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盧秀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阿嬤的台灣豬滷肉 #美味又安心 #我決策我負責 針對萊豬開放,中央日前宣布地方作法如有牴觸,公務人員恐遭懲處,秀燕希望不要為難基層,「我決策我負責」,放過公務人員,由我們決策的縣市首長來承擔! 台中市 #拒絕萊豬、持續 #稽查抽驗,守護食安不打折!秀燕今天視察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餐食供應情形,跟...

  • 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 在 盧秀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4 19:00:35
    有 10,000 人按讚

    #阿嬤的台灣豬滷肉 #美味又安心
    #我決策我負責

    針對萊豬開放,中央日前宣布地方作法如有牴觸,公務人員恐遭懲處,秀燕希望不要為難基層,「我決策我負責」,放過公務人員,由我們決策的縣市首長來承擔!

    台中市 #拒絕萊豬、持續 #稽查抽驗,守護食安不打折!秀燕今天視察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餐食供應情形,跟長輩朋友們一起享用午餐,其中一項餐點就是使用 #台灣豬 料理而成的美味滷肉。

    目前全台中市社會局業管有提供餐食的619家機構單位,包含 #老人福利機構、#兒少機構、#身障機構、#托嬰中心 及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等,均已全數完成張貼 #牛哥豬弟 肉品標示,清楚標示豬肉產品原料皆為國產豬肉。

    為嚴格執行瘦肉精食安監控計畫市府也將藉由採購契約、補助規範、評鑑考核等機制,輔導機構單位使用國產生鮮肉品,讓民眾吃得健康又安全!

  • 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2 09:10:03
    有 1 人按讚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的見解與分析。

    開場與會者就以自身使用長照服務的經驗,指出目前長照申請流程相當複雜,不易於民眾申請使用;根據被照顧者不同的情況,可服務的機構分為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單位(複合型服務中心)、C級單位(巷弄長照站);除了三級單位之外,在長照系統中還有個管師、照服員、復健師等不同的角色負責不同的長照服務。這樣的分級結構,對一般家庭來說相當複雜;因此,當有長照需求時,每一個家庭都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去洽詢長照資源,並等候評估入戶,大多數的家庭都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

    談及整體長照執行情況,中央補助長照經費雖逐年增加,然而實際執行情況不甚理想。舉例來說,106年與107年執行率僅達五成左右,其中智慧健康發展計畫只有不到三成,108年為了拉高執行率,放寬補助條件致使執行率提高達92%,但缺乏稽核管控的政策補助,造成不少專家學者對於品質的疑慮。另一方面,中央為了補足長照經費缺口,設立長照服務發展基金,並訂立額度目標,預計逐年成長至115年可編達736.48億。許多專家學者批評,今年僅預算400億的計畫,目標五年後要成長將近一倍的預算,迄今卻沒有穩定的財源,很難想像未來的長照計畫要如何實現。

    根據研究統計,實際上在台灣照顧服務提供者,多數優先考量為家屬(61.2%)42萬人,再來是外籍移工(28.5%)20萬人、機構照顧(4.9%)3.4萬人、居家照顧服務(5.4%)。回到照顧現場,當家庭有照顧需求時,大多數人第一首選是從移工找起。此外,家庭照護類移工一方面不受勞基法管轄,同時也被長照政策體系排除在外,延伸出不少照護問題。
    整體而言,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4.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每年家庭看護需求量都處於直線上升的狀態。若目前長照政策思維,都維持在將「長照服務視為商品」的話,恐怕只會創造出更廉價的服務品質,造成更惡劣的勞動條件。

    長照2.0為實現在地老化,發展了龐大的照顧體系,但執行情形卻遭一線工作者批評不符實際需求,為了解長照政策執行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八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婦女新知秘書長周于萱、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謝雅涵、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各自針對長照政策不同執行面做分析。

    開場與會者先剖析目前照顧服務的家庭困境,根據研究統計,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中,粗估有231萬人受照顧責任影響,因「照顧」離職約有13.3萬人。這些人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家庭的照顧需求,還有離開職場所需承擔的後果;因此長照計畫的核心應以「照顧不離職」為目的,減緩這些人的照顧負擔。但事實上,目前政策限制僅能提供22小時居家服務,這對有需求的家庭來說遠遠不足。
    另有與會者指出,目前所謂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發展未能符合初期的社區整合服務理念。有民眾不斷反映A級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許多A級單位的個案管理人員,連目前長照計畫能為個案提供什麼樣的服務都不甚清楚。此外,目前支付制度為單項服務支付,當家庭需要洗澡服務,就申請洗澡服務;需要交通接送服務,就申請交通接送服務;服務提供相當片段且缺乏完整性,不力於支持照顧者長期照顧需求與生活安排喘息,建議考量開發包裹式照顧服務,以因應照顧者需求與區域資源不足的問題。


    最後提及長照服務員的問題,為了快速擴張人員帳面數字,目前在長照2.0的政策規劃底下,訓練時數僅需90小時,進入門檻相對低。即使如此,大多數人接受完訓練後,也未必都會投入長照產業服務,原因在於相同的工作內容,在醫院從事看護工作,或是自行出來接案當居家服務員,其薪資水準都優於待在政府的長照體系裏面。因此與會者建議政府考量政策時,不應僅考慮如何解決家庭長照服務的需求,也應更全面的思考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培訓問題,以及後續就業支持問題。


    台灣長照目前的問題,並不僅止於供給面不足而已,而是有更多的問題在於長照供給者缺乏支持體系。以目前台灣家庭照顧者的樣貌統計,平均照顧時間高達9.9年,每天照顧時間更是高達13.6小時。這些人不僅面臨家庭照顧壓力,同時還要面臨受到照顧責任影響,因而減少工時的壓力,此情況在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當中,粗估就佔231萬人。若政府沒有提供健全的政策環境,並給予民眾有充分的選擇權,減少被迫成為照顧者的壓力,家庭照顧者的失能與崩壞,將會是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少子化社會來臨伴隨著高教冰河期,甚至連國立大學碩博士都出現招生掛零的情況,為了解高教產業實際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十五日分別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就不同高教產業面向提供現況與見解。


    一開始與會者先談及整個大學發展歷史,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早期中世界的大學主要組成,是由一群學生對學術有興趣,找學術上有成就的老師教學,抑或是學者們對於傳授知識有興趣,找來一群學生來上課。無論何種方式都以學習為主體,直到美國地方州政府捐地給大學,要求成立理工學院,以此開始定調大學要為社會服務。後來台灣政府治理開始實施新管理主義,提供許多績效獎金補助,讓各個大學在指定的績效成績上做競爭,以至於學校為維護自身補助利益,各校之間不再合作。與此同時,私校在評鑑績效的壓力之下,為了追求補助與成績,會高薪聘請教育部門神(曾任職教育部高階主管的教授)協助學校評鑑。種種為應付評鑑績效的作法,衍生出許多高教問題。


    另有與會者沉痛指出「政府喜歡把高教困境,歸類在少子化問題;這做法其實很危險,因為少子化是結果。不可能叫國民現在多生小孩來解決此事;執政當局不能把社會問題推給自然現象,然後雙手一攤表示束手無策」與會者指出高教私有化才是高教困境的背景根源,包含政府挹注教育資源不足,以及為節省成本縱容私人倚靠學費辦學,還有放任學校不計手段節省成本。各種私有化節省成本的手段,衍生出教學品質參差不齊、過高生師比等問題,嚴重影響本國高教品質。

    與會者以自身私校多年經驗表示,我國私校高達三百多所,每年需照顧110萬名學生。政府干預私校相當密切,包含管制招生數量、教學品質、學雜費等等,但同時分配給予私校學生的資源卻相當稀少。整個教育資源在計劃經濟下分配相當不均。私校之所以今天會有經營上問題,在於與公校在招生市場上有著不公平的競爭,為了維持財務平衡,只能針對學生不斷減少教育支出,包含零學分服務學習、減少開課、大班教學、凍結師資等;針對老師則是不發年終獎金、扣減研究費、增加授課時數等。如此樽節支出,才能夠勉強持續辦學。

    總結台灣高教問題,在於台灣大學數量太多,整體對教育的投資相當不足;以台灣為例,七間國立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幾乎僅等於中國二線城市武漢大學一年的預算經費。除此之外,政府隨著經濟成長,稅收逐漸增加,也因為少子化因素,學生數量減少,所以每一位學生能分配到的教育資源理應增加。因此政府應該要調整高教政策,從私有化思維轉向公共化的政策方針,才能夠解決現今少子化的高教困境。

  • 台中市老人福利機構評鑑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28 17:15:49
    有 1,059 人按讚

    遠見大調查/縣市總體競爭力:新竹市奪冠成黑馬、北市首度落居第二

    2020-09-28 07:46 遠見雜誌 / 文 / 編輯部

    2020年《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出爐,2020年的調查數據,以2019年統計數字為主,部分項目為2018、2017年。「科技城」新竹市一舉奪得榜首,多年霸占龍頭寶座的「天龍國」台北市,首次落居第二,新北市上升一名來到第三,台中市與桃園市擠進全台前五名,台中則是六都中進步最多的城市。分別看九大構面成績,仍是台北市領先,拿下四個單項冠軍,台東則拿到兩項榜首。

    總排名〉史上第一次!竹市中止北市連霸

    《遠見》每年除發表「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也蒐集各主管機關的統計數據,從經濟與就業、教育與文化、環保與環境品質、治安、公共安全與消防、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地方財政、社會福利等九大構面,評鑑本島19縣市的競爭力消長,今年調查範圍囊括105項指標,全方位為台灣城市把脈。

    《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結果,今年前十名的陣容變化不大,依然呈現大都會和非六都小城市各擁半邊天的均勢狀況。

    令人震驚的是,長年盤據龍頭的台北市,首次讓出冠軍寶座;而人口僅45萬的新竹市,排名從2015年的第八名一路竄升,終於奪得第一,中止「天龍國」連霸。

    六都其他城市,台中市直升四名,躋身第四,新北市和桃園市各晉升一名,分居第三及第五,台南市與去年持平排名第七。去年排名第12名的高雄市,掉到第16名,排名居六都之末。

    整體排名中,屏東縣由去年的第17名成長至第12名,基隆市從第19名竄升到第14名,進步幅度最大,名次分別前進5名。南投縣也從第14名降至第18名,退步較多。

    指標1〉經濟與就業

    六都占優勢 高雄以外全進前六名

    經濟、教育、醫療等評鑑面向,大城市向來占優勢。今年的「經濟與就業」構面,前六名有五個是直轄市,最差的高雄市也有第九名。

    「經濟與就業」構面進步最多的縣市,分別為:新竹市、屏東縣、基隆市,各自比去年進步三名。其中,新竹市在「營利事業銷售額年增率」及「產業產值五年平均成長率」兩項指標傲視群雄;去年墊底的基隆市,今年一口氣回升到第16名。

    退步最多的是台東縣及高雄市,兩者同樣下降五名。去年好不容易進入前十名的台東,今年又滑落到第15名;而今年排名掉到第九的高雄,最大軟肋當屬「民眾對於經濟及就業面向分數」,如何提振市民對地方經濟的信心,將是新任市長的重要課題。

    指標2〉教育與文化

    桃園搶進前段班 嘉市跌出前五

    「教育與文化」構面,六都全在前九名。其餘縣市以新竹市的第四名最佳,去年從後段班闖進第三名的嘉義市,今年又跌到第八名。

    進步最多的是桃園市和雲林縣,桃園短短一年爬升七名,在「教育科學文化占總歲出比例」及「每人購書費」等細項指標都有進步;2017年還處於第18名吊車尾的雲林,今年進步五名,來到第十名。

    退步較多的是嘉義市、宜蘭縣、嘉義縣,分別比去年滑落4~5名。嘉義市在「每人出席藝文展演活動次數」和「國中小學生復學率」等方面幾乎墊底,比鄰的嘉義縣,則在「借閱率」及「人均借閱冊數」表現欠佳。

    指標3〉環保與環境品質

    新北最環保 北市環境名次創十年新低

    「環保與環境品質」榜單同樣出現驚奇,過去十年只在2017年屈居次席的台北市,今年一口氣下跌三名,再次被新北市挑戰成功。

    退步組方面,落居第18名的高雄市最令人擔憂,以空氣品質觀測指標「AQI」為例,根據官方統計,高雄去年「AQI(PSI)>100之日數比率」竟高過25%,「垃圾回收率成長率」也不進反退。其餘退步較多的還有台南和台東,名次分別滑落六名和四名。

    最佳進步獎當屬屏東與彰化,兩者都爬升五名,屏東的「平均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減少率」進步頗多,彰化則在「環保志工人數占縣(市)民比率」指標稱冠。

    指標4〉治安

    台東最安全 花蓮居末 桃園六都第一

    「治安」評鑑向來是台東縣的強項,過去十年幾乎都蟬聯龍頭,僅在2014年跌至第三名。今年同樣是榜首,在11項治安觀測指標裡,台東有四項表現最佳。

    反觀同樣位於東部的花蓮和宜蘭,卻位在治安榜後段班,年排名都在第16名之後。

    以往「治安」評鑑是大城市吃虧,桃園卻在今年奪得第二名,各項指標中,「竊盜案破獲率」表現最好。至於由「警察市長」侯友宜領軍的新北市,比去年小升一名,卡住第三名。

    指標5〉公共安全與消防

    六都公安堪憂 桃園名次大跌

    跟治安一樣,「公共安全與消防」向來是大城市的罩門,今年六都僅台南和新北的表現尚可,倒數四名由直轄市包辦。

    台東縣連三年稱霸「公共安全與消防」構面,在「每位消防員服務人口數」及「每萬人消防車輛數」等指標皆為全台最優,花蓮緊追在後。

    進步幅度最大的是去年墊底的新北市,今年衝到第13名,在「緊急救護急救成功率」和「民眾對於消防及公共安全面向評價」等指標,均有不錯表現。

    退步較多的是彰化和桃園,分別跌落4~5名。尤其十年來首次墊底的桃園,在「每百萬人之每件火災死傷率」及「每十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傷人數年增率」,皆落後甚多。

    指標6〉醫療衛生

    雲林大躍進 嘉市、竹市、彰化闖進前十

    「醫療衛生」一直是城鄉落差最大的城市競爭力面向之一,今年六都全擠入榜單前九名,奪得桂冠的台北市,已在過去十年囊括九次冠軍。

    除了六都,其他擠進前段班的三個小城市,分別是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台北唯一落居榜眼的2018年就是輸給嘉義市。

    今年排名變化最大的,要屬從去年榜尾一口氣爬升七名至第12名的雲林,在「嬰兒死亡率」「每十萬人法定傳染病患者」及「13歲以上過重或肥胖比例」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指標7〉生活品質與現代化

    桃園、彰化蟬聯冠、亞軍 北市衝至第三

    在「生活品質與現代化」構面,桃園市連續三年搶下榜首,第二、三名為彰化縣、台北市。

    進步最明顯的縣市,是分別占據第三及第九名的北市、基隆,兩城市排名均揚升5~6名,台北在「低底盤公車率」一馬當先,基隆則在「自來水供水普及率」指標頗有斬獲。

    退步最多的是高雄,下滑五名、跌至六都之末的第12名。

    指標8〉地方財政

    台北重奪第一 竹市進步最多

    過去十年曾在「地方財政」構面奪魁八次的台北市,今年重返榮耀、奪回第一,從超過六成的「自籌財源比率」和持續改善的「人均負債增加率」,都顯示台北市極佳的財務健康度。

    去年首度稱霸的台南市,今年小退一名到榜眼,台東縣也退一名到第三。進步最多的則是第四名的新竹市,大幅躍進的「自籌財源成長率」表現最亮眼。

    新竹縣從去年的第三名掉到第13名,嘉義市從第四掉到第12名、屏東縣從第13名掉到第18名,退步最多。

    指標9〉社會福利

    竹市蟬聯第一 基隆飆至第三

    「社會福利」構面在2011~2018年,連續八年由台東縣稱霸,去年被新竹市超車,今年依舊由新竹市蟬聯。不過,台東在「志工人數占15歲以上人口比率」「平均市民受到志工服務之時數」等指標,依舊領先群倫;新竹市則在「老人長期照顧、安養機構每位工作人員服務老人數」及「獨居老人服務人次占列冊獨居老人人數比率」占優勢。

    最大的名次異動城市,是從去年第16名飆升到今年第三名的基隆,不僅締造該城市有史以來最好的社福榜名次,也寫下今年九大面向進步最大的幅度。

    當城市成為國家進步的原動力,地方治理仍須持續精進,才能滿足民眾愈來愈高的要求標準,箇中的施政訣竅,從今年的縣市競爭力總榜及九大構面,應可窺知一二。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489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