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類存活在這世界上的時間很多,所以難免「短視近利」。但當我們改變了觀察時間的尺度,從更宏大的視角來觀察,便可更容易看到整體人類文明和整個生態環境的密切關係。 地質概念上的「人類世」」或「人類紀」凸顯了人類對於當代地球環境的深刻改變,各項行為都留下痕跡成為地質歷史的一部分。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46億年前の地球とはどんな風だったのでしょう?慣れ親しんだブルーでグリーンの球体ではありません。溶けた溶岩に覆われ、すい星や小惑星が降り注ぐ、巨大な岩のようです。生命の形跡はまだありません。 この時代はおよそ6億年続きました。 月が地球を回り始めてすぐ、地球の自転が一日24時間のサイクルにスローダ...

  •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06 16:30:50
    有 43 人按讚

    人類存活在這世界上的時間很多,所以難免「短視近利」。但當我們改變了觀察時間的尺度,從更宏大的視角來觀察,便可更容易看到整體人類文明和整個生態環境的密切關係。

    地質概念上的「人類世」」或「人類紀」凸顯了人類對於當代地球環境的深刻改變,各項行為都留下痕跡成為地質歷史的一部分。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攝影記者Richard Fisher與Javier Hirschfeld帶我們看到「礦業」對於當代人類地表的深刻影響,也讓我們進一步反思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力。

    -------------------------------
    從25億年前的太古宙開始,到2.5億年前進入中生代,經三疊、侏羅、白堊紀,再到延續至今的新生代第四紀,地質年代是地球的一種紀年方式,每一個時期都留下獨特的標識。

    那麼"人類紀"是個什麼概念?

    人類開礦,採掘貴重金屬、石油天然氣,或者遠古礦石,用炸藥和機器把地底下經過千百萬年形成的礦石挖出來,加工提煉,成為工業生產的原料。

    礦石中濃縮了遠古時的地球故事,成為不同的地址年代、不同的文明時期的獨特標識。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開礦的歷史極短,卻給地球留下無數不可逆轉的變化,和水庫大壩一樣,形形色色的礦坑在很久很久以後,將成為「人類紀」的標識和考古現場。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443724?fbclid=IwAR17DDhK1Sm5CLg49gPkx6kotM0rOmihGBgIJ1fZ1Kup2F9MBWKaYSdFbLc

  •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6 22:21:44
    有 3,728 人按讚

    【#隨緣家書🌍】Patreon的網友建議這篇文章完全Public,供多些朋友思考。

    「應該移民嗎?」——真正的答案,在這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有非常複雜的答案。在過去十年,每次都想長篇大論的答,總是被斷章取義。也難怪,本來在太平盛世,稍具思考型答案已經顯得很離地,但在此情此景的新香港,朋輩間,坦白說,沒有人不在想這問題。但與此同時,也沒有人不在尋找「是」與「非」之外的答案。

    因為,大家經過過去一年,都成長了。都知道香港的出路,只有在重重矛盾、悖論、衝突中,跌跌撞撞地尋找。

    我真心的答案是:this is not a question。非黑即白的「移民」概念,早已在冷戰結束時,已一併終結,正如中美就算出現新冷戰,也不會有一道圍牆,而是全新型態、互為表裏的衝突。不少人提起「移民」,往往有出於情緒的反應,就是因為假定了一種either / or 的對立。

    從前,或許是的。但現在,還是嗎?

    我們不妨先梳理提起「移民」,往往出現的對立式dichotomized情緒:

    1A. 假如移居別處,就等於放棄我城,促進換血,這是不負責任。

    1B. 假如留守我城,但君子不立危牆,連累人犧牲得毫無價值,同樣不負責任。

    2A. 假如移到他方,天天圍爐取暖,只會成為蝗蟲,成為別人的排外對象。

    2B. 假如移到他方,成了由內至外的美國人、英國人,豈非數典忘祖。

    3A. 假如離開香港,沒有了熟悉的土地承載,再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3B. 假如留在香港,換血急速進行,社會大手術,同樣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4A. 假如到了海外,找不到和現有待遇同級的工作,就是二等公民,代表無能。

    4B. 假如到了海外,只靠私人儲蓄過世,那是階級特權,是為自私……

    「移民」的偽對立:住這裏Vs住那裏,融合Vs排外,上流Vs下流

    凡此種種,一堆負能量。但這些對立,從來都是偽對立來的。

    1. 在過去一年運動,明顯有大量工作,都是海外香港人積極參與的:捐款,文宣,後勤,乃至專門回來,反映他們始終心繫香港,港人對他們,不應有事鍾無艷;某程度上,國安法甚至也是要專門打擊他們,從現在通緝美籍港人Samuel Chu,即可見一斑。同理,生活在香港的不少人,其實早已「精神移民」,只在乎物質層,卻也不見得可以有何貢獻,則大可無事夏迎春。在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有不少工作,即使不談政治,也100%肯定海外比香港適合,例如教育、文化、藝術、創作、創科等,都必須無邊界的創作力,才能成功;而通過互聯網和社區網絡,即使身處海外,影響也依然能輻射本地,甚至更能輻射本地。

    就像疫情期間的教學,甚至香港、紐約還是剛果,又有何分別?而且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不少家長都覺得此刻的香港,不可能是理想地方:只要問有多少表面上支持政府的「藍絲」,讓孩子在非海外學校、非國際學校、非直資、非IB的本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最好的指標。但另一類工作,卻是必須在地才能見效,例如社工、醫護、工程、本土經濟等,他們令香港人活得體面、尊嚴,同樣有時代選中的機遇。台灣民進黨創黨時的金主們,大都在戒嚴時代白手起家,對台灣自然有貢獻;猶太人保存血脈的大腦,二戰時都在美國,自然也對手足有貢獻。貢獻不在身在何方,而在心在何方。

    2. 假如「移民」的定義,就是昔日的唐人街,時光停滯,與外界隔絕,連當地語言文化也不懂,自然非常糟糕,也值得被排斥;等而下之的酷愛炫富,乃至反客為主影響當地核心價值,更是大忌。至於昔日不少二、三代移民,以和母體割裂為榮,滿口比本地人更造作的口音,同樣叫人吃不消。但香港人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全球化時代出現後,不少到了海外的香港人,都奉行「engagement」策略,一方面積極融入當地圈子,另一方面在當地建立的社會資本,能對香港有幫助,例如進入當地經濟高端層,或把香港文化融入當地、自成fusion,都是功德無量,兩者兼顧得如魚得水,因為認同從來不是排他性的。這完全不涉及政治,但也是「國際線」的真諦。同一道理,留在香港的,同樣可以建構本地國際網絡,單是一間重慶大廈,就是由下而上國際線的寶庫。

    3. 甚麼是「香港身份認同」,自然每人都有不同定義。林鄭月娥、李柱銘、梁天琦的定義,就全不一樣,但都會存在,就算是2020年的林鄭月娥,也不會說自己不是香港人吧。所以無論怎樣定義,香港身份認同從來都是外向型的,是很有效的大熔爐,信奉的是公平競爭、相信法治但靈活變通、專業精神而超然政治、東西文化共融、不依靠被規劃而相信由下而上,屬於典型的港口身份:例如梁天琦、羅冠聰也是新移民港人,南亞裔Jeffrey Andrews是土生土長港人,猶太人盛智文也是歸化港人。假如說離開了香港,就再也沒有身份認同,那怎解釋在過去一年,不少海外港人二代、甚至不懂地道廣東話,就像剛談及的美籍港人Samuel Chu,也完全被connected?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對身份認同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昔日理論,顛覆了上世紀對地緣政治的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劑。且看今天香港青年認為與英國同齡港人屬同一社群,還是感覺隔壁藍絲長老更似同一屋簷下?

    4. 說到海外的生活、工作,這從來不應使用香港的同一基準:人不應該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在這層面,處於不同崗位的香港人,完全可以發揮2+2=5的作用。香港人的資產相當豐厚,能力也高,人均GDP接近五萬美元,甚至高於不少人的移民目標德國、加拿大、日本;總GDP的規模,也可比愛爾蘭、馬來西亞、以色列,而且還未計算海外港人在內。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人毋需大規模聚居在某一地方,也可以結成互助經濟體:英國港人可以支持住在台灣的黃秋生拍電影;台灣港人可以建立網上教室教美國港人中文;美國港人可以請被打壓失去工作的本地港人當freelance designers、editors;本地港人則可以從英國網購當地港人製作的日用品……李嘉誠在英國建「香港城」,固然是由上而下的例子;無數可以出現的虛擬香港村,則是由下而上的例子。香港百年前起家之時,華商全球網絡的匯款,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香港成為一體兩面、內外合一的概念,日本濱下武志教授對此有詳細研究。百年前,未有現代科技,尚且如此,何況2020年後的世界?

    這些,自然都是理念層面的討論。重點,還是如何執行。

    真正的「移民」,其實是減少任何單一依賴的一個「Package」

    十年前,我就真心相信每一個香港人,無論今天廣義的黃、藍,都應該有一個足以在全球生活的package。無論是最本土、還是最建制的人,萬一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想離開,都不應該受限。建制派有一個觀察是對的:不少vocal的本土派輿論領袖,都不在香港。不願離開時,也應該擁有實力。這對人對己、大局小局,都有好處。這個package,不是由純粹物質的check list組成的,而是由能力主導的check list 組成的:

    1. 我們需要有被其他地方接受的能力。這不一定等同外國護照,可以是一種後備身份(例如擴權後的BNO),可以是一種聯繫身份(持外國護照的家人讓你離開),可以是一種能力身份(擁有其他地方高認受的專業資格),也可以是一種社會身份(外地朋友願意和有能力在必要時協助離開)。對香港人而言,這是不少人想到「移民」時真正所指的:對現狀感到不安,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希望馬上走,這在黃、藍營當中,都非常普遍。

    2.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開工的能力。這不等於高薪厚職,甚至恰恰相反:在未來slashers世代,任何工作反正都保障不了終生收入、也再沒有到死的長糧這回事,真正能保障生活的,再不是擔驚受怕地保住一份工,但到了退休還是繼續擔驚受怕,而是要有到死也能開源的能力。很多人不敢發聲、犧牲一生的自由,不外出於這種恐懼,因為很擔心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能力。

    至於這能力是甚麼,總會與時並進,更重要的,還是「學習的能力」。我們常對新一代說:能夠好好與人溝通(須知陪月、幼稚園老師才是最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與持不同語言者溝通(例如瑞士人那樣有四種語言),與電腦溝通(例如掌握編程語言、能隨手寫網頁和app等),基本上,就可以保障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無論現在是否依靠單一僱主,我們都必須有第二、第三收入,可以是某種嗜好,可以是某種投資,而且應該是geographically friendly。到了要走要留,地域就不是限制。

    3.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適應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十年,常推廣的「文化智商」(CQ),一方面了解國際關係宏觀的基本倫理,另一方面要在最「落地」的日常生活,培養多元品味,例如兼容咖啡與烏龍茶、印度電影與台灣文藝片、Rap與古典樂等,那樣到了任何地方,都不會成為異鄉人。而這能力和我們珍愛本土文化和生活,從來不是對立的。即使足不出戶在香港,只要有能力,也足以建立personalized的獨家國際網絡,這可以圍繞你的興趣(例如電競)、技能(例如投資)、研究(例如找到愛好哥德式建築的全球同路人)、工作產生,到頭來,才容易在不同地方都有接頭人,讓網絡和現實世界虛實相間。至於出國留學、working holiday,除了增值,也是獲取上述網絡和能力的理想中介。

    海內外香港人,不分黃藍,也是命運共同體

    只要香港人、特別是中生代和新生代,能做到上述各點,兄弟爬山,各自選擇,自然不應再有「移不移民」這疑問。目前有大約150-200萬港人和後代散居海外和中國內地,單是主張加拿大的60多萬香港人、已比在沙田的香港人多,香港人已經是一個散居全球的命運共同體。今天藍黃高度對立,其實除了20%酷愛天天鬥爭的深藍無可救藥,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思維都是很一致的,在共同體內部,到了海外,反而大可以拋開政治分歧,就像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反而變成buddy,因為他們有共生能力。例如不少(表面上的)藍營商人,捐了很多資源支持香港(大多是黃營的)新一代創業、學習,這種資源流動,屬自然發生的默契,這就是真正的香港;現在很多僱主也在讓資金、公司先移到海外,也製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予香港下一代。我們面對大時代,應該改變停留在數十年前「是否移民」的過時思維,內外合一,這才是香港人生存下去的最大憑藉。

    在過去十多年,每次被訪問,都有記者問我「是否移民」。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只期望最簡單的答案。而作為國際關係學者和近年的創業者,我大多時間,都不在香港。於是,有人以為我在新加坡,有人以為我在台灣,有人以為我在葡萄牙,有人以為我在英國,有人以為我在美國。其實,我全都在,one way or another,因為我成長以來,就是如此追求,也許是預視了全球大趨勢如此,也許是預視了狹義香港的出路如此,也許是futures studies和國際關係令我不能自拔。

    至於未來,作為父母,讓下一代在這樣的香港接受教育,無疑是不負責任的,因此一定會讓她們到海外讀書,也會花多些時間和她們一起,但除非有不能入境的一天,否則斷不會改變保留香港為根據地之一,而且無論在香港、還是海外,適逢亂世,都應該開拓更多業務。朋友們,即使以往不理解,難道到了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還不理解嗎?身體力行讓香港人有落地的國際視野,無論身在何方,一直都是我的崗位,過往如是,未來也如是。

    但願我們不會成為最後一代香港人。

    經濟一週,2020年8月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959046

  •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2-25 20:00:45
    有 44 人按讚

    [古神的美妝天地]談台日籃球差距

    🏀🏀

    作者頁👉
    https://www.sportsv.net/authors/hunight

    🏀🏀

    覺得丟在原本討論串裡面應該看到的人不會很多,重貼一次。

    輸日本那篇因為寫在轉播哈薩克對約旦開打前一刻,篇幅比較精簡,我想講的有一大半在上禮拜運動視界的Podcast裡面講得比較完整👉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1790

    同樣命題:「別再說只差歸化了,六年前日本中生代被我們新生代球員按在地上修理,六年後呢?我們缺規劃讓歸化當強心針,不是拿歸化當沒有規劃的遮羞布」。

    🏀🏀

    先說中華隊要不要歸化,要,當然要,而且得用心找,不是隨便塞一個或是喊著我們要四萬或六萬美金,這批接班黃金世代的球員早就證明過自己能打大比賽,而且打得很棒,2014亞洲盃,2017世大運和2018年的亞運都證明過這一點,至少面對亞洲六到十二名的球隊早就證明過好好準備,我們主場客場都能贏,而且很漂亮,多一名歸化肯定可以加很多分。

    🏀🏀

    但這批球員打最好的時候是哪一次?我會說是2017年世大運,因為那一次我們真正有兩年以上的年輕球員培養計畫,即便執行的沒有完全盡人意,但至少那兩年大家看得到每年瓊斯盃中華白終於不是打完就散,世大運最後名次寫下新高還不是最重要,而是大家看得世大運代表隊的內容,是輸球也值得抬頭挺胸讓主場球迷給予感動和掌聲。

    有多少球迷第一時間可以記得中華隊世大運是第12,第13名不會講錯?連我自己大概都要查一下,但為什麼名次不確定都能讓人刻骨銘心,回頭想,我們要的是什麼?名次?還是內容?紮實的內容不會騙人,即便打不贏塞爾維亞,但我們可以在對韓國和烏克蘭漂亮討回來。

    🏀🏀

    當時和現在,差別是歸化嗎?

    日本在那2011和2013亞錦賽只拿第七和第九輸球之後,國內掀起要把整批球員換掉,直接讓渡邊雄太這批新生代接班的風聲,但他們換上長谷川健治擔任教練後,2014年開始長期規劃組訓,第一年亞運拿到銅牌,中華隊黃金世代混編籤運不佳拿第九;2015年亞錦賽日本在長沙打到第四,我們有Q,結果拿到史上最爛的第13。

    注意,這兩年日本是純本土,完全沒有歸化球員,連Ira Brown都沒有,然後?日本高中籃球社團超過足球,B League第一步改革成功見效,打進世界盃和接下來東京奧運和2023世界盃,大家都知道台灣籃球大概看不到日本車尾燈了。

    🏀🏀

    有沒有發現這裡有什麼?其實日本籃球成長根本和歸化沒關係,歸化在使用得當情況下是強心針,就和2013年戴維斯成了中華男籃強心針一樣,2007到2013,有人覺得日本多一個JR櫻木中華隊會穩輸?我想應該沒有,因為至少我們亞錦賽贏過,一個沒有長期計劃的歸化球員影響力有很大嗎?至少以前打日本卡達都沒到絕望過

    那再問一次,這場和日本的差別,是一個歸化嗎?

    🏀🏀

    沒有歸化是病徵,但不是病因,結構性的問題要全盤改革,得了武漢肺炎只吞退燒藥和止咳膠囊沒有用,因為肺部早就整組壞掉了,燒退了還是會掛掉,大家看中國新聞都知道,遮羞布花了大錢遮下去,和打過強心針的一時半刻不會差很多,但病徵沒解決還是會死人。

    一個國家隊最辛苦的是誰?我認為是第一線教練團和球員,但如果真的認為是球員,就不要把後勤補給的問題歸咎到前線火力不夠才吞敗。

    但如果一個協會還是只有告訴你說最大管的大砲值多少錢,我們拚拚看要不要去買的時候,差不多素質的對手拿T91苦心練了六年殺過來,我們還在算口徑夠不夠大,或是以為155榴砲買不起105榴砲來了也能一砲打死對手,this is FUCKING non sense。

    🏀🏀

    考試沒準備的人,給你加三十分還是分數開根號乘以十都一樣很慘,這不是怎麼加分的問題,重點是人家在釀女兒紅你還在趕鴨子上架,以前我們把日本壓在地上打,打到他們國內要放棄比江島以外的中生代,那,現在呢?

    歸化要不要?當然要,問題是輸了快40分,看到呂政儒下場的不甘心,還有球員到第四節想奮力掙扎的眼神,我很難過,但如果真的很難過,就不要把病徵當病因,這才是給球員支持的方式。

    🏀🏀

  •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時間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11 12:30:00

    46億年前の地球とはどんな風だったのでしょう?慣れ親しんだブルーでグリーンの球体ではありません。溶けた溶岩に覆われ、すい星や小惑星が降り注ぐ、巨大な岩のようです。生命の形跡はまだありません。 この時代はおよそ6億年続きました。

    月が地球を回り始めてすぐ、地球の自転が一日24時間のサイクルにスローダウンします。さらに、激突の衝撃で地球は傾き、四季が現れ始めます。まだ生命の存在はありません。でも、すぐですよ!気候が緩やかになって安定し、地表の温度が下がり始めました。ここから色んな事が起こります。水蒸気が凝縮して海となり、大陸も形成されました。正確に言えば、一つの超大陸ですが。 そこから何百年もたって…

    タイムスタンプ:

    46億年前の地球 0:44

    月はどう形成されたのか 1:29

    地球上初の生き物2:36

    酸素はどこから来たのか3:22

    初の氷河期4:34

    最も美しい地球の発展期5:43

    2つの大きな絶滅 😞 7:00

    ゴキブリが現れた時8:10

    恐竜の終焉 9:16

    初の人間! 10:21


    #地球 #恐竜 #氷河期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概要:

    -月が地球を回り始めてすぐ、地球の自転が一日24時間のサイクルにスローダウンします。さらに、激突の衝撃で地球は傾き、四季が現れ始めます。これが、太古代の始まりです。

    -気候が緩やかになって安定し、地表の温度が下がり始めました。ここから色んな事が起こります。水蒸気が凝縮して海となり、大陸も形成されました。

    - シアノバクテリアのお陰で、新しい時代が始まります。原生代です。これは、25億年前に始まりました。私たちシアノバクテリアが大気を酸素でいっぱいにするのに、15憶年かかったというのは、計算すればわかりますよね。.

    -生命が多様化し、多細胞生物が現れ始めました。 あぁ、でも悲しかな、長くは続きません。温室効果が弱まって、地球の気温が急激に下がります。そして、3億年続く、初の氷河期を迎えます。

    -私たちは地球の成長のとても美しい時代を目にしています。これが、古生代です。この時代は、カンブリア紀と呼ばれる、生命の爆発と共に、5億4100万年前に始まりました。

    -古生代のデボン紀に入って、4億1500万年前ごろに、地球は大変身を遂げます。うっそうとした熱林が広がり、魚や他の海の生き物が海にあふれ、脊椎動物が地上を歩き回り、昆虫が這いずりまわっていました。

    -温暖化の大きな環境変化によって、多くの動物や植物は生き伸びることが出来なくなりました。だから、地下に埋まり調理されたんです。

    -古生代最後のペルム紀と、三畳紀に、小惑星が地球に衝突し、およそ96%の生命が死に絶えます。

    -始めの5100万年は、爬虫類の進化が顕著でした。三畳紀は、有名な恐竜時代への入り口のようなものです。

    -恐竜はパンゲア大陸という超大陸に住んでいました。しかし、恐竜時代の終盤、地殻運動によって大陸が分裂し、現在知られているような、より小さな大陸に分かれます。

    -時が経ち、新生代に入ります。巨大爬虫類たちの終焉です。ホントまたかって感じですけど、大きな小惑星が再び地球を直撃し、6600万年前、恐竜は急激な気候変動で絶滅。

    -鮮新世(せいしんせい)は、皆さんの祖先の誕生を目撃しました。それから更新世にかけて人間は進化して、10,000年前に完新世が始まります。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関連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
    声の出演:荘司哲也(Studio Kiw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