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跟HUSH的認識,今年剛好滿十年。 當初因為在Tizzy Bac的一場演出,還是樂團的hush!作為開場嘉賓,意外聽到他迷幻又哲學太空感的聲音,後來我們成為臉友,爾後有演出都會到場支持,印象中還在他打工的卡夫卡聽過他唱歌幾次。 大學畢業搬到永和後,因為跟HUSH住很近,偶而我們會約出來聊天吃東西...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禪》是一部融合了多種藝術手段,以禪茶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多媒體交響音畫晚會,其多維表演空間組合成令人震撼的視聽效果和精美絕倫的藝術畫面。晚會長達 60分鐘,高潮迭起,讓人仿佛走進天人合一、夢幻神秘的天禪之境。每天在東部華僑城大劇院上演:滿目蔥蘢、飄飄灑灑的碧綠葉片,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從天際徐徐飄舞而...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電影對白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許凱勛︱Kenni Hs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電影對白圖?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9 16:24:47
🎥Moviematic送戲飛🎥 《複製人徐福》Seobok (2021) 優先場詳情: 日期 : 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時間 : 21:50PM 地點 : 九龍站圓方PREMIERE ELEMENTS戲院 電影簡介: 前特工閔奇憲被上司賦予國家級秘密保護任務,並來到實驗室首次與擁有神秘力...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實用心理學丨心理測驗|心靈成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4 09:48:55
#年後找工作 #真的有夢幻工作嗎 @meetype.tw 你聽說過幸福公式嗎?有人說「興趣+工作=幸福」,能夠把樂趣變成賺錢的工作,大概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 但你或許也聽說過,有人即使挑到符合興趣的工作,剛開始的那陣子非常享受,可是過了幾個月、幾年後就慢慢倦怠,對曾經感興趣的事情感覺枯燥乏味。 ...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許凱勛︱Kenni Hs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3:44:19
Chapter 2: 看似險峻的斷橋 從眠月線起點到斷橋前,我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路,因為一開始的路,實在與其他網帥網美的照片有一段距離,樹林還不到茂密,稱不上有神秘感,這股懷疑是一直到走到斷橋後,才真正確定自己沒有走錯路。 坦白說我個人有點懼高,輪到我們爬的時候,卻沒有想像中困難,因為峭壁上...
-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5-31 08:00:00《天禪》是一部融合了多種藝術手段,以禪茶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多媒體交響音畫晚會,其多維表演空間組合成令人震撼的視聽效果和精美絕倫的藝術畫面。晚會長達 60分鐘,高潮迭起,讓人仿佛走進天人合一、夢幻神秘的天禪之境。每天在東部華僑城大劇院上演:滿目蔥蘢、飄飄灑灑的碧綠葉片,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從天際徐徐飄舞而來的綠茶仙子;飛瀉直下、蔚為壯觀的瀑布;深遠縹緲、夢幻離奇的太空……這就是東部華僑城大劇院大型多媒體交響音畫《天禪》帶給人們的奇妙視聽享受。“四項功能,三項第一”劇院開創景區演藝先河,對於東部華僑城人來說,在茵特拉根小鎮建一座高水準的綜合演出會議場所,編排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是他們的文化理想。東部華僑城建設一起步,決策層就經歷了長達數月的深沉醞釀,最後作出決定:建成一個創新型的多功能劇院,共具備四項功能:演藝功能、高端商務會議功能、大型宴會功能和展覽功能。在大山裡面修建劇場,是一件高難度的系統工程。東部華僑城大劇院的選址位置設定在深山之中,依山就勢體現了設計建設者的大膽創意和奇思妙想。走進劇場,人們會發現,劇場坐落於一片“原始山林”中,環境自然清新,人與山水和諧,仿佛置身在詩情畫意之中。舞臺兩端奔騰而下的瀑布,雄偉壯觀的岩石峭壁,烘托著東部華僑城文化中對自然的崇拜。東部華僑城大劇院擁有1300多席生態雅座和14套貴賓包廂。茵特拉根劇場的舞臺空間之大,超出人們一般的想像。舞臺長35米多,縱深有20多米,仿佛是一個可以將觀眾帶入到夢幻世界的巨大通道,大大增加了舞臺的視覺效果。舞臺頂部密密麻麻地安裝了幾十根吊架,吊架上掛滿了大型舞臺道具,這些道具均出自於中國舞美設計名家戴延年之手。
東部華僑城大劇院共有三項第一:
中國室內第一LED屏問世,劇場的高科技含量和工藝美學含量豐富。東部華僑城大劇院為人們提供強烈視覺效果的,當屬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大型LED屏。大劇場內以300平方米的“中國第一LED屏”作為舞臺背景螢幕,表現最美妙夢幻、最真實的地域、時間和生態背景,多媒體技術為遊客帶來絕無僅有的視覺震撼。當寬大的舞臺背景螢幕上綠葉鮮花片片飄下,觀眾仿佛置身其中時,那種如醉如癡的感覺會讓許多人陶醉。這是由12塊巨大的LED屏組合而成的背景屏,堪稱“彩電巨無霸”,高13米、寬23米,面積相當於近4個標準尺寸的羽毛球場地的總和,物理解像度達到450萬以上,大大刷新目前由美國拉斯維加斯愷撒皇宮室內顯示幕保持的133萬物理解像度的世界最高紀錄,建成後可視距離超乎想像,從理論上講,在8公里外都可以一睹芳容。原來,華僑城集團副總裁翦迪岸率領相關人員赴美國拉斯維加斯考察劇場和演出,一個大面積的背景屏配合音樂顯現各種效果,引起了考察組的關注。翦迪岸提出大膽創想——在東部華僑城劇場,利用多媒體技術取代傳統舞臺背景。於是,東部華僑城劇場項目組、康佳LED屏專案組和上海三思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三方組成研發團隊。幾十位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研發任務。據介紹,室內LED屏承擔舞臺效果演繹的作用,具有投資大、控制技術資料多、安裝調試難度大等特點。它的誕生過程凝聚了華僑城人的智慧和心血,體現了自主創新的強大力量。東部華僑城大劇院的音響系統全部採用全數位處理,資料通過光纖傳輸,抗干擾、損耗低,聲場均勻度和均勻覆蓋度都達到完美境地。劇場兩側的玻璃幕牆可開可閉,室內外可自然融合;劇場的座椅可全部自動收起,劇場轉眼間變成宴會餐廳,另外,劇院還引進了現代化時尚豪華的國際會議辦公台椅,為大型商務會議、國際型會議的召開準備了完備的硬體條件。多功能的用途在東部華僑城大劇院裡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整個茵特拉根劇場,就是一個藝術精品。為了鑄造這個精品,東部華僑城集結了設計領域、施工領域最具實力的企業。上海三菱公司負責電梯安裝,永利消防負責消防系統,中建南方負責劇場內裝飾。“中國第一燈光設計師沙曉嵐”攜手北京鋒尚世紀,專門負責舞臺燈光設計和安裝。江蘇華建承建了茵特拉根整個劇場的鋼結構和土建等工程。
“中國第一梁”
行業內的舞臺梁一般規格是在26米~28米長,而東部華僑城大劇院的大樑長達30.5米,堪稱“中國第一梁”。據悉,大樑的長度增加10%,演出的效果就可能放大到200%。整個舞臺上部的荷載就落在舞臺大樑上面。目前,台口大樑正在申請國家技術專利。擔任建設任務的江蘇華建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這麼高水準和高難度的箱體梁。這個大樑對劇場的演出效果提供了很大的協作和放大效應。(三)中國第一部“茶禪主題”的大型多媒體交響音畫《天禪》 -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6-11-15 05:03:37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時間線及劇情解析、象徵意義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分為四部分:
0:09《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1:36《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4:20《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9:00《你的名字。》各種象徵
各位觀眾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分段收看。
影評內容
《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你的名字。》昨日上映我已經刷了兩次,我依然覺得還想多去幾次欣賞這部戲。這部戲絕對是一件藝術品,看的時候你會覺得每一秒都不能錯過,因為新海誠的作畫和構圖非常的仔細和層次分明,他是一位非常懂得利用光線和陰影豐富畫面層次的人,而「黃昏」算是一個滿代表他的元素。另外,新海誠是文學出身,所以《你的名字。》的劇本和構圖都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因為他對文字有一定獨特的細膩度,所以他和王家衛一樣都喜歡用讀白反映主角的思緒,而他寫的讀白往往能夠增強作品的藝術感。劇情上最基本的起承轉合都做得好流暢,再配合RADWIMPS的配樂和歌曲,劇情的舖排每一刻我都覺得好煽情,有笑有淚,最後結局令人有想哭不能哭閉住的感覺,又或者是讓你有一行眼淚莫名奇妙不停流出來的感動。在我心目中這部戲有非常豐富的元素給觀眾進入不同層面的思考,包括有夢境、平行時空、時間、宇宙,甚至是前世今生和神學,給觀眾的想像和思考空間非常大,進場的時候不要當這部是商業電影咁睇,當自己進了一個藝術空間,試讓自己在思考從未有過的角度切入感受這部戲,你對情感會有一種新和深層次的體會。
接下來將會先做一個時間線解析,當然劇透到「媽媽都不認得」,我要求各位沒看電影的觀眾看完回來再看
《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1200年前
最早的時間是發生在廸亞馬特彗星在1200年前第一次墜落,造成糸守町中間的系守湖。(在瀧進入三葉身體和敕使籌備計劃的時候敕使上網發現系守湖是一個隕石湖,就是1200年前被隕石擊中)
200年前
之後就到200年前戲中提及過的「繭五郎大火」,當時系守的文物和古藉都被燒毀,因此宮水家的後人對宮水神社的祭典內容和知識都無從得知,只有祭典的形式被流傳。
3年前
接著時間去到3年前,女主角宮水三葉開始和3年後住在東京的男主角立花瀧發生交換身體的神秘體驗。在彗星墜落的前一天三葉發現自己似乎喜歡了瀧,在大家都不知有時差的情況下三葉去了東京找瀧,當時的瀧沒跟三葉相遇根本不知道她是進,而深信彼此一定認得大家的三葉大受打擊,臨別時瀧追問三葉是誰,三葉講完自己的名字之後就給了她的組繩髮帶 瀧,那時的瀧就以此組繩當做吉祥物之類一路戴住。傷心的三葉回家剪完頭髮之後的第二天都沒上學,晚上的秋祭系守町的500多人因爲彗星墜落而死亡。
3年後-2016
時間再跳到3年後,在立花瀧交換身體那時的時間-2016年。瀧和三葉依舊在各自的時間交換身體,雖然有時差但各自都順住彼此的時間繼續生活。瀧在2016年10月彗星隕落3週年的前幾日跟奧寺前輩約會失敗之後,突然失去了跟三葉的連繫。失去三葉的瀧發現自己原來好在乎她,於是憑著依稀的記憶去到變成廢墟的系守町。在關鍵時候瀧去到宮水神社的御神體中,喝了三葉的口嚼酒,同一時間瀧發現御神體裡面的石壁原來被刻畫了彗星一分為二的圖案(在劇情解析的部分會多說一點)瀧跌倒之後再次和三葉交換身體,拼盡一切要救系守町的居民。到黃昏之時,兩人奇蹟相見,之後瀧就回到2016年,三葉就回到2013年繼續拯救居民,從此兩人不再交換,對彼此的記憶就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慢慢消失,這部分真的看到好心酸!
5年後-2021
最後到5年後的2021年,兩人憑住熟悉的感覺終於相遇,而彼此經歷過的記憶都沒了,剩下的只有對大家的感覺。
《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接下來的劇情分析將會是屬於我自己的個人理解,開始之前先講一點《你的名字。》的構思背景。新海誠由2014年開始構思《你的名字。》,其中一個靈感源自平安時期的小野小町創作的歌詞:「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所以戲中有不少讀白都是關於夢,而整個交換身體的經歷最後都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記憶消散。
以下是我個人對於整個故事的解讀。
在系守町的宮水神社供奉的神是守護系守町的,因為繭五郎大火讓神社的文化古藉失傳,所以宮水家的後人並不知道舉行神社祭典的目的和神社要守護什麼,只有形式被流傳下來,例如:「Musubi(結)」、口嚼酒代表半身的供奉等等。其實當瀧去到御神體滑倒看到彗星的壁畫,紀錄1200年前第一次的彗星隕落,有暗示宮水神社其中一個失傳的任務就是守護系守避免第二次的彗星墜落。雖然失傳了,但因為宮水神社神明的守護,這個故事就揭起序幕。首先我們要分開瀧和三葉各自變成對方的時間,戲中三葉第一次變成瀧的前一段故事是交代三葉的小背景,包括爸爸離開了神社、組繩的意義、宮水神社失傳的文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是神社的巫女。巫女是日本神社輔助神職的職務,在古代還有靈媒的身分。三葉當時以巫女的服飾做左一個儀式,並將口嚼酒以組繩綁好供奉給神明,根據「Musubi 結」的解釋,作為巫女的她和神明早已有連結,在儀式過後她在神社樓梯大叫「來生讓我做東京的帥哥」。如果在儀式過後,將這個呼喊視之為一個巫女向神明許的願,神明就應巫女的要求以這個形式來拯救系守町避過天災一劫,順應這個呼喊戲中下一幕就是三葉第一次變成立花瀧,立刻呼應到所謂來生(死後)成為東京帥哥,因為我們可以看成是她死後3年才變成立花瀧。讓他們兩人一直連繫住的就是三葉在3年前彗星隕落前一天送給瀧的組繩髮帶,宮水家做的組繩是「Musubi (結)」,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時間的流動都是「Musubi (結)」,全都是神明的力量。所以在瀧第一次變成三葉之前的一個畫面就是三葉解下髮帶給他的一幕,代表瀧當時只有唯一一個跟三葉的連繫,之後下一幕就是瀧一醒了就發現自己變成三葉。
去到劇情中段
瀧變成三葉跟婆婆她們去敬神,這段給了好多線索解釋往後的劇情。婆婆說敬神就是連接神和人的重要慣例。到了御神體,婆婆說那邊是隱世,要回到這個世界就要用最重要的東西交換,就是口嚼酒,代表住三葉的半身,而水米酒都可以是「Musubi (結)」,進入身體就會和靈魂連接。所以當瀧在2016年追尋三葉去到御神體的時候,他喝完三葉的口嚼酒之後可以說是跟三葉的靈魂連接了,從而沿住組繩(象徵時間的流動)去到殞石墜落那天的早上,變成三葉拯救系守。另外跟婆婆敬神後下山的時候是「黃昏之時」,那時候婆婆突然問 瀧變成的三葉 是不是正在做夢,之後瀧就去回到2016年睡醒了。為什麼會這樣?這一段是電影第二次提到「黃昏之時」,第一次在是電影一開始三葉上課的時候老師有解釋:「傍晚,非日非夜的時段;世界的輪廓變得模糊,可能看到非人之物的時段。」-就是黃昏之時。所以身為神職的婆婆在這個 黃昏之時 就開始察覺這個三葉有點古怪(之後是在瀧變成三葉拯救糸守的那個早上婆婆也發現了三葉是瀧),也解釋了之後瀧和三葉在不同時空下都能夠在御神體外邊的山端相見,因為他們相見的時候就是「黃昏之時」,而我認為因為瀧戴住的組繩代表住跟三葉的連繫,所以當瀧把組繩給回三葉的時候,他們的連結就中斷;而在神明的角度,三葉作為巫女經已以此方式改變了歷史,已經成功守護系守居民,完成使命,所以兩位就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各自遺忘曾經擁有的經歷。至於最後三葉為什麼可以游說到他爸爸拯救系守,有個網站引述左部分《你的名字。》外傳小說的段落,我覺得解釋得滿充足,會在留言留下來源給大家。
《你的名字。》各種象徵:
1. 3的數字象徵
為什麼是相距3年的時差? 3這個數字有象徵不同的意思,好多宗教都有完美全能的意思,而亞厘士多德就認為3有完整的意思,基督教都有三位一體的講法,耶穌都是3日後復活。所以我會認為3是有一種重生的意味:3年後瀧讓所有人復活,讓系守再次變得完整。
2. 5的數字象徵
為什麼是5年後重遇? 在日本,數字5有完滿的意味。
3. 三葉的髮帶
三葉的髮帶有紅線的象徵,代表姻緣的連結,所以當瀧接下三葉的紅色髮帶都代表住他們已經被這條命運的紅線連接了。
4. 一分為二的迪亞馬特
一分為二的彗星有新開始的意味,彗星在原來的軌道脫軌並一分為二,可以象徵住開創新軌道,就跟這個故事一樣,兩位主角在彗星隕落之後踏進人生一條新軌道。另外彗星命名為迪亞馬特,在《第十二個星體》這本書裡面 迪亞馬特星 因為跟 尼比魯星 相撞,一分為二之後比較大的衛星就成為現在的地球,換句話說迪亞馬特隱喻地球的前身。我們可以看成一個跟地球擁有相同靈魂的星體每1200年和地球擦身而過並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記,跟兩位主角的經歷極為相似。
5. 神體的所在地
神體的所在地是一個圓形,圓形象徵時鐘、時間,可以映射整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生命之花,在一個圓形裡面,一切都是循環永恆,你永遠不會找到那一點開始,那一點結束。時間都是一樣,永遠沒有錯的時間,只有錯的觀念。好多時候你以為開始了,可能已經結束,你以為結束了,原來是一個新開始。瀧和三葉,在這個永恆之圓最終相見,可以代表兩位在「黃昏之時」進入了同一個時間領域。
Bonus:言葉之庭的彩蛋
最後送個小彩蛋給大家,解釋「黃昏之時」的老師服裝跟《言葉之庭》的小雪老師好相似,而且都是教古典文學,聲優都是花澤香菜。
以上所有觀點都是我個人見解,而我認為這部藝術品比我們的想像空間非常之大,如果你有任何看法都可以留言討論。因為我真的好喜歡這部戲,第一次用了這麼多時間出影評,如果大家覺得好看的希望你可以分享出去給更多人感受,如果這條片能夠有史以來突破5,000likes我會多出一條相關影片助興,你們都可以留言提議主題。期待我新片就記得按下訂閱啦,還有隨時like我Facebook IG催我出片或者看看我會出什麼片,多謝你支持,我們下次見,88!
你的名字。不是影評是歌:前前前世
https://youtu.be/R0zid8kt3yA
《你的名字。》影評時間軸深入解析(極劇透)
https://youtu.be/qMkA7JR7reA
《你的名字》影評時間軸整理+劇情半深度分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hsmaGULH8&t=3s
你的名字 時間線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跟HUSH的認識,今年剛好滿十年。
當初因為在Tizzy Bac的一場演出,還是樂團的hush!作為開場嘉賓,意外聽到他迷幻又哲學太空感的聲音,後來我們成為臉友,爾後有演出都會到場支持,印象中還在他打工的卡夫卡聽過他唱歌幾次。
大學畢業搬到永和後,因為跟HUSH住很近,偶而我們會約出來聊天吃東西,有一晚在樂華夜市吃消夜,他興奮跟我說:「我有一首歌賣給一位天后,你聽聽看」,我戴起耳機,音樂傳來的旋律就是〈克卜勒〉,當下我也激動為他大叫,他的創作才華被主流市場注意到了。
樂團hush!推出兩張作品,好幾次感情挫敗時,都會把〈都是你害的〉、〈異常現象〉、〈第三人稱〉反覆播放,總能從他的詞曲,找到安撫內心的力量。後來他決定拿掉驚嘆號,改以大寫之姿單飛出發,依舊擁有飽滿創作能量,除了譜曲也為他人填詞,於是他為徐佳瑩創作的〈尋人啟事〉,直白文字表達都會男女寂寞的尋人渴求,終究一嘗初次入圍金曲獎的滋味,同時也建立起HUSH特有文字的想像及魅力。
當然他不忘寫歌與唱歌,個人首張創作專輯《機會與命運》的帶電色彩,褪去樂團時期的灰暗,多了一絲明亮感,不過依舊圍繞在他熱愛的哲學、心理學視角裡。第二張專輯《換句話說》反而拿掉電子顆粒,更多真實樂器來回鋪陳,營造更宏觀又貼近個人色彩的音樂視角,從慾望到成長,再到情感拉扯,HUSH用音樂表現出這世代與他相同頻率的對等關係。
雖然兩張作品跟金曲獎擦身而過,但《換句話說》也在金音獎成功拿到最佳另類專輯,當晚他在無台上說了一句「謝謝那些不愛我的男人」引起全場大笑之餘,也表示或許就是因為自己的音樂夠另類,更能證明存在的價值。
這次終於HUSH以蘇慧倫的〈安和〉奪下金曲獎最佳作曲,想到第一次聽到歌曲時,很難聯想到這是出自HUSH的創作,因為他很少寫曲式輕快愉悅的歌,讓人忍不出也想在安和路上演一段神秘冒險,當然蘇慧倫的精準詮釋,加上陳君豪製作,為歌曲注入完美靈魂。
看到HUSH走上頒獎台,心情跟著一起激動
曾是住在附近的鄰居,還請他幫我顧過貓咪
偶而會約吃飯喝酒大聊各種話題
還一起出國去看椎名林檎演唱會
更曾在同一間公司工作,如今他真的得到金曲獎了
希望這只是個開始而已,因為HUSH的創作一直都在突破!
聽聽看前陣子上架的新歌〈支線任務〉就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qQP0hDhV8
愛你啦,親愛的 HUSH !
#金曲32
#最佳作曲
圖片來源:金曲官方Facebook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梅姬老師靈魂占卜
答案出來啦!快來看!這次的解答有一點形而上,大家要慢慢地用心體會喔❤️
💜💜💜💜💜💜💜💜💜💜
1️⃣選擇第一張牌的朋友:
您的靈魂想對您說:#EARTHED接地
學會做人。存在於世,卻不屬於世。
所有擁有人類經驗的靈魂所面臨的挑戰是活在這個世界上, 但不屬於這個世界。去意識到他們是擁有人類經驗的靈魂,並完全意識到它。讓他們的靈魂完全融入他們的身體。
人的個性往往與超越性或內在性有關。那些傾向於超越性的人有一種對天堂和形而上學的渴望:他們渴望與上帝的個人體驗,並迷失在天堂:他們嫉妒天使,比起在地球上,他們更喜歡在星星上祈禱和間逛。
那些傾向於內在的人已經把他們自己更多地依附於地球和他們的身體。他們花更多的時間思考物質世界的事情,而不是與天堂或自己神秘的內心世界聯繫。作為一個完整的靈魂,擁有人類經驗意味著在超越性和內在性之間找到平衡。存在於世,卻不屬於世。
大多數星際種子都被超驗所吸引。他們更喜歡天使和天堂。 地球上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可能更困難。如果這是你,你會被提醒,你選擇成為地球上肉體中的靈魂。 你被召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物質世界上。
去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一:一個人體內的靈魂,完全呈現出地球上的生命所能提供給你的。
❤️TARSEED靈魂調查:
你是傾向於嚮往星空, 還是更關注物質世界?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更大的平衡?
💜💜💜💜💜💜💜💜💜💜
2️⃣選擇第二張牌的朋友:
您的靈魂想對您說:#WAIT等待
現在還不是時候。事情正在被編織。
在我們這個快速、嘈雜、被動、比較的世界,人們常常期待即時的反應,有時甚至是一種緊急事件,讓人喘不過氣來。更別說給自己休息、等待和重置的空間了。我們經常超速行駛。一遍又一遍地期待立竿見影的結果。當導航沒有以這種極端的速度出現時,就會感覺好像出了什麼問題。
但通常,不接受指導本身就是指導。當你尋求指導卻沒有得到時,通常意味著需要等待。現在還不是時候。
細節正在被編織。
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當表面上看起來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時候,要保持信任。要記住,不管冬天有多長或多苦,春天總會來。要記住,你不需要在一天之內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也許有了正確的觀點和良好的睡眠,這些問題會得到更好的解決。
這張卡是你滑步、減速、關機和休息的許可。它提醒你要有耐心,要相信生命的奧秘。要相信一切都是為了你。它可能不會發生在你想要的時間軸上,但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它會比你想像的更好地安排。
❤️STARSEED靈魂調查:
你怎樣才能慢下來,更有耐心地等待呢?
💜💜💜💜💜💜💜💜💜💜💜
3️⃣選擇3號的朋友:
您的靈魂想對您說:#BIGPICTURETHINKING大局觀
昂宿星團的能量。有遠見的人。靈感。
昂宿星人是我們的宇宙表親。他們在這提醒我們,學習新事物和改變未來永都為時不晚。你被召喚成為這個星球的夢想家。深呼吸,擺脫你被教導的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切,為人類持有一個新的視野。
你可能是天生的大局觀思考者,來到這個世界為未來產生想法,在這裹誕生一個新的時代,夢想一個新的世界。未來將由你們這樣的造夢者編織,那些有足夠勇氣去質疑事物的存在,並展望地球的新可能性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藝術家、夢想家、發明家和有遠見的思想家。也許你最近有個主意,有人叫你去帶領。如果是這樣,這張卡片就是你被神引導的確認。
昂宿星人在地球發展的這個重要階段支持我們。他們想讓我們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我們這個星球及其所有物種的福祉。他們呼籲你成為未來的領導者。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相信這個願景,並通過每天的行動來實現它。夢想一個新的世界。敞開你的心扉,不要擔心人的想法。因為開闢一條新的道路需要極大的勇氣在遠景成為現實之前先相信它。
❤️STARSEED靈魂調查:
你是如何被召喚來上前領導?你被召喚去追求什麼新的想法或創意?
💜💜💜💜💜💜💜
4️⃣選擇4號的朋友:
您的靈魂想對您說:#SATRFAMILY
#星際家庭你是靈魂團隊的一員 #召喚支持
在某些階段,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群的一部分,是一群靈魂的集合,他們彼此分離,各自體驗自己的人生。那些組成你靈魂群體的人是你的星際家庭的一部分。
你們的星際家庭是那些從類似的宇宙布中切割出來的靈魂。你們不僅僅是一起經歷了人生一一你們的靈魂曾經是一體的。星際成員在類似的時間投生,與錨定相似的光的頻率一起工作,並彼此交叉路徑是非常普遍的。
當你覺得你認識並第一眼就認出他們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他們是你的星際家庭的一部分。他們讓你立即感到熟悉和舒適。和他們在一起,時間過得又快又長。你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比和其他人在一起更自在。
有時感覺就像照鏡子”,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你就是這樣的。通常你會竭盡全力去幫助你的星際家庭成員,本能地知道這是你人生道路的一部分。當一個星際家庭成員去世時,不管你認識他們多久,你都會深深地感到悲傷。一個特定的靈魂哀悼或靈魂破碎發生。
想想你生活中的那些人一一你覺得誰是你的星際家庭的一部分?
❤️STARSEED啟動:
把這張卡片放在你的心之門上,然後低語如下“我敞開自己,接受我腳下水晶網格的智慧。願星辰和大地指引我,治癒我。正如他們所做的,願它也能治癒地球。
💜💜💜💜💜💜💜💜
5️⃣選擇5號的朋友:
您的靈魂想對您說:#BABySTEPS嬰兒的步驟
行動。在你的直覺變得有意義之前,先跟隨它。
你被召喚去採取腳踏實地的行動來回應你靈魂的召喚。從你現在的位置開始,以持續的方式開始建設。很人放棄了靈魂生活,因為他們等待著在邁出第一步之前就知道終點。但直覺不是這樣的。我們的靈魂一直在召喚我們:每時每刻。
找到你自己與宇宙和諧相處的方法是每天傾聽你靈魂嬰兒的呼喚和私語,並朝著這些呼喚和私語的方向採取切實的行動。有人鼓勵你從小處著手。很小的。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每天做一件事。把事情分成可完成的任務。
地球上的時間比其他行星上的時間要慢,這可能會讓星際種子感到沮喪,他們可能期待更快的顯化速度,因此在種子開始發芽之前就放棄了。如果你對此產生了共鳴,那麼是時候選擇持續性而不是緊迫性了。是時候朝著你的目標邁出一小步了。要記住,你這並不意味著要脫離當今世界的現實——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有意識的人睜大眼睛生活。
相反,它是一種召喚,讓你從一個充滿連接、優雅和關愛的地方開始你的一天,所以當你走進這個世界,當你讓這個世界進來,你是從一個不可動搖的存在狀態開始的。這是一個你從內心最深處汲取力量、權威和指引的國度。
❤️STARSEED靈魂調查:
你是如何被呼召來將你的目光轉向內在的?
另一個力量神秘力量任務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分鐘閱讀
女性主義思想家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生於1908年,1986年逝世。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行動主義分子及社會理論家。她著有一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她投身法國女權運動;更被世人關注的,是她與當時最著名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沙特的開放式戀情,他們堅定忠誠,又各享自由,有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沙特為存在主義下的定義是「存在先於本質」。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有人說品性是「天生」的,人的本質天注定。「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是,人的本質不是天生的。「人首先存在著,面對自己,然後界定自己」。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規條。道德和規條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出生,我們存在。我們用行動來界定自我,每個人的本質,是由存在之後的言行所創造所決定的。
西蒙波娃於1949年寫下的經典著作《第二性》,為當時的女性地位,提出存在主義思辨的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也就是說,女人憑性徵生為女人,只是存在,而女性的本質、地位,則是後天被「定義」的。「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的本質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有一本最新出版的書,《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 A Life),以「成為」(Becoming)做書名,是對波娃的思想同人生的最佳概括。
《成為西蒙波娃》
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西蒙波娃撰寫了許多哲學、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小說、隨筆、傳記、專著,其中她生前的自傳也有四部。她晚年,在沙特逝世後寫的作品《告別儀式》也帶自傳成分。她編輯出版過沙特給她的書信。加上幾十年許多寫作者對她的分析與評論,關注女性主義及存在主義的讀者,西蒙波娃她已經甚有認識了。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以及會涉及他人,所以她豐富人生中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思未公開透露。
最近幾年,她的日記和私人信件陸續曝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講師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鑽研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寫有幾本關於沙特、存在主義的著作,2020年8月出版了《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中譯本上月在台灣出版。作者全盤檢視了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近幾年曝光的資料,補足了未曾被看見的細節,看到了波娃立體、真實而細微的面貌,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
「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自古希臘哲學以來,西方哲學家都討論「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是人類知識的兩大分類。蘇格拉底認為,人必須認識自己才稱得上睿智。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但波娃在哲學上卻這樣反問:如果女性真實的自我根本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你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你沒有能夠成為你理應該成為的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而視你為失敗者呢?如果成為自己令你蒙受揶揄、蔑視或羞辱呢?
在波娃在世的那些年,即1908-1986年,女性所擁有的可能性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學開始以招收男性相同的條件招收女性;女性取得投票權,也能合法離婚與墮胎。波娃經歷了三十年代巴黎的波希米亞狂潮、六十年代的性革命。女人於公共領域中思考、進而坦率談論自身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了。但即便如此,人們談論「女性主義」一詞時,所講的內容仍然令波娃覺得粗劣、愚蠢和難以忍受。波娃因此寫了《第二性》。當她寫下「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這句名言時,她並不知道《第二性》這本書竟會對自己往後的人生及後世的人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已有諸多文獻深入探討這句名言的意義、探討人究竟如何「成為」女人。《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則旨在探究波娃是如何成為她自己。人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是永無休止地成為自己的過程——這是波娃在十八歲時就作出的結論。
因此,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人生的波娃,她的生命與思想的書寫就由凱特‧寇克派翠完成了。
波娃一生的哲學追求,就是女性要努力「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但諷刺的是,她最受世人關注的,卻依附於沙特,是與沙特的「知識分子情侶檔」關係。
在《第二性》中,波娃說,「女人所能擁有的最多也僅是極不牢靠的力量:無論她是奴隸或是偶像,決定她命運的人從來都不是她自己。」她的哲學也讓她瞭解,她能做的只有持續成為自己。
女性感情生活被無限放大
1927年某天,19歲的西蒙波娃和她父親對於什麼是「愛」起了爭執。那個年代裡,社會期待所有女性都能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夢想。波娃的父親表示,愛就是對他人的服侍、愛慕與感激,而波娃就強烈反對,說愛不只是感激,不只是因為他人對我們付出而欠下的債。波娃在日記中寫:「有這麼多人不曾明白什麼是愛!」
在波娃的經典著作《第二性》中,她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使男人重新獲取權力,她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但即使這樣,她和沙特組成非婚姻的終生情侶檔,仍然使波娃在社會輿論中被認為是沙特的附屬。大眾普遍認為「知識分子」指的是沙特,而波娃只是構成「情侶」的另一人。波娃在1986年於巴黎過世時,《世界報》(Le Monde)的訃聞標題說她的著作「偏向通俗讀物而非原創作品」。1994年,一位知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表示:「若有人認為西蒙波娃的重要之處主要在於她與沙特和其他情人間的非典型戀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在社會未脫離男性主導的情況下,由於對女性感情生活的無限放大,而導致對她的哲學成就的低估。事實上,很可能波娃才是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人。
被看見好還是不被看見好
法國的哲學家長期爭論著人活著到底是被人看見好,還是不被人看見好。笛卡兒表示人得「不被看見,才能過得幸福」,沙特認為,他人物化的凝視如何將我們囚禁於次等地位中。但波娃並不同意這些說法,她認為人要過得好,就得被他人看見——只是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被看見。
波娃生前陸續出版了四本回憶錄,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傳性質,比如她的美國和中國紀行。她也將沙特寫給她的信件整理出版。 她讓自己被看見。
不過,波娃逝世後的數十年間,新的日記及信件陸續出版。許多人震驚得知波娃不但擁有過同性戀情,對象更是她過去的學生。她寫給沙特的信也透露出她在哲學上對於沙特的影響。
終其一生,波娃受困於人們對於她的能力與原創性的質疑之中,有些人甚至說她的著作其實是沙特寫的。有人說她像是「引用宗教經典一般地」引用沙特。
當年女性作者經常面臨這樣的指控,而她們往往也會將這樣的看法內化。波娃某些原創的論點,很可能正是令沙特聞名後世的論點。有一年,因為沙特太忙了,波娃便用沙特的名字替他發表文章。沙特說過,《嘔吐》(Nausea)原本只是一篇抽象的哲學論文,是波娃建議將其擴寫為一部小說。沙特也說過,在他漫長的哲學生涯中,波娃以她嚴謹的批評與深刻的洞見,幫助他在發表前將文章修改得更為出色。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成為西蒙波娃》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
由 衛城出版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