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古嚴寺慧度法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古嚴寺慧度法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古嚴寺慧度法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古嚴寺慧度法師」的推薦目錄
  • 古嚴寺慧度法師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9-13 08:00:00

    六榕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的六榕路,為一座佛教寺廟,至今已有1460多年歷史,內有六榕花塔,廣州四大叢林(六榕、光孝、華林、海幢)之一,六榕寺為廣州佛教聖地,亦為廣州旅遊景點及名勝古蹟之一。大門上有一副對聯「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無樹記東坡」,為民國初年順德文人岑學侶撰寫,聯中「博士」指的是王勃,「東坡」指的是蘇軾,以紀念他們對六榕寺的貢獻。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派他的母舅沙門曇裕大智法師到真臘(今柬埔寨)求得佛舍利帶回廣州後,便命令廣州刺史蕭譽建造了這座寺和塔,當時分別稱寶莊嚴寺和舍利塔。相傳唐上元二年(675年),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來到廣州,應寶莊嚴寺主持之邀,揮毫寫下了《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記》。到唐朝高宗時重修。五代南漢時改為長壽寺,每逢上元節、中秋節,人們都蜂擁到寺裡,點燈祈求豐年。到宋太宗時再重修,改名淨慧寺。後毀於火災,塔亦被毀。宋哲宗年間,廣州人林修,在原塔基下重建千佛塔,並將佛舍利埋於塔下。北宋元符三年(1110年),蘇軾被貶嶺南時,從海南北歸,路經廣州,時淨慧寺僧人慕東坡之名,力邀其為寺題字。蘇東坡見寺內有六棵枝葉繁盛的古榕,便欣然提筆寫下「六榕」二字,字為楷體,遒麗奇雅,厚重雍容。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年)改名為六榕寺。蘇軾所題匾額,今天仍高懸於寺門上。,廣州人俗稱千佛塔為花塔,塔基是用花崗岩石砌築的九井環基,塔頂有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鑄造的千佛大銅柱,連上面的九霄盤、寶珠及下垂的鐵練總重達5000公斤。六榕塔是仿樓閣式的穿壁繞平座結構的磚木塔,塔高57.6米,是嶺南地區現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從北宋重修到現在已有900年的歷史,中間又經過多次重修,直到明朝嘉靖二十八年由住持德隱進行了一次大修,花塔的面貌,基本上與今天一樣。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寺塔修葺,主體仍照宋代舊貌。巡撫張兆棟見到蘇東坡墨寶,甚覺可貴,就拓“六榕”之字制匾懸於寺前,正式改淨慧寺為六榕寺並沿襲至今。修葺六榕寺時,各層琉璃瓦簷改為清代樣式,塔內朱欄碧瓦,丹柱粉牆,遙望猶如沖霄花柱。元宵、中秋之夜,民眾懸花燈塔上,絢麗異常,故六榕塔又稱“花塔”。史載,至1913年時,六榕寺內的六株榕樹尚存2株。為紀念蘇東坡,時任六榕寺主持鐵禪和尚辟院內六祖堂前補植榕樹4株,並築建了一座亭子名為“補榕亭”。六榕寺位於廣州老城區中心一方淨土,古老的榕樹帶有特有的意境,實屬美景。在榕樹下,有一尊白色玉石所鑄的蘇東坡塑像。蘇東坡站在刻有“六榕”二字的褐紅石基上,目光炯炯,手持木杖,腳踏木屐,背掛竹笠,衣袂飄然。這就是那個歷經艱辛而依然保有詩意人生態度的蘇東坡。近千年過去,六榕寺歷經風雨,曾幾度被毀,而今猶在,蘇東坡的題字還在,流芳千古。六榕寺還留有“初唐四傑”王勃所寫的《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這是中國文學史上至今已知篇幅最長、內容包羅最廣的寶塔銘文,足足有3000餘字。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