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葉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

  •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 在 葉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21:52:50
    有 1,683 人按讚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要知道她今天做了什麼的那種人。

    林婉瑜最近出版了散文集<可能的花蜜>,
    聽她說,因為出版日期是6月18日,
    剛好在疫情封鎖當中,
    也因為疫情關係,
    實體書店都沒有進書。

    我好想吶喊:
    各位書店的採購們,這不合理啊,
    天上的詩神正抓著頭走來走去,感覺不開心!!

    以下,如上次訪談艾加凱磊那樣,
    我跟林婉瑜也作了一次線上來回的訪談,
    分享給你們--

    1.
    葉揚:
    有許多人對於詩人的日常生活,有各種幻想,
    是否能談談同時當著詩人的妳,在生活中實際的樣子?

    (會問這一題,
    是因為不論是當母親或是當妻子,
    都是很實際的事,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
    就是花時間在廚房裝水,做二十顆冰塊……)

    林婉瑜:
    一開始被稱為「詩人」其實是不太習慣的,
    那是一個穿長袍馬褂眺望遠方的我嗎?
    是一個浪跡天涯冒險不羈的我?

    有空的時候,我會開車到高速公路兜風,
    放眼望去、前方沒車的時候,
    把油門踩到底,
    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開得很大聲。

    還有我會去買花,一週一次,
    買厄瓜多進口玫瑰搭配美國大康乃馨,
    進口花卉的飛機都是禮拜一飛抵台灣,
    所以禮拜一去可以買到最新鮮的。

    厄瓜多玫瑰花瓣多層繁複,
    開起來碩大無朋,簡直像牡丹那樣隆重澎湃的感覺!
    買回家以後,慢條斯理整理那些花,
    搭配顏色、修剪裝瓶,
    是讓自己平靜、沉澱的過程。

    2.
    葉揚:
    與妳剛認識時,
    妳曾提起妳妹妹生病的故事,
    當時讓我印象深刻,
    是否可以多談談,
    妳的妹妹給你帶來的影響?

    林婉瑜:
    我的妹妹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
    就連身高都比我高出許多,
    她考上台中女中時,
    比女中的錄取分數多了二十多分,
    不過,後來她因為重度憂鬱和一些心理因素,
    沒有讀完女中。

    2014年,
    我寫了〈世界的孩子〉這首詩,
    送給孤單的人。

    希望像妹妹這樣流離無依的靈魂可以感受到: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與眾不同的,
    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都是被祝福的。

    〈世界的孩子〉這首詩,有這樣的詩句:

    我也是被愛的
    被整個世界所愛
    被日光所愛
    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被柔軟適合躺臥的草地所愛
    被月光以白色羽絨的方式寵愛
    被夏夜晚風這樣吹襲
    幾乎要躺在風的背面一起旅行

    雖然經常
    孤獨地哼歌給自己聽
    我是世界的孩子
    有人喜愛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
    羅比剛轉進一個新的幼兒園時,
    沒有朋友的時候,
    他也經常唱歌給自己聽,
    羅比說他唱的都是挪威的森林。)

    3.
    葉揚:
    妳是我心中的好心情作家,
    讀妳的文字,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愉快起來,
    妳曾經感到茫然,人生無以為繼嗎?

    林婉瑜:
    一開始寫詩的頭幾年,
    因為剛好也是我媽媽生病後來過世的過程(罹患癌症),
    那時期的我習慣性失眠,挫折感很深。

    常有朋友或讀者提到,
    我的詩帶給他們溫暖和撫慰、力量和快樂。
    在我書寫的過程中,
    我創造出來的詩句,
    其實首先是安慰、鎮定了我自己。

    我創造了詩中的情境,
    主要是去擁抱當時有點疲憊、失落的自己。

    記得有一次,
    妳傳了一篇妳在雜誌上看到的訪談給我,
    是性侵受害者談到我的詩,還有手抄我的詩的照片。

    偶爾,我會去IG瀏覽讀者分享我的詩文。
    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產生意義,
    那種感覺是特別的。

    葉揚:
    在壞日子裡,妳都做些什麼事情?

    林婉瑜:
    20歲的時候遇到困境,
    容易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現在受困的話,
    比較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去分析為什麼不順利、癥結在哪、如何解決。
    因為希望自己早一點回到好的狀態。

    4.
    葉揚:
    妳的先生「江」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是調查官,
    關於這個事,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呢?

    林婉瑜:
    當我的親友知道江是「法務部調查局」的調查官,
    他們問過、說過的話像是這樣的:

    「工作內容會不會危險?」
    「可不可以幫我調查某工廠?」
    「我想報案。」

    葉揚:
    哈哈哈,我看到他,
    可能也會忍不住想要報案。

    林婉瑜:
    大約20年前,
    江考上「調查局特考」以後,
    在展抱山莊受訓一年,
    然後分發。

    葉揚:
    在展抱山莊受訓時都學些什麼呢?

    林婉瑜:
    法律,射擊,游泳,擒拿,行動蒐證等等……

    #好想一家三口去學這個啊

    葉揚:
    那麼,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林婉瑜:
    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

    我還記得,我和江見面以前,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
    「江先生是公務員,在調查局工作。」

    我還擔心地反問朋友:
    「他會不會呆呆的?」

    朋友回答:
    「不會喔,江先生蠻活潑的。」

    他做過府會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長、北區組長。
    他們有時去做一些調查工作,
    其實是需要隱藏自己的身分,假裝成路人,
    所以他不喜歡我在臉書曝光他的照片。

    5.
    葉揚:
    江先生是否曾經在家庭生活中,
    發揮他強大的調查能力?

    林婉瑜:
    因為工作上經常在辦案,
    所以拿有關法律的事問他,
    他多少會知道,可以給一些蠻實用的建議。
    然後他很會找東西,
    家裡大大小小一時之間找不到的東西(鑰匙、印章、眼鏡等等),
    要他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去搜索的關係XD

    6.
    葉揚:
    妳的家人理解詩人這份職業嗎?

    我不是來自書香世家,
    父系家族的長輩或親戚中,
    有商人、有工廠主管、有土木工程師、有電腦工程師,
    完全沒有藝術創作者或寫作者。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擔任「可口奶滋」餅乾廠的廠長,
    他曾經帶我們去參觀餅乾工廠,
    對我來說,有一部分童年回憶是充滿餅乾香甜的氣味。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不瞭解文學,
    也許可以這樣說:
    他們會比較瞭解具體實際的部分,
    譬如,我的詩被收入國文課本裡、作為課文,
    或者我幫哪個歌手寫了歌,
    這種比較具體的事件,
    他們比較能理解。

    創作的技巧和內容,
    比較抽象內在的部分,
    他們就很陌生。

    葉揚:
    家人曾經反對妳當一個詩人嗎?

    林婉瑜:
    我爸很妙,
    我跟他說,
    接下來我的詩會和一個電視劇合作,
    他立刻問我:
    「你要去演戲了?」
    完全狀況外。

    不過相對的,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我還蠻享受自己一個人在創作的世界漫遊,
    不需要身邊的人更多關心,
    也不需要干涉或慰問,
    就讓我自己一人去完成它。

    7.
    葉揚:
    妳在文中經常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對妳來說,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林婉瑜:
    其實孩子出生的頭幾年不太適應,
    尤其老大知霖嬰兒時期特別沒安全感,
    24小時都要看到我,否則就哭鬧。

    當她學會爬以後,把她放到遠處,
    也會無時無刻朝我爬過來……
    那時覺得好崩潰啊,
    常在心裡對她說:「離我遠一點啦!」
    很想有自己的時間。

    她11個月大的時候,
    曾經誤吞ㄇ字型訂書針,
    送到急診室取出來;
    國小時曾經連續發燒11天住院……

    現在她高二,身高和我一樣高了,
    讀衛道中學的甲班,未來想念理工。

    回想他們幼小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
    時間慢慢的賦予他們、贈與他們個體的獨特性,
    譬如知霖從一個啼哭黏人小怪獸,
    變成一個喜歡看英文小說的街舞社社長。

    老二貝貝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作文比賽。
    老三小龍很喜歡數學,
    有一次他在一張紙上畫了很多神祕圈圈和符號,
    說:「這不是十進位,這是極進位!」

    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妙。

    我覺得,孩子會帶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開始以為孩子會像我們,
    後來發現,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對一件事,他們的理解或表現,
    有可能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沒預料到的。

    譬如現在看到知霖的物理很好,覺得很神奇,
    我以前上物理課都在發呆,
    只看得懂課本封面的物理兩個字。

    8.
    葉揚:
    我的孩子前幾天開始上小學了,
    他要去的那個學校裡有什麼,
    會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
    我們都無法預料。

    對於即將要展開新旅程的,幼小的孩子,
    這件事妳的想法是什麼呢?

    林婉瑜:
    我常覺得,
    你對羅比說的話、你和他相處的方式,
    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羅比是個幸福的小孩、很有創造力的小孩。

    我想到一首我的詩〈童話故事〉。

    這首詩對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提出現代觀點的思考,
    曾經被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詩歌翻譯期刊譯為英文,
    也收錄在三民書局的國文課本中、成為課文,
    我想羅比可能也會覺得有趣:

    〈童話故事〉

    1
    小紅帽最介意的是
    她其實喜歡
    藍色的帽子
    可是奶奶說 女生要戴紅色

    2
    睡美人蠻累的
    只想繼續睡
    偏偏就有人一定要來吻她

    3
    自從村民知道
    誠實的樵夫獲得了金斧頭銀斧頭
    現在湖底都是
    村民們丟的斧頭

    4
    第一隻小豬 蓋了海砂屋
    第二隻小豬 蓋了輻射屋
    大野狼從煙囪掉進第三隻小豬家的火爐
    所以第三隻小豬的房子
    成了凶宅

    5
    青蛙王子不太適應 和公主的婚姻生活
    他想變回從前那隻青蛙
    那隻單身的青蛙

    6
    放羊的孩子大叫︰「狼來了!狼來了!」
    只是這次
    沒有任何人相信他說的話

    狼慌張的跑到同伴身邊說︰
    「怎麼辦?我剛剛看到一個人類!」

    7
    龜兔賽跑的獎品是
    一箱紅蘿蔔
    所以烏龜又從終點慢慢的 把紅蘿蔔扛回去
    交給在路邊睡覺的兔子

    #好有意思的詩
    #想到烏龜爬半天最後得到紅蘿蔔
    #那無奈的感覺如此鮮明啊

    後記:

    除了詩以外,
    我也很喜歡讀林婉瑜跟孩子的紀錄,
    比如說:

    她的大女兒知霖曾經在週記上寫過:
    又要段考了,好煩喲,
    如果段考是一個人,
    我要揍爆他的臉。

    還有小龍喜歡一個女同學,
    他的說法是:
    那個女同學的臉可愛,
    肩膀也可愛!

    這些文字都收錄在她的新書〈可能的花蜜〉中。

    而自從林婉瑜講述了她離世的母親,
    不瞭解文學但很支持她的父親,
    她與三個孩子的奇妙笑語,
    跟調查官之間的愛情鬥智,
    她就成為我,
    無論如何會繼續追蹤的創作者。

    最後分享我特別喜歡的,
    關於林婉瑜在婚前去相親時遇到的故事:

    F男:
    他是和媽媽一起出現的,
    他遞上名片自我介紹,
    可能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小,
    每當我回答什麼,
    他媽媽就會把頭壓低、把臉湊過來,
    想聽清楚我說的話。

    短暫半小時談話,
    氣氛因長輩的過度關心而緊張了起來,
    只要男人說了什麼,
    他媽媽的眼光就掃射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並且不時湊過來看我的表情,
    像是分析我的話語成分般審視著我。

    我想到電影《Men in Black》裡的「雙頭男」,
    F男脖子上也有兩個頭啊,
    大頭是他、小頭是他媽媽。

    如果F下次約我見面,
    他媽媽一起出現也不用意外。
    一起看電影的話,
    想必他媽媽的頭會湊過來吃他的爆米花、喝我的可樂。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這本可愛的書歡迎大家上網路書店支持喔

  •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 在 花兒。Corinak's Life X 時尚部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9 15:07:46
    有 30 人按讚

    🎬 電影迷注意🌟 🍿️🥤超多好康的節目🤩
    💓 #CMK卡麥拉電影🎬 第三集要開播囉!
    💓播出時間:9/24(四) 18:30-19:30
    💓主持女神:花兒(哈嘍是我🙋🏼‍♀️)
    💓特別來賓:導演簡學彬,超人氣作家 肆一
    要來跟大家分享今年最賣座國片😍
    🥂節目中將抽出《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 OMG! 禮物也太棒了💕😍

    ❗️❗️直播預告抽好康START❗️❗️
    👉🏻再抽「電影特映票」一組2張
    👉🏻這次將在直播節目尾聲抽出得獎者,抽到的人線上回覆留言並私訊喜滿客小編,即可獲得獎品!

    💓請鎖定cmk卡麥拉🎬節目
    我們在👉🏻 喜滿客影城 粉絲團等你!!🤙

    #電影迷 #電影票 #直播 #電影節目 #看電影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看直播
    #喜滿客電影迷首選live節目預告

  •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小說線上看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9 19:53:24
    有 54 人按讚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2020)

    2020全球大疫,電影市場備受打擊,因應各國政府的疾管政策,大片紛紛宣布延檔,連帶也波及到電影的運營狀況。以台灣來說,今年度的單月票房數字,在二月落了底。但在台灣疫情受到控制之後,電影院消費人數逐步回溫,直至八月底上映的《天能》達到高峰,六天的破億的票房也對電影市場起了示範作用,讓原本對於今年市場悲觀的片商們重新燃起希望。可望拉抬後半年度的電影市場熱度。

    國片方面,少了過去兩年如《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返校》等超級強片加持,至八月底為止票房最高的台灣電影是《女鬼橋》的5800萬,這期間雖然一直有國片上映,但卻叫好不夠叫座,一如《打噴嚏》在大力包場支持下最終也只停在5300萬。至於一度聲勢看漲的的活屍片《逃出立法院》最終表現同樣不如預期,如今票房仍在四百萬上下徘徊。

    在這一片低迷的情況之下,殺出重圍的是以溫馨療育愛情為號召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以下簡稱《可不可以》),上映三周票房飆破六千萬,超越《女鬼橋》成為年度台灣電影票房冠軍。《可不可以》改編自作家肆一的同名散文集,故事描述一對青梅竹馬互相喜歡,卻遲遲不敢告白,最後在女生閨密出的戀愛配對挑戰中才漸漸意識到彼此的感情。然而天不從人願的是,閨密此時也喜歡上了男主角。

    台灣過去電視圈以偶像劇起家,曾經是亞洲地區戀愛戲劇輸出大國,校園青春、都會愛情等題材風靡一時,吸引大批觀眾支持。但此類標準的浪漫愛情喜劇,雖然在電視劇上大獲成功,但在電影上能真的算是叫好又叫座的其實並不多,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到《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也就大概每隔幾年會有一部熱賣的愛情電影出現在觀眾面前。

    從客觀層面來看,《可不可以》是那種相當典型的粉紅泡泡愛情片,在過程中沒有參雜許多導演或創作者的內心辯證、或青春片段閃回,僅只是平平穩穩的講一個大家都清楚走向,但依然想聽的愛情故事。確實,在《可不可以》中,可以看到過去許多成功愛情電影的影子,諸如陰錯陽差的接吻、感情的擦身而過、愛情與友情之間的拉扯,也免不了為愛檔刀、主角傷重住院等戲碼。不過若以此回頭再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其實可以發現《可不可以》這樣的成功模式有跡可循。不得不說就商業愛情電影而言,林孝謙與呂安弦這組創作組合確實經驗老到,懂得如何操作觀眾的情緒,雖然劇情跟表演相當的灑狗血,但卻又會適時的讓情緒停留,並加上文青式的金句做段落總結,且沒有過多的議題延伸,讓觀眾可以毫無負擔的觀影,自然在票房上收穫不錯的效果。

    回到故事上,《可不可以》以一個互相單戀三角戀為出發,再加上「MI榜」三段苦情單戀的支線做配合,最後導引出某種想愛便要大聲說出來的結論。然而結論推導看似容易,實際施行卻是困然重重。電影一開始,故事的推展就圍繞在女主角兩難的尷尬情境當中。她一方面,逞強的想裝大方,幫助男主角完成閨密開出的不可能任務。但另一方面她看著自己搓合的單戀男女修成正果,內心卻又不免羨慕。

    不得不說陳妤繼《戀愛沙塵暴》後再度演出浪漫愛情喜劇,幾場內心糾結的戲,隱含著溫柔與困惑但卻又強忍拒絕演得相當不錯。小美與曹佑寧的發揮空間雖然相對較小,但也恰如其分地在電影中扮演美美與帥帥的角色,不致於讓人討厭。唯曹佑寧的口條有些可怕,參雜了本來說話的方式以及被中國口音矯正失敗的結果,讓整體聽起來相當尷尬。

    說到演員,私以為《可不可以》最大的成功便是在那些支線戀愛配對任務中創造出許多令人喜愛的角色。不管是楊謹華與黃建瑋演出的高冷魔女與癡心傻男、是李杏演出的黑道大姊鐵面柔情,又或者是體育校隊與孤僻怪咖組成,其強大的存在感不僅出場便迅速抓住觀眾眼球,也與男女主角的感情歷程相輔相成,更加深了大家對於「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的期待與理解。

    總的來說,肆一文本改編下的電影作品,有點像是藤井樹小說與Peter Su金句的綜合體,它以一種很典型的方式,加上一些支線的點綴,老老實實說的一個很老派的愛情故事。雖然嚴格來說,過於強調肆一作家身分、線上廣播以及簽書會等橋段讓人感到有些過時,但在老梗中提煉出某種感情純粹的美好,事實證明大多時候還是依然有效。唯不確定這樣反璞歸真的選擇,能夠持續多久,若不能再從中找到新的說故事方式或切入點,恐怕也只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