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反叛心理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反叛心理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反叛心理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反叛心理英文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614的網紅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每回選舉,總可看到某些以刻板性別印象來抨擊女性候選人的例子,尤其鎖定在年齡、相貌、婚姻狀況與有無生育,例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可以因為蔡英文沒小孩而質疑她無法體會當父母的心,相對地,男性候選人則不容易受到類似貶抑.這讓我想了解摩洛哥女性從政的狀況,也想在這兒做一點點兒分享. 標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反叛心理英文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05:35:44

【@girlstyle.mag】ViuTV高學歷明星及學校盤點! . 21/7 是中學文憑試 DSE 放榜日,在5萬名考生中誕生 7名 文憑試狀元,當中有 3 名更考獲8科5**的超級狀元。而在 ViuTV 亦藏有不少成績卓然的高學歷明星,包括 Mirror Edan、Error 193、簡慕華、沈...

  • 反叛心理英文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15 18:46:06
    有 59 人按讚


    台灣每回選舉,總可看到某些以刻板性別印象來抨擊女性候選人的例子,尤其鎖定在年齡、相貌、婚姻狀況與有無生育,例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可以因為蔡英文沒小孩而質疑她無法體會當父母的心,相對地,男性候選人則不容易受到類似貶抑.這讓我想了解摩洛哥女性從政的狀況,也想在這兒做一點點兒分享.

     
    標題:《Malika El Fassi,摩洛哥婦女運動先驅》
     
      若要談摩洛哥女性運動史,不得不提Malika El Fassi(1919-2007)這號先驅人物,她不僅將一生貢獻給國家發展,在摩洛哥掙脫法國殖民統治,尋求國家獨立的最艱難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參與獨立運動,爾後更致力於女性教育與掃盲行動,促進「新摩洛哥」的誕生.雖然與王室關係良好,但不曾憑恃對獨立的貢獻而求官,更不曾擔任公職,一生在民間活動.
     
      1919年,Malika El Fassi出生於Fes的書香世家,當時女性能獲得的教育資源極少,父親堅持讓她受與兄弟相同的教育,爾後為她聘請來Qaraouiyine大學的老師,特別為她授課,讓她可以修習阿拉伯文、法文、體育與馬術,以及完整的伊斯蘭教育.父親本身熱愛音樂,引導她學習安達魯西亞古典樂,是而Malika El Fassi亦擅長演奏琵琶和手風琴。.
      Malika El Fassi九歲便開始有了反叛意識,質疑男性至上的傳統:為什麼Qaraouiyine大學是由女性所創立,爾後卻禁止女性入學?為什麼她的家族女性將女性受教視為奢侈?為什麼女性無法分享知識,亦無法參與國家發展?這些質疑甚至慢慢引導她走上婦女運動之路.
      傳統女性的生命,除了為人妻、為人母,沒有選擇,其餘一切全被視為奢望.
      九歲時,她嬸嬸看她在讀書,問:「妳為什麼不去刺繡?難不成妳以為Qaraouiyine大學會有一個講壇給女孩子嗎?」Malika El Fassi說:「以後會有的.」爾後,她果然實現了這句話.
      
      Malika El Fassi人格的形塑與家庭背景有關,幼年教育得到菲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薰陶,出生在一個摩洛哥關鍵年代.1912年,即Malika El Fassi出生前七年,摩洛哥成為法屬保護國,非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知識分子開始思考起外國勢力將如何影響摩洛哥?民族主義慢慢興起,也形成了新一代的摩洛哥意識.而這正是Malika El Fassi整個成長過程的整體氛圍.
      
      文字是Malika El Fassi表達意見及展現力量的方式.
      年幼時,Malika El Fassi以El Fatate為筆名,發表文章.
      三O年代的摩洛哥,女性聲音受到漠視,Malika El Fassi深知筆的力量,以知識階級及民族主義者立場,以Bahitate El Hadira為筆名,化身記者,為女性發聲,文章見於各大報,擁有一定影響力.1934年開始,她也進行劇本與小說創作.
      1935年,與Mohamed Ghali El Fassi結婚。
     
      1937年,Malika El Fassi年僅十八歲,便將生命貢獻給摩洛哥獨立運動,加入民族主義運動的秘密組織Taifa,反抗法國殖民政府,並與民族運動夥伴共同參與獨立宣言的製定,1944年1月11日簽署時,在六十六位簽署人裡,她是唯一的女性。
      
      1942年開始,她的丈夫擔任Moulay Hassan王子的老師,也為穆罕默德五世講課,兩夫妻因而得以成為王室與獨立革命份子之間的溝通橋樑,也讓Malika El Fassi可以不引起法國殖民者注意地進出宮殿。當時,她替民族主義者書寫文件,夾帶進宮,交給蘇丹穆罕默德五世,建立二者之間的聯繫網絡.
      1943年,邱吉爾帶領的盟軍抵達卡薩布蘭加,詢問穆罕默德五世的獨立意願,革命份子是而起草了摩洛哥獨立宣言,並傳遞給各國政府,然而法國對此完全保持沉默,各地反殖民衝突四起,死傷無數,多人被捕,法國殖民者開始逮捕簽署者,Malika El Fassi的丈夫因而入獄兩年.
      一旦有了殖民壓迫,民間自主性的反抗力量更形重要,在那動盪且危機四伏的年代,女性被允許與男性並肩合作,承擔重責大任.
      1953年8月19日晚上,Malika El Fassi穿上舊衣,喬裝進入宮殿,將新的Bayïâa des Ulémas交給穆罕默德五世,表示伊斯蘭教團宣示共同抵抗占領者,也傳達了民族獨立運動份子對他的支持,蘇丹說,他想跟所有人留在摩洛哥奮鬥,無奈他即將被法國殖民政府流亡海外,Malika El Fassi請示蘇丹意見?蘇丹建議所有人奮起反抗法國殖民者,才能實踐摩洛哥人民的意志,Malika El Fassi回他,摩洛哥全國都會起身抗暴,直到他回來.
      隔天,穆罕默德五世果然被法國殖民者廢黜並流放海外,Malika El Fassi成了他流亡前,最後一個見到他的人.當時,她的丈夫與其他獨立份子仍然關在牢中,Malika El Fassi前往探監,說:「現在蘇丹已經流亡了,我們要獨立了.」牢友聽了,說她瘋了,她丈夫回答:「摩洛哥人永遠不可能保持沉默,不可能接受其他人替代國王的位置,現在真正的戰鬥才剛要開始,我們會得到想要的獨立的!」爾後果然各處反殖民的武裝衝突不止,Malika El Fassi與革命夥伴亦展開武裝抵抗。即便反抗者一一入獄,在法國警方嚴密監控下,她仍設法與逃過流亡命運、躲過牢獄之災的革命夥伴一同領導反殖民力量.
      當法國殖民政府無法抵擋摩洛哥境內抗議聲浪,讓穆罕默德五世歸來,Malika El Fassi是現場迎接他的人之一.
      
      早在摩洛哥獨立前,Malika El Fassi便已投入掃盲工作,幫助女孩兒入學,直到她們完成學業.
      1947年,她的丈夫擔任Qaraouiyine大學校長,在穆罕默德五世同意下,她開設了一間女子中學與大學,教育出重要英才,如Habiba El Bourqadi、AïchaSekkat,以及現就職於國家高級理事會的Fettouma Kabbaj。
      1955年,Malika El Fassi考上駕照,自此遍遊摩洛哥各地,創立識字中心,鼓勵人們前來學習.
      獨立後,她是摩洛哥基礎教育和掃盲聯盟(Ligue marocaine pour l’éducation de base et la lutte contre l’analphabétisme)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擔任副主席.1956年,在公主Lalla Aïcha主持下,成立國家援助機構,Malika El Fassi也是創始人之一。摩洛哥一獨立,Malika El Fassi立即向穆罕默德五世提出婦女投票權的提案,因為在摩洛哥獨立抗爭中,女性與男性並肩作戰,才有了成功的果實,當然有權有投票權,參與政治,穆罕默德五世答應了,但直到1963年才正式執行.
      同樣在1956年,Malika El Fassi參與了非政府組織l’Association Al Mouassat的創立,從1960年開始擔任主席。該協會負責照顧弱勢族群、受災戶、需要幫助的癌症病患與其家屬,以及掃盲,且主持一家收容一百二十名女孩的孤兒院.該協會是最早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設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NHRI)資助的機構之一。
      Malika El Fassi極為活躍,不時前往世界各地參與專題研討會,獲得諸多國際勳章,2006年,更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頒布的Khmissa榮譽勳章.
      Malika El Fassi本身擁有六個小孩,但她向來反對女孩兒早婚,認為她們該好好學習、受教,必須在心理,尤其是身體已經成熟到可以承擔懷孕時,再走入婚姻,所以根本不應該讓女孩兒在十四、五歲時就走入婚姻,可以等到十八歲,是而與此直接相關的《個人身份法》(La Moudawana)的修改,是她最深的關切.在她生命最後幾年,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想修改《個人身份法》,徵詢她意見,她隨即提出最低法定結婚年齡的修改,國王接受了,在2007年新頒布的《個人身份法》裡,將最低法定結婚年齡從十五歲提高到十八歲.
      同一年,Malika El Fassi逝世於Fes.
      
      
      綜觀Malika El Fassi一生,可說與現代摩洛哥的形成緊密相連.
      出身理解知識與教育價值的菲斯書香世家,讓她獲得當時女性難有的教育資源,爾後更致力於掃盲運動以及女性教育,半個多世紀以來,摩洛哥文盲率下降了三分之二,1960年,文盲約占百分之八十七人口,亦及十個人裡,有九個人是文盲,在多年努力後,2014年,已降至百分之三十二.
      
      Malika El Fassi可以說是三O年代「新摩洛哥」的象徵,因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且她並未戴上頭巾,這是Malika El Fassi自己的決定,她認為穆斯林女性戴頭巾的意義應該是精神上與智識上的,而不只是身體上的,把頭上包裹布巾單純視為服飾的一部份.
      
      1956年,摩洛哥甫獨立,成立新政府,礙於當時社會風氣依舊傳統保守,男性至上,很遺憾的是女性並未延攬入閣,即便是Malika El Fassi,都無法加入新政府運作.Malika El Fassi並未放棄,是而轉入民間活動,持續與各界保持友好關係,與王室關係亦良好親密,即便試圖打破男性霸權,但她並未採取站在宗教、政府、傳統或社會對立面,而是堅定地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方式.她知道摩洛哥社會並未準備好要給女性一個更寬闊自由的空間,便試圖藉由「解放知識」,教育出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女性,散佈社會各層面,各個領域,讓受過教育的女性成為女性解放的種子,終有一天,摩洛哥女性將擁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
      
      閱讀相關資料時,很容易被感動,或許有人說,她出身富裕,又受過別人不可能有的良好教育,當然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為人類做出貢獻.
      但,正因為她出身富裕,丈夫甚至是Qaraouiyine大學校長,與王室親近,她大可以過著優渥奢華的生活,享盡榮華富貴,無須淌政治渾水,然而她卻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加入摩洛哥獨立運動,並未女性教育及婦運付出一生.
      
      為了愛,她父親給了她所能給的最好的教育,而她所吸收的教育養分,成就一個偉大、傑出、剛毅而有愛的女性,帶著知識、能力與愛,造福摩洛哥社會與國家.
      她父親給摩洛哥最大的禮物,或許是教育出這樣的女兒吧!
      
      在摩洛哥女性參政這條路,雖然在Malika El Fassi要求下,當時穆罕默德五世同意讓女性擁有投票權,然而1957年,國王駕崩,直到1963年,摩洛哥女性才終於有權投票,遠遠晚於突尼西亞(1956年)及阿爾及利亞(1962年).
      誰都不知道,如果穆罕默德五世活得久一點,摩洛哥女性從政之路是否將有所不同?
      
      讀完她的故事,收穫很多,不僅稍稍較能想像摩洛哥獨立運動時的緊張局勢,雖然相對於跟法國打了八年獨立戰爭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獨立過程平順且迅速許多,但同樣有無數男女喪失生命,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過程很難不流血啊!
      也更明白「Qaraouiyine大學」之於摩洛哥文化及知識菁英的力道何在,以及為什麼歷代統治者若搞不定菲斯與馬拉喀什的知識份子與社會賢達,必無法服民心.
      
      相對於摩洛哥,台灣女性從政之路或許順遂許多,1947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便給予婦女平等的選舉權,台灣更在2016年選出第一任女總統,更不用說通過同性婚姻等等.
      雖是台灣第一任女總統,蔡英文常因女性身分、未婚及沒有小孩,而遭受極度父權的嘲笑、諷刺甚至是貶低,可見傳統保守且父權至上的觀念依然普遍.若細究,Malika El Fassi與蔡英文頗有些許相似之處,同樣出身富裕且受過當時女性少有的良好完整教育,很早就參與國家政治事務.
      但Malika El Fassi一生並未任職公職,而是在民間活動,因認為摩洛哥集體意識尚未準備好要迎接一個對女性更友善公平的社會,是而戮力於教育,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工具,進而改變整體社會.
      我是認同她的,畢竟當人被改變了,社會自然因而改變,「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在此.
      
      Malika El Fassi給我最大的啟發,或許在於那份「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吧,以她的家世、財富與學歷,大可以過著輕鬆悠閒的貴婦生活,但她在十幾歲,便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國家獨立與新建設.最讓我感佩的,是她的務實與耐心,明白摩洛哥傳統保守勢力過大,不可能在一時半刻間,便讓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權利,但她不放棄,而是採取「教育」為解放女性的手段,撒下一顆顆種子,終將成林,在播種時,她並不期望看到成樹成林的那天.
      先前在人權組織工作時,我曾跟我的上司說,摩洛哥整個時間流動都好慢,議題的推進很耗時間啊!我的上司笑一笑,說:「在摩洛哥,就是得什麼都慢慢來,急不得.」
      真實在沙漠生活後,我對於這些願意窮盡一生於推進公共議題的人們,由感佩服!那真的是需要強大的「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的能力.

  • 反叛心理英文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2-15 18:46:06
    有 59 人按讚

    台灣每回選舉,總可看到某些以刻板性別印象來抨擊女性候選人的例子,尤其鎖定在年齡、相貌、婚姻狀況與有無生育,例如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可以因為蔡英文沒小孩而質疑她無法體會當父母的心,相對地,男性候選人則不容易受到類似貶抑.這讓我想了解摩洛哥女性從政的狀況,也想在這兒做一點點兒分享.

     
    標題:《Malika El Fassi,摩洛哥婦女運動先驅》
     
      若要談摩洛哥女性運動史,不得不提Malika El Fassi(1919-2007)這號先驅人物,她不僅將一生貢獻給國家發展,在摩洛哥掙脫法國殖民統治,尋求國家獨立的最艱難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參與獨立運動,爾後更致力於女性教育與掃盲行動,促進「新摩洛哥」的誕生.雖然與王室關係良好,但不曾憑恃對獨立的貢獻而求官,更不曾擔任公職,一生在民間活動.
     
      1919年,Malika El Fassi出生於Fes的書香世家,當時女性能獲得的教育資源極少,父親堅持讓她受與兄弟相同的教育,爾後為她聘請來Qaraouiyine大學的老師,特別為她授課,讓她可以修習阿拉伯文、法文、體育與馬術,以及完整的伊斯蘭教育.父親本身熱愛音樂,引導她學習安達魯西亞古典樂,是而Malika El Fassi亦擅長演奏琵琶和手風琴。.
      Malika El Fassi九歲便開始有了反叛意識,質疑男性至上的傳統:為什麼Qaraouiyine大學是由女性所創立,爾後卻禁止女性入學?為什麼她的家族女性將女性受教視為奢侈?為什麼女性無法分享知識,亦無法參與國家發展?這些質疑甚至慢慢引導她走上婦女運動之路.
      傳統女性的生命,除了為人妻、為人母,沒有選擇,其餘一切全被視為奢望.
      九歲時,她嬸嬸看她在讀書,問:「妳為什麼不去刺繡?難不成妳以為Qaraouiyine大學會有一個講壇給女孩子嗎?」Malika El Fassi說:「以後會有的.」爾後,她果然實現了這句話.
      
      Malika El Fassi人格的形塑與家庭背景有關,幼年教育得到菲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薰陶,出生在一個摩洛哥關鍵年代.1912年,即Malika El Fassi出生前七年,摩洛哥成為法屬保護國,非斯古城與Qaraouiyine大學知識分子開始思考起外國勢力將如何影響摩洛哥?民族主義慢慢興起,也形成了新一代的摩洛哥意識.而這正是Malika El Fassi整個成長過程的整體氛圍.
      
      文字是Malika El Fassi表達意見及展現力量的方式.
      年幼時,Malika El Fassi以El Fatate為筆名,發表文章.
      三O年代的摩洛哥,女性聲音受到漠視,Malika El Fassi深知筆的力量,以知識階級及民族主義者立場,以Bahitate El Hadira為筆名,化身記者,為女性發聲,文章見於各大報,擁有一定影響力.1934年開始,她也進行劇本與小說創作.
      1935年,與Mohamed Ghali El Fassi結婚。
     
      1937年,Malika El Fassi年僅十八歲,便將生命貢獻給摩洛哥獨立運動,加入民族主義運動的秘密組織Taifa,反抗法國殖民政府,並與民族運動夥伴共同參與獨立宣言的製定,1944年1月11日簽署時,在六十六位簽署人裡,她是唯一的女性。
      
      1942年開始,她的丈夫擔任Moulay Hassan王子的老師,也為穆罕默德五世講課,兩夫妻因而得以成為王室與獨立革命份子之間的溝通橋樑,也讓Malika El Fassi可以不引起法國殖民者注意地進出宮殿。當時,她替民族主義者書寫文件,夾帶進宮,交給蘇丹穆罕默德五世,建立二者之間的聯繫網絡.
      1943年,邱吉爾帶領的盟軍抵達卡薩布蘭加,詢問穆罕默德五世的獨立意願,革命份子是而起草了摩洛哥獨立宣言,並傳遞給各國政府,然而法國對此完全保持沉默,各地反殖民衝突四起,死傷無數,多人被捕,法國殖民者開始逮捕簽署者,Malika El Fassi的丈夫因而入獄兩年.
      一旦有了殖民壓迫,民間自主性的反抗力量更形重要,在那動盪且危機四伏的年代,女性被允許與男性並肩合作,承擔重責大任.
      1953年8月19日晚上,Malika El Fassi穿上舊衣,喬裝進入宮殿,將新的Bayïâa des Ulémas交給穆罕默德五世,表示伊斯蘭教團宣示共同抵抗占領者,也傳達了民族獨立運動份子對他的支持,蘇丹說,他想跟所有人留在摩洛哥奮鬥,無奈他即將被法國殖民政府流亡海外,Malika El Fassi請示蘇丹意見?蘇丹建議所有人奮起反抗法國殖民者,才能實踐摩洛哥人民的意志,Malika El Fassi回他,摩洛哥全國都會起身抗暴,直到他回來.
      隔天,穆罕默德五世果然被法國殖民者廢黜並流放海外,Malika El Fassi成了他流亡前,最後一個見到他的人.當時,她的丈夫與其他獨立份子仍然關在牢中,Malika El Fassi前往探監,說:「現在蘇丹已經流亡了,我們要獨立了.」牢友聽了,說她瘋了,她丈夫回答:「摩洛哥人永遠不可能保持沉默,不可能接受其他人替代國王的位置,現在真正的戰鬥才剛要開始,我們會得到想要的獨立的!」爾後果然各處反殖民的武裝衝突不止,Malika El Fassi與革命夥伴亦展開武裝抵抗。即便反抗者一一入獄,在法國警方嚴密監控下,她仍設法與逃過流亡命運、躲過牢獄之災的革命夥伴一同領導反殖民力量.
      當法國殖民政府無法抵擋摩洛哥境內抗議聲浪,讓穆罕默德五世歸來,Malika El Fassi是現場迎接他的人之一.
      
      早在摩洛哥獨立前,Malika El Fassi便已投入掃盲工作,幫助女孩兒入學,直到她們完成學業.
      1947年,她的丈夫擔任Qaraouiyine大學校長,在穆罕默德五世同意下,她開設了一間女子中學與大學,教育出重要英才,如Habiba El Bourqadi、AïchaSekkat,以及現就職於國家高級理事會的Fettouma Kabbaj。
      1955年,Malika El Fassi考上駕照,自此遍遊摩洛哥各地,創立識字中心,鼓勵人們前來學習.
      獨立後,她是摩洛哥基礎教育和掃盲聯盟(Ligue marocaine pour l’éducation de base et la lutte contre l’analphabétisme)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擔任副主席.1956年,在公主Lalla Aïcha主持下,成立國家援助機構,Malika El Fassi也是創始人之一。摩洛哥一獨立,Malika El Fassi立即向穆罕默德五世提出婦女投票權的提案,因為在摩洛哥獨立抗爭中,女性與男性並肩作戰,才有了成功的果實,當然有權有投票權,參與政治,穆罕默德五世答應了,但直到1963年才正式執行.
      同樣在1956年,Malika El Fassi參與了非政府組織l’Association Al Mouassat的創立,從1960年開始擔任主席。該協會負責照顧弱勢族群、受災戶、需要幫助的癌症病患與其家屬,以及掃盲,且主持一家收容一百二十名女孩的孤兒院.該協會是最早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設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NHRI)資助的機構之一。
      Malika El Fassi極為活躍,不時前往世界各地參與專題研討會,獲得諸多國際勳章,2006年,更獲得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頒布的Khmissa榮譽勳章.
      Malika El Fassi本身擁有六個小孩,但她向來反對女孩兒早婚,認為她們該好好學習、受教,必須在心理,尤其是身體已經成熟到可以承擔懷孕時,再走入婚姻,所以根本不應該讓女孩兒在十四、五歲時就走入婚姻,可以等到十八歲,是而與此直接相關的《個人身份法》(La Moudawana)的修改,是她最深的關切.在她生命最後幾年,國王穆罕默德六世想修改《個人身份法》,徵詢她意見,她隨即提出最低法定結婚年齡的修改,國王接受了,在2007年新頒布的《個人身份法》裡,將最低法定結婚年齡從十五歲提高到十八歲.
      同一年,Malika El Fassi逝世於Fes.
      
      
      綜觀Malika El Fassi一生,可說與現代摩洛哥的形成緊密相連.
      出身理解知識與教育價值的菲斯書香世家,讓她獲得當時女性難有的教育資源,爾後更致力於掃盲運動以及女性教育,半個多世紀以來,摩洛哥文盲率下降了三分之二,1960年,文盲約占百分之八十七人口,亦及十個人裡,有九個人是文盲,在多年努力後,2014年,已降至百分之三十二.
      
      Malika El Fassi可以說是三O年代「新摩洛哥」的象徵,因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且她並未戴上頭巾,這是Malika El Fassi自己的決定,她認為穆斯林女性戴頭巾的意義應該是精神上與智識上的,而不只是身體上的,把頭上包裹布巾單純視為服飾的一部份.
      
      1956年,摩洛哥甫獨立,成立新政府,礙於當時社會風氣依舊傳統保守,男性至上,很遺憾的是女性並未延攬入閣,即便是Malika El Fassi,都無法加入新政府運作.Malika El Fassi並未放棄,是而轉入民間活動,持續與各界保持友好關係,與王室關係亦良好親密,即便試圖打破男性霸權,但她並未採取站在宗教、政府、傳統或社會對立面,而是堅定地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方式.她知道摩洛哥社會並未準備好要給女性一個更寬闊自由的空間,便試圖藉由「解放知識」,教育出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女性,散佈社會各層面,各個領域,讓受過教育的女性成為女性解放的種子,終有一天,摩洛哥女性將擁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
      
      閱讀相關資料時,很容易被感動,或許有人說,她出身富裕,又受過別人不可能有的良好教育,當然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為人類做出貢獻.
      但,正因為她出身富裕,丈夫甚至是Qaraouiyine大學校長,與王室親近,她大可以過著優渥奢華的生活,享盡榮華富貴,無須淌政治渾水,然而她卻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加入摩洛哥獨立運動,並未女性教育及婦運付出一生.
      
      為了愛,她父親給了她所能給的最好的教育,而她所吸收的教育養分,成就一個偉大、傑出、剛毅而有愛的女性,帶著知識、能力與愛,造福摩洛哥社會與國家.
      她父親給摩洛哥最大的禮物,或許是教育出這樣的女兒吧!
      
      在摩洛哥女性參政這條路,雖然在Malika El Fassi要求下,當時穆罕默德五世同意讓女性擁有投票權,然而1957年,國王駕崩,直到1963年,摩洛哥女性才終於有權投票,遠遠晚於突尼西亞(1956年)及阿爾及利亞(1962年).
      誰都不知道,如果穆罕默德五世活得久一點,摩洛哥女性從政之路是否將有所不同?
      
      讀完她的故事,收穫很多,不僅稍稍較能想像摩洛哥獨立運動時的緊張局勢,雖然相對於跟法國打了八年獨立戰爭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獨立過程平順且迅速許多,但同樣有無數男女喪失生命,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過程很難不流血啊!
      也更明白「Qaraouiyine大學」之於摩洛哥文化及知識菁英的力道何在,以及為什麼歷代統治者若搞不定菲斯與馬拉喀什的知識份子與社會賢達,必無法服民心.
      
      相對於摩洛哥,台灣女性從政之路或許順遂許多,1947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便給予婦女平等的選舉權,台灣更在2016年選出第一任女總統,更不用說通過同性婚姻等等.
      雖是台灣第一任女總統,蔡英文常因女性身分、未婚及沒有小孩,而遭受極度父權的嘲笑、諷刺甚至是貶低,可見傳統保守且父權至上的觀念依然普遍.若細究,Malika El Fassi與蔡英文頗有些許相似之處,同樣出身富裕且受過當時女性少有的良好完整教育,很早就參與國家政治事務.
      但Malika El Fassi一生並未任職公職,而是在民間活動,因認為摩洛哥集體意識尚未準備好要迎接一個對女性更友善公平的社會,是而戮力於教育,以教育作為女性解放的工具,進而改變整體社會.
      我是認同她的,畢竟當人被改變了,社會自然因而改變,「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在此.
      
      Malika El Fassi給我最大的啟發,或許在於那份「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吧,以她的家世、財富與學歷,大可以過著輕鬆悠閒的貴婦生活,但她在十幾歲,便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國家獨立與新建設.最讓我感佩的,是她的務實與耐心,明白摩洛哥傳統保守勢力過大,不可能在一時半刻間,便讓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權利,但她不放棄,而是採取「教育」為解放女性的手段,撒下一顆顆種子,終將成林,在播種時,她並不期望看到成樹成林的那天.
      先前在人權組織工作時,我曾跟我的上司說,摩洛哥整個時間流動都好慢,議題的推進很耗時間啊!我的上司笑一笑,說:「在摩洛哥,就是得什麼都慢慢來,急不得.」
      真實在沙漠生活後,我對於這些願意窮盡一生於推進公共議題的人們,由感佩服!那真的是需要強大的「無私的愛」,以及「擅長等待」的能力.

  • 反叛心理英文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03 08:24:13
    有 2,672 人按讚


    「華裔女星因為長得「醜」,她收到了10000句髒話....
     
    一部電影的採訪視頻,無字幕,全英文,沒有人理會說了什麼。
     
    被罵全因為—— 一張臉。
     
    「嘔」「惡」「滾」「呸」……滿屏的彈幕好像還不足以表達恨意。2019年份的大型迷惑現場—— 到底誰惡心了誰?有些話,作者不吐不快。」

    華裔女星因為長得「醜」,她收到了10000句髒話....

    一部電影的採訪視頻,無字幕,全英文,沒有人理會說了什麼。

    被罵全因為—— 一張臉。

    「嘔」「惡」「滾」「呸」……滿屏的彈幕好像還不足以表達恨意。2019年份的大型迷惑現場—— 到底誰惡心了誰?有些話,作者不吐不快。

    01

    被罵的姑娘,叫奧卡菲娜。一位亞裔美國演員,中韓混血。你可能並不陌生。《八羅漢:漫天過海》中,她扮演一位幽默的高超扒手。《摘金情緣》中,她扮演一位又搞怪又深情的新加坡「富二代」。

    今年她還有部更受矚目的新片——《別告訴她》。首次擔任主演,80%中文對白,內地原計劃引進。講述一個東北的家庭,因奶奶的癌症而團聚:是否要告訴她病情?這是新舊觀念的衝突,也是對家人關係的重新審視。

    海外已經好評如潮。爛番茄度99%,IMDb 8.1分,一向嚴苛的影評網站Metacirtic打出90分。

    據《好萊塢報道》的預測,電影有可能提名今年的奧斯卡。奧卡菲娜在電影中的表演也受到認可。美國媒體評價她的表演「極富感染力,直擊人的心靈深處」。被《Variety》雜誌評選為「2019年度女性力量」。24個年度最佳電影表演之一。

    華裔又一次在好萊塢揚眉吐氣?目前看來,大多華人網友並不買賬。攻擊點毫不含糊——女主長得實在太醜了。

    奧卡菲娜美嗎?因人而異。但不美,就要被辱罵至此嗎?不寒而慄。而在一句句粗暴的謾罵背後,還有某種扭曲的心理作祟。

    02

    被罵的不是奧卡菲娜一個人。

    今年吳珊卓憑《殺死伊芙2》的表現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當她在金球的舞台上為亞裔群體發聲時。中國網友的關注點,還是「女版林永健」。

    就在去年,瑪麗·陳因為主演電影《星球大戰之最後的絕地武士》,也被罵道底朝天。說她胖、醜,說她毀了一部好電影。華人網友更形容她為「女版岳雲鵬」。

    甚至記性好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哈利·波特》中的張秋一角亮相,也被大規模吐槽過—— 哈利·波特怎麼找了個這麼醜的初戀女友。

    甚至直到現在,用中文搜索張秋飾演者梁佩詩的名字,首先出現的關聯詞也是「好醜」和「胖」。

    發現了嗎。最容易被攻擊長相的,到頭來竟然都是亞裔。荒誕?可悲?

    然而作者最不能理解的是,這些人一面盯著亞裔的長相攻擊,一面又在聲討著歧視。比如嫌棄張秋的留言,說她和赫敏同框,立刻被襯托得「又黃又矬」。

    等等。

    黃不就是黃種人的膚色嗎?留言的你難道不也是黃種人嗎?這樣赤裸的種族歧視,為什麼會來自被歧視的族群自己?

    要作者說。真正的醜陋,是在內心裡的。

    03

    作者知道一定有人會說。

    奧卡菲娜被罵,不是因為長相,真正的原因是她準備要出演《上氣》了。一部準備要「辱華」的漫威電影。

    然而這樣的開脫,實在太蒼白無力。其一。如果《上氣》真的辱華了,攻擊女演員長相有什麼用?(還是以種族歧視的語言)

    其二。如果說參演了《上氣》就要被罵,那為什麼在梁朝偉和奧卡菲娜之間,偏偏選擇了後者?

    其三。就算真的想罵《上氣》,為什麼跑到人家《別告訴她》的採訪視頻里去呢?電影也要搞株連?

    比起辱華。這些人更忌諱的丟了自己的「臉」——當一張亞裔,尤其是華裔的面孔出現在國際舞台上,她必須好看。否則。她就不配代表「我」。哪怕長得普通,也是一種「丟臉」。

    奧卡菲娜確實稱不上主流的「美」。不管是體態,還是長相。並不符合大多數人對一位女演員的想象。但奧卡菲娜真的算醜嗎?如果把目光從花團錦簇的紅毯中移開,多看幾張本人的生活照。是一位長相普通的鄰家女孩。

    哪怕,這部電影並不需要「美」。在罵之前,先搞清《別告訴她》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絕不是一部好萊塢流水線製作。背後的發行公司—— A24。以一種獨立、新銳,跳脫傳統的「好萊塢反叛者」的姿態出現。

    它發行的電影有一個共同點:成本小、質量硬、逼格高,比如《女巫》《皮囊之下》《佛羅里達樂園》《遺傳厄運》……《別告訴她》是A24發行的小成本文藝片。改編自亞裔導演王子逸的真實經歷。

    故事中的主角Billi,也是一位平凡的女孩。工作不順,性格固執。真換成一個美人來演,才是真的出戲。奧卡菲娜從未說過自己要代表東方人的長相,她只是要飾演一個普通長相的女孩。但不美,仍然是她的原罪。而這種網絡霸凌,以「反種族歧視」的名義,「反辱華」的名義,粉墨登場了。

    04

    奧卡菲娜自己也沒辦法解釋的問題在於—— 當一個人,只是在「做自己」。卻被要求背負上整個族群的期待,成為代表。而一旦她稍微無法滿足,就有可能被視為異類、叛徒。

    「你是被派來侮辱我的吧?」

    當這種捆綁得情緒一直延續到了現在。讓我們暫且放下成見和標籤。把人還原為人。試著瞭解——奧卡菲娜到底是誰。

    奧卡菲娜原名林家珍,出生在紐約皇后區。祖父母一代來到美國,開中餐館為生。奧卡菲娜對自己的中國祖籍很好奇,甚至因此去中國學習兩年。

    我奶奶來自北京,但我從小只記得他們都跟我講英文,我一直很希望可以用中文跟奶奶交流,在高中畢業後就去中國的北京語言大學學中文,在那裡曾為一家雜誌撰寫美食新聞。但她的經歷,絕不符合那些所謂的刻板印象。

    奧卡菲娜作為一位女Rapper出道。在她還是上班族的時候,她就想著錄一首Rap當作自己的生日禮物。領導聽了奧卡菲娜的這首歌。然後她就被老闆開除了。

    這首說唱名字叫《My vag》。具體內容自己去百度,Sir能說的是:非常的女權和大膽。——一改當時許多人對亞洲女性的刻板印象。

    這首歌在Youtube上迅速走紅,奧卡菲娜也因此變成網紅。她還開始自己的脫口秀節目,表達亞裔女性心聲。她去年的歌曲《Green Tea》就被稱為「美國亞裔女人之主題曲」。她希望亞裔勇敢展示自我,表達心聲,才能贏得更多尊重。

    她的走紅,絕非順應了美國人的想象。相反,她以一種另類姿態獲得亞裔以及LGBT群體的支持。

    作者看了幾個關於奧卡菲娜的視頻和採訪。儘管她稱不上美。但性格討喜,非常的真實和接地氣。會和奶奶一起錄視頻,吃烤鴨、炸醬麵、醋溜土豆絲等北京菜。

    接受採訪時,大方、自信。不是那種盲目自信。而是坦然接受自己的優缺點。

    記者問她:編一個你覺得會很搞笑的謠言。她笑著回答:奧卡菲娜是最棒的,她沒有缺陷。

    在作者看來,這何嘗不是一種美。究竟是奧卡菲娜的醜冒犯了我們。還是我們誤解了在世界另一種對美的理解?

    在這裡,作者又想起了陳衝。常年在美國生活的陳衝對華人年輕人最困惑的地方。

    他們追求真實的自我。同時,沈迷於P圖軟件無法自拔。一切都可以P圖,一切都可以把它粗糙的質感去摩擦掉。一定要美。一定要美成唯一的標準模板。對美的瘋魔或許不止軟件。

    當我們預設了理想中的「國際形象」,不允許其他真實、平凡的面孔出現時。

    這何嘗又不是一個集體的濾鏡?

    Credit : 毒Sir

  • 反叛心理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5-29 07:30:02

    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但清空,也是為了把自己清乾淨,
      將自己的面具摘下來,
      讓自己宣洩出來。
       
      喪禮之後,我們回到父母不在了的家。
      弔詭的是,一切看來如常,除了重壓心上的空蕩。
      該從何理清呢?丟了嗎?維持現狀嗎?怎樣才不會輕輕一觸,被回憶刺痛得崩潰?!
      這任務如此艱辛,因這一刻,我們正經歷生命中最可怕的夢魘,卻只剩自己孤身以對。
       
      這本書,便是由此而生──雙親過世後,莉迪亞.阜蘭動手清空父母的家,身為心理分析師,透過「清空」,她將來不及對父親道再見的遺憾、糾結等待了一輩子的母愛,與那些說不出的幽微感受,抽絲剝繭: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只是默默承受著父母親去世,而從未能道出那些隨之湧現,讓人心慌意亂或元氣大傷的強烈情感?
      ▌有多少人,覺得自己被一波波、經常是無法說出口的情緒浪濤給捲走?
      ▌那像一鍋摻雜了憤怒、壓抑、無盡傷悲、不真實感、反叛、悔恨和莫名解脫感的大雜燴,而我們就在其中載浮載沉……
       
      喪親之痛,是全然孤獨的,孤兒們戴上各自的面具,在虛空中前行,邁向第二次長大的旅程。
      而春天終會來的,那已逝的,將在我們身上重生。
        
    作者簡介:【心理分析師/作家】莉迪亞.阜蘭(Lydia Flem)
      她是知名法語作家、專業心理分析師,也是比利時皇家學院法語文學院院士,以及造型藝術攝影師。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賽爾,猶太裔人。一九八六年因《佛洛伊德的日常,與他的病患》一書,成為暢銷作家。
        
      她擅長書寫親子間的關係,以敏銳且細微的觀察,為許多讀者道出深藏內心卻不易言說的情感,著有《情書遺產》等多部散文、小說,筆法細膩深入,在國際間引起廣大迴響。瑞士《Payot-L'Hebdo》雜誌視之為「法語文學一個獨特的聲音」,並讚譽「沒有人比莉迪亞.阜蘭更懂得如何用文字描寫生命中的不同季節與風暴」。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已售出德文、英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荷蘭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十五國語文版權。本書動筆於她成為成年孤兒之後,那翻騰的繁複感受,化為敏銳觸角,將內心所依戀、衝突的每一個微細分子,全都揭示了出來。而從首篇〈情緒風暴〉至尾篇〈走過喪親之痛〉,慰藉了讀者的是:
        
      每一個人都會深陷進去,
      但哀傷有時,喜樂亦有時。。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