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恭喜北一女中高三學姊郭羽婕申請上UWC (United World Colleges)👍🏼👍🏼 她的勇敢歷程被許多媒體、雜誌所採訪, 俐媽看她一路走來, 眼淚流過、迷惘過、想自暴自棄過、發奮努力之餘又屢屢受挫, 如今達成目標, 很以她為傲! 俐媽今天再分享一次羽婕針對UWC的介紹,以及她成功申請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暗網仔出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月28號到12月1號期間, 如果買兩年Plan有1個月免費優惠和一份特別禮物! Nordvpn每月只付3.71美元會有3折 (68%折扣)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street 優惠碼: deepwe...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6 05:58:15
恭喜北一女中高三學姊郭羽婕申請上UWC (United World Colleges)👍🏼👍🏼 她的勇敢歷程最近被許多媒體、雜誌所採訪, 俐媽看她一路走來, 眼淚流過、迷惘過、想自暴自棄過、發奮努力之餘又屢屢受挫, 如今達成目標, 很以她為傲! 俐媽今天再分享一次羽婕針對UWC的介紹,以及她成功申...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9:14:50
/ 圖文不符 /歌德 C1 考試心得 封城陪小孩在家能幹嘛? 我這個主婦為了假認真跟小孩一起念書, 乾脆把擱了許久的C1拿出來看。 我的C1一直都是斷斷續續上的, 社區大學上半課程是八年前上的, 下半段因為小孩關係不了了之。三年前上的職場德文是B2/C1程度, 但沒有文法或語言考試相關的練習。去...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1 12:36:51
恭喜北一女中高三同學申請上UWC (United World Colleges)! 高興之餘,羽婕也認真介紹UWC給大家認識,並大方分享她成功申請的秘訣。 同時,她也在進行學費的募款(fundraising)活動,圖三是她的IG帳號,點選連結進去之後可以捐款資助她的學費,也可以使用QR code喔!...
-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31 10:13:5510月28號到12月1號期間, 如果買兩年Plan有1個月免費優惠和一份特別禮物!
Nordvpn每月只付3.71美元會有3折 (68%折扣)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street
優惠碼: deepwebstree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細說5部最令人不安的噁心恐怖片
細說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恐怖片
細說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解說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10分鐘看完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12分鐘看完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12分鐘看完5部最變態扭曲的恐怖懸疑片
12分鐘睇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10分鐘睇5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10分鐘睇五部最變態扭曲的噁心懸疑片
最近萬聖節就快到, 令我晚上睡覺前moon moon地總會想看一些cult一點奇怪一點的東西. 但Netflix上就算用Nordvpn也找不到那一些...比一般恐怖片更底層, 到達人類最變態扭曲程度的電影看. 所以要到網上深處才能滿足我這隻好奇的貓. 由將3個人身體縫在一起的扭曲畫面到一個被自己兒子chum fan的爸爸到一個女生...那個地方生牙的故事, 今天就給大家看暗網仔看過史上5部最變態扭曲的恐怖片.
記得看完後留言你覺得看過最變態電影是什麼.我發覺這些恐怖電影通常都有一個怪人出現的. 像這樣...
人型海象(Tusk)
挺難想像一部講si手術把一個正常人扭曲變成一隻海象的K型電影, 會是由喜劇演員Kevin Smith導出來的. 被視為黑色喜劇的2014年 ‘Tusk人型海象’ 一定是今天這個list最不驚嚇的電影. 只是之後畫面有點噁心. 先給你一些心理準備.
故事講述由Justin Long主演的當紅播客主播男主角爲人jim suen huk bok, 欺負自己pak dong gim老死. 對女朋友也常常不忠. 工作fan chuw主要拿其他人的爆紅短片在自己節目中取笑.
近日不小心jam斷自己條腿的肥哥哥成網絡笑beng, 令男主角把心一横! 由LA飛到加拿大找肥哥哥來做個專訪.
到達後發現原來肥哥哥因受不了yu leun壓力已自殺. 不滿失去了choi訪對象男主角只好到洒吧借洒siu suw見到一份招租客的廣告. 深信能找到精彩choi訪對象的男主角到達了一個殘障老人的大宅. 老人開始敘述自己年輕時做海員種種經歷. 其中有一次差點淹死但給一隻海象救回性命. 最終還犠牲了海象吃了他保存自己性命.
之後就對海象產生感情, 還放一條海象been在自己的家.
不久男主角因爲杯茶下了藥暈倒. 醒來後發現自己的腿被切斷了. 老人解釋是因為一隻毒蜘蛛咬了他迫於無奈才對他si手術. 發狂的男主角被一直在扮殘障的老人gauw fun了一fan.
到晚上男主角想打電話給女朋友和老死求救. 但一直暗戀女朋友的老死不聽電話.
被發現後老人馬上對男主角si變形手術, 誓要將他的海象起死回生.
早上聽到口suen的女朋友和老死馬上飛去加拿大想救男主角但已經太遲了.
我要給你看的畫面挺噁心, 請有心理準備. 3,2..
用海象皮縫在一起的男主角舌頭被剪斷,只能像動物大叫和大哭. 老人迫男主角吃魚想yin起他的獸性本能
另一邊廂女朋友和老死到了加拿大找由Johnny depp sik演的偵探幫手找男主角.
老人的終極計劃是因為覺得自己當日kwuy him了海象想sik演一場海象對海象的終極大戰鬥.
同時女朋友等人趕到大宅老人剛好被男主角殺死.
故事的結尾就是男主角在動物園裡度過餘生女朋友偶然去探望他.
完片.
品德壞的人been爲chook生其實跟華人民間傳說甚至佛家思想相似. 西遊記也常常有這種做豬做狗的劇情. 不知道男主角的否跟導演一樣suey啦! 但將人變成海象的概念的確是導演做網台節目時一個笑話開始的.
人型蜈蚣 (Human centipede)
笑話來講中學時跟朋友常常講人型蜈蚣這些慨念的重口味笑話互寸。即是如果你的嘴巴跟我的肛門連在一起, 那我每次gup的時候你也有juek so...我知道...很噁. 但真的有這麼一部的電影.
2009年電影Human centipede講述女主角和她朋友一走由美國到德國旅行. 不幸在森林途中車子死火. 兩人只好到最kun的住宅求救. 想不到住宅住了一位變態的外科醫生, 而他but生的智yuen就是張3個人從口到肛門連在一起造成一隻tung一消化系統的連體生物.
兩位好快被變態醫生juy fook並綁起. 房中還有會做 “啊一” 的日本男子.
得到這恐怖消息後聰明的女主角成功逃脫, 但愚蠢地為了回來救自己的好朋友最後還是被抓到.
手術後一隻完美的人型蜈蚣成功誔生. 開心到哭的變態醫生像動物一樣訓練人型蜈蚣但被抵坑. 還有這段小時跟朋友常常談論的經典場面!
此時幸好查問兩位失蹤女子的警察到場後, 給機會人型蜈蚣好痛苦地打傷醫生然後逃走.
最後人型蜈蚣大戰變態醫生即將爆發之juy, 日本男子啊一突然自盡. 警察再次bao po驚嚇發現人型蜈蚣. 之後跟醫生在泳池槍戰. 最後3人身亡.
最後連女主角的好朋友也sing suw不了折磨病Suy. 女主角就卡住在人型蜈蚣中間, 電影最後一幕就是cheuy著她的叫聲鏡頭慢慢移往天上.
完片.
之後出的人型蜈蚣2和3據說也不及第一部好看. 通常導演第一部作品是最反應個人心聲的.
The strange thing about the Johnsons
那導演Ari Aster第一部微電影The strange thing about the johnsons是否反應他對自己爸爸的愛呢?
他的成名作Hereditary令我長大後看鬼片第一次失眠. 他最近白天恐怖片 Midsommar也相當破解. 但他第一部電影學院畢業作品説一個兒子強姦自己爸爸的故事, 是我看後心ling覺得最創傷的電影.
Johnsons是美國中產的一家三口. 故事開頭爸爸進兒子房間發現他在打飛機. 安慰他説這種行為是正常的. 之後鏡頭看到他用來打飛機的照片正是他自己爸爸. 14年後兒子準備結婚, 被媽媽jong破兒子在幫爸爸口交. 苦惱的爸爸身為作家只好將這麼多年兒子對他做出的性侵行為寫成傳記’Cocoon man’準備給自己妻子閱讀, 但慘被兒子發現. 之後, 爸爸在jum yeuk時兒子chong進廁所把他雞姦. 聽到爸爸的叫聲媽媽只好扮yuek mo key si繼續看電視. 第二天爸爸帶著另一版本的 ‘cocoon man’ 想走出街時被兒子發現, jung jup下爸爸被車撞死.
葬禮後媽媽終於質問兒子. 問10年前為什麼他學校舞會後爸爸會在廁所哭了幾個小時. 兩母子終於大打出手. 媽媽將兒子殺死然後燒毀了’cocoon man’ 把這個秘密永埋藏下去.
完片.
有人說一個導演一生其實也是不停拍同一部的電影. 家庭陰暗面是導演Ari aster由第一部到成名作hereditary也環繞的題目. 那部片又是啊媽對兒子, 爸爸又是被害的. 這種鄰理關係又會不會是導演親自體驗呢?
大部分人被‘Johnson’s’ 題材嚇chun之餘亦有網友覺得用爸爸作為受害者的角色反轉傳統對這些關係中誰是強者和弱者的觀念.
小心有牙 (Teeth)
最常被視為最弱的少女, 2007年電影小心有牙給了少女女主角身上內置最鋒利的武器. 那裡...有牙. 而不止一次咬到人.
故事講述身為基督教處女的女主角從小到大下體都時不時長出尖銳的牙齒. 有一位常常對她色迷迷的繼兄而及過份保守的教育環境令她對性思想上感到抗kuey.
做完一場有關禁慾的演講後女主角haiy huw她認為很英俊的男主角之一我們簡ching為 ‘男1.’ 之後女主角, 男1跟另外兩位朋友一起出街, 看戲甚至到森林那邊游水, 給機會女主角和男1開始獨處, 男1憶述自己一年前失身令女主角開始有做愛甚至嫁給男1的幻想. 之後兩人在水中初吻. 游到洞穴附近情不自禁的男1脫褲子想與女主角發生關係. 儘管女主角尖叫反抗, 男1還是強硬地進入女主角. 突然間男1開始慘叫! 我們發現他整個陽具都被咬斷. 之後男1掉進水裡.
震驚的女主角之後做所有事都開始失魂落魄甚至對婚姻, 性, 感到迷忙.
之後女主角被另一男子, 我們稱為 ‘男2’ dap San. 男2嘗試約女主角出街但被拒絕. 女主角開始研究自己的特殊問題發現原來民間傳說中真的有這種’Vagina dentata’ 的事件.
女主角找醫生檢查, 醫生便開始對女主角不太規則. 不太舒服的女主角最後令醫生手指被牙咬斷.
逃跑的女主角走到男2的家哭著向他解釋一切. 洗澡後的女主角發現男2製造了浪漫情調, 二人開始做愛. 因為是情願的情況下女主角沒有咬男2. 早上他們再來一次但突然男2收到他朋友的電話. 被女主角發現男2跟他朋友打賭他能不能跟女主角上到床. 生氣的女主角不小心咬斷男2. 另一邊廂女主角的爸爸與繼兄爲錢jung jup被打傷. 女主角為復fook回家tiuw yun她繼兄. 他們開始做愛女主角咬斷了他然後這一幕我一生都記得. 我可能不能給你們看, 但他們隻狗吃了繼兄的弟弟.
殺了幾個男人之後女主角只有逃走. 她被一位老白接走了. 電影最尾女主角到達一個油站, 我們看到老白有這個see yi, 女主角望向鏡頭再笑一笑. 完片.
這部是唯一一部當年14歲的我上ying時去看的電影. 當年原本覺得女挺正的! 但看完電影後就沒有了這個幻想了. 之後女權人士也jan這個保護被侵犯的牙其實挺好的.
我唾棄你的墳墓
經典女權電影就要看最後一部電影. 如果你還我超愛你的! 有被全個英國指為最 ‘令人厭惡的影片’ I spit on your grave. 真實描kwooy輪姦加復仇, 看一個弱者如何在最惡leut的環境生存到最後!
這部片雖然令人厭惡但由1978年第一個版本起已被重拍N次. 故事大ji一樣. 今天我用2010年電影版本.
故事講述女作家女主角想爲新書找靈感去美國鄉村度假屋住幾日. 因為找不到地址到了附近油站問路引起男職員的性趣. 到了度假屋後她晚上好像聽到一些怪聲驚地不小心倒seh自己飲品要服衣服洗, 發現女主角正在被人偷拍. 第二天她水管壞了有這個傻仔幫她修理. -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21 21:45:11一輩子偷偷藉由小說來偷偷抱怨自己太太公主病的費茲傑羅?
#大亨小傳 #費茲傑羅 #書單
☞〈那些年我們一起(錯)追的女孩〉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1/14/%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4%B8%80%E8%B5%B7%EF%BC%88%E9%8C%AF%EF%BC%89%E8%BF%BD%E7%9A%84%E5%A5%B3%E5%AD%A9%E2%94%80%E2%94%80%E8%B2%BB%E8%8C%B2%E5%82%91%E7%BE%85%E3%80%8A%E5%A4%A7%E4%BA%A8%E5%B0%8F%E5%82%B3%E3%80%8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fbclid=IwAR0CRPn_h2sypklRnpQIdV4Xx-hOR28qLbHmC-tuF2f_g2KkK0GNzQAsOjs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黛西顯然依舊依戀著蓋茲比,然而同時卻又態度曖昧──她舉棋不定,不知是否該就此放棄不怎麼完美的婚姻(以及相當完美的物質生活,以及「慣於」此類生活的惰性)。而蓋茲比呢?伊格言說,他比黛西單純得多;毀滅他的並不只是他對黛西的純愛,還有對純愛的貪婪。那貪欲如此純真無邪,璀璨耀眼,如同鮮花、香檳泡沫或豪宅中川流不止的人群般指向永恆的虛空。問題在於,對純愛的貪婪是有罪的嗎?對幻象的迷戀真是有罪的嗎?
故事中緊接著發生了一場現實定義中的「罪行」。湯姆、蓋茲比、黛西、尼克一同開車進城去,準備前往另一場聚會──對吧,我們說了,當然要想辦法把所有人都湊在一起才有戲;那也是好萊塢通俗電影的敘事技術之一:快速升高角色間的衝突以導向結局。炙人的暑熱隱喻著所有人內心的焦躁,預示著災難即將來臨。一場致命車禍發生了,同車的蓋茲比和黛西不小心撞死了人,而執掌方向盤的正是黛西。
對,「死亡」和「罪行」緊接在這繁華宴席之後。這當然也是為了召喚最強烈的對比:一切事物皆瀕臨毀敗,而城市的無數幻影正試圖將其自身之輪廓隱沒入漫無邊際的蒼茫暮色之中。怯懦的駕駛黛西隱瞞了此事,因為有人十分樂意幫她隱瞞;那就是痴痴愛著她的蓋茲比。他乾脆謊稱自己就是駕駛,替黛西頂罪。在這罪行和死亡的場景之後,費茲傑羅如此描寫敘事者尼克與大亨蓋茲比的最後道別:
我們握握手,我慢步離去。走到樹籬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什麼,於是轉過身去。
「他們是一群混蛋!」我隔著草坪對他喊道:「他們那群人全部加起來都比不上你!」
我一直很慶幸當時說了那句話。那是我對他說過的唯一一句讚美,畢竟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贊成過他。剛開始他只是禮貌地點點頭,接著他臉上綻放出那種容光煥發的會心微笑。他那件華美的粉色西裝在白色臺階的相襯下顯得特別鮮豔。我想起了我第一次來到他這棟豪宅時的情景,那是三個月前──當時他的草坪和車道上擠滿了猜測著他是靠什麼罪行賺得大錢的面孔,而他就站在臺階上,隱藏著他那無罪的夢想,揮手向他們道別。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人為何總愛上不該愛的人?......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北一女中高三學姊郭羽婕申請上UWC (United World Colleges)👍🏼👍🏼
她的勇敢歷程被許多媒體、雜誌所採訪,
俐媽看她一路走來,
眼淚流過、迷惘過、想自暴自棄過、發奮努力之餘又屢屢受挫,
如今達成目標,
很以她為傲!
俐媽今天再分享一次羽婕針對UWC的介紹,以及她成功申請的秘訣,
也想告訴你們:
Dare to be different!
———————————————————————
📈 改變人生的機會——世界聯合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
你是否厭倦了只有選擇題的考試,或者上課時常常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表達的機會?
想像一下,老師不站在講台上從頭講到尾,而是以討論和思辨的方式上課,你喜歡嗎?
想像一下,你的室友來自亞美尼亞、敘利亞或西班牙,有各國政要或戰爭難民,你們會聊什麼?
想像一下,做服務時數不僅是滿足學校的要求,而是向社會募集物資救援難民?
那麼,UWC將會是你的好選擇!
#什麼是UWC?
世界聯合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簡稱UWC)始創於1962年,起源於德國教育學家 Kurt Hahn博士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如果能將來自不同國家、種族和宗教的人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共同生活、相互學習與理解,可以為消除國家與地區間的衝突並促進和平。UWC提供為期兩年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同時也十分重視體驗學習、社區服務和戶外活動,現在全球一共有18所分校,遍布四大洲。
UWC的學生每年來自15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招收16~18歲的學生,各國學生由本國的UWC國家委員會選拔,一般而言每所學院只有一至兩名國家代表,因此每個人幾乎都代表了一個國家,藉以體現世界的多樣性,就像小型的聯合國。不僅如此,UWC挑選學生時就刻意製造多元背景,身旁的同學可能是各國政要的孩子,甚至是王室貴族(例如今年有位西班牙的公主將前往就讀),但也可能是戰爭難民和農村貧困的孩子。
#UWC在學什麼?
UWC的上課內容,主要分為六學科:母語、第二語言、社會學、數學、科學、藝術,加上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TOK)是類似哲學思辨課程,有很多機會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和老師討論;拓展論文(The Extended Essay,EE)是學生要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畢業時交出四千字論文;創意行動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 CAS),鼓勵學生結合創意思考與志工服務做出行動,因此許多學生都有破百的服務時數。UWC和IB都很注重學生思考、表達與主導學習的能力,而不要被單一的答案框架,更重視從真正的行動中學習,例如回應長篇辯論題、寫論文、策畫活動以及實際的志工體驗。
#怎麼申請UWC?
UWC的學校不受理學生直接申請就讀,而是透過全球159個UWC國家委員會來推薦適合的學生,因此要先向UWC臺灣理事會申請。
線上申請階段:這裡會有一份表單要填寫,除了個人基本信息之外,裡面有許多限制字數的簡答題以及幾篇小短文,從這些問題中展現個人特質,涵蓋層面包括家庭環境、個人愛好、活動經驗、面對挫折困境時的解決方法、對你最有影響力的人和事、你在UWC要如何代表臺灣宣揚文化、能對UWC和社會有什麼貢獻等,回答不需要以華麗的詞藻包裝,因為UWC最希望申請者們都能「Be youself」。筆者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自己重新檢視過去的生活,深刻了解自己一路成長的歷程與收穫。
第一輪筆試:筆試只會考基本的國文與英文能力,題目十分考驗個人思考能力與對問題獨到的見解。
第二輪團體面試:從吃午餐到活動,充滿了討論、思辨與個人特質的展現,而考官會在過程中觀察申請者們的發言、態度,判斷每個人的特質是否適合。筆者認為這是最有趣的一個環節,由於聚集了許多認同UWC教育理念的學生,自然而然塑造出良好的討論環境,很容易讓人忘了彼此其實是競爭對手,完全沉浸於思辨之中,也能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更能交到一群好朋友!
第三輪個人面試:這次面試會再更進一步問關於個人對UWC的想法、選擇校區的理由或去UWC要如何展現臺灣特色等。
#為什麼要去UWC?
“Just be yourself and you will be fine!”很難找到還有哪所學校,申請時會特別強調「你不需要準備」,也不因在校成績不好、沒有英文檢定證明或經濟狀況不佳,就拒絕錄取或差別對待,是因為不希望學生受限於經濟狀況或語言能力,而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機會,導致缺乏改變自己人生與社會的機會,這正是符合UWC這場教育運動理念的核心價值。
———————————————————————-
#俐媽英文教室UWC篇
#台大明明學子表現超級亮眼😍
Source:
❤️
https://www.cheers.com.tw/career/article/5099709?utm_source=facebook_cheers&utm_medium=dailypost&utm_campaign=cjeditor-facebook_cheers-dailypost-cjeditor
❤️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858?fbclid=IwAR0lV2Mi5kG4Kzr4cPpT6wv-9EVSpjVWQofY70DxKCudJbFZK-ENjBh969M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有人權就不該舉辦奧運 #NoRightsNoGames!
~台灣公民團體「抵制2022北京冬奧,2021全球行動日」記者會新聞稿
記者會時間:2021/6/23 早上10:00
網址:https://fb.me/e/2qA8nT0xM
Press Release in English: https://pse.is/3hq6kq
在6月23日國際奧運日這天,全球有25個國家、超過50個城市,發起了「全球行動日」,共同向國際奧委會及各國政府呼籲「No Rights! No Games!」,反對人權紀錄不良的中國政府舉辦2022北京冬季奧運。在台灣,有16個公民團體也加入全球串聯行動,舉辦線上記者會,表達我們的訴求:中共政權長期以來不斷加深對於香港、新疆、西藏等地人民的人權侵害,亦從未放棄武力犯臺的立場,違背奧運和平、友誼、團結的精神,已經失去了舉辦奧運的資格。
記者會主持人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同時也是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在記者會的一開始就帶領全體參與者喊口號:抵制北京冬奧、No rights! No Games!
中共政權在香港全面執行惡法《國安法》,大規模拘捕和關押香港抗爭者及逮補蘋果日報高層,鎮壓香港的民主、自由與人權,「一國兩制」已經不復存在。
中共政權在東突厥斯坦(新疆)實施天網監控,將上百萬維吾爾人關入集中營,強制勞動,經美國川普、拜登前後任政府國務院及加拿大、荷蘭、英國、立陶宛、捷克國會認定中共對維吾爾人的迫害構成種族滅絕,與當年納粹希特勒之邪惡罪行無異,已經造成本世紀最大的人權災難。
在西藏,中共政權70多年來持續進行高壓統治與網路監控,剝奪藏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實施所謂的「藏傳佛教中國化」,並將不配合官方意識型態的無辜藏人,被強迫失蹤、抓捕與監禁,從1959年以來的幾次西藏抗暴行動,已有上百萬藏人死亡。
中共政權對民主臺灣的武力威脅持續增强,在國際政治和經濟上壓迫臺灣的生存空間,企圖顛覆臺灣的民主自由制度。事實上,當臺灣不幸出現重大傷亡的鐵路事故時及疫情升溫急需國際疫苗的同時,中共軍機仍然持續飛越海峽中線並有軍艦航行擾台,這樣的惡劣行徑如果仍然存在,臺灣怎麼可能在這種軍事脅迫下去參加北京冬奧會?
流氓化的中共政權在中國境內大肆鎮壓政治異議人士,戕害言論自由,任意踐踏人權違反各項國際人權公約,在迫害宗教自由方面更亳無人性,情節嚴重令人髮指。中共政權不斷向海外輸出和擴張反民主、反人權的意識形態,並用偷來的科技介入和干擾國際社會的民主發展。
中共政權的統治已經具備法西斯政權的性質,與奧運會主張的「多元、平等、遵守規則」基本精神完全背道而馳。如果對於北京舉辦2022年第24屆冬季奧運會噤聲,就是放任他們進一步破壞國際社會的民主發展路徑,同時也會更加惡化中國的人權狀況。
16個台灣公民團體,在國際奧運日的這天,響應國際行動日,共同召開記者會也呼籲台灣政府應該要和全世界站在一起,在積極讓台灣運動員站上國際舞台的同時,不能對中國侵害人權的事實視而不見。
#16個團體共同的訴求包括:
1. 國際奧委會應本於奧運精神,儘速將2022冬季奧運從北京改於他國舉辦,以確保各國運動員參賽權。
2. 台灣國會應儘速通過抵制2022北京冬奧決議文,加入已表態11國議會之行列。台灣政府也應表態支持抵制。
3. 中華台北奧委會應正名為「台灣奧委會」,停止自我矮化。若冬奧仍在北京舉行,不應派代表隊參與。
4. 企業不應贊助北京冬奧,全球消費者應抵制支持暴政的廠商。
16個參與記者會的團體也各自表達他們的看法: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 認為,「一個被認為是當代對人權危害最大的極權主義政府,竟然爭取到奧運主辦權時,這毋寧就是對人類社會最重要運動賽事的莫大侮辱。」「繼加拿大國會以226比0的壓倒性票數通過議案,決議因為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因此要求政府抵制參與2022北京冬奧。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議會也跟進,截至6月9日已經有11國,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捷克、瑞士、瑞典、丹麥、立陶宛共10個國家的國會,以及歐洲議會,也都加入抵制的行列。目前台灣公民社會也正在努力希望台灣的立法院可以通過決議文,加入國際抗中抵制北京冬奧的陣線。」(施逸翔發言全文:https://pse.is/3jhm3l )
#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教授 表示,「作為關心華人民主一體發展的臺灣和香港公民團體的一員,在面對中國一黨專政和社會控制變本加厲、香港雙普選運動遭到撲滅,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社會以及兩岸關係上對中華民國臺灣的無情打壓和霸凌,我們在感情上實在難以分享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辦北京冬奧的光榮感。」(曾建元發言全文:https://pse.is/3k23a8 )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札西慈仁 曾經於2008年在日本長野抗議北京夏季奧運而被關押23天,他說到「2008年到2022年,中共政權越變越壞,不只西藏人,他們欺負維吾爾人、香港人,對自己的人民更壞。去年的COVID-19,更是害了全世界。中共變得更壞,而我們變得更團結。今天台灣有16個團體一起站出來,全世界有50幾個城市都在舉行抵制北京冬奧的行動,我們不會放棄、我札西慈仁不會放棄,一直要到西藏自由、中共政權結束的那一天! Free Tibet! No Rights No Games!」(札西慈仁發言全文:https://pse.is/3jqmqz )
#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理事長何朝棟律師 表示,「中國已從在新疆(東突厥斯坦)設置「再教育營」羈押維吾爾族及其他穆斯林,轉為監控當地人,將整個地區變成露天監獄。」「台灣不斷遭受中國文攻武嚇 ,當前軍機軍艦幾近無休止的繞行挑釁 ,受到國際日益憂心台海安全之際 ,應該與民主人權公義站在同一陣線 ,呼籲國際奧會將2022北京冬奧異地舉辦 ,以彰顯人權 ,為被中國壓迫的國家及民族發聲。」(何朝棟發言全文:https://pse.is/3jnkl5 )
#台灣香港協會秘書長李淇 指出,「自2018年開始,中共和港府更持續逼迫台灣政府派駐在香港的人員簽署『一中承諾書』,以作為外派人員簽證續簽的政治前提,並且持續政治栽贓,指責台灣政府對香港民主運動的聲援是插手香港事務,亂港謀獨云云。我們感到萬分遺憾,許多香港人之所以選擇來到台灣,無不是因為嚮往台灣作為亞洲民主燈塔的勇敢與明亮,以及跟台灣一起抗禦中國長期打壓的果斷與決心。」「中國政府的言行和政策,與奧林匹克精神嚴重違背。在中國停止種族滅絕與侵害人權暴行之前,中國北京都絕對不是一個適合舉辦冬季奧運的城市,否則將會與奧林匹克精神發生嚴重衝突,也會和維護人權和自由的普世價值出現嚴重悖離。」(李淇發言全文:https://pse.is/3dxya2 )
#國際西藏網絡東亞地區專員李芃萱 表示,「2008年的北京奧運,已經成為了西藏人永遠的創傷記憶。面對這個說謊、耍賴、殘暴的中國政府,我們卻看見,在短短8年後的2015年,北京竟然再一次獲得了奧運的主辦權,這是我們所有擁有正常判斷能力和邏輯的人無法想像的。」「現在距離明年二月還有半年時間,希望大家跟我們站在一起,要求我們的國家做出對的選擇:抵制2022北京冬奧,沒有人權、就沒有奧運會!」(李芃萱發言全文:https://pse.is/3khgw6 )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常務理事曾琮愷 認為,「我們不願意再看到另外一個納粹法西斯政權透過奧運來傳播極權主義,所以對於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我們應該抵制,再有姑息主義,就是放任他們進一步破壞國際社會的民主發展路徑,同時也會更加惡化中國的人權狀況。」(曾琮愷發言全文:https://pse.is/3jczx5 )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黃春生牧師 代表發言,「中共自從1949年執政以來,就一直迫害宗教信仰,濫捕、屠殺基督徒,驅逐、殘害在中國的傳教士,沒收、銷毀無數《聖經》,查封、拆毀教堂,取締所有家庭教會。」「為了彰顯中共凌駕一切宗教,中共展開『清零行動』,也就是『去規模化、去組織化、去教會化』。」「中共還在力推『中國特色基督教』,強迫神職人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講道的重要內容,進而將「共產黨」絕對化,進而融入集體宗教活動與日常生活。」「我們教會也呼應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的提議,呼籲不應派官員出席2022年北京冬奧會。」(黃春生發言全文:https://pse.is/3jt38n )
#李榆研究員代表亞洲公共文化協會(APCA)發言表示,「要舉辦奧運的國家,也必須認同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這樣的精神。舉辦奧運的國家,必須正面肯認公民社會的重要性,並實際修法與立法以保障公民社會的發展與行動者實踐基本人權的權利,這才符合奧運的精神。」(李榆發言全文:https://pse.is/3jkqwp )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研究員楊剛 指出,「除了向國際奧委會以及各國政府呼籲反對中國政府舉辦2022冬季奧運,也必須再次呼籲台灣政府落實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的相關工作,以確保在中國投資的台商不得參與或姑息中國在新疆/東突厥斯坦推行的強迫勞動與種族滅絕。我們同時呼籲台灣政府儘速通過類似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 之問責機制,以制裁侵害人權之中共官員,並同時應透過包含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等各種管道提出企業與人權、人權問責等議程」(楊剛發言全文:https://pse.is/3kb86q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國際合作小組的召集人王龍寬律師 認為「美國在1980年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而帶領其他國家抵制莫斯科奧運,當時其實中國也加入了抵制行列,所以中國這次也不應該感到太意外才對,重點還是在於我們要用什麼方法達成什麼目標。」此外,他還從法律的角度出發,提醒「現在對台灣人的問題在於,不管看到只是在網路上批評中國政府就被關的李明哲,或是香港去年通過的國安法,我想台灣人現在應該或多或少都可以意識到一件事,你在中國是不安全的。」「呼籲我國政府,無論是否要派出代表團,都應該在國際奧會系統內讓世界各國正視這個問題,至少應聯合其他有共同理念的國家,迫使中國承諾保障參賽運動員之人身安全和言論自由」(王龍寬發言全文: https://pse.is/3j9hj2 )
#香港邊城青年執行委員English 指出,「時至今日,國際奧委會仍不敢正面面對自己錯誤的決定,甚至對於來自世界各地抵制中國作為主辦方的反對聲音充耳不聞。」「我們在此對中國有兩個訴求 :1) 立刻停止迫害所有維吾爾人、西藏人、內蒙古人、香港人及台灣人,停止所有違反普世人權價值之行為;2) 立即停止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及政治打壓。我們會一直堅持抗爭,向世界展示這個極權所犯下的各種惡劣行為。」(English發言全文:https://pse.is/3kan6n )
#台灣永社理事長黃帝穎律師 表示,「臺灣其實也深受中國在獨裁與專制上的影響,而且影響非常重大,尤其在近日,臺灣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中共軍機還是持續的騷擾臺灣空域。除此之外,臺灣在國際上要取得疫苗,也受到中共的阻撓。」「從正常的人性與人權、民主、自由這些普世價值來看,從新疆、香港乃至西藏,到最近臺灣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受到中共獨裁的影響都非常重大,因此台灣人民要站出來,與全球文明國家站在一起,抵制2022的北京冬奧。我認為,身為人類,基於文明與民主的普世價值,這是必須採取的作為。」(黃帝穎發言全文:https://pse.is/3gylhg )
#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 談到,「對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Say NO,是體現奧林匹克精神,最基本應有的態度,奧林匹克精神是為了讓所有人類不分族群,不分信仰、不分文化,都能夠有公平參與運動賽事的機會,反觀北京政權,對於新疆維吾爾人接近種族滅絕的做法,對於香港原有的民主法治的破壞,對於台灣每天上演的威脅侵略的作為,這再再違反了奧林匹克應有的精神。」(林宜正發言全文:https://pse.is/3hugkj )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倡議專員羅禮涵 指出,「透過2021年最新的報告,看到中國仍然是不願意交出執行死刑數據的國家。中國據信一年仍有數千人被處決,是全球執行死刑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國內則高度且毫無限縮的使用殘忍不人道的死刑刑罰,作為控制人民的手段。一年數千人這種執行死刑數據,遠遠高於全球所有國家執行數加總的好幾倍。這都再再顯示中共政府對人權價值的輕賤和漠視。」「我們也期待更多國家、更多奧運的企業贊助者可以懸崖勒馬,抵制北京冬奧,支持真正的奧運精神,和人權價值站在一起。」(羅禮涵發全文:https://pse.is/3kes56 )
包含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西藏台灣人權連線、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華人民主書院、對華援助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內的許多公民團體,也希望臺灣立法院應該如同其他十一個國家的國會一樣通過決議文,要求行政院應審慎評估,注意全球抵制北京冬奧的局勢,並在適當時機做出正確的回應。
而「#NoBeijing2022(反對2022北京冬奧)倡議」是國際西藏網絡發起的跨國、跨運動的倡議,從今年2/4就開始,會持續到2022/2/4北京冬奧開幕(如果他們仍然堅持舉辦)。從2/4至今,已經對國際奧委會、AirBnB(北京冬奧贊助商)和瑪氏食品(士力架母公司,北京冬奧贊助商)發出反對北京冬奧的公開信,持續有連署行動,也曾在國際奧委會的會議期間,舉辦同步論壇,提出在奧委會會議中消失的藏人、維吾爾人、蒙古人、香港人、中國人。倡議主網站是: NoBeijing2022.org 以及 https://boycottbeijing2022.net ,蒐集整理了所有相關的倡議資訊及行動,包括公開信、聲明、連署、論壇錄影以及參與的各國團體等等。
#台灣參與團體名單:
台灣人權促進會、華人民主書院、西藏台灣人權連線、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灣香港協會、國際西藏網絡、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亞洲公共文化協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香港邊城青年、台灣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
只想和你在一起德國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獨立餐廳做MealKit料理懶人包有優勢嗎?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避免外出,減少實體活動,我們取得大量的居家時間,飲食模式不同以往。這讓餐廳苦惱,卻讓雜貨零售商成長,其中,meal kit(料理懶人包)是銷售亮眼的一種產品。
Meal kit目前沒有妥適的中文翻譯,有謂快煮餐、食材配送、鮮食配送、餐點DIY配送箱,但我認為,都不若「料理懶人包」來得貼切。簡單來說,meal kit把生鮮食材、料理半成品與食譜捆綁在一起,比傳統意義的烹飪方便,因為食材已經幫你配好、處理好,還有料理步驟可供參考;又比外帶外送的餐點新鮮,因為你是自己動手做菜,現煮現吃。
台灣疫情升級、餐廳被禁止內用後,也有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我最近反覆舉的例子就是Gēn Creative與Club Voilà(Ephernite子品牌),它們讓人耳目一新,不過,meal kit不是現在才在台灣問世。
早在2016年台北就曾有meal kit專賣店「Phoebe’s Kochhaus 菲比食事」,可惜走在太前面;Green & Safe的「食材百寶箱」也行之有年,唯欠缺食譜與配料、處理,可謂meal kit前身。至於現時有在營運、真正意義的meal kit品牌,台灣則有「樂煮 Let’s Cook」、「FoodGo Box 今晚想自己煮」等等。
疫情前,meal kit在台灣乏人問津;進入非常時期,至少我自己,才親身體驗meal kit的魅力。然而,進一步查閱資料後,我也才發現,meal kit這個六、七年前在國際募資市場非常火紅的網路新創項目,商業模式是遭受質疑的;疫情中,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也只是一種變通之策。
本文將試圖探討以下議題:
1️⃣ Meal kit的市場概況為何?
2️⃣ Meal kit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3️⃣ 獨立餐廳做meal kit是否有優勢?
#MealKit的市場概況
Meal kit在台灣,是小眾之小;在國外,雖和傳統雜貨零售相比仍屬小眾,卻也發展出一定的市場規模,且有眾多業者。根據「Business Wire」的數據,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eal kit市場,2020年的市場規模來到23億美元(註1);放大到全球的範圍,綜合「Business Wire」、「Grand View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來到8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並預期接下來七年將以複合年均成長率約13%繼續茁壯,2027年全球可望達到200億美元的規模。
在美國,meal kit新創業者如Blue Apron、HelloFresh,零售巨擘如 Walmart、Amazon,以及某些獨立餐廳,都投入meal kit的競爭。Meal kit的產品也愈趨多元化,除了在餐點風格上的變化(各種異國料理)、飲食需求上的專精(如素食者、健身者),產品設定上,起初的「cook and eat」(需要或多或少的烹調)之外,也往「heat and eat」(不需烹飪、加熱即食)發展,這就比較像微波爐或烤箱加熱的電視晚餐了。
若查詢meal kit的歷史,一般認為以下二家瑞典企業為先驅:Middagsfrid,創立於2007年;以及Linas Matkasse,創立於2008年。二家公司目前都仍健在。
Blue Apron是美國市場的先行者,2012年誕生,據說參考了瑞典的Linas Matkass,雖然同期有HelloFresh(總部在德國)、Plated二家競業,Blue Apron獲得的媒體聲量與創投資金卻始終走在前面。然而,Blue Apron如同彗星路過,2017年在紐約證交所IPO可謂慘烈災難,其後每況愈下,疫情雖有幫助業績,現又回到掙扎狀態。
2016年時,美國已有超過150間meal kit業者,也歷經分眾化的過程(如專攻素食的Purple Carrot),在Blue Apron上市前後也有一波整併潮。現在,美國市佔最高的meal kit業者是HelloFresh,這家德商同時在十四個國家營運,美國是其主要市場,2020年美國的全年營收逼近25億美元,年成長率102.3%,也拜疫情所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零售巨擘、雜貨零售商加入戰局。Amazon在2017年併購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引起業界波瀾,後逐步推出meal kit服務,去年才讓meal kit固定上架全美Amazon Fresh;也有幾間超市併購meal kit新創,如Albertsons收購Plated(2017)、Kroger收購Home Chef(2018)。Walmart也從2018年起推出自己的meal kit。
以上美國市場發展歷程,我將有另一篇專文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Meal kit新創業者的發展,為什麼會走到IPO困難,或者被雜貨零售商併購呢?這就和其商業模式有關了。
#MealKit的商業模式
Meal kit的訴求是什麼?我認為這個說法相當貼切:它是在餐廳內用、外帶外送、買菜自煮以外,第四種飲食消費行為,自給自足的程度,介於外送與自煮之間。
Meal kit比傳統烹飪方便許多,省時間省力氣,理由在於,它幫你完成規劃菜單、買菜、備料等等,在家自煮的繁瑣雜務;一道菜的內容,通常包含生鮮食材、醬汁、其他調味佐料、料理半成品以及食譜,某些食材甚至已經洗好、切好。對於廚藝欠佳的煮夫煮婦而言,meal kit是在家做出餐廳水準菜色的機會;對於熱愛嘗鮮的吃貨來說,meal kit也是拓展味蕾、嘗試異國風味的方案。當然,新鮮現煮也符合健康訴求,而針對有飲食限制或特殊飲食需求的消費者,例如素食主義、減脂增肌,某些meal kit特殊菜單也令飲食規範更好遵守。
這類料理懶人包,可謂數位時代的產物。Meal kit的先行者皆屬網路新創,設立之初就採取線上訂購與配送,且大多綁定 #訂閱制,以確保營收基礎。亦即,如今的meal kit產業是從線上起家的,實體零售在幾年後才跟進。並且,其初期成長大多來自都會區收入較高、年紀稍長的Y世代(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者),代表其消費門檻是比較高的—有數位能力,並擁有較多可支配所得。
這也預示了meal kit業者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價格。在美國,一人份的meal kit定價約莫介於8美元至12美元之間,差不多是在大眾餐廳能飽餐一頓的價格,也比傳統意義的買菜自煮貴上許多。方便性是要付出代價的,也限制了meal kit的目標客群。
再來,訂閱制反成為消費者卻步的理由。一般訂閱方案為一週二到四餐,視餐數與份量有不同的運費規則,基本上愈多餐就愈容易免運、單價也愈低,但愈多餐也代表消費者的承諾是愈高的。然而,我們都清楚每天的食欲變來變去,上餐館、叫外賣也很方便,更何況,有時候就是不想煮飯。假設我這週想少煮二餐meal kit?或者我接下來一個月都想休息?管理訂閱成了一件麻煩事;顧客忠誠度也不高。
因此,現時許多meal kit業者強調無需訂閱,或者管理訂閱容易,想取消、跳餐隨時隨地。
然而,為什麼網路新創meal kit業者起初會採取訂閱制?那是因為,業者必須綁定較高收入的用戶,才能彌補目標客群較小眾的落差,也才能彌補高昂的營運成本與費用。
開一家meal kit公司的成本與費用很高。你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理貨與包裝,也需要大量的包材,物流與後勤也複雜,因為牽涉到容易腐壞的生鮮食材與料理半成品。行銷也花錢,因為要留住舊客很難,開發新客也面臨競爭。
於是,#營運成本高昂、#顧客忠誠度低,成為meal kit商業模式的二大弱點。
已經擁有基礎建設的零售巨擘與雜貨商,如Walmart、Amazon、Kroger,因此看到入市機會。這讓Blue Apron一類網路新創起家的meal kit業者面臨更沈重的壓力。
#獨立餐廳做MealKit是否有優勢?
了解meal kit的產業概況後,我們就會明白,獨立餐廳做meal kit,完全不能把自己當作meal kit業者。不僅沒那個資本,也不需要玩高營運成本、低顧客忠誠度的遊戲。但是,疫情中,餐廳被禁止內用的情況下,餐廳在思考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產品給消費者時,meal kit確實是一個選項。
亦即,把meal kit當作外帶外送的一種變形。
和傳統意義的外帶外送相比,meal kit作為一種料理半成品與食材的組合,交由消費者自己在家烹調,可以避免餐點在運送途中狀態劣化的風險。我們都清楚,外帶外送的餐點,和內用相比總是差一些,如果能讓我們說出「冷了也好吃」、「味道沒什麼改變」,就已經是高度讚美了。而meal kit,就是把料理的完成階段交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在家能夠掌握料理的狀態,關鍵的調味與備料,餐廳大廚又幫我們準備好了,所以好吃的機率會比較高。
#專業主廚的烹飪知識與技藝,可以發揮不同的創意。這仍然是 #廚師的主場。
不過,如同所有meal kit,價格會是一個問題。多數美國市場調查報告都顯示,meal kit定價偏高,是許多消費者不繼續使用服務的原因。獨立餐廳做meal kit,也會面臨價格怎麼設定的問題,即便用很好的食材,還有支持食材供應商的美意,但如果定價最終和內用差不多,或者不比外帶外送便宜,消費者就會開始打算。
於是再度顯示這個困境:以內用為主的獨立餐廳,除去內用服務後,其價值不容易被彰顯。除非已有堅強的品牌力,並已進入民生消費性用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的領域,否則,餐廳轉型推出商品,並不容易。
當然還是要再細分業態。獨立的fine dining餐廳,疫情中轉型做外帶外送、meal kit或其他商品,會相對困難,因為其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較難被證明,業績因此難以和正常營運時齊平。客單價調低,量就要變大,但能變多大?客單價較高,量就會變少,而少了服務、裝潢、氣氛、美感等等現場體驗,非內用的定價,到底該怎麼定?怎麼做對餐廳是比較好的,能夠支付員工薪水、房租、食材費,是業主的數學習題。
一個餐廳做meal kit的正面案例是英國的小型披薩連鎖店「Pizza Pilgrims」。根據《華爾街日報》去年五月底的報導,Pizza Pilgrims在倫敦地區有十三間分店,去年推出「平底鍋披薩組合」,內含發酵好的麵團、番茄醬、莫札瑞拉起司與橄欖油,並有線上教學影片。報導當時,Pizza Pilgrims已售出一萬二千組,有10%回頭客。不過,披薩仍是相對適合外帶外送與商品化的品項,Pizza Pilgrims比單獨的餐廳也大上不只一個層級。
在談到為什麼做此披薩組合時,Pizza Pilgrims的創辦人Thom Elliot表示:「如果我們能打平收支,並且在社群媒體上有聲量,就值得做。」打平收支很難,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徹底喪失和客人互動的機會。若有社群聲量,也是不錯的宣傳。
其實,疫情中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保住員工、支付房租、維持動能。這是最實際的目標。
疫情下,餐廳的營運轉型,目標也轉型。台灣餐飲業者接下來可能面對部分內用、部分外帶的情況,該怎麼安排後勤,又是另一件功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