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反駁英文名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反駁英文名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反駁英文名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反駁英文名詞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名為變態的神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 「事實」不能侵害到人的「意識」,否則就屬於「非事實」或是「反事實」. . 而所謂侵害人的意識,即是阻止人們的思考,妨礙他們表現的方式,甚至表達的自由,在議題論辯之中,有兩個層次,其一,是阻止討論,其二,不欣賞不同的意見,實施全然的否定,那意味著,阻止他人的質疑和懷疑,對於事實的形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賓狗的更多英文學習資源: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bingobilingual · 全英文 podcast · 視訊家教 · 線上課程:發音教學、文法解析 1【contest 質疑;反駁】— 動詞(正式) Could the election result ...

反駁英文名詞 在 Joe English|林軒英文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44:29

《零規則》_第一階段 - 其實我認為我是個公司實務經驗很少的人,尤其是在大公司,主要是我在補教慘業,阿不是,產業,所以很多資訊必須仰賴身邊很多厲害的老同學、朋友分享的真實經驗,也知道原來不少台灣傳產、台灣普遍企業文化與外商公司的差異。⁣ ⁣ 當然還得透過不少的書籍得知這些資訊,但更有趣的地方其實是不...

反駁英文名詞 在 Sherloc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8 04:06:36

. 《何謂思考?如何思考?》  今天想藉由一場辯論影片 來分享對於「思考」的看法。 對我來說, 如何讓自己與眾不同、成為更好的人 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與眾不同的思考能力。  ——————————  “Jordan Petrson debate on the gender pay ...

反駁英文名詞 在 奶媽 Naima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18:53

【發文又刪除,你也得到了「社交認同病」嗎?】  這是一個情境劇:你閱讀一篇網路文章,覺得實在言之有理,內心澎拜,於是分享到臉書、打了幾串簡短心得。  過了10分鐘,你發現讚數不如預期,又被「臉書朋友」在底下留反駁,想了又想,明知自己沒錯,仍舊刪除文章。  觀察社群網站,我發現很多人有這樣...

  • 反駁英文名詞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1 00:37:29
    有 385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事實」不能侵害到人的「意識」,否則就屬於「非事實」或是「反事實」.
    .
    而所謂侵害人的意識,即是阻止人們的思考,妨礙他們表現的方式,甚至表達的自由,在議題論辯之中,有兩個層次,其一,是阻止討論,其二,不欣賞不同的意見,實施全然的否定,那意味著,阻止他人的質疑和懷疑,對於事實的形成,並無幫助,而且有害.
    .
    如同赤潮一般,因為是藻類,所以大量繁殖,因為水裡富含著營養,所以無限增生,因為那是自然的生物,因為那是正確的,於是水體原有的平衡被破壞,溶解氧下降,水裡的其他生物,植物,魚類,紛紛窒息而亡.
    .
    而這恰巧也是一種汙染.
    .
    換言之,若有個人或機構,打著「事實」的名目,實則是在破壞整體的討論環境,阻卻任何一個想法的發生,因為是「錯誤」所以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我是代表「事實」,所以可以恣意審判他人,我們可以說,這就不是在追尋事實了,而是在戕害整體的言論自由.
    .
    任何事實都是靠「發現」和「懷疑」得來的,包括地球是圓的這件事.
    .
    先有想知道的驅力,然後有提出想法的人,接著人們去驗證它,可以知道它為真,或為假,就算那是假的說法,也可以做為真實的反面例證.
    .
    因此,「合理的錯誤」也是事實的一環,若人提出的解讀、主張,因著他的錯誤而不許發生,連存在都沒有必要,使正確的主張失去可否證性,缺少「驗證其為假的」思路,這就使得「正確」變得無法質疑,剩下單方面的說法,由少數人所壟斷,成為一種真理,去壓迫人們,使其感到不自由,那麼,這就是一種迷信.
    .
    嘗試錯誤才是真實的面貌,覆蓋在事實之上的,便是「意識」,由每個人的解讀與參與而成,每一個人的解讀未必精準,甚至錯誤百出,但便是因著這些錯誤,逐步的趨近真實,若希求完全的正確,把事實產生的第一步,都給否決掉了,那麼,事實就沒有產生的可能,就算產出,也不過是個人的獨斷,或是將前人嘗試錯誤的旅程,拾他們的牙慧,利用他們的錯誤,然後阻止事實繼續前進.
    .
    換言之,若阻止他人發言,或阻斷任何人們懷疑的想法出現,進行討論,這不但不能說是追求「事實」,或者呈現「事實」,捍衛「事實」,確認「事實」,可以說是在「反事實」.
    .
    事實是,百分之一百的事實根本不存在.
    .
    若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他並試圖舉證,並發表各種說法,雖然那些證據並不充分,但如果直接切斷他的發言,或者在他各個私人空間底下的言論,都加註「地球是圓的」,包括他在推特或臉書上發表「今天是個美好的一天」,附上他剛上完大號幸福的表情,強迫每個人閱讀他的推文,都必須得知「地球是圓的」這回事,這基本上,不是在探究事實,而是將事實變成一連串廣告,或是經文,咒語,強迫人們朗誦.
    .
    這屬於一種廢話謬誤,人們理解事實,想聽聽別種說法,即使聽不同的意見的人怎麼說,也不代表對他所言完全同意,甚至人們早已理解到了事實為何,他們早已有了先備經驗,他們可能從三歲起就知道地球是圓的,一再重複人們已經知道的東西,使人們感到反感,讓人們覺得自己被感到無知-好像他們並不知道這件事一樣,又無從反駁,這並不是再確認事實,而是藉由「事實」來拷問他人,使他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
    .
    事實應該是無害的,知道的人會知道,想說的人就會說,我不想聽事實,這也很合理,並不是事實的錯,而是有人藉由事實在侵犯他人的生活,阻礙人們思考的彈性.
    .
    這種病毒式的「呈現事實」,讓他出現在任何不該出現的地方,沒有經過人們的允許,人也無從拒絕,即是用「事實」來進行犯罪,我們不會希望有人一天到晚都在你旁邊說「你是你媽生出來的」,包括你在洗澡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檢視你的陰毛是否該剃了的時候,在一般正常的情境下,稍具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知道,那個叨叨不休的人帶有特殊目的.
    .
    而他正在用「事實」破壞其他人的事實,包括我們陰毛長出來的事實,包括今天的午餐是咖哩這件事實,包括我們洗澡的時候習慣什麼都不想的這件事實,包括我們腦袋內選擇那件事實出現,給予我們認知,哪個事實這個時候該擺在那個位置,而有人迫不及待地破壞他們,要讓你生活上每一個「事實」都被排擠,置入他想讓你知道的這件事,他絕對優先.
    .
    他破壞了我們可以選擇相信哪些事實的權利.
    .
    所謂「事實」存在的前提是,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存在.
    .
    每一個人的思考都是自由的,事實就是包括著每一個想法都存在著而且自由運作的事實,當我們確認正確或者錯誤的觀點,事實或是非事實之前,都體認到的一個先備事實,我看到他說「地球是平的」,那麼,我也正在確認這個人的存在,和他的想法的存在,阻止這一點,你就是反事實的.
    .
    更何況,「地球是圓的」就是來自「地球是平的」嘗試錯誤的結果,如果沒有「平」的概念先形成,人們無從反駁與懷疑,甚至想像,然後得到「圓」的答案.
    .
    對於「地球是圓的」,這件事實來說,如果他被當成一種絕對的真理,進攻的武器,不可質疑的教條,那不僅對它沒有幫助,反而在使人們感到不悅,不舒服,不愉快,感到壓迫,敦使人們遠離事實,甚至拒絕去相信,因為承認那事實即是承認你施加壓力的手段,不如說,那個被施加特殊目的,和激烈手段的事實,已經不是事實了,而是一種純粹的嫌惡刺激,這些不正當的行為,對於「事實」本身,是有害的,是拒絕讓事實被人們認知,這就是在「反事實」.
    .
    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所謂「網傳『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他根據專家的說法,得出「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據此查核為「錯誤」,看起來是正確而且無懈可擊的,然而,探究其尺度,其實只是挑語病和瑕疵,進行不合理的否定.
    .
    對照被視為錯誤的原文:
    .
    「你知道為什麼藻礁在全球很稀有嗎?為什麼宜蘭、花蓮、台東、屏東、小琉球和綠島幾乎沒有藻礁嗎?
    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沒有你珊瑚藻鬼混的空隙嘛!你就是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你希望海水很清澈,珊瑚生長茂盛,每年至少生長1公分,魚類豐富生機盎然?還是海水繼續汚染,只能養這種10年只長1公分礁石的廢藻?
    這種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就如同中國國民黨,無法存活在真正文明的世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唾棄,只能在無腦韓粉滿街,污煙瘴氣的台灣才能存活阿,當然啦,都是愈來愈稀有物種啦!干!」
    .
    以及引述反駁的專家說法,
    .
    「劉少倫解釋,有沙、懸浮物、低光源的水質環境,殼狀珊瑚藻在沒有其他競爭者和藻食動物,長時間下來才能累積礁體、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如果水質清澈、水溫低的環境,就會像東北角偏好許多非鈣化大型藻類和珊瑚,例如石花菜,但不會有機會發育形成藻礁;又如果是水質清澈、水溫溫暖的環境,就會偏好珊瑚生長,例如墾丁的珊瑚礁生態.
    .
    劉少倫指出,此論點要釐清的觀念有二,第一,有沉澱物的水質不等於『汙染』;第二,藻礁在工業區興建前就有,不是因為工業污染才形成。此外,桃園大潭地區施工後沒有常態化海浪進來淘洗,藻礁將被泥沙長期掩埋,長期下來藻礁生態會死亡,就是現在大潭藻礁G3區的狀況.」
    .
    其實所描述的「事實」皆相同,相較於於長於水質清澈的珊瑚,藻礁生長自水質較為混濁的環境,不過解讀各異而已.
    .
    不過一人將混濁的水質形容成「汙染」,另一人則認為對方指的汙染是工業汙染,據此解釋工業污染前藻礁已形成,不能說混濁的水質等於汙染.
    .
    然而,前人所述的是否指的是「工業汙染」呢?觀察其原意,「事實就是因為人家的海水夠乾淨夠清澈,陽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園沿海才能輪得到你耐汚濁的珊瑚藻在這裡混阿」,可以看出,這和工業污染無關,而是指海水汙濁的環境.
    .
    因此,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汙染」也不等於工業汙染,這兩造說法原本是很好的互相滌清事實,但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運作下,變成宛若訓詁學的文字遊戲.
    .
    而更糟糕的是,直接標記成「錯誤」,彷彿他是一種徹底違反事實的完全錯誤;接著,臉書在據此作為依據,對轉傳消息的人、發文者,乃自於社團,直接進行懲罰和標記.
    .
    分享者除了收到警告,文章也被消失在臉書,若有社團有此文章,則社團品質會被調降,明明是一篇發文,卻影響社團文章的觸及率
    ,而嚴重或多次犯規,就會被迫關社團.
    .
    如果這就是所謂事實查核的話,我們可以看到「事實」並沒有浮現,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個談論此議題的人被消失,周遭的人感到恐懼.
    .
    「合理的錯誤」是構成事實的一部分;「不合理的尺度」則是消除事實的劊子手.
    .
    該篇被稱之為「錯誤」的文章,被指為「錯誤」的部分,嚴格來說,並不算是錯誤,頂多算用詞不精確,可能會誤導他人,他的觀點雖然偏頗,但依舊在事實的範疇,並不到謠言或是假訊息的程度,而是針對真的訊息,發表自身主觀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帶有情緒性,描述自身感受或是情緒,多半都不是真實的,也不會有人用真實的標準去衡量它,因為,那是在描述自己的感覺.
    .
    誠如同環團說蔡英文殺死藻礁,藻礁是七千年的女神,蔡英文踩藻礁,沒有人會受到處分,或被臉書禁言,甚至被莫名其妙的機構跑來「查核」一番,若依照這種「事實」的尺度,藻礁是生物屍體堆疊起來的無生命體,並不會有「殺死」這種說法,無生命體的藻礁也不會是什麼女神,若有自稱是事實查核機構,跑來說你是一種錯誤,這違反事實,然後如此這般把閱讀你文章的人都殺雞儆猴一番,是否有人能接受?這樣的行為,與其說是查核事實,不如說,是在民主國家內實行獨裁的真理部.
    .
    人們形容事物,多半會使用比喻或誇飾,參雜自身的感受在其中,有人認為藻礁是女神,有人認為藻礁是廢物,這都沒什麼錯誤,真正的錯誤,就是有人跑來嚷嚷著你違反事實,然後找了一堆專家,客觀的分析,仔細地計算,你的話語犯了什麼錯誤,因此你整體是錯的,這樣的人,若不是神經病,就是專業而且訓練有素的狗.
    .
    看起來不同於事實即是錯誤,事實上,是不同於我即是錯誤.
    .
    高語境國家使用語言的方式,和低語境國家是不同的,因此,中文裡經常會有許多集合名詞,涵蓋多種語意,端看閱聽者依照情境加以辨別,例如,汙染,根據教育國語辭典,有沾染、弄髒之意,如《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伎傳.管輅傳》:「或因漢末之亂,兵馬擾攘,軍屍流血,汙染丘山.」
    .
    血流成山,是一種汙染;海水混濁,亦是一種污染,硬要說此汙染就是彼汙染,搬出什麼聯合國定義的工業汙染,實則是一種違背常識的無知.
    .
    若我說,我的內心被汙染了,是否會被判定是錯誤的,而必須被警告?若有人在自己的臉書寫下,藻礁是廢物,是否會有一群事實查核中心的人跑來查水表?
    .
    一種詞彙的用法,縮限它的定義,據此來說其他人是錯的,這叫偽冒理據;抓著一點語病,挑取瑕疵,把部分錯誤,說成整體的錯誤,這叫部分取代整體的謬誤;把這些虛構的錯誤,無限上綱成制裁他人的理由,這就叫搞文字獄.
    .
    低語境國家,因著精確字詞的使用方式,制定了判定謠言的機制,本就尚有疑義,配合著高語境國家的微言大義,造就了漫無邊界,令人無語的絞刑台,每種事實都可以拿來審查一番,差別在何者為我所用,我意欲合為,繩子要套在何種立場的脖子上而已.
    .
    而這種「不合理的尺度」,無論是何種事實,都能判定為非事實;何種言詞,都可以指為錯誤,那麼,這種查核事實的方式,可以說是無效.
    .
    臉書自美國大選以來,針對特定候選人的fuck-check,已經是惡名昭彰,從來我們認為那是針對遠方國家所發生的事,只不過波及到無關選情的中文使用者,現在,台灣有個機構成為了這種fuck-check的背書,開始干涉台灣內政議題,並且侵害人們的言論自由,原以為是遠方的風暴,如今,卻成為燃燒自己房屋的火苗.一群人以為那是「澄清」、「查核事實」、「打臉」而已,殊不知,許多受害者卻因著這種手段,喪失發言的權利,或活在恐懼之中;今天因為站在對立面的人群受到打壓而高興,改天,它便可以依循這種尺度,來懲罰你,只要他認為你在社群媒體的言論,是一種「錯誤」的話,不符合他們所認知的「事實」.
    .
    那麼,你最好確保能永遠跟他們保持一致.
    .
    是誰給他們這種權柄?這個機構是否具有民意?他的代表性為何?這樣的機構誰來監督?誰來查核他們表述的「事實」?網路上大大小小的社群、網站,從來就是經歷過挑戰,論辯,與他人互動而逐漸累積自身的信度,今天,ㄧ個從天而降的機構以「事實」自居,並開始四處查核自然使用者違反事實與否,彷彿它們具有理所當然的信度,所有人都必須無條件地遵從他們.
    .
    一群菁英圍在會議桌上,扮演真相的仲裁者,找了他們認可的專家,來背書他們的意識,排除他們認為是錯誤的言論.
    .
    只令人嗅聞到傲慢與偏見而已.
    .
    如果他是作為一個網站,一個少數人觀點匯集的粉絲團,據此發表意見,說他們認為哪些人是錯誤的,由公眾評判,那是合理的存在;若他們的行為是去審查他人,藉由臉書去進行言論檢肅,以真理自居,我們必須質疑,它存在的意義為何.
    .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查核事實.
    .
    這顯然不是事實,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YSLim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拆你家的水表】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反駁英文名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9 17:19:36
    有 135 人按讚

    《優雅》

    過農曆年前,學院通知我四月夥伴時段的題目是22號閘門,優雅的閘門。

    我心裡很樂,這是我最喜歡的閘門之一。喜歡它的原因很膚淺,我享受被人稱讚優雅,不管是言語談吐的、舉止行事的、還是穿著打扮的。步入中年以後,越來越覺得,在形勢比人強的日子裡,活得優雅,是一種難得的本事。我也很想見識一下,生長在其他人身上的各種優雅,會是甚麼模樣,大家會用甚麼樣的方式來詮釋優雅。

    有趣的是,先生一點也不覺得我優雅,我和他解釋這個閘門的時候,闡述了百百種關於22號的舉止特色,先生只對其中一個描述產生強烈反應:對!你就是選擇性失聰,只聽自己想聽的。

    不過,如果用「優雅」這兩個字來形容我媽,我們都覺得是再好也不過的代名詞,我媽就是優雅的化身。

    媽媽不是那種漂亮到屏息以待的美人,可是她笑起來的時候讓人如沐春風、不能拒絕。李宗盛唱的,沒見過的人不會明瞭。

    身為她的女兒,我可能也是唯一沒有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學生,媽媽當了20幾年的英文老師,一路經過了思想解嚴、頭髮解禁、多元入學的時代里程,教化成千成打的學生。許多孩子逢年過節會寫小卡片來,感念她把艱難的語言教成了詩,她的優雅,是求學苦悶時的滋潤。

    我其實很難把這些語句,和在家裡對我們大呼小叫的媽媽串聯在一起。當然,現在我懂得了職業婦女的為難,形象還是內外有別。畢竟,對著別人的孩子一講一整天的話,回到家還有一堆衣服碗盤要洗,實在很難保持優雅。

    所以,媽媽的優雅,很少對我們敞開,我感受到的,是與優雅反差極大的封閉(我現在不想聽)、偶爾會有突如其來的暴戾(你到底又再搞甚麼鬼?一天到晚光會找我的麻煩!),就好像我一樣,可能進門前都還好好的,打開門看到孩子的球鞋沒有放在固定的位置,立刻森七七。難怪先生說,妳只是人前優雅,人後野獸吧。可惡,好像也是,無法反駁。

    喉嚨中心被高度啟動的我,偏偏12號閘門不亮,即便有多少澎拜洶湧的感觸想說,話到嘴邊,如欠東風,千軍萬馬搧不動,很卡。我自認為善於表達,能夠將分析洞察說得引人入勝,說到自己的幽微處,始終辭不達意。

    媽媽則有完整串接的12-22社交通道,雖然嚴格說來,她並不喜歡社交。但凡有她在的場合,氣氛都是融洽的,像調和得恰到好處的咖啡歐蕾,不燙舌頭,留在嘴裡是甜的,喝進胃裡是暖的,不會有人覺得孤單寂寞冷。媽媽也善於用她的方式開場,說一個不鬆不緊的笑話、講一段不長不短的軼事,於是,大家都輕鬆地笑了,有人答腔、有人附議,順著勢,媽媽把場子圓得面面俱到。

    而我呢,講笑話啦攤糗事啦,這些我不是不行,只是因為說的節奏掌握得不好,而顯得場面很急,大家跟不到點上、接不到球。也有很多次太過擔心冷場,一個人講得口乾舌燥。如果有人說得不是我想聽的,沒錯,我就會自動關閉啊。先生覺得我很矛盾,溝通橋梁搭了半天,不就是為了要好好聽別人表達意見嗎?我愣了半晌,答案很中二,因為有些話沒有意義啊。我就不想聽。

    媽媽生日時,我送了她20分鐘的人類圖解析當作生日禮物。對老師不能講得太長,不然會被挑戰,妳到底想要表達甚麼?毫無章法!亂七八糟!

    我於是選擇了主導整張圖面甚深的12-22來切入,解釋她的獨特、她的掙扎,其實媽媽很早就意會到情緒的影響,也是三分人設計,思前想後不夠,還要顧及上下左右,等待對她而言家常便飯,只是往往會潰堤在大起大落的情緒週期裡,觸發的點,來自於早些年家庭責任的分配不均,也潛藏著為人母親對於長女畫虎不成的失意。

    於是,她優雅迷人,她也易怒焦慮。

    講到這,我跟媽媽說,妳看,我們一樣有著黑色的22號閘門,優雅的基因。而妳有我沒有的聲音,所以,我渴望接近妳,把自己傳達得更完整。但我們常常講沒幾句就暴跳如雷、互相封鎖,為什麼呢?因為22號閘門對應了左耳,左耳習慣聽輕柔平緩的聲音,也代表了先聽再說的智慧。我們可以一起試試看,先聽對方要說甚麼,也盡可能輕聲細語。

    媽媽,我們要相信,我們對彼此的愛,是可以優雅展現的。

    也歡迎朋友來我的夥伴時段,聊聊你的優雅,我願意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月夥伴時段】
    主題:情緒中心與22號閘門
    時間:4/9 (五) 晚上7:30-9:00
    報名連結: https://www.surveycake.com/s/eMB6X
    地點: 全方位商務中心 (台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166號5樓)
    帶領人: Landy

    【甚麼是夥伴時段】
    每一次夥伴時段,會精選出特定的人類圖主題,由亞洲人類圖的「夥伴帶領人」帶領大家,針對主題內容進行導讀,並且歡迎每個人針對此主題,分享自己的發現與體會。

    人類圖夥伴時段並非正式課程,帶領人也不是講師或老師,而是一群對人類圖充滿熱情與好奇的人,由於喜愛這門知識,渴望創造出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與氛圍,讓同好者能相互交流,交換彼此的見解與體驗,以增進對自己,以及對人類圖的理解,從中獲得新的想法或啟發。希望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帶領你進入人類圖的奇妙世界,重新看見自己、愛自己。

  • 反駁英文名詞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29 13:09:49
    有 1 人按讚


    #神父的鹽
     
    身為一個知識份子,首先就是要避免將特定族群發明的政治術語,把他們當作一種真理來談,這叫偽冒理據.
     
    例如「台灣價值不夠」或是「1450」,那基本上只不過是特定族群用來打擊政敵的蔑稱,或者是合理化自己的錯誤,用來使自己免於被質疑,甚至轉嫁責任到對方身上,扭曲對方意涵的術語.它注重的是語用性,而非實質的語意,所以定義曖昧不明,只要能用來概括所指涉的負面形象,都可以容納其中,它的定義可以伸縮滑轉,兼具免責、免於批判,並進行有利於自身族群的特殊解釋,所以,它只存在於特殊族群,並不適用來做為普世認可的道理.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如「母豬」.
     
    我想不會有任何人在現實的公開議題討論平台上,用母豬,來評論性別議題,用來代指女性,特定女性,或者是指稱女性的負面行為.
     
    使用這些集合名詞,本質上又是空的集合,無助於幫助公眾了解社會議題,如果你不了解它的話,更容易誤用.
     
    1450並不是製造假新聞當作一種宣傳方式,相反,它原本是澄清假新聞的,農委會為「加強農業訊息因應」編列1450萬元預算對外招標,招募至少四人每月四萬以上薪資的小編職缺,對於網路上的假消息進行澄清,並提供正確信息,它原本是要針對諸如兩百多萬柚子倒水庫類似的謠言進行第一時間回應,其中佔65%的素材製作與廣告投放經費.
     
    不過,被國民黨用來說是「用1450養網軍」,國民黨認為這1450萬是農委會用納稅人的錢,來「帶風向」,進行匿名攻擊,為政府擦脂抹粉,他們的定義是「主動的」、「侵犯網路自由空間」、「排除不利於農委會的意見」,傾向於指控那是類似中共的「言論管制」,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農委會的網路小編是「被動的」、「清楚標示農委會」、「澄清非事實的農業消息」,換句話說,他們不會去刪除、管制,或者進攻各大平台打壓反對意見,實務上,4名小編也做不到這點.
     
    緊接著,柯文哲夫婦,用來指涉批評自己的人,「1450下班了」、「1450還在上班」、「1450他總不能領了錢不做事啊,有時候被網軍攻擊,那也是應該的」,把反對柯文哲或者批評他的市政的人,都打成民進黨派來的,有領錢的網軍.
     
    這基本上是經不起邏輯檢驗的,例如批評柯文哲的人,有很多都是曾經支持他的柯粉,而批評他的人是否都收取金錢,接受民進黨指示,想也知道,這不可能概括到所有人身上,你無法證明批評你的人是否都收受金錢,而一批評就等於收送金錢,這樣的連結更是違反事實.
     
    若依照1450的原意,他只有四個人,無論如何也無法概括到全體綠營支持者,或者是蔡英文的支持者,然而,它卻被拿來如此使用,用來攻擊他們認為是民進黨網軍的對象,例如神父之前被統括到一些泛綠粉專之中,被稱為1450,領1450,然而,神父本身沒有領任何民進黨的一毛錢,或接受組織指揮,可以想見,這樣的指控是無效的,這樣的連結是簡單的,他們也正在進行某種程度的意識檢查,他們將泛台灣本土派的支持者,或者傾向批判中國,批判親中思想,以台灣優先,以本土利益為出發點考量的人,一律歸類為站在自己對立面的1450.
     
    然而,就算是領錢的網軍,也不會一個人發到1450萬,1450,應該可以解釋成,是藍營和柯文哲支持者假想的敵人,他們專門迫害自己,用國家機器來打壓自己的言論自由.
     
    這也讓人想起柯文哲的支持者,擔任八卦版版主期間,所製造的網路濾鏡神奇id,把支持香港反送中、批評柯文哲,支持蔡英文的人,都標註成智障,或者說,他們是一群蟑螂、網軍,這是典型的麥卡錫主義.
     
    在汪浩與某位媒體人的對談之中,他們出席的,是一場公共論壇,汪浩以「1450」來代指蔡英文在大選中自發性的支持者,並希望藉由這種成功的經驗,將之轉化成全民的、支持台灣在國際角度上發聲的力量,這當然是一種明白該詞彙的原意,所產生的「解嘲」用法.
     
    既然你們說,支持蔡英文的人都是領錢的1450,那麼,我就取其被特定族群貶抑的真實成分,自發性的支持者,來做為1450的語意.
     
    這跟另一位記者,將他人反串的用法當作一種真實,藉此去教育在場的年輕人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是兩碼子事,那位記者認為他人假定的敵人是存在的,而且正在出征並且製造假新聞,她宣稱她有一種「社會責任」來告知大家真相.
     
    這其實跟柯文哲的用法是差不多的,她可能把自己遭受到的批評都解釋成有心人士組織的網路攻擊,而這個攻擊可能來自政府所圈養的網軍,不過,她的行為比起柯文哲,可能又有一種危險,柯文哲作為一個低能的政客,坊間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政治操作,但這位記者似乎把它當成是一種普遍社會上認知到的道理,以此去教其他人如何分辨是非.
     
    這顯然,是一種反教育.
     
    不是說,網路上的用語或者特定族群的語彙,不能被使用,但必須建立在你對於它有深入的理解,而非抱持著錯誤認知.
     
    你要熟知它只成立在特定的語境,在不同語境之中,你必須界定它在各種情況上代指的意義為何,用在普羅大眾的視野中,它應有位階為何,它的意思為何,特別是那些指涉性不明確的網路詞彙,可以知道的是,在特定語境之中成立的知識,它並不是一般人認可的常識,反而在一般情境之中,那是一種羞辱和傷害.
     
    如此就是把無法驗證的玄思當成真理,非教育當成一種教育,玄思若作為玄思的位階,或許可以作為有教育意義的素材,玄思若作為一種真理,則違背事實,違反教育意義.
     
    如同,把上帝會發大洪水來制裁罪惡,去教孩子不可以做壞事,如有他律或者勸人向善的意涵,多少有點教育意義;但若說上帝為真,洪水即將來到,世界末日近了,這些違反認知事實的東西,那就是反教育.
     
    若說1450到處出征別人,而且會製造假新聞,傳遞這個訊息變成一種社會責任,反教育也.
     
    從1450的典故來說,再怎麼樣,也不會是以製造假消息為目的,或用用假新聞的行為做宣傳的方式,假使是打壓政敵,進行言論管制,原來的指控是「縮限言論,將不同意見打成是假新聞」,而非「主動去製造假新聞」.
     
    在不同政治族群之間,真的要說的上謠言氾濫的,應該是韓粉群集,其他群集的政治攻防都尚在一定範疇,在媒體之間,假消息真要進入媒體的審核,成為「假新聞」,最氾濫的應該是中天,其他媒體,無論藍媒、綠媒,多的是過於主觀,或者是過度解讀,多有所本,和所謂消息來源.
     
    至於四處出征別人,按照「出征」此詞的意涵,大規模的在他人網站,或不同群集中呈現反對意見,這可能被講成是出征,各個群體或者各個場域都會發生,甚至是使用者燃起他人的義憤,也會被講成出征,然而,真正的出征,有組織的網路攻擊,系統性的破壞討論區的自由風氣,所仗勢的理據是不明的,違反常識的,欠缺正當性.所用的方式,同樣的言論不斷重複,字詞毫無邏輯,只是以破壞討論區生態,形塑恐怖,消滅他人存在為主要目的,具有明確的惡意,如同中國網軍,或者柯韓粉進攻時代力量的立委王琬諭,攻擊她的親人,檢討被害者,這比較符合出征的定義.
     
    如果是在自己的臉書上,發表不滿某人言論的意見,或者被自己的受眾認為不公正,在原有場域中發出批評,若因其政治影響力,或多人串聯,導致被指涉對象有被出征的錯覺,那不叫出征.
     
    另者,即使是ㄧ個群集進入另一個群體發表反對意見,也要看他們說什麼,針對論述表達不認同或進行反駁,而沒有背離發文者的主題,這也不算出征,若是進行人身攻擊,或無關主旨的洗版,這就算出征,當然ㄧ場群眾在各個不同群集進行攻防,打輿論戰,這是網路上常有的現象,這就得看所謂出征的行為,人身攻擊和正常批判佔據的比例多寡,或者看被出征對象或出征的群體他們佔據的正當性多寡,以及他們在公眾領域是什麼身分,誠如范瑋琪大罵口罩為什麼不捐給中國,被群體批判,如果出征的定義是廣泛的,那顯然也有合理的跟不合理的;如出征的定義是狹隘的,那麼這些人根本和五毛小粉紅去攻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具有天壤之別.
     
    對於該人以「1450」來描述為一種出征現象、假新聞製造行為,這曝露的是對網路世界認知的不足,屬於一種誤用,這也反映了她的認知跟台灣社會脫節,導致她以為其他人明白了,並體會她在描述一個確實具體的犯罪行為.但事實上,旁人感受的是不合理的指控,對於1450影射的對象,蔡英文的支持者,民進黨支持者,泛綠本土派支持者,或者是過往被1450不當指控的被害者而言,他們只會感覺自己被不合理的栽贓罪名,還要被當成是一種教育社會的負面例子,等於是二度的傷害.
     
    舉例來說,汪浩本身,也可能是這種誤用的「1450」所涵蓋的對象,汪浩根據央視「海峽兩岸」,用25分鐘來討論柯文哲以及台灣民眾黨,所論述的內容,皆採正面表列,主持人在節目尾端更是如此說,
     
    「雖然現在2020的選戰還沒有進行,但是柯文哲已經對外公布他正在積極布局2024,所以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台灣政壇,白色力量很有可能會發生較大的作用.」
     
    其中來賓有賴岳謙、于強,于強稱讚柯文哲和台民黨,「論揭弊,柯文哲比黃國昌更強.」並高調分析,「柯文哲打網軍案非常有正當性」賴則吹噓台民黨成為關鍵少數,「你蔡英文連任,但是你如果沒有民眾黨支持,你在議會裡面,你在立法部門裡面,你要通過任何法案,基本上來講都是不可能.」
     
    汪浩評論,央視的海峽兩岸力挺柯文哲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柯文哲說,這是假新聞,這是網路攻擊,要抓網軍,然後台民黨則對汪浩提告,稱「該節目從頭至尾皆未表態支持民眾黨,僅為分析台灣選舉情勢.」
     
    在神父看來,這種隨便將他人應有的可評論的空間,應當可以下判斷的自由意識,都給阻斷掉了,全都解釋成「假新聞」,是網軍,這,才是在戕害言論自由.
     
    如果1450如同國民黨的說法,將不同意見全都解釋成假新聞,那柯文哲的行為,就符合這樣的「1450」.
     
    如果1450如同他人所誤用的方式,那麼依此邏輯,台民黨動輒提告,在自己臉書上以「嚴正聲明」警告他人,則更像是出征,說央視從頭到尾沒表態支持民眾黨,更像是宣傳假新聞.
     
    後真相的時代,網路的意見自由流竄,人人都可以參與公眾論述,參與討論政治的人變多了,在平台上,各種組織和小社群林立,有些人因為過於集中的意見,而倍感壓力;有些人則因為無法像從前那樣說服他人,而感到焦慮,這使得某些自詡為知識份子的人,開始將自身的心理防禦機制,當成一種理論,來述說.
     
    舉另一個例子,「台灣價值不夠」來說好了,或許在某些情境,特定群體,認為這是一種道理,但放在公眾情境之中,它完全是個歪理.
     
    只要設想,將之放在不同語境之中,加以省視,就可以知道那是站不住腳的.
     
    假設在ㄧ個公共論壇,討論美國大選,問拜登為何會被批評親中,ㄧ人卻跳針,「那是台灣價值不夠」,並搖頭晃腦地說,「有一群人在檢查其他人台灣價值夠不夠」,另一人發起質疑,他則暴怒「你這台獨糾察隊!」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將自我中心的解讀,替代公眾認知的道理,這基本上是屬於「不能做的事」,但是人們還是忍不住做了.
     
    我們必須承認,這個時代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事,沒有什麼不能說的話,沒有誰,可以真正的去阻止誰.
     
    所以必須容忍批判.
     
    如果那是你「不得不為」的事,它所造成的荒謬和漏洞,也有人「不得不為」,將它補起來,哪怕,那是一種粗糙的方式,那讓你不愉快,而覺得委屈.
     
    對於這位記者,有些地方神父還挺欣賞的,特別是在趙少康的節目裡,面對張經義的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當趙少康艷羨張經義,能做出那種「正經八百的國際新聞」,張經義則以「白宮記者」,在中國新聞台工作,以能接近川普而自豪,
     
    「其實我覺得自己相當的幸運,我們都知道台灣駐美的記者很多大部分的時間可能就在棒球場,或者是孫安佐,或者是韓國瑜之類的,他們可能跑棒球場的時間,都可能比白宮還要多.」
     
    「很幸運的,我做的是一個正經八百的,真正的國際新聞,這是我希望能做到的,同時在大陸現在這麼一個關鍵的,中國大陸崛起的這樣的一個時刻,讓他們能夠看到世界,那對我來說完全是一個報導正兒八經的國際新聞.」
     
    當趙少康轉頭問范,「這不就是我們台灣現在的問題嗎?」
     
    她回答, 
     
    「因為我們政治因素的關係,所以很多事情,因為我們在國際上被邊緣化的關係,很多事情變成,跟我們的生活就很遠.」
     
    趙少康和張經義,毫無疑問是以自我中心的見解,依據自身經驗做出的必然選擇,當成他人應該遵從的當然選擇,她則指出了荒謬,他們自信嚮往的東西,恰巧是使我們邊緣的理由,也是使他們看不起的末端現象.
     
    知識份子要做的,不是沉溺於那種狀態,使自己看不清楚,也欲使別人看不清楚.
     
    當你強調你的震驚,別人卻因你而更感到震驚無比.
     
    知識份子的義務是,走入人群,走出象牙塔.
     
    是謙卑的,不是傲慢的.
     
    是挑戰權威,而不是教訓人民.
     
    是傳遞知識,而不是散播錯誤認知.
     
    是聆聽,而非假定他人意志.
     
    是我聽你怎麼說,而不是你得聽我的訓誡.
     
    是講真話,而不是講幹話,brother.

  • 反駁英文名詞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05 21:00:11

    賓狗的更多英文學習資源: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bingobilingual
    · 全英文 podcast
    · 視訊家教
    · 線上課程:發音教學、文法解析

    1【contest 質疑;反駁】— 動詞(正式)
    Could the election result be contested?

    2 【voluntary 自主的;非強迫的】— 形容詞
    Sweden’s new COVID-19 guidelines are voluntary.

    3【attempt 嘗試】— 動詞
    The terrorist attempted to travel to Syria to join the Islamic State.

    4【abruptly 突然地】— 副詞
    The world's biggest market debut was abruptly suspended.

    5 【double-edged sword 雙面刃】— 名詞
    Neuroticism could be a double-edged sword.

    neuroticism 神經質;緊張兮兮(名詞)

    簡單複習:
    1)contest 質疑;反駁
    2)voluntary 自主的;非強迫的
    3)attempt 嘗試
    4)abruptly 突然地
    5)double-edged sword 雙面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