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原住民文學創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原住民文學創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原住民文學創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原住民文學創作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原住民族委員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mlata 109年第11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暨文學營與文學論壇-系列活動開跑~ ✅ mlata(泰雅語,狩獵的總稱)象徵原住民與自然山林合拍的生活動態與時空觀念,詮釋原住民族文學山海世界的格局、自然屬性的文化思維。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 ⏰徵件時間:即日起至109年10月1日截止(郵戳為憑...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席三場 #文化 界活動,分別與台灣文學、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進行交流、分享。「行不盡,行不盡,一路高雄」,希望透過政府的協助,扶植在地文化產業,讓世界看見高雄的獨特魅力。 🍀未來我當市長,將提出幾項 #文化重點政策: 1⃣ 在地全球化,連結國際,強化春天藝術節、電影節等專業領域策展能量,取經老牌...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張鐵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49:29

等到風景都看透 VERSE 第七期開始預購,封面人物之一:林夕 他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作詞人,他讓文字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成為一門藝術,而且讓文學的想像影響千萬個懂中文的人。 我與林夕進行了近萬字的長訪談,從他的文學啟蒙談到歌詞寫作的技藝,甚至談到他最近參與的AI計畫。 而他的封面設計,我們不用人物肖...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30:44

原來大家對這些有興趣,來來,這是四週年Q&A。 ⠀ ⠀ Q1:如何耐心寫完一個故事? ⠀ 我認為每位創作者願意坐在電腦前,忍耐一個人的孤獨,忍耐一般人覺得單調至極的漫長,無非是源自於對故事的「熱忱」。我有想要說的,並且想被人看見,所以無論多艱難都會想辦法撐過去。 ⠀ 當然也會出現很多事情來阻礙你的「...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咖哩鬥陣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20:37:14

這篇介紹的第四檔互助箱小店 上周六已在12hr內全數銷售完畢😘, 懷著感謝的心和驚奇訝異之餘...🙏 (小編OS:到底大家冰箱是有多大?) 還是想貼貼照片,跟大家說說話, 因為這些台南店家獨一無二的存在, 都是讓我跟外縣市朋友分享這個可愛城市,可以拿來炫耀說嘴的好題材阿。 【第4檔---里民代表/...

  •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6 16:00:26
    有 268 人按讚

    🏹 mlata 109年第11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暨文學營與文學論壇-系列活動開跑~

    ✅ mlata(泰雅語,狩獵的總稱)象徵原住民與自然山林合拍的生活動態與時空觀念,詮釋原住民族文學山海世界的格局、自然屬性的文化思維。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
    ⏰徵件時間:即日起至109年10月1日截止(郵戳為憑)。
    👤徵件對象:限具有原住民身分者參加(需檢具身分證明)。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營
    ⏰報名時間:公告日起至8月15日截止。
    👤招收名額:40人。
    🔔活動時間:109年8月28日至31日。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宜蘭縣大同鄉英仕山莊(宜蘭縣大同鄉泰雅路3段21巷1號)
    🏞部落參訪:崙埤部落、環山部落以及南山部落等。
    👤參加對象:對原住民族文學有興趣者為主,具原住民族身分者優先錄取。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
    🔔活動時間:109年9月、10月份,7場次。
    👤活動對象:開放原住民文學創作者、原住民研究領域之學者專家、學生,以及對原住民文學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參加,免費報名。
    👤活動人數:每場次30人。
    📋活動內容:探討當代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發展相關議題。

    ℹ系列活動詳請至 https://tivb.pixnet.net/blog

  •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基隆市議會陳明建議員服務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6-14 13:32:22
    有 6 人按讚


    【🏃‍♀107年第9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系列活動開跑囉🏃‍♂!】

    ✨活動網頁:https://goo.gl/VJW9tF
    ✨活動簡介: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營
    報名時間:公告日起至107年6月25日截止。
    招收名額:40人
    活動時間:107年7月13日至16日,4天3夜。
    活動地點:臺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MATA家屋等地點。
    參加對象:對原住民文學有興趣者為主,具原住民族身分者優先錄取。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
    徵件時間:公告日起至9月1日截止。(以郵戳為憑)
    徵件對象:限具原住民身分者投稿。(需檢具身分證明)
    徵文類別: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
    總獎金:新臺幣81萬元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
    活動時間:107年9月份,7場次(各場次時間以活動網頁公告為主)。
    活動對象:開放原住民文學創作者、原住民研究領域之學者專家、學生,以及對原住民文學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參加,免費報名。
    活動人數:每場次30-50人。

  •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6-14 12:00:01
    有 78 人按讚


    【🏃‍♀107年第9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系列活動開跑囉🏃‍♂!】

    ✨活動網頁:https://goo.gl/VJW9tF
    ✨活動簡介: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營
    報名時間:公告日起至107年6月25日截止。
    招收名額:40人
    活動時間:107年7月13日至16日,4天3夜。
    活動地點:臺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MATA家屋等地點。
    參加對象:對原住民文學有興趣者為主,具原住民族身分者優先錄取。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
    徵件時間:公告日起至9月1日截止。(以郵戳為憑)
    徵件對象:限具原住民身分者投稿。(需檢具身分證明)
    徵文類別: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
    總獎金:新臺幣81萬元
    🔶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論壇
    活動時間:107年9月份,7場次(各場次時間以活動網頁公告為主)。
    活動對象:開放原住民文學創作者、原住民研究領域之學者專家、學生,以及對原住民文學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參加,免費報名。
    活動人數:每場次30-50人。

  •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18 14:53:23

    出席三場 #文化 界活動,分別與台灣文學、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進行交流、分享。「行不盡,行不盡,一路高雄」,希望透過政府的協助,扶植在地文化產業,讓世界看見高雄的獨特魅力。

    🍀未來我當市長,將提出幾項 #文化重點政策:

    1⃣ 在地全球化,連結國際,強化春天藝術節、電影節等專業領域策展能量,取經老牌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以及新創走紅的首爾街頭藝術節等,串聯整合,使高雄成為各項文化藝術節慶之都。並進一步結合高雄在地客家、原住民文化等在地元素,朝向國際化,吸引國內外藝術家及遊客。

    2⃣ 成立跨領域整合平台,針對相關產業如表演藝術經紀、劇本創作、企劃、編導,提供培植輔導。

    3⃣ 舞台設計、燈光音響設備、數位影音設計設備、演出團體,營運行銷、前台服務等,提供稅率優惠、專案補助等,吸引國內外一流人才、公司進駐高雄,創造多元產業及人才媒合機會。

    4⃣ 讓藝文教育深入小學,從小學開始培養藝術欣賞人口。課程中、學習中提供更多與文化藝術接觸機會,促進文化平權。

    5⃣ 盤點閒置空間、開放公共空間,活化利用提供藝術家駐村、及尋找共創空間機會,豐富創作場域。

    6⃣ 培養在地青年文學作家,建立平台、運用社群資源,協助優秀的青年創作者在數位時代被大眾看見,讓高雄在地文學土生土長、發光發亮。

    7⃣長期文化推展深化目標,在文學、視覺、表演、文化評論上,建立南方文化觀點,培養自主文化自信,#進一步打造屬於高雄的文化特色品牌。
    .
    ①起 #高雄大邁進
    ①定 #兩年拚四年
    #0815投票選市長

  •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28 17:22:41

    生長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導演廖克發,而後來台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習電影製作。第一部紀錄片是尋找曾為馬共、身影曖昧模糊的祖父的《不即不離》,原為劇情片《菠蘿蜜》做電影背景,是以對馬共議題進行田調。但隨著他浸淫日深,素材累積的份量足夠,也就自成一部紀錄片。

    馬共至今於馬來西亞仍是禁忌話題,廖克發採訪的對象大多不在馬來西亞,散居於泰國、中國與香港,過著不斷轉換身份的生活,隱藏著身世與革命的故事。 單純想要理解祖父為何加入馬共的廖克發,在《不即不離》完成的過程裡,持續發現當年左派運動是年輕人為了生命的迫切所需,對抗日本以及英國的殖民,想要更有尊嚴與自由,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很自然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廖克發認為,對政治事務的冷漠冷感,其來有自,並非所謂個人的選擇或立場,而是有一個久遠的脈絡發展──當推進、創造理想社會的人們沒有受到重視,其犧牲完全被扔擲於國家與歷史的敘事以外,未曾轉換為正義時,後來的人也就在長期的審查與壓抑中,被訓練、教導成無法信仰正義,難以想像更好也更平等的可能。 從回溯自身家庭到發掘整代馬共人淹沒歷史的《不即不離》,也就開啟了廖克發的第二部紀錄片《還有一些樹》,由馬來西亞1969年後見於郵件的戳章,進行對種族議題的深刻探討。

    馬來西亞社會大致可分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與原住民等。馬來西亞在脫離英國殖民獨立建國時,簽署了馬來人享有經濟與教育等的優惠特權,華人與印度人則是能享有公民權的協定。 而華人與馬來人種族衝突的513事件,肇因於反對黨在1969年全國選舉頭一回超越執政黨政府得票率,大肆慶祝遊行,引發馬來人的反感,也上街示威,最後演變成戒嚴,與及大規模屠殺事件。該戳章所註明的禁止散播謠言,即是不允許討論、質疑該事件,乃至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特權。《還有一些樹》透過訪談與歷史資料,耙梳了513事件的始末,同時也凝視種族政策最底層受害者原住民的困境。

    廖克發發覺,在華人被馬來人以及政府軍警慘烈殺害時,也知曉華人內部的自相殘殺,甚至及於華人對更少數,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剝削與壓迫。他乃對自己提問,會不會他也同樣是一名種族主義者?主要是他警省到,自身總是從華人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的角度去思維,而罔顧其他被華人既得利益下的邊緣民族。而如此疑惑更拉高視野地思維著樹(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特別是為了經濟開發,對原住民棲息地、森林的砍伐,透過樹的靜默與見證與原民祖先的洞穴探勘,也就隱隱有人類對自然的態度不也是種族主義作為的體會。 廖克發從幼年熱愛看牛仔電影說起,其時他對正義的想像,就是那些槍殺印第安人的西部牛仔皆是英雄。直至成人看了《與狼共舞》方才瞭解,印第安人是被壓迫的對象。

    換言之,影像所造成的偏見遠大過於關於正義的探索。 廖克發強調,任何太方便、簡化的敘事跟立場,都是危險的。拍紀錄片必須有疑惑,明白沒有一種面向可以是全面性、全客觀的紀錄。活在複雜的世界,必須有多重、多部的聲音。單一故事永遠不夠,需要有很多故事與作品,討論同一個事情。說故事的權力掌握在誰身上這件事情,得保持懷疑。紀錄片工作者不能牢牢握住這種權力不放,要能時時刻刻反省自身的意圖與認知。這也是為何廖克發會謹慎對待受訪者,要重複確認他們是不是願意將受訪內容公諸於世。

    小檔案

    廖克發,19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實佻遠(Sitiawan)。就讀於國立新加坡大學商業學系,卻熱衷於文學創作以及出國遊學,曾獲大專文學獎。畢業後任教於新加坡小學四年後,來台學習電影製作,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兩部作品曾獲得台灣金穗獎最佳學生影片,曾獲最佳導演,並在2015年釜山國際影展獲得超廣角亞洲最佳短片。編劇作品長片劇本《菠蘿蜜漫長的飄香等待》,根據祖父二戰時參戰的生命故事改編,獲優等劇本獎;被選為2015法國南特影展,台北劇本工作坊。成立蜂鳥影像有限公司,製作劇情與紀錄影片。參與2013年的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金馬學院。曾任臺灣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師。

    拍攝的電影多與東南亞華人有關,其中紀錄片《不即不離》因涉及有關馬來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馬來西亞被全面禁演。2019年以劇情片《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同年紀錄片《還有一些樹》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後製:馬立群 作品提供:廖克發  場地提供:倆人攝影棚

  • 原住民文學創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01 19:00:12

    本集主題:「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乜寇.索克魯曼
      
    內容簡介: 
    忌殺黑熊,是一種生態智慧,一種文化傳承,更是布農族存在於臺灣的一種土地使命。──乜寇.索克魯曼
       
    一步一腳印,勇敢的踏進森林去──
       
      那天,我做了一個夢,一棵巨木在我面前倒塌崩裂,
      達駭爺爺說道:「這是好夢哦!」便帶著我到山上冒險,
      聽那從左側飛來的卡斯卡斯鳥清脆響亮的叫著,聽說這是好預兆!
      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爺爺趕緊帶著我到獵人在山林裡的家──獵寮,
      我這才知道,原來爺爺臉上的疤痕,是跟黑熊搏鬥的紀錄!
      但是,爺爺沒有一絲的驕傲,因為布農是忌殺黑熊的民族,更別說傷害黑熊了。
      一陣閃電打下,一棵巨木倒下,震動了整片山林,
      爺爺喊著:「塔克頓!」
      遠處是小黑熊,動也不動的哀鳴著,
      我們該怎麼辦?該把牠帶回獵寮嗎?
       
    作者簡介:乜寇.索克魯曼
      布農族人,一九七五年出生於臺灣南投縣信義鄉望鄉部落,一處打開家門就可以看見東谷沙飛(玉山)的地方。擅長魔幻寫實風格的創作,作品《東谷沙飛傳奇》被譽為臺灣版的《魔戒》。曾獲全球華文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臺灣原住民族短篇小說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主要作品有:《我為自己點了一把火:乜寇文學創作集》、《我聽見群山報戰功》、《Ina Bunun!布農青春》、《東谷沙飛傳奇》等。
       
    繪者簡介:儲嘉慧
      擅長繪畫與手作藝術創作。
      現居屏東。
       
      插畫作品有《蘭嶼、飛魚、巨人與故事》、《夏天已過去》、《黑色的翅膀》、《故事六十八》、《光之戀》、《八代灣的神話》、《臨海眺望 迎接歸來的人》等。
       
       
    出版社粉絲頁: 四也出版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