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中兒童心理 諮 商 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中兒童心理 諮 商 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中兒童心理 諮 商 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中兒童心理產品中有2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漫長的拔牙記_棠7y9m 棠的牙齒天生比較多狀況🦷 至今牙齒沒搖過,之前換的兩顆牙都是因為恆牙都長出來了,只好把乳牙拔掉, 還有天生缺兩顆牙,等之後換牙再評估看看如何解決, 另外還有一顆牙只長出來一點就沒再繼續長了,所以特別的低矮(如照片1)。 前不久因為做了 #溝隙封填,回診檢查時,醫生發...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odcast #拉拉手聊教養 #女兒怎麼養 #媽很想聊 #育兒 前陣子跟朋友在聊天時, 有提到我想要讓自己當女兒的 👑role model, 朋友覺得很有趣, 因為常聽到身邊家長想給小孩基礎的知識或是觀念, 但是Lara是希望讓孩子的心理素質變得更強大, 不迎合、不討好。於是提出了也許...

台中兒童心理 在 賓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0:37:48

【防疫紓壓 6 招 + 英文】 去台中的時候,還敢在拍照時,短暫拿下口罩,現在足不出戶已經連續好幾天了。 疫情之下,什麼局勢都變得好快,所有理所當然,都變得很奢侈。 我記得聽過某個 podcast 說,we’re terrified of change,人很害怕改變,而最近的改變,來得又劇烈又...

台中兒童心理 在 Star Che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20:54

婦女節現在叫做女神節! 雖然已經過了幾天,還是來分享一下關於女神節的心得。 這幾天一直看到電商在推女神節活動折扣(默默說出了自己沈浸在網購旋渦中),才意識到前陣子38婦女節的到來,原來現在要叫做女神節了嗎?然後我就買一台ipad pro了(登愣這什麼轉折)(其實是因為打折拉XD) 這幾天也看到...

台中兒童心理 在 ⒾⓋⓎ 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07 21:24:18

恭喜得獎者 @zoe_chen0723 請三天內留姓名電話地址呦! #文末抽獎 送JERôSSE婕樂纖 高機能益生菌 1盒 * 大家覺得今年秋天很早到嗎? 早晚特別涼 真的要保護身體以免感冒呦~~ * 不用擔心啦 因為我們家習慣早上空腹時服用JERôSSE婕樂纖 高機能益生菌 一身好菌 守護全家...

  • 台中兒童心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21:25:26
    有 522 人按讚

    #漫長的拔牙記_棠7y9m

    棠的牙齒天生比較多狀況🦷

    至今牙齒沒搖過,之前換的兩顆牙都是因為恆牙都長出來了,只好把乳牙拔掉,
    還有天生缺兩顆牙,等之後換牙再評估看看如何解決,
    另外還有一顆牙只長出來一點就沒再繼續長了,所以特別的低矮(如照片1)。

    前不久因為做了 #溝隙封填,回診檢查時,醫生發現低矮的牙有更下陷的狀況,於是趕緊安排今天拔牙,不然怕陷更深就麻煩了。

    醫生在拔牙前打了麻醉、吸笑氣,還放卡通讓棠轉移一點注意力,
    等開始作用之後就進入拔牙的階段,沒想到這顆牙超級頑固,非常難拔‼️

    由於前面的牙齒擋住,幾位醫生討論之後決定先把那顆牙拔掉,這樣才有更多的空間方便拔低矮的牙,
    看著醫生們輪流施力對付低矮的牙,過程中一直換工具,也不時的加麻醉藥,
    看著棠一直張大嘴巴皺著眉頭忍耐、臉頰漲紅的樣子,我在旁邊好緊張好心疼啊⋯⋯
    (我明明都沒動,但進來的醫生一看到我就安撫我不要太緊張,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奮戰了近一小時,終於拔出來了‼️‼️

    看到棠默默的流淚,我問是不是覺得很痛?
    醫生說他們有在一旁偵測棠的心跳,如果孩子會痛,心跳會大大的起伏,但她的心跳都很穩定(倒是媽媽心跳快到自己都聽的到😆),
    所以通常是心理因素,覺得緊張+委屈,加上大家一直鼓勵她,她也很努力想達到,最後真的做到了就會有鬆一口氣想哭的感覺~~
    (媽媽也好想哭😭)

    之所以這麼難拔是因為牙齒有點下陷,部分牙根黏住骨頭,雖然可以用力的快狠準拔起來,但是他們不建議用這樣的方式,因為這樣傷口會比較大,麻藥退了之後孩子會更不舒服,所以寧願慢慢拔,溫和一點的方式對孩子比較好~

    真的非常非常感謝 #台中榮總兒童牙科 的醫生們,從以前只是簡單的塗氟他們就很溫和耐心,今天更是!根本就是天使👼
    過程中會用比較童言童語的方式告訴棠下個步驟是什麼,也會不斷跟棠聊天+鼓勵,這樣她比較不害怕。

    例如:
    不會直接說要打麻醉藥,而是說要讓牙齒睡覺覺囉;會問她:「妳聞看看這個空氣(笑氣)是什麼味道?草莓還是水蜜桃?」「妳才二年級就這麼穩定沒有亂動,真的非常勇敢耶!」「妳等一下要選什麼顏色的牙盒呢?我們有藍色、粉紅色、黃色⋯⋯」

    最後醫生還特地說明,
    每個孩子牙齒狀況都不同,通常都是遺傳或天生基因造成,
    棠的狀況雖然比較少見,但至少不是解決不了,日後也不會有不良的影響,請我放心。

    當媽媽的總是會胡思亂想是不是自己疏忽了什麼?是不是哪個環節沒顧好?是不是缺乏什麼營養?
    聽完之後真的安心多了,口乎~~

    超級感謝醫師們❤️❤️
    寶貝棠今天辛苦了💦

    #今天大大體會什麼是痛在娘心🥲

  • 台中兒童心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31 10:00:11
    有 755 人按讚

    【穎孟爭取成功!提高生育獎勵金並放寬設籍條件】
    .
    過去,台北市政府提供的 #生育獎勵金,申請資格要求新生兒家長須設籍滿一年。但北北基早已是共同生活圈,市民的工作、親人支持網絡、人際互動都是跨縣市的,戶籍遷徙相當頻繁。

    過去我就接到實際案例,有些家長因爲工作遷戶籍到台北,八個月後小孩在台北出生,卻因設籍須滿一年的限制,導致他們明明在台北生活、養育小孩,負擔卻沒有減輕!
    .
    從預算層面來看,北市府的生育獎勵金預算2018年編了5.5億只花了4.5億,2019年編列5.2億也只花4.2億,表示不是預算不夠,而是預算編在那邊卻花不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些台北市民明明生了小孩,卻無法享有這樣的照顧,市府把這些勇敢生小孩、需要幫助的市民,排除在外了!
    .
    反觀,新北市設籍條件限制為10個月、台南市6個月、台中市則只要180天。與其他縣市比較可以發現,首都台北市對於年輕家長的支持,遠遠落後。
    .
    因此,我在2020年 #總質詢 時,要求柯市長就兩大向檢討優化北市的生育獎勵金:

    1⃣重新檢討設籍時間限制
    2⃣獎勵金應優於其他縣市,讓市府作為台北市年輕父母最堅強的後盾!
    .
    在穎孟積極爭取後,今年8月24日終於通過「#台北市生育獎勵金發放辦法」修正草案。今年9月起出生的新生兒就可以適用,有以下三大看點:
    1⃣ 設籍期間由原本1年修減為10個月
    2⃣ 連續設籍於新北市、基隆市者,也計入設籍台北市10個月的申請資格
    3⃣ 第3名以上的新生兒,每胎獎勵金從2萬提高至2.5萬元
    .
    要打造台北市成為更友善的生育、托育城市,除了提升獎勵金,更需要補足城市中友善生養的配套措施,提升台北市的友善育兒環境。因此我也在議會持續爭取了:

    ▪ 違法幼兒園網站資訊公開透明
    ▪ 公園、重大公設親子廁所全面盤點與建設
    ▪ 監督市府輔導企業設置托育設施
    ▪ 檢討托育機構區域分配不均情況
    ▪ 加強公共場所親子設施標示
    ▪ 爭取實驗教育學校建設
    ▪ 爭取優化並通盤檢討特殊教育心理評量制度
    ▪ 檢討、改善同志家庭收養機制
    ▪ 兒童遊戲場改善工程走入校園、納入孩童意見

    請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讓台北市成為最友善生養、最照顧新生兒家庭的城市!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reurl.cc/6amRdO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 台中兒童心理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3 07:30:41
    有 25 人按讚

    牛津大學今年初發佈的一份研究顯示,封鎖措施造成的壓力,使父母的壓力、沮喪、焦慮暴增,許多人感到難以放鬆、焦躁易怒、絕望、對事物失去興趣、恐懼與擔憂、沒耐性[1]。
     
    家長在面臨生活工作兩頭燒與疫情焦慮,同時還承受長時間和孩子關在家的教養壓力,心力交瘁的情況下,於社群媒體上貼出體罰照片既是取暖也是抒發怨氣,似乎也不用特別嚴肅的看待,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6月25日媒體報導屏東縣社會處統計,今年與去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升級3級警戒期間,兒少保護通報量從275件下降至142件,減少近5成,這是代表兒虐事件減少嗎?
     
    社會處表示,由於過去通報來源學校約占43%、警察占23%、醫療院所占7%,而親友鄰居只占不到1%,當孩子沒有到校,學校無法察覺即無法通報,社區居民間又因為互動與接觸減少,社會處憂慮是否有不少兒少虐待案件黑數藏在家裡沒有被發掘。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 防疫期間親子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體罰與兒虐的距離:用管教合理化暴力
    在社會處提出憂心警告,呼籲鄰里間多關心鄰家小朋友,一起擔任社會安全網守護者的時候,對比之前的網路「¬罰站照片」蓋貼文大樓,我們不禁要嚴肅提出一項關聯:根據2019年出版的《異常的正常家庭》書中內容(作者為韓國作家金熹暻,曾參與國際兒童救護組織,現為韓國女性家族部副部長):「當大家和整個社會皆認為,父母或養育者體罰孩子在所難免時,對於虐待的敏感度也會降低…在有大約一半社會成員接受可以對特定年齡層、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暴力的社會裡,被視為無關痛癢的體罰會如同毒菇般,茁壯為更趨嚴重的暴力,沒有任何遏止的方法。」作者語重心長表示,體罰跟兒虐的距離並不遠。
     
    日前台中一名遭重摔27次的7歲柔道男童於6月30日傳出不治,各界悲痛,這些都是以管教或訓練為名,由輕而重變得不可挽回,那條碰觸孩子身體的線必須畫下,這是對權勢下的弱勢者必要的保護,他們身體弱勢,表達弱勢,心理上更是恐懼威權。
     
    ➤「世界上大部分的虐童事件均是一般人偶發性的體罰失控造成的結果,而非極度不正常的人蓄意行使的暴力。」[2]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課,學生通通在家遠距教學,沒想到親子多了時間相處,關係卻變得緊張,讓平常實施愛的教育的家長,都開始體罰了。
     
    縣議員張雪如表示,疫情警戒間一般陳情減少,不過家暴陳情案件卻變多,而且還是兒童家暴,近一個月就有4起,陳情對象為國小3年級到5年級男女生都有,一位小五男童表示,玩電動太久被爸爸用衣架打了3下,覺得被家暴,所以打來服務處陳情,一位小四女童說,因為遲了10分鐘開電腦上課,就被媽媽打耳光,她覺得媽媽平時都不體罰,怎麼突然打巴掌,覺得被家暴了。
     
    張雪如說,原來男童父母因疫情失業在家,父母多次因為他玩遊戲太久不寫功課斥責,最後爸爸受不了,拿起衣架對他體罰,他訝異平常都不會這樣,想到曾經上過反家暴演講,出現拿衣架打人畫面,所以看到爸爸拿衣架打人,就認為是家暴。
     
    而小女童家父母工作正常,但常三催四請要女兒起床上課,最後疑似情緒失控才打耳光,而女童想到家暴畫面最常出現的就是打巴掌,覺得委屈才跟她陳情,不過也說,媽媽最後有跟她道歉。
     
    張雪如表示,不過了解後,這4起案件體罰程度尚輕,也非常態施暴等,學童們也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才被懲罰,都能體諒父母,也承諾會好好在家上課。她指出,疫情警戒期間,本應是親子相處最多最好的時機,可是教育、經濟等問題,易讓家長情緒起伏不定。
     
    ➤建議家長可跟子女一起做家事、烤蛋糕或是玩桌遊等互動遊戲,來增進親子關係。[3]
     
    ■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步調,更悄悄改變了人際互動的樣貌。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升溫,愈來愈多公司採取遠端上班制度、社交聚會、公開活動陸續取消,出國工作、讀書的年輕人紛紛回台。一家人齊聚的時間變長,摩擦和衝突卻也增加了。
     
    「享開心身心診所黃惠琪醫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壓力,是全面性、不分世代的。一來,疫情天天都有變化,大家要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也得時時留意健康狀況,任何身體不適都可能造成自己或家人的恐慌。另一方面,疫情衝擊下,也讓許多人擔心工作受影響,收入可能減少、求職更加困難等。
     
    每個人壓力都不小,卻又不得不關在家裡長時間共處。即使是一點小事,都可能變成衝突的導火線。針對特殊時期的家人相處模式,她提出幾點建議:
     
    1. 劃分空間用途,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時間」
    隨著孩子長大成人,年輕世代本就更重視隱私。加上在疫情期間,很多上班族開始在家辦公,需要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醫師建議,如果家中的空間有限、無法做到「每人一間房」,不如制訂時間表,分配空間在不同時段的用途。例如,客廳早上是長輩看電視專用、下午孩子可在此安靜工作,晚上才是全家人共餐的時間。
     
    美國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也建議,如果家中不只一個人需要遠端工作,大家每天早上可先確認彼此的行程,確保你們不會相互干擾。
     
    2. 約法三章,家事不只是父母的責任
    疫情期間,不少父母會為了兒女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例如幫忙顧孫子、為全家人採買、煮飯、洗好幾人份的衣服、多倒幾次垃圾等,「孩子本來已經獨立了,現在又回來跟爸媽討救兵,確實讓他們比較辛苦。」
     
    黃惠琪醫師也指出,過往的家務分工往往是家庭成員權力角力下「不成文的默契」。像是爸爸要聽媽媽的、大家都不想做的事情就由吵輸的人去做。趁著所有人都在家,這段時間正好能讓大家約法三章,討論合理的家務分工方式。
     
    3. 健康是個好話題,創造自然的親子互動
    有趣的是,在這波疫情當中,很多50後世代的爸媽累歸累,卻也因為能被孩子依賴而感到欣慰。不少人到了50、60歲,工作屆臨退休、子女都獨立搬出家中。卸下職場和家庭的重擔,反而讓人感覺無所適從,好像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擔憂也促使他們頻頻詢問孩子:「我還可以為你做什麼?」
     
    她認為,藉著這次機會,父母可以學會肯定自己,放下「不被需要」的恐懼。孩子雖然大了,但父母的協助和生活智慧仍幫得上忙。平常怕被嫌嘮叨、不知該怎麼和孩子聊天,這波疫情也剛好創造許多話題,討論買口罩的方法、關心彼此的身體狀況、一起檢查家中的酒精存量,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比起詢問孩子心情如何,現在關心他們的身體更容易創造對話。」黃惠琪指出,人有時候很難向他人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心情。但以健康為引子,家人之間可以自然地關心彼此。像是防疫期間該採買哪些物資、怎麼吃才能增強免疫力、彼此喜歡吃什麼等,對話輕鬆又不尷尬。
     
    4. 做全家人都喜歡的事,紓壓又能增進感情
    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正好適合家人一起發展共同興趣。喜歡靜態活動的人,可以嘗試學習烹飪、在陽台種香草、多肉植物、用精油幫彼此按摩等。不只紓壓療癒,還可以造福家人[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天下雜誌)「在家防疫你吼過小孩了嗎 爸媽如何不崩潰?」: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948
    [2](蘋果新聞網「從罰站照到柔道男童離世 疫情下顯露的兒虐隱憂」: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701/JVL4OZPSRZCCLDBZCEGRBYECFA/
    [3](自由時報)「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陳情家暴變多」: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91814
    [4](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在家時間變長,易互看不順眼?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17840
      
    ➤➤照片
    [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體罰 #虐童 #家暴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天下雜誌
    蘋果新聞網
    自由時報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 台中兒童心理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22 10:00:00

    #podcast #拉拉手聊教養 #女兒怎麼養 #媽很想聊 #育兒

    前陣子跟朋友在聊天時, 有提到我想要讓自己當女兒的 👑role model, 朋友覺得很有趣, 因為常聽到身邊家長想給小孩基礎的知識或是觀念, 但是Lara是希望讓孩子的心理素質變得更強大, 不迎合、不討好。於是提出了也許可以做一集podcast 分享給有女兒的媽咪們~ 😇

    於是就有今天這一集 #Lara跟妳拉拉手聊教養 #女兒怎麼養

    謝謝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的Cynthia 在我一邀約就欣然答應!😘我們兩個都育有一雙兒女, 相信是很適合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話題~
    其實這一集不只適合有女孩的家長聽, Cynthia跟我對於男孩、女孩的教養方式其實都很一致, 所以如果妳的家中是小男孩, 也歡迎跟我們一起聽聽看, 也許能獲得一些啟發喔~ ☺️

    💝💝💝💝💝💝💝💝💝💝

    #愛自己是需要最大的勇氣
    #媽媽要當女孩兒的模範
    #但是女兒不需要完美的媽咪
    #孩子需要的是接受自己真實面貌的媽咪
    #當妳愛你自己孩子也會尊重自己
    #身教大於言教

    📺Lara幫你做功課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想從哪一個平台聽podcast? 自己選:
    https://yeslara.com/podcast_平台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在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兒童國際觀課程招生中
    https://www.facebook.com/LaraGlobalpedia

    🔥#海盜夏令營營7到10歲還有三個名額(7/12~16)
    🔥#5月23日台中講座暨北歐神話故事工作坊
    🔥#6月26日台南俄羅斯文化體驗工作坊

  • 台中兒童心理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15 16:19:39

    #律師娘 #斜槓主婦 #主婦的斜槓人生 #網紅 #負面批評 #轉念 #爸媽做什麼


    這一集的 爸媽做什麼 錄得好嗨心喔~🥳🥳 整場Lara跟律師娘都笑不停, 私底下很認真、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但是一看到鏡頭兩個做自媒體的人瞬間變成嗨咖🤩🤩 所以這次我們就來分享 #怎麼當嗨咖!(大誤)🤣🤣🤣
    .
    這集各位一定要讓家中的孩子看!(尤其是我兒子, 根本就是為他量身訂做😂裡面有媽媽的溫情喊話, 看了就知道囉~) Netflix 有一部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社交困境 裡面有提到社交網路普及後對青少年帶來的巨大心理影響。坦白說, 看完那部紀錄片我確實也有嚇到想要刪除所有社群的念頭, 但就跟玩捉迷藏時把眼睛捂起來一樣, 自己看不到,不代表人家就找不到你。既然我們已經身在這樣數字時代, 那還不如從小就幫他們做好心理建設。很喜歡律師娘的分享 “轉念”- 是面對網路霸凌的最好方法!
    .
    Lara追蹤 律師娘講悄悄話 已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 去年因爲 [斜槓主婦] 的身份到了娘子軍的空間跟律師娘聊聊(我們聊的內容就是這次在 [主婦的斜槓人生] 一書中會出現的喔 😇) 有趣的是, 在彼此不到的狀況下, 我跟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珊迪兔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律師娘的採訪(大家也可以在書中看到珊迪兔的故事😙)


    Lara真心覺得這是一本 "如果妳是一位媽媽那就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也許是因為Lara跟律師娘一樣, 骨子裡都有種 #不認輸的主婦氣概, 當了先生好幾年的特助aka.救火隊, 內心的murmur爆滿缸, 當為了他的事情忙到天昏地暗還被嫌的時候, 卻已經無力再吵架, 因為有時間吵架還不如拿來繼續做事...但是邊做內心的怨念不斷加深🤬💀....直到現在心態改變、讓我可以不愧疚的 #愛自己、過精彩的人生。這一路走來絕對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帶過... #主婦的斜槓人生 收錄了律師娘自己的親身經歷跟許多同路人, 相信妳一定能在某一位 斜槓主婦 分享者的身上, 找到自己的影子、獲得力量💞💞
    .
    身為書中第一篇的分享者😇這次Lara自己就預購了 [主婦的斜槓人生], 而律師娘這邊另外再提供一本書給Lara的家長們。如何得到這一本書呢?


    請到Lara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80416166341376


    1. 在這篇文的留言處寫下您看完這次影片的感想 一句話就好!ex: 律師娘跟Lara好好笑 XDD 這樣也可以🤣🤣🤣寫更多更歡迎😘😘
    2. 分享這篇文到您的FB 要記得打開 設定公開喔~
    3. 私訊給Lara說妳分享好了!(一定要跟我講喔!)
    .
    三步驟就這麼簡單!下週三會抽出一位幸運兒, 就能免費🉐到一本有律師娘簽名的新書 #主婦的斜槓人生 喔~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在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兒童國際觀課程招生中
    🔥海盜夏令營營7到10歲還有三個名額(7/12~16)
    🔥5月23日台中講座暨北歐神話故事工作坊
    🔥6月26日台南俄羅斯文化體驗工作坊
    .
    📺YOUTUBE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想從哪一個平台聽podcast? 自己選:
    👇👇
    https://yeslara.com/podcast_平台

  • 台中兒童心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30 20:00:09

    本集主題:「慈悲善終:社工師的臨床陪伴日誌」介紹
           
    訪問總審訂:林怡嘉、吳宛育
      
    內容簡介: 
    捨得,不捨得────生命有盡,思無盡,告別之前,留下慈悲。
      
      「我在痛苦,別人也在痛苦,我可以再做點什麼。」
      一位癌末病友這麼說。
      在社工師引導之下,圓滿因生病而匯聚的人生。
      
      「我只希望,他沒有痛苦的離開……。」
      多數人希望自己善終,卻不放心讓家人好走?
      其實,我們可以有更慈悲的選擇!

      ──原來「生心靈」的平安,才是病人和家人共同期待的善終。──
      
      ➤生安|安穩生活,重拾力量
      面對末期疾病,有時不只是身體病痛折磨,更受苦的是過往生命經驗的種種缺憾或裂痕,隨之接踵而來,面對孤單生命,社工師陪伴一起重拾力量。
      
      ➤心安|安頓情緒,停止折磨
      關於死亡的逼近,社工師陪伴病人面對死亡的焦慮,預防無意義感的自殺,也同理照顧者的壓力,停止對自己及對家屬的折磨。
      
      ➤靈安|安靜沈著,轉念昇華
      透過促成心願圓滿,利他生命價值的展現,這一世旅程的結束,轉變為永恆存在的祝福,自己也可以成為靈性安定的助力。
      
      「善終」的積極意義,或許應該是──好好活著、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四道人生,兩代糾結的生命功課〉
      病房裡,除了滿頭白髮的湯伯外,還有一位很積極、很焦慮的女兒……。
      服務湯伯的一年三個多月裡,我走進了湯伯家的糾結纏縛,也看見了兩代的情緒衝撞。
      
      〈終止無效醫療,撤除維生醫療〉
      兩位白髮蒼蒼老人佝僂的身軀,在病人耳邊呼喚的場景,內心不免揪了起來。
      我的出現,代表著醫療團隊期盼我介入關心這個家庭,只是任務有點沈重,我必須告訴兩位徬徨無助的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他可能無法再好轉了……。
      
      〈阿彥的願望〉
      腫瘤壓迫頸椎,下半身無力已經持續一年多,終日只能躺床看著天花板。
      他不怨天尤人,甚至主動提及捐贈器官,想對社會有些貢獻,只是這些想法,都還沒有跟媽媽及家人商量……。
      
      〈拿生氣懲罰自己的阿雅〉
      「你們這樣為難我,讓我的病情加重,我死也不原諒你們!」因為夜診批價時間太久,導致阿雅情緒大爆炸。
      心想:「她是我很不喜歡接的那種個案……。」這個不喜歡的病人,竟讓我陪了超過兩年!
      
      〈十歲小太陽〉
      「診斷腦幹受損、呼吸慢性衰竭。」聽著醫師專業描述的病情,我沒有孩子病情的輪廓,接了任務才明白,跟著孩子、家屬與團隊,走了一趟生命學習旅程。

      因此,我暗自稱這位十歲小男生──小太陽。
      
      〈愛過很多人,卻忘了愛自己的武哥〉
      武歌跳樓送急診的第一天,病房就通知我了,心情很複雜,之前一直擔心而且也努力預防的事,現在真發生了
      「就讓我這樣一個人吧!」一派無所謂的態度,不希望去找他的家人。
      
      〈你盡力了,也讓我盡最後一份力!〉
      「真對不起,因為你發現得太晚,我救不了你……。」主治醫師看到病人這麼勇敢,如此勇於面對生命,可是身為醫師卻無法再為他多做些什麼。
      
      「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這時候反而換病人安慰起醫師。
      經歷過許多生死現場的我,看著眼前這幕,也為之動容。
      
      人間安寧.陪愛無悔,
      更多社工師陪伴現場的暖心故事,都在慈悲善終。
          
    作者簡介:林怡嘉 社工師/總審訂、作者
      從事醫務社工領域年資18年
      醫務專科社工師
      
      ◎學歷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東部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社工師
      財團法人自閉症基金會社工員
        ◎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得獎紀錄
      ◎本書作者群之榮譽榜、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台中市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作者簡介:吳宛育 社工師/總審訂、作者
      從事醫務社工領域年資18年
      醫務專科社工師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
      
      ◎現職
      台中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高專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
      
      ◎優秀獎章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得獎紀錄
      ◎本書作者群之榮譽榜、優秀獎章
      103年台中市社工績優督導獎
      105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全國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108年台中市優良社會工作人員獎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