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口袋證券總經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口袋證券總經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口袋證券總經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口袋證券總經理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4萬的網紅柯建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馬英九三中案10月27日宣判 檢促從重量刑】 ​ 自由時報/記者張文川報導 台北地院審理國民黨「三中案」,前黨主席馬英九等人被控違反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非常規交易等罪,昨開庭辯論。馬答辯自認無罪,認為檢察官對他「 非常規起訴」;檢察官則認為馬臨訟避罪、掩飾扭曲犯行,犯後態度不佳,建請合議庭從重量刑...

  • 口袋證券總經理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16:15:10
    有 9,823 人按讚

    【馬英九三中案10月27日宣判 檢促從重量刑】

    自由時報/記者張文川報導
    台北地院審理國民黨「三中案」,前黨主席馬英九等人被控違反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非常規交易等罪,昨開庭辯論。馬答辯自認無罪,認為檢察官對他「 非常規起訴」;檢察官則認為馬臨訟避罪、掩飾扭曲犯行,犯後態度不佳,建請合議庭從重量刑。全案辯結,定十月廿七日宣判。

    馬︰遭非常規起訴 檢︰掩飾扭曲 犯後態度不佳

    檢察官指控,馬英九在全案居於決定交易對象與價格的主導地位,偵審期間卻一再推稱不知交易細節,並預留高額的訴訟經費以備追訴,且在偵審前多次找律師演練臨訟的避罪說詞,根本是在開「串證大會」;審理期間馬還濫用財金會計專業術語,以掩飾扭曲犯罪行為,犯後態度不佳,建請法院從重量刑,並沒收犯罪所得。

    馬英九答辯,當年為遵守廣電法的政黨退出媒體規定,經中投公司內部團隊評估,他同意包裹出售中投的華夏公司股權,此決定符合國民黨與中投利益,交易條件的內部研擬、買賣方協商過程等細節,他是上法院看卷證才知道。

    馬答辯說,檢方未查清張哲琛在各交易過程中向他報告的具體內容,只有抽象籠統地依據張有向他報告,就認為他犯罪,他無法接受,質疑檢方「非常規起訴」;他當時忙於台北市務與黨務,無法事必躬親了解細節,但也多次要求須合法,專業律師、團隊也都說合法。馬強調,從政一向奉公守法、廉潔自持,任內未領黨主席薪水,從未將黨產放進自己口袋、也未收錢,盡忠職守維護黨利益,「我沒有犯罪」。

    北檢二○一八年七月起訴指出,馬英九、中投公司前董事長張哲琛、前總經理汪海清三人,在二○○五至○六年間的三中(中視、中影、中廣)、華夏與舊黨部大樓等交易,涉嫌賤賣黨產,造成國民黨與中投公司損失逾七十二億元,涉犯證交法非常規交易、特別背信、刑法背信罪。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 口袋證券總經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9-30 22:39:21
    有 1,019 人按讚

    豐年果糖曾於90年代在臺灣攝製了幾支讓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包括1991年的「借糖篇」、1993年的「父女篇」以及1996年的「甜蜜蜜篇」,而由齊豫演唱的廣告詞「豐年果糖是好糖」也因此深植人心。

    我尋找了多年,終於找到了「借糖篇」與「父女篇」(這應該是網路上的首度公開),並將它們與幾支之前我分享過的豐年果糖廣告剪輯在一起,與各位分享。

    這段影片包括的豐年果糖電視廣告如下:

    1991 借糖篇(導演:王獻篪;演出:蕭艾、鄧程惠、夏靖庭、「糖糖」蔡亞臻)
    1991 樂搖搖杯促銷篇
    1992 草莓篇(演出:王渝文)
    1993 父女篇(導演:王獻篪;演出:唐語謙)
    1996 甜蜜蜜篇(演出:曾豐林)

    不過,果糖真的是好糖嗎?

    對血糖需要控制的人來說,低升糖碳水化合物的純果糖的確是比葡萄糖要好得多,但再好的東西如果食用過量都會存在風險。事實上,果糖的代謝路徑與其他糖類不同,是直接經由肝臟儲存成脂肪,然後再引發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抗性增加等對人體有害的生化反應。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指出,食用過量果糖會造成肝細胞傷害,因為肝臟處理果糖的程序就像處理酒精一樣,會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機率。而由於高果糖糖漿並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素產生,無法產生飽足感,所以很容易過量攝取。

    以下介紹豐年果糖老闆石允文的文章摘錄自2008年7月14日發行的《今周刊》第603期,我們可藉以一窺豐年果糖成功背後的故事。

    《角落富翁》

    撰文:劉俞青

    可口可樂的獨家供應商/台灣糖王 豐年果糖長銷20年的祕密

    十幾年前,電視廣告裡,一個優美的聲音唱出「豐年果糖,是好糖」,成功打響了豐年果糖的名號。這瓶紅色瓶蓋的果糖,不僅甜了所有台灣人的嘴,也奠定了大富隱於市的石允文家族財富。

    三十七度高溫的盛夏,令人很難抗拒便利商店裡的可口可樂,街頭年輕人更是人手一杯50嵐、85度C的冰涼飲品,甚至連五星級餐廳裡的飲料吧都坐滿人。只是,當口中啜飲著清涼飲料的同時,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飲料裡的糖,並非來自一般人熟悉的台糖公司,而是幾乎全數由台南縣歸仁鄉的一家果糖公司提供。全台灣的飲料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出自這家名不見經傳的「豐年豐和公司」。

    歸仁鄉(編按:豐年豐和公司應該是在仁德而非歸仁),一個連運將大哥聽了都忍不住要皺眉的地方,然而,全台灣人每天吃的糖(含砂糖),約有四分之一就從這家隱身在台南鄉下的「豐年豐和公司」,透過一輛輛二十五噸的卡車運送出去。而飲料市場中,每二瓶飲料,至少就有一瓶的糖是由豐年豐和所製造。在健康意識抬頭趨勢下,果糖還在一步步搶占砂糖市場,因此,豐年的市占,還在逐年增高當中。

    豐年豐和是一家專門生產果糖的工廠,而掌門人,二十年來幾乎未在國內媒體曝過光。

    他,是石允文。

    搞創意/甜蜜行銷打動人心

    糖,是最基本的民生必需用品,自古以來,誰能夠掌握糖源,幾乎就注定是富甲一方的鉅子。台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高雄陳家,當年就是以製糖起家,富裕稱霸南台灣。而馬來西亞最有名的「亞洲糖王」郭鶴年,當年就是拿著從糖業賺來的豐厚財富,造就了今日的「香格里拉(Shangrila)酒店」王國。而台灣的糖業巨擘,除了國營的台糖之外,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市占,二十年來就一直靜靜地,掌握在石允文手裡。

    石允文是何許人也?十多年前,許多台灣人的童年記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甜蜜」回憶:電視廣告裡,一個優美的聲音唱出「豐年果糖,是好糖」,從此在大街小巷裡傳誦,成功地打響了豐年果糖的名號,也讓「豐年果糖」與「果糖」畫上等號。到現在,很多人還以為,果糖就是豐年果糖,而這則成功廣告的創意發想,與豐年果糖背後的老闆都是同一人-石允文。

    直至今日,很多人家裡的廚房,一定要擺著一瓶紅色瓶蓋的「豐年果糖」,無論是十八歲的女生吃草莓、還是七十歲的阿嬤吃鹼粽,豐年果糖都是不二選擇。

    這麼多年來,這瓶小小的果糖,不僅甜了所有台灣人的嘴,也甜了這個大富隱於市的石允文家族的財富。

    重生命/不願為金錢犧牲生活品質

    不過,石允文還有另一個身分,在國內最頂級的紅酒收藏家圈子裡,石允文早已是一位天王巨星般的人物。他在台灣的酒窖裡,藏有八萬多支紅酒,在美國加州聖荷西,還有另外近八萬支,合計將近十六萬支的收藏,數量之大,收集之廣、之完整,無疑是全台灣第一人,所有紅酒喜好者聞之,都要對他肅然起敬。他的好友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說,「每次聚會,只要是Stone(石允文)提供的酒,我一定到!」而一場清翫雅集的聚會下來,他曾經提供超過百萬元以上的酒,更讓在場所有大老闆們眼睛一亮!

    他的書房裡,另有近八千幅的古畫收藏。前年,他首度在高雄美術館舉辦惟一一次的個人收藏展時,上海博物館與北京故宮派專業人員來台參觀。參觀後的研討會上,他們不禁讚歎:「很多過去只聽過、沒見過的藝術品,這次全都看到了!」

    即使如此,石允文這三個字,在媒體上還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名字。雖然他的驚世收藏,早已讓財經界老闆為之震懾。

    但是,如果說起近二年來,以結合演唱會的方式,成功打進年輕族群的新飲料「le tea」,幕後老闆也是他,許多新世代的年輕人可能都會發出「哇!」的驚歎聲;如果提起二○○六、○七年,連續二年凱渥名模年底的年曆拍攝,全都出自石允文之手,所有的人可能都要眼睛發直。

    這些,全都是石允文。

    石允文的生命同時存在最前衛的流行藝術與古藝術的衝突,也存在社會與個人生活的衝撞。十多年來,他堅持隱身幕後不曝光,卻在《今周刊》的專訪中,話匣子一開,侃侃而談。

    在他的王國裡,他無疑就是國王。二十年來,他堅持不北上,隱身在台南的古城市裡。對於財富的追求,他說三年前,元大證券與復華的合併案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有一次他與馬志玲兩人聚餐,席間,「我算一算,馬大哥一頓飯共接了不下二十通電話。」石允文說,如果賺更多錢卻連一頓飯都不能好好吃,我寧可不要。

    當現代人的精神壓力排山倒海地向整個世界席捲而來,有人選擇棄世,有人還在夾縫中掙扎,石允文則選擇持續累積財富之際,同時專心追求自我的精神人生,安靜地在台南當他的「角落富豪」。

    一九七八年,石允文以南一中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卻意外只考上逢甲經濟系,換作別人,可能嚥不下這口氣,選擇重考。但石允文不以為意,就像他堅持豐年不上市櫃一樣,他說:「我根本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我。」

    豐年果糖的廣告,只是石允文的第一仗。他從美國加州大學取得企管與藝術雙碩士回國後,主導這則成功的電視廣告,讓父親石水木就此放心讓他接班,「我砸五年廣告,吃二十年」,這場仗打得讓人叫好,「但你看到的,還只是表象」,石允文說這則電視廣告的效力,不僅奠定豐年在果糖的第一品牌地位,同時也拿下了飲料的供應商龍頭,而後者,才是廣告的主要目的。

    拿第一 憑龍頭封號向世界搶單

    一九八七年,百事可樂開始決定全球的生產線改用果糖生產,石允文隨即拿著第一品牌的封號,和百事的總公司洽談,成功拿下百事可樂台灣市場的生產線與供應商訂單。緊接著,石允文再向最大的灘頭堡-可口可樂進軍,也順利搶下可口可樂的訂單之後,豐年果糖在果糖市場的領先地位,幾乎就此確立。

    「很簡單,因為當時台灣幾乎只有豐年在做果糖。」但隨後,台灣陸續出現上市的台榮與上櫃的環泰,先後加入果糖市場,豐年不是沒有面臨挑戰。其中,占台灣飲料市場近二成的可口可樂,當然是兵家必爭的一級戰場。

    「可口可樂的單不是沒有被搶過。」一位台灣本土食品大廠的飲料事業群負責人說道。有二年時間,可口可樂也選擇向二家以上的果糖商進貨,但不久後,可口可樂就發現,豐年的規模經濟最佳,進料價格可以比其他廠商至少低上一成,同時,也只有豐年的產能,可以滿足可口可樂這位超級大戶,所以決定再度只與豐年合作。而豐年與可口可樂間長期穩定的關係確立,幾乎也就確立了豐年在果糖市場長年不敗的龍頭地位。

    果糖是典型的寡占市場,國內果糖幾乎是由豐年豐和、台榮與環泰三分天下。其中,只有豐年透過盤商,擁有外銷海外的能力。因此,就產量的市占率來看,豐年的市占率高達七成,幾乎獨霸天下;若單就國內市場的使用量而言,豐年也以超過五成的市占,長期居於市場領導地位。

    不上市 家裡的餐廳就是股東會場

    其實,果糖市場不大,尤其最近受到玉米等大宗物資價格一路飆漲的影響,利潤也相對受到壓縮。豐年除了尋求樹薯等成本更低的替代品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利用期貨鎖單,但問到專業的期貨價格如何研判,石允文直截了當地說,「由我和我太太兩人決定。」也讓人見識到這位南部富豪的自信與果斷。

    豐年目前每年維持三十億元的營業額,淨利率約一成,一年獲利約三億元。雖然稱不上獲利豐厚,不過二十年來如一日,市場雖然只是緩步成長,但豐年穩穩地賺,很難有新競爭者可以加入競逐。

    豐年的資深員工說,過去曾上門遊說上市櫃的承銷商,可能有超過十家,「但從老老闆開始,就堅持豐年不上市。」事實上,別說公開上市,豐年豐和至今是石家獨資企業,連合夥人都沒有。石允文說,每天在家裡吃晚餐,餐廳就是董事會兼股東會。

    豐年其實是做飼料起家,從老老闆石水木開始經營「駱駝牌」飼料,賺到了第一桶金。民國七十四年,台南幫侯雨利家族爆發海利事件,出現財務危機,當時老董事長石水木花了二千萬元,從侯家手上買下一百多甲的魚塭地。不久後,石家以自家的飼料餵養,也做起水產生意,在鰻魚等高級養殖水產狂銷日本的年代,狠狠地大賺一筆,也奠定了石家的財富基礎。

    口袋滿滿後,石水木當時開始想,要做什麼生意才能長長久久,才是「無法被取代的」,於是,製「糖」的念頭開始萌芽。石水木靠著過去經營大宗物資的經驗,成立了果糖廠。果糖是高資本投入的產業,石水木投入了十億元的資本設備,在當時幾乎是天文數字,而那時台灣還沒有人聽過什麼叫作「果糖」,豐年是第一家引進技術生產果糖的工廠。沒多久,石允文學成返國,靠著在國外學的行銷概念,「豐年果糖」在石允文手上一炮而紅。石允文說,「我們做的是別人忽略的東西。」這也是豐年成功的關鍵因素。

    石允文的行銷手法和他的收藏一樣令人眼睛一亮。豐年果糖「打五年吃二十年」的手法教人難忘,但近年來,第二仗悄悄開打,這一次,石允文進軍飲料市場。

    二○○六年,MTV台封神榜萬人演唱會在小巨蛋舉行,由一瓶名為「le tea」的新飲料獨家贊助,進場規定是必須用兩個le tea的瓶蓋換取門票。結果,當天原本只能容納五萬人的演唱會場,硬是擠進了七萬人,MTV台總經理李冠樞也目睹了當天盛況。當天小巨蛋周遭的7-ELEVEN把其他飲料全部暫時性下架,換上le tea,後來更乾脆用補貨車載來滿車的le tea,讓想進場的觀眾可以直接購買。這一役,也在年輕族群中打響了le tea的名號。

    隔年MTV台的大型演唱會移師台中體育場,石允文同樣獨家贊助,也同樣要進場觀眾拿瓶蓋來換,只不過這次的瓶蓋數從二個變為五個,演唱會一樣爆滿,le tea的名聲也從台北散播到台中。

    le tea不走傳統超商通路的方式,在飲料界被當作奇葩,很多人質疑,為了一瓶二十五元的飲料砸下數億元行銷費用的作法簡直是「瘋了!」但對石允文而言,le tea恐怕不只是一瓶飲料,這瓶水果茶飲料的背後,代表的是一個飲料界的新品牌。從品牌的角度出發,如果可以就此在鎖定的年輕族群中,成功樹立一個獨一無二的新品牌,石允文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眼光遠 砸數億元換無限品牌價值

    「相信音樂」國際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勇志說,石允文很早就抓到了這幾年「演唱會市場」取代傳統唱片市場的商機,他把年輕人喝的飲料和演唱會結合,「看到趨勢,也抓對趨勢」。

    不過,le tea的銷售盛況似乎只有在演唱會時才能見到,品牌印象的建立雖然逐步見到效果,但後續的維持似乎有待觀察。截至目前為止,石允文已經投入了好幾億元的行銷費用,飲料市場究竟是計畫性搶攻的一級戰場,還是石允文玩票性地參與?一直是台灣飲料市場的熱門話題。

    而透過le tea的延伸,石允文也逐步建立起他與娛樂圈的人脈;他投資內容產業、製作電視節目、他的le tea請凱渥名模當產品代言人,而凱渥在每年年底的年曆寫真拍攝,就是由石允文掌鏡並出版。

    石允文說,學攝影是因為當年因緣際會收集到二千多張的古畫,必須拍攝圖檔留存,經過詢價後,才發現拍一張圖得花費六十美元,算一算,「拍完兩千張我都可以弄一個小型攝影棚了。」於是他乾脆自己努力學拍照。這一拍,不僅拍出興趣,也拍出成績。不過,會幫這些名模拍寫真,石允文則說,其實是水到渠成,「但很多朋友聽到我要去幫這些名模拍寫真,羨慕到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不斷拜託我偷偷帶他們一起去,哈哈!是誰我就不說了!」

    比起很多知名的大老闆們,石允文實質的財富不見得最多,但他選擇用不同的態度面對人生。他不打小白球,因為一箱紅酒有十二支,搬上搬下就是最好的運動;每天晚餐過後,他獨自在書房裡欣賞自己收藏的字畫,一待就是二、三個小時。他自嘲說自己是「宅男」,但這位鎂光燈之外的宅男,卻同時擁有實質金錢與精神層面的財富,恐怕才是真正的富翁。

    ▉果糖辭典

    果糖是從澱粉中提煉出來的,因為它是一種單醣,所以比葡萄糖或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果糖味道比葡萄糖或蔗糖甜得多,但它只含有一半卡路里,因此在瘦身、健康意識高漲的今天,在餐飲中越來越被廣泛使用。

  • 口袋證券總經理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18 14:30:00
    有 300 人按讚


    【夢想開始起步的書店】(增補版)
     
    1.
    你如果愛喝酒,又愛買書,希望手裡的錢能買到多一些書,會怎麼做?
    Only 的作法就是開一家書店,自己有了書店老闆從出版社進貨的折扣,自然就可以多買些書了。
     
    你如果在證券業工作,但是卻辭了工作想進文化事業,最好的可能是什麼?
    Pegg 是去逛書店,成了Only的客人,然後又加入書店,成了他長期合作的搭檔。
     
    今年一月我第一次遇見Peggy的時候,並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在十多年前有這些故事。
     
    2.
    那天去新竹的水木書苑,向友善書業的獨立書店同業簡報 image3 的出版計劃,接著聽大家的建議。會上我認識了Peggy,又聽她說她們去年新開的書店就在附近,我臨時起意就過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去 或者 書店。就獨立書店來說,首先是空間的大小、裝璜,完全出乎我意料。還破天荒看到獨立書店有方便輪椅上下樓的電梯,以及空間獨立的無障礙洗手間。而複合店的概念、風格、方法、品質,也全都令人印象深刻。
     
    當天Only 和 Peggy 都不在,我從代表招呼我的一位Ivy 那裡大致知道這兩位之前就有長期經書店的經驗,而「或者」則是在一位科技老闆支持下新開的。這兩位到底是怎麼累積出經營書店的品味,又怎麼結合科技界的投資者重新出發,讓我充滿好奇,期待著有機會再來一次,聽一下故事。
     
    3.  
    昨天周六下午,終於因為 image3的巡迴演講來了或者。講後,也和Peggy以及上次沒碰上的Only一起喝了茶,聽了他們一路的過程。
     
    簡單說,Only 李昕燁在2003年最早開的書店就是新竹的「草葉集」,Peggy 朱培綺則是第二年加入。之後「草葉集」改了四次地址,在4.0時代搬到內湖。從創立草葉集開始,Only 就想把書店做到複合店的極致。他愛喝酒又愛音樂,渴望「複合」可想而知。但是因為資源不足,撐到2012年還是收場。之後Only 去做空間設計賺錢,Peggy 則在原址更名為「註書店」,經營成一個讓人可以去住的書店。
     
    Only 是個很斯文的人。輕聲細語,表情不多,看來很低調的人。但他的興趣和所長,很廣泛。喜歡音樂可以理解,但是聽他說曾經很愛喝酒,愛到最後要戒的地步,這麼激情的愛好卻和看到的人聯想不到一起。
     
    開頭寫他最早開草葉集的動機,也許放大了一些,但根本上的浪漫則可以想像。
     
    Peggy的話則相對多。但是從她當年離開證券公司之後先去日本玩,把自己的口袋放空,再來想怎麼進入文化事業,那種浪漫也就不必多做解釋。而她一直參與獨立書店的各種組合,固然是為自己的生存需要,但也可以體會到她對公共事務的關心。
     
    3.
    在草葉集4.0 收起來的時候,他們在網上給讀者的告別信上留下了各自的手機號碼。4年後的2016年,Only接到了一位做工業電腦起家的陳先生電話。科技業出身的陳先生因為在日本參觀蔦書屋有感,想在新竹地區也開一家有特色的書店,上網瀏覽訊息尋找人才,發現了他們那封信。
     
    Peggy說,其實那段時間一直都有許多行業的人想找他們開書店,但聽來大多像是有錢人想做某種文化漂白,所以都沒答應。但是陳先生來接觸之後,他們感受到是真有長期經營的誠意,後來就陸續同意加入了。
     
    於是,或者在去年五月開幕。有他們兩個人對書的熱情,十多年的經驗和心得,以及對心中理想書店的夢想,再加上科技業者的資金,這個書店既是獨立書店,又在經營的格局上與許多獨立書店截然不同,也就其來有自。
     
    現在,Only 從草葉集創立的時候就念茲在茲的有特色的複合式書店,歴經十幾年之後,終於從夢想開始實現。他是或者的總經理,也負責另外一塊設計的部份。
     
    Peggy 則是負責企畫內容與對外。兩人搭配的默契,自然流露。

    我問他們店名為什麼叫「或者」。Peggy說就是希望讀者進來之後,能有多種「或者」的選擇,希望來書店的人都可以自在,或坐或讀,或寫或聽。而來的人,也或讀者或作者,都有。
     
    Only說他們準備在新竹地區再開兩家店。今年年底會開第二家。
     
    4.
    至於這家書店到底有什麼特色呢?今天星期天,下午有空的話,最好親自去一趟。
     
    或者,就讓我導覽一下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