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傲日2023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傲日2023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傲日2023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傲日2023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SDGs】地方庶民都比你懂電費帳單!臺灣的能源轉型實踐模範「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05/06/2021 storystudio故事)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

台傲日2023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9:39:18

【@businessfocus.io】Intel公布全新製程路線與技術 盼與高通亞馬遜合作 重回半導體界巔峰 . 晶片巨頭Intel(NASDAQ: INTC)於27日首次公開未來製程技術與先進封裝的最新藍圖。除了改變一系列半導體製程節點命名方式以外,公司也宣佈已和高通 (NASDAQ: QCO...

  • 台傲日2023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0 21:21:20
    有 19 人按讚

    【SDGs】地方庶民都比你懂電費帳單!臺灣的能源轉型實踐模範「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05/06/2021 storystudio故事)

    人類正站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自然資源漸枯竭、生物多樣性耗損、疾病頻仍等關鍵十字路口上。為此,2015 年時,聯合國發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 2023 年以前為地球與人類社會努力,邁向永續。百靈佳殷格翰與故事 StoryStduio 攜手響應聯合國 SDGs,用故事來讓 SDGs 在臺灣的發展有根可尋,讓發展被記錄、被看見並可被壯大,與臺灣社會一同實現永續發展。

    作者:鹹雜食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訂定後,三大國際永續發展研究組織共同發表《2050 世界願景 (The World in 2050, TWI2050)》,根據《TWI2050》,國家要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需進行六大轉型,其中,加速能源系統去碳化,提供眾人潔淨與可負擔的能源是永續轉型關鍵之一,也就是臺灣政府宣示要進行的「能源轉型」。

    即將來臨的夏季是臺灣的用電高峰之季,每到此時能源的議題總不時浮上新聞版面,但大多停留在「電費會不會漲價」、「會不會缺電」的表面層次。民眾儘管關心電費會不會漲,許多人卻連電費帳單也看不懂,在電子化的時代,以扣繳方式付款的人甚至很可能根本沒看過電費單;人們擔心是否缺電,許多人卻連臺灣目前的發電比重為何也說不清。

    然而,有一群地方的「庶民」,他們從看懂無足輕重的電費單做起、到實際走訪臺灣所有電力設施,瞭解發電比重,甚至經營一座公民電場──他們是三重蘆狄社區的「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下稱「合作社」)。

    從無感到凝聚共同理念,始於公民參與經驗

    ”我這個歐巴桑以前覺得按一下開關,電就會來,參與後才發覺有的電已經危害到我們和下一代的生活,像是空氣汙染,我的孫子都有過敏體質。“ 合作社理事李麗卿坦言。

    蘆狄社區居民與能源的緣分,始於 2015 年新北市經發局所舉辦的「節電參與式預算」。不同於過往由政府機關擬定政策,參與式預算讓民眾自己提案預算,自己的花費自己訂。主持此計劃的蘆狄社大積極鼓勵社區居民,包括在地攤商、新住民、甚至高中生依照自身經驗提出能運用在自己生活的節電提案,還規劃許多貼近生活的能源課程,「看懂電費單」就是他們進入能源世界的第一張門票。

    貼近生活的開放式參與,成功吸引了社區民眾的注意以及投入,更開啟了他們對能源及公共參與的想像,也讓居民從無感到主動持續地學習。此後,社大還舉辦多次的「能源旅行」,帶著居民全臺走透透參觀各式發電設施,「我們參觀了差不多一百多種喔!」李麗卿驕傲的說。

    參訪各地的能源廠區、社區公民電廠以及能源選址地點,再再都讓居民的親眼所見,成為紮紮實有感的學習體驗。後來,社大更成立「蘆荻社區光電特工隊」太陽能工班,計劃培養「社區內的光電醫生」。

    一名學員在培訓後,直接在合作社的太陽能案場運用所學,準確地指出太陽能工程鋼構方向的問題,及時挽救了案場往後二十年的發電效率。這些學習經驗讓社區民眾漸漸凝聚共識,認為環境和能源議題至關重要,需要他們行動起來,促進改變。

    能源轉型是國際趨勢,也是各國的功課

    他們所期望的改變,正與「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第 7 項不謀而合:「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可負擔、穩定、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SDGs 是 2015 年的聯合國大會中提出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觸及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以及公共治理,呼籲跨領域的整合,也強調國家、組織、企業與公民等不同角色投入形成同盟夥伴,系統性的思考社會問題,並共同配合改進。

    然而,回顧臺灣的能源轉型歷程,臺灣的能源改革並未與 SDGs 同步啟動,而是在 2016 年總統大選期間才做為政策內涵被候選人提及。因為牽涉到政治,在許多民眾的腦海中卻可能只剩下核能爭議的印象。然而,能源牽涉到民眾生活的許多面向,過度簡化的理解對於長遠的發展並非好事。

    臺灣目前主要的發電來源是燃煤,是臺灣所有發電中造成最嚴重空氣汙染的發電方式。此外,發電次高者是燃氣,第三則是核能[1],三種主要能源的原料都仰賴進口,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臺灣 2020 年的進口能源依存度高達97.55%。我們日常中看似稀鬆平常的電力隱藏著不安的陰霾,亟待轉型。

    如何平衡能源、土地以及環境?

    政府於 2017 年核定「能源發展綱領」修正案,提出 2025 年達到再生能源佔比 20%以及「核電歸零」的政策目標,期望以永續乾淨的能源,取代不安定的燃煤以及核能。

    事實上,臺灣推動再生能源有許多有利因素。首先,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的理事長趙家緯表示,再生能源政策目標明確,吸引大量國內外資金投入綠能產業,也促成國內高耗能產業積極的投資,2019 年的綠能投資量甚至衝到全球第五;而臺灣的硬體高科技製造業非常發達,原本就是太陽能面板的前三大生產國,能夠迅速因應國內遽增的設備需求。最後,臺灣還有活力十足的社會參與力量,能夠推動政府有效修正其政策方向。

    臺灣太陽光電的發展就有賴這些力量推動前行。地處亞熱帶、太陽能板生產力高、建置成本相對低廉、汰換回收的殘值高達 90%,這些都是臺灣適合開發太陽光電的條件。但光電卻有一項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需要大量空間,很容易壓縮其他的土地使用權,甚至危害環境生態。

    地價低廉的漁農地成為許多光電開發案標的,引發農地壓縮破碎化、環境破壞以及基層農民無法受惠的爭議;臺東知本溼地原本預計成為臺灣最大的光電案場,但經由部落民眾以及公民團體的抗爭以及法律維權,最終由法院裁定停止執行;苗栗石虎棲息的山坡保留地,光電開發案的抗爭也仍在進行中……。這類的「綠色衝突」層出不窮。

    趙家緯說明,2015 年政府評估太陽光電開發潛力時,並未考慮到公民參與的的力量以及工業廠房的潛力,因此在太陽能的規劃中,屋頂型光電只佔了 15%。在政策壓力下,土地需求就造成許多有爭議的開發案件。

    共學讓能源轉型也能很庶民

    工業以及都市住宅要用電,卻要犧牲農地或是自然環境,種種的不合理激起蘆荻社大學員的思考以及討論。「土地沒辦法進口。好好的農地不種田,好好的魚塭不養魚,都算是亂象。」合作社的理事柯麟耀皺眉說道。他們觀察,雖然臺灣土地有限,但是都市屋頂是閒置空間,經由妥善利用能夠發揮更多效益。

    這群庶民的特色就是知行合一,他們決定發展屋頂型的太陽光電公民電廠。結合了生產力、人的聚集以及票票等值的合作社特性,是他們組織型態的首選。因此,2019 年 3 月,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正式成立。

    在試算太陽能的發電效率以及會員的報酬後,合作社將股價訂在一股五千元。但是大多數的社員都認為這筆錢是共學的學費,反而不期待賺大錢。

    開發案場的流程他們也當作是共學的過程,與居民溝通、尋找及評估案場,以及申請政府批准等,他們全部都堅持自己來。除了爬遍新北市二十幾座屋頂,跑公文也花了半年的時間,途中更遭受臺電的質疑,直接請專業廠商代為洽談不是更容易嗎?

    案場的屋主也是他們共學的夥伴。除了充分與屋主溝通理念,也希望盡可能滿足屋主多元的生活需求,增強人與太陽能的互動關係。目前三個案場都因此有多元的嘗試。在林口的案場,他們另外架設了自發自用的小型太陽能板,讓屋主能夠自行生產部分的家戶用電;宜蘭的案場沒有蓋滿而空出了一條走道,讓屋主在晴天時能夠推出自製的欄杆推車曬棉被,雨天時就讓太陽能板成為遮雨棚;鷺江國小的案場則規劃成為社區的能源學習場地。

    合作社相信,盡可能增加能源的互動以及親近感,能讓人對於自己的能源用電更有意識,也讓他們更願意學習理解,進而有所行動。

    為此,合作社在 2020 年中成立「歐巴桑講師團」,在兩個月內走遍了新北市的 11 個社區,充分發揮自己身為「庶民」的親近性,以及曾經與聽眾在同一個位置上的經驗。

    「我們的能源課歐巴桑也聽得懂,因為我們就是歐巴桑。他們曾經也是我們。」柯麟耀驕傲的說。因為親近,讓聽眾更願意與他們互動提問,也更有學習效果。這些經驗讓合作社認為,連結庶民經驗的學習,才會真正有作用,而這是目前政府在能源教育推廣方面仍需加強的一塊。

    臺灣能源教育學習的模範

    長久以來,臺灣關於能源的主流討論,都圍繞著核能、核四廠這類高度政治兩極化的議題。簡化為意識形態的對立,無助於真正改善臺灣的能源環境。讓基層的一般民眾更了解相關討論,甚或能夠參與討論,才真正能夠促進有效溝通,達成共識。趙家緯認為庶民發電合作社是很好的範例,讓臺灣推動能源教育有更具體的想像。

    蘆荻社區中心執行長莊妙慈則認為:「促進能源轉型的關鍵還是庶民。」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民眾的認同,當政黨輪替或是換了不同想法的上位者,很可能進度又會停滯不前,幾年來好不容易打好的基礎就浪費了。

    如今合作社成立已經滿兩年,共吸納了近 70 名社員,也開發了三個小型的案場,不過目前合作社的案場規模都相當小,總共僅有不到 55 千瓦的發電量,而合作社本身的人力以及資金也不充裕。與許多其他公民電廠不同,目前合作社的資金都是社員的股金,並未另外融資。

    案場貼近社區的在地性,也確保他們與案場的關係不僅止於資金與收益,更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執行長莊妙慈認為,合作社的下一步,就是要決定公民電廠的基本精神,是否該堅持小規模、社區與親近的特性。教育與共學仍然是大部分社員的共識,但是否在教育之餘擴大規模投資,是他們仍在討論的題目。

    從零開始的合作社,走到如今,不僅是依靠一腔熱血,還有賴社員持續的溝通以及實踐。只要持續發揮開放以及學習的心態,合作社想必也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庶民步調,繼續朝他們理想的能源願景前進。

    完整圖問內容請見: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_for_supplement/sdgs-affordable-and-clean-energy/

  • 台傲日2023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07:54:03
    有 5 人按讚

    #FreedomIsNotFree
    Project Soldier—尋找韓戰參戰勇士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攝影展。

    「紀錄匯聚成歷史,而這個歷史將成為下一代的驕傲」
    ‘기록이 모여 곧 역사가 되고, 그 역사가 다음 세대의 자부심이 된다’
    Records converge and soon become history, the prid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展覽名稱: Project Soldier - Searching for Korean War Veterans
    展覽日期:2021.4.22(四)~2021.10.29(五)
    展覽地點:釜山 聯合國和平紀念館(유엔평화기념관)
    (免費進場)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一直到1953年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三年間的戰事,當時聯合國軍包括美國、英國等16個國家派兵參戰,6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而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則提供了物資援助。根據統計,包括南韓約126萬,美國178萬名軍人在內,共有超過320萬名來自各國的軍人投入協助南韓的戰場。至2020年為止,仍有超過7.5萬名各國韓戰參戰軍人分散在世界各個角落。
    .
    2016年,韓國攝影師Rami舉辦 #Project_Soldier 系列展中的第一個展覽,因緣際會與一名韓戰聯合國軍參戰軍人相遇,儘管在陌生的國家,為他國奮戰,這名參戰軍人至今仍因自己曾為自由而戰感到自豪。這個契機開啟了Rami一個漫長但是極具意義的攝影紀實之旅。這個攝影計劃將會持續到2023年韓戰停戰70週年為止,走訪22個參戰及醫療援助國,尋找參戰軍人,記錄他們一頁頁光榮的歷史。

    #FreedomIsNotFree #대가없는자유는없다 #自由不是沒有代價的

    很慶幸今天我從小生長的土地—台灣,以及我現在生活的地方—韓國,因許許多多勇士的犧牲奉獻,讓我們享有此刻的自由民主。

  • 台傲日2023 在 常勝的漫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5 12:00:11
    有 1,539 人按讚

    《閻鐵花》電影化確定

    預計將於2023年在戲院與大家見面
    很感謝與此書相關的所有人
    接下來還是會盡全力將這部作品畫好
    抽根菸慶祝一下了

    以下轉貼牽猴子王師的文

    大家好,我是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師。在此要跟大家報告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在大辣出版的協助下,牽猴子很榮幸取得了漫畫家常勝老師知名作品《閻鐵花》的電影改編權利,我們將啟動後續龐大而複雜的改編作業,期待在2023年能讓《閻鐵花》在戲院與各位觀眾/書迷見面!

    在製作漫畫大師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的期間,牽猴子獲得大辣出版團隊鼎力協助,讓我們能夠完成這個艱鉅的使命,在此誠摯表達謝意。也在這個契機之下,我們開始思考,繼推動遊戲《返校》電影化之後,是否有可能尋求優秀的台灣漫畫,合作電影改編,為台灣內容產業撞擊出更大的火花?就在去年年底,大辣的伙伴問我能否推薦《閻鐵花》這部作品,我拿到試閱版後真的是欲罷不能、大呼過癮,一口氣全部看完!

    閱讀的過程中我就在想,這好適合拍成電影啊!常勝老師的角色故事好有衝擊力,影像感逼人。不管是誰,能拍出來,都好!作品正式出版後過了幾天,我接到《怪胎》導演廖明毅的訊息,他也看了《閻鐵花》,一整個爽炸天,而且「超級想拍」!於是我鼓起勇氣,跟大辣的黃健和總編輯與常勝老師正式提案,終於有幸取得珍貴的改編權,至今仍感到無比興奮與不可思議!

    這部作品後續的改編與製作工作漫長而複雜,我很開心能邀請到陳怡樺(Ivy)、徐嘉聆(Jerry)兩位優秀的伙伴擔任監製,扛下重任,協助廖明毅導演與牽猴子完成《閻鐵花》電影。接下來,我們會抱持著戒慎恐懼、臨淵履薄的心情,做出讓所有人感到驕傲的作品!

    最後,要再次感謝常勝老師的信任,將這部大作託付給我們團隊。感謝大辣出版的伙伴們:黃健和先生、洪雅雯小姐、李蕭弘先生、張凱萁小姐。謝謝CCC團隊的伙伴,謝謝所有數十年如一日,辛勤創作的台灣漫畫家們!

    期待《閻鐵花》影像化工程,能帶給所有熱愛台灣內容的朋友們一個全新的想像與期待!

    #牽猴子電影粉絲俱樂部
    #大辣出版社
    #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廖明毅導演
    #大辣粉絲團dalapub
    #CCC創作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