𓁹 𝑅𝑒𝑣𝑖𝑒𝑤
▐ 我的上流世界𝑀𝑖𝑛𝑒
「了解之後就會知道,住在這裡的人全是可憐人」
畫面從出事的那晚開始,倒敘描述「梟遠」集團一家人,在曠世豪宅中發生的腥羶故事
一生寵愛情婦的男主人,脾氣暴躁嗓門特大的老夫人
一事無成愛刮刮刮樂的大兒子,端莊穩重有如家管的大媳婦
文質彬彬專...
𓁹 𝑅𝑒𝑣𝑖𝑒𝑤
▐ 我的上流世界𝑀𝑖𝑛𝑒
「了解之後就會知道,住在這裡的人全是可憐人」
畫面從出事的那晚開始,倒敘描述「梟遠」集團一家人,在曠世豪宅中發生的腥羶故事
一生寵愛情婦的男主人,脾氣暴躁嗓門特大的老夫人
一事無成愛刮刮刮樂的大兒子,端莊穩重有如家管的大媳婦
文質彬彬專心事業的二兒子,活潑開朗曾經是演員的二夫人
常惹麻煩有情緒障礙的小姑,讀完書從國外歸來的冷面男孫,看起來很詭異的新家教,暗中觀察和吃瓜的家僕們
這部劇滿足了所有劇迷想看的豪門內幕,包括夫妻不和睦,兄弟鬩牆,集團聯姻,繼承風波,外遇出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偌大的房子,住在裡頭的人各懷鬼胎,就連睡在隔壁的枕邊人,可能都有著不能說的秘密
「擁有得越多就越不可能隨心所欲,自由只會越少,儘管世人認知與事實相反,但上流世界就是這樣」
此劇完全滿足觀眾眼福,從第一集進場我就被震懾到,是我們想看的巨宅,也是我們沒機會穿的設計師洋裝,平凡人沒法見識到的高級寵物,要開車才能從門口到住所的誇張距離
各種美不勝收的家中設計和對稱畫面感,真的是比外國美術館還浮誇,毫無疑問的,它是一部擁有著華麗包裝的狗血豪門劇。
前幾集的「詭異」感營造的十分成功,神出鬼沒聽起來很厭世的修女旁白,更是一度讓我起雞皮疙瘩
中間的發展也頗讓人驚訝,原來有錢人生活,比想像中的樸實無華且枯燥還要叫人意外
(J個才真正叫膽戰心驚的同居吧😇)
最大的高光,絕對是來自二位媳婦,堪稱歷年來「最佳妯娌」,沒有居心叵測和互相傷害,只有情同姊妹的愛護之心
雖然,他們都知道只有自己才能守護自己,但他們二人卻永遠都會在對方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並給予足夠的理解尊重
「在這個家,要保有自己,是很難的事」
最戳我的是,家裡面除了已經半瘋癲的老夫人,幾乎每個角色都會躲起來哭,不只是藏起來流淚,還要摀著嘴,不能發出一點聲音
擁有榮華富貴的他們,事實上活的非常壓抑,對他們而言,活著很難,要活的快樂更難
有自卑感的無人在意,有心魔陰影的無法被撫平,心有所屬的不敢聲張
「這世上存在著既不屬於黑也不屬於白的灰色地帶,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是灰色,可能是黑亦可能是白」
再來說說個人認為是主旨的親情戲,如果每一個孩子生長的過程中,都有像二夫人一樣稱職的母親,不論出處,都給予一樣的愛和溫暖,那麼或許就不會有悲劇發生了吧
很喜歡大媳婦說的「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沒有人能躲掉代價,因為那是做出的選擇必須承受的重量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概念👑)
這部劇好看在於,劇迷像在窺探上流世界一樣,讓我們看到梟遠一家的金絮其外敗絮其中,每個生活在宅子裡的靈魂,他們的孤獨和辛苦,是旁人無法想像的
前十二集我都覺得不錯,集集刺激有懸念,但因為中段把大家胃口養太大,反而讓最後一哩路顯得比較乏味一些,整體而言還是一部可圈可點的佳作
不能不提的超讚選角,兩位實力派女主值得一百分好嗎💯,每場哭戲都值得回頭看第二遍,讓人印象深刻的二兒子知龍,李賢旭詮釋的相當不錯(重點是長得也頗帥)
雖然編劇試圖鋪出懸疑線來貫穿整部劇,老實說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安排偏向拖垮,如果選擇老老實實的訴說故事會更好
(命案當天的畫面反覆播放在每集裡面,試問剪輯師不累嗎🥲)
不過導演的拍攝手法有在用心,認真看會發現細節做得很好,前半段有不少暗喻和構圖都是可以細品的,背景音樂也很有質感
它不會過度狗血,都是即時止損,幾乎不會讓人有出戲的情節,角色們也不會做出「夢幻不實際」的選擇,算是我很能接受的豪門劇,適合不喜歡太重口味,喜歡現實相的劇迷們
個人的遺憾,就是編劇沒有給夫妻留個溝通的空間,後期一直希望能有他們坐下來對話的部分,無論是談曾經的感情還是最後如何變調的,但都沒等到,這點我覺得小可惜,本來應該可以更細膩的
「從窄門進去吧,引向滅亡的門很大,路又寬敞,從那裡進去的人很多」
城內的想出城,城外的想進城,這句話直接概括全劇,眼見不一定為憑,家財萬貫的人不見得幸福,住在豪宅裡的人一點也不快樂
故事的最後我想說,帶著善意的努力,終究不會被辜負
「即使失去一切,我仍然能珍愛自己,這就是我的答案(Mine)」
推薦指數🌟🌟🌟🌟
推薦給想一窺上流大宅鬥的劇迷
喜歡狗血豪華風的這裡可以滿足哦
但喜歡「頂樓」風的就不一定惹
➤ 𝑇𝑎𝑔𝑠
#我的上流世界|#我的|#mine|#netflix
#金瑞亨|#李寶英|#李賢旭|#玉子妍
#韓劇2021|#韓劇心得|#韓劇分享
可圈可點出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8/24~9/5東京帕運_台灣選手點將錄】
這次參賽帕運,台灣有十位選手取得資格
這次來介紹桌球女子雙打選手啦
田曉雯Tian Shiau Wen
林姿妤 LIN TZU YU
桌球田曉雯、林姿妤(TT10世界排名第5及10)
註:TT,身心障礙桌球運動競賽級別之一。肢障類再區分為輪椅組(TT1級至TT5級)及站立組(TT6級至TT10級)。第十級(站立組)即為TT10,TT10為站立組桌球選手中肢障程度最輕微者,其分級特點包括:兩腳很輕微的障礙、單側踝關節僵硬、前足部截肢穿過所有的蹠骨(至少足部的三分之一)、髖關節(半)脫位、小兒麻痺症:一下肢肌力喪失十點以上、執拍手很輕微的障礙、手指截肢或先天性肢體缺損,有抓握功能、手腕關節僵硬,有抓握功能、手部或手臂一個關節無力、非執拍手嚴重到中度的障礙、單側肘下截肢,殘肢長度不超過前臂的一半、臂神經叢病灶有部份殘存功能、先天性肢體缺損或類似的失能,殘肢長度不超過前臂的一半。國際殘障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 for the Disabled, ISOD)及國際史托克曼得佛輪椅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Stroke Mandeville Wheelchair Sports Federation, ISMWSF)桌球規則的第十級(站立組)為非執拍手殘障的運動員。(出處:http://sportspedia.perdc.ntnu.edu.tw/content.php?wid=4927)
~~~~~~~~~~~~~~~~
以下文字內容來自:udn.com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005/5665197
田曉雯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及舉高,也時常遭遇不友善對待。母親希望她多嘗試不同事物,小二時送她去學習桌球,當時身體不協調、經常跌倒也無法順利擊球。初次見到曉雯打球的身影,映入眼簾的是位左手持拍、不苟言笑的女孩,在大學生的身分 下,有著無比堅定的專注眼神,並為各大國際賽事的常勝軍。目前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的曉雯,除了單打成績優異,與另位世界排名第10名的桌球好手林姿妤搭配打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曾在2018年雅加達亞帕團體賽聯手摘銀,兩人互相砥礪,彼此相約東京帕運再合體,攜手邁向奪金之路。
林姿妤國小參加學校桌球社,但國中時因為車禍導致右手腕韌帶斷裂,傷後右腕翻轉角度受限。當時醫生、家人向她建議領取殘障手冊,但林姿妤認為只是手受傷,內心一度相當抗拒。直到林姿妤有次觀看身障桌球賽後,讓她態度徹底改觀,「許多身障選手在肢體上雖無法與一般選手比擬,卻依然奮力拚搏、程度也不輸一般選手,反觀自己受得傷沒有那麼嚴重,更覺得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這些經歷,讓林姿妤對身障運動有更多的認識,也感謝桌球帶給她的一切。
身為中華隊女子團體賽黃金搭檔的田曉雯及林姿妤說:「打入帕運是每一位選手的夢想。帕拉運動員,需要你、妳、您的支持與陪伴!」
可圈可點出處 在 期貨薩爾瓦 - 旅行、金融、文學、藝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0000點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之後的這四年中,美國的金融市場表現,真的是可圈可點,幾乎相達二倍,這是相當可怕的數字。
不得不說,2020上週美國總統大選的好壞結果是一回事,本來政治和自身為國曾經的金融財富能力本就不相干,但在他任期之內的這幾年,執政者讓國際主力奮而投市的資金與聚焦魅力,真的是強到沒話說。
(千萬不要說,什麼貧富差距還是很大,世界先進國家都是如此,少點主觀多些客觀;因為沒有魅力的國家與市場,也不會吸引國際資金與主力,相繼進出,來量大國家的金融總產值。)
人生有些事情,你得客觀與理性來看待,有正必有反、有好必有壞,完全地、公平的。
何況在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我們都更要有從主客觀的角度,來好好思考,方位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事與物,而不是任由自媒體的新聞與消息,這些在速度時代之下,所輸出的產物,幾近都是為了一時吸睛目的、流量瀏覽率,內容無一不是趕稿脫序與下了誇大標題,來不經思考就先覆蓋自己。
將好的吸收,將壞的不予以考慮,你也會開始覺得人生其實有的很,讓強更強、讓弱更弱,到頭至尾來,怎麼付出正確的過程,也必然豐收起來,繼續完全地、公平的。
尤其金錢遊戲的世界,都是人的結構,誰的內心強大、內心夠正確,金錢投資的運用方式,想必也更利索,獲利的更俐落,日後你會回想,這樣曾經辛苦的過程,徹頭徹尾的值得啊!
-------
#文圖版權所有|本專欄作者
#從旅行學交易|2020
(*所有圖文皆本作者版權所有、獨自攝影與撰文)
(*本版所有文章都歡迎轉載與分享,請註名原作出處即可)
可圈可點出處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笑置之〉
作者:陳韋安
年紀大了點,面對事情,開始學習一笑置之。
人大了,閱歷多了,城府深了,每當目睹事情的荒謬、無奈、醜惡與愚昧,改變不了,甚至反過來攻擊自己。此時,開始體會「一笑置之」的道理。別誤會,我所謂的「一笑置之」,不是純粹人生處事之智慧種種。我想說的仍然是神學——我自己對「一笑置之」這句話背後一點點卑微的神學反省。
首先要確定的是:「一笑」其實不能「置之」。面對世界的黑暗、社會腐敗、人的愚昧,無論哭與笑都無法解決問題。笑,不是回避問題。我從前曾寫道:「快樂不是無視世間的痛苦。」(參《快樂的慣性收視》)面對黑暗,我們不能一笑置之,更不應一笑置之。「一笑置之」常被理解為置身道外的灑脫。放棄了。看化了。不玩了。滄海一聲笑。「笑」,被視為「棄隱江湖」的高尚心境。不,我不是說這個。一笑置之不是快樂的犬儒。
或許,容讓我先分享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筆下的莫扎特。巴特是一個莫扎特迷。他曾說:「假若他日我到達天堂,我第一時間會先拜訪莫扎特,然後我才會找奧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加爾文與士萊馬克。」為何巴特會如此迷上莫扎特呢?原來除了音樂理由,還有一個神學理由。巴特在《教會教義學》(Kirchliche Dogmatik)的第三冊談論上帝護理中的「虛無」(Nichtige),卻突然加插了一段有關莫扎特的小插曲。
論到世界的黑暗,巴特認為,莫扎特恍如一雙從上帝而來的耳朵。莫扎特能夠聽見上帝的創造恩澤,並且將他聽見的恩澤寫成樂章。不過,巴特強調,莫扎特並非「離地」無視世間的黑暗以及人性的醜陋。只是,莫扎特卻仍壓倒性地聽見上帝的美善。這「聆聽」讓我們縱然聽見世上的幽暗,卻不以為是全然黑暗;發現問題,卻不以為全然錯誤;發現悲劇,卻不至於絕望。因此,巴特說,面對人間的黑暗,我們須要不帶憎恨地(ohne Ressentiment)、公允地(unparteiisch)聆聽上帝的創造恩澤。「不帶憎恨」、「公允」這兩字實在可圈可點——
憎恨沒有錯,只是不夠準確。
黑暗是現實,卻不是現實的全部。
因此,讓我們學習公允地在黑暗中聆聽上帝的恩澤,在醜陋的人羣中仍不放棄細聽上帝的美善——這正是我們「一笑置之」的神學理據。不是放棄。不是逃避。不是犬儒。一笑置之,因為我們有勇氣追求一幅更真實的圖畫,更願意公允地評價上帝的創造。有人說,巴特說過如此的話(這句倒沒有出處):「笑聲是世上最接近上帝恩典的東西。」(Laughter is the closest thing to the grace of God)。笑聲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它沒有任何力量,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微笑,卻是願意承認——在一切的醜惡與黑暗中,仍然存在一道上帝的光輝。
這正是兩種「一笑置之」的分別。基督信仰的微笑,不是人世間的智慧盤算。它從來都不是智慧,而是發現——發現上帝一直存在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