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獅子王 The Lion King》在1994年上映時,佛雷德.拉德(Fred Ladd)接到一通來自舊金山的電話。一名記者劈頭就說,他懷疑《獅子王》抄襲了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 Kimba the White Lion》(1965-1967)。 . 佛雷德.拉德於是走進了戲院觀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

  • 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2 21:09:51
    有 3,829 人按讚

    《獅子王 The Lion King》在1994年上映時,佛雷德.拉德(Fred Ladd)接到一通來自舊金山的電話。一名記者劈頭就說,他懷疑《獅子王》抄襲了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 Kimba the White Lion》(1965-1967)。


    佛雷德.拉德於是走進了戲院觀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首先,他發現一隻智者山魈,嗯,《森林大帝》也有同個角色。然後又出現了一隻聒噪的鳥,OK,《森林大帝》也有。接著他又看到了反派鬣狗,他開始覺得不對勁了,心想如果再有雷同,肯定就是抄了。


    看了五、六個幾乎與《森林大帝》完全相同的設定之後,場景到了小辛巴望向夜空。他盯著大銀幕,然後跟他太太說:「不要告訴我⋯⋯等等他爸爸的臉會出現在雲層中。」結果如同他所說,雲上真的出現了父王木法沙的面孔。


    「《獅子王》確實抄襲了《森林大帝》。」拉德如此論定,宛如敲下了審判槌。


    佛雷德.拉德是誰?他是將手塚治虫改編動畫引進美國的第一人。可說美國後來掀起的日本動漫熱潮,都要歸功他當時的絕佳眼光,所以他當然最有資格評論此事。


    佛雷德.拉德出生俄亥俄州,職業生涯的前三十年都在紐約工作,雖然專業領域在影視,但他早年都在一間公司協助製作自然生態紀錄片。不過在1960年代,日本無法以美元支付購買版權的費用,於是他要求對方不妨提供一些動畫片來進行「交換」。只是他拿到這些作品片長多半落在30至50分鐘,不符合當時美國有線電視的片長,因此他還得另外重新包裝與剪輯,有時乾脆將卡通剪成電影長片送去戲院發行。


    1963年,NBC以超低廉的價格買下了一個關於機器男孩的卡通,但沒人知道劇情關於什麼。他們找上了拉德,請他協助配音與重新包裝。最後他成功促使超過50間美國電視台購入了這個卡通,《原子小金剛 Astro Boy》因此正式打入美國市場。也因為《原子小金剛》在海外市場的大成功,使得東京的動畫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1965年,手塚治虫的公司虫製作主動找上了點石成金的佛雷德.拉德,他們製作了第一部彩色動畫,名叫《森林大帝》(台灣當時命名為《小獅王》),主角是一隻生活在非洲的獅子「金巴」。金巴在獅王父親早逝之後,一連經歷了放逐等困境,最後在許多動物好友的支持與鼓勵之下,鼓起勇氣擊敗反派,奪上王座。在拉德主導之下,《森林大帝》也成功打進了美國市場。


    不到30年後,一向從童話或傳說故事取材的迪士尼宣布要推出一部保證原創的最新動畫長片。不過這部《獅子王》雖然廣受喜愛,但一上映就被看著《森林大帝》長大的卡通迷吐槽到不行。不止角色設定太雷同,大至故事架構,小至情節,幾乎根本一模一樣。即便在美國動畫圈頗有聲望,與迪士尼也關係良好,但佛雷德.拉德實在看不下去,公開指控迪士尼抄襲。


    連在片中為辛巴配音的男星馬修.柏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也不給迪士尼面子,向記者坦言自己剛拿到劇本的時候也同樣覺得困惑,因為整個故事實在跟童年時愛不釋手的《森林大帝》太像了。


    針對這項指控,迪士尼透過美聯社回應,說這項指控是子虛烏有,表明迪士尼絕無瓢竊。導演之一的羅伯.明可夫(Rob Minkoff)接受採訪時,聲稱自己從不知道《森林大帝》的存在,但後來卻被發現原來他在1980年代人在日本擔任動畫師,豈有可能不知道這齣日本國民動畫?


    佛雷德.拉德在2003年受訪時,再次被問及此事,已經不見怒氣,更多是覺得啼笑皆非。他說當時的迪士尼主創團隊全是看著手塚治虫的動畫長大的一代,甚至連辦公室裡都放著一個金巴的面罩。


    雖然依然認為迪士尼在瞎扯,但他也不必追究,因為當時虫製作的總裁松谷孝征受訪時很大度地為迪士尼緩頰,他說:「如果迪士尼受到了《森林大帝》的影響,我們的創辦人、已故的手塚治虫老師肯定會非常高興。就整體來看,我們認為《獅子王》與《森林大帝》完全不同,《獅子王》確實是屬於迪士尼的原創電影。」


    既然事主無意深究,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不過虫製作當時做出這一番回應,或許也是無可奈何。因為手塚治虫本身早期的作品就經常大抄迪士尼角色,包括七矮人、小鹿斑比都被他做過「重新詮釋」,米老鼠在他早期的漫畫《大都會 Metropolis》(1949)還以基因突變的怪物身分出場。但當時版權觀念不如現在嚴謹,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本人也無意找手塚治虫的麻煩,坊間更有「英雄惜英雄」之說。


    如果這時虫製作向迪士尼興訟,也會讓自己落得尷尬局面。因此松谷孝征只說,如果手塚治虫地下有知,應該也不會有任何反應,甚至可能會有「受寵若驚」之感,只想息事寧人。


    但不知是否此例一開,讓美國人食髓知味,後續如《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 Atlantis: The Lost Empire》(2001)再被指控抄襲庵野秀明的《海底兩萬里 Nadia, The Secret of Blue Water》(1990)。今敏的《藍色恐懼 Perfect Blue》(1997)則是連分鏡也被《黑天鵝 Black Swan》(2010)抄去。


    一向身處幕後的佛雷德.拉德因為公開談論這起抄襲公案而成名,但成功促使美日動畫交流才是他對影視產業最重要的貢獻。晚年他曾出版《Astro Boy and Anime Come to the Americas: An Insider’s View of the Birth of a Pop Culture Phenomenon》(2008)一書,暢談日本對美國動畫產業的影響。


    2021年8月3日,他以94歲高壽於加州辭世。


    (勘誤說明:原文內容有一處有誤,佛雷德.拉德原文是說該不會辛巴的父親會出現在「雲層上」,而不是「月亮上」。而附圖的木法沙出現在月亮上的圖是網友自行製作,而非原作畫面。為避免造成誤導,故刪除原始圖片更換新圖。造成誤導,非常抱歉。)

    #TheLionKing #KimbatheWhiteLion #獅子王 #森林大帝 #手塚治虫 #佛雷德拉德 #FredLadd

  • 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 在 愛卡‧ 愛占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10 08:50:00
    有 44 人按讚

    【星片介紹 -- 《玩具總動員 4》】

    動畫人物或是戲劇角色常在設定性格時加入太陽星座的色彩,日本動漫尤其大量使用。

    藤子·F·不二雄將善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哆啦A夢,設定為太陽處女(生日:2112 年 9 月 3 日);手塚治虫筆下永遠不會長大,腳底安裝火箭發射器的原子小金剛是太陽牡羊(生日:2003 年 4 月 7 日),而命名為黑男,童年時遭遇爆炸變故,臉部受傷的怪醫黑傑克,則為太陽天蠍(生日:1948 年 11 月 19 日)。

    上週,皮克斯 Pixar 在臉書上公佈了《玩具總動員 4》角色的太陽星座。避免暴雷,先不說這些角色和星座之間的對應,趁著上映,大家快去看看這些玩具們的英雄之旅啦~

    #善用工具等於變動土象
    #腳底有火箭的都是太陽牡羊
    #鋼鐵人小勞勃道尼也是太陽牡羊
    #黑傑克根本天蠍代言人

  • 原子小金剛2003年動畫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09-10-19 11:33:17
    有 47 人按讚

    手塚治虫的首部長篇連環漫畫「鉄腕アトム」(原子小金剛)自1951年問世以來,至今已被四次動畫化。

    第一次動畫化是1963~1966年於日本富士電視台播放的黑白卡通,當時曾創下全日本平均30%收視率的佳績,其後此片被譯為英文版本,銷往世界各地;1980年12月,中國的中央電視台引進此黑白版本,成為最早在中國電視台播放的日本動畫,播出後廣受歡迎。

    第二次動畫化是1980~1981年在日本電視網播出的彩色卡通「鉄腕アトム」,共52集,華視播出的「小戰士」即是這個版本。

    第三次動畫化是2003年在富士電視台播出的彩色卡通「ASTRO BOY 鉄腕アトム」,由手塚製作公司(手塚プロダクション)製作。故事裡所設定的原子小金剛誕生日是2003年4月7日,因此這部卡通被安排在原子小金剛生日的前夕,2003年4月6日開始播出,至2004年3月28日為止,一共播映了50集。

    第四次動畫化,則是由香港意馬動畫公司(IMAGI)所製作的「原子小金剛」(Astro Boy)3D電腦動畫電影,於2009年10月23日在全世界上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