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贈書「芙蘭卡問過圖書館員,搬出來燒掉的是什麼書,他們說,任何書,不管是虛構或非虛構的書,只要表達自由理念,或提到人民──而不是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都被本地黨員挑出來焚毀。」
⠀
⠀
#關於黑森林的白玫瑰
《黑森林的白玫瑰》出版於2018年,作者為愛爾蘭作家歐文・丹普西(Eoin Demp...
#文末贈書「芙蘭卡問過圖書館員,搬出來燒掉的是什麼書,他們說,任何書,不管是虛構或非虛構的書,只要表達自由理念,或提到人民──而不是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都被本地黨員挑出來焚毀。」
⠀
⠀
#關於黑森林的白玫瑰
《黑森林的白玫瑰》出版於2018年,作者為愛爾蘭作家歐文・丹普西(Eoin Dempsey)(現移民美國)。故事描述二戰時期的黑森林裡,芙蘭卡拯救了一名飛官,起初彼此猜忌是敵是友,最後一同完成讓二戰得以結束的秘密任務。
⠀
⠀
#歷史上的白玫瑰組織
我很喜歡小說的名字,如同故事裡的掙扎與對立,黑森林象徵強權,白玫瑰則是純粹信念,而歷史上「白玫瑰組織」確實存在!在德國納粹時期,白玫瑰組織由大學老師與學生組成,透過秘密發放傳單,鼓勵人民對抗希特勒政權,甚至在1943年被同盟軍大量印刷並以飛機發散於德國境內。
⠀
女主角芙蘭卡是白玫瑰組織的一員,然而在這之前她曾加入希特勒青年團!從堅信納粹主義到反納粹,透過她的經歷,讓讀者更能理解那個時代的盲目、清醒與無奈。
⠀
⠀
#大時代下的深痛衝突
整本小說的核心衝突就在芙蘭卡身上,她痛恨納粹、蓋世太保,也痛恨在自己國家進行轟炸的同盟軍,卻因為人性驅使,拯救了同盟軍的間諜飛官;她也為自己的倖存而自責絕望;為了盡早結束戰爭,她幫助同盟軍完成任務,間接促成那顆落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產生。
⠀
很明顯的,戰爭存在的本身充滿荒謬,為了結束戰爭、為了拯救人民免於死亡,用的方法是殺死更多的人。在那個時代,一切都是不合理的,既瘋狂又絕望。
⠀
⠀
《黑森林的白玫瑰》有助於認識德國人民眼裡的二戰,讀起來也成功塑造了觀看電影的緊張感,然而最為可惜的是那極似浪漫小說的結尾,最後幾行我好想幫他重寫喔!我想,在經歷那麼多痛苦,愛情早已不是最重要的,平安相視的寧靜才更有餘味。
⠀
⠀
註1:「同盟軍」為反抗侵略世界的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所組成的聯軍,包含美國、英國、法國等國,戰爭期間多次轟炸軸心國各座城市。
⠀
註2:好巧,上星期讀的《正常人》也是愛爾蘭作家的作品!
⠀
⠀
////////// #感謝春天出版贈書 //////////
⠀
⠀
👇送你去我的書櫃:
《黑森林的白玫瑰》▎這個世界永遠需要有人挺身反抗。
https://bit.ly/3mrMqFt
⠀
⠀
////////// #特別贈書辦法 //////////
⠀
佛系贈書,只留言,不分享不tag,只獻給真心支持之人,希望能以誠意相待,對這裡、這本書、出版社都是一種尊重。如果你喜歡而自願轉分享,會讓這個活動更加溫暖:)
⠀
🎁《黑森林的白玫瑰》🎁
1️⃣當然必須是粉專粉絲囉!
2️⃣貼文按讚+留言,留言內容須至少30字(我相信樂於分享的人會比較幸運):請分享你喜歡的二戰電影或小說,要說原因喔!
3️⃣一人限留一次,同一人使用多個帳號亦無抽獎資格。
4️⃣活動於4/14(三)12:00截止,當天公佈得獎者。
⠀
‼️注意:
1️⃣FB和IG(@iamnovelist)同步舉辦,可於FB和IG都參加,兩處各抽出一位。
2️⃣若兩處得獎者為同一人,只能領取一本,擇留言數多的平台再抽一次。
3️⃣書籍由出版社寄出,僅限居住台灣(含離島)的朋友參加。
⠀
⠀
#書櫃上的書 @bookspring.tw
#黑森林的白玫瑰 #WhiteRoseBlackForest
#歐文丹普西 #EoinDempsey
#愛爾蘭 #小說 #文學 #閱讀
#書籍 #閱讀筆記 #二戰 #德國 #納粹
#Ireland #reading #story
#literatrue #book #novel #WWII #Germany #Nazi
#一個星期只推薦一本書
原子彈傳單 在 中環孫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此圖為美國在計劃向日本投下原子彈之前,在投彈點空投的數千萬份傳單之一,內容是向日本民眾提前告知原子彈攻擊的危險,懇請當地居民帶上衣物與食品及時撤離爆點。美帝是講武德的,但是當時相信了傳單內容、提前撤離的日本人有幾個呢?
原子彈傳單 在 文案副作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廣告雞湯】從耶誕節看借勢VS.跟風
還記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感謝seafood梗嗎!
那是少數名副其實的借勢,結合自身與時事。
感謝師父讚嘆師父再多勞斯萊斯也換不回師傅,
因為seafood諧音與海膽介紹單元相關的標語。
那一則原看似普通的貼文就像原子彈一樣,
瘋狂轉傳單則按讚數破萬更別說觸及人數了。
後雖有無數海產店或海鮮食品的延用,
也少見到巧妙連結自身與話題的原創和傳播力。
那就只是跟風。人云亦云,跟著潮來潮往;
即使已知事件,如節日還是可以做出好的借勢。
#跟風是一種背動性的盲從
#借勢是有策略的洞燭機先
原子彈傳單 在 舊時香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城夢餘錄:香港重光背後的中英美角力】
75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30日香港重光,在此關鍵時刻,香港無法迴避一個問題:香港脫離日治後主權屬誰。中英為此展開激烈角力,美國最態成為關鍵,只是作為主角之一的香港人沒有發言權。
儘管美國1945年向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才是促成太平洋戰爭結束的最重要因素,但發動戰事的日本其實早在1943年已現疲態。盟軍相關國家都在開始思考戰後布局,其中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曾就香港問題表態,稱「如英國(把香港)交還我國後,我國可以自動聲明以香港(或連九龍租借地在內)為自由港當不反對」。
國民黨表明要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但願意實施類似「一國兩制」的政策,在香港實施西方標準的自由貿易政策,以平衡西方利益。
惟香港是英國在遠東的重要商業及軍事據點,英國實在不願輕易放棄。也在同年即1943年的8月,英國殖民地部已成立香港計劃組(Hong Kong Planning Unit),由已退休的前香港輔政司斯密夫領導,後由殖民地部官員大衞.麥道擔任組長,籌備戰後重新管治香港。
中英在香港問題各不相讓時,美國取態成了關鍵,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同情中國,曾經建議英國與中國就「自由港」方案妥協。羅斯福更曾提示英國首相邱吉爾,英國對香港不能亂動。
可是,隨着羅斯福猝逝,副總統杜魯門頂上。繼任總統的杜魯門對遠東不感興趣,只關注歐陸戰場,對香港戰後的歸屬,更是不甚了了,並無羅斯福那份堅持。
蔣介石1945年8月多次向杜魯門發電報,表明欲派收回香港,希望派國軍前來受降。但杜魯門認為香港受降純屬軍事問題,因此應由戰前擁有香港的英國接收。杜魯門後來在回憶錄中更說「不會被蔣拖進這場鬥爭中為他而戰(would not be driven into fighting Chang’s battle for him.)。」
美國對香港歸屬立場生變,邱吉爾看見機不可失,急電海軍夏愨上將率領一支駐紥在菲律賓馬尼拉的海軍特遣部隊——由不屈號航母(HMS Indomitabl),兩艘輕航母復仇號(HMS Vengeance)、可畏號(HMS Venerable),以及3艘巡洋艦、8般驅逐艦等共77艘軍艦組成的艦隊,搶先收回香港。
之後,便是剛走出赤柱集中營不久的輔政司詹遜,獲委派擔任署理港督,辦公地在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詹遜並於8月28日經香港電台向全港居民和各國宣布恢復英國管治。
其實,蔣介石當時亦命令了軍官張發奎接收香港,但國軍路途受阻,結果英方搶先一步,令香港恢復英治變既成事實。
至8月30日,夏愨指揮下,以不屈號航母為首的艦隊駛入維多利亞港,英軍並再派出戰機升空偵察,同日重新在香港升起了英國國旗,象徵英國恢復管治香港。正因如此,雖然日本8月15日已宣布「終戰」、實質承認了戰敗,但8月30日才被視為香港重光日。
9月1日,夏愨通再過電台宣布正式成立軍政府,並派員在港九張貼文告、散發傳單。
1945年的千鈞一刻決定了香港歸屬,不禁令人思考一個問題:國民政府當年如能成功接管香港、而不是英國,香港乃至中國的命運,會有什麼微妙變化?當然,歷史從來沒有如果。
註:圖片是1945年9月16日,中華民國、英國及日本代表於香港總督府聯合簽署香港的受降文件、正式代表日本在香港的投降後,英國在中環舉行慶祝儀式,會場中亦掛起了中華民國旗幟。
延伸閱讀:
1945年英軍艦隊接收香港 https://bit.ly/3hHII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