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印度出口產品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印度出口產品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印度出口產品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鄭麗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但當台灣還沉迷於四小龍的頭銜時,韓國已蛻變成為東北亞地區的FTA樞紐🌟,不僅擴展對外通商版圖,也吸引各國到韓國投資。 🇰🇷韓國FTA發展史 ➢ 在1990年代後期的全球化刺激下,韓國政府開始擔憂對外經濟規模佔國內生產毛額(GDP)70%以上的韓國,會被排除在區域經濟合作之外。 ➢ 有感於推動FTA...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40:32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2/20-02/26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戰事又少! 中印欲停 印巴先止   2 月 25 日,因歷史因緣長期交惡的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發出聯合聲明,宣稱於 25 日凌晨零時起,在克什米爾印巴控制線沿線停火,據說這是雙方國安高層密商幾個月的成果。  ...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14 15:37:24

【@businessfocus.io】 . 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星期一(7日)公布新一批涉港制裁名單,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部14位副委員長被列入制裁名單。美方此舉乃針對人大常委會上月11日對《基本法》104條釋法,以褫奪包括郭榮鏗在內4名立法會議員資格。在北京,港澳辦今日回應時間稱「若蓬佩奧之流肆意...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 在 百靈果 New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4 13:13:27

【李淳 × RCEP 重點筆記✍️】 『可以有立場,但得有證據支持。』今天就讓中經院的 #WTO 研究員 #李淳博士 講解究竟什麼是RCEP! 👁‍🗨RCEP不是中國主導,但「臺灣是否能加入」這件事是中國主導。然而,如果是我們已經加入、或跟中國沒關係的國際協定或組織,中方不太能主導。(Btw我們...

  •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4 16:04:53
    有 1,705 人按讚

    但當台灣還沉迷於四小龍的頭銜時,韓國已蛻變成為東北亞地區的FTA樞紐🌟,不僅擴展對外通商版圖,也吸引各國到韓國投資。

    🇰🇷韓國FTA發展史
    ➢ 在1990年代後期的全球化刺激下,韓國政府開始擔憂對外經濟規模佔國內生產毛額(GDP)70%以上的韓國,會被排除在區域經濟合作之外。
    ➢ 有感於推動FTA的急迫性,韓國國內市場的自由化及開放速度開始加快,而韓國政府也開始嘗試推動區域性的雙邊FTA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積極推動FTA的政策並非連續的政權與單一的政府。
    👉「推動FTA政策」是韓國的保守黨與進步黨對於解決韓國經濟問題的共識。

    🔰戰略內涵
    ➢ 韓國的FTA戰略內涵主要為「同時多軌」(multi-track),並採取「概括性」(comprehensive)的方式,全面展開FTA的協商工作。
    👉所謂「同時多軌」,就是在同一時間內與多國洽簽FTA。
    作為後起者,「同時多軌」的策略能使韓國在追逐短期目標的同時,積極推動與先進的大型經濟體洽談FTA。
    👉而所謂「概括性」,則是為了極大化FTA的效果,廣泛地將投資、服務業、智慧財產權、貿易規則與政府採購等議題都納入FTA的協定內容中。
    👉 這種戰略,除了可縮短追上其他貿易競爭對手的時間外,也可發揮不同FTA的互補效應,抵消各種議題的爭論,並紓緩不同利益團體的反對聲浪,降低國內政治勢力的對立。
    ✊️透過與已開發國家簽訂FTA,可達成市場開放與改善韓國經濟體質的效果。
    ✊️透過與開發中大國如中國大陸和印度簽署FTA,則可達成區域經濟發展與合作的目標。
    且為因應這些崛起國家緊追在後的壓力,韓國政府認為必須要更積極採取主動協商及合作的策略,才能維持其國際競爭力與領先的優勢地位。

    成果
    ✅全球主要經濟體,從排名第一的美國,第二的中國大陸,第三的歐盟,以及東協、印度等具高度成長潛力的大型市場都已被韓國納入其FTA網絡之中。

    🇹🇼台灣的區域經貿發展
    ➢ 如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所分析,我國近年來雖也持續進行自由化鬆綁的工作,但相對力道及速度上都落後於其他亞太競爭對手,導致歐美等國不斷質疑我國的自由化決心。

    ➢ 雖然大部分的市場開放優惠要在未來透過談判決定,但在我國能正式加入談判前,就需創造出一些自由化亮點,才能取得坐上談判桌的「入場券」。
    👉這些入場券的內容不一,但很多都是屬於體制面的問題:例如外資審查的簡化、國營事業的改革、金融監理的國際化,和外籍人士的工作、居留、就學的便利性等,都是可能的改革面向。

    ➢ 台灣目前在亞太地區只有台星FTA 、台紐FTA,以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且全都是在馬政府時期內完成簽署。

    ➢ 在蔡總統於2016年上任後,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正面臨空前的困境,凸顯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
    👉蔡總統在2016年就職演說中曾高調宣稱,要「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結,積極參與多邊及雙邊經濟合作及自由貿易談判」,更將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列為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首要目標。

    ➢ 如今,當貿易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RCEP成立,台灣被拒於門外,蔡政府卻以RCEP「降稅幅度不大,自由化程度不高」作為自我安慰的藉口。
    👉蔡政府解釋,台灣對RCEP出口雖占台灣總出口約70%,但其中已約有75%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台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台灣應以努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為目標。
    👉但如果依此邏輯,台灣對CPTPP出口僅占總出口25%,其中也約有75%產品免關稅,台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所以蔡政府的說法不切實際,純屬推脫。

    ➢ 同時,蔡政府也將加入不了RCEP推給前朝,認為馬政府將重點放在中國大陸,所以無法在區域經濟整合有所突破,但這說法更是毫無說服力。
    👉 在兩岸關係和緩的馬政府時期,先後完成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及與沒有邦交的紐西蘭及新加坡成功簽署FTA。
    👉反觀過去這幾年,蔡政府幾乎是完全交了白卷。

    台灣需體認外交經貿戰略設定的重要性⚠
    ➢ 以韓國的例子為例,由於韓國希望自己能成為大型經濟體之間的連結角色與區域經濟的核心軸,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韓國政府其實不願意輕易表態或與其他國家發生正面衝突,即便有表態也盡量在「告知」與「溝通說明」之後,才加以提出。
    👉台灣必須明確尋找自身在區域經貿中所預期扮演的角色,才能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外交與經貿戰略

  •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6 21:53:02
    有 1 人按讚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2/20-02/26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戰事又少! 中印欲停 印巴先止 
    
    2 月 25 日,因歷史因緣長期交惡的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發出聯合聲明,宣稱於 25 日凌晨零時起,在克什米爾印巴控制線沿線停火,據說這是雙方國安高層密商幾個月的成果。
    
    在中印外交關係朝正常化發展時,長久以來僵持不下的印度巴基斯坦問題也現轉機。
    
    但這次的停火宣言,並不是簽訂新協約,而且宣布嚴格遵守早在 2003 年簽署的停火協議,而在 2014 年以來邊境地區槍響四起,直至今日兩國再次攜手推動停火,希望能夠真正實現停火協議的意義,不造成傷亡。
    
    ❷ 走入歷史 韓最大入口網站終止熱搜榜
    
    韓國入口網站龍頭NAVER於昨日零時起,正式取消首頁的「關鍵字即時熱搜榜」服務,繼去年的DAUM後,又一指標型網站取消該服務。
    
    原先系統會依據關鍵字的搜尋次數增幅進行排序,製作出熱搜榜,藉此呈現當下的搜尋趨勢。
    
    該服務於2005年推出以來,已成為韓國人掌握時事的最主要管道,其排名亦被視為衡量國民關注度及趨勢的重要指標。
    
    不過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操作盛行,熱搜榜的可信度爭議也飽受質疑。
    
    尤其2019年法務部長曹國的任命風波,支持和反對雙方爭相「刷榜」,使熱搜被詬病為有心人士惡意刷榜帶風向的管道。
    
    再加上廣告比例過高、花錢買榜等問題層出不窮,NAVER雖進行過多次調整,甚至在競選期間暫停服務,仍難以解決爭議,因此本月初決定讓熱搜榜服務正式走入歷史。
    
    ❸拜登政府第一道軍事攻擊命令 報復親伊朗民兵攻擊
    
    2/25晚間,美國總統拜登下令,針對敘利亞東部地區的民兵設施進行精準轟炸,目的是嚇阻並報復本月15日美軍駐伊拉克基地遭受火箭轟炸事件,以及22日美駐伊拉克大使館周邊的火箭彈襲擊事件。
    
    拜登政府上任後曾嘗試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定,但伊朗領袖哈米尼表示先解除制裁,才有恢復協定的可能,核子協議自此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伊朗政府也重啟德黑蘭核子計畫並加速進行,使得美伊(伊朗)局勢逐漸升溫,也引發一連串的民兵攻擊事件,使得美軍也在今日以轟炸民兵據點做為警告。
    
    至於轟炸的地點為何是敘利亞,而非針對伊拉克境內的親伊朗民兵,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原因為伊拉克政權仍待穩定,為了不刺激其政局,因此擴大定位至周圍相關的民兵設施做為目標,同時也阻斷伊朗介入敘利亞內戰的補給線。
    
    #經時事
    
    ❶ 澳洲立法!臉書、Google 將強制付費給澳洲新聞業者
    
    澳洲政府於25日通過《新聞媒體議價法令》,成為全第一個要求數位平台必須為刊登國內產製的新聞內容付費的國家。
    
    這項法案是針對臉書及Google 這兩家科技巨擘公司所制定,澳洲政府表示:「此法案能確保新聞業為自己產製的內容得到合理的報酬,進一步協助維持澳洲公益新聞」。
    
    事實上在此法案通過前,Google曾揚言撤出澳洲服務,臉書也於17日開始禁止澳洲新聞出現於平台以抵制此法案。
    
    不過,澳洲政府與兩間科技公司最終各退一步,法案最終為雙方達成共識的結果。
    
    這項法案是場重大的改革。為消除科技巨擘公司獨霸市場的局面,各國的監管機關都在關注澳洲這立法。
    
    ❷ 印度端出新法:嚴格管理社群平台內容
    
    印度電子資訊部在週四(25日)頒布了針對社群媒體平台、影音串流平台與數位媒體的《2021年資訊科技規定草案》。
    
    對臉書、Twitter、 Netflix 等大型平台祭出內容管理上的限制,或成為這些社群平台商擴張印度市場的新挑戰。
    
    此草案要求這些媒體與平台必須任命駐印度的管理者,配合印度執法機關處理投訴案件、每月上交相關報告,且需配合政府辨識內容創作者身分。
    
    另外,此草案也規定業者的投訴處理部門須在接獲投訴的1天內確認投訴事項,並在15天內解決問題,且內容若涉及明顯色情內容則須在24小時內刪除。
    
    與此同時,Twitter 也遭印度政府指控任憑上千個帳號在其平台散佈關於農民抗議農業改革政策的假消息、沒有進行封鎖,在當局威脅提告下,推特已封鎖部分帳號,但拒絕對新法規評論。
    
    ❸ 中國突襲暫停輸入臺灣鳳梨 是介殼蟲還是政治考量?
    
    中國2/25來函告知海關總署將於3月起暫停我國的鳳梨輸入中國,原因則為多次在輸中的鳳梨中檢測出介殼蟲,而中國國台辦則稱此舉為「正常的生物安全防範舉措,科學合理,符合法律。」
    
    對此我國農委會表示,自2020年至今出口至中國的鳳梨共有6200批,僅13批接獲通報含有害蟲,合格率高達99.79%,農委會也推出相關措施因應,降低對我國農民的衝擊。
    
    我國總統蔡英文則表達譴責,認為此舉顯非正常的貿易考量。
    
    我國外銷往中國佔比前三名為檳榔、蓮霧、鳳梨釋迦,雖然農產品外銷佔總產量的比例不高,但中國會不會有後續繼續找理由禁止我國輸入農產品的動作呢?
    
    又或者中國政府其實內部有些問題,對臺灣的各項舉動只是為了轉移國民或某些官員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某些問題可以暫時擱置呢?

  • 印度出口產品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3 15:33:10
    有 1,496 人按讚

    Joe:「其實美國開始對中國反擊,然後逼製造業移出中國的外交策略以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雖然相當龐大,但更高比例是來自於美國的訂單,生產則是還在中國,如果美國也要打壓台灣,那台灣勢必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科技訂單了。」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感嘆台灣的經濟成長已連續3年完勝南韓,2020年甚至相隔29年超越中國,2020年經濟成長最為耀眼的國家是人口約2357萬人的台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0月的預測,南韓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9%,中國則為0.9%,IMF當時預測台灣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0%,但2020年10月、11月,台灣的出口額創下史上最高、次高紀錄,反映2020年下半年的經濟超乎預期的好,台灣政府於是在11月把經濟成長率從1.56%上修至2.54%,若台灣的這項預測順利成真,將是自1991年以來、29年來首次,追過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同時也是,在人口2000萬以上的世界主要國家中,登上經濟成長率第一名。

    據IMF的2021年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同樣會以3.2%的成長率,勝過南韓的2.8%。文在寅自2017年上台後,這5年來(2017~2021),南韓除了在2018年經濟成長率有勝過台灣外,其他4年全不敵台灣,自2020年起台灣更是連續3年(2019~2021)勝出。一般預料,台幣今年會漸漸升值,台灣的人均GDP將首次突破3萬美元。

    IMF的報告,有關(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台灣雖從2017年的34.0%增至2020年的35.6%,但預估到了2025年會降至29.3%,反映台灣政府安定管理。反觀南韓不但從2017年的40.1%增至2020年的48.4%,到了2025年還預估會惡化至65.0%。這顯示,就算比較政府的財政運用能力(對於國家預算的管理),台灣都被認為是比南韓還要出色的「模範國家」。

    但究竟為什麼台灣會逆轉呢?報導先講出結論:那就是兩國執政階層對中國的態度,成了兩國的經濟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重要分水嶺,台灣與南韓都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若以GDP及總輸出額中的對中國貿易佔的比率來看,分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但這四年來,兩國的做法卻成了對比。接著,《朝鮮日報》把「與中國堂堂對抗」的台灣,和「把中國敬奉為上級國家」的南韓做比較。

    《朝鮮日報》先舉中國武漢肺炎的防疫方式為例,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全面中斷與中國互航的國家,打造強力的「對中國防火牆」。南韓則是憂心影響到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及經濟面的衝擊,不願全面對中國關上國門。而結果就如大家所知道的,文在寅政府自豪的「K防疫」(韓式防疫)根本完全敗北。

    報導分析,蔡英文總統自從2016年5月上任後,大力推動的「脫中國產業政策」(脫離依賴中國的產業政策),也為台灣的經濟復甦注入一大力量。蔡總統點出中國的經營成本上升且企業環境不穩定(如:動不動就可能震碎小粉紅的玻璃心),積極勸誘台商回流,結果光是至2019年8月已有102家企業決定收掉中國的工廠、擴大投資台灣,包括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捷安特)、筆電手機代工大廠「仁寶電腦」,以及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這些企業對台灣的投資額達5047億元台幣。

    在美中對抗轉趨激烈的大環境中,台灣政府同意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也許可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於威斯康辛州投資,清楚地站到美國那一側。結果台灣的IT企業,享受到美中對抗等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反射利益,再加上中國武漢肺炎帶來特別需求,訂單殺到,2020年飽嚐到史上最高的好景氣,相較於台灣因為「脫離中國」經濟「超級好」,親中的南韓則是到現在還未獲中國完全解除「薩德」(THAAD,全稱: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報復措施。(編按:南韓因為2017年讓美軍部署薩德,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招來報復。)

    2020年5月,蔡英文總統連任的就職儀式上,包括美國國務卿龐皮歐在內的41國、92位政要紛紛透過視訊祝賀,過去一直被國際社會孤立的台灣,存在感急增。而南韓政府文在寅宛如把中國敬奉為「上國」(受小國朝貢的大國),但2017年底他訪問中國,結果4天3夜下來,文在寅和中國指導層一同用餐的次數僅2次,其餘6次都只能「一個人默默吃飯」。再者中國祭出的「薩德」報復措施,至今已超過3年,文在寅仍無法獲得中國承諾解除。

    《朝鮮日報》最後指,天安門大屠殺已過31年,2020年全球迎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最強的反中浪潮,不光是與美國親近的日本、澳洲、加拿大,連向來對中國友好的歐盟、印度、東南亞各國也紛紛從「對中國的幻想」中清醒,開始背向中國。本月20日上台的美國Biden政權也已多次表明會對中國祭出高強度的壓力。不幸的是,2021年的文在寅仍陷在「對中國的幻想」中,持續看著中國的臉色,結果經濟惡化,與台灣的差距持續拉大,這樣下去難保南韓的國運不會衰退。

    中國國台辦認為,如果沒有「祖國中國」發展機遇帶動,台灣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中國官方單位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源自於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屢創新高所致,但是,若從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管制趨嚴以及美中貿易衝突所導致的中國供應鏈外移來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應已是普遍的認知,加上中國中國武漢肺炎持續加速國際供應鏈移轉,中國經濟只會加速下行,在中國經濟下行應會使得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活動減緩,除非中國對於某些產品有迫切進口的需求。換句話說,國台辦對台灣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增加解釋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提高是邏輯不通的。

    台灣貿易若以國家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口1,367.4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168.3億美元(+14.0%),占台灣總出口值的43.8%;台灣對美國出口460.4億美元,增39.9億美元(+9.5%),占台灣總出口值的14.7%。從上述出口數字來看,僅能陳述台灣出口到中國比重甚高的客觀事實,並無法說明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提高。

    就出口數字本身而言,台灣對中國出口數字增加可能原因有二,其一為台灣廠商一定要將產品賣到中國不可,其二為中國廠商迫切需要台灣廠商的出貨。前者即為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後者則是中國對台灣的依賴程度提高。如前所述,在中國經濟下行之際,中國市場對台灣產品的胃納量頂多持平,不太可能在1到11月可以較2020年同期增加14%。

    若從產品別來區分,累計1至11月出口比2019年同期增126.1億美元(+4.2%),其中電子零組件增207.6億美元(+20.3%)、資通與視聽產品增58.4億美元(+15.1%)、光學器材增2.5億美元(+2.4%);礦產品減61.1億美元(-47.2%)、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24.1億美元(-9.5%)、化學品減21.0億美元(-12.2%)。其中,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視聽影音產品在1月到11月增幅為24.3%與20.1%,台灣出口到中國與香港的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與機械則分別衰退了14.8%、4.5%與1.8%,從上述資料可知,台灣對中國的出口的增加僅集中於電子零組件以及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又集中於積體電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且真正依賴中國市場的產業在今年的對中出口是呈現衰退的。

    台灣在半導體、高階伺服器以及未來5G產業的許多硬體製造在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已無需贅述,因此,由國家別以及產品別的出口統計可知,台灣出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也集中在我國具有壓倒性優勢的相關產業上,特別是積體電路的出口,主要是來至於美國商務部對於中國企業採取科技管制的影響所致,換句話說,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增加都是中國迫切需要台灣幫忙生產的產品,而非台灣只能賣到中國市場的產品。再者,台灣許多科技大廠的訂單也都使得產能滿載,即使中國需求消失,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廠商補足,亦即,出口的國家可能有不同,但產品別的出口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最後,過去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化學品、塑橡膠與工具機等產業確實也如預期都因全球經濟衰退與中國經濟下行而隨之衰退。我們可以理解中國官方希望凸顯中國對於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期待,但是,統計數據的交叉分析結果不能因此被扭曲。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7984?fbclid=IwAR1MMd3MPInO5WdqpXtMUlUW7bRZAJavehsqFQpgMPcdHbNNuruLcXS-dLM#.X-00Lmf6fps.facebook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103/QFCOJ7YAANBR5K5HVLPEZU5C3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