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ALLURE 韓國精品服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ALlURE的各位DEAR們最近好多客戶棄標,+1之後有說不要或到貨許久未付款,可能是忘記購物須知由我溫馨提醒⏰請大家購物前閱讀一下,希望我們都能有個美好又愉快的交易過程. 購物須知如下 🍒本店無七天鑑賞期,認同者在歡迎參觀選購,網路購物(+1、我要)視同現金購買 (註1) 🍒商品購買後不得由個人...

  • 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 在 ALLURE 韓國精品服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31 10:58:37
    有 4 人按讚

    ALlURE的各位DEAR們最近好多客戶棄標,+1之後有說不要或到貨許久未付款,可能是忘記購物須知由我溫馨提醒⏰請大家購物前閱讀一下,希望我們都能有個美好又愉快的交易過程.
    購物須知如下
    🍒本店無七天鑑賞期,認同者在歡迎參觀選購,網路購物(+1、我要)視同現金購買 (註1)

    🍒商品購買後不得由個人喜好退換貨除非商品有瑕退換貨將於拿到商品後的三天內完成(註2)

    🍒如無現貨需追加商品時,需全額付款商品於收到付款後開始追加,時間約7-21個工作天(註3)

    🍒特價🉐️商品無法退換貨,也不與其他優惠同時使用(註4)

    🍒運費一律60,滿3000免運(註5)

    註1
    民法第345條規定:
    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
    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
    契約不履行:
    1.給付不能民法(226)條
    2.給付遲延民法(229~233)條
    3.不完全給付民法(227)條
    民法227條(不完全給付之效果):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為不完全給付者,債權人得依關於給付遲延或給付不能之規定行使其權利。因不完全給付而生前項以外之損害者,債權人並得請求賠償。

    註2
    收到衣服後72小時內告知72小時後不接受退換貨,衣服如有穿過(如有沾粉有香水味有下過水)無論是否瑕疵都不接受退換貨

    註3
    貨到付款,蝦皮取貨付款只開放給優良老客戶(商品到貨太久沒取貨或者是加+1後又說不要的客戶從今天起取消)
    韓貨訂貨7-21工作天,一次訂貨等商品齊全後幫大家寄出,21天內先到的商品如需幫您先寄出的話運費另算

    註4
    3000免運如您購買的商品
    正規2500、特價1000這樣是沒有免運費唷

    註5
    如您購買商品已達3000免運,如遇商品斷貨未達免運費標準請付運費60,或者再挑其他商品再達免運費標準

    感謝🙏大家一直對ALLURE的支持,我相信這些購物須知對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所影響因為大家都是好客戶❤️

  • 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0 16:06:41
    有 302 人按讚

    <司律二試民法考前重點05:定作人之協力義務作為給付義務>

    各位好,我是賴川,今天考前重點回顧,要複習的問題是,定作人之協力義務有沒有辦法在雙方無約定之情況下,法院透過誠信原則將之提升成給付義務,而在定作人違反協力義務時,使承攬人得直接依債務不履行之規定主張權利?

    一、協力義務基本說明

    承攬契約,通常須定作人之協力,承攬人始能完成其工作。例如:定作人挑選材料或指定顏色等,在定作人不為協力義務時,承攬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定作人為之,但不得訴請強制履行,而定作人不於期限內履行者,承攬人得解除契約,並請求「因契約解除而生之損害賠償」,即請求賠償承攬人若未解除契約繼續完成工作所能獲得之報酬,並扣成承攬人因未完成工作所節省之費用及另外已取得或應取得之利益(類推適用民法第267條)。

    二、協力義務提升為給付義務?

    爭點:定作人協力義務之性質為何,在何種情況下得認定,定作人之協力義務,亦為給付義務?

    (一)傳統實務

    最高法院過去曾多次表示,定作人依民法第507條規定所負之協力義務,性質上非屬其承攬契約上的給付義務(附隨義務),除當事人已於承攬契約中將定作人的協力行為「約定」為給付義務,否則定作人協力義務之違反,承攬人僅得依民法第507條規定催告、解除契約,並於解除契約後請求損害賠償,不生定作人義務違反之債務不履行責任問題。亦即,定作人之協力義務並非給付義務,定作人違反協力義務時,原則生不生債務不履行責任。

    (二)學說與晚近實務

    然而,學說認為,在契約自由下,當事人得約定將協力義務提升給付義務(對他義務、真正義務),且縱使當事人未為約定時,法院亦得在個案中本於民法第148條規定之誠實信用原則加以認定,即如定作人不履行協力義務,將造成承攬人之利益受有損害時,將協力義務解釋為給付義務,此時承攬人即得直接依債務不履行(如不完全給付或給付遲延等)規定向定作人請求損害賠償。

    就此,最高法院近期已轉向學說見解表示,定作人協力義務,除民法第507條所規定者外,即使當事人並未特別約定,仍得基於誠信原則發生,且性質上屬附隨義務,其違反,仍得發生債務不履行責任。

    以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466號民事判決為例,在本件中,中油公司與中興公司成立承攬契約,中油公司為定作人,中興公司為承攬人,中油公司依承攬契約之約定負有遷移光纖、地下電纜線、審核電氣管線圖面等義務,該等義務係屬中油公司依契約所負之協力行為。若中油公司因可歸責事由而遲延為該協力行為,致中興公司受有損害,則中興公司得否依民法第227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

    就此,原審法院認為,民法第507條第1項所謂「工作需定作人之行為始能完成者」,係定作人之協力行為,並非定作人之給付義務,於定作人不為必要之協力行為時,尚不構成遲延給付或不完全給付情事。故中興公司不得請求中油公司賠償系爭展延費用。然而,最高法院認為,中興公司是否不能依民法第227條規定,請求中油公司賠償該遲延期間所增加之人事、費用及相關成本,仍有疑問。蓋中油公司對中興公司所負之協力義務,是否得基於「誠信原則」而提升成為給付義務(附隨義務),仍應加以探究。

    此外,應注意的是,如承攬人主張定作人違反協力義務(給付義務),而依債務不履行規定向定作人請求賠償時,其權利行使期間,基於承攬性質及法律安定性,仍應優先適用民法第514條第2項1年短期時效(參見100年度台上字第592號判決)。

    ▎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字第 466 號民事判決

    契約成立生效後,債務人除負有給付義務(包括主給付義務與從給付義務)外,尚有附隨義務。所謂附隨義務,乃為履行給付義務或保護債權人人身或財產上利益,於契約發展過程基於誠信原則而生之義務,包括協力及告知義務以輔助實現債權人之給付利益。此項義務雖非主給付義務,債權人無強制債務人履行之權利,但倘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而未盡此項義務,致債權人受有損害時,債權人仍得本於債務不履行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是承攬工作之完成,因定作人違反協力義務,且有可歸責之事由,致承攬人受有損害時,承攬人非不得據以請求賠償,定作人非僅負受領遲延責任。查中興電工公司主張中油公司依約應遷移光纖、地下電纜線、審核電氣管線圖面等,為中油公司所不爭執,此似係中油公司應為之協力行為;倘因可歸責於其事由,遲延為該行為,致中興電工公司受有損害,則中興電工公司是否不能依民法第227條規定,請求中油公司給付該遲延期間即展延期間所增加之人事、費用及相關成本,即滋疑義。乃原審未遑推闡明晰,遽以上揭理由,一律否准中興電工公司請求展延工期期間,其所增加之人事、費用及相關成本,自有未合。

    ▎最高法院 100 年台上字第 592 號民事判決

    按承攬契約之工作需定作人之行為始能完成,而定作人不為其行為,經承攬人定相當期限催告定作人,定作人不於期限內為其行為時,承攬人請求定作人賠償損害之請求權,其行使期間,民法債編各論基於承攬之性質及法律安定性,於第514條第2項已定有應優先適用之一年短期時效,此項定作人之協力義務倘經當事人特定為契約義務,定作人不履行,而承攬人得請求定作人賠償損害者,基於相同法理,承攬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亦應優先適用上開規定,其時效期間為一年,縱承攬人係依債務不履行之規定,請求定作人賠償損害,亦同。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39

  • 可歸責於債權人給付不能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26 22:07:23
    有 433 人按讚

    <契約成立生效後之信賴利益損害賠償>

    各位好,我是賴川,這篇是停了一個半月後的星期五民商法教室,這篇貼文要介紹民法修法草案第227條之3,該增訂條文所涉及的問題是,在契約成立生效後,如可歸責於債務人而發生債務不履行時,債權人得否不請求「履行利益」而選擇請求「信賴利益」之損害賠償?

    損害賠償之標的,一般而言可分為固有利益、履行利益、信賴利益三種類型。其中「固有利益」與法律行為之作成無關,所涉及的是被害人固有人身或財產上完整性利益被侵害問題,而屬於傳統上侵權責任法所欲處理之領域,但「履行利益」及「信賴利益」都與法律行為之作成(以及是否成立生效)有關。

    一、履行利益及信賴利益

    所謂的履行利益,是指在法律行為(尤其是契約)成立生效之前提下,如債務人圓滿履行後,債權人原所能獲得之利益。由此可知,履行利益之損害賠償,即為債務人本應履行該一有效成立之法律行為,但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不履行,債務人因此應使債權人之財產狀態被賠償回復至如其依約履行時之狀態,如買賣契約下,債務人給付不能應賠償標的物之客觀價值及買受人喪失轉售所得之利益等。

    至於信賴利益,是指相對人因信賴法律行為已成立生效,但法律行為實際上卻無效或不成立時,相對人所因此遭受之損害。是以,信賴利益之損害賠償,應是使相對人之財產被賠償回復至其未曾信賴法律行為有效成立時之狀態,如賠償相對人信契約有效而投入準備履約契約所支出之費用。

    二、契約成立生效,請求信賴利益之賠償?

    履行利益之發生是以法律行為已有效成立為前提,信賴利益則是因信賴無效不成立之法律行為而生,故學說上有認為契約成立生效後之債務不履行損害,應限於履行利益,至於法律行為無效不成立或被撤銷時,所應賠償之損害則限於信賴利益,如民法第91條意思表示錯誤撤銷之損害賠償,或民法第247條自始客觀不能契約無效之損害賠償等是。

    然而,有疑問的是,在某一契約已有效成立,且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債務不履行時,如債權人難以證明履行利益之損害,債權人得否選擇退而求其次,而僅請求信賴利益之損害賠償以代替履行利益?

    我國現行民法對此並未有明文規定,但修法草案參考德國民法第284條(此亦為德國民法於2002年修正後所增訂),擬定民法第227條之3規定肯認之。

    民法修法草案第227條之3規定:「債權人得不請求替代給付之損害賠償,而請求賠償其因信賴可取得給付所已支出之合理費用。但債務人縱未違反義務,該費用仍無法建成其支出之目的者,債權人仍不得請求賠償。」據此,債權人具有選擇權,得任意選擇主張替代給付之履行利益損害賠償,或請求賠償信賴利益之損害。

    舉例而言,甲租賃乙所有之店面,準備經營餐廳,甲在租賃開始前,已先支出餐廳之廣告宣傳費用,其後因可歸責於乙之事由致店面滅失而生給付不能,甲固然得依民法第226條給付不能之規定,向乙請求履行利益之損害賠償,但此時往往面臨無法證明履行利益之損害額度而有受敗訴之危險,在修法草案增訂第227條之3規定後,另外使甲在無法證明履行利益之損害時,得退而向乙請求賠償其所支出之廣告宣傳費用。

    此廣告宣傳費用,為甲信賴可受領乙之給付而為之費用支出,並因乙之不履行致費用之目的不能達成,故學說上稱此為無益費用之損害賠償。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2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