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卡里善由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卡里善由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卡里善由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卡里善由來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輕鬆聊單字要翻譯的是 金鐘遺珠 到頭來 智慧喇叭 第一個單字是遺珠 snub 最近公佈了金鐘獎入圍名單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各位支持的台劇有沒有入圍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今年瘋狂入圍金鐘獎 表現非常好 讓我們非常開心~ 因爲我...

卡里善由來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2 10:24:04

減肥是女人的終身事業,前韓國女團SISTAR成員Soyou為了鼓勵正在努力減肥的女孩,於是在YouTube頻道上傳了瘦身教學影片,更將自己吃胖後的照片用來做對比,這份勇氣不是每位偶像也有,實在令人佩服! . 為了拍攝影片,Soyou表示自己已經事前增肥10KG,然後再逐步逐步把減肥步驟手把手教大家,...

卡里善由來 在 Ra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04:24:39

DRINKS WHEN CUTTING🍹 在大多數台灣人的生活中,喝手搖杯或含糖飲料幾乎是生活中的習慣之一。 每天一定要來一杯手搖飲料消消暑或滿足對甜味的渴望。 • 首先,喝飲料並沒有不好 但如果對自己的身材有要求、目標 在買含糖飲料前,可以先思考一件事。 • 「你目前給自己設立的目標是什麼?」 增...

  • 卡里善由來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卡里善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8 18:51:03
    有 83 人按讚

    [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台海中線的意義、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 https://wp.me/pd1HGm-k2

    直播重點整理EP21】🥜台澎小堅果🌰

    時間:6/26(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

    2. 台海中線的意義

    3. 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其實在推廣法理建國這半年有許多人對「終將一戰」提出很多問題,大家可以到頂置文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有關的問答。

    ➖➖➖➖➖➖➖➖➖➖➖➖➖➖➖➖

    1. 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
    推廣法理建國時,常常會遇到台澎人只要聽到「台灣獨立」、「建國」就會聯想到會見血發生戰爭,這其實就是台澎人從小被中華民國政權洗腦下以為會戰爭被嚇大的結果,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武統是真的;不然就是說中華民國一定不會同意,這種人就是以為需要從中華民國中獨立,而且完全不清楚保護台澎七十多年的台澎法理地位狀態:正因為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無論是PRC/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所以台澎不是中國內戰的戰場;還有人認定台澎拳頭還不夠大,卻不知道建國後成為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能與他國建立軍事同盟更能提升台澎地位與安全,再者,國際上比台澎武力低弱的主權國家也是有的,但他們至少還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而台澎只是在國際法上自主運作的單位,是二戰盟軍佔領的地域。

    其實我們也強調過很多次PRC政權要攻打台澎欠缺法律上的理由,現實上依據法理建國派主張的路線,當建國執行完畢時,PRC政權基本上不敢動,但還是有人認為「無論如何PRC政權一定一定會打過來」,還有人進一步延伸說「為了避免終須一戰」要先讓中共垮台、或者是先發制人要把對方殺光,但都沒想到你先行軍事行動,你依據的是什麼理由?

    現實上,法理建國派說過PRC政權對台動武的根據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我們提出的做法會讓PRC政權不敢動。但如果今天台澎人一直卡在一個點上,認為PRC政權就是個瘋子無論如何都會打,如果台澎人揮之不去這樣的認知,那就會很難進行深入溝通了。

    在這要提醒大家,現在大家認為PRC政權完全不講理的這種感覺,其實也是ROC政權刻意塑造出來的,因為很多人難以理解PRC政權一天到晚叫囂攻打台灣的依據根源,如果曾經有認真看過法理建國的論述,就會知道PRC政權主張對台動武的根據就是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根據就是源自於1945.10.25 ROC政權主張「台灣光復取得台澎主權」的說法。

    PRC政權他的理由就是順著ROC政權主張台灣光復主張回歸祖國而來的。

    所以PRC政權不講道理嗎?真正不講道理的是誰?最一開始違反國際法上關於領土主權的取得的規則就是ROC政權,就是只要所謂的「外交部長」出來說話大家就會跟著拍手的ROC政權。但倘若不是ROC政權先把舞台搭好、腳本寫好,那RPC政權是要怎麼一直叫囂武統台灣呢?

    之前直播中有說明ROC政權的中國政權身分,大家可以去回顧一下(連結中有附上)

    -
    RCO政權是最早在1945年說「一中」的,也是最早說「台灣光復」的。而PRC政權是在1949.10.1建政後才與ROC政權來爭奪「中國主權國家合法政府代表權」,那ROC政權明明是始作俑者,結果現在裝受害者要跟台澎人站在一起,不是很「幽默」嗎?

    所以很多人認知的「終將一戰」這個狀態,到底是誰創造了這樣的狀態?是ROC政權嗎?還是PRC政權?還是台灣人?事實上一直都是ROC政權先使出騙術主張台灣光復的。以台澎法理地位來說,台灣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中國也包括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呀,所以ROC政權老實承認台灣光復是假的,還有他的盟佔代管者身分,這樣PRC政權也沒有依據來威脅不是嗎?

    就好比父子要討論房子的所有權,兒子說它要繼承這間房子,因為爸爸說他有取得這間房子所有權,但問題是父親根本沒有這房子所有權,如果今天爸爸老實承認他沒有這房子所有權,那兒子是要怎麼主張繼承這個房子?

    法理建國派的做法就是讓當初主張為中國主權國家取得台澎領土主權的ROC政權,「老實承認根本沒有這回事」,則提出的主張以ROC政權的主張為依據的PRC政權就沒辦法繼續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了,因此法理建國派就是要從根源來談起,讓ROC政權停止說它有為中國主權國家取得台澎領土主權,承認它盟佔代管者的身分,就可以讓PRC政權主張的這條依據斷掉。

    此時,如果PRC政權要想攻擊台澎的話,那就是跟二戰全體盟軍成員宣戰的意思。中國主權國家當年在清帝國政府時期引來八國聯軍,難道他還想引來二戰全體盟軍圍剿嗎?

    所以我們就是要還原ROC政權與台灣的法理關係,這就足以讓武統台灣的威脅降低到極低狀態,因為RPC政權沒辦法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且就算他要動手,就是跟簽署《舊金山和約》的48個盟軍成員及與日本簽訂其子約的盟軍成員直接宣戰。我們認為PRC政權沒有蠢到這程度。

    另外還有人說PRC政權若想進入到太平洋一定要拿下台灣才可以?請問PRC政權沒拿下台澎的這七十多年裡,難道他的飛機就沒有飛到太平洋上過嗎?他的航空母艦沒有開到太平洋嗎?他的軍機不是有經過巴士海峽嗎?難道PRC政權沒拿下台灣就進不了南海去主張南海是他的嗎?那他現在是在做甚麼人工島呢?重點在於,說PRC政權一定要拿下台灣的人所提出的這些根據是說不過去的。

    PRC政權為什麼想要進入西太平洋?是稱霸世界嗎?如果他只是要好好與他國做生意,那也沒有人阻止它進入太平洋的,這些都是不需要透過武力取得台灣就能完成的。

    還有一點,我們對於領海、領空的國際法了解太少了,所以才會以為拳頭大就可以橫行無阻,所以等下也會深入來談領海、領空的國際法法理基礎。

    其實要回歸現實面,那些主張終須一戰的人的理由到底什麼?如果只是主觀認為PRC政權失去台灣就會垮台,這是真的嗎?PRC政權在1949年執政時,也是同意承認外蒙古獨立建國,也是因為與蘇聯好關係就支持讓外蒙古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塊這麼大的土地跟台灣相比大多了,所以說沒有奪下台灣PRC政權就會受不了嗎?現實上台灣現在不是在PRC政權手裡,難道台灣人就無法到中國那邊做生意嗎?現在PRC政權代表的中國沒有拿到台灣的主權,兩地還是可以往來交流,難道用武力奪下台灣後往來會比較輕鬆嗎?

    其實我們可以知道PRC政權會主張要打台灣,有可能是為了把自己內部問題移轉到「打台灣」外部問題上。但其實PRC也還有很多外部問題「仇美、仇日」的議題可以來操作的,我們常看到中國人抵制他國的物品,但我們沒看到他們因為「仇台」而抵制過台灣的東西,如果真的要操控所謂的「民族仇恨」那美日會比台灣要好操作許多。我們也常聽到「中國人說不打中國人」,好那又主張打台灣,所以到底中國人是把台灣人當中國同胞還是怎樣?

    從這就會發現說什麼非得要拿下台灣的說法,其實都是台灣人自己嚇自己。

    今天台澎還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我們無法利用國與國依國際法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來增加國防的安全。在台澎建國後,國際法上針對國與國之間不得無故行使武力侵犯他國領土主權的保障就會直接保護台澎,直接建立一道國際法的牆阻擋PRC政權。

    台澎成為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PRC政權其實也不會損失什麼。中國人有精神勝利法,就是將執念化作可以超越現實層面的精神鼓勵,這也可能在將來台澎建國後,中國人也會找到理由來說服自己不需要打仗的,也可能會說啊華人又建立了一個民主的主權國家之類的說詞,好來平撫之前PRC政權對台的主張而沒有成功所造成的情緒反彈。
    -

    基本上我們所推動的自決建國在走到「台澎住民真的要行使自決權」那一刻的時候,台澎會處於一個覬覦者再怎麼想動也不敢動的狀態。

    當然不是說ROC政權一講出「終止代管、自決建國」這句話的時候,就會如同使出魔法般讓PRC政權一動也不動。重點在於,ROC政權在「什麼時候」講出這句話。

    這裡講一個情境給大家想像。

    我們都知道美國會跟他的盟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也就是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RIMPAC)而這些盟友,若仔細看名單,會發現有許多都是二戰參戰者,《舊金山和約》簽約國。

    那麼,假設在某一次的環太平洋軍演進行到尾聲,在美國、英國、法國、澳洲、紐西蘭、菲律賓等《舊金山和約》簽約國在台灣附近進行時,ROC政權宣布「自己沒有台澎主權、自己只是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然後這些國家的艦隊就分別駛往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外停駐,並有部分軍艦在金馬東沙附近停駐,接著發表公開聲明:「台澎地位未定,ROC政權係自1945年開始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至今」。

    然後ROC政權便以盟軍佔領執行者身分,在台澎舉行自決公投。在台澎住民自決公投通過建國、並依據決議組成臨時政府後,便立即與這些國家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然後以國家代表政府身分邀請各國進駐港口。《舊金山和約》及其子約簽約國並在公投通過決議後,立刻發布公開聲明,宣布基於《舊金山和約》造就的台灣地位未定狀態,以及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人權兩公約中對自決權的肯認,相關國家承認以台澎住民行使自決權之結果作為台澎戰後最終處置,並承認台澎已建立主權國家,最後並聲明,希望ROC政權與PRC政權以和平方式處理金馬等中國領土之爭議。

    緊接著,ROC在台澎完成建國程序後,宣布「盟軍佔領代管」正式結束將中央政府所在地遷往金門,然後於金馬舉辦自決公投。

    好的,請問在這個情境中,PRC政權敢不敢動手?

    覺得這個情境設想得太過完美不可能嗎?

    那麼,假設今天中華民國政權的執政者是瞭解台澎法理地位且有心推動建國的陣營,早已透過非官方單位乃至於密使,與相關國家進行溝通、取得共識,做好一切安排,甚至連共同防禦條約的內容都已經擬好了呢?

    所以,各位,這樣可以理解法理建國派所說的,依據史實、台澎國際法法理地位、自決建國程序來完成「和平建國」是怎麼一回事嗎?

    可以理解為什麼從法理切入,會是以排除戰爭發生為前提嗎?

    可以理解為什麼台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在 2015 年提出的建國三步驟裡面,如此強調掌控中華民國政權嗎?

    還有為了因應「中國立刻扣押在境內工作的台灣人當人質,以他們的生命為由威脅我們停止行動」可能的情形,ROC政權可以在事前實施政策,大幅減少在中國的台灣人。

    不過重點在於,PRC這樣惡搞台灣,對它到底有甚麼好處?

    當然,也別忘了這時許多國家的艦隊都在西太平洋這裡。前述那些國家藉時若發表公開聲明,譴責PRC的行為,並揚言如果繼續採取這種行為,將對PRC港口進行武裝禁運。如何?

    PRC動在中國的台灣人,二戰盟軍各國動PRC黨國高層在各國的家人跟錢。如何?

    PRC高層都很清楚「拿下台灣」自始至終就只是個政治宣傳。PRC高層之所以想盡辦法維持共產黨的地位,就是為了方便賺自己的錢。

    為什麼法理建國派要不斷強調《舊金山和約》所建構出來的狀態?因為那是共識的基礎。我們可以妥善的運作這些法理狀態來跳脫出「一中兩政權」的框架。

    其他政治層面的東西都有可能隨便改變,但透過國際條約所建構出來的東西,可不是你說不存在就會不存在的。

    我們好好運用台灣地位未定的狀態,這些歷史脈絡都非常清楚,所以了解清楚來完成終止代管自決建國,和平地完成符合國際法法理的程序來建國,建立長治久安的國家,因此根本不會「終須一戰」。

    如果距離法理建國派的實踐拖了太久,在這過程中腦袋不清楚的台澎人做了蠢事,給了ROC/PRC政權併吞台澎的一個根據,那就會很麻煩。

    因此我們很積極地要告訴大家事實,就是為了縮短這個進程,來脫離現在這個不上不下的一中兩政權現狀。

    台灣要能站在其他國家的角度去思考。台灣人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世界會以台灣為中心,或覺得這個世界虧待台灣、對台灣不公平。相較於其他許多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根本難以解釋為何會變成這樣的事情,台灣所面臨的困境,其實脈絡很清楚,要解決也沒有想像中困難。真正困難的,是把脈絡看清楚。

    國際上各國的立場意見可以看 台澎國際法理建國連線的網站

    ➖➖➖➖➖➖➖➖➖➖➖➖➖➖➖

    2. 台海中線的意義
    台海中線之前有發過一篇文有提到,大家可以先回顧一下:

    一中兩政權的困境:九二共識+ ROC政權不等於KMT+ROC不等於台澎+兩岸衝突的岸+PRC/ROC政權的防空識別區

    台海中線是以台灣海峽為區分兩岸界線是韓戰後「台灣海峽中立化」政策出現後開始,而線段正式出現則是《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才劃設。

    在1950年代美軍第十三航空特遣隊時任司令戴維斯空軍為了控制兩岸衝突所劃設的一條防空警戒線,這個中線位置隨著時代演進,才有了今日 「北緯27度、東經122度,北緯23度、東經118度」的座標,這個假想線最初含意「越界形同挑釁」概念就被延續下來了。

    ROC政權流亡到台澎後一天到晚主張要反攻大陸,就把中國內戰帶到台澎,還帶了眾多中國難民跟中國軍人,因此造成中國內戰延伸到台海兩側,在韓戰爆發時,美國杜魯門總統有發布了「台灣海峽中立化」的聲明,不希望為了追殺ROC政權的PRC政權對台動武,也不想ROC政權趁著韓戰爆發想反攻PRC政權,因此美國派了第七艦隊來這巡防,就是不想中國內戰雙方在韓戰時添亂。後來進一步明確化的,就是被稱作Davis Line(戴維斯線)的台海中縣。

    中國流亡政權1945.12.7流亡到台澎時,當時台澎領土主權還是屬於日本,後來1952.4.28《舊金山和約》生效,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沒有取得台澎。

    而1949.10.1 PRC政權建政後,ROC政權與PRC政權之間為「爭奪合法政府代表」的中國內戰還未結束,直至今日這個台海中線就是中國內戰的事實上停戰線,若要類比的話就相當於南北韓之間的北緯38度線。北緯38度線雖然是依據《韓戰停戰協定》劃設的停戰線,但因為南韓沒有簽停戰協定,只是依照協定內容照著做,所以在南北韓間的北緯38度線只能算是事實上停戰線 。

    ROC政權流亡台澎至今,也不曾與PRC政權針對中國內戰簽署所謂的和平協議或停戰協定,所以台海中線與南北韓的那條線一樣,都是事實上的停戰線,而不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停戰線,而且都由第三方訂下而非雙方議定的結果,只是雙方基本上都會遵守。畢竟動輒越界會嚴重影響國際情勢,雙方沒那麼蠢去胡鬧。

    目前狀況就是PRC政權有些騷擾台海中線的情況,還有PRC政權治下的漁船越過台海中線,不過ROC政權在過去也會派飛機越過台海中線,去PRC政權治下地區拍照,還有像派水鬼摸到PRC政權治下地區割下對方軍人耳朵,所以其實雙方都有互相越線。

    對ROC政權來說,「中共」就是指中國領土上的中國共產黨。因為對方是中國內戰中的敵人,所以也會出現和平協議的議題,這就是一中兩政權的框架。總之,台海中線就是中國內戰的兩個政權彼此之間的事實上的停戰線。

    ➖➖➖➖➖➖➖➖➖➖➖➖➖

    3. 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ROC政權防空識別區與台海中間根據差不多,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

    西北角一大塊畫到中國領土上,為什麼可以這樣畫?

    先來理解防空識別區跟領空的差別。

    這張圖就是告訴大家國際法上的陸海空。

    「領土」就是陸地的部分,陸地與海洋交接處的點會形成「領海基線」;「領海基線」就是確立「領海」的起點。

    領海基線往外12海浬之內就是「領海」,相當於22.2公里,就是從海岸線往海洋的方向的22.2公里以內屬於領海範圍。

    12海浬之外有個「鄰接區」也是有12海浬的範圍。

    領海在國際法上是國家的主權可以完全行使的地方,而國家主權在鄰接區不能完全行使,只能行使一部份,例如針對關務、租稅、移民、污染的部分,在鄰接區範圍內主權國家可以針對這四個事項來進行管理,比如說抓走私貨物、抓偷渡客、或者有海洋污染的情況,那主權國家就可以在這行使管轄權。

    而「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就是領海基線往外的最大範圍200海浬以內,這個範圍裡這個主權國家可以在這裡捕魚、挖石油,以獨占方式來運用這裡的海洋資源,並讓其他人不可以運用海洋資源,就像是台灣漁船有誤入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來捕魚,所以日本就可以把台灣漁船給抓起來。

    在專屬經濟海域以外的海域就是「公海」。

    只要不是領海的海域就是「國際水道」,無論是哪個國家的航艦、漁船都可以在此自由航行,軍艦在國際海洋公約上有明確的規範,在此不多贅述,而無害通過與自由航行不一樣,無害通過是指領海基線往外12海浬內,只要不損害沿海國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通過。反面而言,只要外國船舶於經過領海時,有損害沿海國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之情事發生,就不是無害通過。

    「領空」就是領土與領海上方的空域,主權國家在領空上具有「排他性」,可以阻止別人飛過自己的領空。

    「領空」以外的範圍就是「國際空域」,任何國家在此有自由飛航的權利。但是有些國家會在「國際空域」劃一定範圍稱作「防空識別區」。

    其實「防空識別區」這概念尚無國際法效力,但在國際政治上卻有重要的生存空間意涵,因為在實際應用上會牽涉到對空武器及戰機的使用,所以劃設防空識別區是具有高度政治及軍事意涵的動作。

    一個主權國家或者治理當局為了防空的需要劃定的範圍,若有其他飛機飛入就必須要表明來自哪,若是具有武力的軍機進入,則會廣播被要求馬上離開,該地的軍機也可能會伴飛來追蹤對方。

    並不是每個主權國家或者治理當局都有「防空識別區」。會劃設 「防空識別區」 通常是擔心會發生戰爭,為了避免敵方軍機快速飛入領空,所以劃設「防空識別區」讓自己能及早發現,並可以事先預警阻止敵方威脅,是提高防空安全的措施。

    「防空識別區」這個劃設範圍就常理來說不能涵蓋他國領土、領海上方的領空。

    但我們看ROC政權的「防空識別區」卻畫到中國領土領海上,從這裡就可以知道ROC政權認為台灣海峽兩側屬於同個國家。而這都是ROC政權流亡到台澎後才產生的問題。

    大家可以看一下日本跟韓國之間的防空識別區,並沒有重疊到他國領土、領海。

    總結一下:

    這張國際法上的陸海空圖裡有幾個重要基本觀念:
    1.領海範圍是12浬(約22.2公里)領海之外的海域是國際水道,可以自由航行。
    2.專屬經濟海域範圍最大200浬,擁有專屬經濟海域的政權可以獨占利用該海域的經濟資源。
    3.專屬經濟海域不是領海,進入專屬經濟海域不等於侵入領海。
    4.專屬經濟海域之外的海域是公海,除可自由航行外還可以自由運用海洋資源。
    5.領土及領海上方的空域是領空。領空以外的空域是國際空域,可以自由飛航。
    6.防空識別區沒有國際法效力。防空識別區不等於領空,進入防空識別區不等於侵入領空。

    ——
    由於ROC政權不是主權國家,上述說的國際法上保障主權國家可以行使主權的領土、 領海、 領空,ROC政權若要主張就有可能會受到質疑與挑戰,基本上如果不是盟軍分區佔領那個框架確立中華民國政權對台澎的治理權限,在台澎它是很難主張這些權利的。

    就佔領法的角度,佔領政權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於國家政府」,所以佔領軍可以「為佔領地」主張佔領地的土地、佔領地領海基線往外12海浬內及領空方面的保護。中華民國政權在台澎之所以能在那裏主張領土、領海及領空,其實是源自於佔領者在戰領地所具有的「準(國家)政府」地位。

    再舉個例子,聯合國託管地的託管國,或佔領地的「合法」佔領者,都可以為當地主張相當於領土、領海、領空的保護。但如果是非法佔領者,狀況就不一樣了。非法佔領者的例子,就好比 ISIS。由於 ISIS 對它控制的土地並沒有合法的治理權限,反恐聯合軍隊的飛機就直接進去轟炸了(不存在被承認的領空)、戰車就直接開進去開炮了(不存在被承認的領土)。

    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民國政權雖然沒有台澎領土主權,但盟軍成員會尊重它「為台澎」主張的領土領海領空的緣故。所以,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老實承認、肯定中華民國政權具有治理台澎的合法權限很重要。少了這個東西,就真的什麼保障都沒有。而台澎的領土領海領空方面的保障,其實就是源自盟軍佔領權的授與。

    若是在沒有治理當局存在的情況下,光是靠「擁有自決權」本身是無法提供領土、領海、領空等方面的保護的。因為終究還是必須要有一個能運作的執行單位存在,才能提供實質保護。而台澎人在合法治理單位的協助下行使外部自決權來建國,就可以在建立自己的國家、組建國家政府後,由國家政府對外主張相關權利並提供實質保護。

    換句話說權利必須行使才能發揮作用。台澎住民雖然「擁有外部自決權」,但如果一直不行使,不建國,那 「擁有外部自決權」 本身也沒辦法提供什麼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有的保護作用。

    有些人主張:因為台灣人擁有自決權,所以中國不可以侵犯台灣。 這就是錯誤認知。真正能保護台灣的,是行使自決權之後建立的主權國家,而不是自決權本身喔!就好比若別人誹謗你,雖然你因此「擁有控告對方誹謗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但如果你不去提告,對方應付的賠償金是不會自動跑到你帳戶裡的。

    記住不要掉入了「擁有權利等於已經主張權利」的陷阱。法條規範存在了,不積極地行使,找一堆理由藉口不行使,權利又要如何保護自己呢?

    ➖➖➖➖➖➖➖➖➖➖➖

    最後再提一張圖是ROC政權公布的限制及禁止水域:

    「禁止水域」就是領海基線往外算12海浬範圍內。再往外算12海浬的鄰接區就是「限制水域」。

    大家可以看金馬東沙畫的就沒那麼大。

    之前有個新聞就是PRC政權要在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外海蓋離岸風力發電機,結果ROC政權立委就擔心說這樣使否會影響「國防」安全,然後ROC政權行政院就說:「中方開發位置經海巡署測量,位於馬祖東莒西南方7海浬,經換算約為13公里,屬於我國禁止或限制水域以外之海域,且未涉及兩岸航線。經陸委會洽連江縣政府瞭解,該海域非我漁民作業區域,亦未接獲民眾相關陳情,惟其運作是否可能影響候鳥生態,將予密切關注。」

    行政院指出,馬祖東莒西南方7浬海域與中國相鄰且重疊,依「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規定,於該海域從事生物資源或非生物資源之開發,可透過協議方式或互相合作之精神處理,惟兩岸雙方現針對相關合作及開發等事項尚未簽訂相關協議。陸委會等相關部會與連江縣政府已持續觀察後續發展,並作必要應處。

    從這就看得出來ROC政權根本沒有主張領海跟鄰接區,只把這裡金馬的限制水域、禁止水域畫得範圍很小,中國內戰根本沒有結束,彼此之間都小心翼翼不要觸碰這個問題。

    ❤️ 本集整理就到這了,有空的人可以聽直播原音,有任何問題歡迎入台澎小堅果社群。

  • 卡里善由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2 21:22:11
    有 3,126 人按讚

    大約在四年前,去了一趟五台山朝聖,第一天就巧遇了文殊菩薩聖誕,待了幾天參拜完後要離開時,在離開五台山的車上隔壁剛好坐了一位喇嘛,我哥跟他聊了才知道這位喇嘛來自五明佛學院,這次特別因文殊菩薩聖誕而來參拜,就這樣認識了這位出家修行者。

    去年底,喇嘛說送我一個擦擦,希望收到後能念誦一百萬遍的阿彌陀佛聖號,沒多久我就收到了擦擦,我我對擦擦很陌生又外行,只覺得拿起來很親切又讓人安心,於是我就買了一個電子計數器,從每天幾千聲,慢慢的進步到每天一萬、每天兩萬、三萬聖號的速度,直到我念滿110萬為止,終於完成,為了怕自己中間有算錯或是漏掉,所以多念10萬來做保險。

    念完後心很靜,也很開心自己完成一個里程碑,覺得之後如果遇到有緣的人,也願意發願念滿百萬聖號,那我也希望把擦擦送出去。

    後來無意間在找資料時才看到這個擦擦由來,原來是創辦五明佛學院的法王如意寶的珍寶甘露,有人拿到淘寶上賣到數萬元以上,難怪喇嘛當初叮嚀不要轉售...

    後來又找了更多法王如意寶的資料與書籍,才知道他曾說過:「念一百萬遍阿彌陀佛聖號就能往生極樂。」

    我也沒特別的想法,自己從小就在寺院長大,多數都是淨土宗的寺院,所以念佛號與往生淨土對我來說,就像阿嬤叫你吃飯一樣,成為孩子記憶中的一個童年回憶,但那時候不太理解什麼是極樂淨土,直到我聽到一段音樂後...(誤)

    百萬就能往生淨土啊?

    那我可能後來又造了不少口業和無意間的殺業,也許可能又要歸零再重來了...(我當時內心這樣想)

    不過當時在累積百萬的過程中很有趣,我會一邊走路一點念,一邊看雲一邊念,一邊呼吸一邊念,到後面常常夢到自己夢裡還在念。

    心裡沒有其他的念頭,好的壞的都沒有,今天要畫什麼也完全不用現在思考,等等要吃甚麼也不用想,就是很靜很靜,像是天空之鏡的水面一樣,沒有風就沒有波紋。

    百萬達標後,我突然不知道要做什麼?

    後來開始換念地藏菩薩聖號,因為讀了地藏菩薩的十輪經、延命經、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後,就想到當初我媽生我時難產,本來保不住的我,在我媽發願終生吃素,每天念地藏菩薩聖號與地藏經後,本來難產三天的我,瞬間就超順利的被出貨了!

    感覺自己一直都跟地藏菩薩有緣,所以就開始每天念地藏菩薩聖號與咒語。

    直到上上個月,五明佛學院的喇嘛透過網路跟我哥說他住的關房發生了一些危機,可能會在雨季來的時候出現崩塌危險,我得知後馬上發願協助出資修繕,看到照片裡那簡陋的關房懸空的地基已經歪斜到恐怖的角度,我把缺的修繕資金第一時間轉過去了。

    而前幾天,我突然收到一張唐卡,兩串念珠...

    我完全沒頭緒,誰會寄唐卡給我?

    問了我哥後才知道,原來是五明佛學院的喇嘛寄來的,而且這張唐卡是喇嘛弟弟親手繪製,他弟弟也是一位喇嘛,而念珠與唐卡是他身邊他覺得比較有價值的回禮,所以全寄來給我,收到當下內心湧起很多情緒,但多數是很好的。

    「那這唐卡是畫那一尊佛菩薩呢?」我問。

    「是地藏菩薩唷!」我哥說。

    哎呀,聽到瞬間淚流滿面,地藏菩薩,您真的太照顧我了啦,我要怎麼回報您呢?除了畫圖外,我好像也沒什麼能回報了。

    今天我特別把這唐卡掛起來,對著菩薩許願,願世界的疫情能盡快平息,願世界沒有戰爭,減少對立與飢餓。

    也許無法成為一位出家修行者,那我也會盡力成為一位在家好護法,願善念良知都能在每個人心中萌芽茁壯,願我能看到更多珍貴的法寶經文,也能用圖畫的方式分享出去。

    這張唐卡的故事,目前只是開端,未來如果有良緣,再轉贈其他中心或寺院。

    對了,說到寶物,我也沒特別收藏什麼珍寶,但我自己的小佛堂裡像是聖物在開同學會一樣,來了一個聖物後,不久後就會自己再來一個,從當初的泰國佛牌,到現在的藏傳珍寶,雖然我都不太了解聖物的市場流通價格,但很多人看到後都說這個外面幾萬幾十萬...但通常這些聖物都是送的,慢慢的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平靜安詳,虎爺很喜歡跑去佛桌前面趴著,那裡成為他的最愛處,而桃桃很愛在我誦經時趴在我腿旁陪我。

    謝謝大家來一起共享這個空間,時間允許再幫大家畫一張大合照好了!(笑)

  • 卡里善由來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02 21:30:00

    【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金曲譯者 Bingo
    歡迎回來我的頻道
    今天輕鬆聊單字要翻譯的是
    金鐘遺珠 到頭來 智慧喇叭

    第一個單字是遺珠 snub
    最近公佈了金鐘獎入圍名單
    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各位支持的台劇有沒有入圍啊?

    《我們與惡的距離》今年瘋狂入圍金鐘獎
    表現非常好 讓我們非常開心~
    因爲我跟 Leo 都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粉絲
    這部劇真的太太太精彩而成功了
    它站在隨機殺人犯的家人的角度
    去檢視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中一位主角是李大芝
    她是劇中隨機殺人犯的妹妹
    她自己明明什麽都沒做
    卻被社會唾棄排擠
    這就是台灣社會的現況
    同情心(sympathy)汎濫,但非常缺乏同理心(empathy)

    演員陳妤把殺人犯妹妹角色的心路歷程詮釋得絲絲入扣
    我非常喜歡
    但是這次金鐘獎卻沒有入圍
    完全是我心中最大遺珠!

    我們就來教一下遺珠這個單字
    遺珠可以翻譯成 snub snub
    Snub 當動詞時
    是故意忽視別人 為的是要羞辱別人 讓別人難堪
    例如:
    Lucy tried to be friendly, but that queen bee deliberately snubbed her.
    (露西試著好好跟對方説話,可是那女生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故意裝作沒看到露西)

    我們回到遺珠的概念
    遺珠就是受到獎項評審的忽視嘛
    所以 snub 名詞 就是遺珠了

    如果想要强調某人或某部劇是大遺珠
    可以加上下列這些字來形容
    Biggest, greatest, 或是 worst

    比如說我覺得陳妤是大遺珠
    就可以說 Chen Yu is definitely the worst snub of the 54th Golden Bell Awards!
    陳妤絕對是第 54 届金鐘獎最大的遺珠!

    接下來我想聊聊《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非常特別的戲劇
    聊到最後,我會分享「到頭來,每個人都差不多」的英文怎麽說哦


    針對《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個人觀劇的心得是
    台灣社會要變得更包容友善
    需要成長的是同理心
    這點跟性別平權面對的挑戰是一樣的

    目前台灣社會還是喜歡「劃線區隔、鏟除異己」
    舉例來說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
    有個很可怕的現象:社會出現殺人犯時
    最激動、最想暴力報復的人,常常跟受害者一點關聯都沒有
    就是所謂正義魔人吧

    他們看見殺人犯,就急著劃線說:
    殺人犯是人渣,我跟他不一樣
    然後爲了加强這樣的界線
    就言語或是肢體攻擊殺人犯或是殺人犯的家屬

    我剛剛說的這個「界線」啊
    就是所謂我們跟邪惡之間的距離

    而我認爲這部劇給的答案是
    每個人與惡的距離 很近
    誰都可能成爲殺人犯

    講到這邊好像有點嚴肅
    我們用輕鬆的方式來解釋這個道理
    很多人都看過名偵探柯南
    這個卡通每一集會破解一個殺人案件
    常常破解老半天
    到了最後
    殺人犯不過是個與你我差不多的平凡人
    因爲一時的情緒 或是被逼到生活的角落
    就不小心犯了錯

    所有人 如果被特定的事件跟環境觸發
    都有可能犯下大錯

    「到頭來,每個人都差不多」

    既然每個人都差不多
    我們面對殺人犯或違法事件時候
    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該是把犯人妖魔化
    而是接受 「到頭來 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然後思考這個犯人是面對了什麽困境
    或是社會結構出了什麽問題
    並設法改變社會環境

    這樣才能真正減少駭人聽聞的案件

    相反的
    如果不解決核心的問題跟改善環境
    隨時都會有下一個殺人犯出現
    怎麽處決都處決不完

    那我們現在拉回英文學習
    緩和一下心情

    如果要用英文表達
    「到頭來,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
    要怎麼說呢?
    我會這樣翻譯: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all the sa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all the same.

    We’re all the same 很簡單,就是我們都是一樣的
    At the end of the day 這個片語就比較有趣了
    它的意思是「最後;到頭來;追根究底」
    很好用的片語 可以學起來~

    再來是 smart speaker smart speaker 智慧喇叭

    這是現在全世界熱烈討論的商品、熱門話題啊!
    所謂智慧喇叭 講白一點
    就是一顆音響喇叭 裡面內建虛擬語音助理(Virtual voice assistant)

    現在比較知名的智慧喇叭有蘋果公司出的 HomePod、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還有 Google 的 Google Home

    就我所知 智慧喇叭可以播放音樂
    報時間跟天氣
    説笑話
    解答簡單的問題
    控制家中特定的電器
    也就是可以對家中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發號施令的裝置

    這些虛擬語音助理都會有個名字
    好像真實存在的助理一樣
    蘋果的叫做 Siri
    亞馬遜的叫做 Alexa
    微軟的則是 Cortana

    其中 Cortana 的名字由來很有趣
    是微軟旗下的遊戲 最後一戰 Halo裏面的人工智慧助理
    從遊戲的虛擬世界變成真實
    蠻讓人感動的

    話說大家會問 smart speaker 什麽樣的問題啊?
    直覺告訴我 應該很多人會惡整虛擬語音助理吧~
    另外,大家希望 smart speaker 將來增加什麽功能呢?
    趕快留言跟我分享吧~
    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開小鈴鐺喔
    下週見~~掰掰

  • 卡里善由來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3-28 08:00:00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 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我們》是一部非常需要消化咀嚼的電影,
    在看完之後,它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比給予的解答還多,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所隱藏的象徵以及訊息比《逃出絕命鎮》還多。
    在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們先回想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一段文字,講述美國各處的神祕地下管道,各種鐵路和維修通道。
    這些管道實際上真的存在,還是導演喬登皮爾的另一個象徵?
    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歷史上的「地下鐵路」,
    這地下鐵路其實際不在地下,也不是鐵路,
    而是美國奴役時期,解放人士幫助黑人逃脫南方的組織系統。
    表面上看來,這段文字只是在鋪陳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
    但是其實是在奠定整部電影的象徵調性。
    在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之中,請記得,
    儘管喬登皮爾一再說這不像《逃出絕命鎮》是個政治電影,
    但是這段文字,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它絕對不只是表面的眼見為憑。

    首先,一個極簡的劇情回顧,
    女主角艾德蕾德小時候在海灘遊樂園走失,到了一個鏡子迷宮之中,
    看到一個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分身,從此受到嚴重創傷,
    時間來到數十年後,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與家人再度來到那個海灘。
    殊不知當天晚上她們就被各自的分身攻擊,
    在逃走之後發現幾乎各地都發生這種詭異的現象。
    殺掉他們的分身之後成功逃走,
    但是我們發現,當年的影子其實將真正的愛德蕾德抓到地下掉包,
    所以現在活下來的,其實是分身。
    一如《逃出絕命鎮》,喬登皮爾高明地在電影的一路上灑下麵包屑,
    鋪陳各種線索,而不是像奈沙馬蘭近年的劇情轉折往往來得有點莫名。
    從第一個畫面,電視旁的錄影帶就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
    《七寶奇謀》主角們在地下的探險;
    The Man with Two Brains,其中的科學家發明將意識轉移到體外的頭腦的方式;
    以及C.H.U.D 講述下水道的變種怪物到地面上攻擊人群的故事。
    有趣的是喬登皮爾在國中時的第一任女友的父親就是C.H.U.D的導演,
    the more you know…
    接下來也有不少線索,
    一家人在海灘上走時影子長得不尋常,暗示著接下來影子分身的出現,
    以及在海灘上「紅色」的飛盤剛好蓋住「藍色」的野餐布圓圈,
    象徵身穿紅色的影子淹沒地上那些住在藍天底下的人。
    再來,蓋博在其中一部分講了一個敲敲門笑話:
    「敲敲門」「誰在那」「你」,
    結果當天晚上敲他們家門的,還真的是他們自己。
    但是也許最難發現的,是這些影子拿剪刀的原因,
    艾德蕾德在小時候自己走丟時,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玩剪刀石頭布,
    而其中的女生則說:「你老是出剪刀」,
    這個在被抓走前最後的記憶之一,就是她選擇剪刀作為武器的原因。
    當然,剪刀也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以及眾多提到麥可傑克森的部分,
    這些都留到待會再深入討論。
    當然,對於愛德蕾德其實是影子的這個轉折也有不少線索,
    在電影中,愛德蕾德的影子名叫Red,我就姑且翻作小紅,
    為了避免困惑,我在接下來會以他們在劇情大部分的角色來稱呼,
    穿白色的叫愛德蕾德,穿紅色的叫小紅。
    我們在回憶片段之中看到愛德蕾德在走失之後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轉折之後,才知道她不是因為創傷,
    而是因為她是來自地下的分身,本來是不會說話的。
    相反來說,小紅是唯一會說話的影子,正是因為她原本是來自地面上。
    而她沙啞而且有如肺部塌陷的聲音,是因為當年她被勒昏所造成的傷害。
    而愛德蕾德的真正身分也解釋了她的諸多行為,
    諸如在車上彈手指時並沒有跟上音樂的節拍,
    或是不善與人交談,
    還有在家人都在吃速食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吃著草莓,
    大概是因為她在地底吃了太多兔子肉,從此就不太吃肉了。
    以及在恩布列死後還特地自己下車,表面上是要確認她死了沒,
    但是其實是想要在她死前給她最後的安息。
    以及看到布魯托緩緩走向火焰時驚恐並且歇斯底里的反應,
    都印證了她其實自己是個影子這件事。
    但是還有個特別值得探討的面向-愛德蕾德最後真的還是影子嗎?
    有沒有可能,小紅,也就是真正的愛德蕾德,
    在被殺的那一刻將意識轉移回了假愛德蕾德身上?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愛德蕾德在殺了小紅之後發出了有如野獸一般的嚎叫,
    你可以解釋成她只是在那一刻失控而顯露出她的本性。
    不過小紅掌控了她的身體這個解釋也不無可能,
    因為愛德蕾德提到她來到這裡之後彷彿全身被烏雲壟罩,
    有可能是在她來到地面之後不斷地試圖切斷與地面下的連結,
    但是地面下的小紅卻不斷試圖加強這個連結,最終的目標就是搶走愛德蕾德的身體。
    另一個線索則是愛德蕾德在救出傑森之後撥頭髮這個動作,
    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在此處撥頭髮的意義,直到我看了第三次,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
    才意會到:
    小紅的髮型是沒有瀏海的,
    也許她在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愛德蕾德身體裡之後,
    下意識地把自己的頭髮撥回留了多年的髮型。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
    在可能性程度上,
    大概是「無限之戰的布魯斯是洛基假扮的」之上,在「瓦里斯是個美人魚」之下。

    麥可傑克森在這部電影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從愛德蕾德走失當天身上穿著的「顫慄」T恤,
    到影子們穿著的單手手套,
    到身上穿的紅色工作服,幾乎都跟麥可傑克森有關。
    甚至連影子們僵硬不自然的動作,都讓人想起「顫慄」之中的殭屍。
    但是這只是個有趣的彩蛋嗎?喬登皮爾只是單純很迷麥可傑克森嗎?
    剛剛那是反問句,你以為這是什麼電影?
    談麥可傑克森之前,得先知道「雙重性」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IG、網紅的時代,「如何被看見」的重要性早就遠遠大於真實了。
    我在Fyre紀錄片以及《英格麗向西》那部影片之中都一再談到,
    網路世代只想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只想看到別人最正向一面的心態愈來愈明顯。
    這種虛假的雙重性,不斷壓抑自己的影子,
    就如《我們》之中住在地底下,永遠不見天日的分身。
    雖然說《蝙蝠俠:開戰時刻》之中最著名的台詞
    「重要的不是我是誰,定義我的是我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就是
    我們是否將毫不考慮前因後果地將這句話套用到所有事上,
    讓我們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所綁架?
    就如《我們》之中影子的由來,只複製了身體,但是無法複製靈魂。




    繼導演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令當代影壇驚為天人、並為反諷社會議題類型的驚悚片樹立新標竿後,奧斯卡獎得主喬登皮爾即將帶來自編自導的全新原創驚悚作品。

    《我們》以北加州海岸為拍攝背景,由猴掌製作公司(Monkeypaw Productions)製作,女主角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露琵塔尼詠歐所飾演。故事描述一位女子雅德蕾德威爾森和她的先生蓋博,帶著兩個孩子(莎哈蒂萊特喬瑟夫、伊凡艾利克斯飾)一起到夏天度假住的海濱房子,打算度過一個恬靜的夏天。

    但一段過去難以啟口的傷痛卻如鬼魅般出現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怪異巧合也相繼發生,對於家人即將遭遇不幸事件的強烈預感,讓雅德蕾德恐懼到達臨界點。

    當他們和朋友泰勒斯一家(艾美獎得主伊莉莎白摩斯、提姆海德克、卡莉薛頓、娜亞薛頓飾) 共度一個令人緊繃的海邊聚會後,雅德蕾德和先生及孩子們回到度假小屋休息,卻在進入黑夜的房子前,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四個人影,正手牽手站立在他們的車道上…《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樂的美國家庭在一夜之間必須挺身對抗一群難以解釋敵人:他們自己的分身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
    -~-~~-~~~-~~-~-

  • 卡里善由來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7-31 00:00:03

    來自北歐異聞帶的Servant。
    和泛人類史的斯卡哈是「完全的他人」,
    只有在異聞帶能成立的神,
    是大幅偏向女王性質的存在。

    具有和凱爾特的英雄斯卡哈有著同樣由來的北歐的巨人,
    山之女神——絲卡蒂(絲卡吉)的多數特徵。
    與其說是有著明顯絲卡蒂側面的斯卡哈,不如說應該表現為「有著部份斯卡哈性質的絲卡蒂」比較正確。

    身高/體重:162cm.50kg
    出處:北歐神話,凱爾特神話
    地區:歐洲
    屬性:混沌.善 性別:女性
    屬性中的「混沌」是自己宣告而來。因為雖然支配北歐異聞帶的時候自己的意向正是社會秩序,而死後作為英靈再現的現在則狀況不同。

    在這次的現界中,不存在任何作為培育勇士的師範的側面。也非武藝的達人。
    和雖然超然但容易相處的Lancer.斯卡哈不同,從「踩到什麼了嗎」,「哎呀是渺小的存在(人類)啊」,「施以憐愛,或是斷其性命」等話語中正隱藏著自然(眾神)的性質。

    ——吐息。
    化作風雪。生命紛紛逝去。
    ——微笑。
    化作常春。生命發芽繁榮。

    絲卡蒂(絲卡吉)之名在古北歐語意為「傷害者」。
    在古埃達《格里姆尼爾之歌》中,它是「可厭的巨人夏基」的女兒,和父親一同居住在喧囂之國索列姆海姆的古老房屋中。
    因為之後嫁給北歐眾神而被稱呼為「眾神的美麗新娘」。

    絲卡蒂也被稱作是斯安多魯格(Öndurguð)(滑雪之神),又或者是斯安多魯迪(Öndurdís)(滑雪的女神)。傳說她在在山中是狩獵的達人,也是滑雪的名手。

    在本作中的斯卡哈和絲卡蒂雖然並非完全相等的存在但相互影響,用的是「相互混和」的解釋。
    Lancer的斯卡哈之所以有著大神奧丁所有的原初的盧文,在某方面上,或許也能說是因為這種混和(習合)的緣故。

    根據挪威王族的歷史書《世界之輪(Heimskringla)》,絲卡蒂(絲卡吉)和第一任的丈夫海神尼奧爾德離婚,並和奧丁再婚。
    本作的她雖然未婚……應該也有得到讓後世如此記載程度的注目。

    作為「斯卡哈-絲卡蒂」存在於異聞帶的她的絲卡蒂的比率特別高,因此,有著許多作為諸神新娘的性質。

    「通往死亡滿溢的魔境之門」
    等級:A+ 種類:對軍寶具/開戰寶具
    範圍:2~50 最大捕捉:200人

    Gate of Sky。
    暫時性的召喚通往和世界斷絕,即是異境也是魔境,存在於世界外側的「影之國」的巨大的門。
    顯現出並非做為女神絲卡蒂,而是做為凱爾特的斯卡哈自己本來應該支配的領域「影之國」的一部分:「影之城」。
    在效果範圍的存在,只有受她認可的,會受到來自「影之城」的許多的幸運和祝福。
    受到「影之城」寵愛的人,就算是無力之身也能打倒強大的敵人。

    在通常的聖杯戰爭中有效的使用這個寶具的話,有著可以產生上下逆轉的可能性。

    斯卡哈-絲卡蒂對自己為什麼能夠使用這個寶具並不理解。只有「應該是來自北歐諸神的加護讓自己行使由來自另一個自己(凱爾特的斯卡哈)的異境之力吧」這種程度的認知。

    可怖的女王。
    冰雪的女神。

    但是……雖說在統治異聞帶的期間持續隱藏著,她的內心有著「被遺留者」的哀戚。
    那受眾神喜愛,甚至求婚的女神回過神,所有的神早已消失在諸神黃昏的盡頭,
    化作了「作為異聞帶的北歐世界最後的神」。
    然後——

    其實,意外的粗心。
    其實,意外的笨拙。
    其實,意外的溫暖。
    或許加深關係後,有那麼一天,會看見除了女王的表面以外的……她自己個的個性吧。
    不是神也不是支配者,就連「北歐之母」這樣的面具也脫落了的,毫無掩飾的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