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印歐語系介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印歐語系介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印歐語系介紹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睇 In The Heights(港譯《狂舞紐約》),對我來說有三個原因: 1. 此音樂劇主要作者 Lin-Manuel Miranda,是近年得獎無數的跨媒體創作人,舞台劇、電影、音樂、唱、作、演、導甚至rap,瓣瓣掂。數年前上次在倫敦時,與同事們看了他的音樂劇《咸美頓》(Hamilton),以...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節目的主角是在美國正在競選總統的台裔楊安澤。 楊安澤其實在兩年前就己經開始宣布競選美國總統。我知道現在可能很多觀眾在電視前開罵了,台裔選美國總統耶!寰宇漫遊居然等了兩年,現在才報?你是幹什麼吃的? 大家稍安勿躁好嗎?我有很好的理由,楊安澤選總統,我一直不覺得他可以選多久,你知道以前有多少亞裔...
「印歐語系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葉忠宜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Gina環球旅行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世界級上班族 繪美理E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歐語系介紹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印歐語系介紹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45:04
Lihkku Sámi Álbmotbeivviin! (北薩米語,意指「薩米原住民日快樂」) 今天2/6是薩米原住民日,也就是我們在ep.34和ep.35都有介紹的極圈民族!經過北歐各國多年打壓之後,1917年的這天,他們召開了第一次的薩米大會,開啟了一連串的文化復振行動;而104年後的今天,雖...
印歐語系介紹 在 葉忠宜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6-01 17:06:47
Ⓦork²⁰¹⁶ review → 4 years ago, the 1st Chinese typography magazine “Typography 字誌 issue 01 “ was born in Taiwan. ◌ 5年前正式回台灣之際,策劃完小林章所有字體設計書完後,無腦地跟他人籌...
印歐語系介紹 在 Gina環球旅行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3 03:13:42
各位觀眾🇨🇦加拿大魁北克市 鬼怪景點來了🍁 就是這個門 🏠 🍂一起穿越吧🍂 在蒙特利爾打卡時很多人以為我到了 但其實我是在魁北克省 蒙特利爾也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 而鬼怪拍攝地也是加拿大著名景點魁北克市 加拿大當地非常多韓國 印度及其他人口 認真覺得韓劇的影響魅力還是很大 因為魁北克這邊全部都是很...
-
印歐語系介紹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27 22:00:16這次節目的主角是在美國正在競選總統的台裔楊安澤。
楊安澤其實在兩年前就己經開始宣布競選美國總統。我知道現在可能很多觀眾在電視前開罵了,台裔選美國總統耶!寰宇漫遊居然等了兩年,現在才報?你是幹什麼吃的?
大家稍安勿躁好嗎?我有很好的理由,楊安澤選總統,我一直不覺得他可以選多久,你知道以前有多少亞裔候選人出來爭取美國兩大黨提名選總統嗎?我講的是爭取提名喔不是當選喔?我只查到兩個,分別是2016年的Bobby Jindal跟1972年的Patsy Mink,但有人知道這兩個人是誰嗎?
我本來也以為楊安澤會就這樣悄悄的走入歷史,但這次楊安澤能撐到快兩年,擠進民主黨電視辯論第三輪,民調還很高,就真的很厲害;根據CNN搜集各大民調所做的分析,楊安澤的平均支持率為3%,排名第六,如果看網路社群媒體,更不得了,排名第四,要知道連紐約市長白思豪都選不下去了,但楊安澤還活跳跳。
所以我現在覺得是談談楊安澤很好的時機,因為再不介紹,搞不好又再見了。
亞裔要選美國總統真的非常不容易。這次楊安澤選總統,名聲才一打開,很多種族歧視的言論就出現了,像是美國一位電台主持人,彼得森,他就說:
「有一個小亞洲人,還是中國人。不管他是什麼,他應該回到中國,或他來的地方,這個人就是楊安澤。」
「There is this little Asian guy or chinese guy,whatever he is,he should go back to China or whatever he came from,this Andrew Yang. 」
這段話我真是嘆為觀止,太厲害了,這麼短,我可以挑出至少三個,來當做種族歧視的教材,比如「little Asian guy」,楊安澤身高182,明明就是個健碩的大漢,他說「little Asian guy」,這是嘲笑亞洲人刻板印象個子小。
接下來他說「Chinese or whatever he is」,他今天要評論楊安澤,連人家的族裔背景都搞不清楚,這口氣裡是擺明了看不起人。
再來他說楊安澤應該「go back to China」,楊安澤的爸媽是來自台灣第一代移民,但楊安澤是美國出生的美國人,跟中國有什麼關係?他叫楊安澤回中國去,就是因為楊安澤有個黃臉孔,這是在說只要你長得跟我不一樣,你就不是美國人,不應該跟美國公民一樣平等,享有應有的權利。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另一個引起更大矚目的是喜劇演員Shane Gillis,他上廣播節目抱怨中餐館服務生的英文講太爛,害他聽不懂,這種言論當然不OK,美國是移民國家,各種種族各種語言都有,我講英文有台灣口音,至少我還在講英文,為什麼比你的whatever口音低級?
但真正讓Shane惹上大麻煩的,是他說楊安澤是「Jew chink.」
「 Chink」這個字,最早可能來自”清朝”的清字,也有可能是某中亞語系對中國的古稱,但現在在美國你講Chink,它就是罵人的話,就好像肥豬,在古時候某一個年代也許是稱讚,或只是描述,但這大概是一千年以前的事,但最近一千年,應該99%時候對方會覺得你是在罵人,你要是跟我講,大概有87%會被我K。
把Chink這個字冠在楊安澤身上,有多嚴重呢?大家知道Negro這個字是絕對不能講的吧?你就想像有人把這個N開頭的字用在歐巴馬身上,在美國這是有可能出人命的。
Shane Gillis用Chink形容楊安澤這事被報導出來之後,他本來拿到美國喜劇最高殿堂的saturday night life的工作機會就這樣飛了。當然很多媒體就跑來去問楊安澤意見,楊安澤一方面說他原諒Shane,而且不希望他因此就丟了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也說他覺得大眾對歧視亞裔的話語,沒有像歧視其他種族的話,那麼被放在心上
但沒想到楊安澤的回應,又引發了另一波爭議。
有些人認為楊安澤自己也在用亞裔的刻板印象,因為他曾經說過他跟川普完全相反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一位「愛數學的亞洲人」。
愛好數學的亞洲人,還成為楊安澤的競選口號,他的帽上寫的MATH,一方面是數學的簡稱,另一方面也是楊安澤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 這當然是在諷刺川普最有名的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但我們亞裔數學好啦,醫生很多啦,這聽起來都像是好事啊,為什麼是問題呢?這就來到困擾美國亞裔己經很久的「model minority myth」少數族裔模範生迷思。
這是指在美國有一種迷思,認為我們亞裔是少數族裔模範生,只要看到你的黃面孔,他就假定你就一定數學很好,工作很勤勞,人生目標就是一定要拿到全A。但事實上是如此嗎?當然不是,我數學就爛得一塌糊塗,而且我的人生目標,誰要A啊,明明就是能畢業就好,最好每天可以穿著比基尼在海邊看帥哥。哈佛大學招生被告種族歧視,就是因為落入了這個刻板印象,覺得亞裔就是會念書,但沒有個性。這些亞裔的刻板印象,就是把亞裔全縮到一個樣子,忘了亞裔也是一款米養百種人。
所以楊安澤用這樣的方式來競選,到底是打破亞裔的刻板印象還是加深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印歐語系介紹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9-19 19:00:04今天打開女星化妝包要來打開閻奕格 Janice Yan 的補妝包!閻奕格的化妝包不是一般女星會用的可愛或是華麗風格的包款,而是透明的~因為這樣找東西比較方便!身為唇彩控的她平時會帶三種類型的口紅:偏裸色、偏橘色、偏粉色以備不時之需。
最常帶在身上的有以下四種:
💄 (1) YSL時尚印記絲絨唇露 #16 裸色記號
💄 (2) Giorgio Armani 奢華訂製柔霧唇露 #506
💄 (3) Urban Decay #Wrong Number
💄 (4) Jack Black Intense Therapy Lip Balm SPF 25
另外擁有一款不易流淚的睫毛膠對格格也是很重要的!
D.U.P EYELASHES FIXER EX 持久防水假睫毛膠
最後幾乎是所有女孩們最重視的修容系列啦!
閻奕格會準備兩款修容品,以應付流汗及打底:
(1) 奧可玹 ADDICTION 自然修容頰彩膏#13
(2) Kevyn Aucoin The Sculpting Powder #Medium
大家對哪些產品有興趣呢?或是你也用過上述哪些物品?覺得如何呢?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喔!
看其他女星包包裡裝什麼:http://smarturl.it/vtw6ky
唇彩控必看!
10支缺貨款乾燥玫瑰色的唇膏、液態唇彩試色介紹:https://youtu.be/7jsV-L-DrxQ
------------------------------
❗需要字幕的朋友 👉 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 其他熱門主題推薦 】
▷ 祕技片:女星變美&化妝包 ► http://bit.ly/2vWUYMS
▷ 時尚:穿搭、精品 ► http://bit.ly/2FfFvbi
▷ 瘦身:瘦腿、塑腰、練翹臀 ► http://bit.ly/2f7qFHW
▷ 名人:每月封面人物 ► http://bit.ly/2iGe94s
▷ 美容:保養 / 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 73個快問快答+歐美明星搜包 ► http://bit.ly/2yKtwDj
------------------------------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馬上訂閱傳送門 → http://bit.ly/2eoVk7R
--------------------------------------------
【更多VOGUE TAIWAN】
+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 Twitter:https://twitter.com/Vogue_Taiwan
+ LINE:voguetaiwan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bit.ly/2eoVk7R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 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是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 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和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上傳推薦給大家,也請喜歡我們頻道的各位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會繼續努力帶來更多的內容給大家 -
印歐語系介紹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8-12 12:30:00打開仔仔林辰唏的衣櫃,這次來到大山大海的花蓮,仔仔櫃裡頭的單品:BEAMS BOY 拼接洋裝、TITICACA 色塊拼接吊帶褲、kaorinomori 拼接草帽、Vivienne Westwood 帆布包、電影指甲刀魔人的道具拼接褲頭牛仔布、還特別介紹宇宙小姐!LONGCHAMP 印花絨面洋裝、Max&Co. 黑色連身褲裝、BALMAIN 皮革壓紋手袋、Vivienne Westwood 不規則格紋連身裙、COACH 印花蕾絲洋裝、MARNI 雕花短靴、GEORG JENSEN 年度項鍊收藏
------------------------------
#請記得開啟CC字幕 #VOGUE翻箱倒櫃 #林辰唏 #仔仔林辰唏
------------------------------
【 其他熱門主題推薦 】
▷ 祕技片:女星變美&化妝包 ► http://bit.ly/2vWUYMS
▷ 時尚:穿搭、精品 ► http://bit.ly/2FfFvbi
▷ 瘦身:瘦腿、塑腰、練翹臀 ► http://bit.ly/2f7qFHW
▷ 名人:每月封面人物 ► http://bit.ly/2iGe94s
▷ 美容:保養 / 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 73個快問快答+歐美明星搜包 ► http://bit.ly/2yKtwDj
------------------------------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馬上訂閱傳送門 → http://bit.ly/2eoVk7R
--------------------------------------------
【更多VOGUE TAIWAN】
+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 Twitter:https://twitter.com/Vogue_Taiwan
+ LINE:voguetaiwan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bit.ly/2eoVk7R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 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是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 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和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上傳推薦給大家,也請喜歡我們頻道的各位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會繼續努力帶來更多的內容給大家
印歐語系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睇 In The Heights(港譯《狂舞紐約》),對我來說有三個原因:
1. 此音樂劇主要作者 Lin-Manuel Miranda,是近年得獎無數的跨媒體創作人,舞台劇、電影、音樂、唱、作、演、導甚至rap,瓣瓣掂。數年前上次在倫敦時,與同事們看了他的音樂劇《咸美頓》(Hamilton),以接近全有色族裔演員演出美國革命先烈們故事的現代rap音樂劇,可謂一看難忘!(當年2018年我的 review: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51116178289032&id=232372840163384 )
2. 執導本片的 John M. Chu(朱浩偉),是 Crazy Rich Asians 的導演,該片有人喜歡有人唔 like,但我認為始終是美國亞裔主題荷里活商業電影的突破,色彩華麗,節奏明快,入口即溶 likable 之作,這次 In The Heights 主題關於西班牙語系(Hispanic)的少數族裔,能否重施故技,或有所突破?
3. 本片推出後在美國引起一些爭議,有片中故事所在地的 Washington Heights 地區人士批評,片中主角設定是來自多明尼加國,而當地人較多是膚色較黑的西語人士,為何片中角色都是膚色較淺的西語人士(而片中一位黑人主角則是非西語系的非裔美國人,不算數),有「漂白」之嫌,而 Lin-Manuel Miranda 亦就此道歉,承認敏感度不足。在後BLM時代,美國在膚色和種族問題上,一切都變得更敏感,更要求政治正確,即使舞台劇等近年來普遍容許 color-blind、age-blind 甚至 sex-blind 選角(即扮演某角色經常不根據角色膚色、年齡、性別限制來選角),Lin-Manuel Miranda 正正曾「創舉」地以全黑人、西語系人士在舞台上扮演咸美頓、華盛頓、傑佛遜、麥迪遜等「革命先烈」,試想中國樣板戲會否以西藏、新疆同胞扮演毛主席?(唔好意思,如果真係有,請指正,毛主席萬歲!)可惜,這次 Lin-Manuel Miranda 卻「老貓燒鬚」,真的有點不值。
講返套戲。我看過一些本地影評,批評電影的故事性不强,的確,這種由舞台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可能應該當音樂劇睇,比較適當,不少音樂劇的故事性都比較簡單,靠歌舞連場,圍繞一兩個簡單訊息,已經「足夠」;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孤星淚》(Les Miserables)和與本片同一作者的《咸美頓》,不過,這些是改編自小說或歷史事件,有點不同也可以理解。
那麼,本片的「簡單一兩個訊息」為何?在不「劇透」下,可說是描述上一代移民和年輕一代,在「追夢」這想法下的異同,說實也有點「老土」,不過,作為電影版音樂舞台劇又怎看?老實說,這戲種不易拍,過去可能敗作比成功者多,這次導演 John M. Chu 算是合格有餘,不過,只覺得反而在舞蹈編排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吸引?
我不是舞蹈專家,不敢下結論,只是有點猶有不足的感覺,舞台上編排固然與電影不同(我沒看過舞台版),而本片中最特別的當然是「效法」佛烈雅士堤(Fred Astaire)在1951年電影中經典在牆壁和天花跳舞的一段,不過說本片這段特別,也是因為視覺特別多於特別出色的跳舞編排,反而幾段大型街上群舞的編排,未見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有點可惜。我最喜歡的一段,反而是男主角「契媽」的一段歌舞,老角的獨唱,講述她的母親移民美國的夢想,對身為女兒的她的渴望,來得最為感人。
原來,《咸美頓》都已經拍成電影,原班百老匯演員主演,本來今年年底在電影院上演,但卻在去年七月突然提前在「迪士尼+」串流平台頻道播出,有機會要想辦法去看看(用VPN扮美國去訂購Disney+?)為什麼《咸美頓》不在電影院上映,In The Heights 就在大銀幕播?迪士尼去年起為了在主要市場美國大推Disney+,把不少電影(例如《花木蘭》等)都在網上和影院同步放映,華納也一樣(例如《神奇女俠1984》),其實現在 In The Heights 也是如此在 HBO Max 同步放映。我估,有可能是去年因為疫情,影院片期不足,迪士尼放棄本國革命先烈《咸美頓》,以為一些《花木蘭》之流會更收得,落錯注,反而《咸美頓》在網上非常受歡迎,影評也不錯,華納就等一等,以免兩部同一製作者的舞台音樂劇片撞期,到戲院重開時,這年才在戲院網上同步上映。
我估啫,不知有否諗多咗。另一樣可能諗多咗嘅,係我看整部講移民追尋「美國夢」的電影,如果我無睇漏,似乎沒有出現美國旗(只在片後出人名部分的硬照出現過),片中演員揮動的,反而是多明尼加國和其他中南美州國家的國旗,所以,美國人真不夠愛國吧。
最後一樣諗多咗嘅,係2021年尾真的將會有另一部相似、可比較的原舞台音樂劇上演,正是史提芬史匹堡親自監製和執導的新版《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又係紐約,又關於西裔人士(講波多黎各人與屬於歐洲白人的意大利裔人之爭),當然這故事是改編自沙劇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耳熟能詳,夠故事性了吧?早前奧斯卡頒獎禮時播出了新版的短預告片,我特別去網上找了1961年《夢斷城西》電影版重溫,當時實替史匹堡擔心,原作(1957年舞台劇)故事今天看來,不只老土,更是大量政治不正確概念 -- 種族、性別、階級、執法 -- 老匹點改,先會唔俾人鬧?未知,但到時點都會同 In The Heights 有些比較。不過,有老匹,新《夢斷城西》預算必定更高,我期待舞蹈編排和大場面應該更有睇頭,加上多首經典名曲(Maria、Tonight、Somewhere 等),在歌曲上必勝 In The Heights,期待!
考眼力:Lin-Manuel Miranda 有在片中 cameo 出場,留意,食冰!
#InTheHeights #狂舞紐約 #LinManuelMiranda #JohnMChu
#光影評 #影評 #電影 #電影介紹
印歐語系介紹 在 范疇文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海戰情的大哉問以及誤區
嚴肅的台海、南海、東海軍事作戰分析,全世界已經有許多,但可惜多半是英文,絕大多數台灣讀者接觸不到原文,只能依賴二手傳播。在台灣,一旦「二手」,幾乎就代表了「斷章取義」甚至直接扭曲。由於「語言國力」的低落,台灣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對台海戰情難以形成一個有真正國際見識的共識,也勢必難以擺脫中共通過方塊文字 (中國稱為漢字)、華語語系的統戰擺弄。
短文無法詳盡介紹台海戰情的認知框架(請見作者六月底新書《被迫一戰?台灣準備好了嗎?》,因此,本文內容將僅限於列出多數讀者腦中所想、但不見得願意真實面對的疑問,還有台灣社會在思索台海戰情時的種種誤區。
雖然不敢說全面,但以下試圖羅列出讀者最關心的問題,以及一句話的回答:
*中共最怕什麼?短期最怕麻六甲海峽被管制,因為中國80%的資源依賴此海峽;長期最怕西方通過和平演變削弱其一黨專政的合理性(而台灣正是此西方戰略的核心角色);
*日本最怕什麼?台灣東岸被中共建立核子潛艇基地。台東岸是斷崖,水深一千米,可直通地球最深海溝馬利安納(Mariana Trench,深8千米),而該海溝北端就貼著日本本島;
*美國最怕什麼?短期最怕中共及其盟國切斷其海權咽喉如巴拿馬、波斯灣、蘇伊士、麻六甲、南海、台海、東海;長期最怕中共輸出其數位極權統治系統,形成新型的地球獨裁國家聯盟;
*歐洲最怕什麼?中共獨裁聯盟形成氣候,致使歐盟變成無關緊要的一方;
*Quad (美、日、澳、印度)力量能否圍堵中國?即使在南海成功圍堵住中共,不等於台海就無戰事;
*單單控制台海,失去南海,對共軍有意義嗎?沒有意義,因為對中共,南海是咽喉,台海只是支氣管;
*台海戰爭是否一定帶來世界大戰?若戰爭僅限於台海,那將是有限戰爭;若佔領台灣,則世界大戰是大概率事件,因為得台灣者得亞洲,得亞洲者得天下;
*還有沒有任何可能避免台海戰爭?政治空間還是有的,但台灣向中共屈從絕不在其列;
*武力攻台分哪幾階段?大局下,蠶食絕非兵家之道;但若中共採取首戰即決戰路數,習近平將成慈禧,大共朝落入大清朝命運。
以下羅列台灣社會當下對台海戰情的心理誤區:
- 戰爭是政治決定,不是軍事決定;單單對比武器的數量及噸位,乃外行人思維;
- 把「中共」當成一個整體,不知其派系鬥爭對作戰決定之影響何在;
- 戰爭靠財力,台灣中了中共大外宣之毒,忽視了中國經濟之脆弱性;
- 最便宜的戰勝是挑起台灣內亂;內亂靠分裂,當前中共統戰的精髓在傳播「美國不可靠、台灣不堪一擊」;
- 習慣以台灣本位看台海戰情,忘了以世界大局看台海戰情;
- 二分法辯論:美國會參戰、不會參戰;
- 混淆有限戰爭、登陸戰爭 – 二者在軍事上是兩回事;
- 台海寬100公里,是英吉利海峽的4倍,台灣可被擊敗,但難以佔領(因此台灣內部第五縱隊、帶路黨是關鍵),台灣長期低估了中共製造台灣內亂的能力;
- 以飽和式飛彈拿下台灣 – 即使如美國,對伊拉克、南斯拉夫的飽和式轟炸也僅收到微效;
- 以「台灣本位」看事態,低估了西方人對中共本質的無知;
- 低估了極權的任性,台灣人看過最極權的不過是蔣介石;蔣介石比起毛澤東柔和100倍,習近平的極權任性可能超過毛。
如此結束,有些突兀,但限於文長,也只能就此先打住了。
(更多內容,請造訪 「前哨預策」InsightFan.com )
印歐語系介紹 在 世界級上班族 繪美理E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開始把去年累積的年假索哈,放了個長假,倫敦還在封城,除了超市還有必需的商店以外所有店面都關閉,就算是過年期間,也不方便邀請朋友來家裡,這樣的假期有什麼比在家裡上線上課程,自我放飛沉浸在西班牙語世界裡的事情更棒的呢。
於是終於拿起荒廢的西文課本,搭配線上一對一家教班,這一週盡情地讓自己在西文世界,從忘光的單字開始撿起,基本的動詞變化,Podcast,加上Clubhouse的加持,每天平均跟母語者對話,1-2小時不等,開始看一部英文和西班牙參雜的連續劇Vida,看西班牙文食譜料理。
短短一週的時間,原本聽不懂的podcast內容,居然開始慢慢抓到關鍵字,加上和西班牙文母語者在Clubhouse是上面的練習,自我介紹也越來越順。
從零開始到現在的西班牙文學習,總計約30個小時,還沒把第一本教科書的內容看熟,但是一週下來,已經可以和西班牙朋友用西文聊天1小時,必要時再參雜點英文。
這是第四次學西班牙文,第一次是11年前去巴塞隆納放長假時,參加了一個月短期的密集西班牙文課程,一天4小時的課程,單字內容都過多,對於同班同學多數是歐洲拉丁語系人,語法和單字對他們的母語來說都很接近,我一個亞洲人,光是上到第二周的課程就已精疲力竭,呈現一個雞同鴨講的狀況🤣 接下來就自暴自棄,覺得西班牙文跟我無緣。
後來到新加坡工作,也完全沒有用西班牙文的機會,就連基本的單字也一乾二淨還給了短期語言學校,還得徹底,連西班牙文數字也都忘了,只記得Uno, Dos, tres的程度 😅
第二次學習西班牙文,是兩年前,那時候工作關係經常往返西班牙,於是開始上了一週兩小時的西班牙文團課,老師非常的優秀,初學者從第一本ELE A1教科書開始,但是一週兩小時的課程除非自己非常有動力,能夠定期做練習,不然總是等到下一週上課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的做了練習作業,往往前一週的課程也忘了差不多了,練習也難上加難。
第三次嘗試要再把西班牙文撿回來是一年前,那時候用了Dulingo App,試著想要每天的碎片時間,但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有系統的學習,也沒能每天持續,用沒多久就停了。
這一次把學習時間濃縮起來,在一週短時間投入大量時間,可以明顯感受到結果的不同,打造出西班牙語環境習慣並且喜歡,讓這一週的生活學習方法可以繼續延續,可以感受到改變的成就感,更是激勵自己繼續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跑步走路的時候聽西班牙文Podcast,今天去超市買菜的時候,跟店員打招呼自然的說了Hola,才意識到我是在倫敦啊😅 為自己的傻樣感到不好意思,結果結完帳以後又不自覺的說了gracias(西班牙文謝謝)這時候店員表情真的是黑人?一大堆🤣 這亞洲妹子真的是想出國想昏了
網路上資源很多,如果有時間上的考量,和要學好的決心,不需要出國也可以學得很好,把自己放到情境內,你是西班牙人,你全家都是西班牙人🤣 如果學渣如我可以,其他想學習的人一定也行!
學習新的語言好處很多,除了激活大腦,打開了另外一個新世界,接受更多不一樣的資訊,能讓人有更好的包容力,了解不同的文化,能用多元的視角看世界,還有研究指出會多國語言的人記性也會比較好。
到此偷偷許願,希望未來另外一半,會說一個我不會的語言。
我通常不後悔過去做的任何事情和決定,認為就算自己重新走了一次,可能也會做一樣的選擇。難得有的遺憾是常駐在印尼的那幾年2009-2012,沒有真正下決心把學習印尼文當成優先,當時多數的時間在印尼,如果可以把當地語言學習起來,對生活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總結過去學習語言失敗的經驗,就是沒有打造環境,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就一鼓作氣,持續密集的練習,學到一定程度內化以後,就算不使用那個語言也不太容易忘記,逐步了解一個語言成就感,也是不斷進步學習的動力。
好像過去的日文學習,考完日文二級檢定考後,有持續練習使用日文的機會,就算這一年沒有使用,還是能夠自動切換頻道,順暢的用日文交流,clubhouse的各類日文主題也是訓練聽力的好地方。
新年新計畫,這一年從零開始,至少每週4小時的家教課,將西班牙文學到B1程度,下次不管是去到西班牙或是南美,可以用西班牙文和當地人交流。
感謝我們在這個資訊取得容易的時代,你的新年的計劃是什麼呢?
大家新年快樂,牛轉乾坤,週末一起來做收心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