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明星高中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明星高中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明星高中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明星高中排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媲美紀政、楊傳廣 跨欄王子陳傑三度挺進奧運 記者唐復年/新頭殼newtalk 台中體壇再傳捷報!田徑界明星陳傑7月1日在世界田徑總會所公布的東京奧運田徑男子400公尺跨欄項目中,以個人最佳成績48秒92,及世界排名績優方式取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這是繼2012年倫敦奧運、2016年里約奧運後,再度代...

  • 台中明星高中排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4 19:50:47
    有 861 人按讚

    媲美紀政、楊傳廣 跨欄王子陳傑三度挺進奧運

    記者唐復年/新頭殼newtalk
    台中體壇再傳捷報!田徑界明星陳傑7月1日在世界田徑總會所公布的東京奧運田徑男子400公尺跨欄項目中,以個人最佳成績48秒92,及世界排名績優方式取得東京奧運參賽資格,這是繼2012年倫敦奧運、2016年里約奧運後,再度代表國家前進奧運殿堂,同時也是繼亞洲鐵人楊傳廣、飛躍的羚羊紀政後,第三位三度進軍奧運的田徑選手,寫下歷史。

    台中市政府運動局長李昱叡代表市長盧秀燕,恭賀陳傑三度參加奧運,不僅代表國家出征國外賽事無數,且屢獲佳績,是台中市傑出運動員楷模,期勉陳傑「跨」出佳績!

    李局長指出,陳傑是阿美族優秀運動員,畢業於大甲高中、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目前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備戰;父親陳光明曾是110公尺跨欄國手,陳傑繼承優秀運動基因,在國內400公尺和400公尺跨欄成就輝煌,也多次代表台中在全國運動會連霸奪金,是國家隊主力。

    運動局指出,陳傑在國際賽中表現突出,自2009年青年國手至今,已為國家征戰大小賽事,除了已經是三度叩關奧運成功的選手,也兩度參加亞洲運動會和多次出戰亞洲田徑賽事且獲獎無數;2017年在印度舉行的亞洲田徑錦標賽締造新的4x400公尺接力全國紀錄外,同年在台北舉行的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也跨出當時個人最佳的成績49秒05奪得銀牌、而2019年卡達舉行的亞洲田徑錦標賽獲得銀牌,更將個人最佳成績一舉突破到48秒92,這次更是藉由此次賽事的成績,以世界排名成功進入東奧,期望他能持續跨出好成績,並打破全國紀錄。

    運動局表示,盧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田徑運動,該項目除了是台中代表隊在國內各大賽事奪金的重點項目,台中也是出產國手的重要搖籃;參與賽事部分,108年全國運動會上奪得7金4銀2銅,刷下金牌數全國第一的傲人成績;辦理賽事部分,市府每年持續與台中市體育總會田徑委員會及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等體育團體共同合作,辦理台中盃全國中小學田徑賽、市長盃田徑賽、基層田徑對抗賽等賽事並積極扎根田徑基層培訓;在2019年也成功爭取到首次全國田徑冬季排名賽至台中舉辦。

    新聞連結:

  • 台中明星高中排名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06 15:55:22
    有 20 人按讚


    【社會實踐】台數科集團簡森垣總裁贊助社科院USR二十萬元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簡森垣總裁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支持國立臺北大學師生投入社會實踐,日前捐贈二十萬元予社科院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由簡總裁高中同學社科院曾敏傑院長代表接受,該筆捐款也已經進入校務基金專戶,未來將輔導同學及弱勢族群嘗試開發社會實踐文創出版品,傳播本校社會實踐相關理念與成果,並且支持師生繼續在社會實踐的行動上創新推展。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成立於2006年,是台灣中部的有線電視多系統業者(MSO)以及網際網路供應商(ISP),目前旗下有線電視系統台包含大屯有線電視(台中市大里區)、台灣佳光電訊(台中市沙鹿區)、中投有線電視(南投縣)、以及佳聯有線電視(雲林縣斗六區)等,目前為全國第五大MSO公司;此外集團尚擁有台中清新溫泉飯店、台中霧峰高爾夫球場、以及澎湖納美渡假村等休閒產業,為國內登錄的上市公司。

    無論是台數科集團或是簡森垣總裁個人,都長期投入慈善與公益事業,並且獲得各界肯定。台數科集團每年都持續推出指標性的慈善活動,同時在新聞與有線電視專業上也迭有佳績,例如2010年贊助關懷日本災民「臺中千人追思 讓愛成為力量」募款活動,2011年贊助明星公益棒球賽,2012年贊助「愛的小紅包」公益慈善活動、以及入圍新聞局金視獎節目類12件作品,2013年獲新聞局補助製播高畫質偶像劇「我愛幸運七」,2014年台數科股票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登錄興櫃,2015年台數科簡森垣總裁榮獲「金視獎個人貢獻獎」,2017年榮獲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每日新聞節目獎」,2018年旗下公司以「小跟班去哪玩」節目,二度奪下主持人獎,另外製作的「Hello Taiwan背包日記」則是獲得企編獎與攝影獎的雙重肯定。

    台數科簡森垣總裁畢業於東海大學生物系與EMBA,年輕時曾從事程式設計與開辦電腦公司,後因緣際會投入有線電視,長期深耕於中部地區,為人誠懇篤實,深受股東信任,終能逐漸整合中部百餘家業者,成為國內第五大的有線電視多系統商,提供有線電視、寬頻上網、頻道出租、電路出租、衛星電視台等服務,也創造少見的企業整併傳奇。旗下擁有近三十萬戶有線電視的收視家庭,服務範圍涵蓋台中、南投及雲林地區,同時也是全台唯一完整版塊的MSO,全國面積覆蓋率達23%;目前也分階段取得北台灣桃園市、新竹縣市以及苗栗縣市內網路籌設和網路建置許可,待網路建置完成之後,其全台面積覆蓋率預計可從23%提升為41%,屆時將成為全台排名第二大光纖網路的平台提供者。在國內MSO多為外資投資經營的情況下,台數科集團為極具特色與潛力的本土公司。

    簡森垣總裁的座右銘為「利他為懷、善業為先,追求卓越,永續未來」,長期也關注社會公益與慈善工作。在得知高中同學曾敏傑院長投入罕見疾病服務之後,也曾協助運用台數科旗下的有線電視平台,幫助罕見疾病基金會傳播關懷罕見病患的公益廣告;此次再度關注到社科院推動中的在地社會實踐行動,希望結合企業與大學一起善盡社會責任,運用師生的創意共同合作有意義的社會行動。

    曾敏傑院長也回憶起同是台中一中同學的簡森垣總裁,提到簡總裁高中時人高馬大,體育老師們搶著要他參加排球隊或是籃球隊,後來就成為排球校隊的最佳攻擊手,而且他和同班同學、也是現在大立光公司的林恩平執行長,當時即是跆拳道高手,兩人行俠仗義、排難解紛,在高中時代普遍大家規矩K書應考的階段,他們就已經展現出企業家冒險犯難的開創精神。簡總裁更是十分念舊、關照同學和校友,每年都主動兩次邀集高中同學聚會聚餐,並且安排同學分享健康與科學專題,成為畢業同學的網絡核心;11月17日在台中霧峰高爾夫球場,簡總裁更將協助台中一中辦理首屆的「一中盃高爾夫球賽」,顯見其對學校與運動的熱心。

    社科院曾敏傑院長表示,十分感謝簡森垣總裁的公益贊助,未來也將逐一推出一系列的合作方案,讓企業與大學在社會責任上一起合作,現階段擬輔導學生及社會弱勢將USR的理念與成果轉換成文創出版品,一方面在三鶯地區流通推廣,二方面也藉助台數科在台中大肚山上的清新溫泉飯店作為場域,進一步在大台中地區行銷推廣本校在社會實踐上的成果,讓國立臺北大學的知名度也可以在中部地區深化。此外,社科院USR師生經過一年的研發,也已經規劃出24項可操作的社會行動方案,將再進一步從中媒合資源與方案來操作落實。

    上次曾院長謝謝簡總裁在有線電視上播出罕病的公益廣告,總裁回傳「這是利他善業,謝謝您給我機會參與」;這次謝謝簡總裁給社科院USR的捐款,總裁回傳「超開心」。簡總裁的座右銘「利他為懷、善業為先,追求卓越,永續未來」,想想…,社科院USR的精神「弱勢關懷、在地實踐,師生協力,組織永續」也正互相呼應。CSR+USR=(C+U)SR,企業加上大學,社會實踐更加有力,謝謝簡總裁的利他善業!

  • 台中明星高中排名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8-24 17:06:50
    有 0 人按讚


    協會誤你一生

    這次里約奧運,台灣幾個運動協會爆出的爭議,引發一陣討論。看了不少評論文章,大家都知道有問題,卻沒有直指核心的討論。

    .
    我訪問了一位前拳擊國手劉偉豪。他跟我講了不少,非常直接點出問題所在。體壇的弊案,比之黑金勢力。不遑多讓。本來想在媒體專欄登這些內容,但就新聞的立場。只有控訴人的一面之詞,無憑無據,是不能登這些事的。這絕對正確,沒有其他相關人士的說法,沒有平衡報導,這也只不過是故事而已。

    .
    但聽到這些事,還是叫人義憤填膺。我感覺到受訪者的激憤。如果要騙人,騙我也無意義。寫都寫了,我還是貼在臉書。

    .
    對於當事人的指控,我是全文照錄。所影射的人事物,只能靠有心的媒體朋友去調查報導了。

    .
    我只是普通人,沒有資源,幫不了這位國手。他遇到的狀況,不只發生在拳擊界,其他的體育項目也都有類似狀況。劉偉豪說,很多拳擊手都可以證明他說的話。

    .
    就希望有社會公正人士,或媒體朋友,願意去了解了。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去找劉偉豪,他很樂意分享這些資訊。

    -------------------------------------

    .
    里約奧運逐漸進入尾聲。在日頭依然赤熱的午後,我來到台北士林,拜訪一位前任拳擊國手。

    .
    他是劉偉豪,台北士林人。國中就成為拳擊國手,高中之後在49公斤級打遍全國無敵手,國內比賽只拿過金牌。曾任奧運資格賽國手、國家隊總教練,現年29歲。

    .
    謝淑薇因為教練與待遇問題,拒打奧運,引發喧然大波。各家媒體都大篇幅報導。在蘋果日報新聞的留言下面,看到了劉偉豪的回應。他說自己曾是拳擊國手,對謝淑薇的狀況感同身受,發文力挺。

    .
    我對他的陳述感到好奇,於是有了這次拜訪。我想知道更多細節。

    .
    劉偉豪,在台北士林出生長大。國中的時候大家都打籃球,他的表現受到當時百齡國中拳擊隊的教練注意,叫他參加拳擊社,開啟了拳擊生涯。

    .
    從國中開始進行拳擊訓練,每天早上繞著操場跑6000公尺。單槓、折返跑、短距離衝刺等,從基本一直到拳擊技術,日復一日。每天最少要花兩個小時練習,多的時候,教練會要求他翹掉一二節課。就這樣以青春投入拳擊。

    .
    拳擊並非流行的事,即使在台北市,拳擊也是被視為如同滑板、刺青一樣,學壞的表現。好學生都該去念書,選擇運動的一定腦袋空空,不然就是小混混。學拳只是用來打人,沒有好處。但劉偉豪說,事實就跟大眾想像的不同。就他所知,運動表現好的同學,通常功課也都不錯。他們通常是因為熱忱或被教練慫恿,才進入校隊。

    .
    拳擊世界分成業餘與職業兩種。像他這種業餘選手,追求的是拳擊運動的榮譽,以及體育精神。最高的榮譽,就是拿下奧林匹克金牌。業餘拳擊跟其他的業餘運動一樣,按照奧委會的精神,受到各國拳擊協會的管控。今天你想代表國家出賽,就必須由拳擊協會代為報名,才能參加世界盃、亞運、亞洲盃、奧運等各類國際賽。個人想出賽,即使實力再強,只要被拳協封殺,就無法取得資格。

    .
    訪談過程中,劉偉豪提到許多拳協的腐敗,其中黑幕重重。這次里約奧運爆出了網協以及羽協對待選手的不公,很多的細節,包括資源分配的問題,都讓人覺得,台灣的體育界需要大肆整頓。

    .
    劉偉豪講了很多的拳壇的陋習與弊案,人、事、地、物都有,非常具體。如果認真挖掘,是可以成為全國頭條新聞。可惜我只是個專欄作家,沒有媒體資源,無法進行調查。講得不客氣的,連多訪問幾個人的交通費都拿不出來,也沒時間精力去挑戰體育界。沒有確切證據,無法將這些黑幕寫出來。只能待有心人來做了。劉偉豪對此不抱期待。他說,台灣的世界冠軍跑去賣魚,記者也無動於衷。不會有人關心他們這些運動員。誰在乎啊?

    .
    而選手為了國家拼戰沙場,得到的只有體育精神。為了個人榮譽、為國爭光,純粹口號式的好處。

    .
    劉偉豪說,許多選手跟他一樣,從小就被教練哄騙,一路成長過來。試想,優秀的運動員通常國中就開始訓練,所有的生活都投注在運動上,自然唯教練之命適從。教練是怎麼哄騙他們的?是以國手資格誘惑他們,說成為國手是運動員至高榮譽,然後讓他們參加各級運動會,從區運到國際賽,比賽取得好成績就有助於升學。高中可以保送,大學也可以保送。而這些好成績,一切都要歸功於教練。教練最常說的話,就是運動員的一切都是他們給的,所以就要乖乖聽話。只要聽話就有好處,就有好的前途。

    .
    劉偉豪一開始也乖乖聽話,直到唸大一時,對於前途感到茫然。辛辛苦苦為了拳擊,訓練自己,可說除了打拳,沒有其他目標。12歲就拿到全國冠軍,16歲代表國家拿到國際邀請賽金牌。他的人生並沒有因此過得順遂。父母對他打拳完全不支持,即使拿到各類冠軍,依然覺得對未來沒有幫助。家境並不富裕的他,卻得面臨生活的各類開銷,無法專注在拳擊之上。

    .
    對未來的茫然,讓劉偉豪產生反叛心態。加上自己的教練是拳擊協會的秘書長,每次當他取得國手資格,就會受到圈內的冷嘲熱諷,認為他也是靠教練的暗盤,才能出線。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只要是國內賽就無役不與,比賽都不靠判定獲勝,一定要拿到KO或是技術擊倒。以此取得國手資格時,就主動放棄,把出賽資格讓給他閒話的人。「你那麼厲害,你有辦法打,就讓你打啊!」抱持這個態度,他即要證明自己有這實力。一方面也在控訴體育環境的惡劣。為什麼不乾脆連國內比賽都不打?是因為拿到金牌就有不錯獎金,為了錢才打。

    .
    而這個心態持續到當兵,他本可以國手資格當補充兵,卻為了賭一口氣罷賽,入伍當兵。入伍第一天就後悔。退伍後除了拳擊,無一技之長。前途茫茫。因為過往成績彪炳,以運動員的全盛年紀取得教練資格,想靠此維生。

    .
    但在校隊與國家隊的教練生活,卻也沒讓他得到什麼好處。每個月只拿到幾千元補助,不夠糊口。擔任國家隊教練帶隊移訓,也根本沒有薪水。他的教練只會跟他說,「大家都是這樣苦過來的,只要忍耐就可以出頭。」他不知道要忍到何時。
    .
    .
    2011年,劉偉豪擔任國家隊總教練,往北京移訓之前,在台中、彰化、三峽各地四處帶隊。一邊還因為薪水不夠用,兼職當美髮學徒、當臨時演員,在麥當勞打工。教練怕他跑去作正職工作離開拳壇,要求他必須兼顧學校合作社工作。一邊兼任生教組長、衛生組長工作,處理問題學生的事件,家庭訪問,當學生保母,上下課接送,買便當買飲料,完全是義工性質,沒有薪水。一切就是要讓他無法離開,卻也不給他什麼。一切都相忍為國,為了台灣犧牲。

    .
    很多有熱誠的好手,乖乖認命。像他學弟謝家志,在沙鹿高工擔任拳擊教練。滿腔熱血。學校有個家境貧困的潛力新秀,謝家志不忍選手辛苦,自掏腰包幫學生付學費,還提供伙食費,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打拳。而協會跟學校給了什麼?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味稱讚謝家智,說他是拳壇的榜樣,要繼續這樣照顧選手,為國家付出。換得了幾句讚美。要錢,則是一毛也沒有。

    .
    如果這就是台灣運動員的本分,也許劉偉豪不會那麼激憤。但他兩年教練期間,看到不少暗盤,與A錢的手段。讓他深感體制、拳壇與社會的不公。後來就離開拳擊,連教練也不幹了。

    .
    劉偉豪: 「半輩子耗費給國家,除了金牌應得的獎金(冠軍才有),我是頂峰選手,平均一個月拿不到國家 5000元生活費。協會會說,你國際賽沒有拿過好成績。我倒想說,國內49公斤級除了我,你還能栽培誰?那其他沒有成績、沒有成就、還正在努力的選手,還能拿到什麼待遇?永遠都是0薪水。我是選手兼教練,月薪也不過8000 。國內很多選手兼教練就只為了賺那麼一點點錢。曾經我就故意去拿到國內參賽第一資格,然後拒絕出賽。為了證明我不是沒有能力,」

    .
    我問劉偉豪,拳擊是他半生的事業,又正值壯年,就這樣放棄,心裡沒有不甘嗎?他難道都沒想過,拳擊是自己的事?天生具有如此實力,不會想跟世界各地的好手一決高下嗎?雖然沒錢,但得到的是自己的。

    .
    劉偉豪說,在腐敗的體壇環境,選手都失去戰意。跟他一樣的好手,許多都看不到未來。聰明的早就半途放棄,在社會尋找出路。

    .
    「是體制辜負了運動選手。選拔我一定去爭取資格,而多數一流頂尖好手 是連爭取都沒有興致,只覺得浪費時間,他們寧願去賺錢,過正常的生活。很多被派出賽的,民間以為是一流好手,其實都只是聽教練的話的狗而已。最強的選手才不會出現在擂台上。我是唯一一個出現,卻不願意付出,用行動表達不滿,來諷刺這腐敗的一切。比我強的人非常多,只是早就離開體育圈了。能浮上表面的,都是被包裝過的工具人而已。」

    .
    七成以上的好手中途放棄。除了願意相忍為國的明星,還能打出成績。其他六成以上靠後台,追求眼前的蠅頭小利,與個人的一點好處,而糜爛下去。

    .
    參加國際賽又是如何的狀況?願意出戰的選手,不是不想去突破,而是國內體制與國外的運作,把選手壓死。在國際比賽場上,輸贏自己會很清楚,對手也會很清楚。但台灣拳擊在國外是弱勢,只要沒有擊倒就會被判輸。主要因為台灣不願意拿錢在檯面下運作。出國比賽在國外會被公幹。他的經驗是,自己出一拳,全場就噓,對手則是全場歡呼。在情勢與國際賽經驗都輸別人的情況下,選手自然難有好成績。劉偉豪已經是國內重點培育的拳手,都覺得自己輸在待遇與國際經驗。每次出國看到各國正常的選手待遇,從拳擊觀念到設備、經費,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物。而國家從來沒給過他們。台灣選手能在國外獲得好成績,必須要實力高出別人一截,才能靠天賦取得勝利。

    .

    像這次取得奧運資格,前往里約的拳擊選手賴主恩,就是在沒有教練團與陪練員的情況下備戰,因此打不出好成績。劉偉豪說,他有看比賽。賴主恩原本有機會奪牌,預賽被淘汰不是實力不夠,純粹經驗不足。如果賴主恩有其他國家的基本待遇,絕對有晉級可能。但賴主恩遇到的窘境,也跟台灣所有不被重視的運動項目一樣。無人聞問,得不到支持。在國訓中心,甚至只能跟女子拳手陳念琴相互扶持,輸了,非戰之罪。

    .
    劉偉豪過去在國訓中心時,就體會到這點。他跟其他項目的精英選手,都會討論,相濡以沫。但很多看破的選手,都認清這點。國家給這種待遇,要他們土法煉鋼,還能怎樣?有的人抱持著一個心態,拿到資格打國際賽,大多想趕快輸一輸,然後趁機觀光。反正也沒什麼機會能夠出國。

    .
    我問劉偉豪說,既然自己是好手,又當過國家隊總教練,有國際經驗,會想把經驗與技術,拿去跟賴主恩交流嗎?也許可以幫助他未來獲得好成績。劉偉豪說,即使想教,想分享一點什麼,又能怎樣?彼此不認識,自己又已退出。他也不覺得自己能給出去什麼。

    .
    聽這麼多,難免有些洩氣。問他才29歲,未來的想法是什麼?

    .
    劉偉豪還沒有完全放棄拳擊。以後他想開間拳擊訓練館,擺脫拳協的腐敗,在民間推廣拳擊風氣,讓民眾慢慢的對拳擊感興趣。也許未來拳擊能像棒球一樣,受到全國民眾關注,也許未來拳手就能獲得更好的待遇與資源。而現階段他錢還不夠,於是跟幾個朋友在士林合開一間名叫「第二天堂運動風格小築,」的運動酒吧,先賺點錢,未來慢慢再說。問生意如何,也不過差強人意。存不到錢。

    .
    問他家人的反應如何。父母只淡淡的說,一開始就叫他不要走拳擊這條路,果然一語成讖。問他對教練的看法。他這樣說:

    .
    「起頭告訴你,你沒讀書,不走這條你能幹嘛?不當國手你能幹嘛?不當教練你能幹嘛?一直導正你的認知,你只能為這條路效力。2012我離開去了健身房 也是被強酸那工作不能做一輩子。我回嘴,那什麼工作才能做一輩子?你給我嗎?總統也只能做八年。爾後,我白天在健身房 晚上在酒吧餐廳,我完全離開了。曾經放棄的人都拍手叫好。而後續繼續被利用的人,源源不絕的補上。我得到什麼?」

    .
    忙著賺錢上班就很累了,現在連運動的興趣都沒有了。想重回賽場?又得放下辛苦得來的社會經驗,又要重頭開始,他不願意。

    .
    這真的對嗎?看著里約奧運還在為國奮戰的台灣選手,要鼓勵他嗎?「為國爭光」四字,我是怎樣也說不出口。想說他起碼還有女朋友或家庭有個可奮鬥的生活目標吧?他說,過去他交了3個女友,一個畫家,一個拳擊手,一個游泳國手,都分手了。問他分手的原因。他說:

    .
    「她們當初被我吸引,是我還有單純的熱情,當我失去了熱誠,是我價值觀變了,我開始追求金錢,放棄一切,極端的痛恨熱誠,盲目的強烈的,追求生活現實,曾經被利益擊敗的不甘,追求被剝削的不滿,而變得貪婪,再也不想那可悲的初衷,是我變得腐敗,讓她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真正的真愛」

    .
    聽到這些,我實在無話可說。最可悲的是,在台灣當你想追求單純的夢想,就一定會被現實擊垮。他的前女友們追求的都是社會鼓勵的價值觀,但當你在社會碰壁的時候,你要生活還是熱情?價值觀不同的時候,連愛情也沒了。

    .
    真令人扼腕。

    .
    同樣的事情,也曾發生在台灣的其他運動選手身上。台灣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陳詩欣,16歲拿到世界杯金牌後,感到失落,自我放逐三年。期間離家出走,擺攤賣衣服,當檳榔西施,嚐盡社會冷暖。後來因為想念一路培育她跆拳道的父親,為了親情,才重回賽場。

    .
    而劉偉豪的父母,並未給她同樣的支持。他們只跟他說了一句大部分台灣父母會對子女說的話:「早叫你腳踏實地,去便利商店乖乖上班……」

    .
    如果劉偉豪的父母願意像賴主恩的家人一樣,支持他的拳擊之路,他的運動成就當不只如此。但他沒有。只能靠自己在社會摸索。即使談了這麼多,我還是找不到勸他的話。
    .
    .
    「打下去能幹麻?」
    .
    .
    劉偉豪舉了些例子。台灣唯一擁有的,WBC世界排名第一,林明佳,是日本少年漫畫《第一神拳》角色伊達英二的真人範本,在日本受人敬重,回台灣也淪落不堪。光環被報導後,才勉強獲得教職維生。而年輕一輩的高手,像鍾俊安、劉士榮還有些夢想,跑去日本打職業賽。但我用GOOGLE查了一下,資料少得可憐。鍾俊安回台灣,在台北西門町的健身館當教練。劉士榮還有去打亞錦賽,但也看不到更多資料了。世青賽國手麥介恩則加入暴力組織,淪為打手。劉偉豪的選擇是否正確,就人生來看,算是不錯,起碼還有家自己的店。

    .
    台灣是沒有希望的地方,拳擊國手的處境,是所有台灣運動員的處境,也是所有追求夢想的青年,失意潦倒的範例。
    .
    .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劉偉豪絕不會成為運動員。
    .
    .
    台灣有世界頂尖的運動員,真正的高手,還沒達到顛峰就已離開。鳳毛麟角的天才,只有機緣巧合、家人支持、環境許可,才得以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
    .
    其他的人為了生活,為了金錢,默默的沉淪在社會的大染缸裡,成為資本家的奴隸,耗費青春,耗費才華,逐漸的死去。
    .
    .
    國家給了什麼?給的再多,還沒到運動員手上,就被社會的集體勢力瓜分殆盡。來蓋設施、買器材的經費撥下來,都成了透明的存在,錢全進到貪污者的口袋。選手獲得的是教練的恩情,比賽吃的泡麵與垃圾食物,以及摸不到的榮耀。

    .
    不要說運動員,只要不是為了賺錢的事,所有的專家,面對的都是同一種窘境。

    .
    在台灣的土地上,我們只能成為廢物。

    .
    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
    劉偉豪簡歷

    .
    1999 全國中正盃 金牌
    2000 全國中正盃 金牌
    2001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1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2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2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3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3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3 世界少年國手
    2003 珠澳港日邀請賽 金牌
    2004 泰皇盃 國手
    2004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4 菲律賓邀請賽 國手
    2004 全國春季排名賽 金牌
    2004 雅典奧運培訓 國手 (未取得奧運資格)
    2004 國家代表隊赴瀋陽移地訓練擔任選手
    2004 世界青年培訓 國手
    2004 越南河內邀請賽 銅牌
    2004 亞洲盃錦標賽 國手 (棄賽)
    2004 全國秋季排名賽 金牌
    2004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4 印尼總統盃 銅牌
    2004 取得拳擊協會國家B級教練證
    2004 取得拳擊協會國家C級裁判證
    2005 世界盃錦標賽 國手 (棄賽)
    2005 亞洲青年 國手
    2005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5 全國春季排名賽 金牌
    2005 泰皇盃 國手 (棄賽)
    2005 全國夏季排名賽 金牌
    2005 全國秋季排名賽 金牌
    2005 全國運動會 金牌
    2005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5 擔任關渡國中 教練 (薪水2000/月)
    2005 越南國際邀請賽 銅牌
    2006 全國大專盃 金牌
    2006 擔任台北體院拳擊隊長
    2006 亞運培訓 國手 (棄賽)
    2006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6 擔任百齡國中 教練 (薪水5000/月)
    2006 全國秋季排名賽 金牌
    2007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金牌
    2007 全國運動會 金牌
    2007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8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金牌
    2008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8 全國秋季排名賽 (棄賽)
    2008 世界盃國手選拔 金牌
    2008 奧運國手排名選拔(棄賽)
    2009 世界盃國手暨奧運資格賽第一期(棄賽)
    2009 全國大專盃 金牌
    2009 擔任台北體院助理教練,同年入伍
    2011 百齡高中約聘專任教練(薪水8000/月)
    2011 國際城市盃邀請賽 銅牌
    2011 國家代表隊赴北京移地訓練擔任選手
    2012 國家代表隊赴北京移地訓練擔任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