #水墨畫 #水墨画家 #水墨画の世界 #水墨創作 #台灣水墨 #台灣水墨畫家 #東方媒材 #美術 #艺術 #芸術

  • 台北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4-27 13:07:21

    高中時就寫詩的廖建華,對創作原就抱有高度熱情,大學時期他就讀工程科系,畢業之際對此生就要成為工程師感到迷惘與不安,而後開始接觸台灣新浪潮電影,對影像十分感興趣,研究所也展開相關的創作,包含拍系上工友的紀錄短片《移動的日晷》,以及與同學合作的《千甲》,探討社區支持型農業和都市原住民的生存處境。

    廖建華坦言拍片的動機,其實是意圖擺脫成為工程師的生涯,想要以創作為生,而《末代叛亂犯》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完全出於他的意識與掌控下的創作。之前的兩部比較是習作,但也讓他在實作中與各式錯誤裡獲得良多。
    《末代叛亂犯》的主題是1991年5月發生的「獨台會案」,逮捕四名青年,並處以唯一死刑,而後引發社會各界的聲援,並在台北車站進行抗議,最終迫使立法院在九日內廢除了施行長達42年的懲治叛亂條例。廖建華經由影像重現該案的過程,以及後續的發展,進行多位相關人物的深入訪談,其中也有許多後來成為立委與部長的人物。

    廖建華表示,以知識份子為主、進行公共領域回溯的《末代叛亂犯》,如同他的啟蒙,讓他看見且能深入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台灣,並從而察覺自己的關懷══在歷史、社會與政治的浪潮下,其實廖建華更在乎那些平凡者、失敗者的身影與故事,也就有了日後針對抱持理想參與政治、想要改變世界而犧牲家庭、生活的庶民所拍攝的《狂飆一夢》。

    當那些民主老兵失去舞台、意識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而傷病、經濟等現實問題無可閃避,被打下來的人們如何面對失敗的事實,如何迎向人生的後半場,讓廖建華特別著迷。廖建華直言,他們的身上附著台獨的鬼魂、台灣的鬼魂、未盡之志的鬼魂。而人生始終無可逃躲,政治社會參與的激情並不會消解所有的問題,最後他們還是得回過頭與自身相處。
    這也是廖建華拍完《狂飆一夢》的最大體悟:真實人生還是得要自己去真實面對。

    小檔案
    廖建華,獨立影像工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工所。研究所時期開始嘗試影像拍攝,2015年完成紀錄片《末代叛亂犯》,入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競賽、韓國DMZ紀錄片影展。創辦影像工作室,持續投入影像拍攝領域之中。《狂飆一夢》為最新紀錄長片作品,於2020年上映,並出版同名實體書。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李信德
    作品提供:廖建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