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友禪染過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友禪染過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友禪染過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友禪染過程產品中有5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挑戰 厭世竹中 HCHS fuck the world #小鳥議員版《新竹市圖鑑——東區》 1. 包含科學園區、工研院、清交大,新竹市的「科技城」形象大多來自東區。 🐦:雖然是科技城,上下班時段也還是照樣塞在路上(眼神死) 2. 幼年人口(0-14)高達20.1%,僅次於「屁孩之都」竹北。跟...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心靈語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心靈語坊】ღ ❣請不要老得太快,卻明白得太遲 http://a88.piee.pw/CZQFH https://goo.gl/JdH4SS 如今過的每一天,都是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 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友禪染過程 在 祖業 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0:51:21

台北巷弄裡的生命力是讓這城市宜居很重要的原因,都市發展過程因為各種原因被遺忘、遺棄的屋子,被有心人接手產生截然不同的面貌,這週開幕的san galerie,原本是不會有人看第二眼、夾在公寓間的二層樓老屋,開了多年的早餐店收掉出租,正好被wan遇見,開啟了這個緣份。 Wan是茶與器物界高人小慢的兒子,...

友禪染過程 在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10:12:27

麵包作為一種生活練習 去年此時完全想不到自己會變成一個每週做麵包的人。 基於一種對手動操作的迷信,我開車學手排(註:從未上路)、麵包做手揉,物理性的邏輯是我較容易理解的學習方式,延伸到短暫學習過的金工、細木作,以及個人日常興趣的居家土水(?)按部就班手動可完成的各種操作總是令我心神安定。 從四...

友禪染過程 在 ?? 蔡小松 | 下班後的食旅日常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10:31:07

: | 京都,友禪的光林。惹人沉浸的古樸雅致 | #關西食旅隨筆冬日2019🇯🇵 第22站 在巡遊過此趟關西行的每一處景點,也許最讓自己放在心裡,還想再回首望望的 😌 或許就屬這裡了。 在嵐電的嵐山站月台旁,是一支支美麗圖案的友禪光柱,由特殊的染布技法及織坊巧匠 💥 編織出細緻圖案的和服布料。...

  • 友禪染過程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23:38:01
    有 179 人按讚

    挑戰 厭世竹中 HCHS fuck the world
    #小鳥議員版《新竹市圖鑑——東區》
     
    1. 包含科學園區、工研院、清交大,新竹市的「科技城」形象大多來自東區。
    🐦:雖然是科技城,上下班時段也還是照樣塞在路上(眼神死)
     
    2. 幼年人口(0-14)高達20.1%,僅次於「屁孩之都」竹北。跟竹北類似,小孩太多,幼兒園很難搶。
    🐦:東區媽媽看到兩條線就會去搶月子中心了,搶幼兒園只是基本好嗎

    3. 佔地面積雖僅佔新竹市約三成,但有將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在東區,在近年仍是穩定增長的新竹市地區。居住環境擁擠,同時存在嚴重的交通和都市計劃問題。
    🐦:可怕的是關埔地區開發前,竟然沒有先做好汙水下水道,導致一天2萬噸的生活汙水直接排入頭前溪,然後大新竹地區再從頭前溪取水回來喝。

    4. 很多人小時候以為香山是新竹縣,長大才發現是新竹市。
    🐦:是說有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的確也胖 (哭臉)。

    5. 之後一直疑惑為何北區的南邊是香山而不是南區,能夠投票後才發現南區原來在東區裡面。
    🐦:能夠投票後,才能發現的事情很多。像是投票日期跟期末考相衝不能返鄉投票(❌),跟夜遊相衝(⭕)。

    6. 以竹科為中心,東區有許多里雄踞所得中位數排行榜的頂端,其中位於關埔重劃區的關新里以250多萬的數據遠甩其他里,平均年齡只有29歲,又年輕又有錢。
    🐦:我想知道到底是誰把所得平均拉那麼高!(可以贊助本黨一下嗎?🙏本黨很窮)

    7. 但關新里最能夠拿出去炫耀的是他們對婚姻平權和性平教育的支持。2018公投時,關新里是全台贊成比例最高的里,可以說是同志移居的好地方。🌈
    🐦:本黨將於4月份、5月份邀請 勵馨基金會-新竹愛馨人講師舉辦性別教育家長培力,快鼓勵你的爸媽來報名,讓我們將贊同比例衝更高。👉培力課程活動資訊:https://reurl.cc/6yeD5y

    8. 新竹百貨公司和商場的聚集地,擁有大遠百、Costco和巨城。
    🐦:民生中央路一塞就知道又到了巨城周年慶交通黑暗期,辛苦指揮交通的警察了。(這算企業成本外部化嗎?)

    9. 大概新竹市真的太無聊,許多新竹人的假日休閒就是往巨城跑,每到假日都會懷疑全市的人是不是都跑來巨城了。
    🐦:會比蘇伊士運河的小挖土機更懷疑人生嗎?

    10. 在地人都知道金山街的食物一堆又貴又盤,聽到「清大夜市」更會狂翻白眼。
    🐦:私訊我,就讓號稱歪嘴鳥的PTT新竹板鳥大來告訴你金山街跟清大夜市的美食在哪裡吧!

    11. 覺得「美食沙漠」根本就是外地來的上班族和清交學生在污名化,認為他們會這樣說只是因為他們懶惰,離不開金山街和清大商圈,整天吃ㄆㄨㄣ當盤子就在那邊嫌,有夠靠北。
    🐦:這些人用了foodpanda 與 Uber Eats之後,就不會這樣說了

    12. 知道關新路上和周遭很多很好吃的高檔餐廳,但窮學生和園區新人通常吃不起,so sad。
    🐦:我也只能趁生日久久才敢吃一次,sad too...🙄

    13. 金山街一帶俗稱「竹科新手村」,同時存在大量違建。這些違建為何存在、為何拆不掉,是當地人心照不宣的公開秘密。
    🐦:市長有回「繼續努力」,那我就放心了。(等著看明年的拆除違建經費編多少)🤔

    14. 不少竹科上班族的人生都耗費在光復路和慈雲路上,不少竹科人都希望有朝一日光復路變成光速路、慈雲路變成磁浮路。
    🐦:我的想法跟大家一樣。這樣我的陳情量就減少一半,可以天天喝漂浮咖啡。

    15. 地下有活斷層,而且剛好經過科學園區、清交大還有竹中竹商等校,十八尖山上還有一個儲氣槽,曾經發生過外洩事件導致周邊學校提早放學。在安居樂業的表面下潛藏公安危機。
    🐦:新竹瓦斯公司對儲氣槽的安全管理規範在這裡https://reurl.cc/mqNvAA 再請同學們幫忙看一下還有沒有哪裡可以加強。

    16. 竹市東區有三害,一是清大商圈的食物,二是金山街的違建,三是竹中生的存在。
    🐦:不曉得誰是現代周處?

    17. 每天竹中放學時,東山街到處都是穿著卡其服、聞起來臭臭還很愛並排走路的竹中生,地方稱之為「東山街土石流」。
    🐦:土石流不是一路流到火車站嗎?是說我沒有穿過卡其服,可以說說這種衣服穿起來的感覺嗎?

    18. 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二月底左右,竹中體育課會舉辦跑山訓練,一群又臭又髒還可能不穿衣服的竹中生流竄在十八尖山上,不僅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還經常嚇到上山散步的阿公阿嬤以及孕婦,俗稱「十八尖山鬼門開」。
    🐦:對爸媽而言,真正的鬼門開是暑假第一天。👻

    19. 不少東區小孩中小學都讀東區,高中也讀實驗竹中等東區高中,大學研究所都讀清交,畢業後在竹科工作。這種一輩子都在東區的人,我們稱之為「東區少年」。
    🐦:還有一種狀況是上學、吃飯、工作,都離不開光復路,我們稱之為「光復路走9遍」

    20. 盛產「竹科爸爸」,經常工作到深夜才回家,看著小孩橫著長大,面對小孩的口頭禪是「去找你媽」。如果不好好用心陪伴孩子,將來可能會有親子關係危機。
    🐦:竹科爸爸以及竹科爸爸的主管,有聽到小孩的心聲嗎?天這麼黑,風這麼大,趕緊回家了

    21. 中產性格強烈的城市,東區家庭多半重視孩子教育,許多家長想盡辦法讓孩子排進實驗中小學。
    🐦:重視教育,更要適性就讀。請拿賈伯斯自傳跟爸媽溝通一下。

    22. 東區孩子跟竹北孩子一樣從小各種才藝和補習,一邊努力考高分,同為近年新竹市高中入學分數水漲船高的推手。
    🐦:辛苦的孩子們,假日只想睡覺吧,我懂

    23. 大理工主義者的產地,不少學生對電資的興趣高過對醫科的興趣,同時對文組有很深的誤解和「優越感」。套句我清大朋友的說法:「非法商文組不配住在新竹市。」身為文組的我只能暗自sad。
    🐦:我念教育的,邱顯智委員念法律的,我們都住新竹,默默被理工科排擠了…((角落畫圈圈

    24. 第三勢力的大本營,民眾黨和時代力量的最高得票率鄉鎮市區都在竹市東區。
    🐦:我及本黨都會加油再加油,無愧於各位的託付,懇請舊雨新知繼續支持(鞠躬)

    25. 新竹市能夠成為目前唯一有機會打破單一選區兩票制魔咒的地方,東區選民的存在功不可沒。
    🐦:自主性高,資訊能力強,擅思考與討論的公民越多,民主社會就更成熟。

    26. 因為選民結構的特殊性,新竹市東區有機會成為近年選舉四方大混戰的戰場和政治學選舉研究的熱門田野。
    🐦:請大家繼續創造奇蹟!(握拳)

    27. 東門市場曾是全台最大市場,之後一度沒落,近年成為文青的聚集地。
    🐦:有時中午會繞去東門市場吃午餐,免得人家說我不是文青😂(歡迎來捕獲野生小鳥議員)

    28. 冬天的東門市場是個消遣時間的好地方,但夏天就是個焦熱地獄。
    🐦:沒關係,附近有814麗香冰棒可以撫慰我們

    29. 源於外縣市對新竹的刻板印象,經常被問是不是客家人,但其實新竹市一直是閩南人佔多數的城市。不過東區的確有一定數量的客家人,也有不少眷村,可以說東區是竹市的族群熔爐。
    🐦:你好、lí hó、謝謝、安自些、承蒙你、thank

    30. 長年面對「美食沙漠」的挑釁,因此懶得解釋東區有什麼好吃的,索性就對外縣市的人說新竹美食是麥當勞,但其實心底一直幹譙對方怎麼不去吃屎。
    🐦:我們不解釋,是不想造成「大牌長榮」,好嗎?

    31. 近幾年冒出很多公園,也有很多公園改建。
    🐦:偉大的城市,必有一群不容易滿足的市民。公園不能只是改建,遊具要分齡要適能,尤其是給大孩子的遊具難度要提高挑戰性,讓孩子在無形的玩耍過程中,完成了統合能力的訓練。

    32. 新竹市動物園的猴子會滑手機,令人讚嘆不愧是科技城。
    🐦:說不定把手機交給河馬樂樂,樂樂也會滑手機。🦛
     
     
    #台南東區出生長大
    #新竹東區深耕地方
    #幫我來一首八三夭東區東區

  • 友禪染過程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9 22:33:14
    有 252 人按讚

    林家餐桌角落放著兩把木劍,是林生祥夫妻幫著女兒一起手作的,其中一把劍刃是一道長長的凹槽,那正是《鬼滅之刃》裡胡蝶忍的配劍。女兒阿 kiki 最愛胡蝶忍,因為她現在的身高和胡蝶忍一樣高。談笑間林生祥的妻子從窗邊拿來兩小罐玻璃瓶,裡頭裝著不明液體,瓶身標籤寫著日期,說是阿 kiki 自己在煉毒,要學胡蝶忍那樣塗在劍上的。


    那毒藥水當然沒有真的毒,成份是林家住宅周邊的植物榨汁摻水。去年疫情之後,林生祥工作接得少,在宅邊種了一排鐵砲百合,自嘲休息時只做不動腦的事,老在拔草。後院有金桔、龍葵,不遠有剛翻過的一小塊田 —— 林生祥的母親去年摔傷腳,擱下農事,最近才剛又整土,準備重歸耕栽人生,恰如生祥樂隊 2020 年因疫情而停步,年底重新從《野蓮出庄》發片場、接著 TIFA 與衛武營兩場演唱會、再來還有遲到的《臨暗》十五週年場,一年蓄勢,轉眼待發。


    沙發旁躺著全套《鬼滅之刃》漫畫,不是林生祥夫妻買給女兒的。阿 kiki 就讀的原住民學校日前率學生登嘉明湖,林生祥的友人聽說後,對阿 kiki 開支票,約定成功登頂就有禮物,任選。林生祥則樂見女兒在一次次攻克山峰的過程裡學會忍耐,「之前老師要她們自己做上山要用的刀鞘,她天天抱怨;有天忽然不抱怨,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抱怨的話就得不到祖靈的祝福了。」林生祥很得意,「我就在心裡默默想,嗯,真不錯。」


    他自己也是衝過的。跑運動、上街頭,職涯目標每兩年出一張專輯,做專輯時規定自己一週寫一首歌,「我後來才知道我算是有紀律的。」2013 年,《我庄》發行,被公司視為年度大片、上下一心齊推,他北中南來回跑,最多一天上五個廣播訪問,有些主持人他連聽都沒聽過。離開錄音間,上計程車,一句話都不想講,只是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如河面的雲,一一流過疲憊眼睛。


    那年,他的身體就這樣壞了。


    「有次表演在台上,我嚇到,怎麼手不聽使喚。」也是那刻起他心境一轉,真正成了中年林生祥,「以前會誇下海口說,下一張專輯要比這一張專輯更好!但現在的心情,真的是做一張算一張,不知道有沒有下一張。」


    然而不是得過且過,「我們現在不會說下一張要更好,但是會知道,我們這一次挑戰了什麼之前沒有挑戰過的東西。」


    2021 年,他在 Facebook 上戲稱是生祥樂隊的「古典元年」。和作曲家張玹合作,是林生祥這一次要挑的山頭。



    #

    早在去年,生祥樂隊便已默默醞釀與古典樂的合作計劃,除了張玹之外,還邀請了另一位作曲家。林生祥說起這事眉開眼笑,但口風緊鎖,終究沒有告訴我們另一人是誰、要做什麼,只說接下來,或許會有一張和古典樂相關的錄音室專輯。


    林生祥和古典聲響淵源的開端,是兩年前做《陽光普照》配樂。導演鍾孟宏要求納入弦樂,林生祥自稱一竅不通,詢問一起合作的盧律銘如何尋找樂手、打點溝通。那是第一次他與 NSO 的演奏者們有了聯繫。


    「我沒有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我連譜都不會看,都是靠記憶的,當然沒辦法弄管弦樂的譜。我就對盧律銘說,那這塊都交給你。」


    相較之下,生祥樂隊的另一具靈魂鍾永豐,反倒比林生祥更加浸淫這一切。2016 到 2018 年間,鍾永豐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經手世大運的音樂事務,認識了不少年輕作曲家。「永豐非常欣賞張玹的作品,正好 TIFA 邀請生祥樂隊,就趁勢找來一起合作。」


    訪談間,林生祥重複表達自己真的不懂古典。然而,林家客廳有一大櫃黑膠唱盤,不乏名盤。他笑說鍾永豐的收藏才叫多,自己只不過吃飯抽菸時,放一張《海上鋼琴師》便已心滿意足。黑膠櫃旁,放滿了書,啟發《圍庄》中被空氣污染包圍的村鎮與人事、也被林生祥寫成同名曲的攝影集《南風》也在櫃上。和張玹開會時,林生祥常對張玹說的一句話是「盡量發揮」,演出曲目也全由張玹定奪,唯一一次介入是對張玹選接的一套組曲,用上了《圍庄》裡的幾首歌;林生祥說,這幾首歌詞的意思這樣接,沒有意義。


    「我們和這些歌相處比較久,比較清楚這些曲子想表達的意涵。只有這個部份我們需要把作曲家拉回來一點。」


    看似樂見其成,其實柔中有剛。確認合作以《我庄》三部曲來發展之後,張玹偏向以聲響作為曲序安排的判準,林生祥與鍾永豐則負責從原曲歌詞與故事性來控制拆解的幅度。為了與張玹描述《野蓮出庄》中「B 級音樂」的概念,林生祥不能只像發片那陣子受訪時一樣說「就是我爸爸媽媽會聽的音樂」、「蠟筆小新《B 級美食大作戰》裡頭的概念」,必須借用鍾永豐腦中的古典樂辭典來翻譯。


    「我說完 B 級音樂,永豐就轉過頭對張玹說,就像布萊希特的《三便士歌劇》那樣,是與庶民文化相關的音樂⋯⋯張玹一聽,就懂了。」


    「其實我的歌就是兩個字,簡單。」林生祥說,「結構就是那樣,頂多是多跑幾次,樂團的樂手一定都知道自己要彈什麼,不複雜。但這樣是很困難的,因為簡單的東西人人都會,誰能夠從一樣的東西做出自己的味道,是考驗。」


    球是圓的,只看怎麼揮拍。這考驗,打向張玹手上。



    #

    若張玹親訪林家,來到這座客廳,應該會倍感親切。張玹的父親從商前練二胡,嗜聽古典樂。林生祥偶爾配《海上鋼琴師》抽菸,張家人天天配貝多芬吃飯。如此長大,張玹從未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做古典樂」,從小立志當作曲家,「雖然現在不知道在寫什麼東西。」


    聽慣古典樂的他,少年時期嫌二胡難聽,困惑怎麼滑音這樣滑、聲音這麼粗。2014 年,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主修作曲的他與友人合創《海島計劃》,當時的訪問裡,他說:「身為台灣人,我想要演出真正跟我們心靈,文化有共鳴的音樂。」


    「現在回頭看這句話,我只有對自己滿滿的批判。」張玹說,「如果我不知道我是誰,我要怎麼知道我們是誰?如果我沒有累積足夠的作品和群眾對話,我又怎麼知道共鳴是什麼?」


    十二年前的秋天,他在密爾瓦基拜訪朋友,在湖邊坐一整天,看浪。雖然不知道湖為什麼會有浪,但張玹算著潮來潮去的速度,忽然覺得自己感受得到地球的呼吸。點開張玹作品集,第一首作品《武僧》以鋼琴單音點破,伴隨弦樂如動物吼聲低鳴,沒有色彩明確的旋律推移,仿似自然環境的聲響流動卻讓人專心。林生祥口中「帶點實驗的」音樂,對張玹而言卻是尋找自我的斷代史。


    「網路上的作品集裡面沒有放我全部的作品,因為有些歌我現在不會承認是我寫的⋯⋯」曾經,他從中國傳統音樂中找尋所謂「東方人」熟悉的樂句,套進古典樂處理聲響的方式中作曲,「聽眾聽起來一定非常熟悉,但對我來說,那時候就好像把滷肉飯和義大利麵放在一起。」


    「一種附庸風雅的譁眾取寵吧,」他說,「那是我剛開始尋找自己的時候。」


    自己是誰,這問題何其大哉,他一問就是七年。「是該去找自己的前世嗎?但就基督教的觀點來看,我這一生死後就要上天堂了。」他開玩笑,自己卻沒怎麼笑出聲來。祖父過世之後收歸佛光山,母親要他抄經,張玹心想,要抄也要知道意思,鑽研起佛學,經文也一抄至今。


    或許因為如此,他的音樂常被形容有禪意。去年與雲門舞集合作《定光》,讓舞者在動作間發出非吟非唱也非旋律、林中鳥獸蟲鳴般的聲響,那是他已經想通第一關之後的創作了:


    「2016 年做完《扁舟》之後,我有一種感動,覺得這個方向是對的。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誰,但在那之前,我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我是一個讓音樂盡可能通過他人的導體。如果音樂是一扇門,我要穩固這扇門的門框。」


    如果生祥樂隊的音樂是一扇門,張玹無意以流行音樂概念中的「編曲」來求取新意,而更偏向用作曲手法來輔佐生祥樂隊最初的表達。他引用劇場藝術領域中 Site-Specific Performance(特定場域表演)的概念來解釋:「藉由作曲手法,來與演出發生的場域、環境完成各種構成性的『互動』。我不讓管弦樂團的聲響去打擾生祥樂隊的音樂。」


    生祥樂隊的音樂在這樣的關係裡,成了密爾瓦基那座湖,張玹不碰浪花,只是回應。「生祥樂隊的作品最讓我佩服的,一是永豐的詞,二是生祥永遠可以找到一個聲腔來讓聽眾直接有所感受,就算他們不知道歌詞的意思是什麼。」


    「對我來說,循環看似重複,但事物是不可能完全重複的,就算人待在同一個地方,地球也轉到不同地方了。每一個新的重複就是一個開始。」林生祥口中「很難的簡單」,恰似張玹口中的「循環即是開始」。深耕我庄、以音樂表述自我的歌者,和尚未找到自我、把音樂當作理解介質的作曲家,兩方在這裡有了交集。



    #

    接下 TIFA,前往國家音樂廳場勘時,生祥樂隊的貝斯手早川徹試彈廳內的鋼琴,一聲酥麻,對林生祥說:「This is national piano!」(這是國家的鋼琴啊!)


    「我就想說對欸,國家的鋼琴,有專人保養的鋼琴。我們說古典樂是嚴肅音樂,都要照譜來的,要很精確,這也是不簡單啊。」林生祥說。


    服了中年後的某場演出,生祥樂隊按習慣,讓樂手在樂曲行進中有極大的即興空間。樂句間,林生祥聽出身後的早川徹試著在 solo 時嘗試全新的演奏,但失敗了。下台後,早川徹向他道歉,林生祥擺擺手,「我對他說,不用道歉,我永遠都希望你們在舞台上不斷挑戰,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啊!失敗了我們下次再來。」


    然而這份寬以待人,並不適用林生祥自己身上的壓力。對於表演,林生祥是出了名的焦慮。這次合作,張玹往三種方向進行作曲:整體偏向管弦樂團、整體偏向生祥樂隊,以及樂隊與樂團涇渭分明;這三條取逕分別套用在不同樂曲。最後一種方向要求大小聲的細微控制、和聲結構的精確變化。訪談間,林生祥顯然還是在意:


    「我已經開始叫我們鼓手練習打小力一點,而且不是只打小力,是打小力還要有 power。」


    「我們的樂器是接音箱的,但是和管弦樂團一起,這次決定要配合他們的聲響,偏 accoustic,收音主要收現場反射,這也是個大挑戰。」


    「不知道 Toru 這次是要帶 Double Bass 還是電貝斯⋯⋯人家管弦樂團的樂器都是無琴格的、pitch 要很準的⋯⋯他以前是彈電貝斯,這兩年才開始練 Double Bass⋯⋯」


    2018 年,生祥樂隊與歌手舒米恩同台,請來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共演,「練團的時候,我發現樂團的樂器離我很遠,他們聽不到我的聲音,整個節奏就會鬆掉。」所幸當年正式舞台,交響樂團前多放了幾台監聽,林生祥一到現場就叫 PA 把自己的聲音往交響樂團送。這回國家音樂廳空間不能擺設提詞機,他得更用力背歌詞,「以前叫記憶力,現在叫忘記力,我的忘記力現在真的太高了。」


    三月初,張玹寄來完成的 DEMO 檔,林生祥一聽,糟了。「樂手也馬上傳訊息來群組,〈仙人遊庄〉當初錄音時是 F 小調,但是我後來唱不上去,都改成 E 小調;張玹照著專輯作曲,我忘記提醒他,現在不知道要不要改⋯⋯」


    張玹收到可能要改調的消息,沒有多說,找來協助打譜的朋友開線上會議,一個音一個音對。「雖然只是改音,但是要顧慮的事情很多。比方說有些樂器就彈不到更低的音了;或者某個音原先在大提琴的空弦上,空弦發出的力度共鳴比較大,移調之後就沒有一樣的聲響效果。」張玹改好樂譜,沒讓林生祥知道花了五個小時,「因為再晚一點樂隊的老師就來不及練習了,我就先改好再說。」


    收到改好的譜,林生祥在 Facebook 上發文:「樂譜 180 頁 90 分鐘,我犯了一個錯誤,想要更改 key,才知道工程浩大。」文停在這裡,讀來卻體會得到那恩不言謝的感念。


    「發最早幾張專輯的時候,鍾理和老師的小兒子很喜歡我們的音樂,可是又跟我說『生祥,可惜你們歌詞裡面有一些粗話,這上不了國家音樂廳啊。』」想不到二十年後,生祥樂隊真要上國家音樂廳了。林生祥已不復當年憤怒、激情,待在邁入五十歲的身體裡,努力將自己校準如一架國家的琴,伴著他的是專注力下降、扳機手。「我在國家音樂廳舞台上,可以 talking 嗎?講多少話,才比較不失禮?」再幾週就要練團,此刻在美濃的家裡泡茶除草,挑一座新山頭的壯志裡,並不只有從容。



    #

    那年身體傷了,他才開始檢討自己在舞台上到底多操:自彈自唱手指要控制,歌聲要控制,腦子裡想著歌詞,每首歌結尾時已經在想下一首是什麼,「真的是在燃燒。」


    人人皆知他愛打桌球,最近他卻開始練防守。「攻擊的時候這裡痛那裡痛的,想說好啦算了算了,給你們攻擊,除非真的反手過來我再意思意思殺一顆。留一點攻擊能力可以牽制對方就好啦。」


    採訪前一日,我們在《男人與他的海》試映會上望見他上台發言,一貫的布衣布褲,拿起麥克風只簡單說,「我不知道我要說什麼,我們就看電影吧!」省話如斯。幸好採訪時他沒有這麼沉默,對我們說完《我庄》時狂跑宣傳的往事,繼續娓娓道來:


    「我覺得,我不適合當藝人。」他為我們倒茶,「我有時候覺得我比較適合當幕後。」


    自覺適合幕後,又為何積極演出?他說:「我喜歡和我的樂手做聲音。喜歡和他們工作。我們約時間碰面,大家都準時,去練團去錄音,把音樂做好,很單純的一件事。」他又提起往事,「大家很喜歡《菊花夜行軍》的音樂,但那反而是我自認不成熟的作品;我認為成熟的《野生》,反而是賣得最差的。」


    說不介意,還是提了,只是帶著了悟。他說自己從不去想聽眾是誰,只聽說滿多建築師都喜歡生祥樂隊,「大概是因為結構吧?結構簡單、搭建起來的感覺。雖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改天你們去訪建築師,再幫我問問看。」


    現在住的房子,也是某位身為結構技師的歌迷幫忙建的。擺滿黑膠的客廳,天花板呈漏斗狀傾斜,是林生祥為了聽音樂,特地請技師調整。簡單的前後院落,開門即是園圃,真如他的曲子單純。


    這天,他不時滑著 TIFA 這場演出的購票頁,笑著說剩不到十張了,真好,一定賣得掉了。接下來開始,要推衛武營那場啦。


    幾天後我們問了張玹同一個問題,「我也不會想像聽眾是誰,」他回答,「對我來說,音樂不是商品;它可以是商品,但成為商品的方式是製作人或經紀人要去想的。作為音樂的創作者,我認為我的責任是把音樂的世界開拓好,期待聽眾能一起經驗。」


    原來他們也是等待有人登上的一座山。幸好,不少人已經跨上第一步。






    防守的意志,專訪林生祥 ╳ 張玹 —— 真有必要,我再意思意思殺一顆球
    https://bit.ly/2P7sEmt

    專題統籌_ 游育寧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2021 TIFA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時間_ 2021.04.16(Fri.)
    地點_ 國家音樂廳
    https://bit.ly/3ckwIsh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時間_ 2021.06.19(Sat.)
    地點_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https://bit.ly/3tWNofC

  • 友禪染過程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9 14:05:17
    有 20 人按讚

    《僧人心態》推不推,我覺得可以從兩個面向的期待談起。首先,若期待這本書可以跟其他大師經典一樣,從中可以領悟人生智慧、哲理,或是深入禪修,那麼就直接闔上吧;但若是希望尋求個人心靈平靜,或正遭遇困境想求明燈指引,那麼值得一讀(畢竟我就是如此)。

    這本書會談到法,會談到心智,會談到我執,但用語都是用你我都懂的白話文來講,適時地提供圖解與小練習,幫助讀者讀完之後可以順著練習進行,更易進入作者所敘之情境。

    前面兩大章,分別是「放下」、「成長」,最讓我受用的是第一大章「放下」,在此章節談到我們必須先屏除外在雜音,聆聽內我的聲音,重新找回自我的身分,而不是「他人認為的我」,你我都習慣被他人觀點影響,扮演他人眼中的我,因為期待被他人認同,因此我們必須「放下」。

    接著談到面對負面情緒,無所不在的負面能量隨時會挑起人的負面情緒(批評、欺騙、爭論、憤怒……)因為我們飽受負面能量衝擊時也會想一吐為快的抒發,負面情緒就像是傳染病,到處影響每個人,因此我們可以「放下」,即透過作者的3S(指認、停止、調換)轉化我們接收到的負面情緒,其實就是換一個角度思考,換一個心情體驗,就會有所不同,最後提到我們要學會寬恕,不要讓負面情緒駕馭你的五感,寬恕可以找回你內心的平和。

    恐懼是讓我收穫最多的一章,恐懼驅使我們內心害怕,害怕失去,因此卻步,不再有前進的動力,其實是因為內心執著作祟,我們執著在表面成果。譬如:我拼命賺錢,我害怕失業,因為我恐懼不再賺到錢,然而失業了真的一無所有嗎?不,我賺到了陪伴小孩的時間。對抗恐懼最好的方式就是懂得抽離(放下),人生於世,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其實都只是「享用」而非真正擁有,地球就是一個大客棧,時間一到了我們就會離開。

    第二大章「成長」先從目的(法)開始談起,我們必須找到最合適我們的法,法是指什麼?作者很白話的就是結合你的專長興趣與熱情,回饋在生活人事物上,就可以活出真正的我。成長過程中我們會聽到兩種謊言,一種是「你會一事無成」,第二種是「你可以成為你想變成的那種人」,然而事實是「你無法成為那個不是你的人,但你可以成為真正的你」。

    心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猴心」,有如小孩一般純真,但也很難駕馭,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哭鬧,受到欺負就會擺臭臉,會害怕也會爆衝,因此我們必須嘗試與心智對話(鍛鍊心智),就像是培養親子關係,讓「僧心」(父母)取得領導權。當我們可以駕馭心智之後,就可以試著進一步駕馭心智馬車,控制我們的五感,重建我們的內在框架。

    內在我執會讓我們戴上虛偽的面具,隱藏真我的本質,戴上面具的假我試圖吸引他人注意,自我膨脹,期待被誇讚,讓我們習慣批判他人,卻忘記一根手指比向他人時,同時有四根手指指向自己。因此我們要轉化我執,即是要先覺察我執存在,接著學習謙卑看待。做對一件事讓我成功,因此感到傲慢,這是我執;成功讓我懂得感謝他人幫助,這是謙卑。

    最後一大章,談「付出」。但其實「付出」我並沒有看完,我認為這一步對我來說還太遙遠,光前面兩大章「放下」、「成長」給予我的功課,應該就夠往後人生不斷重覆練習了,雖然沒看完最後一章節,但仍有所收穫。

    感恩這一小章,與許多書類似書籍描述的大致雷同,要對你的家人朋友感恩、對陌生人感恩、對世間萬物感恩,再闡述感恩的好處……,但真正讓我再次收穫的,是後面提到「寬恕後的感恩」。

    我們人一生當中,總是為了許多事情不開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佔其中重要一環。你或許在言談當中不知覺就傷害到人,你或許也曾無意被人傷害過,甚至是被有意地傷害,這些傷害可能造就你內心難以抹滅的傷痛,午夜夢迴後還糾纏著你。放下是一個選擇,但是有時候放下並不是真正的撫平傷痛,我最近的體悟是,唯有面對才可以。

    因此我選擇寬恕,並不是寬恕他人對我的傷害,而是寬恕還困在被傷害情緒裡的我。我向過去一些我認為是傷害我、造就我傷痛的人,主動聯繫,說聲道歉,並祝對方平安喜樂。這一步踏出後,似乎完全可以了解作者提到「寬恕後的感恩」的意涵,因為真的感覺到自已的內心,平靜許多。

    更令人喜悅的是,每一位都接受了我的道歉,並彼此互相祝福,我想到了這一刻才是真正的「放下」。

    #僧人心態

  • 友禪染過程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2-12 11:32:55

    【心靈語坊】ღ ❣請不要老得太快,卻明白得太遲
    http://a88.piee.pw/CZQFH
    https://goo.gl/JdH4SS

    如今過的每一天,都是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
    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華語好歌*超級好聽*~ 有字幕~卡拉 ok https://goo.gl/MgJTKJ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全球健康養生 https://goo.gl/jmxnqA



    ********************************
    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個過程,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自得些什麼?失意些什麼?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雲般自由,
    像流水般瀟灑,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吃了就吃了,不要去懊悔;
    愛了就愛了,不要去猜疑;
    散了就散了,不要去誹謗。

    當你在高處的時分,你的朋友曉得你是誰
    當你墜落的時分,你才曉得你的朋友是誰。

    你可能在一個人面前一文不值 卻在另一個人
    面前是價值連城。

    謹記本人的價值所在。這就是人挪活的道理所在

    遇到愛你的人,學會感恩。遇到你愛的人,學會付出;

    遇到嫉妒你的人,學會低調;遇到你嫉妒的人,學會轉化;

    每個瀟灑的背後都藏著不捨,每個放下前都是掙扎,

    一個人,就算再紀念,假如你抓不住,就要適時放手,久了你會神傷,會意碎。

    任何事,任何人,都會成為過去,
    不要跟它過不去,無論多難,我們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如今過的每一天,都是餘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請不要老得太快,卻明白得太遲。
    ************************************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lrc 歌詞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金嗓 音圓 宏音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 友禪染過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06 16:25:16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 友禪染過程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1-20 23:41:20

    【男人絕對不會珍惜的 10 種傻女人,妳流再多眼淚也沒有用!】
    http://lnk.pics/v-3107036

    在感性與理性的碰撞中,我們常看到,
    女人為愛瘋狂,讓人疼惜
    ,但是卻往往得不到回報,反遭拋棄。

    別再當傻女人了,
    男人永遠都不會珍惜這十種女人的。

    歡迎免費訂閱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男人絕對不會珍惜的10種傻女人,妳流再多眼淚也沒有用!_心靈語坊_20180120
    對女人來說,比起事業,感情才是她生命的主導。正因為女人把感情看得太重,從而讓女人更容易成為情感領域的悲觀者。為此,女人有時會感嘆感,為什麼我對他越好,他越不在乎我?女人需要知道:討好男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圍著男人轉,而是讓自己變得越發有魅力。
    一、 嘮叨他的女人
    女人喜歡就一件即將發生的事不停的對男人囑咐,也喜歡就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對男人不停的嘮叨。做為戀人或夫妻,因為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很長,當叮囑和嘮叨變成一種常態,男人不會感激你的愛,只會將你給他的愛當作心煩,一門心思的想著出逃。為此,女人在和男人相處的時候,要學會點到為止。
    二、倒貼的女人
    有的女人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花,卻願意為自己深愛的男人買高檔服飾、名貴手錶,甚至自己寧願騎自行車上班,也要勒緊褲帶為自己的男人買車。或許,在為男人倒貼的瞬間,男人會對你服服貼貼、甜言蜜語些許時間,但是一旦過了那個新鮮勁,就會讓男人感覺你沒勁了。為此,女人在和男人相處時,一定不要靠物質誘惑。
    二、 頻頻主動給他打電話的女人
    女人的休閒娛樂和男人的休閒娛樂完全不同,也就意味著男人肯定不會去成全一些粘人的女人,一旦粘人的女人因為丈夫去做其他事情,而給男人拼命的打電話,這時,男人就會覺得自己在被控制,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為此,女人有的時候明明很在乎男人,還是要裝出若即若離。
    三、 敏感多疑的女人
    信任是男女相處的根本,但是男女在相處過程中,男人難免會犯一些原則性錯誤,事後,多數女人都會選擇原諒,但是選擇原諒並不等於真正釋懷,會有很多人會帶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變得疑神疑鬼。如此狀態,男人將不再為自己曾做的錯事內疚,反倒會認為女人是得理不饒人。為此,女人在男人犯錯後,要麼做到徹底翻篇,要麼狠心離開。
    四、 對他言聽計從的女人
    男人在更多時候需要女人的順從,但是絕對不喜歡言聽計從的女人,因為那樣的女人會讓男人失去征服的欲望,意味著男人將從此不來勁。女人可以有奉獻精神,但不要因為奉獻精神而不去顧及要做的事情,適當的對男人說不,讓自己保留一點神秘感。
    五、 對他過分依賴的女人
    有的女人她的世界裡只有她深愛的男人,甚至可以為自己深愛的男人重色輕友,最終自己曾經的朋友都逐漸因為自己的淡漠而走出自己的交際圈,從而會用一種近乎捆綁的方式經營自己的感,這樣會讓男人覺得窒息,久而久之就會想著出逃。為此,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閨蜜,千萬別為了深愛的男人而放棄自己的正常社交圈。七、為他牽腸掛肚的女人
    男人終究有去外地的時候,一旦自己的男人不在身邊,就會有女人因為相思電話不斷、短信不斷,其實不是查崗,只是想告訴自己深愛的男人自己是多麼的想他,但是男人卻不會這麼想,男人會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有幾天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還要被女人的電話和短信打破這份愜意。為此,女人即便是對男人牽腸掛肚,也不要一個勁的給他打電話。
    八、處處討好他的女人
    有的男人脾氣暴躁且不懂感恩還不講理,但卻有幸娶了一個甘願為他犯賤的女人,為此,女人為了不想失去,所以就想盡一切辦法處處討好,甚至男人發了脾氣,都會怪自己沒做好並主動向男人道歉,到頭來,換來的必定是男人的不在乎加得寸進尺。為此,女人要對事物的對錯有一定的判斷,千萬別頻頻委曲求全的討好。
    九、因為深愛而多愁善感的女人
    有些女人原本是豁達的,只是因為愛上了一個不在乎她的男人,從此變得多愁善感,曾經也知道雙方在一起,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卻在幾次分手之後發現根本忘不掉那個男人,從而讓自己繼續為愛犯賤,從此,自己的世界裡那些快樂的因數沒了,只剩下糾結。一個女人,如果愛上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不要委曲求全,而是痛下決心,狠心離開。
    十、因為深愛而迷失自我的女人
    女人為了愛,有時會辭去工作,有時會犧牲自己,這些都是迷失自我的表現。事實上,男人迷戀的是最初的你,而不是為男人迷失自我之後的你。女人為了男人,在迷失自我的同時,其實也是把愛情丟了,男人最多在拋棄你的時候會說聲對不起。為此,女人要做最真實的自己,討好男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圍著男人轉,而是讓自己變得越發有魅力。女人為愛而生,然而男人卻並非感性的動物。

    在感性與理性的碰撞中,我們常看到,女人為愛瘋狂,讓人疼惜,但是卻往往得不到回報,反遭拋棄。
    別再當傻女人了,男人永遠都不會珍惜這十種女人的。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