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原神郵箱註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原神郵箱註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神郵箱註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神郵箱註冊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572的網紅冰淇淋老師;辣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此文精彩篇長,慎入👊🏻 [雅虎之死] 從千億市值到48億賣身 連名字都沒保住 原本可以成為Google、Facebook 的「爸爸」 或者微軟的「兒子」, 最後卻像「孫子」一樣被賤賣, 淪為網際網路浪潮的「棄子」。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路里) 最近,賣身之後的雅虎(Yahoo!) 宣布,...

原神郵箱註冊 在 Dolla蘇品甄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22:09:01

需要常常寄貨的朋友看👀過來~ 中華郵政 #EZPost 有新活動要讓大家知道!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EZPost跟i郵箱是什麼 是有天我發現跟我一樣是賣家的朋友 為什麼可以晚上才去寄貨?🤔 不像我常常要趕著要出貨都要算好時間去郵局寄貨 一問之下原來i郵箱沒有打烊時間!! 是像便利店一樣24小時營運 非常...

原神郵箱註冊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3 20:56:08

Follow @girlstyle.presslogic 何猷君受私生子傳聞所擾⠀ .⠀ 最近網上突然流行這麼一句話:「謠言止於富者!」大家有沒有很好奇這句話從何而來?原來這都跟賭王之子何猷君有關!⠀ .⠀ 24歲的何猷君有顏有才,而且有家底,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城中筍盤!可惜的是男神早已名花有主,女友...

  • 原神郵箱註冊 在 冰淇淋老師;辣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2-20 13:18:39
    有 1 人按讚

    此文精彩篇長,慎入👊🏻

    [雅虎之死]
    從千億市值到48億賣身
    連名字都沒保住

    原本可以成為Google、Facebook
    的「爸爸」 或者微軟的「兒子」,
    最後卻像「孫子」一樣被賤賣,
    淪為網際網路浪潮的「棄子」。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路里)
    最近,賣身之後的雅虎(Yahoo!)
    宣布,正式改名為「Alt aba」,
    被中國網友戲稱為「阿里他爸」。
    一顆巨星,就此隕落;
    一個時代,正式終結。

    對「網際網路原住民」的90後、00後來說, 雅虎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但在70後、80後心中,
    雅虎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老司機」,
    只是,好久沒有發車了。

    從網際網路的拓荒者,到現在的拾荒者。
    從本可以收購Google、Facebook,到被Verizon收購。
    從1000億美元的市值,到48億美元賣身。
    長江後浪推前浪,雅虎死在沙灘上。

    雅虎之敗,敗在哪裡?
    (01)網際網路「帝國」,
    等於網際網路的一切
    1995年,斯坦福大學的兩個畢業生,
    「華裔」楊致遠和大衛•費 羅
    聯手創立的雅虎正式上線。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與戴維•費羅
    最初,雅虎只是對網站站點
    進行了簡單分類的分級目錄,
    讓網站資源變得有序,
    便於用戶查詢和使用。
    隨後,雅虎逐步擴張,
    建立了集搜索引擎、電子郵箱、即時通訊、 網頁廣告和網站建站平台於一體的生態系統, 覆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了世界上
    最大的網際網路門戶網站。
    1999年,網際網路剛剛起步階段,雅虎就擁有了1.2億獨立用 戶,其中1億用戶至少在雅虎的某一個頻道或特色服務中註冊過。

    以電子郵箱為例,雅虎郵箱曾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43億用戶,[ email protected]雅虎郵箱。
    創立僅1年多後,雅虎就登陸納斯達克。
    上市當天股價上漲了154 %,市值達到8億美元。
    2000年1月3日,雅虎的市值一度達到 1280億美元。

    雅虎上市

    當年的雅虎,到底有多熱門搶手?
    它是全球第一家
    提供網際網路導航服務的網站。
    它開創了網際網路免費模式,
    即內容免費,廣告收費。
    2000年~2006年, 它一直霸居
    全球網際網路排名第一的寶座。
    2006年全球網際網路公司前20名中,
    它獨霸3席,雅虎、 雅虎日本和雅虎中國
    分別位列第1、第7和第14。
    美國的Google、Facebook,
    中國的新浪、 搜狐和網易三大門戶網
    無一不是它的追隨者和模仿者。
    當年的雅虎「帝國」,幾近無敵,
    甚至可以說, 等同於整個網際網路。

    難怪一些專家不無誇張地說:
    「Internet,有朝一日將改變整個世界,
    但若沒有YAHOO!恐怕連門還摸不著呢。」

    (02)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能買卻不買,能賣卻不賣
    Internet摸到門了,正在改變著世界。
    先驅者雅虎, 卻迷路了。

    1、錯過Google
    1997年,斯坦福大學的兩個學生,
    搞了一個叫「BackRub (網路爬蟲)」
    的研究項目,
    想要以100萬美元賣給雅虎,
    這就是 Google的雛形。
    Google1998年的頁面,
    標識後面也有個驚嘆號,
    可能在模仿Yahoo!
    高冷的雅虎卻無動於衷,
    到了2002年,雅虎幡然悔悟,
    開始認真考慮收購Google,
    才發現已經買不起了。
    今天,Google的市值是5000億美元。

    2、錯過Facebook
    2006年,雅虎報價10億美元準備收購Facebook。
    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投資者
    幾乎同意了這個交易。
    當時正值Facebook內憂外困,
    雅虎便趁火打劫,
    在最後關頭砍價至8.5億美元,
    倍感羞辱的扎克伯格, 在董事會上
    當著所有人的面撕爛雅虎遞交的協議書。
    過了幾個月,雅虎又提出10億美元
    甚至更高的收購價,被Face book拒絕。
    今天,Facebook的市值是3000億美元。

    3、錯過微軟
    2008年2月1日,微軟開出450億美元的高價,溢價60%, 向雅虎拋出橄欖枝,希望通過兩者的聯姻, 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線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
    雅虎卻認為報價大大低估了雅虎的市值。
    3個月後,微軟又將報價提高到了500億美元, 不過依舊被拒之門外。
    微軟洽購雅虎,各方一直看好,最後卻不了了之
    錯失了這次高價賣身的機會,
    雅虎猶如貨架上的打折商品, 無奈地等待著討價還價,煎熬地期待著買家光臨。
    2016年7月25日,
    美國通訊巨頭Verizon
    宣布以48. 3億美元收購雅虎。
    對於曾經的網際網路巨人來說,
    這個結局更像是一場羞辱。
    48億美元的售價還不到巔峰時期
    千億估值的一個零頭。

    (03)老司機,為什麼翻車了
    與雅虎同年上線的亞馬遜,始終保持穩步上升, 成為市值僅次於蘋果、谷歌、微軟的科技圈第四強。
    只比雅虎年輕兩歲的谷歌,
    在走過18年歷史之後,
    依然處於持續上升通道。
    雅虎這位網際網路「老司機」,
    為什麼就翻車了呢?

    1、迷失在產業更替中
    僅僅錯過搜索引擎,並不致命。
    致命的是,雅虎在電商、視頻、社交網路、
    遊戲、 微博等興起的時代也鮮有建樹,
    導致其地位日益邊緣化。

    2012年,「矽谷女神」
    瑪麗莎•梅耶爾,出任雅虎CEO,
    先後收購了50多家公司,
    涉及社交網站、輕博客、視頻、
    遊戲、電話會議系統等領域。
    雅虎收購的部分公司
    結果,不少公司在被收購後不久
    便關停了業務或逐漸消失,
    雅虎因此被稱為「創業公司殺手」。

    2、大公司病上身
    隨著規模越來越大,
    雅虎官僚作風日盛,
    造成組織資源的大量浪費。

    迄今為止,網際網路領域最成功的公司
    基本都是創始人主導,
    唯獨雅虎是職業經理人主導。

    更加奇葩的是,
    雅虎22年換了7任CEO,最長的任期6年,
    短的僅4個月就被董事會趕下台。

    網際網路發展日新月異,
    雅虎卻在管理層頻繁的變動與更迭中,
    摩擦內耗、左右搖擺,
    與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的差距越來越大,
    最終走向衰落。

    原本可以成為
    Google、Facebook的「爸爸」,
    或者微軟的「兒子」,
    最後卻像「孫子」一樣被賤賣,
    淪為網際網路浪潮的「棄子」。

    雅虎之敗,時也,命也?抑或,作也?
    雅虎倒下了,我們不用太過悲傷。
    畢竟,柯達、諾基亞,也是這樣倒下的。
    畢竟,時代的新浪潮,
    總是要踩著幾塊鵝卵石,繼續向前奔涌的。

    雅虎的倒下,之於我們個體的意義,
    不是少了一個瀏覽新聞的網站,
    而是提出了一個命題:企業或個人,
    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 不被淘汰?

    當今之中國,正面臨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經濟高速發展、 科技日新月異、
    財富急劇積累……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這場「大變局」
    的親歷者甚至是推動者——

    大江東去,你可以隨波逐流,
    也可以逆流而上,
    但是,千萬不要停止不前!

    本文轉自好友分享

  • 原神郵箱註冊 在 USA STO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2-05-21 08:53:02
    有 12 人按讚


    二元制股權的秘密

    解密紮克伯格護身符:二元制股權的秘密

    在對Facebook此次強大IPO的關注之中,紮克伯格的另一秘密武器,也詳細地曝光在公眾面前:二元制股權結構。

    根據Facebook的招股書,其股權總共分為兩類,即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其中,B類普通股的表決權是A類普通股的十倍——根據美國媒體此前的一些報導,這個倍數和Google公司類似。

    B類普通股在出售時自動轉換成A類普通股;只有A類普通股才能上市。在首次公開募股(IPO)中發售的股票將是A類普通股——也就是說,公眾投資者是不可能買到具有額外表決權的B類股的。

    Facebook提交的SEC檔還提到,紮克伯格擁有Facebook的28.4%股權,但由於他還持有的5.338億股B類股;根據他和此前股東們簽訂的一系列表決權代理協定,他們在特定情況下授權紮克伯格代表股東所持股份進行表決,也就是說,紮克伯格最終控制了10.7億股B類股,4220萬股A類股,掌握著56.9%的表決權,是最大的單一股東。

    事實上,早在2009年,Facebook在進行私募階段的融資時,就引入了二元股權結構, 以維持創始股東在關鍵事務上的掌控權,通過雙類股權結構來擴大了創始股東的投票權。根據招股書,紮克伯格所持有的B股投票權是A股普通股的十倍。正是通過以上手段,紮克伯格擁有了56.9%的投票權,這意味著他將有能力控制股東選舉的結果,包括了公司董事會成員選舉和公司重大策略決定,比如任命自己的繼任者等。

    典型的例子,近期Facebook一項10億美元收購移動應用Instagram的交易,是在紮克伯格與Instagram公司CEO凱文·希斯特羅姆在前者的家中私下達成的協議。而紮克伯格只是告訴董事會收購Instagram的事情,而董事們壓根沒有參與投票和建議。

    紮克伯格儼然成為聚光燈下的獨裁者,但卻不是第一個通過二元股權結構來維繫“獨裁”的創業者,在此之前,Google,福特汽車(微博)公司,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VISA,EchoStar ,還有“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都採取了這種二元股權結構。

    解密紮克伯格“護身符”:二元制股權的秘密
    事實上,Facebook的二元制股權結構,初始締造者並非紮克伯格,而是前CEO肖恩·派克,正是其在2009年向紮克伯克進言,勸其通過二元股權結構來維護其對公司合法的、完全的控制。在電影《社交網路》裡,肖恩·派克“被”表現的角色,卻是如何設計把第一個投資紮克伯格的愛德華多給踢走,讓紮克伯格可以獨掌大權。


    而肖恩·派克對“控制權”如此意識,卻又是其自身的教訓所得,在矽谷的傳說中,派克性情多變、易怒且捉摸不定,很容易激怒投資者——他參與創辦的幾家公司,在公司騰飛之後,他都很快被踢了出去,這一系列創業公司的名單,包括Napster、Plaxo,facebook,Spotify, Airtime在內。

    Plaxo是派克嘗試創立的第一家真正的公司——提供幫助使用者即時更新通訊錄的網路服務,相比Napster或Facebook,這聽起來有些無聊,但它是一種早期社交網路工具,下載Plaxo之後,該程式將分析你的通訊錄,向所有連絡人都發送一條資訊,鼓勵他們也使用這項服務,有人因此註冊後,該軟體又會進一步分析他的通訊錄,繼續進行傳播。很短時間內,Plaxo的行銷資訊就發到了數百萬用戶的郵箱中。甚至這些經驗後來又改變了Facebook的發展史。

    不久,派克卻被董事會逐出公司,其破產、身無分文、一無所有,甚至連任何期權都沒有。在加入Facebook後不久,也再次離開,但儘管不再是Facebook的員工,派克繼續為紮克伯格提供戰略方面的建議。派克在經歷過Plaxo的亂局後,對控制權問題很敏感,他的計畫賦予紮克伯格的股份以超級投票權,鞏固了他的地位,使他不用擔心在籌資過程中攤薄控制權,同時使他在董事會控制足夠多席位,只要願意,想在公司呆多久都行。

    “Facebook的架構確保馬克能保持盡可能強的控制權,肖恩對此發揮了實質性作用,這既表現在他能謀得高估值、低稀釋的融資,還體現在董事會架構本身和一些關於控制權的細節上。”Facebook聯合創始人達斯汀·莫斯科維茲此前曾表示。


    根據招股書,就投票權而言,Facebook的B類普通股每股有十票,而在IPO中提供的A類普通股每股有一票。由於B類和A類普通股之間是十比一的投票比例,B類普通股的持股人將繼續共同控制普通股合併投票權的多數,因此能夠控制提交給股東審批的所有事項,只要B類普通股的股份能夠代表至少9.1%的A類和B類普通股的所有流通股。

    招股書中還明確道:Facebook擁有一個二元股權結構,向紮克伯格提供可以掌控要求股東批准事項決策的能力,即使他擁有的明顯少於額外的A類和B類普通股。這種集中控制表示,紮克伯格持一股,而對應十個投票權,即同股不同權。即使他的股份被稀釋,但在決策上還是享有很大的權力。



    除此之外,紮克伯格獲得了和股東簽訂的表決權代理協定,他們在特定情況下授權紮克伯格代表股東所持股份進行表決。這項協議在IPO完成後仍然保持效力。


    根據招股書提到的這些協定,幾乎在IPO之前投資Facebook的所有機構和個人投資人,都同意在任何需要股東投票的場合均按照紮克伯格的指示投票,並且授予紮克伯格不可撤銷的代理權。

    投票協議還規定,投資者不得:(1)收購Facebook任何資產或業務的所有權;(2)不得需求任何公司證券投票權的代理權;(3)以“證券交易法”第13條的名義形成任何“集團”;(4)提名任何沒有被現任董事提名的人為新董事,不能提出任何需要股東投票的提議,不能發起、投票支持發起、呼籲發起股東大會特別會議;(5)公開宣佈打算做以上任何一項行動。

    當然,對紮克伯克這種超級投票權,也給出了一些約束,但是,與這種超級投票權所擁有的“超級權力”相比,這些“約束”之力是非常弱小的。


    招股書中提及,紮克伯格所享有的B類股的各種特別權益,直至其死亡時自動失效。另外,在IPO之後,除了投票協議約束的232,542,558股B類普通股之外,如果投資者出售、轉移、轉讓、抵押或以其它方式抵押股權,那麼,這些股票將不再受制於此前的投票協議的規定。


    “當然, 如果紮克伯格先生不再積極從事公司的管理,紮克伯格對投42,245,203股A股普通股和215,919,085股B股普通股的超級投票權協議將終止”,Facebook招股書中稱。

    二元制股權成為矽谷新寵
    Facebook的二元股權結構曝光之後,“股神”巴菲特對此深表贊同。巴菲特表示,對於紮克伯格而言,緊緊握住對Facebook的持股是一項明智的舉措,即便在Facebook上市之後。

    有分析人士表示,Facebook所採取的“二元制”股權結構將逐漸成為矽谷的新標準,被更多創業公司特別是科技企業採納。而科技企業之所以喜歡這種結構,是因為創始人可以在上市融資後依然把握企業發展方向。


    但事實上,二元股權結構也是把“雙刃劍”,對於核心控制者,是層合法的核心保護殼,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核心控制者犯了錯誤,造成了投資者的損失,輕則可能引來投資者的抱怨,嚴重的,還有可能毀掉一家公司的未來。

    事實上,這種二元股權結構——以及他們製造的爭議——在公司的世界裡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很多創建企業的家族和個人都授予自己特殊的投票權以保護公開募股後對公司的控制權。這種結構被運用在紐約時報公司(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福特(Ford)、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及Visa and EchoStar Communications,還有默多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ation)

    這種股權結構就是給企業上保險的。在1988年,SEC為了應對股東的抱怨,準備出臺驅逐二元股權結構的法律,但一年後被聯邦法院否決。於是SEC調整了自己的規則——禁止企業在上市後調整二元股權結構。一旦開啟先河,時局就很難控制了,這其實就默許了公司是可以用二元股權結構走向公開市場。另一種使用二元股權結構的考慮是,允許創始人或創始人的家族維持和保護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這是二元股權結構被運用於傳媒企業的原因。包括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

    在默多克掌控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中,默多克家族以12%的股權占近40%的投票權。但這對其投資者來說,卻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加州公共雇員退休系統作為美國最大的公共養老基金,持有新聞集團700萬股總價值122,000,000美元的股份,其中包括550萬美元沒有投票權的股份。他們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安妮·辛普森女士認為,二元股權結構是一個腐敗的治理體系。

    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稱,此前,摩根士丹利曾要求過紐約時報放棄其二元股權結構。在紐約時報,持有99%股權的股東只能選出董事會13個席位中的4個。其援引大摩某位高層的話,公司外的投資者在購買股票的時候,需要有完整的認識,而他們手上的股票僅有次等的投票權,僅僅“是個陪遛彎”的角色。

    媒體圈外的例子是福特汽車。福特家族擁有B股,雖然B股只占福特流通股的2%,卻佔據40%的投票權。


    一項統計材料顯示,根據機構股東服務公司的一項資料,在標準普爾的500支股票索引中,只有6%的公司採用這種二元股權結構。

    在Google IPO前,這種二元股權結構都快被人遺忘了。Sergey Brin和Larry Page在出售他們的股權後,直至降到僅17%時,卻依然牢牢掌控著投票權。

    矽谷一眾公司把這股浪潮又掀起來了,從Google到linkedin和Facebook,還有Zynga等等,二元股權結構成為了互聯網億萬富翁地位的新標誌。

    而2009年11月,位於芝加哥的Hyatt Hotels在上市時只出售A股,引發了同樣的爭議和分析。掌控酒店的普裡茨科家族保持B股和主要的投票權,“當然這種股權結構也有失敗的案例,例如摩托羅拉(微博)曾投資”依星“無線通訊系統,卻被較便宜的GSM電信網路系統打敗,UTSTARCOM(小靈通手機)也是因轉型管理不善,上市後就出現管理問題。Bate錄影帶被VHS錄影帶打敗,後者又被CD/DVD打敗,而現在又由MP3/MP4主導電子音樂影像市場。如果在二元股權結構之下的公司控制人沒有及時地緊跟市場變化,很可能投資股份或創業股權變成一文不值。

    一些資產管理公司,比如T Rowe Price,對二元結構的投資並不積極。“我們強烈反對這種二元資產結構”,T Rowe Price曾在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們沒有任何活躍在新聞集團的股份投資,因為我們不希望有一個無投票權的立場。”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者約翰·加普(John Gapper)就撰文寫到,二元股權結構,並非每個企業的咖啡。在這篇文章中,他認為,超級投票權的價值無法按價格量化,內部和外部投資者對公司的不等權益,外部投資者很難知道內部人是否會作出影響財務權益的行為,而只有在這類事情發生時,外部投資者才有知曉權。

    對於Facebook而言,維護創業者居於強勢地位的二元股權結構,同時也帶來這家公司在融資上的影響,儘管在Facebook強勢的商業模式之下,這種影響甚小。在Facebook的招股書中,也提及了這種二元股權結構可能造成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我們的A類普通股對某些投資者的吸引力降低,或者對我們的交易價格造成損害。

    2012年05月19日 03:34 21世紀經濟報導
    王珊珊;趙曉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