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另一半逃避問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另一半逃避問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另一半逃避問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另一半逃避問題產品中有57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恐夢心測:測你當前人生【陰影種類】與面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明明感覺自己一切正常,卻突然的失眠或情緒低落,當下似乎找不出原因,但或許就是你的“人生陰影”在做怪,這次我們就藉由有些恐怖的夢境測驗,找出你的陰影種類與陰影面積,並看看這個陰影將持續影響你多久! ✍🏻題目一、如果今天你做了惡夢,...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Gina✨壞妞幫 | Vegan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17:29

自認不環保之人(me)的環保新嘗試  #詳情左滑➡️ 一直以來身邊有許多注重環保的朋友 和她們相比,我真的不是個特別環保的人🥲 平常很少外食 ,只要出門吃飯都很興奮 興奮到忘記帶環保餐具.... 一定會隨身的就是大象杯 (裝水用) 我很會找水來喝 (可算是某種專長ㄅ...) 有時候計劃好要去餐廳...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又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7:01:23

——-人生沒辦法逃避———— 人不可能繞過自己的弱點 去過上想要的生活或得到幸福 ——比起快速容易—— ——相信累積的力量更重要—— 大多數人只想處理容易的事情 大多數人都只想快速有結果 這句話是我看智慧麵包影片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容易來的結果/財富也容易走 Easy come Eas...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Remimama’s lif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0:37:09

- _ 在愛情逐漸降溫後,如果夫妻之間能維持愛情的「黏度」,無論是愛情或友情,沒有任何一種關係不需要努力就能維持,即使是生活在一起將近10年的夫妻也一樣。 想維持良好的夫妻關係,不管相處起來再怎麼輕鬆自然,都不能鬆懈,而是要發自內心全然地尊重和體貼對方,需要適時上緊發條留心觀察對方。而是要懂得去...

  •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18:01:37
    有 102 人按讚

    恐夢心測:測你當前人生【陰影種類】與面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明明感覺自己一切正常,卻突然的失眠或情緒低落,當下似乎找不出原因,但或許就是你的“人生陰影”在做怪,這次我們就藉由有些恐怖的夢境測驗,找出你的陰影種類與陰影面積,並看看這個陰影將持續影響你多久!

    ✍🏻題目一、如果今天你做了惡夢,你覺得哪一個夢境會讓你感到最不舒服呢?
    A、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居然和你最討厭的人在一起,還對你大肆嘲笑。
    B、遭到家人的背叛,為了錢居然陷害你,讓你身陷監獄。
    C、不知為何在夢中欠了一大筆債,遭到債主追殺。
    D、明明是好朋友,卻在背後說你閒話,對你的友情其實是用演的。








    第一題測:你人生的陰影種類
    答案A、你可能有愛情陰影
    可能是過往有不好的經驗,或是個性上比較謹慎小心,愛情對你來說不像是甜蜜棉花糖,而是需要克服的高牆,你不想要自己因為愛情而付出一切,也不想要自己受到情傷,雖然冬天時看到街上相擁的戀人會感到寂寞,但你目前還是想選擇一個人生活,命運紅線什麼的,先暫時別綁在小指上吧!

    答案B、你可能有親人陰影
    家是避風港,但港內偶爾也有波浪,你一方面覺得家人關係需要好好維護,但一方面卻對家人並不是完全能敞開心房,有許多的觀念需要溝通,有許多的想法需要妥協,彼此還有血緣情感的羈絆,不愛情緒被勒索的你,自己生活時比較能夠喘口氣,當然孝順的義務你還是會做到。

    答案C、你可能有財務陰影
    除非天之驕子,財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陰影,而你對自己有著高期待,不能接受過著沒品質、隨便的生活,因此對於財務的需求比一般人更強烈,這也構成了龐大的壓力,花錢享受的同時,賺錢腳步也要繼續衝。

    答案D、你可能有社交陰影
    你有一些算熟的朋友,但你對你而言朋友並不是生活的重心,甚至社交對你來說有著不小的壓力,偶爾跟朋友見面聊天可以,但太親密的介入彼此生活就不太行,對你來說,你自己是圓心,向外一層是家人跟另一半,至於朋友,屬於最外層,你會對他們有一些保留。

    ✍🏻題目二、在夢中,不知為何有個黑影不斷的追著你,你知道被追上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夢中的你會怎麼做呢?
    A、到處找人,看能不能幫忙你。
    B、躲在角落瑟瑟發抖,希望不要被發現。
    C、回過頭使盡全力跟他對抗個你死我活。
    D、怕得受不了,不斷狂奔到醒來為止。








    第二題測:你的陰影面積
    答案A、像是月亮變化般忽大忽小
    你有著強大的調適能力,就算面對人生最難克服的陰影,也能找到放鬆的方式,或是用自己開心的事情來調和心情,你的陰影面積隨著當下碰到的問題忽大忽小,但多數時候你都能掌握情況,維持優雅。

    答案B、像是火山平日安靜偶爾爆發
    陰影對你來說像是平常休眠的活火山,沒有想到時沒事,一想到可就火山爆發,因此你的心情也出現了明顯的高潮與低潮,亢奮時覺得這個世界美好又友善,沮喪時覺得問題好難解決,做什麼事都難提起勁。

    答案C、像是樹蔭一大片但能透光
    你是能和壓力共處的人,對於你人生難以解決的課題,不會選擇逃避,而是在其中找到繼續生活下去的方式,你的陰影猶如一大片樹蔭,它一直都在,但陽光從樹葉縫隙中灑落,這樣有苦有樂的人生,就是你生活的寫照。

    答案D、像是海溝深不見底
    你對於人生陰影可說是一個頭兩個大,既不知道怎麼解決,也不想面對它,就像是深不見底的漆黑海溝,你告訴自己多數時候還是別潛到那麼深處吧,多數時候用開心的事情來填補時間,但當不得不面對時,可說是壓力爆棚。

    ✍🏻題目三、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你一醒來,發現夢境成為了真實,在你痛苦萬分的時候,有個神秘人出現,說可以幫你解決這一切,你覺得這個人會是什麼模樣。
    A、年輕瀟灑的西裝男
    B、可靠誠懇的中年男
    C、仙氣飄飄的白髮老人
    D、跟你長得一模一樣,卻不是你的神秘人








    第三題測:陰影會影響你多久
    答案A、30歲前
    你的陰影影響力取決於你對自己生活的掌控程度,30歲前,有許多事情自己還沒辦法掌握,30歲後,你開始建構自己的人生了,陰影就把它當作歷史的灰燼,雖然曾經確實存在,但慢慢地失去了影響力。

    答案B、結婚前
    獨立面對人生陰影太辛苦了,你需要另一個人的陪伴,而且結婚後你面對的是另一個人生課題,這也讓你轉移注意力,甚至會發現,當你不那麼關注這些壓力時,問題好像就縮小了,婚後的幸福感是你最強大的特效藥。

    答案C、中年前
    對你而言,人生陰影不一定是要消失的,它可以持續的發揮影響力,但到了中年,你學會與它共存,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本來人就不可能完全無憂嘛,能夠這樣想,或許就是所謂的成熟。

    答案D、一輩子除非轉念
    你的個性比較執著,看到問題,你會很想要解決,解決不了,你會把它放在心頭,壓得自己喘不過氣,陰影就像是拿著尖叉的小惡魔,持續往你心頭刺,但你有機會讓自己轉念,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陰影不是被解決,而是煙消雲散。

  •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7 18:40:15
    有 1,330 人按讚

    #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
    #結果公開

    #超過九成同志學生曾在學校聽過恐同言論
    #約一萬八千名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遭性騷擾

    我長期關注教育議題,在討論教育品質及成果之前,必須先顧好 #學生身心健康,這是學生能好好學習的根本。

    今早我參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主辦的「彩虹少年仍孤單-台灣首次同志(LGBTQ+)學生校園經驗調查大公開」記者會,這是台灣 #首次 針對同志學生的校園調查。

    調查結果讓我感到非常沉重,因為就算 #性別平權 #同志平權 已經是台灣立足國際的重要議題,教育部潘文忠部長也持續努力推動,但,竟然 #多數同志學生 在校園仍無法獲得平等對待及安全保障。

    顯然,性平教育在最末端的 #校園落實 出了問題。
     
    #調查報告中上千位同志學生的擔憂

    😢 36%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因性傾向,在校內感到不安全。

    😢 24%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因性別氣質,在校內感到不安全。

    😢 近半數同志學生曾因感到不安全,想要逃避校園集會和課外活動,7.6%甚至曾因此轉學。

    😢 高達9成同志學生曾在學校裡聽過恐同言論,其中超過2/3的學生指出,曾聽過學校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

    😢 面對恐同言論,僅有不到2成學校教職員會時常介入處理,甚至有高達4成的校方 #從不介入,等同放任恐同歧視發生。

    😢 近3/4同志學生曾聽過學校教職員發表對性別氣質的負面言論。

    #換算推估人數後問題更顯嚴重

    如果我們保守以同志族群佔比5%來推估實際人數,會有更嚴重的數據:

    😭 超過3.6萬名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因自己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氣質遭言語騷擾。

    😭 約1.8萬名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遭性騷擾。

    😭 超過1萬名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遭遇肢體騷擾、超過2500名遭遇肢體攻擊。

    😭 但最終,只有不到1萬名學生有通報且通報處理有效。顯示這些傷害有被妥善處理的不到1/4。

    😭 超過1.4萬名同志學生曾經驗學校歧視性政策(例如:無法根據自身性別認同穿著服裝、使用廁所、更衣室等)

    得知這麼多同志學生遭遇性騷擾,更讓我擔心,這群年輕學生是否曾經透過《性別平等教育法》尋求協助?

    如果沒有,代表目前校園性平事件流程可能極待改善。

    另外,過去一年多以來,我一直追蹤處理 #黑心校規 問題。學校對同志學生的的 #歧視性政策 ,也是其中一環,嚴重影響學生的適性學習。

    例如,我辦公室就曾聽過有跨性別學生,因為學校沒有性別友善廁所,又被迫使用非自己認同性別的廁所,因此常被欺負,在學校時只能常常憋尿。
     
    #歧視恐同造成的真實傷害

    調查結果中也可看到,經歷過校內恐同傷害和歧視待遇的同志學生,更容易憂鬱及減損自尊:56%呈現高度憂鬱,僅41%有正向自尊。

    當學生被迫處於負向狀態,不只無法好好學習,平等學習權益遭到剝奪,更對身心健康造成強烈負面影響。

    我們不能繼續放任恐同和歧視傷害!每拖一天,就會有學生繼續受苦!
     
    #性別平等教育法需全面落實

    我今天在記者會中提出四項《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落實配套,要求教育部盡快推動:

    1️⃣教育部應負起責任,正視同志學生處境,執行同志及性別弱勢學生校園經驗調查;且過程須注意保密、匿名、被辯識等問題。

    2️⃣檢視校內各類性平研習及進修的執行成效,內容是否涵蓋同志且友善、是否確實排除違反性別平等的內容及講師。

    3️⃣徹查學校內的歧視性政策,擬定計畫一年內限期改善。

    4️⃣先前我辦公室參與修訂的新版「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也要納入同志學生議題,並規劃充足經費,促使學校性平會發揮功能,改善校園性平事件流程。

    #肯定性平教育法17年來促成的改變
    #還可以更好做更多
     
    雖然今天記者會發佈的統計數據,還是讓人覺得沉重。但我要肯定《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17年來,已經造成許多正向效果,包含:

    🌱 以前,同志學生受到歧視攻擊根本不敢求助,即使求助了也沒有老師和同學會幫忙。現在,已有近半的學生會使用通報機制,且其中約有一半收到有效幫助。

    🌱以前,同志學生在學校很難學到跟同志有關的內容,就算有也都是負面的。現在,有6成的同志學生表示,自己曾被正面教導過同志相關主題。

    🌱以前,同志學生在學校裡幾乎找不到任何友善的教職員。現在,超過9成的同志學生表示,自己能至少說出一位在校內支持同志學生的教職員。
     
    在教師節的前夕,我真的很希望能和所有的老師及大家共同努力。讓所有同志學生,不需要再尋找及辨識友善教職員;而是全校所有教職員都友善。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在性別平等的環境中,自在長大,我們一起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23:30:42
    有 983 人按讚

    #夜間輕讀【這樣的婚姻,是有問題還是正常?】

    如果妳是單身者,他不來找妳、他含蓄或明白地拒絕見面、他逃避身體的接觸,妳會知道該想下一步了。

    但若這人是妳的丈夫,原本簡單的判斷就會變得很複雜。有個聲音一直對妳說:「老夫老妻本來就是這樣」。妳覺得自己不應該覺得不開心。

    如果妳覺得沒問題,那就好。如果妳一邊說服自己沒問題,一邊對另一半施壓,或是期待他改變,那麼,妳不是在逃避問題就是在製造問題......

  •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18 14:31:32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18 19:00:11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五、六月這兩個月是報稅的季節,那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延到6月底,然而呢,每次遇到報稅的季節我就會想到,要怎麼樣讓人對於繳稅這件事情,能夠更接受、舒服一點,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哦!

    那我聽過一個說法,很有趣哦,所謂的「徵稅」就是拔最多的鵝毛,但是聽最少的鵝叫聲,這真的是一個很不容易的學問。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繳稅這件事情為什麼會讓我們這麼樣的難受?因為呢,這個動作讓我們損失了我們的收入。

    可是如果把你的收入分給慈善機構,而且是你指定的慈善機構,它的數額跟你繳稅的金額是一模一樣的,你會不會覺得舒服一點呢?

    可能會,因為啊,繳稅比其他的花費更令人感覺到厭惡的原因,就是我們被迫這麼做。

    然而如果是捐款或者是購物,我們可以有決定權,我們可以決定什麼時候付多少付給誰,然而我們面對繳稅這件事情,是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想不想要,一定得面對,而且你還不太確定這個錢到底用去哪裡。

    其實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是有一些研究的,我在一本書裡,這本書叫做《你的大腦決定你是誰》。

    裡面就讀到了相關的研究討論,這人就是這樣哦,他針對人在面對繳稅這件事情,如果能夠掌握到一些主控的感覺,那是不是會在繳稅的意願上更甘願一點呢?

    所以為了實驗這件事情,三個研究人員就進了一個研究,他們請學生到哈佛大學裡面的一個實驗室,請他們替很多張的室內設計圖,各自去做評分。

    而為了感謝他們花時間參與,他們會得到10美元,但是必須從裡面拿出三美元,去付一個稅叫做「實驗室稅」。

    根據指示呢,他們必須在離開前,把3美元放在信封裡交給實驗人員,學生哦,對於這個做法其實會感覺到不爽的,而只有一半的人照做,另外一半的交出的空的信封,或者是少於規定的稅金。

    不過呢,這個實驗還設計了另外一組參與者,這組參與者被告知可以「自由建議」實驗室的經理,怎麼樣去分配這個實驗室的稅金。

    例如呢,他們可以建議這次繳的稅,可以拿來買點心、飲料,來給未來的參與者享用。

    而讓人很意外的是,只光讓這些繳稅的人能夠參與「我的錢要用去哪裡?」,它就讓原本的遵守率從5成提升到7成,這是一個很可觀的差異,你想想看這種幅度如果發生在實際的國家稅務上,那整個國家的財政會得到多大的前進啊!

    而研究人員也想了,這個實驗的結果會不會只限於哈佛大學的高材生,所以呢,他們又在網絡上進一步測試了更大、更多樣化的一般民眾的樣本。

    而這一次部分的參與者,有機會看到目前美國的聯邦稅,他們的使用分配的狀況,而有些參與者,則有機會去表達他們希望這個稅收「該如何分配」?

    是分配在教育啊,國防啊,健保啊,各自是多少比率,最後呢研究人員要所有的參與者想一下,如果他們可以利用某個稅制的漏洞,省百分之十的稅金,那他們會不會去做呢?

    而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在沒有機會對於稅收的配置,表達意見的那一組,每三個人當中就有兩個人,大概66%表示會鋌而走險,幫自己省下稅金。

    而相對的在另外一組,有機會發聲的那一組,只有不到半數的大概44%的人,決定鑽漏洞。

    所以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影響很多行為,特別是這種有一點痛苦的行為,它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要讓人有控制感的。

    然而你仔細想一下這個控制感其實是一種感受,因為你並沒有「控制力」或「控制權」。

    簡單來說該繳稅就是要繳稅,你幾乎是沒有可以逃避的空間,但是都一樣要繳稅,當我能夠「感覺」我對這件事情是有確定感的,或者是有主導權的,那我對這個行為的實踐跟執行,我就會甘願很多。

    其實聊到這裡,你進一步想一想,在自己的人際裡面,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如果你因為各種原因,一定得跟人互動跟人接觸,那麼你會選擇什麼樣的人去靠近呢?

    你會選擇那種,讓你根本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而且似乎你也很難靠近他的,還是你會選擇那個讓你看起來舒服,讓你感覺安心的,其實這裡的「感覺」安心也是一種控制感啊!

    因為當你有了這個感覺,跟你能不能真的跟他合作成為好朋友,還是有一段差距的不是嗎?

    可是你會發現噢,只光這一點小小的差異,他就會決定性的影響,很多人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他的機會比較多,還是比較少。

    一個最顯著的例子,那不就是求職面試嗎?現在這個季節,也是很多朋友開始要思考求職面試的時候,那麼你想想看,你願意不願意在自己的身上,多去培養一些給別人的確定感,也就是讓所有跟你互動的人,多一份控制感呢?

    任何人對你其實都沒有控制權,也沒有控制力,可是營造出別人能夠對你的控制感,卻是別人願意靠近你,願意給你機會的第一步啊!

    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在人際之間有更好的連結,能夠帶給別人更好的控制感;那我會很鼓勵你可以把握我在8月3號開課的實體課程~【人際回應力】這門課。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知道怎麼樣調整自己的表情,而且透過觀察別人的表情,能夠正確的理解別人的情緒,並且給予最適當的回應策略。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8月3號的人際回應課程名額也在個位數倒數了,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看到還有名額的話,就請你務必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然而無論如何,我都希望你能夠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8月3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8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另一半逃避問題 在 理科太太Plu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2:00:08

    回憶起初次聽到這理論,準到令我背脊發麻
    常聽人說,找另一半前也要看看他 / 她的原生家庭
    到底家庭怎樣影響一個人愛的模式?如何環環相扣?
    但盡信書不如無書,期待聽你分享心得與發現
    .
    🎬【#依附理論】片段節錄
    世界上什麼人都有
    那為什麼 #愛情 問題就好像歷史一樣不斷地重演呢
    除了八字不合、生肖相剋、星盤對沖、B 型男友就是爛之外
    #發展心理學 的依附理論,或許可以給你一些答案
    .
    🧬新頻道進化中
    #理太PLUS https://bit.ly/2wxaOQD
    🧫原頻道進行中
    #理科太太 https://youtu.be/WtnUNm4xfS8
    🔬理家的私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liketaita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