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同志酒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同志酒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同志酒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同志酒吧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3萬的網紅王定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紐約時報報導:台灣防疫有成,民眾生活在沒有疫情恐懼的環境中,成為吸引海外人士返國的賣點。 台中鹽之華法式料理廚房主廚黎俞君說,去年秋季以來,顧客提前一個月預訂才有座位,「台灣有陣子感覺有點空虛,很多人移居海外,偶爾才回國一趟。現在,那些偶爾見到的客人中一部分已搬回來了」。 疫情期間遷居者大多是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40的網紅Fei Fain飛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同志遊行 #性平教育 #LGBT,恭喜桃園辦理了第一屆遊行 ~ 【台中同志大遊行,募資告急】 台中同志大遊行一直以來致力於中部地區的性別平權倡議,今年因疫情的影響,遊行籌備更加艱困,眼看募資活動就要在9月18日截止,而目前仍有18萬元的缺口!如果募資無法達標,我們的缺口就將高達20萬,將對遊行造成...

台中同志酒吧 在 奇奇·小確幸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02:14

/ . @tercero_irl 關於紙醉金迷的印象, 是多少青春的血淚呀🥲 特調的飲料帶點莓果香氣, 粉粉的感覺彷彿回到了青春! 特別的藍色魔法酒, 灑上肉桂粉在月夜跳動, 麻麻的電流彷若竄動在你的脈搏!😎 . 店家預計6月會辦同志主題活動, 屆時姐妹們能一同參與, 感受不一樣的chill ni...

  • 台中同志酒吧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4 11:58:11
    有 3,709 人按讚

    紐約時報報導:台灣防疫有成,民眾生活在沒有疫情恐懼的環境中,成為吸引海外人士返國的賣點。

    台中鹽之華法式料理廚房主廚黎俞君說,去年秋季以來,顧客提前一個月預訂才有座位,「台灣有陣子感覺有點空虛,很多人移居海外,偶爾才回國一趟。現在,那些偶爾見到的客人中一部分已搬回來了」。

    疫情期間遷居者大多是僑胞和雙重國籍人士,他們包括商人、學生、退休人員及台裔美籍餐館老闆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等知名人物。

    根據台灣移民主管機關數據,2020年入境台灣的國人比出境多27萬左右,是2019年淨流入量約4倍。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台灣幾乎不讓外籍人士入境,但持有「就業金卡」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例外。政府在疫情期間積極延攬海外人才,2020年1月31日以來核發逾1600張就業金卡,是2019年的4倍多。

    42歲的台裔美籍企業家陳士駿(Steve Chen)是首位取得就業金卡的人,他與妻子、兩個小孩2019年從美國舊金山遷居回台。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後,他在矽谷許多朋友跟進來台,台灣人才外流出現逆轉。

    陳士駿說,矽谷有願意冒險的企業家、願在他們創業初期給錢的投資人,整個關係鏈現在都回流台灣了,「我覺得這是科技業黃金年代,政府也明白現在應該要把握機會」。

    影音網站YouTube共同創辦人、43歲的陳士駿2019年從美國遷居回台。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後,他在矽谷許多朋友跟進來台,台灣人才外流出現逆轉。(中央社檔案照片)

    疫情期間返鄉國人激增,以致短期租屋市場吃緊。一名地產業者估計,2020年有意在台租屋的僑胞與雙重國籍者人數是近幾年2倍。

    海外民眾湧入有助台灣成為2020年全球少數成長的經濟體,且表現名列前段班。疫情爆發之初,台灣經濟短暫走弱,但2020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直逼5%。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2021年經濟成長4.6%,創7年來新高。

    台灣並非所有產業都欣欣向榮,航空公司、飯店和旅遊業者等仰賴跨國旅行生意的產業就飽受衝擊。但台灣出口已連8個月正成長,反映電子設備與半導體需求暢旺。

    國內旅遊也掀起熱潮。原本習慣搭短程飛機赴日本或東南亞的民眾轉而探索台灣風光,日月潭和阿里山等熱門景點人滿為患,台中近郊有家高檔飯店到7月底都一床難求。

    在台灣如想見識疫情下國外生活樣貌,可到頻繁量體溫與雙手消毒的邊境。拜疫情調查扎實、入境旅客檢疫嚴格所賜,新型冠狀病毒在台灣幾乎不見蹤跡,民眾也不怎麼擔心。

    台灣的餐廳、酒吧與咖啡廳平日高朋滿座,顧客口沫橫飛;辦公大樓一片忙碌,校園內迴盪沒戴口罩的孩童喊叫與笑聲。2020年10月,台北舉辦年度同志遊行,估計13萬人湧上街頭,處處可見彩虹口罩,社交距離則不太受重視。

    許多人納悶台灣「疫情局外者」地位還能保持多久,特別是多國積極施打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情況下。

    報導寫道,台灣官員採購並分配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速度緩慢,部分原因在於疫苗接種需求很低。首批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3月上旬已運抵台灣,醫護人員為優先施打對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3/world/asia/taiwan-covid.html

  • 台中同志酒吧 在 潤滑液男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23:35:17
    有 132 人按讚


    【阿媽的女朋友】
     
    1.
    1978年,我大學畢業,因緣際會,住進西門町一個男的黑道兄弟居多,女的應召女郎居多的套房大廈。
     
    和我同一樓層有一間,住了個黑道老大和他的女人。女人面貌美艷,一頭長髮,身材修長又豐滿,長裙飄逸,和老大很相襯。打照面的時候,會微笑一下。
     
    後來有段時間,看她出入都是一個人。聽說黑道老大被抓進去了。
    又再過一段時間,她身旁多了一個人。是個女孩子,個子比她小一截,年紀也小一些,很乾瘦,短髮,總是一件襯衫和牛仔褲。從沒看她笑過,總好像在皺著眉頭。打照面的時候,冷冷的好像根本沒看到你。
     
    看她們兩個走在一起,女人不時親䁥地靠到女孩身旁,開始我以為是照顧她的妹妹還是什麼人,但是看那個年紀和個頭都比她小的女孩子冷然前行的樣子,覺得又好像她才是照顧另一方的人。女孩只有看那女人的時候,眼神是不同的。
     
    那時我連Gay這個英文字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當然也不會知道拉子是什麼。只是兩個女人走在路上顯露的那種奇特的距離和關係,令我難忘。
     
    2.
    今年我剛得知《阿媽的女朋友》這本書的計劃時,並沒有太興奮。
     
    畢竟,做出版這麼多年來,我出了很多和同志有關,或同志作者的書。女同志的書,在1990年代也出版過邱妙津的《鱷魚日記》。何況,今年是2020年,已經是同婚立法後的一年,所以即使是一群阿媽年齡的人要談她們的女朋友,好像也很順理成章。
     
    但是等到我讀了書,心裡的波動很大。
     
    這本書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2010年出版了《彩虹熟年巴士》,記錄了十二位中老年男同志的故事之後,再花了八年時間,採訪了十七位中老年女同志的故事。
     
    我看這些人的生命歷程,不斷想起那句名言:「真實人生,往往比虛構的故事更戲劇化。」
     
    以阿寶來說好了。
     
    阿寶是一個 T,1938年生,17歲那年就和一群「同款穿褲」的結拜,十三個人裡排行老七。
     
    短髮、全套白西裝,騎著孔明車 ,一群「穿褲仔」的「女生」,在台北最熱鬧的大橋頭鬧市街頭穿梭而過,並且也串聯了台中掛、基隆掛、艋舺掛。
     
    喝酒,可以兩個人喝了三罐高粱,喝到燒肝。
    女朋友,前後有十八個。
     
    但這樣的阿寶,後來因為打賭,嫁給了一個年紀大二十歲的男人。
    男人知道阿寶「交女朋友」,婚後不加限制。而阿寶也為男人生了四個孩子。
    42歲先生過世,阿寶為了撫養子女,去日本非法居留,在酒吧櫃枱一做十一年.....
     
    我一面看著故事的進展,一面想:這真是寫小說也難想出來的情節啊。
    然而,一面想著,一面也另有一個感慨浮起。
     
    要披著這麼多重重遮掩,又要進行這麼多劇烈的人生變化,這種飄零、孤獨、糾結,以及在翻騰的混亂中設法尋找自己穩定的掙扎,又哪是看故事的人所能體會的。
     
    3.
    今天我們辦了新書發表會。
    我很高興去了又聽到許多事。
     
    《阿媽的女朋友》是台灣第一本講中老年女同志故事的書,大家說是里程碑。
     
    而這個里程碑又指向了下一個。
    因為如同十年前《彩虹熟年巴士》裡都沒有女同志的故事,而激發了今年《阿媽的女朋友》的出版;同樣的,《阿媽的女朋友》裡的十七個故事,又只有一位「婆」的故事,其他全都是T的故事。
     
    所以台上幾位主講者都說要期待下一本主要是「婆」的故事出版。
     
    只不過,我聽到說,和男同志相比,女同志像是「櫃子裡的櫃子」。而女同志裡,「婆」又比「T」又更不願意現身說法。
     
    我很期待那一天。
     
    也祝福在去年同婚立法之後,更多人未來的路會更開坦。
     
    而讀《阿媽的女朋友》,看一些女人在半世紀之前,那封閉黑暗的年代的歷程,不論是不是同志,都可以感受到她們的勇氣,以及對還在生命中掙扎的人的安慰與激勵。

  • 台中同志酒吧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8 22:27:09
    有 1,672 人按讚

    【阿媽的女朋友】
     
    1.
    1978年,我大學畢業,因緣際會,住進西門町一個男的黑道兄弟居多,女的應召女郎居多的套房大廈。
     
    和我同一樓層有一間,住了個黑道老大和他的女人。女人面貌美艷,一頭長髮,身材修長又豐滿,長裙飄逸,和老大很相襯。打照面的時候,會微笑一下。
     
    後來有段時間,看她出入都是一個人。聽說黑道老大被抓進去了。
    又再過一段時間,她身旁多了一個人。是個女孩子,個子比她小一截,年紀也小一些,很乾瘦,短髮,總是一件襯衫和牛仔褲。從沒看她笑過,總好像在皺著眉頭。打照面的時候,冷冷的好像根本沒看到你。
     
    看她們兩個走在一起,女人不時親䁥地靠到女孩身旁,開始我以為是照顧她的妹妹還是什麼人,但是看那個年紀和個頭都比她小的女孩子冷然前行的樣子,覺得又好像她才是照顧另一方的人。女孩只有看那女人的時候,眼神是不同的。
     
    那時我連Gay這個英文字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當然也不會知道拉子是什麼。只是兩個女人走在路上顯露的那種奇特的距離和關係,令我難忘。
     
    2.
    今年我剛得知《阿媽的女朋友》這本書的計劃時,並沒有太興奮。
     
    畢竟,做出版這麼多年來,我出了很多和同志有關,或同志作者的書。女同志的書,在1990年代也出版過邱妙津的《鱷魚日記》。何況,今年是2020年,已經是同婚立法後的一年,所以即使是一群阿媽年齡的人要談她們的女朋友,好像也很順理成章。
     
    但是等到我讀了書,心裡的波動很大。
     
    這本書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2010年出版了《彩虹熟年巴士》,記錄了十二位中老年男同志的故事之後,再花了八年時間,採訪了十七位中老年女同志的故事。
     
    我看這些人的生命歷程,不斷想起那句名言:「真實人生,往往比虛構的故事更戲劇化。」
     
    以阿寶來說好了。
     
    阿寶是一個 T,1938年生,17歲那年就和一群「同款穿褲」的結拜,十三個人裡排行老七。
     
    短髮、全套白西裝,騎著孔明車 ,一群「穿褲仔」的「女生」,在台北最熱鬧的大橋頭鬧市街頭穿梭而過,並且也串聯了台中掛、基隆掛、艋舺掛。
     
    喝酒,可以兩個人喝了三罐高粱,喝到燒肝。
    女朋友,前後有十八個。
     
    但這樣的阿寶,後來因為打賭,嫁給了一個年紀大二十歲的男人。
    男人知道阿寶「交女朋友」,婚後不加限制。而阿寶也為男人生了四個孩子。
    42歲先生過世,阿寶為了撫養子女,去日本非法居留,在酒吧櫃枱一做十一年.....
     
    我一面看著故事的進展,一面想:這真是寫小說也難想出來的情節啊。
    然而,一面想著,一面也另有一個感慨浮起。
     
    要披著這麼多重重遮掩,又要進行這麼多劇烈的人生變化,這種飄零、孤獨、糾結,以及在翻騰的混亂中設法尋找自己穩定的掙扎,又哪是看故事的人所能體會的。
     
    3.
    今天我們辦了新書發表會。
    我很高興去了又聽到許多事。
     
    《阿媽的女朋友》是台灣第一本講中老年女同志故事的書,大家說是里程碑。
     
    而這個里程碑又指向了下一個。
    因為如同十年前《彩虹熟年巴士》裡都沒有女同志的故事,而激發了今年《阿媽的女朋友》的出版;同樣的,《阿媽的女朋友》裡的十七個故事,又只有一位「婆」的故事,其他全都是T的故事。
     
    所以台上幾位主講者都說要期待下一本主要是「婆」的故事出版。
     
    只不過,我聽到說,和男同志相比,女同志像是「櫃子裡的櫃子」。而女同志裡,「婆」又比「T」又更不願意現身說法。
     
    我很期待那一天。
     
    也祝福在去年同婚立法之後,更多人未來的路會更開坦。
     
    而讀《阿媽的女朋友》,看一些女人在半世紀之前,那封閉黑暗的年代的歷程,不論是不是同志,都可以感受到她們的勇氣,以及對還在生命中掙扎的人的安慰與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