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市平價托育補助標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市平價托育補助標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市平價托育補助標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市平價托育補助標準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02的網紅張耀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很感動,我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將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我們不能走向回頭路,我們要大步迎向下個四年,迎接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 我們都是台中隊,加油! 林佳龍 #2018進步台中 【總統為佳龍授旗誓師,佳龍演說全文】 很感動,我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將創造...

  • 台中市平價托育補助標準 在 張耀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12 11:29:08
    有 39 人按讚


    很感動,我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將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我們不能走向回頭路,我們要大步迎向下個四年,迎接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

    我們都是台中隊,加油!

    林佳龍

    #2018進步台中

    【總統為佳龍授旗誓師,佳龍演說全文】
     
    很感動,我們再一次聚在一起,將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我們不能走向回頭路,我們要大步迎向下個四年,迎接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我們都是台中隊,加油!
     

     
    佳龍演說全文:
     
    蔡總統,和台中一起打拼的議員候選人,還有各位好朋友,以及這座城市的主人們,大家好!
     
    今天,因為懷抱共同的理想,我們又聚集在一起。我相信,當我們聚在一起時,我們將再一次創造歷史!從,希望的台中,變成,進步的台中,一個令人,驕傲的台中!
     
    「台中的改變,會帶領台灣的改變。」這是四年前,2014年11月29日開票那晚,我所說的一段話,台中作為台灣的中心,從過去是南來北往的中繼站,到現在,台中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中都」,牽動台灣的整體脈動發展。
     
    去年,台中市成為了台灣的第二大城市。要讓這個驕傲不只是曇花一現,我們一定要延續台中的進步,將台中帶往下個階段。四年前,我感謝身邊的大家陪我走過在台中耕耘的十年,今天,我邀請大家,繼續和我們一起為在台中的下個四年大步邁進,為大台中的發展盡一份力。
     
    四年前,蔡英文主席也是在授旗的時候,向台中市民承諾,民進黨取得中央執政後,會全力支持台中建設。感謝蔡總統兌現承諾,打破過去中央政府「重北輕南忘台中」的施政,感謝中央成為台中的助力,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算的支持,與5+2產業創新計畫的推動,讓台中多年來停滯的建設全面動起來。佳龍也從來沒有忘記,我給市民的承諾,和我們一起許下的希望。台中團隊積極行動,把希望變成進行式,實現真正的宜居。讓大家安居樂業,讓青年也願意回家鄉耕耘打拼,這才是真正的進步。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前幾天父親節時,我在南屯遇到一位爸爸,跟我分享他和他兒子的Line對話。因為這位爸爸的兒子在台北就讀大學,即將畢業,讓他一度很擔心,兒子對未來的規劃在哪裡?結果,他反而收到一封來自兒子的訊息,回說「爸,等畢業了我要回台中工作」。當下這位爸爸,開心得不得了,又一時不知道如何回應才好,於是竟然回了他一張不知所以然的小鴨貼圖。這是個可愛又溫馨的故事,既顯示我們台中人的樸實,也代表,因為我們抱有希望,所以進步真的發生了,台中的年輕人,不再只能選擇留在台北。
     
    這個故事也讓我想到音樂人林強老師。將近30年前,他離開台中,寫下《向前走》這首歌,歌詞「阮欲來去台北打拼」因為「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充滿了對台北的期待。30年過去,現在,他回到故鄉台中紀錄綠川流水的聲音,譜出了「川游不息」這首作品,這一次,填滿旋律的,是他對故鄉的感情。在一個場合中,林強老師說,其實對當年寫下憧憬台北的向前行,讓很多年輕人離開故鄉,跑到大都市,他認為「這首歌不圓滿」,因為他覺得年輕人能在故鄉打拼,是多麽幸福的事情。我很認同這句話,因為,台中是希望會實現的地方,是能夠築夢的城市。
     
    進步的台中,四年來,我們一起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我們承擔起過去可以做,卻不願意做、不敢做的事情。
     
    台中的河川水域治理更進步了,曾經日益惡化卻被任其骯髒發臭的綠川、柳川,現在重現了小京都的迷人風華,全國不分藍、綠、白,都前來觀摩取經;過去政府揚言「百億救中區」最後卻被宣告放棄的中區,隨著我們的「舊城新生三支箭」——綠柳川整治,文化復興,以及大車站計畫,也重新燃起希望與活力。
     
    台中的產業環境更進步了,台中一直擁有良好體質與無限活力,還有我們打拼與創新的黑手精神精密機械產業也已在台中形成產業聚落。聞名世界的大肚山下,綿延60公里的黃金縱谷,孕育了無數個智慧機械產業的隱形冠軍,帶動台中產業進入下個階段,鏈結在地,鏈結國際,鏈結未來。過去四年,我們已經成立中台灣產官學研智慧製造合作策略聯盟,加強人才培育,厚植研發能量,協助解決產業五缺問題,我們也放入更多心思,規劃以推動水湳經貿園區,成為創新、低碳、智慧城市的最佳示範區,讓台中成為真正的智慧機械之都。
     
    台中對孩子、對青年、對長輩們的照顧與支持都更進步了,托育一條龍上路後,第一年就服務5萬多人,到今年已經成長到7.6萬人,帶動托育及就業,創造了家長、孩子與幼托產業的三贏,現在也成為行政院推行全國準公共化政策學習的典範。在長照2.0政策及預算的支持下,台中市的托老一條龍有了更充實的內涵,也讓台中市民老得有尊嚴,老得健康,更減輕年輕人負擔。台中的摘星青年計畫,已經支持數百位青年在創業起步時,跨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台中的青年加農計畫,更將「年輕人投入農業,農業才有希望」的精神具體落實,年輕人務農不再是空談。八年一萬戶社會住宅已經規劃及興建了4年5千戶,第一處的豐原安康段已經完工並入厝,實現共好社宅的理念,讓剛出社會的青年與勞工能以平價住進優質住宅。
     
    台中的生活環境更進步了,過去大家對台中的印象就是治安不好,但在這幾年的努力之下,在治安的指標,像是每十萬人口犯罪率、以及刑案破獲率,我們已經連續3年有六都最佳的表現。我們也承擔過去從來不願承認的空氣污染。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三十年來,我們是第一個真正管制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地方政府。從今年開始,我們史上首次砍了中火的生煤許可量500萬公噸,也因此杜絕了中火火力全開的可能性。我們也全國首創,推出工廠汰換重油鍋爐的補助政策,減少每間工廠百分之99的PM2.5排放。這幾年空氣品質終於開始進步,PM2.5濃度年均值,也由佳龍上任前2014年均值27微克,下降到去年的20.2微克。但我們還不滿意,反空汙不是口號,實踐才是真正的解方。
     
    台中的交通路網更進步了,我們不必再羨慕北高的捷運系統,因為台中捷運綠線就快要完工了,今年年底就要試運轉;我們也不用再屈就於BRT的半成品,因為捷運藍線終於獲得中央支持,台灣大道上將可擁有真正的捷運。未來捷運能繼續延伸到彰化和南投,我們堅信,中部好不是只有台中好,而是整個大台中生活圈的人民,要一起共好。
     
    這個「一起進步」的精神,也正體現在我們對「大台中123」的實踐之中。這個1,是一條大台中山手線,以環狀鐵路和捷運串起台中的山海屯城。2005年我提出這個政策的時候,被我當時的對手訕笑我「迷路」、說我應該去選台中縣不是台中市。現在,不僅已經動工,接通成功車站及追分車站的下環微笑線,就要在明年完工。大台中123的2,則是兩大國際海空港,讓我們「貨從雙港出,客從雙港入」,這些年來,台中國際機場總共拓增了18個國際航點,旅客躍升至近240萬人次,甚至,今年6月開始,台中清泉岡機場直飛東京成田機場,天天都有飛機對飛;停滯40年的台中港,在我們市港合作的政策下,促成三井outlet在此投資,加上離岸風力發電的綠能產業,必將帶動海線地區的地方發展與就業機會,這都是過去很難想像的。大台中123的3,則是豐原山城、海線雙港、烏日高鐵三個副都心,帶動山海屯的繁榮發展,隨著大台中合併升格,我們前所未有地推動通過了台中市區域計畫,我們不僅翻轉、翻新原市區,也讓大台中山海屯均衡發展,實現進步的台中。
     
    進步,代表要去除沉痾,代表要堅定改革。萬事起頭難,但怕的不是困難,而是不願踏出第一步。在堅持理念的路上,每一個決定,都會遇到無數挑戰。河川整治、弭平城鄉差距、大規模推動路平、全面提升自來水接管、及汙水雨水下水道的建置、面對歷代政府從不敢面對的空氣汙染,這些都不簡單,也不容易獲得掌聲。這是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共同宣言,我們受夠了煙火式的建設,台中唯有面對問題,才能真正進步,而現在,這個進步已經發生,我們不能停下腳步,更不能走回頭路。
     
    在實現希望、邁向進步的這條路上,我們曾經收到許多批評指教,幫助台中可以更穩健地進步。但很遺憾的,也遭遇許多謠言中傷,越接近選舉,越是如此。當綠川經歷前所未有的掀蓋整治、帶動中區生機的時候,他們說綠川流的都是自來水。當大台中山手線逐步實現、明年下環線即將完工的時後,他們說山手線還在天上飛。當梨山的水果正值盛產季節、農民歡喜收成的時候,他們說水果有被酸雨汙染。當市府承擔過去留下的空汙,面對存在30年的火力發電廠,台中的空氣品質終於開始逐漸進步的時候,他們說空汙是現在才有,將過去興建火力發電廠的責任撇得一乾二凈。他們以為,只要訴諸這種毫不講理的抹黑,讓我們為澄清謠言奔波不停,就能拉抬他們的選情。
     
    但是,我要在這裡告訴造謠者,你們錯了。被這些謠言傷害最深的,是每一個因為台中的改變而重新懷抱希望的台中人,你們的一字一句,不僅在醜化台中,也低估了台中人的智慧。我們絕不相信,那些謠言、抹黑和謾罵,是台中人要的政治。我們一路走來,即使對方訴諸負面選舉,我們一向堅持,也仍將堅持,用正向方式爭取人民支持,引領城市進步。
     
    這四年來,我們上山下海,走遍台中625里,走到過去無人聞問的海線偏鄉,深入人口不多的和平山區,我們真誠地傾聽人民的聲音,認真地看待這片土地。我們很開心,我們是因此獲得了尊敬。這才是我們要的政治。我曾說「市民的市長,行動的市府」是我對自己和團隊的期許,這個目標就是要以行動,讓人民感受到,我們與人民站在一起,實現希望,讓台中更美好。因為這份堅持,所以台中總能歷經風霜,挺過風雨。越是面臨挑戰,台中就越會洗鍊成為更堅強的城市。這就是台中這座城市偉大的地方。如果,到現在還有人不懂台中的好,那就讓我們來教會他們。
     
    四年前,我說「台中的改變,會帶領台灣的改變」,今天,我更要說「台中的進步,會帶來台灣的進步」我要跟所有在場的夥伴說聲,大家辛苦了,今天我們站在這裡,是團結在「進步台中」的理想之下。因為,不分藍隊綠隊,我們,都是台中隊。
     
    從「希望台中」到「進步台中」,台中的進步已經看得見,美好的事正在發生。過去,台中絕佳的地理位置與環境,是成為宜居城市的條件,但台中值得更好,這是個令人驕傲的城市;拜託大家,再給我們四年,引以為傲的柳川綠川,將完成全流域的治理,在台中,沒有任何一條河川會被放棄;再給我們四年,台中的捷運會正式駛進大家的生活之中,台中會更加便利宜居;再給我們四年,大台中123的希望會完整實現,台中將不分中心、邊陲,都能均衡發展;再給我們四年,台中的產業環境將能全面升級,從人才培養、會展行銷、技術研發到國際合作,打造台中成為名符其實的智慧機械之都。再給我們四年,台中的空氣品質將徹底改善,符合國際標準,讓市民每天出門前,不用再確認今天的空氣品質。
     
    展望未來,我們看見的台中是國際的台中,是不斷創新、不斷前進的台中,是人本、永續、活力的台中,也是希望和夢想能在此萌芽與茁壯、和實現的所在,因為,台中,令人驕傲。
     
    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這場選戰,不是誰跟誰的選舉,而是一個選擇,大家是要選擇「進步的未來」,還是「退步的過去」?我要告訴大家,台中不會憑空進步,也絕對不能走回頭路。我們要讓台中迎向持續進步的下一個四年。
     
    請大家和佳龍作伙來打拼,今年底,讓台中贏得勝利。認真的市長,進步的台中,我們以台中為榮,因為,我們都是台中隊!台中加油,謝謝大家!

  • 台中市平價托育補助標準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5-14 16:09:20
    有 13 人按讚


    【女力勇現全台連線記者會新聞稿 】by歐巴桑聯盟

    一群多為母職的女性組成了歐巴桑聯盟,於去年12月28日宣布參選縣市議員,要把小民的聲音帶進議會。這次他們選在母親節前召開記者會,公告大家「歐巴桑是選認真的,而且每一天都更有信心」,全台選區目前共17位參選人,另外還有3位參選人分別位於宜蘭市,台中北區跟台南中西區及北區,也即將宣布參選,人數逼近20位。

    這群女性希望能在母親節前,告訴大家,不管是身為媽媽還是女兒、妻子(或伴侶)、勞工,政治都與生活密不可分,而參政更應該是每個人都有的基本權利。他們喊出「 女力勇現、全台連線」,並且身著代表每個人平日身份的服裝宣告每位參選人的參政主張。這群參選人來自社會上不同背景、經歷,有上班族,全職媽媽,烘焙師傅,國小老師,藍領階級勞工,自學家長,環境運動者,也有單親媽媽,同志及身障者家長,或本身是身障,更即將有任教於大專院校的助理教授將加入,呈現出在階級上的多元。

    歐巴桑愛揪團,這就是一個揪團選舉的概念,政治本該平易近人,但台灣的選舉生態卻是用金錢、關係累積,使得小民參與政治的門檻變得極高。

    做為一個新興的政治力量,歐巴桑聯盟全國總召,同時也是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的張淑惠也針對民眾的疑問做了回應,民眾在粉絲頁問「不成立政黨嗎?」我們的答覆是,「先把事情做成,然後再討論。」在一場歐巴桑客廳會中,作為理想教育的推動者,我們侃侃而談教育理念,在座民眾忽然說,「你們比較不會變質,因為如此,沒辦法面對你們的小孩。」沒錯,這是我們最嚴苛的考驗,沒辦法對孩子說出口的事,絕對不能做,面對孩子講不出來的這句「我沒有辦法」,就要再去努力。我們只管每一步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絕對不要違背在街頭上的夥伴,不要違背社運的理想,這位民眾又說,「花個五十年來改變台灣沒關係,但是不能中斷這些努力,如果沒選上,那之後呢?」張淑惠藉著回答這個問題表明立場,「我們會繼續做原來做的各種公共倡議,四年後繼續選。但真心話是,我們會選上。」

    歐巴桑聯盟也提出對於政策的觀察及方向,他們希望不是提出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政策牛肉但實際上卻不貼近民情。而是在經由小民講堂、客廳會等活動,收集民眾的心聲及建議,一起討論共作出改變的可能方式。

    第一波的政策方向鎖定了「自然遊戲,共作公園」以及「多元親職支持系統」。

    自然遊戲,共作公園

    身為桃園龍潭區市議員參選人的沈佩玲表示,對我們來說,公園的議題具體而微的展現了「市政即生活」的主張。

    我們看到過往的公園興設是由公所或市府單方面決定,一路的從招標、決標、工程施作直到完工。對公部門來說,公園,是一項「政積」

    對使用公園的人來說,這裡是短暫逃離促狹生活的地方,是老人下棋、小孩親近自然、身障人士復健、媽媽喘息的地方。對住在公園裡的生物來說,這是它們的家。如果公園的招標、管理,只剩行禮如儀,那就沒有人的參與及人的連結,看不到人與自然的連結,沒有人與社區的連結。公園是公共財,但一個人的視野有限,如果真正使用公園的各種不同族群沒有一同參與公園設計,如何能打造符合大家需求的公共空間?

    我們認為,這個公共空間是大家的,不宜由管理方片面決定,歐巴桑聯盟主張「共作公園」,協力在地的居民,一起型塑公園的樣子。

    我們認為,公園是生態教育的教室。我們不能理解砍樹蓋公園的邏輯是什麼。公園裡的樹木、花草、蟲鳥甚至蛇蛙,都是在地生態系統的一份子。我們認為,認識他們、欣賞他們、學會與他們共享這個城市,是人類的功課。對生態鄰居的認識,不應該是公部門獨門掌握賣弄,而該是普及的知識。我們希望能透過舉辦工作坊以及講座,讓市民能夠在公園裡自在的親近自然。有些公園肩負防災功能,我們也應該在平安的日子裡進行防災意識的推廣和演練災時應變,確保市民能知道關乎保命的重要訊息。

    我們期待,公園的形成過程中,居民的參與能入法保障。多方協力,會比單方面執行多出許多的籌備時間,我們認為用時間換取社區共識是值得的、有預算效率的。在預算的編列期程和決算的執行期程計算上,需要能夠考量到共識形成的時間,不讓第一線執行的公務人員獨自面對時間壓力。我們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市民在參與公園規劃時,能有機會傾聽不同的聲音,透過對話、理解彼此、接納不同,民主意識會在這樣的場合萌芽,不論老少。

    最後,我們認為公園是都市生活裡,少數能讓兒童舒展自己的地方。即便溝通成本高,我們仍希望,在約定俗成的習慣下,我們能為兒童爭取更多自由遊戲的空間,他們能有沙、草、水、木可以接觸,能有機會練習思考溜滑梯可不可以逆著溜、公園可不可以打赤腳、盪鞦韆會不會撞到人,而不是只能服從大人的規矩。

    我們提出,自然遊戲、共作公園的想法。

    *社區作伙來共作公園
    *親近自然的生態教室
    *防災救急的避退知識
    *居民參與權入法保障
    *在公園萌發民主新芽
    *兒童有空間發展遊戲
    *身障小孩老人都共融

    多元親職支持系統

    歐巴桑聯盟大多數成員都是親職身份,在多元親職支持系統他們提出三個方向:「職場育兒真選擇」、「親職支持真多元,要真福利而不是要現金」、「兒童福祉真照顧」。新莊泰山五股林口區參選人劉欣宜是一個76年次的媽媽,她說:「少子女化所延伸的經濟危機,是政府最憂慮的,但是『難道小孩只是未來養國家跟我們的工具嗎?』政府積極促進托育擴大化,把經濟解方定在期望增加女性勞動參與率上,難道女人只是生小孩、工作、多繳稅金的工具嗎?我們看到政府想出的辦法幾乎都是消極性的補貼,像是補助少少的學費去幼兒園的方式,用最低度照顧、最短視的協助方式,試探看能不能滅人民的火?被動的回應著人民的要求。我必須要說,只想用最便宜行事的方式,無法真正照顧到親職們。」

    接著她進一步解釋這三個方向:

    【職場育兒真選擇】  
    首先「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9條規定,受僱於僱用三十人以上雇主之受僱者,為撫育未滿三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為下列二款事項之一:

    一、每天減少工作時間一小時;減少之工作時間,不得請求報酬。
    二、調整工作時間。

    但實際上的狀況是台灣社會中許多家庭連這個最低度的權利都不知道,親職在職場上處境非常艱困,曾經有老闆把女性員工都叫過去說:「妳們不要同時懷孕喔!」女性連要不要懷孕都要考慮老闆的意見,更不用說請產假、育嬰假的過程之嚴峻,因為家庭正處於育兒狀態而被歧視的事情一直在發生。最有談判籌碼的政府若不願意跟企業角力,就是放任勞工與企業主自行對決,結果是我們不得不在工作跟家庭裡二選一。

    每個家庭迎接一個新生命,為了育兒所需要面對的衝擊,小孩的需求、親職的需求,在小孩長大的每個階段,對家庭來說都需要有不同比例程度的調整,這些彈性調整需要政府跟企業協力支持,從小孩出生開始需要一段時間沒日沒夜密集的照顧,到三歲以前孩子會有跟照護者建立親密感的需求,每個階段都應該要能「彈性調整工作時間,甚至調整工作比例」來支持育兒,但是不能錢變少工作一樣多,福利也要比照全職,孩子在不同年紀,可上班不同的時數,夫妻兩人可以平攤育兒時間,才是尊重到個人,如此有可能脫離婚育離職潮、偽單親、二度就業困難等…一連串的惡性循環裡。未來歐巴桑進入議會會以此立場,監督政府加強宣導,讓未來的親職們有充分知的權利,獎勵願意友善支持親職的企業,並且協力強化工會站穩親職的立場。

    【親職支持真多元,要真福利而不是發錢了事】

    在育兒的過程中,如果要隨著孩子跟自己的不同階段而調整工作狀態,讓選擇全職自己帶孩子到完全托育給別人帶中間能有更多可能,就需要建置更多元的托育系統,除了現行擴大公托公幼減輕經濟負擔外,像是國外有平價普及的領有國家執照的專業保母,在家托育系統(家裡設備要符合政府規定標準,且主管機關還會定期查核),或者把合格保母請到家裡,更甚至想要節省支出,還可以找鄰居朋友共同合請一位保母(照顧三名以下嬰幼兒),就算是全職的父母,社區也有能支持育兒的社區空間,讓父母有公共臨托喘息服務、育兒經驗交流,父母能兼顧自我成長,豐富親職托育途徑,而這些都要依據家庭收入做補助,讓父母能有真正的選擇自由。

    【兒童福祉真照顧】
      
    公部門人人喊優質托育,然而所謂優質是什麼?歐巴桑認為國家要主動提供親職們相較進步的育兒觀念,不能打兒童是最基本的,現在許多托育場所,還有許多仍徘迴在人權灰色地帶邊緣的作為,像是孩子被綁在餐椅上被逼著吃完飯,對小孩有很多限制人身自由的作為。要讓父母放心做真選擇,其中很重要的是政府在照護孩子方面,要落實以兒童為主體,主動為兒童拉起人權防線。

    政府能帶動企業來達到三方平衡,政府_企業_家庭三方平衡;這樣家庭裡,自己_伴侶_孩子也才可能達到三方平衡,這其中看到孩子的需要、父母的需要,看到人的需要非常重要。建置多元而彈性的體制支持親職育兒,讓親職能依據自己的個性、興趣、生涯規劃,及孩子的特質來做調整跟真正的選擇,不要讓人們孤單的育兒、孤單的加班,還有孩子沒能享受父母的陪伴而孤單的長大。期待政府不是叫人民快生小孩來解決國家危機,而是和父母一同迎接孩子的到來,給予孩子及父母最完善的照顧。

    在說完第一波政策方向後,歐巴桑聯盟全台候選人分別出列標出選區地圖,並提出個人的參政理念:

    新北市板橋區張淑惠:我支持讓兒童自由,不分家庭的兒童人權在台灣每一個角落都獲得保障。

    新北市三重蘆洲區翁麗淑:我支持性別平等與健康人權,每個孩子都要平安快樂長大,每個人都要活得健康自在!

    新北市新莊五股泰山林口區劉欣宜:我支持女性終其一生都能同時擁抱自己與母職,沒有誰該為誰而犧牲。

    台北市士林北投區徐書慧:我支持生育系統改革,打造多元友善的環境,支持育兒家庭安心生,放心養。

    桃園龍潭區沈佩玲:我支持環境永續,與未來世代同享這個星球。

    桃園蘆竹區吳凱琳:在自己住的社區,我支持可以托育托老托安親,勞工上班好放心。

    桃園中壢區陳鈺方:我支持兒童人權,讓友善親職的城市更有人的溫度。

    新竹縣竹北市高芸婷:我是腦麻兒家長,我關心身心障礙者權益。

    新竹市北區王岢鈺:加一點油翻炒,我支持糧食自主農地農用。

    台中市西屯區童葦翎:我要藍天好空氣,審議民主公民參與,打造共融友善好環境。

    台中市南屯區魏佩瑩:我希望政府的預算,是以照顧人民為出發,並用在每個需要的人身上。

    台中市北屯區何語蓉:我是蕾絲邊媽媽,性平教育應納入同志議題,我支持婚姻平權。

    台中市大里霧峰區薛安琪:我來自藍領階級的勞動者家庭,我主張政治不該被菁英和財閥壟斷。

    台中市東南區李婉如:路不平!把行人路權還給行人。

    台南市安平南區陳冠娟:我支持小民參政,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高雄左營楠梓區沈玉玲:我支持台灣成為一個落實兒童人權的國家,讓所有孩子都能自由健康的長大。

    高雄旗津鼓山鹽埕區江敏榕:我支持小民参政,透過参與、對話和合作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真實解決生活困境。

    歐巴桑們凝聚女力及小民力量,希望讓所愛的台灣朝一個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透過更多的社會對話並挑戰不同於以往傳統選舉的模式,帶來政治新氣象。歐巴桑聯盟一旦開始了,我們承繼著台灣民主前輩的血汗與努力,就不會結束,敬請社會各界期待,並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