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反應級數怎麼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反應級數怎麼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反應級數怎麼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反應級數怎麼算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冠備戰 身為一名醫師,這3天的數據顯示了所有人必須要做好疫情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認知!!! 不需恐慌,但是信心喊話(兩週解除三級)真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資訊很多,幫大家消化了一些重點~~~ * * * 1.目前感染現況及預估 我同學許醫師,身處萬華疫情最前線:中興醫院的急診,昨天180例確診中,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到第四個月了,截至3月3日,病毒已經蔓延到75個國家。 這變化速度有多快,多令人難以想像呢?光看這一點就好了,之前是各國要從中國撤僑,現在輸到誰吵要要撤僑了,你知道嗎?是中國! 人家說,這十年風水輪流轉,這病毒一加入,現在十天這風水就轉了。當然保護自己家的僑民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

反應級數怎麼算 在 月亮塔羅坊?喵子 | 六日不占卜不回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2:47:23

#粉紅色的月亮 #文長慢慢看 如果這些天你有注意看天空,會發現這次滿月的月光特別亮、月亮也特別大,新聞也熱烘烘的說著這次的月亮是「粉紅色的超級月亮」。 但,還是老話一句,本喵不是占星師,不是來和你討論月亮的,是要來和你聊聊最近的占卜現象。 -- 這陣子的占卜,戀愛占卜特別多,主題都繞著「復合」。而...

  • 反應級數怎麼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16 21:33:58
    有 355 人按讚

    #新冠備戰
    身為一名醫師,這3天的數據顯示了所有人必須要做好疫情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認知!!!
    不需恐慌,但是信心喊話(兩週解除三級)真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資訊很多,幫大家消化了一些重點~~~
    *
    *
    *
    1.目前感染現況及預估
    我同學許醫師,身處萬華疫情最前線:中興醫院的急診,昨天180例確診中,中興醫院就佔100位以上,讓人憂心的數字是: 在525人中,中興醫院快篩有46位陽性,剝皮寮快篩有16人,篩檢陽性率高達11.8%。今天的陽性篩檢率也是破10%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表示區域疫情並不樂觀,可推估社區當中還有很多未篩檢的個案,表示這病毒來勢洶洶,醫護已經開始備戰。
    政府還不敢全面升級是因為影響經濟太大太多考量,但是升級是遲早的事,政策速度追不上病毒擴散,自己開始超前部署,現在是很需要的了!
    *
    *
    *
    2. 黃醫師 :疫苗打不打? 打哪牌比較好?
    原本這是這禮拜被所有親友,客人問最多的問題,但是隨著疫苗庫存的不足,目前打聽到政府似乎徵收僅存疫苗到抗疫前線了,中南部醫院就算已預約,這幾天也被簡訊通知取消施打。
    所以答案傾向Yes,雖然疫苗不完美,打任何一支都比不打好,不管美國法國的數據也顯示大幅施打顯著減少病患住院率和重症比率。比起大約3天的副作用: 發燒疲倦肌肉痛,和非常小的血栓機率,接受疫苗還是比感染武漢喪命的風險小的多。疫情漸趨嚴峻之時,沒空間給你挑疫苗廠牌,早打早好大概是全世界醫界的共識~~~ 已經接種AZ第一劑的,間隔3個月再打第二劑刺激可得到最好免疫力。
    不過反正現在誰都預約不到,只能希望6月的五百萬份默德納能夠準時到達開打。國產疫苗預計7月,或是輝瑞年底的口服劑型。
    *
    *
    *
    3.經過了一年,全世界對Covid的治療經驗是?
    (由有治療經驗的美籍醫師 張凱銘醫師分享)
    a.感染前,最有效的預防就是疫苗。
    b. 被感染一開始,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中和病毒。
    c. 病毒進來了,用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治療。
    d. 逐漸缺氧,病毒開始導致破壞跟發炎反應,用類固醇Dexamethasone減緩免疫反應持續。
    e. 需要高氧氣濃度,即將面臨插管,用IL-6 inhibitor (Tocilizumab)阻斷發炎風暴,希望可以避免走上插管這一途。
    f. 不幸插管,肺部嚴重損害,接下來已經沒有COVID的事了,很不幸這時候不一定有什麼有效治療藥物,只能面對眾多ICU併發症,菌血症、黴菌感染、細菌性肺炎、泌尿道感染等,接受一大堆的抗生素對抗次發的感染病症。

    對抗COVID,最有效的還是第一個步驟 打疫苗(任何一個疫苗都有60-70%以上的保護力)。等被感染後面的藥物效果沒有一個有效率到50%。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 目前還沒有治療方法
    *
    *
    *
    4.大家現在該怎麼辦?
    和當年SARS不同,COVID沒有症狀沒有發燒也會傳染給別人,5/14台灣新增29例。無明顯症狀六人20.7%,沒發燒有感冒症狀七人24.1%,沒發燒十五人51.7%(小兒科 簡又新醫師提供)
    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有用。大規模噴灑消毒液其實也沒有直接證據顯示有用。

    確診者的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之前境外確診者CT值>30表示很久以前被感染,幾乎沒有傳染力,但是這次社區感染篩檢出的CT值是低的(15~20),可見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這次印度變異病毒症狀還有改變,新增了結膜炎,皮疹,手腳變色等。

    所以大家戴好口罩(美國甚至建議外層再加一層布口罩增加貼合度)
    隨手多消毒少亂摸少摸臉之外,
    1.減少多人社交,群聚用餐的場合,減少被飛沫感染,多做事少說話
    2️.減少生食,注意餐點在運送或製造過程中被污染。
    3.適量的儲備食材與泡麵,自己開伙最安全。
    4.等下一批疫苗開放預約的時候去預約,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重症機率較高,特別建議提早施打。

    這一年來,美國日本印度曾歷經或正在醫療崩潰,傳染病常是等比級數瞬間暴增,讓人措手不及。現在這階段疫調和軌跡已經慢慢不太重要,中央開始分配快篩檢驗量能、補充基層診所防疫資源,掌控輕症重症人數,染疫數量真的大增時,輕症可能要安排在家隔離,而不排擠有限的重症醫療資源。圖示補充如果是確診患者或同住家人該如何因應。
    迎戰新冠,我們得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準備」!
    一起加油,歡迎分享~

  • 反應級數怎麼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8 04:16:48
    有 21 人按讚

    #閒聊 #粉紅色的月亮
    如果這些天你有注意看天空,會發現這次滿月的月光特別亮、月亮也特別大,新聞也熱烘烘的說著這次的月亮是「粉紅色的超級月亮」。

    但,還是老話一句,本喵不是占星師,不是來和你討論月亮的,是要來和你聊聊最近的占卜現象。
    --
    這陣子的占卜,戀愛占卜特別多,主題都繞著「復合」。而這次面對眾家少男少女們如同海嘯般的不安、悲傷、惶恐、憤怒、痛苦,我都感同身受--畢竟我個人過去的戀愛經驗也都不是修成正果的啊,不然現在早就在曬小孩了。

    無論你是透過大眾占卜、單張抽牌、還是私下和我一對一占卜,對於復合的建議,相信你聽到、看到的當下第一反應都是:我太難了、這怎麼辦得到、我覺得不可能…之類的。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因為這些建議都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拉下臉低頭認錯、主動向對方說話、調整自己脾氣、改變原有的行為模式…等等。

    除了不想做,你還認為自己「做不到」。
    但,你是真的做不到,還是你不相信自己做得到?
    --
    牌面的建議絕對不是刁難你,並不是。牌面的建議是告訴你,你認為最難的、最討厭的、最不可能的,是關鍵、是答案、是這段感情要經營下去時,所面對的主要BOSS級任務--其他小一點的原因就當每日任務,一點一點去完成。

    牌面也不是要你給自己壓力,要你逼自己一夜之間就成為完美情人。假設要你現在開始有運動的習慣,最快也要21天才能養成,更何況是你活了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的習慣,要你立刻改變,這誰都會覺得難。

    但你可以每天一點一點的去調整、改變,今天改變了一次,明天就會兩次,後天會變成四次…呈等比級數去翻倍成長--前提是「你」有去執行、去改變。

    請你相信自己是辦得到的,當你這樣對自己說,牌面的建議就不只是建議,而是你發自內心認為「這是我想做的」,你就能主動去調整、改善。只要你願意開始改變,無論達成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你都算是前進。

    除非你很急,急著要現在、立刻、馬上就看到成效,那我很遺憾的告訴你:復合並不是感冒,它沒有特效藥。
    --
    無論是婚姻關係的離婚、還是戀愛關係的分手,既然你們已經走到復合這條路,那就是兩個單身的人;既然是單身,對方更沒有理由要配合你,那麼請問你執著的希望對方為了你改變時,對方何嘗不是也這樣想的嗎?對方不也同時認為「為什麼就要我改,而不是你?」

    憑什麼對方就得為了你改變,而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呢?

    也遇過一些小可愛問我:為什麼是我要改變?

    因為現在是你比較在意這段關係、你比較想要知道真相、你比較想要復合。重點是,現在是「你」來找我占卜,而不是「你分手的對象」來找我。

    如果你能說服分手的另一半來找我占卜,我一樣會把他要改變、調整的地方說出來,但這種想法和行為,完全沒有意義。

    當你開始計較為什麼是你要先改變時,本質上你就不是真的很想復合了,你也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喜歡對方,因為你仍舊將自己放在比對方重要的位子。

    在愛情中,我們確實別把自己放太低,要學著愛對方時同時愛著自己,這個沒有錯,然而既然現在你自己都有想復合的想法,計較、面子不能往後擺了嗎?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感受,和這段關係相比,真的很重要嗎?

    值得思考,對吧?
    --

    習慣養成很推薦「原子習慣」,如果不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滴水穿石」這些詞的意思是什麼,可以去看看這本書,我認為在習慣養成、積少成多這部份的原理說明其實滿好懂的,就是專有名詞多了點,要用些耐心把書看完就是了。

    如果你連書都不看、Google也懶得查,那我沒輒,你自己看著辦。

    #復合本就是個暫時看不到盡頭的馬拉松賽程
    #真的別花錢和我爭為什麼是你要調整和改變
    #吵什麼吵混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不就得了

    --
    👍占卜好評點連結:
    3.0:https://reurl.cc/e9QxoQ
    2.0:https://reurl.cc/g8zjzQ
    1.0:https://reurl.cc/E2ZMnm
    --
    怎麼問問題:https://reurl.cc/OXpNx9
    占卜預約流程:https://reurl.cc/qmOR9D
    --
    月亮塔羅坊🌙
    📍IG:https://instagram.com/cat.moon.tarot
    🔎FB:https://www.facebook.com/CatMoonTarot/
    🌙預約占卜專線:https://linktr.ee/cat.moon.tarot
    --
    #月亮塔羅坊🌙 #喵子 #超級月亮 #滿月天蠍 #月亮進天蠍座 #愛情 #復合 #求合 #結婚 #戀愛 #交往 #公證 #占卜 #塔羅牌 #讀牌師 #月相神諭卡 #tarotreader #tarot #moonolgyoraclecards #taipei #taiwan

  • 反應級數怎麼算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3 12:49:39
    有 1,998 人按讚

    中共今次錯判形勢,有人意氣用事,導致假打的歐盟被迫要真打了。

    雖說歐盟是繼1989年六四之後首度制裁中國,而且得到英國、美國和加拿大聯合制裁聲援,但其實留有很多餘地。一是將新疆所發生的事定性為「Right Abuse」,而非蓬佩奧和布林肯所用的「Genocide」;二是所制裁的四人都不是現任的理疆官員,所制裁的實體只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公安部,而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本身。甚麼意思呢?即是歐盟希望在擺出制裁姿態之餘,仍能夠跟中共繼續做生意——「本來」他們是打算繼續履行12月簽署的《中歐投資協定》呢!

    怎樣知道?看看事後歐洲政壇對中國的批評,焦點都不再對準新疆,而是放在中國「過份的反制措施」之上,並表達了「強烈要求收回」的訴求,你就知道他們的本意是放中共一條生路。萬萬料不到的是,中共偏要尋一條死路,威脅撕毀貿易協議,這才是令歐盟政客感到意外的地方。因此,法國和荷蘭的反應是立即聯絡中國大使館商議事件,當然不是要求中國解決新疆人權問題——荷蘭總理批評中國的反制是對歐盟人權制裁制度所採取措施的完全不合理的反應。連德國外長馬斯也畫公仔畫出腸說,生怕中共不明白他們的苦心似的:「我們是制裁侵犯人權的人,而不是制裁中共現任的議員。這(中共反制措施)對我們來說既不可理解也不可接受。」

    言下之意,是怪中共錯誤解讀歐盟的制裁級數,錯誤祭出了不對等的反制措施,逼使歐盟下一步不得不把制裁升級——這些老狐狸是怪中共逼他們假戲真做。看看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Josep Borrell在記者會上怎麼說:「中國對制裁某些官員的決定所採取的報復行動,無疑創造了新的氣氛,創造了新的局面。」潛台詞是:如果你中共不這麼失控的話,本來一切是可以返回舊氣氛、舊局面的。

    歐洲議會第二大政團S&D亦發聲明箍煲說:「取消中國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是議會進入中歐投資協議任何談判的條件。」宣佈制裁之後,他們原定今日仍會開會討論投資協議的執行細節,最後卻因為中國的反制而被迫取消。由此可見,歐盟打從開始就不打算撕毀《中歐投資協議》,用來制裁中國,只是礙於歐洲議會被中國制裁,所以才開不下去。誰在上風,誰在下風?創造新局面的,是歐盟的制裁,還是中國的制裁?

    表面上以為是好消息,裡面原來是壞消息——如果中共撤回部分制裁,對歐盟來說就易辦了。

    但壞消息發展下去,卻又可能變成好消息——如果歐盟認清了真相,明白中共不在乎他們所在乎的利益關係,就會被迫接納新局面。

    作者

  • 反應級數怎麼算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07 22:00:07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到第四個月了,截至3月3日,病毒已經蔓延到75個國家。

    這變化速度有多快,多令人難以想像呢?光看這一點就好了,之前是各國要從中國撤僑,現在輸到誰吵要要撤僑了,你知道嗎?是中國!

    人家說,這十年風水輪流轉,這病毒一加入,現在十天這風水就轉了。當然保護自己家的僑民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通常人家撤僑是從重災區撤出到非災區或受災較輕的區域,所以中國現在已經不算是重災區了嗎?

    所以我就跟你說,肺炎新聞現在疫情瞬息萬變的程度真的令人難以招架,最重要的是,不但是人嚇壞了,現在全球各地的股市也嚇歪了。

    2月的最後一週出現了全球性股災,短短幾天全球股市市值蒸發了6兆美元,相當新台幣183兆元,全球投資人哀哀叫,馬上就想起12年前的金融海嘯的噩夢!尤其美國股市直接大跳水,道瓊工業指數累計下跌12.4%,S&P500也噴掉11.5%,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則狂瀉10.5%,三大指數創下2008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單週最大跌幅!

    不過從12月1日武漢出現不明肺炎已經三個月了,美股拖到現在才反應,是雷龍嗎?人家打你一巴掌,三個月後才在叫痛是怎麼回事?主要原因是2月21日起,義大利疫情大暴走,連帶週邊國家包括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確診病例以等比級數狂增,歐洲一夕間成為重災區,這時歐美國家才大夢初醒,咦?這個病毒好像真的不怕鹽水,可以橫跨海洋耶!先前因為疫情主要集中在亞洲,歐美國家或多或少置身事外,如今疫情不斷擴散,這才意識到全球性的經濟衰退恐怕近在眼前。一下子大家都在講「黑天鵝」。

    這個「黑天鵝效應」,用來指非常不可能發生,但實際上卻又發生的事件。典故來自於18世紀歐洲人發現澳洲後,才知道世界上原來有黑天鵝,後來被拿來比喻極為罕見、預期以外的大事情,一旦發生就會造成重大影響,就像川普2016年當選了美國總統,就被許多人認為是黑到不能再黑的黑天鵝事件。

    而這次新冠肺炎「黑天鵝」,會怎麼樣啃掉全球經濟呢?信評機構「穆迪」警告,如果疫情繼續惡化,全球GDP成長率將重跌至1.1%。牛津經濟研究院最新預估,根據目前病毒散播的情況來看,2020年中國GDP成長率,將從去年的6%下跌到5.4%,「保六」夢碎,將創下中國1990年來最低。而如果肺炎蔓延到全世界,全球GDP將會縮水1.3個百分點,相當1.1兆美元,這金額大到很難想像吧?1.1兆美元就相當於台灣一整年經濟產值的兩倍。

    中國一咳嗽,全球就賠掉兩個台灣,就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喻為「世界工廠」,舉凡食衣住行育樂,八成都跟中國脫不了關係,我的手機made in china, 這個外殻made in china, ,我的衣服Made in china, 我的鞋子made in china。

    手機大廠蘋果2月17日已經表示,旗艦機的生產受到影響,全球iPhone供應將暫時受限。分析機構Canalys預測,截至3月底以前的這半年內,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應聲砍半。

    根據財經媒體CNBC數據,截至2月27日,中國中小企業復工率只有32.8%,製造業也只有43%,要達到產能全面恢復,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全境擴散》的劇情在中國上演時,大家終於意識到供應鏈會斷掉這件事,中國封城停工,可能讓大家買不到新車、新手機欸!這下子又讓全球掀起「全球化」的質疑聲浪。

    不過老實說,目前的「全球化」根本就是「中國化」,各國看起來好像緊密合作,但其實全球產業供應鏈幾乎完全被中國把持住。根據HIS資料庫統計,17年前SARS爆發時,中國的GDP只占全球4.26%,到了2019年已經躍升至16.27%,足足是當年的四倍,影響力當然也不可同日而語。在中國這波停工之後,美國很多製造業,會面對在中國做的零件沒辦法補到貨的窘境。這次的疫情,讓各國開始重新檢視對中國的依賴,不可以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在美國,「讓工作回流」的呼聲也再度順勢而起。

    但為了穩定市場、鞏固選情,美國總統川普喊話聯準會降息救經濟,呼籲大家「忽視」肺炎消息,甚至聲稱新冠肺炎是民主黨的「新騙局」。
    川普帶頭指控民主黨造謠,誇大新冠肺炎所帶來的威脅,就是不想讓他連任,其實你只要把「新冠肺炎」換成「氣候變遷」,你就會發現,怎麼這麼的像?

    不過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川普暴怒是有原因的,美股從2016年底川普凍蒜後,到今年2月12日歷史高點為止,漲幅達到61%,但由於上週美股的慘烈拋售,現在「川普漲幅」被腰斬,只剩38.6%,讓川普擔心連任可能失利。

    但已經有很多經濟學家指出,這次的疫情造成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絕對不是像川普講的那樣是假新聞。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們手上,能用來對抗經濟衰退的工具,在這次肺炎疫情恐怕派不上用場。比如聯準會降息,在一般的經濟衰退,降息可以讓企業在跟銀行貸款時,少付利息,就減低了成本,成本降低,大家就會多買,就促進經濟成長。但降息並沒有辦法讓工廠的員工不染上病毒,降息也沒有辦法讓整個工廠不害怕疫情擴散來開工。再比如減稅好了,在一般的經濟衰退,減稅可以讓大家用省下來的稅金去消費,刺激經濟。但現在是工廠停工缺貨,你有錢也買不到貨。更別提現在利息已經很低了,聯準會根本沒什麼空間好降。

    越講氣氛越沈重,這樣好了,我們也來講講,雖然全球鬧股災,但也不是所有的產業都變「慘業」喔,還是有一些很厲害可以突破病毒的包圍的,來~這段時間叫過外送、待在家追劇的來舉手我看一下,在這波疫情中一枝獨秀的除了醫療衛生股以外,要屬「宅經濟」最抗跌。

    美股主要指數狂跌雙位數,但受惠於大家不敢出門,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週線僅僅下跌 2.9%,表現相對亮眼,其實Netflix的股價我也有一點貢獻,我上個月就一口氣把「愛的迫降」全都追完了。在家光是吃睡、追劇也不是辦法,但出門運動又太危險,民眾只好在家健身,讓美國健身器材公司Peloton股價當週勁揚4.7%。另外這波疫情催生出史上最大「在家工作潮」,也帶動視訊公司Zoom股價週線上漲3.2%。

    當然靠這些都是不夠的,所以經濟學家們說,還是大家認真抗疫,醫療專家趕緊掌控疫情,趕緊把疫苗研發出來,才是最好的經濟政策。

    #黑天鵝 #供應鍊斷裂 #經濟衰退 #抗疫政治化。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